浦东浦西哪边繁华:儒学从来不是抽象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50:30

孔子在人性论上,是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断的。人的先天素质差别是很小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一天性人人本身具足;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熏染的不同。

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家,孔子对人性有自己的判别,这也客观地反映了孔子对人所受教育结果的认知。孔子认为,人的习性存在三种界定方法:一种是上知和下愚之别。一种是人有上人、中人与下人之别。一种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孔子在关照到人的天性和习性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天赋和学习态度,比较实际地将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季氏第十六》中,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成为圣人,完全不是靠他是第一等人,孔子在《论语》里交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实现了全球化,信息实现了网络化,知识和学问已经形成了公共和公享资源,正如人人生而平等一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取决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不是人为地垄断和隔离。一个人当脱离了学校的教育之后,步入职场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学以致用,实学活用,才是真正的生存和发展法则。知识探求的外沿越大,未知的领域就会越多。“用然后知不足”,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紧迫感和对知识文化的精神需求。

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老师在对学生实现“教其自育”的过程中,最终应该追求“不教自化”的目的。在《公冶长第五》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通过老师是能够轻松获得的;可把握做人处世的道理和人性天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在《宪问第十四》中,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我从不埋怨天,也不责怪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恐怕真正能懂我的只有天吧!”

“不离日用行常外,直到先天未化前。”儒家哲学用来指导人生,教化生灵,从来都不是抽象虚幻和玄之又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