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践踏一切法律:我在日本讲《司马光砸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3:51

我在日本讲《司马光砸缸》

有一个日本朋友曾对我说:对日本的有些事日本人的想法你们中国人永远不会懂。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就犹如我们中国人的一些想法他们日本人很难理解一样、甚至一辈子也不会懂。教日本人中文让我深深体会了许多。



还是留学生时代、我曾教过一个中文学习班。这个学习班持续了五年、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青青芳草地"。"芳草地"的成员都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日本妇女。我选用了国内的小学课本和民间故事做为教材。在小学第三册里有一篇课文叫《蓝树叶》。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美术课上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正要画树叶、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就向邻座的林圆圆借。林园园不情愿谎说"没画完"。李丽等林圆圆都画完了、又一次向她开口。林园园无奈答应借给她但叮嘱了许多:"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不要削"等等。结果、面对林园园这些"苛刻"条件、李丽最终没向林园园借、她用蓝铅笔画了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地脸红了。



这篇课文不言而喻意在教育小朋友要助人为乐、要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学生们读完并翻译完课文之后、接着我就让大家谈谈对这篇课文的感受。按我的思维这问题很简单、何况对有文化的大人而言不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学生们却显出有些困惑的样子。我又启发了一下、可仍然没有效果。无奈我只好讲出这篇课文的寓意。听了我的讲解大家似乎明白了。但有人提出让我万万想不到的异议:"李丽也不好。为什么不带好自己的绿铅笔? 林园园也没有什么错。林园园为什么一定要借给李丽呢?" 听后我深有感触。从小就单方面地被教育要积极做好人好事的我不会认为李丽有什么错! 可拥有"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希望他人给自己添麻烦"这样信条的日本人对我们教育的不理解甚至抱有异议也不奇怪了。



有一次讲到《司马光砸缸》一课。我想、不只我大多中国人都会对司马光的机智聪明果断而赞赏不已、对这个家喻户晓故事所寓的"紧要关头要动脑筋急中生智"之意不会有异议吧。可我的学生们却说:"把人家缸砸坏了能行吗?" 我想问他们"这紧要关头、是缸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我后悔当时怎么没问)。但一转念、也许他们认为爱护他人财物更重要吧。



这使我联想起1997年阪神大地震时、有些日本人拒绝外国医生看病之事。当时我对此百思不解。认为他们在生死关头还挑剔医生真是神经出了毛病。但现在、我却多少了他们的做法。就像在生死观念上、我们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对日本人来说也是很难理解的。



还有一次给他们讲一民间故事《剥花生》。说是从前有一个师傅他有两个徒弟。师傅想考考他们看看谁最聪明。于是、就给他们每人一袋花生叫他们去剥、看是不是每粒花生都有红色的花生衣包着、谁先答出谁就算第一。



大徒弟一到家就开始一颗一颗剥起来。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全部剥完。可赶到师傅那儿时、师弟已到。一口袋花生没剥几个却说"所有的花生都包着花生衣"。原来二徒弟用了抽样法只剥了几个大的、几个小的、几个单仁儿的、几个双仁儿的和三仁儿的。结果师傅连赞二徒弟肯动脑筋。大徒弟也自觉惭愧不如。可我的学生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大徒弟的作法认真万无一失;二徒弟的虽然很聪明但难保百分之百的准确。



"大概齐"是我们常说的一句口头语。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一些人的做事态度。我们更习惯做事找窍门走捷径、也许也嘲笑过日本人做事的"笨"和"死板"; 反过来、也常听到日本人抱怨"中国人做事粗枝大叶"。



但在日本却有许多这样"笨"的大徒弟被赞赏。或许正是这些"大徒弟"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促使日本短时间内迈进先进国的行列吧。



不同的教育形成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念又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准则。在东瀛这方土地上、早已扎根在脑子里的固有观念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就是所谓的一种"Culture Shock"(文化震惊、文化休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