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750v 逆变器:实用家庭辨病手册(五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14:46

实用家庭辨病手册(五 下)

曾主编出版的文稿 2010-01-11 20:29:51 阅读86 评论0   字号: 订阅

 

第五章  呼吸、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症状辨病

 

十四、呃逆辨病

 

呃逆是指呃呃有声,声音短促而频繁,不能自行停止的症状。呃逆可为独立的呃逆病,但往往为其他疾病的兼症,如可见于膈疝、胃郁、食瘕、肾衰、中风以及时行疫疠等疾病过程中。

〔中医辨病〕

(一)无其他特殊疾病而呃逆频繁发作,持续不能自行控制者,为呃逆病。

(二)严重疾病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呃逆,则预后不好。如:

1.肝厥、肾衰、消渴厥,以及肝著、鼓胀、肠结、肠痹等病,腹部手术后,偶有出现呃逆者。

2.头痛、颈项强直不灵活、呕吐,并有发热,伴有呃逆者,应考虑春温[瘟]、暑温[瘟]、脑痨;无发热者,需考虑脑癌、出血中风等病之可能。

3.在湿温[瘟]、疫毒热、温毒发斑等传染病危重阶段,突起高热、斑疹等,亦可伴有呃逆,预后差。

(三)根据与呃逆并见的症状等进行辨病。如:

1.并见胸痛、气喘,多见于支饮。

2.并见胸胁胀痛、咳唾引后痛加重者,多见于悬饮。

3.并见发热、心悸、胸闷者,多见于心瘅。

4.并见骤起发热、咳嗽、烦渴多饮水、胸痛者,多见于肺热病。

5.并见胸骨后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者,多为食管瘅。

6.并见间歇性进食梗阻,吞咽疼痛,呕吐,见于胃瘅、胃癌、食管癌、食瘕等。

(四)频繁呃逆,持续不止,睡眠时自行停止,与情绪变化有关,女性多见,发作易受暗示影响者,常见于胃郁、呃逆病。

〔西医辨病〕

 (一)中枢性呃逆

 1.见于颅内疾患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一般有明确的原发病病史,可有肢体活动受限,可引出病理反射;多为神经性呃逆。

 2.有毒物接触史,如系感染性中毒,可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为中毒性呃逆。

 3.有癔病及神经过敏史,可因精神刺激而诱发,睡眠时呃逆不发作。为精神性呃逆。

(二)周围神经性呃逆    ’

  1.伴咳嗽、咳痰、胸痛等。多为胸肺部疾患引起的呃逆。

2.腹痛、腹胀、食欲不振、胃纳不佳等,或可有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吐物中有宿食。为腹腔内疾患引起呃逆。

〔检查辨病〕

 (一)体格检查

  1.观察有无因癔病而连续吞气现象。

  2.胸肺部检查如胸部有无胸腔积液的体征、有无罗音、胸膜摩擦音以便除外胸肺疾患。腹部检查注意有无胃肠型、蠕动波、肝脾是否肿大、腹膜刺激征、有无肿块,以便除外腹部疾患。

  3.神经检查注意肢体活动情况,神经反射情况,有无病理反射出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感染,大便隐血试验,除外胃部疾患。

  2.有无电解质紊乱,血中非蛋白氮、肌酐是否增高。检测血尿淀粉酶除外胰腺炎。必要时可做脑脊液检查。

  3.可疑为恶性肿瘤时可做相应的癌标本检查,如可疑肝癌可查甲胎蛋白。

  (三)器械检查

  1.X线检查胸部平片对肺炎、肺肿物、胸膜病变及纵隔肿物具很重要的意义。胸部透视可观察膈肌活动情况。腹透及平片对诊断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及胃肠积气有很重要意义。

  2.B超、CT、MRI、内镜检查对除外胸腹腔肿物有重要意义。

 

十五、嗳气与返酸辨病

    

嗳气是指胃中气体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症状。可见于胃郁、胃络痛、胃疡、食瘕、伤食、胆胀等疾病中。此外,在感受外邪的过程中,亦可发生嗳气。

返酸是指酸水由胃中上泛,随即咽下的症状。可见于胃疡、胃络痛、脾痿[消]等病中。吞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嗳气相兼见。

〔中医辨病〕

    1.嗳气,腹部痞满胀闷不适,食后、站立或劳累时症状加重,平卧或向上托扶上腹时坠胀减轻,身长体瘦,肋下角常<90。者,多为胃缓。

    2.嗳气时常发作,间歇性反复发作性腹部痞胀疼痛,呕吐胃内不消化食物及胆汁,常于进食2~3小时或晚间发作,俯卧、胸膝位、左侧卧位或足高头低位时症状缓解,瘦长体型,或长期卧床者,应考虑食瘕。

    3.嗳气无规律性,胃脘饱胀疼痛,多于饮食后明显,食欲不佳者,常见于胃络痛、胃疡、胃痞、胃胀等。

    4.嗳吐腐馊之气,恶心厌食,腹痛肠鸣,大便臭秽如败卵,有饮食不节制史者,为伤食、积滞。

    5.嗳气频繁发作,上腹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相关性和节律性,吐酸水,大便色黑者,多为胃疡、胃络痛等。

    6.嗳气频繁发作,每当心情不好时则加重,胃脘不适,食欲减退,夜晚睡眠不好,多为胃郁。

    7.嗳气,食欲不佳,腹胀,右上腹部隐隐作痛,进食油腻后各种症状加重,或有胆瘅病史者,多为胆胀、胆石。  

8.嗳气经常发作,胸闷或痛,心悸气短,夜难平卧,双下肢浮肿,应考虑心系疾病。

9.嗳气,长期食欲不振,进食量少,大便稀溏,便量多,恶臭,苍白有泡沫,腹胀痛,肠鸣,呕恶,消瘦,浮肿者,多为脾痿(消)。

    10.返酸,胃脘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有周期性,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相关性和节律性,嗳气,食欲差者,多为胃疡。

    11.返酸,胃脘部疼痛常无规律性,与饮食无明显相关性,腹部压痛常广泛而不固定,嗳气,食欲差者,多为胃络痛。

    12.有胃病史,食后痞胀尤甚,并时有呕吐,吐出物酸馊者,可能是胃反。

  〔西医辨病〕

1.时常出现胸部灼痛、嗳气、吞酸、胸骨后疼痛,为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2.食管炎发作时具有与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相类似的症状,可出现嗳气、吞酸症,但以胸骨后灼痛为主症。

    3.嗳气、吞酸、返食及胸骨后疼痛,有服用强的食管腐蚀剂或外科手术史。多为食管的消化性狭窄。

    4.食道肿瘤亦有类似症状,多伴有进食困难、食道出血症,需行进一步检查。

    5.嗳气、吞酸,其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应用胃动力药物、抗酸剂可缓解症状,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6.嗳气、吞酸,胃部每因饥饿而疼痛,进食后可缓解。多为消化性溃疡。

7.嗳气反复发作,伴心痛气短,双下肢浮肿,多为心脏病。

〔检查辨病〕

(一)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可了解病情的状况,胃液分析可了解疾病的病因。

  (二)器械检查

   1.钡餐检查可显示胃食管返流,及胃食管蠕动排泄状况,还可显示食管某些并发症的表现,如:下段食管粘膜皱襞增粗、不光滑(食管炎)、龛影(食管溃

疡)和食管狭窄。可显示食管裂孔疝的表现。

   2.纤维内镜检查对食管糜烂、溃疡或狭窄等可疑病变进行内镜刷取或活检病理,证明病变的良恶性质,还可发现食管裂孔疝。

    (三)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心脏病。

 

十六、腹胀辨病

 

腹胀又称腹满,是指胃脘与季肋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腹部有胀满之感,但外无胀大之形的自我感觉性症状。主要见于肠郁、肠郁、肠痹、肠痨、肝著、胆胀、胰胀、脾痿、胃缓等肠胃、肝胆、脾胰的病变。

〔中医辨病〕

 (一)新病腹胀,据其病因、伴随症等进行辨病,常见的有:

1.腹胀出现于暴饮暴食后,伴腹痛,上腹胀大如鼓,可能为伤食、积滞,甚或为食瘕。

2.腹胀不思食,并见恶心呕吐,右胁疼痛,黄疸等症者,可能是肝热病、肝瘟、肝痈。

3.腹胀伴腹绞痛、肠道鸣响者,可能为肠结。全腹胀满疼痛,呕吐,不打尿及肠鸣者,多系肠痹。

4.持续发热,腹胀饱胀不适,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可能是湿温。

(二)久病腹胀,应据病情,并同以往所得疾病结合起来辨。如:

 1.腹胀厌食油腻,全身乏力,或有右胁部疼痛者,可能系肝著、胆石、胆胀、胰胀、肝积、肝癖等。

2.腹胀,腹部膨隆,腹中水声鸣响,腹泻水样便,多见于腹部手术之后,可能为胃饮。

3.腹胀,肠鸣,便秘或腹泻,饱胀不思饮食,或兼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频频,与情志因素有关,检查无特殊发现者,可能系肠郁、胃郁(胃神经症)。

4.腹胀伴腹泻,一阵阵发热,睡时出汗,醒来汗出停止者,可能系肠痨。

5.中、老年患者腹胀,大便下血,消瘦,可能系肠癌等腹肿瘤。

6.腹胀不适,恶心欲呕,食少,腹泻,疲乏,消瘦者,属脾痿;若并见浮肿者为脾水。

7.腹胀如鼓,腹皮青筋显露,皮肤色泽呈黄色,为鼓胀。

8.腹胀伴右胁下肿块,质软,颈部青筋显露,吃饭不香,恶心呕吐,黄疸,心悸水肿者,属于心衰。

9.食后腹部坠胀,劳累时为甚,形体消瘦,食少乏力,头晕者,可能为胃缓;食后腹胀,常伴呕吐者,可能是胃反。

10.由于小便不通而见小腹作胀,甚至疼痛者,如癃闭、精癃等。

〔西医辨病〕

1.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的头几天,腰部损伤石膏固定者;糖尿病酸中毒、肺炎、肝昏迷、尿毒症、急性胰腺炎;过量应用抗胆碱能药;或暴饮暴食后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而引起腹胀。

2.具有溃疡病病史,肿瘤患者可有进行性的厌食和消瘦,上腹饱胀或胀痛,顽固性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酸性含有宿食或隔餐食物,胃内可有振水声,为幽门梗阻。

3.临床特点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严重腹胀、无排便、无肛门排气,多为肠梗阻。

4.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如经检查有肝脾肿大,多为胃肠道瘀血。

5.失眠、多梦、头痛、焦虑、精神涣散、神经过敏及心悸,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腹胀;顽固性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嗳气或癔症性吞气;腹痛或不适、腹胀、腹鸣、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为胃肠神经官能症。

〔检查辨病〕

 (一)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检查对肠道炎症、肠道寄生虫病有诊断意义。大便潜血持续阳性常提示有胃肠道的肿瘤。

2.肝功能检查对急慢性肝炎有诊断价值。

3.十二指肠引流收集对胆汁进行常规检查及培养,对胆系的感染有诊断价值。

4.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试验,血、尿淀粉酶测定,脂肪酶测定,测得值增高常反映胰腺炎症。

 5.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可检查大便的脂肪含量,D—木糖吸收排泄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等对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有帮助。

 (二)器械检查

1.X线检查  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时腹平片可显示巨大的胃泡及液平面。肠梗阻时可见液平面,梗阻的上端肠管扩张,小肠梗阻可见梯状液平面。巨结肠肠管明显增宽积气。钡餐造影用以了解梗阻的部位。钡剂灌肠主要用于结肠病变的检查。

2.B型超声、CT检查可用于了解肝脏、胆囊、胰腺的形态改变。

 

十七、腹水辨病

 

腹水是指水停腹腔所表现的征象。多由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湿热蕴结等原因所致。常见于鼓胀、肝积、肝瘟、晚期蛊虫病,肝癌、胰癌等癌病,肝痨、腹膜痨等痨病,心衰、脾水、石水、肾水等疾病中。

   〔中医辨病〕

    1.腹内有水伴腹壁青筋暴露、蜘蛛痣、手掌发红,肢体消瘦者,为肝积、鼓胀。

    2.腹腔内可触及明显包块者,为腹腔内瘕积,如肝积、肝癌、胰癌、胆癌、肥气所致。

    3.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经常腹痛腹泻者,多为蛊虫病所致,晚期蛊虫病尤为常见。

    4.有痨病病史,伴夜间出汗、一阵阵发热等症者,多为肝痨、腹膜痨等痨病所致。

    5.腹水迅速增多,形体迅速瘦弱,应疑及癌病及癌转移之可能。

    6.腹水伴有发热、腹痛或胁痛、黄疸者,可见于肝热病、胆疸、胰瘅、肝痈、肝痨、腹膜瘅等病;若并有口中肝臭气者,为肝瘟。

7.腹水伴全身水肿、小便不利,并有心悸气喘者,可能为心衰;尿中有蛋白、管型者,多为石水、肾水等病;长期食少、疲乏、腹泻者,多为脾水。

〔西医辨病〕

(一)从既往史辨

1.到过血吸虫病流行区者,应注意血吸虫性肝硬化。

2.长期大量饮酒者,应考虑为酒精性肝硬化。

3.伴有黄疸史者,应注意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4.久咳、大便干稀交替者,应注意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

5.有明显心脏病者,应考虑心源性疾病所致的腹水。

6.有慢性肾病史者,则多为肾脏疾病所致的腹水。

7.女性病人具有慢性妇科疾病病史者,应考虑妇科肿瘤所致的腹水。

(二)从伴随症状:

1.伴有急性发热与腹痛者,考虑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

2.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心悸者,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

3.伴有全身性水肿的腹水,常由于心、肾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

4.单纯腹水而无全身水肿,或腹水出现在其他部位水肿之前多见于肝硬化及肝、胃、肠、胰腺、腹膜、卵巢、子宫等癌瘤。

5.腹水出现在下肢水肿后者,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营养障碍、下腔静脉阻塞。

6.伴有黄疸,轻度黄疸可见于门脉性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深度黄疸可见于重症急性肝炎、坏死性肝硬化、肝癌或肝脏转移癌。

7.伴有低热、夜间出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并有腹痛者,考虑结核性腹膜炎。

8.伴有发热、脱头发、颜面生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症状者,见于红斑狼疮。

9.伴有小便乳糜状、双下肢象皮肿者,应考虑丝虫病。

(三)综合辨病

1.有心脏病史或慢性肺部疾病史,出现浮肿,多在身体下垂部位,重者可表现全身水肿和腹水形成,伴有肝大、颈静脉怒张、心脏增大、消化道症状等,可考虑为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2.有类似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但心界向两侧增大,心尖波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快,心音弱,考虑心包炎。

3.青壮年发病,有结核病史(也可无),缓慢起病,腹胀、腹痛,腹部柔韧感、压痛及反跳痛,伴有低热、夜间出汗、体重减轻、乏力,出现腹水,考虑结核性腹膜炎。

4.以腹水为突出表现,常不伴有其他部位水肿,腹水增长迅速,呈血性,全身情况,呈恶病质,考虑为癌性腹水。

5.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障碍史,疲乏、无力、消瘦、贫血,全身性浮肿等症,营养改善后症状迅速消失,考虑为低蛋白血症。

6.青壮年发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胀,淋巴结肿大,腹水进行性发展,考虑为腹腔恶性淋巴瘤。

7.女性,有盆腔肿瘤史(主要是卵巢纤维瘤),出现胸水与腹水,生长迅速,腹胀痛、不思饮食、消瘦,考虑为梅格斯综合征。

8.青壮年发病,急性或慢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水、肝脾大,胸腹壁青筋暴露,腹水迅速增多,不易控制,考虑为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9.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均可引起腹水。

   〔检查辨病〕

(一)体格检查

1.腹水伴有高度消瘦、贫血者,常为恶性肿瘤、重度营养缺乏症。

2.伴有肝肿大者,见于肝硬化、肝癌、肝瘀血。

3.伴有脾大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阻塞;伴有腹块者,考虑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的恶性肿瘤。

4.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多见于恶性淋巴瘤,血病等。

5.伴有颈静脉怒张者,见于心力衰竭、心包炎。

6.伴有腹壁静脉曲张,见于肝硬化及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阻塞。

7.女性病人有胸水与腹水,同时有盆腔肿块者,考虑为Meigs综合征。

(二)化验检查

    1.血常规: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结缔组织疾病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腹腔感染性炎症病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2.尿常规:肾性腹水、结缔组织疾病所致腹水往往尿中可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与各种管型。

    3.粪常规:部分病人有粪潜血试验阳性,血吸虫病者可查到血吸虫卵。

    4.血沉:炎性腹膜炎、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血沉都可增快。

    5.肝功能检查:对肝病性腹水的诊断有帮助。

    6.肾功能检查:对肾源性腹水的诊断有帮助。

7.血浆蛋白测定:多种引起腹水的疾病都可出现白蛋白降低,尤其是营养障碍性疾病。

8.免疫学检查:对结缔组织疾病、病毒性肝炎种类有鉴别意义。

9.腹水检查:①应注意腹水外观是浆液性、血性、脓性还是乳糜性:浆液性见于肝性、肾性、心源性腹水;脓性见于化脓性腹膜炎,如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血性见于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乳糜性见于丝虫病。②通过化验分析腹水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前者见于炎症、肿瘤;后者见于心、肝、肾疾病。③腹水的淀粉酶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有意义。④血清与腹水的乳酸脱氢酶测定、癌胚抗原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意义。⑤腹水细菌培养应用于炎症性腹水的诊断。⑥腹水的病理学检查用于肿瘤的诊断。

(三)器械检查

    1.X线胸部摄片:了解心肺情况。

    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源性腹水的诊断有意义。

    3.腹部B超:可显示肝脾肿大、腹腔或盆腔内肿块、腹水量的多少。

    4.腹部CT:对肝性腹水、腹腔脏器的肿瘤均有诊断价值。

    5.腹腔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腹水的原因为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和腹膜癌病。

 

十八、呕血辨病

 

 呕血又名吐血。是指血由胃或食管等上消化道而来,经口呕出或吐出的症状。可由肝胃积热、脾气虚弱、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使胃络受损,胃失和降所致。呕血的常见病种有胃瘅、胃疡、胃癌、鼓胀、肝癌、血溢病、疫斑热、肾衰等。

〔中医辨病〕

1.有肝著、肝积、肝癌、蛊虫病等病史,因进食粗糙食物、负重用力而诱发,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多为鼓胀等病所致血管破裂。

2.年龄较大,少量持续呕血或黑便,伴有上腹疼痛,消瘦逐渐加重,应考虑胃癌食管癌之可能。

3.既往有节律性空腹痛或夜间痛,因休息、进食、服用制酸药而缓解,呕血后疼痛反而缓解者,多为胃疡。

4.颅脑损伤、血脱、液脱等危重症出现呕血,多为胃络暴伤所致,常见于胃瘅。

5.呕血、发热,或伴神昏说糊话、眼睛及皮肤发黄,而无胃痛者,多属全身温热病所致,如疫斑热、肝瘟等。

6.呕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而不伴胃痛者,多为血溢病、紫癜病、髓劳、血癌、肝瘟等所致。 

7.呕血而伴胃脘痛、发热者,多为胃瘅等病。

8.腹部内伤见呕血者,有明显的腹部外伤史。

〔西医辨病〕

(一)从发病年龄辨

1.中青年节律性腹痛,消化性溃疡可能性大。

2.中老年人无节律性腹痛,则要考虑肿瘤的司能。

(二)从呕吐物的颜色辨

鲜红色或咖啡色均表明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鲜红色一般表示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而咖啡色多表示出血量相对较少、速度慢。

(三)从呕吐与呕血的关系辨

先呕吐胃内容物,后出现呕血,多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的特征。

(四)从饮酒史、服药史、肝病史、居住地、家族情况辨

1.呕血前有大量饮酒史,多为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而长年饮烈性酒,则要考虑酒精性肝病的可能。

2.服用类固醇激素、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如消炎痛)药物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史者,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曾在长江流域或南方居住,要考虑血吸虫病的可能。

5.消化性溃疡常有家族史。

(五)从腹痛的特点辨

有无“一指痛”,规律性、节律性腹痛,伴有反酸、烧心、嗳气,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发作),要考虑消化性溃疡。

(六)从伴随症状辨

1.伴有黄疸要考虑肝硬化、壶腹周围癌和重症肝炎。

2.伴有皮肤、粘膜出血,除肝病外,要考虑有无血液病和尿毒症。

3.伴有寒战、高热和黄疸,要考虑胆道出血。

4.伴有消瘦、乏力、恶心、厌食,要考虑消化道肿瘤。

5.如在大面积烧伤、败血症、休克、多脏器衰竭、脑出血后出现呕血,则多为应激性溃疡所致。

(七)综合辨病

1.出血前有剧烈呕吐(多为饮酒)或腹内压骤然升高(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举重等),呕吐物初为食物,后为鲜血,多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2.慢性上腹痛:表现为“一指痛”,每年深秋至次年春末发作,多有典型节律性痛,且出血前数日疼痛加剧,多为消化性溃疡病

3.中老年患者,伴有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消瘦,上腹部可触及肿块,部分患者左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要考虑胃癌。有慢性胃炎或溃疡病史,腹痛失去节律性、周期性的特点,呈持续性,出现贫血,也要警惕胃癌。

4.既往有肝炎病史,表现皮肤眼白发黄、喷射性呕血,要考虑肝硬化或肝癌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颅脑外伤、脑出血、大面积烧伤、败血症、多脏器衰竭后发生呕血或黑粪,要考虑应激性溃疡。此溃疡多在病后2~15天发生,一般多发,出血为其主要表现,且不易控制,预后差。

6.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发生出血,多为药物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所致。

7.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贫血、肝脾肿大、发热、骨痛,要考虑白血病的可能。

8.伴有发热、黄疸、右上腹痛,要考虑胆道出血。

9.中老年,男性,出现进行性咽下困难、呕吐、食欲减退、消瘦,考虑食管癌。

〔检查辨病〕

(一)自我检查

1.全身情况、血压、脉搏、面色最为重要,如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大于120次/分,则要考虑上消化道大出血。

2.有贫血貌、手掌发红、蜘蛛痣、黄疸、腹壁静脉曲张,要考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要考虑胃癌和胰腺癌的可能。

4.肝脾肿大伴有腹水,要考虑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5.上腹部包块,要考虑肝、胆、胃、胰腺的肿瘤。

(二)诊断性试验

1.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在出血早期可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高,一般是在出血后10小时开始下降,如同时有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出、凝血时间延长,则对肝硬化的诊断有意义;如白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下降并有幼稚细胞出现,要考虑白血病的可能。

2.粪便潜血和呕吐物潜血检查可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可判断出血的程度,但要排除由于饮食、药物引起的假阳性结果。

3.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时做此项检查,还可经内镜进行治疗。

4.放射性核素检查适用于危重患者,可显示小于O.05ml/min的出血,但可出现假阳性,如对胃肠道内残留的血,也可出现核素浓集区。

5.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对急诊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有严重心肺疾患者有利,可显示O.5~1.0ml/min的出血,但此项检查最好在有活动性出血时进行,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一般不提倡。

 

十九、便血辨病

 

便血是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肛门部的疾病,胃肠病变,疫斑热、稻瘟病等急性热病,血溢病、紫癜病以及黄胖病、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

〔中医辨病〕

 (一)从近血与远血辨

 1.先出血后排便,或排便前后下纯血,或血粘于粪外,血鲜红或暗红者,出血部位多在肛门、直肠,古称近血,常见于内痔、裂肛、锁肛痔、肠癌等病;

 2.先排便后便血,或血粪相杂,血色黯褐如柏油状者,出血部位多在小肠、胃、食管,古称远血,常见于胃疡、小肠瘅、鼓胀等病。呕血者一般伴有便血或黑便。

(二)根据病情等进行辨病

1.便中有脓血粘液,伴腹痛、时有便意,多为痢疾(如暴痢、疫毒痢、休息痢),奇恒痢、大瘕泄,但不宜忽视肠癌。

 2.起病急,且有发热等症,便血而腹部症状不突出者,多为急性热病所致,如疫斑热、稻瘟病等。

 3.便血伴皮肤及其他部位出血,有发热者多为急性热病及急性血癌,无发热者应考虑紫斑病、血溢病、髓劳等病。

 4.急起便血而伴剧烈腹痛,便血量多,甚至出现虚脱者,多为胃瘅、小肠瘅、肠结等病。

 5.中老年人经常便中夹少许血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可能为肠癌以及肠瘤(胃肠息肉)、肠痨、胃癌。    ,

 6.肝瘟、黄胖病、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病中,有时亦可见便血,各自可有特殊的证候和病理改变。

 7.大便色黑如柏油,平素有胃脘部规律性疼痛、嗳气、反酸等症者,可能为胃疡、胃癌。

 8.便血伴左下腹包块,可能系肠癌、大瘕泄等病。

 9.便血伴右下腹包块,可能与肠痨、肠瘤、伏梁以及蛊虫病相关。

 10.体瘦而腹胀大,甚或腹露青筋,或胁下有痞块,有慢性肝病、疟疾、蛊虫病等病史而见大便色黑,甚或有呕血者,可能系肝著、肝积、肝癌、鼓胀、晚期蛊虫病、久疟、肥气等病所致。

 11.肛门局部发现痔核、裂口等改变,而于排便时出血者,常见于内痔、肛裂、锁肛痔等病。

〔西医辨病〕

(一)从发病年龄辨

1.儿童、少年便血多见于肠息肉、Meckle憩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2.青年便血,常为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

3.中老年便血,则多见于结肠癌、缺血性结肠炎、肠血管畸形等。

(二)从便血的表现辨

1.间断少量便血,血和大便分开,多见于肠息肉。

2.便后滴血多见于痔疮。

3.脓血便多见于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

4.便鲜血多见于结肠癌、缺血性结肠炎。

5.果酱样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三)从服药史辨

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致药物性肠炎。

(四)从伴随症状辨

1.伴低热、睡时出汗醒来汗止、腹痛,多见于肠结核。

2.伴消瘦、贫血和腹部包块,见于结肠癌。

3.伴便意急迫,时时欲便,多见于痢疾和直肠炎。

4.伴急性腹痛、粪便有恶臭味,见于急性坏死性肠炎。

5.伴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大量便血伴有脉率相对缓慢,则要考虑肠伤寒。

(五)综合辨病

1.间断小量排暗红色血或鲜血,血附于粪便表面,不和便相混,要考虑肠息肉。

2.大便干燥、便后滴血,多见于痔疮。

3.青少年患者有不干净饮食史或痢疾病人接触史,夏秋季节发病,起病急,发热,腹泻、脓血便,并伴有便意急迫,要考虑细菌性痢疾。如伴有低热、睡时出汗醒时汗止、乏力和腹痛,肠结核可能性大。中青年患者,长期腹痛、腹泻并有粘液血便,要考虑溃疡性结肠炎。50岁以上患者,有高脂血症、糖尿病或便秘病史,起病急,伴有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则缺血性肠炎可能性大。中老年患者,伴有消瘦、乏力、贫血和腹部肿块,要考虑结肠癌的诊断。

4.应用青霉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腹痛、便血,要考虑药物性结肠炎。

5.60岁以上老年人,反复排出色泽鲜红的大便,要考虑肠血管畸形。

6.儿童、青少年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大便呈腥臭血便,呕吐,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重,要考虑急性坏死性肠炎。

〔检查辨病〕   

(一)自我检查

1.全身情况:注意有无贫血外貌,测量血压、脉搏和体温,对病因及出血的程度计有帮助。如体温升高,要考虑炎症性疾病或传染病。

2.病容:急性病容常见于痢疾、缺血性结肠炎、Meckle憩室、药物性肠炎、肠血管畸形等;慢性病容见于结肠癌、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3.腹部肿块:年轻患者右下腹肿块多见于肠结核、克罗恩病;而中老年患者腹部包块多见于结肠癌。

(二)诊断性试验

1.血常规检查可了解出血的程度及排除血液病。

2.便常规检查对肠炎、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有帮助。

3.大便培养检查可找到致病菌,如痢疾杆菌,可诊断细菌性痢疾。

4.大便找结核菌检查有助于肠结核的诊断。

5.结肠镜的检可直接发现病变,判定病变部位,并通过活检病理和刷片确定病变性质,对结肠癌、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结核可作出诊断,对缺血性结肠炎、肠血管畸形的诊断也有帮助。

6.钡剂造影可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对小肠平滑肌瘤、结肠癌、肠结核、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等的诊断有意义。但此项检查一般在出血停止3天后进行,急性出血期不宜做此检查,以免因检查时按压腹部加重出血或引起再出血。

7.选择性动脉造影是在出血活动期,如内镜检查未发现病变时,做此项检查,可确定出血部位,并可通过血管形态的变化对肠血管畸形、小肠平滑肌瘤、缺血性肠炎等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8.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对判断出血部位有意义,且检查方法简便,患者所受痛苦小,但在患者肠道内有残留积血时,可出现假阳性。

 

二十、腹泻辨病

 

是指大便次数及粪便水分增多,粪质稀薄的症状。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或久病脾肾阳气亏虚等均可导致,脾胃、大小肠、肝胆胰的病变常有泄泻的症状。

正常人大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每日大便量少于150g,当大便次数超过每日3次,粪便量超过每日200克,且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即为腹泻。腹泻时间小于3周为急性腹泻,大于3周则为慢性腹泻。

〔中医辨病〕

 (一)一般辨病

1.伴脐周或右下腹痛,一般无便意急迫,便后不缓解。为小肠病变之腹泻。

2.伴左下腹或腹周痛,一般便后可解,可有便意急迫。为大肠病变之腹泻。

3.伴有食少、厌油、腹胀、饮食不消化、右胁痛或脐上腹痛等表现。为肝、胆、胃、胰的病变所致之腹泻,

4.新生儿出现腹泻者,称新生儿腹泻。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者,为经行泄泻。

5.小儿不好食、腹胀、消瘦,时有腹泻者,可能是疳病。

6.暑季见疲乏、嗜睡、进食少、腹泻者,可能是疰夏。多雨潮湿季节,出现疲乏、嗜睡、恶心、腹泻者,多为湿阻。

7.进食不干净食物,或有食生菱角、荸荠、生肉、生鱼虾等病史,或有蛊虫疫水接触史等,出现腹泻、腹痛等症者,应考虑赤虫病、寸白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肝虫病、蛊虫病等的可能。

8.夏秋季因饮食不干净,突起剧烈呕吐,腹泻米泔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而无腹痛者,应高度警惕霍乱的可能。

(二)根据腹泻的特征及伴随症等进行辨病

1.腹泻伴有发热者,可见于暴泻、小肠瘅、痢疾、湿温[瘟]等病。

2.腹泻因饮食不慎所致者,应考虑类霍乱、食物中毒、伤食、积滞;呈慢性反复发作者,可为脾痿、胃痞、胃胀及胆胀、胰胀等病。

3.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者,可见于肠痨、大瘕泄、伏梁、肠郁等。

4.腹泻伴便血,可见于肠癌、大瘕泄、痢疾、奇恒痢等病。

5.腹泻并有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肠癌、肠痨、脾痿、胃痞等病。

6.突发剧烈腹泻,呕吐与腹泻交替发作,呕泻物如米泔水样,有疫水接触史者,多为霍乱。

7.腹痛腹泻,便意急迫,大便中有脓血者,常见于痢疾、大瘕泄、奇恒痢等病。

8.腹泻与情绪关系密切,多为肠郁。

9.有蛊虫疫水接触史或居住流行区内,而出现慢性腹泻者,应疑及慢性蛊虫病。

10.腹痛腹泻,右下腹触及包块者,可能为伏梁、肠痈;左下腹触及包块,年龄较大者,应疑及肠癌的可能;脐腹部有包块者,小儿多为蛔虫病,老人有可能为胰癌病。

11.腹泻常出现于清晨,并有夜汗出、一阵阵发热、消瘦、疲乏等症,或有肺痨等痨病史,可能是肠痨。

12.胃痞、胆胀、胰胀、肝著、肠瘤等病,也可见便稀溏不成形,慢性腹泻等表现。长期腹泻,是形成脾痿、脾水等病的重要原因。

13.小儿暴受惊恐等患病,是为客忤,亦可表现为腹泻。

〔西医辨病〕

    (一) 从起病急缓辨

1.急性起病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急性中毒等。

2.长期腹泻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结肠肿瘤。

(二)从发病流行情况辨

集体中暴发或同席多人短期内先后发生的腹泻,多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毒物中毒或其他食物中毒。

(三)从既往史、过敏史、服药史、发病季节辨

1.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胃泌素瘤等病人有时出现腹泻。

2.有些过敏性疾病(如菠萝)亦可出现腹泻。

3.近期服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可以造成腹泻。服用泻药,特别是含镁的药物,可导致腹泻。另外,一些中药也可引起腹泻。

4.夏秋季节多发急性细菌性痢疾。

(四)从粪便的性状辨

1.脓血便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

2.果酱样大便见于阿米巴痢疾和升结肠癌。

3.米汤水样大便见于霍乱。

4.蛋花样大便见于伪膜性肠炎。

5.有油滴的白色脂肪大便见于慢性胰腺炎。

(五)从伴随症状辨

1.伴有发热,见于肠道感染、肠结核、炎症性肠病和淋巴瘤等。

2.伴明显消瘦,见于结肠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吸收不良综合征。

3.伴有关节炎表现,见于炎症性肠病。

4.伴便血,见于肠结核、小肠恶性淋巴瘤、缺血性肠病、结肠癌。

5.伴有腹痛,如腹痛位于下腹或中下腹部,则见于结肠病变,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常见于小肠病变。

6.伴有嗜酸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和嗜酸细胞胃肠炎。

7.伴有溃疡病,见于胃泌素瘤。

8.如腹泻与便秘相交替,可见于肠结核、结肠癌、肠易激惹综合征。

〔检查辨病〕

    1.粪便检查对腹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粪便常规:注意粪便外观,并做镜检,对怀疑有寄生虫病的患者要寻找虫卵。

    粪便培养和便找结核菌:对痢疾、霍乱患者要做粪便培养,而便找结核菌有助于肠结核的诊断。

    粪便找真菌和便球杆菌比例:有助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

    脂肪定量和苏丹Ⅲ染色: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意义。

    2.全胃肠道造影、小肠气钡造影和钡灌肠检查可观察粘膜形态、病变范围和确定病变的部位;而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粘膜,并可对病变部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获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此种检查对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和肠结核等病的诊断尤为重要。

3.血、尿常规检查对血液病、糖尿病、尿毒症的诊断有帮助;血沉检查对肠结核、肿瘤、炎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对可疑胃泌素瘤的患者可查胃泌素;对凝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疑为胰源性腹泻患者,可做胰功能试验(BT—PABA试验);对疑小肠吸收不良的患者,可做D-木糖吸收试验和乳糖氢呼气试验等检查;对疑嗜酸细胞胃肠炎患者,可查嗜酸细胞计数。

 

二十一、腹内肿块辨病

 

是指触及腹腔内有形的包块征象。多为血瘀、虫积、食积、燥屎、痰凝所致。其常见的疾病有腹内癌瘤、石瘕、肠覃、肝积、肥气、肠结、食瘕、伏梁、蛔虫病等。

〔中医辨病〕

(一)根据包块的部位辨

1.脐周包块如条索状,有时聚有时散,多为蛔虫病。

2.脐上腹部包块,可见于胰痈、胰癌、食瘕、胃缓、胃反等。

3.右下腹包块,常为肠痈、肠覃等。

4.左下腹包块,可为燥屎或肠癌、伏梁等。    。

5.右胁下包块,圆滑柔软者,多为肝癖;伴黄疸者,多为肝热病、肝瘟;伴触痛不能按压、局部象火烤般发热者,或为肝痈;坚硬不平者,可能为肝积、肝癌;肝虫病、包虫病、慢性蛊虫病、肝著、肝痨、恶核等病,或可于右胁处触及包块。肺心病、心衰也常可于右胁下触及包块,并有心悸、气喘等症。

6.左胁下巨大包块,多为肥气、恶核。湿温、温毒发斑、血疸、蚕豆病等,或可触及左胁下包块,或有发热,可伴黄疸。

7.右肋缘卵圆形包块,常见于胆石、胆胀;肿硬不光滑者,可能为胆癌。

8.胃脘部包块可见于食瘕、胃癌等。

(二)根据伴随症辨

1.若有腹壁膨胀,青筋暴露者,多为肝积、肥气。

2.腹部包块不甚明显,而腹痛腹胀甚、便秘呕吐者,可见于肠痹、肠结等病。

3.妇女腹部圆滑包块,一般不痛、不影响月经者,可见于肠覃。

4.上腹部深处摸到包块,伴小便异常者,可能为肾的病变。

5.小腹部包块,尿频尿血,可能为膀胱癌;妇女见之且有崩漏表现者,可能为石瘕、胞[子]宫癌。

〔西医辨病〕

1.多在右中下腹部摸到肿块,伴长期低热,体重下降,周身乏力,腹痛,大便与以往不一样,腹部触之呈揉面感等,为腹部结核性疾病。

2.多在左下腹摸到肿块,伴大便下血,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变细条状,多为结肠下段肿瘤性疾病。

3.多在上腹部触及肿块,伴呕血,持续性黑便,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为上消化道肿瘤。

4.女性有月经改变,不规则阴道流血,在下腹部摸到肿块,为盆腔肿块。

5.伴血尿,脓尿,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等多为泌尿系统肿块。若系肾脏肿块则在两腰部,若下腹部可触及肿块则提示膀胱肿瘤。

6.伴有颈部和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且有不规则发热,为恶性淋巴瘤。肿块可发生在腹部的任一部位。

7.在腰部或膀胱区触及囊样肿块,肿块在排尿后迅速缩小,尿量减少时则增大,是肾盂积水、膀胱尿潴留。

8.肿块可发生在腹部的任一部位,伴高热,寒战,腹痛,是腹腔内脓肿。若伴呃逆者常提示膈下脓肿。

9.在右上腹或剑突下偏左触及肿块,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者,是胆囊肿大、胰腺肿块。

10.伴腹水者多为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卵巢肿瘤。

11.在肋腰部触及肿块,伴发作性高血压,多汗等,多为嗜铬细胞瘤。本病能触及肿块者少见。

12.多在腹中线或腹股沟等处摸到肿块,增加腹内压包块可增大,咳嗽时肿块局部有膨胀性冲击感,为腹壁疝。

13.腹痛剧烈,呕吐,便秘,腹壁可见肠管状隆起,是肠梗阻。

14.平卧位时腹部肿块上移,站立时可下垂,是肾下垂、游走脾。

15.肿块伴有膨胀性搏动感,多为腹主动脉瘤、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肝搏动。

16.无痛性黄疸,且无发热者,是梗阻性胆道肿块。

17.伴有明显的腰部胀痛或钝痛,多为多囊肾、肾盂积水、胰腺肿瘤等。

18.包块移动度大,范围广泛,多为腹腔内带蒂的肿瘤、大网膜肿物等。

19.腹痛每发作一次,肿块就加大范围而推进一步一步,多为肠套叠。

〔检查辨病〕

1.除进行全身检查外,重点应对腹内包块的确切部位、大小、深度、数目、轮廓、包块质地、按压喜恶、活动度、有无粘连,以及腹型、腹皮状况等进行检查。

2.血、小便、大便常规检查多属必要。一般应做肝、肾功能,并选择做腹部X线摄片、B型超声、CT、放射性核素检查、内窥镜检查、活体穿刺病理检查等,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十二、脐部异常辨病

 

脐部异常是指脐部突起、糜烂、脐孔潮湿、流脂、渗血一类症状。常因先天发育不全,小肠或腹腔脂膜突入脐中;接生及生后将息护理失宜所致。可见于脐疝、脐疮、脐湿、脐血等病中。

〔中医辨病〕

1.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以手按压,肿物可推回腹内,啼哭吵闹时,肿物复又出现,脐部皮肤正常者,为脐突[疝]。

2.脐带脱落后,脐孔见淡黄色流脂,潮湿不干,表面微现红肿,脐周皮肤正常或微红者,为脐湿。

3.脐部红肿灼热,或糜烂流脓,重者红肿向腹壁四周扩散者,为脐疮,或脐湿疮。

4.婴儿断脐后,脐部渗血,经久不止,或兼见其他部位亦有出血者,为脐血。

〔西医辨病〕

(一)脐部肿块

1.新生儿如果出生后即见脐部有球形囊肿,小如核桃,大如拳头,半透明状,隐约可见其中的脏器,这是胚胎期形成的脐疝。

2.如果在脐凹处见到粉红色绿豆大小的肉芽组织,并见脐部渗液,此为脐部肉芽肿。

3.生长迅速,表面可突起呈结节状或菜花状,根部固定不易推动,为恶性肿瘤的脐部肿块。

4.脐部还可见原发性脐癌、脐部残余卵黄管、尿管癌肿,以及腹腔各脏器的肿瘤转移至脐部肿块等。

(二)脐突出

1.婴幼儿啼哭太甚,咳嗽(特别是百日咳、肺炎或哮喘)或排便困难等情况下,腹压增高,则脐部突起明显。其如蘑菇样,大小不一,直径约1~5MM。突出的内容物大多为大网膜或小肠。当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物会自然消失。多为脐疝。

2.成年人肚脐突出,见于腹内有大量积液或卵巢囊肿的病人,常伴有腹部膨隆等其他改变。

(三)脐渗液

肚脐分泌脓水样物质多系肚脐感染引起。新生儿见脐部红肿、压痛,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脐炎,并有脓水渗出。成人脐部感染也可见渗液,常见于形体肥胖者,或不注意脐部清洁之人,肚脐局部红肿糜烂,分泌物呈脓性,有恶臭。

〔检查辨病〕

1.检查婴儿及幼儿全身状况,重点检查脐部、脐孔的形态、色泽、分泌物及性状、渗血量及血液的色泽等。

2.实验室检查:可选作血、尿、大便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检查。

 

二十三、腹露青筋辨病

 

腹露青筋是指病人腹部胀大坚满,青筋怒张的症状。多见于鼓胀、肥气、肝积、肝癌、脂膜痨等病中。

〔中医辨病〕

1.腹露青筋,右胁下疼痛,腹胀,进食少,神疲乏力,双手掌发红,有出血倾向,两胁下或可触及积块者,多为肝积。

2.腹露青筋,右胁下疼痛,触及积块,腹胀,不思饮食,阵发性发热,夜间出汗,乏力,消瘦、起病缓慢,有肺痨等痨病史者,可能为肝痨晚期。

3.腹露青筋,右胁或剑心窝疼痛甚剧,上腹胀满如鼓,不思饮食,乏力,消瘦,或有黄疸,右胁下可触及坚硬积块,表面凹凸不平者,多为肝癌。

4.腹露青筋,隐隐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不思饮食,腹膨胀,按之柔韧感,轻压痛,潮热,夜间出汗,午后颧红,消瘦,疲乏,有肺痨病史者,多为脂膜痨晚期。

5.腹露青筋,腹胀,不思饮食,疲乏,或有齿、鼻出血、紫斑等出血现象,左胁下可触及肿大包块,甚至可达脐或脐下、超过腹中线,质硬,表面光滑,有疟疾或蛊虫病史者,为肥气。

6.腹壁青筋暴露,上腹作胀,腹膨大,食后尤甚,乏力,进食少,尿少,浮肿,出血倾向,面色萎黄,黄疸,为鼓胀。

7.小儿体瘦,腹大,甚至青筋显露,食少不化,神疲烦躁者,可能是疳病。

8.有蛊虫病史,出现腹水,并有长期腹泻,体瘦等症者,多为晚期蛊虫病。

〔西医辨病〕

1.腹壁静脉显露  除较瘦和皮肤较白的人腹壁静脉隐约可见外,腹壁皮肤薄而松弛的老年人也多易看出,且可突出皮肤,但静脉条数不多,也不迂曲怒张,属正常。

2.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多为肝癌、肝硬化等疾病所致。

3.小儿营养不良时可见腹壁静脉显露。

〔检查辨病〕

可选作血、尿、大便常规,大便孵化、直肠镜检,肠粘膜压片找蛊虫卵、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或cT等检查。

 

二十四、便秘辨病

 

便秘又称便闭。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和)粪便干燥难以排出症状。便秘除常见于肠道病变外,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均可出现便秘。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每2~3天排便1次,而便秘者往往每周排便少于3次,甚至每2~4周排便1次,但仅仅是排便次数少还不能确认是便秘,有些人可以1~2周排便1次,但排便不费力且有明显规律性,大便形态无异常,此种情况不能叫做便秘。所以,便秘不只是排便次数减少,还需有排便费力、排便不畅,粪质坚硬,难以排出。但健康人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日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

〔中医辨病〕

一)根据便秘的新久缓急来辨

1.新产失血、久病、年老、体弱者之便秘,多为气血亏虚所致。

   2.急性热病之中或之后多有便秘,为热盛和阴津耗损,腑气不利的便秘。

   (二)根据病情等进行辨病

1.经常便秘而不太痛苦者,多为脾约。

   2.手术之后出现便秘,多为肠痹。

   3.便秘伴呕吐、腹痛肠内作响,或腹胀痛甚而肛门排气少者,多为肠结,或为肠痹。

   4.生小孩后不久出现大便困难,数日不解或难以排出,腹胀口干燥者,为产后大便难。

   5.婴儿出生后24小时无胎粪,随后出现腹胀、呕吐粪水者,为初生大便不通。

   6.肌肉痿弱不能活动、瘫痪除有其原发病的典型表现外,可出现便秘症状。

   7.痔疮、裂肛、肛门挛急、肛门狭窄、悬珠痔、锁肛痔除可发现肛门局部病变外,也可出现便秘。

   8.便秘而伴粪便形状变细,或有便血或黑便,或腹部摸到包块者,应考虑肠癌的可能。

   9.有长期铅接触史而便秘者,可能系铅中毒。

   10.便秘有时轻有时重,反复发作,与情绪因素关系密切者,可能为肠郁。

   11.若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可见于肠癌、肠瘤、大瘕泄、肠痨、伏梁等病。

   12.长期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次碳酸铋、硫酸钡等药物,均可导致便秘。

   14.经常呕吐,大便少而时有便秘,可能为胃反。

 〔西医辨病〕

(一)从发病年龄辨

1.幼年时出现顽固性便秘,可能为先天性巨结肠症。

2.中青年出现便秘,特别是与粘液性腹泻交替出现,要考虑肠易激综合征。

3.中老年患者如一贯排便正常,无任何诱因近期出现顽固性便秘时,要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二)从伴随症状辨

1.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发热,考虑肠梗阻、腹膜炎的可能。

2.伴有高血压、偏瘫,考虑脑血管病的可能。

3.便秘排出的大便呈羊粪状,伴有腹胀、阵发性腹痛,考虑结肠痉挛。

4.长期便秘而对健康影响不大,考虑习惯性便秘等。   

(三)从既往史、服药史、有无接触化学物品史辨

1.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脑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脏下垂等患者可能出现便秘。

2.服用利尿剂、阿托品、钙制剂、止痛药等,有时出现便秘。

3.接触汞、铝、砷、磷等化学物品有可能出现便秘。

(四)综合辨病

1.婴儿出生后就有便秘、呕吐、腹胀等表现,需洗肠才能缓解,但不久又出现便秘;儿童有顽固便秘史,经常需服泻药,但药物疗效越来越差,可能为先天性巨结肠症。

2.中青年患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神经衰弱的表现,各种检查未发现病变,需考虑肠易激综合征。

    3.中老年患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逐渐发生便秘,且合并有贫血、消瘦等症状,要考虑结肠肿瘤的可能。

    4.长年便秘而无特殊症状,对健康影响不大,多为习惯性便秘。

    5.便秘伴有肛门疼痛、肛周有硬结或肿块,发热,考虑肛门脓肿;便秘伴有便血,特别是便后滴血,考虑痔疮。

    6.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系统疾病、卵巢癌等出现便秘,但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检查辨病〕

(一)自我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有时可发现腹部以外的其他疾病。

(二)诊断性试验

    1.血常规检查对一些感染性疾病和恶习性肿瘤的诊断有帮助。如肛门脓肿时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见于恶性肿瘤。

    2.要仔细观察粪便的形状、粗细、硬度,有无脓血及粘液等;直肠便秘时排出的粪便多呈块状;痉挛结肠便秘时,粪便呈羊粪状;肠结核,大便表面往往有脓血及粘液。另外,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是常规检查的内容,如肠道肿瘤时潜血试验常阳性。

    3.肛门指诊检查有助于发现直肠肿瘤、痔疮、肛裂、炎症、狭窄、坚硬粪块堵塞及肛门扩约肌痉挛或松弛等。

    4.X线腹部透视、平片和钡灌肠检查对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断有帮助,并可观察结肠有无狭窄及占位性病变。

5.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分析结肠狭窄的病因和结肠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6.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有意义。

 

二十五、排便失禁辨病

 

大便失禁是指大便不能随意控制,滑出不禁,甚至便出而不自知的症状。多见于脊柱外伤、久泻、休息痢、脱肛、肛门及肠道癌瘤、高年体衰及久病虚损等病中。骤起暴泻,或神志昏迷,神机失控者,亦可发生大便失禁。

〔中医辨病〕

   1.脊柱外伤后,大便失禁,受伤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无感觉,小便不能控制或排尿困难者,多为截瘫。

2.大便有时失禁,长期大便稀溏,或夹粘液、不消化之物,肠鸣响腹胀,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者,可能为久泄。

   3.久痢不停止,时轻时重,便意急迫,大便不能控制,肛门脱出来者,多为休息痢。

4.大便失禁,有久泄、久痢病史,排便或向下用力时,有直肠粘膜脱出者,为脱肛。

   5.大便失禁,粪便细扁状,伴粘液,便血色鲜红或暗红,便意急迫,形体逐渐消瘦者,应考虑锁肛痔。

6.年龄大身体衰弱,或长期患某些慢性疾患,出现大便失禁,并有头晕、耳鸣响、腰痛酸软、食少,精神差等症者,为肛门失禁。

 7.高热神昏,或患“脏厥”、中风等病,或头颅损伤,可见大便失禁之症。

〔西医辨病〕

1.突发头痛,口眼歪向一侧,言语不清楚,一侧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多为中风。

2.有外伤史,出现截瘫,下部的运动及感觉功难丧失,大、小便失禁,为脊柱外伤所致。无外伤史者,可能是椎管内肿瘤。

3.有外伤史,出现偏瘫,并有神志障碍,大、小便失禁,为颅脑损伤。

4.腹痛,便意急迫而不能自行控制,大便为红白粘冻状,多为细菌性痢疾。

5.年老或久病后,每因腹压增高时出现大便失禁,为身体虚弱所致。

6.大便失禁,并肛门脱出,为肛门脱垂。

7.大便失禁,有时有血便,有时为粘液便,大便呈条索状,体重下逐渐下降,可能是直肠癌。

〔检查辨病〕

可选作血、尿、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肝功能、肾功能、x线摄片、cT、脑脊液、x线钡灌肠、内窥镜等检查对疾病诊断有帮助。

 

二十六、黄疸辨病

 

黄疸是指以白眼睛、皮肤粘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组症状。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等所致。一般按病之新久缓急与黄色的明暗等分为阳黄与阴黄。黄疸为肝胆病变的常见症状,胰的病变,大量血液损害,稻瘟病等亦可出现黄疸。

〔中医辨病〕

     (一)仅肤色萎黄而白眼睛不发黄可能是黄胖病(钩虫病)。血劳或食物、药物中含黄色素过多可使皮肤现黄色。

     (二)从阳黄、阴黄辨

    1.起病急,病程短,皮肤黄色鲜明如橘皮,甚或呈金黄色,伴有口干发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为阳黄,多由湿热、疫毒侵袭所致。

    2.起病缓慢,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胃部痞满不适,腹胀,畏冷神疲,口淡不渴,为阴黄,多由寒湿阻滞所致。

    (三)根据发病年龄、病史特点等进行辨病,如:

    1.新生儿黄疸称胎黄,属血疸范畴,轻微者多属生理现象。青年人患黄疸,以肝热病、肝瘟为常见。中年人患黄疸,无发热等症者,女性以胆石为多,男性应考虑肝积、肝癌。中年以上患黄疸,常见于肝积、癌病,男性多为胰癌、肝癌,女性多为胆癌。

    2.进食蚕豆后出现黄疸,为蚕豆黄。

    3.近期有输血史,或毒蛇咬伤史,或服用损伤肝脏药物史,而出现黄疸者,多为血疸。

    4.岭南地区,急起寒颤高热,头痛神昏,并见黄疸者,多为瘴疟。

    (四)根据伴随症状等病情特点进行辨病,如:

    1.发黄疸不久,伴有发热、呕恶、腹胀、腹泻等症者,多属肝热病、肝瘟、胆瘅、胆石、胰瘅等病。

2.伴右胁隐痛或胀痛、有时如针刺痛,多属肝病,如肝热病、肝著、肝积、肝痈、肝癌、肝虫病等。

3.伴右上腹剧痛或刀绞痛,常见于胆石、蛔厥。

4.先有发热,后现黄疸者,多为肝热病、肝瘟、血疸、肝痈、胰瘅等病。

5.伴持续高热,或有寒颤,右胁疼痛者,多为胆石合并胆瘅,或为肝痈。头痛昏迷者,可能是瘴疟。

6.伴持续低热者,可见于癌病所致黄疸。

7.黄疸逐渐发生,伴腹痛、可摸到腹内包块,或见鼻衄等出血症状,多为肝著、肝积、肝癌、胆癌、晚期蛊虫病。

8.伴急性全腹剧烈疼痛,多见于胆囊穿孔、肝痈破裂等。

9.中年以上伴腰背或脐腹部固定疼痛,触及包块者,应考虑胰癌的可能。

10.伴有胆囊肿大,质地坚硬,有节结感者,应考虑胆癌。

12.伴有腹水者,多见于肝瘟、臌胀、晚期蛊虫病、心衰、癌病。

13.伴左上腹肿块,有可能是肥气、疟疾、稻瘟病、血癌、恶核等病。

14.青壮年于夏秋季患黄疸,病前有稻田作业、鼠类接触史,并有高热、全身酸痛、眼睛发红等症者,可能是稻瘟病。

(五)根据皮肤、二便的黄色等进行辨病,如:

 1,皮肤呈浅黄色,可有轻度瘙痒,尿色加深,大便色浅黄多为肝脏疾病所致黄疸。

 2.明显的皮肤瘙痒,尿如浓茶,粪色浅灰或如陶土,久之肤色黄绿、深绿或为褐色,为胆疸。

 3.皮肤如柠檬色,无瘙痒,可伴发热、腰背痛、腹痛,病重者常见皮肤苍白,尿如酱油,粪色亦加深,为血疸。

〔西医辨病〕

(一)从年龄辨

1.儿童和青少年出现黄疸,除要考虑病毒性肝炎外,还可能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有关。

2.中年人阻塞性黄疸,以胆结石多见。

3.老年人阻塞性黄疸,则以恶性肿瘤常见。

 (二)从既往黄疸史辨

1.过去有黄疸,此次又发生黄疸者,要考虑病毒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2.反复出现黄疸者要考虑胆囊疾病。

 (三)从职业和籍贯以及其他情况辨

1.接触化学药品出现黄疸,多为中毒性肝炎。

2.而经常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患病毒性肝炎的机会多。

3.胆道蛔虫病的发病,农村较城市高。

4.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要考虑黄疸型肝炎的可能。

5.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的人出现黄疸,要考虑酒精中毒性肝炎的诊断。

6. 输血后出现的黄疸,可能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血型不相符的输血所致。

7.如服用他巴唑、氯丙嗪、甲睾酮、利福平、四环素、硫氧嘧啶及抗癌药等药物可致药物性黄疸。

8.妊娠后期发生黄疸的妇女,可能为妊娠特发性黄疸,但如伴有高血压、蛋白尿、阴道出血及齿龈出血者,要考虑原发性妊娠急性脂肪肝。

9.胆石症的黄疸呈波动性,而恶性肿瘤所致黄疸多呈进行性加重。

10.应用不洁注射器可致黄疸型肝炎。

 (四)从伴随症状辨

1.急性起病者,伴有恶心、厌食、乏力、低热、右上腹不适,多为病毒性肝炎。伴有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多为胆总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伴高热、寒战,多为急性胆管炎、急性溶血和钩端螺旋体病。

2.慢性起病者,伴有持续性右上腹痛并消瘦,多见于肝癌、胆总管癌和胰头癌;伴有呕血、黑粪,可见于肝硬化和壶腹癌;伴有皮疹及发热,见于药物性肝病。

(五)综合辨病

1.有肝炎接触史、输血史,或应用不洁注射器后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低热,,要考虑病毒性肝炎。

2.有肝炎病史,并伴有贫血、蜘蛛痣、肝掌、脾大、腹水,要考虑肝硬化。

3.长期大量饮酒者,要考虑酒精中毒性肝炎。

4.妊娠后期合并高血压、蛋白尿及皮肤、粘膜出血、阴道出血,要考虑原发性妊娠脂肪肝。

5.一些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细菌性肺炎、伤寒、结核等也可引起黄疸。

6.伴有皮疹且近期内有服用利福平、他巴唑、氯丙嗪、四环素等药物,要考虑药物性黄疸。

7.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消化道症状较前加重,伴有肝区痛、消瘦、贫血、肝大、腹水等,要考虑肝癌的可能。

8.伴有高热、寒战和右上腹痛,全身情况重甚至出现休克,要考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9.伴有阵发性右上腹痛、胆囊肿大,要考虑胆总管结石。。

10.伴有厌食、乏力、消瘦、上腹部持续钝痛且黄疸进行性加重,要考虑胰头癌。

11.中年妇女,出现皮肤瘙痒、肝脾肿大,要考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2.起病较急,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发热、上腹痛,且黄疸呈波动性,要考虑壶腹周围癌。

〔检查辨病〕

(一)自我检查

1.皮肤为浅柠檬色者为溶血性黄疸,金黄色或橘黄色者多为肝细胞性黄疸,暗黄色或黄绿色多为阻塞性黄疸。

 2.贫血貌、蜘蛛痔、肝掌、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对肝硬化的诊断有帮助。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时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减少要考虑肝硬化,如只有血红蛋白减少,则要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和周围血涂片以判断有无溶血。

2.血红蛋白减少伴有网织红细胞增高,间接胆红素增加,要考虑有溶血性贫血存在。

3.溶血性黄疸患者尿中尿胆原增加,无尿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尿胆原及胆红素均增加;阻塞性黄疸,尿胆红素增加而无尿胆原。

4.间接胆红素增加,见于溶血性黄疸和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而直接胆红素增加,则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

5.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主要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谷丙转氨酶也可升高。

6.查病毒性肝炎抗原和抗体的检查可以确定肝炎的类型。

7.碱性磷酸酶测定值明显升高见于阻塞性黄疸患者,通常大于正常3~5倍。

8.血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而下降则见于肝细胞性黄疸。

9.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不能纠正;而阻塞性黄疸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可以纠正。

10.甲胎蛋白、火箭电泳对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A19-9。对诊断胰腺癌有帮助;而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肿瘤可增高,它对结肠癌特异性较高。

11.腹部B超、CT、ERCP(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肝穿刺造影(PTC)、放射性核素扫描、腹腔镜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以明确阻塞部位。

 

二十七、肛门肿物辨病

 

肛门肿物是指肛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或肿起的症状。常见于肛门痔核、息肉痔、脱肛、肛痈、锁肛痔、肛门臊疣等病。

〔中医辨病〕

    1.肛门肿物伴有脓血粘液,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变扁,或呈羊屎状,甚至粪水难出,全身消瘦、面白者,多为锁肛痔。

    2.肛门肿物质地柔软,大便时或可脱出肛外,无疼痛,位于齿线上方,伴无痛性便血者,多为内痔。肿物充血、水肿,突出肛外不能还纳,疼痛难忍者,多为翻花痔。

    3.肛门肿物发生在齿线以下,质地柔软,肉眼可见,不能送入肛内,有异物感,染毒时肿痛难忍者,多为外痔。齿线上下均有静脉曲张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经常大便出血者,多为混合痔。

    4.急起肛门出现肿物,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恶寒发热者,多为肛痈。  

    5.肛门肿物于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自行还纳,圆形或椭圆形带蒂,一般不痛,可有肛门坠胀,大便带血者,多为息肉痔。

    6.肛门肿物呈环状或圆柱状,大便时或劳累时脱出肛外,质地柔软,可有渗液或渗血,并有疲乏无力,常见于小儿或老年人或体弱多病之人者,多为脱肛。

    7.有不洁性交史,于肛门等处出现柔软湿润的疣状突起,或呈鸡冠花状,生长迅速,有特殊恶臭者,多为肛门臊疣。

〔西医辨病〕

  1.肛周皮肤发红,肿胀,触痛为肛周炎症。若局部红肿处有明确波动感者则提示肛周脓肿。   

  2.肛周突起淡红色肉芽组织表面可触及与之相连的索条,挤压该索条时有分泌物自肉芽面中间的小孔溢出,为肛瘘。

  3.肛周暗紫色的小肿物,表面为皮肤,是外痔。   

  4.肛口不规则隆起,有溃疡形成及腐臭血性分泌物,多为肛管癌侵犯肛周。   

  5.肛口有红色粘膜的圆形或椭圆形小肿物脱出,为带蒂的直肠息肉。

  6.有整圈淡红色粘膜脱出,其皱纹呈放射形是直肠粘膜脱垂。

  7.有外面覆盖粘膜的紫色软肿物凸出于肛缘外,且可被压瘪,是内痔脱出。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缩,并伴有疼痛提示嵌顿痔。

  8.肛门外端若有皮赘为前哨痔。

  9.肛门附近靠坐骨结节处局部隆起,触摸为囊性感,为坐骨结节囊肿。

〔检查辨病〕

1.肛门指诊与肛门镜检,可明确肿物的部位、范围、硬度和有无脓血粘液,以及有无出血点、息肉、溃疡,及瘘管内外口。

2.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帮助。

 

二十八、肛痒辨病

 

肛痒是指肛门内及肛门周围瘙痒不适的症状。常见于肛门湿疡、肛肠痒、蛲虫病、寸白虫病、肛瘘等。

〔中医辨病〕

  1.肛门瘙痒,皮肤肥厚粗糙,皮纹增宽,颜色加深者,多为肛肠痒。

  2.肛门瘙痒,皮肤起丘疹、红斑、水疱、甚至糜烂渗液者,多为肛门湿疡。

  3.肛门瘙痒剧烈,夜间尤甚,搔抓难忍,睡眠不安,痒甚时在肛门周围可见到乳白色线头状虫体者,多为蛲虫病。

  4.肛门瘙痒,伴腹痛腹泻,进食多但体瘦,神疲乏力,且有进食生猪、牛肉史者,多为寸白虫病(绦虫病)。

  5.肛门瘙痒,曾有过肛痈溃脓病史,肛门部位出现瘘管,时有流脓水或粪汁者,多为肛瘘。

〔西医辨病〕

  1.儿童夜间肛门瘙痒,是由蛲虫爬出肛门产卵时的刺激所引起。在小儿入睡后1~2小时,用手电筒照射肛门,可以发现有白“棉纱绒”样的小虫在肛门口移动,这就是蛲虫。

  2.肛门瘙痒可能因患了痔疮、肛瘘、肛裂、肛门直肠肿瘤以及慢性腹泻等病所致。

  3.有的人情绪紧张、焦虑、忧郁等,都可引起或加重肛门瘙痒。

  4.肛门尖锐湿疣(肛门周围像菜花状尖头的疣子)、传染性软疣(肛门周围半球形的有脐状凹陷的丘疹)等病毒性、感染性传播疾病,也会出现肛门瘙痒。此外,男性同性恋者,也可引起肛门浸渍和瘙痒。

  5.糖尿病、维生素A和D缺乏、淋巴瘤等可引起肛门瘙痒。

〔检查辨病〕

  1.应检查肛门周围及肛内是否有糜烂、溃疡、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是否有虫体或虫卵。

  2.一般应查大便常规,了解大便内是否有虫卵或虫体。

 

二十九、矢气异常辨病

 

矢气(放屁)异常是指矢气频繁、声响,或气味恶臭,或停止矢气、无肠鸣的症状。常因进食过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入侵,脾胃、肝胆、肠道疾患等引起肠道阻塞,气机壅滞,传导失常所致。可见于神郁、肠郁、伤食、肠结、肠痹、大瘕泄、胆胀、肝著等疾病中。

〔中医辨病〕

 (一)矢气增多为主者,常见病变有:

  1.矢气频作,腹胀痛,以左少腹为主,矢气或排便后腹胀痛可缓减,病情与情绪关系密切,对饮食、寒温、劳累等敏感而易诱发,多种检查无脏腑实质病变改变者多为肠郁。

  2.食欲旺盛,进食量多,食后无不适感,肠鸣,矢气频作,大便量多,检查无特殊发现者,多为食亦。

  3.矢气时作,气味恶臭,上腹胀痛,恶心厌食,嗳腐或呕吐馊酸食物,大便臭如败卵,有暴饮暴食史者,为伤食、积滞。

  4.矢气时作,右胁肋胀闷不适,腹胀,嗳气,饱餐或食油腻后明显,多为胆胀、胆石。

5.长期消化不良,腹胀、肠鸣、矢气者,常见于久泄、胆胀、胰胀等病。

  6.矢气频发,气味恶臭,长期食欲不振,进食量少,大便稀溏,脂肪泻,量多、恶臭,腹胀痛,肠鸣,神疲乏力,消瘦,或见肢体浮肿者,应考虑脾痿[消]。

  7.矢气时作,腹胀,不思饮食,消瘦,常发齿衄、鼻衄、紫斑,左胁下肿块,腹部膨隆,青筋显露者,应考虑肥气。

8.矢气时作,胃脘胀痛呈周期性发作,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相关性和节律性,多为胃疡。

9.矢气频作,左下腹胀痛,便意急,大便呈糊状,混有粘液、脓血,反复粪检(常规、培养、孵化)均无特异病原体发现者,多为大瘕泄。 

10.突起腹部阵发性绞痛,肠鸣矢气,可自行缓解者,可能是气腹痛。

(二)无矢气,腹胀腹痛厉害,大便不通,肠鸣亢进或无肠鸣,多于腹部手术等之后见者,可能是肠痹、肠结。

〔西医辨病〕

(一)屁臭难闻   

屁的成分中最多的是氮气,占80%左右,其次是二氧化碳,占2%一19%,还有氢、甲烷,氧等,上述无臭的气体总数占99%。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屁不会特别臭。

如果屁奇臭难闻,往往是消化不良的信号。在患有晚期肠道恶性肿瘤时,经肛门排出的气体也可出现腐肉样奇臭。发生消化道出血时,或肠道内发生炎症时(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肛门所排出的气体往往比较臭,且夹有一股腥味。

    另外,屁的成分还与食物的种类有关,例如吃了暑类食品或萝卜,这些屁往往响声如雷,但不太臭。相反,如食了蛋白质、大蒜、豆类等食品过多,放屁虽然不响却很臭。

    (二)无屁

无屁即肛门停止了排气,如再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等情况,则为肠梗阻(高位肠梗阻时,病人在疾病早期可有肛门排气或排便)。

    (三)多屁

肛门排气量大大超过平常而矢气连续不断时,称为多屁。

多屁可能是摄入过多的淀粉类与蛋白质类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蛋类等)所致;或进食时狼吞虎咽,以及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经常吞咽口水,而摄入过多的空气所造成。这些均不属病态。

如果排除上述原因,经常矢气连连,则提示可能患有消化不良疾病,或者患有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肝、胆、胰疾病等。

〔检查辨病〕

 1.注意腹部形状,有无胃蠕动波、肠型、肝胆胰脾肿大,叩、听声音,肠鸣音有无、部位及多少、音调等。

 2.可选作血、尿、大便常规,x线胸片、肝功能、B超、心电图、心脏超声、灌肠、纤维内窥镜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