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百润餐饮招聘:财会 魔鬼 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8:10
财会魔鬼辞典
1.【凭证】是连接经营交易信息和会计账簿信息的桥梁,桥断了,路就不通了。 2.【对方科目】是会计行当对爱人与对象的专用称呼语。3.【权责发生制】是恶意者掩饰经营劣迹的粉底霜。4.【收付实现制】是正义者揭露经营恶果的杀手锏。5.【折旧】是把过去花的钱让别人现在掏腰包给你补上,如果售价小于支出或者现金流入太慢,那就补不上了。6.【业务招待费】是藏污纳垢之地,送给别人的、招待自己的全都装了进去!7.【应付工资】是劳方与资方的润滑剂,用好了,公司哧溜往前跑哇。8.【销售】是从库存商品到主营业务收入的惊险一跳,这一跳或许跃上巅峰一览众山小;或许跌入深渊一蹶不振。9.【应交税金】虽然是义务,但是也应该让那些整天吭吭哧哧经营公司的“劳苦大众们”知道,地方官员们用税金都干了些什么花花绿绿的事情。10.【亏损】是把自己的钱拱手让给别人,人家不领情,还笑你是傻冒。11.【利润表】是糊弄人的,现金流量表才是对公司赚钱与否的透视与盘点。12.【财务总监】是那个在监事会闭会期间,站出来维护全体东家利益的人。13.【出纳】是公司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管钱的总管家,老总管钱徒有虚名。14.【财务管理】是那种愁眉苦脸四处往回扒钱,斤斤计较控制别人花钱的工作。15.【会计核算】是那种爬在电脑桌前把别人扒拉来的钱和别人花出去的钱都得给东家一分一毫记录清楚的工作。这份工作每逢法定节日必定加班,令人敬佩。16.【财务杠杆】是用来研究借多少钱配合东家多少资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工具。17.【经营杠杆】是用来琢磨咋样挖掘产销潜能、给东家赚取更多钞票的工具。
杂谈经济学原理 
  如果你是经济学爱好者,关心诸如人民币国内贬值、国际升值,个体的微观决策如何影响宏观结果;货币如何影响财富分配之类的问题,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我将讨论以下的话题。有些观点是现代经济学原理所教授的,有些观点会来自我的个人体会,甚至和现代经济学原理完全不同。
  商品的价值
  价格与价值
  价值分配与边际分析
  客观判断与价值判断
  经济学与人权
  宏观与微观的差别
  看不见的手如何失灵
  资源的垄断与界限
  汇率
  人民币升值
  信用货币与黄金
  金融作用于弊端
  挖坑创造GDP的本质
  经济泡沫
  投机与投资
  A股B股H股估值差异  
  上述话题在以后的论述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一、价值   价值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由于太抽象了,以至于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理解。由于人们在概念上就有出入,因此价值的讨论就很容易造成争论。
   抛开A价值B价值等等各种价值之后,经济生活中最本质的价值只有两个: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有的经济学现象也只需要这两个概念作为基础就可以了,其他的价值都是多余的。经济运作中最重要的活动交易是一个交换价值等价交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先说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对个体而言的,同样的商品对不同的个体其使用价值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交易能够增加交易双方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的最终实现方式可以是效用,即个人在消费商品时产生的满足感;也可以是作用,即作为中间工具用于商品的生产。
  再说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对群体而言的,同样的商品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其交换价值是相同的,这也是交易是等价交换的原因。交换价值根源产生于系统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说的玄乎一点,那就是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在系统中的集中体现。(具体谈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太枯燥太琐碎,就不再展开)
   交换价值的实现方式就是价格。马克思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由于这句话说的太废话、太通俗导致大家都没有去好好思考一下价格和价值的本质关系。其实,当我们在讨论某商品的价值的时候不同的人指代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人指该商品现在可以实现的价值,有些人指该商品1年后预期可以实现的价值,有些人指该商品3年后预期可以实现的价值。例如某房产现在卖100万,预期1年之后可卖150万,请问该房产的价值是多少?答案是100万也好,150万也好都正确,前提是你要从玄外之音中判断问问题的人在问哪个价值。此价值非彼价值也。所以,价格和价值存在差异本质是由于未来预期的价格同现在的价格存在差异。(价格如何决定以后再讨论)
 二、价格与价值   现代经济学原理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价格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关系中的供给主要受到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以及心理状况所决定。自然法则的唯一要求就是商品的价格不能低于商品的制造成本,否则商品的生产无法长期维持。最特殊的商品是人的劳动力,维持人的劳动力最低的成本就是维持一个社会最基本家庭的繁衍生息。一个社会如果主流家庭生育多个子女同只生育一个子女相比,前者为了养育更多的子女,其劳动力成本要比后者高。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主流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人口红利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上,但这种红利的收益者并不是劳动者本身。
   供求关系的需求即受到消费者的客观需求,也受到消费者主管喜好的影响。所谓的客观需求,例如人对事物的需要,人对住宿的需要,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所谓主观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对具体客观需求的个性化,例如对食物的具体需要,南方人需要大米,北方人需要大麦。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精神追求的物质化,例如对足球的喜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
   实际上,我注意到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深入思考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真正意味着什么。  
   第一,使用价值的大小同商品的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使用价值大,只影响供求曲线中的需求曲线,却并不能影响供给曲线,所以最终决定的价格同使用价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亚当斯米在《国富论》中提到:“具有最大的使用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交换价值;反之,具有最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使用价值。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不能用它购买任何东西,也不会拿任何东西去和它交换。反之,钻石没有任何用途,但常常能用它购买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空气对人而言具有莫大的使用价值,不负责任的讲,人对空气的需求是比住房还要刚上百倍的刚需。但由于供给的成本为零,并且并不为任何人所垄断,因此空气的价格为零。类似的,人对水的需求也是极大的,但由于水资源并不为任何人说垄断,因此供给的人只能赚取供给成本之上的合理理论,一旦利润升高,自由的手就会调节。(自由的手什么时候能起调节作用,什么时候无法起到调节作用,以后再讨论)
   相反的,奢侈品对人而言其使用价值远比水、空气之类的必需品要低很多,但其价格缺远高于后者。需求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的特性支配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购买奢侈品的钱有替代作用,能够用来购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从而获得更大的使用价值。但对于富人而言,购买奢侈品的钱是不具有替代作用的,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已经由其他的钱全部满足了,多于的钱即使花费在使用价值很小的奢侈品上也是值得的。供给方面,奢侈品往往是生产成本高昂或者资源稀缺的东西。两者相结合,最终决定了奢侈品的高价格。  
   第二,价格决定交换价值,而非交换价值决定价格。
   很多人都根深蒂固的人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影响价格,但事实是他们弄反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根本不需要考虑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前面已经论述过了,现在再强调一下。商品的价格有现在的价格,未来的预期价格,所谓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人们预期商品未来的一个稳定价格,未来有多远,稳定到底怎么个稳定,这完全是一个模糊数学的概念,根本不可能很精确。例如,一间住房现在的价格是100万,预计一年后是150万,预计100年后是1000万,那么这件房子的交换价值是多少呢?一般人们即不会将100年后的价格作为考虑依据,也不回仅仅按照现在的价格作为标准,而是结合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房价的预期走势作为考虑依据,最终得到的交换价值实际上是表达这样一个意思:这套房子交换价值150万,理由是这套房子在未来数年内能以150万的价格卖掉。看懂了上面的例子,你也就动了,为什么价格看上去貌似是围绕交换价值变动的,因为交换价值明明就是对未来价格的一个预期,由于现在的价格和未来的价格存在差异,预期与实际存在差异,当然交换价值和价格存在差异了。

    三、价值分配与边际分析
  大家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右鞋,一只左鞋,当只有其中一只的时候他们即没有交换价值也没有使用价值;当两只鞋子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组合就具有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了将问题进一步简单化,我们假设一双鞋子的交换价值是100元,那么请问左鞋创造了多少价值,右鞋创造了多少价值?
  其实,上述的故事我在提问时就已经犯错误了,因为A+B=C,C的价值是A和B共同创造的,根本就是不可分的。这一点有如夫妻共同财产不可分割那样。
  看到这一,一定有人会不服气。原因我也知道,因为价值分配和创造多少价值并非线性的直观联系,但大多数人会将价值分配和创造价值等同起来。例如,有人说右鞋创造的价值是20元,左鞋创造的价值是80元,所以一双鞋子卖掉之后,提供右鞋的人要分得20元,提供左鞋的人要分得80元。这种分析方法其实完全错误了。价值的分配是按照侃价能力来分配的。
  
价值如何分配
  侃价能力根人的谈判技巧、心态都是有关系的,但是决定侃价能力最关键的是下述两个原则:(1)成本;(2)稀缺性。所谓成本,就是长期而言,任何资源的提供都不能低于其成本,否则无法持续。例如,如果右鞋的制造成本为20元,那么长期而言右鞋分配的价值就不能少于20元,否则右鞋的持续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当然,短期的行为或者一笔头的买卖这样的情况下,右鞋分配到的价值是可以低于其成本的。所谓稀缺性实际上就是影响了资源的可替代性。如果市面上右鞋多,左鞋少,那么左鞋就具有更强的侃价能力,因为左鞋难找替代的,右鞋好找替代的。
  进一步具体讲几种情况,加深大家的了解:
  情况一、左鞋右鞋都只有一只,都是零成本,组成的鞋子卖掉后获得的100元怎么分配?答案是纯粹看个人的谈判技巧了。
  情况二、左鞋成本为90块,右鞋成本为1块,组成的鞋子卖掉后获得的100元怎么分配?答案是左鞋和右鞋的成本先要获得补偿,多出来的9块钱看市面上左鞋右鞋的稀缺程度来决定。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投入产出的。大白话就是说多投入1块钱的成本,会多产出多少的产品。这个分析方法本不是用来分析价值分配的,不过经常被人错误的用于价值分配。
  例如,如果将边际分配用于价值分配,上面的故事就会变成这样。拿着左鞋的人对右鞋的人说,你看你的右鞋一点价值都没有,我的左鞋配上去就能卖100元了,所以这一百元的价值都是我左鞋创造的。而拿右鞋的人也会说类似的话。其实,他们都是用错了方法,边际分析正确的运用是用于分析投入产出,而投入产出的主体都是一个整体,如一个企业,其内部怎么分这个企业是不会关心的。
  
可替代性的宏观运用与微观运用之间的差异
  上面谈到了边际分析的常见错误运用,那么我就不得不谈论一下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分析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资源的稀缺性影响价值的分配,其作用方式就是影响该种资源的可替代性来实现的。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种稀缺性决定的可替代性是微观层面的,而非宏观层面,一旦用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还是以那双鞋子为例。假设市场上左鞋稀缺,右鞋丰富。从微观层面而言,当你想配一双鞋子的时候,有与左鞋稀缺,你不用这双左鞋而想用另外的左鞋来替代是比较困难的,而右鞋相对容易。但是如果将微观的概念偷换成宏观的概念,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无论是拿右鞋还是左鞋的人口可以说,右鞋和左鞋是不可替换的。
  我在这里谈论价值的产生,价值的分配以及价值分配中两种常见的错误。我想聪明的人已经知道哪种理论经常犯上述的错误了。
    从“遛狗理论”看价值与价格  
  马克思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事实的确如此;但是这是一句代价高昂的废话。因为波动的范围和弹性是如此之大,足以使你的个人财富在天堂和地狱之间震荡!著名的“遛狗理论”是对这一现象最为形象的说明:
  公司股价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其“内在价值”(假如它存在的话),这就像宠物狗(代表价格)总是追随于主人(代表“价值”)左右,忽而超前忽而落后,但一般不会离主人过远(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象),当两方超过一定距离时,必定有一方将会缩短这个距离,不是狗找到主人,就是主人找到狗。假设狗和主人的距离通常保持在200米以内,狗主人对这一现象会慢慢“习惯”(好比股价在某个箱体内运动,投资人开始“高抛低吸”)。可是有一天,狗忽然因为不甚清楚的原因(也许它玩性大发吧),突然超前或落后主人2公里开外(这并不罕见),而且迟迟没有回到主人身边(就此走失也完全可能),试问狗主人对它还有控制力吗?那些在这条狗身上押宝的“价值投资者”们又会是怎样的下场呢?
  以上的话引述自『股市论谈』 [股市论谈]投资家1973零八年解盘与实战专栏!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stocks/1/482936.shtml
  “遛狗理论”是一种价值决定价格的思维方式,我已经在前面阐述过了,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价值,价值是人们对未来价格的一种模糊判断。
  入果要我重新阐述“遛狗理论”,那么就是一个动物爱好者很喜欢观察某条狗,每天为了能够观察到这条狗,他会猜测狗的游逛路径,然后提前一点到相应的位置去等狗的出现。
  狗的游逛路径并不是由观察者所决定的,而是由其他因素所决定,就如同价格由供求关系所决定。
  在供求关系中我们知道有时候市场会出现大量的投机需求,这会在短期极大的影响价格的波动。但是投机需求是不稳定的,短时间的影响只后又会回到真实需求为主导。这就仿佛观察者通过以往的经验分析知道狗每天都会在一根电线杆子上撒尿,所以他提前会到那根电线杆子那边去等,但是某次狗被路过的顽皮孩子给惊吓了而到处逛奔,但是观察者知道顽皮孩子的惊吓只是一时的,他只需要耐心的在电线杆那边等,过一段时间狗又会乖乖的跑道电线杆撒尿了。
  如果你还不认同“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交换价值”(当然不是现在的价格简单的决定交换价值),那么你应该仔细观察一下那些经济界的研究人员,他们如何研究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值,如果研究股票的价值?其实说穿了,他们都是在分析供求关系,然后预测将来稳定的价格是什么,然后告诉你这个就是价值。
  四、客观判断与价值判断
    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是聪明的中国人认为黑格尔说过的名言。从此便成了任何既成事实的免罪牌。其实黑格尔说过类似的话,“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法哲学原理》,1821年出版的序言,11页,1961年6月,商务印书馆,范扬、张企泰译;)。只不过此理非彼理,黑格尔的理是“绝对理念”之理,也可以通俗化理解为符合客观规律,是一种客观判断。中国人的理是道理之理,是一种基于人类主观道德伦理的主观判断。黑格尔的话如果按照意义,更确切的因该翻译为“存在必有其原因。”
  经济中的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用客观数据衡量的客观判断;效果有时候是客观的,有时候又是主观的。特别是牵涉到社会效果时,效果基本就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到底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公平公正的社会呢?贫富差距多大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呢?主观性太强。
  经济问题最终的问题就是一个效率和效果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生产能力发达的社会,这是看效率,是客观判断。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是看效果,是主观判断。当效率和效果冲突时,就需要人们做出抉择和牺牲。当经济学家以片面的经济学规律来支持某些不合理现象的时候,那就是为了效率牺牲效果(当然很多时候,中国的经济学家又牺牲效率,又牺牲效果)。
  此外,由于效果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因此每个人的评价会有所差异,由于利益群体的不同,判断甚至是相反的。
  客观判断无法代替价值判断
  人有道德,有价值观是人区别于动物之一,价值判断是人所特有的。客观判断是无法用来代替价值判断的。
  社会经济中财富的现实分配必然有其经济规律(客观判断),但并不证明结果是合理的(价值判断)。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试图以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来证明以资本分配为主,劳动分配为副是合理的,那就是犯了以客观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的错误。
  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以劳动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证明劳动分配为主是合理的,那同样也犯了了以客观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的错误。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经济规律设计不同的制度完全能够改变财富的分配。财富分配的目标在于人们的主观判断。
  五、经济学与人权
    经济学家茅于轼说:“如果经济学家不懂人权,这是一个遗憾。什么原因呢?现在我们讲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背后是人权。全世界凡是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是人权国家。”虽然我觉得他发表的很多言论和观点都很没有人权的观念,不过上述的话我是十分赞同的。我认为处理好经济学与人权最关键的方面有三个:民生稀缺资源的分配、主流社会生活标准、社会福利。
  
民生稀缺资源的分配
  我将资源分成四种。一、对于诸如空气、饮用水之类的丰富的资源,即使这些资源是民生必须的,富人过多的消费也不会挤占穷人的需求,自然不会引起民生问题。二、对于诸如钻石、奢侈品之类的非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即使消费为富人所垄断,也同样不会导致民生问题。三、对于既非民生必须,又不稀缺的资源,根本不用去操行。四、民生稀缺的资源是最值得注意的。因为民生稀缺的资源如果放任市场自由分配,那会导致极严重的后果,因为富人们的消费会挤占穷人的消费,更可怕的是富人通过投机先占有着部分资源,然后再以高价卖给穷人赚取暴利。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这是对人权和民生的严重侵犯。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制订各种法律法规限制对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的炒作。例如通过房产税或者高增值税约束富人过多占用房产或者投机者对房产的投机。
  民生稀缺资源是剥削人民最好的方式,即隐蔽又有效。民生必须、稀缺资源、垄断、差别定价,只要你掌握了上述四个要素,那么你就能奴役所有人。打个比方,空气是人必须的资源,如果忽然有个集团垄断了空气,并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向谁提供空气,不向谁提供空气。那么这个集团就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实力开出空气的销售价格。如果你是百万富翁,他们就会开价说99万保你一生呼吸新鲜空气;如果你刚毕业,他们呢就可以让你贷款30年来购买一生呼吸新鲜空气。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人的财富都将会被这个集团所掠夺。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差不过情况如此。首先,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以及禁止市民自行建造住房的规定使得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要远远强于国外。其次,土地的国有垄断很容易让市场的供给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再次,房地产虽然还无法实现针对每个人的差别定价,但房地产已经具有了不同城市不同地段极强的差别定价能力。最后,房地产市场已经存在大量投机,通过先霸占资源的方式推高房价,然后逼迫刚需接盘。
  如果继续任由中国房地产如此发展下去,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大部分主流家庭今后需要向银行贷款30年来购买一小间栖身之所,因为房价再贵他们也就贷不到钱了,房子再小他们也就住不下了,这是刚需们接盘的最高极限。

    主流社会生活标准
  主流社会的生活标准决定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在价值分配中已近指出,任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到的价值不能低于其成本,劳动力自然也不能低于其成本——生活延续。
  劳动效率的提高能够支付更高的劳动工资,但并非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者就会得到更高的报酬,劳动者的报酬主要是劳动者通过团结,改变供给曲线,为自己争取得到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其劳动效率高只不过为他们获得高工资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而要达到如此高的工资是西方工会不停斗争的结果,天上是不会有掉下来的面包的。主流社会的生活标准的提高是需要国家强制权力参与或工会争取的,原因在于劳动者作为个体往往缺乏团结,因此易于被替换,侃价能力自然不高。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工资往往会由于激烈的竞争而停留在生存线上。在中国,提高劳动者待遇自然是无法指望工会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所幸新劳动法的出台让人看到了希望。虽然有主流经济学家说新劳动法会破坏经济,那只不过是主流经济学家寓于书本,不知思考的结果。对于国内而严,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成本一同提高,何来竞争力下降之说?对于国际而言,外汇储备丰富,继续廉价贩卖劳动力等于补贴全球。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重要性实在没什么好说。中国目前的二元社会下农民既接受这经济的剥削,同时却无法享受到社会福利,这是人权的一大悲哀。美国经常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但是我觉得他们常常指责的不是重点,民族不平等,农民待遇是中国人权最大的两个问题。前者是政治问题,后者是经济问题。再谈稀缺资源
  对于稀缺资源,我们必须将其分成两种,一种是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另一种是非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
  对于非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例如珠宝钻石,奢侈品等等,这些因该鼓励富人们去享受,因为这些是对富人们的奖励。(假设富人的财富是通过正当手段赚得的,因此富人们富有也就是他们已经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基于人权的理由,必须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加以限制以下两个方面:(一)富人们过多的消费挤占穷人的消费;(二)投机者的占位劫持占穷人的消费。
  民生必须的稀缺资源一旦形成垄断市场,并且市场投机需求活跃,那么将是人权的一场灾难,因为百姓必然成为毫无抵抗力被剪羊毛的绵羊。这种市场可以吸干百姓所有的富裕财富。

    中美分配制度比较
  美国是一个讲究市场竞争的国家,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下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但美国的制度有个好处,那就是市场垄断的企业,无论是微软还是美孚都是自然竞争产生的,这些企业都是通过提高生产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获得垄断地位的,也就是说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因此,虽然这些企业在形成垄断后会伤害到社会,但其形成垄断的过程却创造了极大的贡献,而形成垄断之后也会为美国的反垄断法所制约。
  另一方面,西方人具有两个对社会极其有益的观念:(一)富贵中死去就是耻辱;(二)孩子就该靠自己奋斗。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美国会有大批富翁捐出自己的家产用于慈善事业,这是社会的贫富差距调解的方式之一。
  可以说,美国的分配制度是一种以资本和能力为主导的分配制度,虽然这种分配制度不如北欧那种福利国家的分配制度更和谐,但可以说美国的财富分配同社会贡献是相匹配的。
   中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权力分配为主导,资本分配为辅助,按劳分配位补充的分配制度。
  为什么我说中国按劳分配为补充呢,大家看以下的统计数据就知道了
  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从1994年的15%持续下跌到了2006年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在50-60%。从下表可以看出,美国无论是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或是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都远高于中国。
  劳动者报酬和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
  中国 美国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 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 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例
  1994 51% 15% N/A N/A
  2005 41% 10% 82% 56%
  2006 41% 10% 82% 5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U.S. Census Bureau数据统计
  为什么我说中国是权力分配为主体呢?这是一个中国历史遗留的制度惯性,先不说官员们用权力分配了多少财富,先说企业经营。在中国凡是想把企业经营好的必须要得到权力的照顾,否则很难成功,这是因为权力决定了资源的分配。其次,官员们通过权力寻租积累了不为人知的大量财富。几年前高层中的一些人针对有人要求领导干部公开财产制度化而提出的不同意见,
  (一)这一提案一旦付诸实施,大多数干部思想将承受很大冲击;
  (二)社会上会发生混乱,文革式的「攻击、诽谤、诬衅、造谣」会卷土重来,社会很快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三)党政机关、公安、金融系统会首当其冲处于瘫痪,社会分化为各种派系、山头林立,甚至会发生内讧、内战;
  (四)届时局势失控;国内敌对势力、境外敌对势力势必渗入,插手演变为政治动乱;
  (五)干部和家属也应有隐私权、私有财产权的保障问题。
  可想而知,在中国掌管权利的人聚集了多少的资产,这戏资产多到一旦公布社会将会动乱的程度。
  从1993到200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407扩大到0.473。同比,国际警戒线为0.4,西方发达国家基尼系数平均0.32,拉美国家基尼系数平均0.52。实际上如果考虑那些高官们的隐形资产以及那些所谓国有,但实际为部分特权集团所享有的资产,那么中国的贫富差距早已拉美化。
  美国按能力按资本的分配方式下,人们要想富有必然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经济体发展靠的是大家一起努力工作。
  在中国按权力分配的方式下,富有同对社会的贡献是并不一致的,掌握财富的人并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却要消耗大量的产品和资源,这是一种缺乏效率的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发展靠的是百姓努力工作,说的更深刻点就是靠剥削。

  
六、宏观与微观的差别

   前面谈边际分析的时候提到过,微观的边际分析不能用到宏观去,否则会出问题。再例如货币,微观上个人持有的货币是一种财富,而宏观上整个社会持有的货币,那就不是财富了,只不过是几张纸。(这个问题后面再谈)这里我主要要讨论的是微观的有效性如何导致宏观的无效。
  现代经济学的假设是理性人假设,也就是人的经济活动是出于利己行为,并且具有完全的理性判断什么行为利己,什么行为不利己。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一部分人,或人们的一部分行为具有利他主义,或者理性不足,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词汇叫非理性人。
  理性人的利己行为会促进社会效率和效果的改善,这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大为赞赏的。我可以说,亚当斯密发现微观上人的自私行为在宏观上有利于社会这样一种规律是十分伟大的。而之后的经济学发展,又让我们看到了微观上人的最优化行为如何导致宏观上的失效。
  我上面的表述有一点十分有趣,那就是人的自私行为和人的最优化行为,其实两者指的是一回事,感情色彩不同而已。
  现代经济学原理提高的关于微观最优化导致宏观失效的现象有如下几种: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囚徒博弈,还有一种是我在身活中观察到的,我称之为电梯效应。
  
  
外部效应
  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考虑经济行为时必然比较其付出与获得,但他仅仅会考虑与其相关的付出与获得,而忽略了他的行为导致了外部的付出与获得,也就是他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可以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比如吸烟者吸烟,其周围的人会因此付出痛苦的成本;再比如化工厂生产,化工厂周围的百姓会因此而遭受环境污染的危害;还有,中国所盛产的贪官渎职行为,贪官们的获得是以社会的付出为代价的,但贪官们的付出成本是相当小的。负外部效应会导致消费或生产过多。相反,正的外部效应会导致消费或生产过少。例如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其本质原因就是外部效应导致搭便车行为,而导致产品——水的生产的不充分。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说你消费了我也能消费,如果你购买了某样东西,那等你用好了我就可以借用。这样就可能导致搭便车行为,也就是我不去买,就等你买了我一起用。
  公共产品是正外部效应的一种极端特例。这是因为普通的正外部效应的产品,消费者消费数量不足是由于没有考虑正外部效应。而公共产品消费不足是由于大家连自身的需要也指望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获得,结果是没有人去付出。这种情况下,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就不能指望从消费者手中收回投资的成本,必须依靠政府的税收来维持公共产品。
  
  
囚徒博弈
  这个就不说了,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电梯效应
  电梯效应的故事是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一座写字楼,这座楼很高,因此没到下班的时候电梯就特别的拥挤。这个电梯有个特点,那就是当电梯里面达到10个人之后就会认为人员已满,中途就不再停顿而直接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电梯中不足10人,那么电梯就会受到经过楼层的按钮的影响,在需要停的地方停下来。
  现在又到了下班时间。电梯先在49F停了下来,然后等待着的人一拥而入,一共拥入了8个人,他们为了自己站立舒适一点都尽量保持自己的周围有一点空间。此时,49F楼下的其他楼层都按了电梯按钮,希望能够到坐电梯到地搂去。由于电梯没有装满10个人,所以电梯在下降过程中会在没个按按钮的楼层停留,但是又由于电梯中的人站立位置的角度,电梯每次停下之后都无法挤进新的人。就这样电梯每下一层,停一次,很久以后才到达底楼。
  事实上,电梯在49F停留的时候,如果电梯中的人能够挤一点,那么电梯就会直接到地搂,对大家都有利。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做出了一个宏观上效率低下的决定呢?
  实际上,电梯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采取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那就是周围留出点空间,让自己站立舒服一点。因为他们这么做的回报是肯定的,如果他们放弃这么做是否会换来电梯直接下到地搂缺是未知的,须要其他人的合作才能实现。
  大家刚开始的时候都做出一点牺牲,最后大家都能获利。但是如果只是以部分人开始的时候做出牺牲,另一部分人或某个不配合,而获利的是不配合的人,那么往往就会导致这样的合作无法进行,从而导致宏观上的无效。
  电梯效应的这种特征和蜈蚣博弈是十分相似的,区别只是在于电梯效应讲究的是空间上的广度,也就是人多,蜈蚣博弈讲究的是时间上的广度,也就是步骤多。
  无论是电梯效应还是蜈蚣博弈,说的都是一个系统中,如果不合作者或者破坏者会得到实惠,而合作者或者牺牲者却到承担成本的话,系统就无法达到最优的现象。如果要映射到现实社会中去,那就是当不干活,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分配的财富要多于做出贡献,干活的人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最终的效果就不是最好的。

    再谈宏观与微观的差异
  
  很久以前,也许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人的自私行为(即个体最优化)会伤害整体的利益,后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的自私行为通过看不见手的作用,最后是有益于整体利益的。在此之后,人们就将人的自私行为称为个体最优化,然后接受了个体最优化即为整体最优化的概念。之后学者们又找到了囚徒博弈、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等等个体最优导致整体失效的情况。所以现在我们知道,微观的有效于宏观的有效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微观和宏观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信奉看不见手的自由市场适合于微观和宏观相一致的经济情况;信奉国家宏观调控适用于微观和宏观相违背的经济情况。由于微观和宏观存在可能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当从整个社会的福利考虑的时候,宏观调控就成为一种必须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市场和计划经济对抗这么多年之后,世界走向了两者的中间点,大家都即采用自由市场,又采用计划经济,实在是因为经济现象不能一刀切,要分别对待。我们注重的是目标,而不是调节经济现象的手段,又何必为了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本身而争论不休呢。还是邓小平说的好,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嘛。
  
  在此,我要再终结一下微观的个体行为如何导致宏观整体的无效。我将问题的根本归结为三个方面:外部性,不合作、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导致个人只考虑个人相关的付出与获得,而忽略了对外界的影响。不合作的现象如囚徒博弈,蜈蚣博弈,电梯效应主要是由于不合作者能够获益,而合作者反而会被伤害。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好人要被欺负的,做坏人才能占得便宜,结果人人都是坏人的时候,大家境况就更差了。囚徒博弈,蜈蚣博弈,电梯效应实际上是讲本质都是一回事,囚徒博弈是两人的单次博弈,蜈蚣博弈是在次数的纬度上延长了,电梯效应是在人数的纬度上增加了,而现实的社会必然是在次数上和人数上都要增加。信息不对称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欺骗,也就是不让你知道你该知道的信息。如果你连基本信息都掌握的不充分,那么理性人即使再理性,最终的决策当然不可能是最好的了。信息不对称导致宏观整体无效的现象常见的有柠檬市场,就是假货把真货给挤出了市场。还有中国的股市,也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有权有势的人通过作弊的手段圈散户的钱,就仿佛赌场中庄家抽老签是一样的。

  
七、看不见的手如何失灵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亚当?斯密的后继者们以均衡理论的形式完成了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精确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影响,消费者用货币作为“选票”,决定着产量和质量。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以上的解释摘自MBA智库解释,如果你看不懂看不见的手怎么运作,那我就替亚当?斯密在讲的通俗一点。
  看不见的手是这样运作的,市场上的人都是自私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某件商品价格上升了,利润变高了,那么生产者都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去生产,而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这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利润减少到一定程度,大家也就不再增加产能了。相反,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利润变低了,那么就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赚取不了超额利润,市场的经济要素被合理分配。
  人的自私行为通过看不见的手造福社会,最关键的原因是交换是使用价值的增值过程。唯有这样才能让你个人自私自利的行为变成对别人有益的行为。
  
  禅宗有一句名言:依文解字,三世佛怨。也就是说,文字的字面表达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实际上很多潜台词都没有写在文字里面,要靠自己领会的。对看不见的手解释也是如此。看不见的手实际上要起作用,就必须要满足以下潜在的条件:
  一、资源是无限的,并且不为人所垄断;商品的生产技术门槛很低,大家通过努力都可以生产。唯有这样,那么当某样商品价格上升,利润提高的时候,大家才能随意的去扩大生产,去分一杯羹。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那就不可能任意的扩大生产。先说资源的有限性,以铁矿石为例,最近中国今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又涨了一倍,铁矿石的利润必然丰厚,中国有这么多人,难道你说想生产铁矿石就可以吗?中国根本没有澳大利亚那么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铁矿石利润再高中国也不可能去赚。再说资源的垄断,以中国的房地产为例,虽然白痴都知道造房子能赚暴利,远比生产些衣服鞋子出口要赚钱的多,但土地是受到国家垄断的,不是你想造房子就造的,所以房子的暴利你是分不到的,除非你靠近权利中心。最后说生产技术,也就是技术专利或者技术秘密。不要眼红高科技产品利润高,你没有技术,即使给你资源,给你厂房,你也造不出来,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赚大钱。
  
  二、需求是可以调节的。也就是价格高了,大家的需求就会少点,因为花同样多的钱部分人能够找到替代品,获得更多的效用。但这个条件是不能运用于民生必需的产品的,因为民生必需的产品是一种刚性需求,不是那么容易找替代品的。
  
  我在前面提到过,民生必需的稀缺资源一旦被垄断,必然导致灾难。看不见的手是不可能调节民生必需的稀缺资源的。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主流经济学家所为的让市场来调节房市的言论,他们是在把你们往火坑里推。住房问题处理的好的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政府不出台各种限制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中国的股市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中国的楼市是民生稀缺资源被垄断的市场
  都不是有效的市场 

    讨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时候我漏掉了一点,现在补充一下
  
  使用价值是微观的,针对的是个体,交换价值是宏观的针对的是系统。
  一般的商品是非公共产品,使用的时候是排他性的,但是公共产品使用的时候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你用我也可以用。例如一个公共的广场,使用价值是多少呢?还是先要从微观的角度考虑,考虑这个广场针对不同的人的使用价值是多少,然后宏观上表现为简单的算术叠加。但是交换价值是宏观的,不可能表现为简单的算术叠加。

   
八、资源的垄断与界限
  
  资源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谈资源,首先要讨论的就是资源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显然,人类有能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世界的资源是无限的,地球没有可以向宇宙要嘛。  
  
  参照物的选择与科斯第一定理
  在谈资源的分配之前先要讨论一下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
  
  通常将科斯第一定律解释为只要明确产权,就能改进效率。很多人就衍生出来很多荒谬的解释,例如化工厂生产会污染环境,无论是把污染环境的权利给化工厂还是把生活在健康环境的权利给周围的居民都是能够改善效率的。
  科斯第一定理和大家的利益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到底政府有强拆的权利,还是你有居住的权利。只要明确了谁具有了权利就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再如,国有资产最大的毛病就是产权不清晰,所以就出现了“冰棍理论”,说一些国企的资产就像是冰棍,在慢慢地融化,如果不赶紧卖掉,它就会越变越小,最终化为乌有。所谓卖掉就是私有化,明确了产权经济效率就提高。
  
  我要说的是上面的话一派胡言,他们的解释利用了参照物的相对性进行了混淆是非的解释。科斯所谓的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也就是自动优化只不过说:产权清晰的时候 优于 产权不清晰的时候。但是产权清晰的时候也未必是好事。
  
  以土地为例,如果土地的产权不清晰,就会有很多纠纷。如果把土地的产权国有化或者私有化,甚至全部判给张三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经济效率。问题是如果把土地全部判给了张三是极其不公平的。我们最求得目标是土地让所有的人公正合理的享用,现在判给了张三,所谓的改进只不过是基于土地所有权不清楚地比较,离我们期望的目标还差的很远。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改进改进,如果明明可以改进的更好,为什么不改进的更好呢?
  
  所以要给科斯第一定理打一个补丁: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在此安排基础上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但是合理的产权安排能够比任意的产权安排更加有效。  
  
  
  
资源的分配——国有化与私有化
  在中国,资源是国有化的。马克思主义将资源国有化的目的是资源的公平分配。但是资本主义市场认为资源的私有化能够导致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就是微观个体的有效活动就是宏观结果的有效。社会主义则认为,微观个体的有效活动导致宏观结果的无效,所以要宏观调控。
  用科斯第一定理来解释,那就是无论是产权私有还是产权国有,相对于产权不明晰的情况而言都会达到帕雷托最优。但问题是产权私有好还是产权国有好呢?
  其实我在前面分析微观和宏观的关系的时候已经为这个问题作好了准备。微观有效同宏观有效相一致的,适用于产权私有,也就是由个体的最优化决策来决定宏观市场。当微观有效同宏观有效相互违背时,需要宏观调控,而产权国有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资源的垄断
  中国的土地资源是垄断的。土地作为一种民生必需的稀缺资源是需要宏观调控的。西方调控的手段是土地私有化,但是对住房、土地的交易制定各种限制性的法律法规。中国的调控手段是土地国有化。但为什么中国土地住房方面的宏观调控是效率低下的呢?答案很简单,国有化可以实现宏观调控,但你未必有这个本事或有这个意愿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
  
  中国所谓的土地国有化,土地国有化所获得利益往往为地方政府的部分利益集团所占有,其考虑问题的角度并非从宏观整体,而仅仅从利益集团本身出发。中国名义上的资源国有化导致的结果实际上是资源为部分利益集团所占有,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有化。

  资源国有化出发点是资源的公平分配,也就是资源带来的利益要由所有公民合理分配。
  
  但是中国的资源国有化是以国有化之名行利益集团的垄断化之实。由于是利益集团所垄断,资源的开发是不会惠及资源所在地的人民的,最近贵州的“foWoCheng”事件,官方在总结的是有由一条就是指当地资源开发,而没有惠及到百姓导致矛盾的激化。
  同时,由于名不符实,带来的另一个副效应是所有权的产权不清晰。地方政府可以任意贱卖资源,而无所监督。例如四川的金矿、黄冈的原生态林都贱卖给了外资,但当地人民却没有监督的权利。
  关于合理分配同贡献大小不存在必然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我在价值分配中认为分配与创造的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只同侃价能力有关,理由是
  1. 不同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不能说某要素创造了多少
  2. 价格的合理分配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为了有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可以举一例。例如对于社会上无劳动能力了弱者,是否因该给与一定的福利,保障其生活。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无劳动能力的人没有参与生产,必然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但是如果因此而不分配资源给他,那么就不符合人类的道德。按照人类的道德,社会因该给这些没有创造价值的群体分配资源。
创造价值和分配价值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没有必要等同起来
  
  你还是没看懂我的第一条,请问哪些是你创造的价值,如何计算?
  A+B产生C,C的价值是A B 共同创造的,不可分割,你不可能说C的价值40%是A创造的,60%是B创造的。这个就如同夫妻共有财产,法律上定义就是共同拥有,不可分割。
  
  详细的可以看我上面“价值分配与边际分析”

    关于价值分配的进一步说明
  价值分配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外部交易和内部分配
  
  外部交易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交换价值(当然不是简单的决定,如何确定前面已经论述过了)。
  内部分配中侃价能力决定分配比例。
  
  外部交易和内部分配不是必然没有联系的,外部交易也可能直接影响内部分配中的侃价能力。例如,工厂从市场上招募工人,按照的是外部交易的方式获得劳动力。工人使用劳动资料工作,产出产品,产品被销售出去后实现的交换价值,工人只能按照之前的工资来获得回报。这里,外部交易的合同已经限制了工人的侃价能力。

    外部价值分配即交易由供求关系决定

  内部价值分配由侃价能力决定
  供求关系是影响侃价能力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知道大家看这个一定会很困惑。不过大家想想目前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石油涨价,就知道外部的价值分配供求关系是绝对因素。
  
  大家再想想,国内以前为了维持电价的稳定对煤炭价格限制,就知道内部(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只是内部在分配价值)价值分配是侃价能力决定的。但是,这几年煤炭还是涨价了,因为煤炭的供求关系在不停的影响侃价能力,煤炭供给的紧张导致了煤炭企业侃假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放开煤炭价格,让市场的供给关系决定煤炭价格,发电厂的成本肯定还好高。

   
九、汇率

  谈汇率必然要谈两个概念,一个是购买力平价概念,一个是利率倒挂概念。
  
  购买力平价的概念耳熟能详,不多做解释。这里要指出,购买力平价是一个空间维度的指标,也就是只是衡量此时的货币在不同国家(即空间)的购买力对比。
  利率倒挂是从时间纬度来衡量的,也就是考虑不同货币在银行的无风险利率。最简单的方式讲,那就是如果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稳定的,那么你现在拿着人民币存在银行,一年后你就拿到了本利。如果你现在把人民币换美元存在银行,一年后你拿到本利再换成人民币,和你前面一种做法得到的钱是一样多的。否则就会存在套利机会。
  
  实际上,购买力平价水平只有在各各国家所组成的市场没有边际障碍的时候才可能存在,否则是不可能成立的。(市场的边界于隔离我将另作一章讲述)。世界银行每年按照购买力水平对各国重新估计的GDP数据已经证明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
  
  打一个比喻。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具有在同一平面的趋势,称之为水平面。但我们只需要观察,就可以发现在同一水平面的只不过是那些在同一个整体中的水,类似于同一个市场。而不同的湖泊就不大可能在同一个水平面。同时,即使海洋是同一个整体的,但是如果距离相差远了,海面的高度也就不再是精确的在同一个水平面了,这就如同市场的运输成本导致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物价也是不同的。另外,我们可以看见长江每天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大海流淌,想要达到水平面趋同的结果,但是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是因为长江之水是有源头的,水的流淌也是有流量限制的,流量小雨水源的产生自然永远达不到水平面趋同的结果。这就如同在古代,中国的丝绸,陶瓷价格总是远远低于欧洲,这种差价已经不是运输费能个解释的了。原因在于中国的丝绸陶瓷确实在按照购买力等价的经济规律尽量的往欧洲运,但是运输量太小,而中国在源源不断的生产,购买力等价的结果还只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另外,汇率平价问题还面临如下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两个国家看作两个整体的巨人,那么汇率就是这两个巨人之间产品的交换比例。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首先中国和美国的文化、消费习惯不同,生产力也不同,所以其内部对各种商品的偏爱程度也不同,这自然导致中国内部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和美国内部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国一辆小汽车可能交换10万个苹果,但是在美国1辆小汽车可能只交换1万个苹果。既然中国和美国内部各种产品的交换比例不同,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等价又如何衡量呢?经济学家想出了一篮子商品来衡量,问题是中国人选的一篮子商品和美国人选的一篮子不是同一篮子,中国的那篮子商品汇率平价了,美国人的那篮子可未必汇率平价。
  
  既然汇率不是按照购买力等价来确定的,那么我必然要给大家一个新的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汇率是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意志来决定的。这一点我也是赞同的,因为汇率实际上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波动空间的,这个空间之内完全可以由政治来操纵。
  
  其实,汇率如何决定很简单,就如同两个人之间的交换。还是来以中国和美国两个巨人为例。叫中国的巨人只会生产苹果,叫美国的巨人只会生产电脑,中国的巨人觉得一个电脑带来的使用价值值得用10万个苹果去换,美国巨人决定1万个苹果的价值值得用1个电脑去换。那么一个电脑换10万个苹果到一个电脑换1万个苹果这个区间是中国和美国都能够接受的,这个时候就要靠政治来影响了。美国巨人霸道点,他知道中国巨人的底线,然后可能就直接把交换的比例定在10万个苹果换1个电脑这个比例上了。
  
  谈完了上面汇率的故事,不得不再根据当天中美之间的情况再讲一个故事。那就是中美两个巨人把苹果和电脑交换的比例定在了10万个苹果换1台电脑后,美国巨人对中国巨人说,以后每10万个苹果我给你1000美元,你可以凭这1000美元购买一台电脑。中国巨人一想,这主意不错,于是就大量出口苹果,囤积了大量的美元。但是中国巨人忘记了消费有一条定律,那就是边际效率递减。本来贸易平衡的时候,10万个苹果换回来的一台电脑让我们享受到的价值是物有所值,但是如果我们把囤积的美元都花掉了买回了大把大把的电脑,那电脑对中国巨人对的效用就降低了,可能降低到一台电脑的效用和5万个苹果差不多,这样中国巨人就亏了。进一步考虑,由于美国巨人对外欠债太多,导致其通货膨胀,电脑变成2000美元一台,那中国就亏上加亏。(美元贬值的危害路人皆知,我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过多的囤积外汇也会导致无效的对外贸易) 

    十、人民币升值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国内却在通货膨胀。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人民币到底是在升值还是贬值。其实要分清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区分你持有货币的目的。
  
   如果你拿的钱是准备在中国境内消费的,中国如此高的通货膨胀率告诉大家人民币是在贬值,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如果你是准备在国外消费的,那就要换一种考虑方式了。现假设国外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也是一种真实的升值。理论上是可能产生这种情况的,因为我上面讲的故事,汇率在一定范围的变动是国际政治较量决定的。另一种情况是国际上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即使名以上的货币汇率看人民币是在升值,但是人民币换成美元之后实际购买力还不如未升值之前。这种情况是美元在相对于实物贬值,人民币也在相对于实物贬值,汇率上的一点升值根本就不能抵消实际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
  
   据我观察,现实世界要比上面两种情况更复杂一些。美元和人民币都在相对于实物贬值;由于政治因素,人民币在相对于美元升值,但是其升值的幅度不足以抵消实物贬值的损失。
  
   很多人说过冀热钱涌入中国是因为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导致。其实我说这是不正确的。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确实在名义上升值了,但是由于美元也在大幅度的相对实物贬值,热钱涌入中国靠汇率升值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例如,如果某个美国人拿了100美元换成人民币,1年后等人民币升值之后又换回110美元,但是他发现这110美元的购买力还不如1年前的100美元,你说他会怎么办?他可以有很多方法。既然通货膨胀这么厉害,那就是说明某些实物资产在涨价,他可以投资这些实物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如果这个美国人运气不好,美国政府突然限制了各种投资渠道,只留下了股票和房产,而股票房产都在跌,那他也有其他的考虑。他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例如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在贬值,那他换成欧元的收益就要高于人民币,又何必往中国涌入呢?更何况,中国是外汇管制国,热钱通过地下渠道涌入中国多交的手续费成本肯定也不少;以后热钱再出去,也是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吸引热钱进入中国的不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导致,而是由于其他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股市和楼市的投机活动。
  
  总结一下:人民币实际在贬值,名义上再对美元升值。热钱涌入中国不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升值,而在于投机。
  
   
十一、信用货币与黄金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作为一种交易的道具促进了交易的形成,就如同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一样。
  
  
如何衡量一个社会的财富
  如果你是一个个体,那么货币本身对你而言就是一种财富,因为你很容易就可以用货币换取等价的财富。但如果你衡量整个社会的财富,那么你就需要将货币减去,因为这些货币换来的商品也已经被你统计在整个社会的财富之中。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却并不完全这么认为,他认为货币还是一种财富,虽然不是按期账面价值来衡量。我理解亚当斯密想说什么,他想说货币由于促进了社会交易的形成,在社会中发挥着使用价值。如果整个社会没有充足的货币作为中介物,那么情况要糟糕很多,所以也是一种形式的财富。不过我还是要说,统计整个社会财富的时候因该去掉货币本身。在分析交换价值时已经知道,交换价值是对未来预期价值的一种体现。那么我们在统计商品本身价值的时候就是对该商品未来预期价格的一种体现,而这种预期价格未来的实现必然已经考虑了货币作为中介物在未来的交易中发生的作用。所以,虽然财富的统计中去掉了货币,但实际上已经考虑了货币发挥的作用在其中了。
  
  
货币如何流入社会
  如果你读过《货币战争》,那么你一定抱着一个极大的问号:美国政府向联邦储蓄委员会的债务能还清吗?答案当然是不能,这个债务只会一直拖欠到美国灭亡。
  
  当政府印制货币的时候,货币有两种渠道流入市场:
  第一种是政府直接花费掉。这种形式表示这政府什么都没干,就从社会索取了商品,也就等同于政府向大家征税了,学术上称之为货币税。(货币税起源是古代欧洲各国,人民可以拿贵金属去货币厂要求做成金币银币,但是货币厂会扣掉部分贵金属,这种费用称为货币税。)货币税的征收是如此隐蔽,所以大家都很难感觉到。
  
  第二种是通过银行信贷贷款给社会。这种情况下,我们先假设没有坏帐,也就是这个银行很能干,贷出去的贷款都能够收回。(当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种银行,那么只能是两个极端,一种是人民的福份,银行太能干了,能识别所有有价值的商业行为并贷款,促进经济繁荣。还有一种那就是人民的极大痛苦,银行太霸道,像方高利贷的一样有强大的背景支撑,还不起也能让你还得起)。这种情况下,那么显然社会上永远滚动的向银行借款,银行显然是最赚钱的。如果大家都还清了银行借款,社会上就没有货币流通了,除非第一种情况中留出了足够多的货币,让大家还了银行的钱还有足够的货币流通。
  
  第二种情况中最现实的就是会出现坏帐。银行一旦出现坏帐(我指终极银行,即央行出现坏账无法收回贷款,这种无法收回有很多情况,例如坏帐注销,例如干脆当作投资注入商业银行)那么实际买单的还是整个社会。因为就相当于那个产生坏帐的人没有做出真正的贡献就向社会索取了商品。和第一种情况的差别仅仅在于主体从政府变成了个人。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中国的那些国有银行了。中国国有银行的效率是极其低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坏帐多,2005年的时候国家就动用了印钞机对这些国有银行就行了注资来冲销坏帐。国有银行的坏账其本质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抽税,类似于货币税。所以,当建设银行将以极低价格行权价的期权送给美国银行导致美国银行套利的时候,我就不得不说,当初要卖也卖股票阿,送期权干什么啊?卖就卖了,用印钞机冲销坏帐干什么啊?这和直接送美国银行钱没什么区别。
  
  
货币与信用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因为它具有信用,被大家承认。人民币被中国承认,那么中国的信用就是人民币的信用;美元被世界承认,那么世界的信用就是美元的信用。这种信用将大家联系在一起,即使你我远隔千里,但是由于我们却彼此联系,通过货币的信用相互联系。
  目前,美元大幅度贬值,就是由于美元代表了全世界的信用,所以掌握美元印钞机的人可以借此搜刮全世界人民的财富。
  
  
货币的投放量
  货币的投放量多时才是适合,用学术点的话讲:货币的投放量要同实体经济相匹配。当然,这是一句真确的大废话,真确是正确,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衡量什么才是和实体经济相匹配。发行的少了,不能调动所有的经济潜能;发行的多了,经济潜能都已经发挥了,还有这么多钱,那只能产生通货膨胀。所以,央行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个不但试错的调节过程。  

    纸币之外的其他信用货币形式
  纸币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信用方式发挥了货币的功能,票据、信用证等等,只要能凭借此凭证实现交易的,都发挥了货币的职能。这些信用凭证的使用本质上形成了纸币之外的货币来源,发挥的作用同货币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货币的信用是一个国家的信用,而这些信用凭证的信用是认同这些信用的圈内的信用。所以后果也显而易见,货币发行出现了问题,那么由这个国家来承担,而这些信用凭证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是由承担这个凭证的圈子承担。简单的举一个例子,例如某村村干部喜欢打白条,在村里没人不认这白条,出了村其他村子的人确不收这白条。村长经常在村里吃了喝了然后打白条。终于有一天,村里人相互交易都开始使用白条,但是由于白条实在太多了,村长又不积极兑现现金,只是偶尔兑现一部分,白条的价值在村里开始打折。本来10元现金的商品用白条买就是20元了。这种情况下,白条的滥发导致的危害就要由这个村子承担,但不会殃及到其他村子。
  
  
黄金
  看《货币战争》的人都知道作者有一个理念,那就是黄金是货币之王,具有很高的价值。但现代经济学认为只有不把黄金作为货币,那么黄金只不过是一种不同的金属。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对。货币本来就是一种信用,所以信用就需要人去认同它。货币的价值关键就在于人的认同。索罗斯在《金融练金术》中提出了市场是一个自反身性函数。也就是你没有办法用y=f(x)的函数来解释市场,市场本质是一个y=f(x,y)的函数。你的观念和行为本身就影响着市场,黄金的货币地位也是如此。大家认为黄金是无冕之王,那么黄金就真的是无冕之王。如果大家都不这么认为,那么黄金就真的是和铜一样的普通金属了。(黄金的讨论待续)

    黄金并非天生的具有交换价值,在远古人们还利用其他物质作为交换中介,比如贝克。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人用铜作为交换中介。蒙古帝国极盛的时代,有个法国使者去见蒙古可汗,蒙古可汗就问他,法国有多少牛羊啊。其实牛羊就是蒙古人衡量财富的标准,蒙古可汗是要问问法国是否足够富裕,值得去征服。亚当斯密说:“鞑靼人看来财富是有牲畜构成的。这就像西班牙人看来财富是由金银构成的。其中鞑靼人的观点可能更接近真理。”呵呵,这是实话,至少牛羊还有最终使用价值,金银如果换不到东西,就什么都不是了。  
  如果有人惊讶金子怎么不可能具有交换价值,其实不用这么惊讶,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存在过。《国富论》中记载:“古巴和圣多明各的贫穷居民在被西班牙人最初发现时,常常在头发和衣服的其他部分上戴上小块黄金作为装饰。他们对小块黄金的重视,似乎就像我们对比一般水平略微漂亮的小圆石的重视,认为他们值得去拾取,但如有任何人想要则不值得拒绝。新来的客人第一次提出请求,他们就把黄金送给客人。似乎并不认为他们送给客人什么贵重的礼物。”也就是说,在古代的美洲,金子并没有被赋予交换价值,所以金子唯一的价值就是装饰作用。在那个时代那个世界,金子真的就如同现代经济学家说的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金属。
  
  西班牙人发现美洲,从美洲人那里抢掠了很多金银到欧洲,看起来好像是掠夺了美洲人大量的财富,其实不然。本质上来说,西班牙人掠夺的只不过是美洲人手里一些普通的金属,美洲人并不看重这些金属(当然西班牙人对美洲人的伤害是另一回事)。但是西班牙人将黄金运回欧洲之后就不一样,西班牙人真真切切的得到了一大笔财富,而这笔财富的源泉就是欧洲人认同黄金的交换价值。实际上可以这样说,西班牙人掠夺的不是美洲人,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因为他们认同黄金的交换价值,而西班牙人就用这些黄金交换到了其需要的商品。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金子,就仿佛他们找到了一种印刷其他国家承认的货币而以。
  
  黄金之所以能经过历史沉淀成为货币的无冕之王,除了这种金属在可携带性、可分割性方面具有方便的特征之外,最主要的是黄金矿产不多,也就是说没有哪个人,哪个国家可以任意的生产大量的黄金来扰乱货币市场。历史上唯一一次黄金作为交换货币受到扰乱的就是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了过多的黄金,就仿佛现在的政府滥发货币一样,导致了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
  
  就目前的世界而言,显而易见,黄金的储量已经无法满足世界经济规模对货币的需求,所以黄金注定无法成为世界货币而流通。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的沉淀,黄金的交换价值在世界人民心中长久存在,所以其必然具有交换价值,特别是作为世界信用货币的美国滥发美元导致美元贬值,世界更加怀念黄金了,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滥发黄金,导致贬值。但是,我认为世界注定无法再回到金本位,但是黄金的交换价值还是可以炒作的,即使美元崩溃了,黄金也不会崩溃。

    货币的使用价值   货币和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商品会被消费者最终消费掉,给消费者带来效用,但是货币无法被最终消费掉,只能不停的流转。但是并不是说货币没有使用价值,其实货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那就是促进交易的形成。没有货币作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将变的十分麻烦。
  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帮组商品实现交易,然后被人消费掉,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我在前面说,统计社会的财富时不能把货币统计在内,那是因为当我们考虑实体商品的价值的时候已经考虑的货币发挥的作用了。没有货币发挥的作用,交易无法实现,商品的定价也就无从谈起,定价无从谈起也就自然无法衡量社会的财富了。

    通货膨胀
  
  目前世界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在讲现在的通货膨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那些有趣的通货膨胀。  
  我注意到古代的通货膨胀可以分三大类:货币不足量导致的货币贬值、货币过量导致的货币贬值、产品不足导致的通货膨胀
  
  
货币不足量导致的货币贬值
  古代的货币是用金银铸造的,但是在欧洲那些君主由于借债过度,他们就想出了一个逃离税务的办法,那就是降低金币的含金量。比如本来一个金币是十足的重量,后来偷偷的减去了1个金币,然后又偷偷的渐去一地,日积月累,金币的含金量就下降了很多,那些君主也乘机逃避了很多债务。我想说,这种通货膨胀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是一种假通货膨胀。假设,开始的时候一头牛值一个金币,但是后来金币的含金量下降到原来的50%,现在一头牛就值2个金币了。这看起来仿佛是通货膨胀了,其实本质上没有通货膨胀,因为此金币非彼金币。原来的金币可没有贬值,而且原来那个金币的价值变成了现在这个金币的2倍价值。不过这种情况在信用货币时代是不可能发生了,因为信用货币的含金量本来就是零。
  
  
货币过量导致的货币贬值
  西班牙从南美运来大量黄金导致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非信用货币时代难得看到的非信用货币过量导致的贬值。
  
  
产品不足导致的货币贬值
  古代,遇到饥荒之年,粮价上涨就是产品不足导致的通货膨胀。
  
  除了上述三种通货膨胀形式外,我还在《论法的精神》里看到了另外一种特殊的通货膨胀,讲的是罗马共和国在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中最艰难的时刻,如何通过调整货币单位之间的比例达到减免部分债务,解决财政危机的。(具体的故事等我查了书贴出来,现在大概讲讲)。比如,本来债务是用元做记账单位的,本来1个金币可以换100元。现在罗马人通过政府宣布一个金币可以换200元,然后用金币还债,这样就可以逃离一半的债务。但是为了尽量少的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罗马人又调节的其他几个单位之间的货币比例。

     结构性通货膨胀
  首先,我要申明我要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和政府宣称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毫无关系。我要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以下情况导致的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由于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提高,那么劳动成本为主要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必然上升,对应的这类产品的价额就会逐渐上涨。除非是发生了技术更新,劳动效率提高,虽然劳动单位成本上升了,但总的劳动力成本没有上升,或者发生了显著的规模效益,否则此类产品的价格上升是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相伴是不可避免的。(发现自己很废话,如果产品价格不上生,劳动者怎么获得更高的工资,怎么提高生活水平阿)。
  
  当然,既然我说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那么必然有产品的价格是在下降的。那就是那些技术类产品,比如电脑、手机等等,诸如此类的产品生产技术在不断的提高,规模效益也很明显,所以性能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低。
  这种结构性通货膨胀是一种好事,让所有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最后的后果就是像发达国家那样,劳动力成本贵,劳动力秘密生产的产品也贵。 

    说到结构性通货膨胀,不得不插一句话。在二元化经济下,中国的农民是在太苦了,粮食几个早该涨价了。长久以来,政府通过垄断的手段把粮食价格限制在极低的水平,剥削农民,称之为农业补贴工业。以前的不说,今天工业化已经完成,还搞这一套,农民实在是太痛苦了,根本没有办法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果有人说粮食价格上涨会导致民生问题,其实我可以肯定的说,根本不可能。一个人一个月才吃多少米呢?即使翻一倍又能是多少钱?绝大部分城里人是不会有什么民生问题的,而少部分困难户完全可以发放补贴的形式解决民生问题。而且,由于粮食涨价,政府可以不用继续执行对农民的补贴行为,省下的这点行政资源用于对城市低收入户口的补贴也不见得需要花费更多的行政资源。

    经济流、物质流、货币流
  
  经济流可以拆分成货币流和物质流。交易是经济的最基本单位,在货币产生之前的以物易物时代,每次交易都是封闭式的物质流,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交易循环。交易双方都获得了商品,都获得了使用价值的增值。但是缺乏货币作为中介物的交换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任意一本经济学入门的书都能指出缺乏货币的实物交换不利于货物的分割,不利于多人之间的交换,不利于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没有货币作为中介物,社会的交易无法充分进行,无法充分调动社会的经济潜力。
  
  之后货币被引井了交易之中,用来促进交易的形成。当货币产生之后,物质流和货币流就共同组成了经济流。从微观上单一的一次交易而言,是半个非封闭的物质流和半个非封闭的货币流替代了一个封闭式的物质流。每次交易都是原本以物易物封闭循环中的一半,即只满足了一方的使用价值需求。从宏观上看,非封闭的物质流和非封闭的货币流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个非封闭的经济流。而在以物易物时代,经济是无数个很小的经济循环组成。
  
  看经济流我们必须从宏观上看,看货币的源头,看货币的终结。如果你仅仅站在个人的角度看,看到你付出了劳动,获得了报酬,然后用报酬购买了你需要的东西,你会认为你自己完成了一个封闭的经济循环。其实不是,你只不过是在经济流中把货币传递给了下家,你只不过是经济流中的一小段而已。对货币的源头和货币的终结的思考大家可以在《货币战争》中看到。有不少人眼红《货币战争》,攻击《货币战争》散布阴谋论,不够专业。其实《货币战争》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阴谋论,而是提出了一个很本质的问题:货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理想情况下的封闭经济流
  
  在继续讨论现实的经济流之前,我要先讨论一种理想情况,那就是货币都可以兑现实物。由于货币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就仿佛一种白条,要求货币兑换成实物那是合情合理的,谁第一次拿出货币来使用,谁就有义务承担最终的兑换责任。理想假设中,货币从源头流入时就有对应的产品作为抵押(暂且不去讨论是什么产品,就认为是一种抽象的产品吧。)。这有点类似于金本位体制下,所有的美元都可以按固定的比率兑换成金子。在上述的理想情况下,通货膨胀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可以由货币发行人最终兑换成产品的货币可以让经济实现一个封闭的经济流。一旦市场上货币出现了贬值,那么人们会发现,拿着手里的钱去市场上买商品不合算,倒不如直接向政府要求兑换商品。所以,在这种理想情况下,发生了通货膨胀的唯一结果就是完成一个循环的经济流,货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并且按照未贬值的比例从政府手里兑换了商品。
  
  上述的封闭式经济流在实践中是存在的,因为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具有货币功能的信用凭证,这些信用凭证在某个小圈子中流转,完成一次封闭的经济流。但如果这种信用凭证的基础还是货币,那么这些小经济流就只能是大经济流中的一支分支了。
  
  
现实中的经济流
  
  让我们回到现实。现实中的经济流是货币的源头根本不负责将货币兑换成产品。货币的源头由以下几类:
  1)央行直接印钱交给政府消费。
  2)央行直接注资入商业银行。
  3)贷款给商业银行。
  4)外币管制体制下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发行。
  
  1和2是直接将钱注入社会经济的行为,消耗了社会资源,但不承担任何的最终兑换义务。3理论上都是需要收回的,但是实践中贷款是循环不断的,而且一旦产生坏账所起到的作用和直接将钱注入社会没有什么区别。4本质上不是最终货币源头,最终货币源头因该是美元的发放。
  
  中国政府发行货币是不需要任何抵押的,美国政府发行货币是需要用美国未来的税收向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作抵押的。其实找一本80年代最简单的金融课本你都能看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私有的这样一句话。但是这件事情被《货币战争》重提之后确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出现了很多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极力否认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私有这样一个事实。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金融教材太差了,从来没有解释过私有的中央银行意味着什么,而《货币战争》去探讨了这个问题,让大家看见了货币的源头中存在着多么大的风险。话题再转回来,其实我个人认为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个怪胎,因该是公私共同控制着,维护者某个神秘利益集团的利益。至于美国政府为了发行货币而欠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债务根本是不需要还的,只需要数字上不停的纪录就可以了。当这个数字达到骇人听闻的天文数字之后,结局如何我也不知道。唯一肯定的是美国联邦储备体如果真想所有的美国人履行这笔巨额债务,唯一的后果就是革命,因为美国人根本还不起,而且根本不因该还。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式的货币发行和美国式的货币发行从经济流角度而言是一样的,美国所谓的税收抵押不可能实现货币发行人承担货币最终的兑换义务这样一种理想情况,虽然看上去有点像。两种货币发行不同之处仅在于货币发行获得的好处是掌握在不同人手中。
  
  既然政府发行货币时不承担货币最终的兑换义务,那么要不发生通货膨胀唯一的可能就是有足够的物质流了承接货币流,使之在不封闭的经济流中持续的流下去,如果一旦发生货币流过多,而物质流过少的情况,那么过多的物质流就会挤入物质流中引起通货膨胀。用大家常见的表达方式表述,那就是货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货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这句话太笼统,有必要更进一步讨论。这里我继续用我的经济流视角来讨论货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经济流中我称为物质流无法承接货币流)。解决货币流和物质流不匹配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调节货币流适应经济流(即将货币发行量调节至经济实体匹配的程度),另一种是调节物质流适应货币流(即将经济实体调节至货币发行量匹配的程度)。
  
  
调节货币流
  调节货币流量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但这些业务都有个特点,都是暂时的禁锢市场上的货币,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降低了市场货币的流动性。而我认为,政府作为货币的源头应该负有更多的责任,既然政府可以通过零成本的发行货币获得产品,那么政府在市场上货币过多的时候就有义务注销货币,即注销一部分税收获得的货币。注销货币并非一种浪费财富的做法,因为我前面已经提过了,一个人的财富可以包括货币,一个社会的财富不能包括货币。政府注销货币只不过是一种对货币的调节手段,对政府唯一的不利就是注销货币后产生的财富再分配中政府少分了。但一个政府存在的目的本身就不因该与民争利。注销货币本质上同我前面提到过的,货币发行人承担货币最终兑换责任是一样的。货币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了。很可惜,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哪国政府敢于这么做的。
  
  
调节实体经济的潜力
  这个问题现在谈还太复杂,但是现在又不得不谈。(谈财富、GDP之间的区别,金融的本质中会进一步深入谈这个问题)
  
  现时消费同生产性交易之间的平衡——如果把这个社会的交易分成两种最基本的类型,那一种就是消费性的交易,这种交易产生的是现时的使用效果;另外一种就是生产性的交易,这种交易是为了增强未来的生产能力,实现未来的使用效果的。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两种类型的交易之间的平衡。过多的现时消费,过少的生产性交易会导致这样一个后果:未来的经济潜力下降,导致物质流无法承接现在的货币流(现在消费旺盛,货币流流量大,而政府又不会收回货币,因此大规模的货币流必然继续随着时间奔流直下)。
  
  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试想,如果在经济流中任意一个微观的交易环节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用货币购买的买方获得这些货币的时候都是做出相应的贡献的(除了货币的初始发行之外),那么这个世界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就仅仅是货币初始发行无法被最终兑现的压力了。因为在经济流中间的交易环节大家兑现了货币,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社会上存在不合理的交易,例如某人由于权势,不用干活就能获得大量货币。那么,从经济流看就等同于经济流中又出现了一次货币无法被兑现的初始投入。这种人没有做出贡献,却消耗了社会财富,破坏了经济流的连续性,等同于新出现了货币的初始投入(不需要作任何贡献,却可以获得产品)。社会财富分配越不合理,通货膨胀的压力越大。
  
  
关于经济流的一点说明
  也许有人要说我用经济流的方法分析通货膨胀,本质上没有逃脱货币发行过量的老套路,这一点我要进行一些说明。
  首先,我觉得货币发行过量导致通货膨胀这句话是从静态的节点看问题,只看某个节点的货币存量;而经济流是从动态的过程看问题,并且追溯了货币的源头,看到了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不能由其发行人最终兑换成产品导致。
  
  其次,货币发行过渡往往误导人们只关注货币的发行量,而忽视了经济实体对货币的承接能力,很多时候,通货膨胀的问题关键不是经济实体出现了问题,需要解决的是经济实体的问题。
  
  再次,货币存量其实本质上说未必是经济流,货币存量大未必是经济流大。因为货币的流转速度的加快能够弥补货币存量的不足,产生更大的经济流。
  
  最后,经济流的观点不但是要用在通货膨胀中的,我还将在“挖坑创造GDP的本质”中。

   
十二、投机与投资
  
  投资和投机是一对兄弟,也许长的太像了,人们往往无法辨别他们。投资和投机者对兄弟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追求升值,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为社会真正创造了价值,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今后消费者真正的消费需求。从经济流上看,投资行为的最后总有一批最终的消费者,那么会在购买商品之后能够获得其满意的效用;投机行为就不同,从经济流上看,投机行为最后有的不是消费者而是一批最后接盘的傻瓜,他们无法从商品上获得效用的满足,他们期望的只不过是赚取差价,但是最后的消费者却根本不存在。
  
  现实的市场往往是投资和投机叠加的市场,例如股市。股市中的两极巴菲特和索罗斯,一个是投资泰山,一个是投机北斗,两个人之所以都能成功就因为股市本身是一个投机与投资叠加的市场。
  
  
十三、经济泡沫
  
  如果要我对泡沫作一个定义,那么我就要说:“当商品的价格被市场上真实的消费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投资行为满足的是日后的真实需求)所决定时,此时是没有泡沫的。当市场上出现了投机需求时,此时价格就会上涨,其上涨部分就称为泡沫。”
  
  但是由于投资和投机在某些边界很难区分,因此市场上难免有一些投机需求,当这些投机需求并不显著时,那么泡沫相当有限,此时可以称为经济泡沫。这个时候市场根本不用担心,因为经济泡沫只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但是,一旦经济泡沫的程度持续扩大,发生了赚钱效应,那么市场价格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此时就该称为泡沫经济。所以说泡沫经济是经济泡沫的严重阶段。
  
  泡沫经济之所以产生大起大落原因在于泡沫经济体制中没有一个均衡机制。所谓均衡机制就如同一个弹簧围绕中心震动,弹簧重心离开中心的距离越远,那么起所受到的回心力越大。泡沫经济就不同,俗话讲买涨不买跌,赚钱效应下价格越涨投机需求越旺盛,这完全违背了市场的均衡机制。正常的市场均衡机制是价格上升,真实需求会下降。
  
  
泡沫什么时候会破灭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要知道我就不写了,我直接去炒股票赚钱。不写的原因不是我想闷声大发财,而是因为我如果写出来被证明是对的,大家都这么判断,那以后我的理论就不可能正确了。
  世间的东西就是有趣,有些东西靠大家都认同那就变真的了,比如黄金的货币地位,只要大家都认同,那它就是,哪t天大家不认同了,它就只不过是块普通的金属。这个泡沫破灭就不一样了,如果大家都达成了共识,那肯定就不是泡沫破灭的时间,因为聪明人总是会先离场。
  投机是一场击鼓传花的行为,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心里学的影响因素要高过经济影响因素。  

    十四、金融的作用与危害
  
  概括的说,金融的作用是投资,但是搞金融的人的目标是增值,最后的表现是投机盛行。
  
  货币是经济的催化剂,金融的作用就是把货币投放于正确的项目、领域催化真正有用的经济的发生。金融的投资行为包括风险投资、贷款、融资等等各种行为。
  
  但是搞金融的人目标是资本增值而不是什么投资。对于他们而言,投机和投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关键是否能够达到资本增值。正因为如此,金融往往盛行投机行为,比如美国的次级贷款风险,其根源就是金融投机行为。放贷公司不负责任的将放贷带给了那些还款风险巨大的低收入人群,他们通过放贷债券化成功的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了下一个傻瓜,自己赚取了差价。
  
  金融业的投机行为是世界经济周期动荡的主要因素,因为金融业累计的泡沫总归要破灭的。商品市场上任何的经济泡沫破灭都不能导致一场广泛的经济衰退,金融业的泡沫破灭确可以导致一场广泛的经济衰退。  
  
  
中国如何因对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的金融投机行为到底制造了多少金融泡沫,我们不得而知,知道的是美国通过次级房屋贷款 2 万亿美元,一般房屋贷款 8 万亿美元,工商企业贷款 1.5 万亿美元,合计不到 12 万亿美元,然后通过投机炒作各种所谓高深的衍生金融工具创造出了几十万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债券和上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今天,这些金融衍生产品要缩水了,更可靠而实际的说话叫价值回归。(不过至今没人敢公开说次级贷款危机导致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缩水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回归,这个中国股市崩盘还说是牛市,楼市泡沫严重还说泡沫严重是一个道理。说了怎么骗你们这些傻瓜进去阿。)
  
  美国的金融资产实际上就是前面故事里的那块石头,这块石头在投机的追捧下价值已经从12万亿美元变成了上百万亿美元了。但是,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金融资产毕竟是金融资产,石头毕竟是石头,石头不可能直接用于购买东西,必须变现之后才能购买东西。这就为中国应对美国的那块大石头提供了一点可以作为的机会。所谓的作为很简单,不去买那块石头就是了,石头的价格崩溃了损失的只不过是持有石头的人。
  
  当然,如果你是那个持有石头的人,你想转移风险怎么办?一个是寻找最后的傻瓜,就好比美国来游说中国动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的那块大石头,最后损失的当然是中国人。不过,中国人即使不去主动买那块石头,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风险。石头要变现,市场上找不到最后的买家,那我可以开印刷机印钱把石头买下来。当然,美国政府也是这么做的。
  
  说来也好笑,美国政府开了印刷机往市场上投钱,去买那高昂的石头,一般美国股市的反应是大涨,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从宏观经济而言,印钱去接手价格泡沫严重的石头对经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从微观经济而言,财富分配出现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对能够按照高昂的泡沫价格卖出石头的企业是有利的,如果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这类企业,那股票自然会涨了。当然,这背后是像中国这样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又被很隐蔽的掠夺了一番。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品是以股票、债券等等基本金融产品为标地物的衍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目的是把原有的金融基本产品的现金流分拆成满足不同人需求的现金流。例如,如果有人喜欢风险小的金融产品,那么就可以靠金融衍生品来抵消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可能是由对家承担的。
  
  金融衍生产品对现金流的调节是可以实现增值的。我们很容易承认,同样的商品对不同的人而言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商品的合理分配能够增进社会的效用。实际上对现金流的分配也有同样的作用。同样的现金流对不同的人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就是利用了这样一个特点来实现增值的。
  
  对不同现金流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例如在封建末期的法国巴黎有一种商人,他们赚了很多钱,但是他们即不能高攀贵族女子,又不愿意和他们同等级的女人结婚,因此处于单身状态。由于这种人没有继承人,他们的资产也无人继承,聪明的法国政府发明了一种年金债券,就是你可以花一笔钱购买该债券,然后你每年能够拿到一笔年金,直到你死亡。这种债券销量不错,因为正好迎合了那些单身商人的需求。
  
  假设有金融产品A和B,A和B都具有各自的现金流分布(这种现金流很多情况下都是有风险的),A估价100万,B估价200万,现在某个聪明的脑袋把A和B分拆了一下,变成了金融衍生品甲、乙、丙,当然甲、乙、丙的现金流总合和A和B的现金流总合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甲、乙、丙这样三个金融衍生品的现金流更好的满足了市场上人们的需求,所以估价就变成了100万,100万,150万,这样就产生了50万的增值。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们还是看一个商品的例子。假使有商品A和B,价值是200万,那么商品A和B还没有被消耗之前就标底为200万,最后消费的那些人付出了200万,得到了效用的满足。现在有某个聪明的脑袋发现把商品A和B从新组合一下变成甲乙丙,市场价值变成了250万,甲乙丙消耗之前就是标底为250万的东西,最后消费的那些人付出250万,得到效用的满足。
  
  好了,继续回到金融衍生品。当金融产品AB到期之后,无论是AB还是甲乙丙都消失了,也就是200万也好,250万也好,都消失了。最后接受金融衍生品甲乙丙的人分配了AB的现金流。至于这个现金流在他们看来是否值他们当初支付的250万那就是关键了。他们觉得值250万,那就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如果不值那就是损失了。
  
  不过金融中总是存在太多的投机,那些金融衍生品的购买者又有几个是为了满足自己独特的现金流需求的呢?市场上大部分的金融衍生品购买者无非是为了简单的资本增值。金融衍生品的设计者只要在设计时虚夸一下可能产生的现金流,然后把折现系数调低一点,那么这些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就会被夸大一点。
  
  美国次级贷款就是如此。次级债券的最终持有者有几个是真正为了获得那些房贷者定期的还款这样一个现金流的呢?他们最大的目的为只不过是转手倒卖赚点差价。投机加上金融衍生品的伪装造就了一个大泡沫。  

    石头价值回归了会引发经济危机吗?
  
  如果某天某块石头变成了投机炒作的对象价值不断飙升,由于炒作过热大家觉得既然石头这么容易变现和金融产品也没多大区别了(我怎么觉得黄教就是这块石头啊,呵呵),就将这块石头归为了金融产品。
  
  现在石头值100万亿美元,大家觉得经济形势大好。忽然有一天,大家明白过来这块石头根本不值100万亿美元,也许值点钱,那也根本没那么多。一下子,石头从100万亿美元跌到了100美元。请问这是经济危机吗?我们损失了什么吗?
  
  答案是我们什么也没有损失,这是价值回归。唯一貌似受到损失的就是那个拥有这块石头的人,他以为他的资产从100万亿美元变成了100美元,损失惨重。但实际上那块石头产生不了100万美元的价值,当初就只不过是投机炒作,他是最后一棒而已。投机炒作这块石头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副作用:一、财富的再分配;二、虚假繁荣。最后泡沫破灭只不过是虚假繁荣的虚假泡沫被去掉了。
  
  中国的A股大跌,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质上都是价值回归,跌掉的只是虚假繁荣,根本就没有经济的倒退,经济本来就是如此情况,只不过你把经济估计的太好了,当你发现实情的时候觉得现实和期望有了落差,你把这种落差成为经济衰退。 

    经济泡沫总结
  
  跌掉虚假的经济泡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就好比本来经济是100,被人虚夸成150,某天大家发现了这种虚夸,又把经济从新评估为100,这种从150到100的过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衰退,只不过是一种名义上的经济衰退。
  
  但由于投机过程中除了虚假繁荣之外还伴随财富再分配过程,这是可能导致经济的伤害的。比如没有投机经济原本可以为120,现在投机盛行经济只有100,但是被虚夸成150,某天大家发现了这种虚夸,又把经济从新评估为100。那么这种从150到100的衰退实际上包含了名义上的经济衰退30和实际的经济衰退20。
  
  投机过度,特别是投机被利益集团操纵的时候必然导致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加剧,而财富的不合理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在虚假繁荣的时代,这种衰退可能会被虚假数字所掩盖,但大潮退去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投机导致的经济泡沫最大的危害不是A股那样暴跌50%产生的名义上的经济衰退,实际的伤害是内部交易,投机操纵等行为导致广大散户被剪羊毛,两极分化严重所产生的对实体经济的伤害。

  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看资本的流转
  
  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看资本的流转 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主要特点是,产能过剩,消费降低,经济极度萎缩。请大家看一段资料“1930年春,福特汽车公司将每周工作日由6天减至5天,当年8月份,又减至3天。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卖出了550万辆汽车,而1931年仅卖出50万辆。在1929年至1933年间,工业生产缩减了一半多,国民收入减少了四分之三,批发价格下跌了三分之一。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150万人增加到了1932年的1200万人,占工作人口的将近25%”。 以上只是表面现象,我们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在看这段资料的时候是很奇怪的,因为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伴随的是大量企业的倒闭,当时美国有5000家银行倒闭,那么有多少生产企业倒闭呢?应该是数不胜数的。企业的倒闭意味着生产的极度萎缩,而作为经济之水的货币在一定范围内数量是恒定值,由此可推出货币应是通胀的,但是危机中表现的结果是通货紧缩,并且这种严重的通货紧缩一直到政府的直接干预才结束。我们会质疑市场中的货币跑那里去了,为什么没有起到购买消费的作用?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货币运行的法则,这里给出一个公式:一个国家的货币数量(M)x货币使用频度即流速(F)=可参与交易的商品总价值(W),这里的条件是货币的价值不变。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经济萧条,W会减少,由于M是一个基本恒定的值,那么F一定是减少的,因此,我们只需要研究F降低的原因就可以分析出经济危机的大概原因。这里只讲两个原因,第一是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资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财富分布的极不均匀,使货币运行的速率降低了。这里不详细阐述,只补充一点,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会加速这种财富分布的不均匀,因为在一个投机市场中,盈利的一定是极少数。第二点原因应是大家会忽略的,就是货币的数量M也会影响F,由于当时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度,并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因此货币政策较为死板,货币数量M基本是一个恒定值,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可参与交易的商品总价值(W)大幅度增加,这样F会向上变动,但这样的变动是有一个极限的,因此,货币政策的因素也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大萧条后发生了什么? 各个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度,这里按下不表,我们主要看一下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对银行系统进行监管,并整顿股票交易所,以防止1929年大崩溃重演;鼓励发展工会以及劳资双方开展谈判,以此作为确保工人阶级具有较高购买力的一项措施;颁布法律,为工作日设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作时间;仿效德国、英国等国做法,通过社会保障法规,为失业者、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资金;向农场主提供补贴,鼓励种植能够保持土壤的农作物,并承担抵押的赔偿责任。”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这种干预是通过赤字财政来实现的,其本质就是多发钞票。因此我的预计实现了,美国出现了持续的通货膨胀,这对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政府使他们拥有了购买力,而那些囤积货币的富裕阶层,财富大幅度贬值,但这并没有什么,因为他们的致富能力没有被削弱。政府通过干预经济,重新分配了财富,并且成功了,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干预,使资本的流转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政府的经济干预只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插曲,关键是我们是否掌握了经济运行发展的规律,这里我们从资本运转的角度,可以窥其一斑。  

    十五、GDP与财富的区别
  
  GDP与财富并非同一个概念,GDP是流量,财富是存量。GDP衡量的是市场中的经济,财富的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广阔。
  
  GDP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那么GDP这个流量会形成两大块,一块是现实的消费,一块是可供未来消费的财富。现实的消费是不会留下任何财富的,就如同前面说到的经济学家之间互相欣赏吃狗屎,那是一种现实的消费过程,没有留下什么财富。
  
  财富是一个存量,财富代表了一种对未来消费产生效用的预期。可以这样说,凡是预计对人类有用的都可以称为财富。衡量财富这样的存量必然以某个节点为参照,而流量以某一时期为参照。某一节点的财富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财富的总结。
  
  财富和GDP的涵盖范围更大的不同在于GDP只衡量经济中的交易行为,而财富却可以涵盖人类更多的领域(不知道这些领域能否叫做经济),例如还未开发的资源,优雅的环境,传承的知识,这些东西还没有流入市场,都不属于经济中产生的最终商品和劳务,但是都是人类的财富。
  
  一国一段时期的消费量=当期GDP中的现时消费+对过去积累财富的消费(积累的财富包括过去GDP创造的和非GDP创造的)。
  
  如果我们以消费量来衡量一国当年的福利(社会的总体福利涉及主管道德的判断,不同的分配情况福利结果理应不同,但此处不做区分。),那么该国当年的福利就显然同GDP没有必然的联系。  
  
  
GDP与财富的量化
  GDP的量化是比较容易的,应为GDP只是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也就是说GDP衡量的都是具有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而且在有限的期间内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波动也是微小的。
  
  财富的量化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情了。按我的看法,财富是对未来可以对人类有用的所有东西,财富的量化就是对财富未来实现效用的量化。财富量化的困难第一是很多财富本身没有流入市场,还不具有市场价格。第二是未来期限模糊,价格波动也大,无法精确估计。例如,现在国际油价高昂,假设每桶140美元,假设某国探明田储量10亿桶,那么这笔财富是1400亿美元吗?谁也不知道等那些石油开采出来出售的时候价格是多少,可能石油泡沫已经破灭,可能世界石油短缺,价格又上涨了好几倍。
  
  上述说的财富的量化还只是基于对财富的交换价值的量化,但很多时刻人类又注重财富的使用价值。例如谁也不会否认人类知识的传承是人类一笔巨大的财富,这里强调的就是财富的使用价值。
  
  财富的使用价值是无法量化的,财富的交换价值也是很难量化的。用现在的商品价格来计算财富的交换价值其前提是价格的稳定。凡是还没有市场价格的财富和价格不稳定的财富都是很难量化的。

    中国的GDP与财富  
  最近几年人民已经不再感受到中国的GDP增长给大家带来的实惠了,主要原因如下:
  1) GDP增长中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2) GDP中投资的比重过大,也就是说当年消费的比重过小,人民当年感受到的实际效用没有增加。
  3) 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当年GDP中消费部分富人的无聊消费太多(所谓富人的无聊消费就好比两个经济学家看吃狗屎的表演,只不过满足其无聊的需求,没有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4) GDP以外的财富损失过多,例如原本廉价的教育,清洁的环境。

  中国已经到了经济转型的时候了,继续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会增加国家的财富(GDP创造的财富同非市场财富的损失相互抵消),也不会增加人民的福利(非市场财富的减少以及贫富差距导致)。 

  贡献  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抽象,因此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越多的疑问。我觉得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要考虑经济,就必须考虑这个概念,就如同必须考虑价值一样,不能绕过去。
  经过很多次自己问自己如下的问题:贡献如何量化?是一个内生量还是一个外生量,或者象交换价值一样是一个内生外生共同决定的量。现在我觉得我可以把我的一些想法拿出来供大家参考。
  贡献本质上不可量化,但在特定的时候用特定的标准可以量化。就仿佛人,人与人之间能不能量化比较?本质上一个人是不能量化比较的。但如果你说要比较人的身高,那么在这个特定的方面你就可以量化比较了。贡献也差不多,贡献最常见的量化指标就是金钱。但很多时候人们又不是用金钱去量化贡献的。什么情况下贡献不能用金钱量化衡量?显然非经济活动时无法用价格衡量的。非经济活动本身就没有市场价格,自然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贡献的大小。例如,甲从水中救起一个落水的儿童,贡献又多大?这个根本没办法用金钱的价值衡量。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经济活动下,金钱衡量是不是贡献大小的唯一指标?我的答案是否。金钱大小衡量贡献只不过是该指标小的大小,却并不能完全说明贡献的大小(本质时贡献这个概念还不够细化导致)。就仿佛甲比乙高,确只能说明甲比乙高,而不能说明甲比乙重,或甲比乙聪明等等。
  我们来体会一下大家日常生活中如何来衡量贡献大小的。
  第一种情况:替代法
  例如,某人用一些零件生产一件产品,当他评价某个零件的贡献的时候,他一般采用的评价方法就是该零件的市场价格(即该零件的可替代性)。假如某个A零件市场价格为100元,那么他就会说这个零件的贡献是100元。
  第二种情况:边际分析法
  这种思考方法就是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某物的贡献。例如,某人用一些零件生产一件产品。假设该产品目前市场价位1000元。零件中有一A零件,假设去掉A零件之后(不再寻求其他零件的替代)的产品卖800元,那么就说A零件的贡献为1000-800=200元。
  替代法和边际分析法都是采用价格作为一种量化的标准衡量贡献,凡是采用价格作为衡量标准的,其大小必然是内生和外生共同决定的。人们经常是混用上述的分析方法的。采用第一种方法,那么面对的问题就是商品的增值量分配给谁(所有的零件的市场价格如果小于其组成产品的市场价格)?采用第二种方法分析很容易面对的问题是缺一不可,这样每个配件的贡献就是整个产品价格了。或者都没有价值,例如某个整体缺少任意一少部分都没有什么影响,那么边际分析法小缺少的任意一少部分贡献都为零。但是一旦几个一少部分缺少了,那么情况就变化了。  第三种情况:效用法
  就如同价值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贡献产生的价值自然也可以用价格衡量或效用衡量。效用法既可以对经济活动的贡献作评价,也可以对非经济活动的贡献作评价,但其量化是模糊的,本质上没有量化。就如同上面救小孩的行为,大家也许会和救小狗之类的行为作一个大小的排序,却不会给出具体贡献的量化。  总结一下:我之所以考虑贡献,是对价值分配的进一步思考。所谓贡献我理解为创造的价值,包括创造的使用价值和创造的交换价值。前面讲过左鞋右鞋理论,那就是左鞋右鞋创造的交换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分配他们共同创造出来的交换价值确是可以的。
  人们总是天真的以为贡献越大分配的越多,其实所谓贡献的大小都是人们按照某个片面的衡量标准去衡量贡献。还是用比喻更容易让人理解:例如比较甲和乙两个人,你可以用身高比,用体重比,用血压比,用考分比,但只不过说明在某一种衡量体系下甲和乙而已,却不是甲和乙完全的比较。
  我观察到,衡量某物或某行为贡献的交换价值时,当某物或某行为在市场上有充足的供应的时候人们喜欢使用替代法来衡量贡献的大小。当某物或某行为在市场上极其稀少的时候,人们喜欢运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贡献的大小。  中国教育的目的两个
  一、培养素质与技能
  二、给贫穷的人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
  培养素质,那就不应该局限于培养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培养一种价值观,人生观,学习的方法。这个不是空洞的政治教条,那个说多了也没人信。
  培养技能,那就要只是联系实际需要,需要学习德国的技术学校。
  给穷人机会就要注重决定的公平,这个严格执行高考制度是需要的。
  中国人太多,腐败太严重,不得不执行考试能力为标准的严格高考制度。这是甄别学生能力的一种代价高昂的做法,但是基本有效,也基本公平。实在没有其他的更好的办法了。
  但是,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又反对这种高昂代价的甄别机制。现在的问题是在两者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或者尽量减少冲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对学历太看重。导致中国人都集中去竞争几个学历。如果技术劳动者的待遇能得到提高,这种观点是可以逐渐改变的,就像西方一样。蓝领工资可能比白领高。
  我的观点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技术教育体制,要和现有教育独立出来。这是社会技术发展的需要。让这些人继续让非精力用于学习甄别能力的知识,那很浪费。
  对于这一点,我特别想建立一批技术学校,只招收贫困学生,由国家来供养他们的学习。因为,除了文凭,技术也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而且,从经济而言,这种投入简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投入。避免了很多甄别能力的成本,直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观点之二就是严格限制甄别成本。这个学校的学生不免不朽的应付考试,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不得如此。结果甄别成本大大提高,用于素质教育的时间被排挤掉。要改变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规定每天要花多少多少时间用于什么什么教育或运动,并且严格监督。否则,像我小时候,那些不重要的科随便取消,也就没用了。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再谈引入什么素质课才有意义,否则没有用。
金融知识系列介绍 -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编  
基金类
1、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s)
  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
2、封闭式基金(close-end funds)
  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及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3、契约型投资基金(constractual type funds)
  根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由基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订立基金契约而组建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负责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操作;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执行管理人的有关指令,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投资人通过购买基金单位,享有基金投资收益。

4、公司型投资基金(corporate type funds)
  具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依据公司法组成以赢利为目的、投资于特定对象(如各种有价证券、货币)的股份制投资公司。基金持有者既是基金投资者,又是公司股东。

5、雨伞基金(umbrella funds)
  基金管理公司把自己名下的一组基金作为“母基金”,在“母基金”之下,再组成若干个“子基金”,以方便和吸引投资者在其中自由选择和转换的一种经营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利于投资者转换基金,并且不收或少收转换费,以此来稳定投资队伍。

6、金中的基金(funds of funds)
  其特点是以其他基金单位为投资对象。它通过分散投资于本身或不同管理团体的基金来进一步分散降低风险。
7、对冲基金(hedge fund)
  原意是“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50年代初的美国,起初的操宗旨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已成为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8风险基金(venture capital)
  是指那些由专业投资管理人士或机构定向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处于草创阶段的企业、技术、产品或市场,以期望在未来实现高额回报。
9、股票基金
  股票基金是以股票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主要种类。股票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投资集中为大额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是股票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

10、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

11、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的~种基金。该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
12、基金发起人
  基金发起人是指发起设立基金的机构,它在基金的设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的主要发起人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发起入的数目为两个以上。依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基金发起人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有关法律文件并向主管机关提出设立基金的申请,筹建基金;(2)认购或持有一定数量的基金单位;(3)基金不能成立时、基金发起人须承担基金募集费用,将已募集的资金并加计银行恬期存款利息在规定时间内退还基金认购。
13、基金管理人
  基金管理人,是指凭借专门的知识与经验,运用所管理基金的资产,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章程或基金契约的规定,按照科学的投资组合原理进行投资决策,谋求所管理的基金资产不断增值,并使基金持有人获取尽可能多收益的机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管理人的职责主要有: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运用基金资产投资并管理基金资产;及时、足额向基金持有人支付基金收益;保存基金的会计账册,记录15年以上;编制基金财务报告,及时公告,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及每一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基金契约规定的其他职责:开放式基金的管理人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基金契约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基金的申购与赎回。
14、金托管人
  基金托管人应为基金开设独立的银行存款账户,并负责账户的管理。即基金银行账户款项收付及资金划拨等也由基金托管人负责,基金投资于证券后,有关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由基金托管人负责。基金托管人主要有以下职责:①安全保管全部基金资产:②执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③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如果发现基金管理人有违规行为,有权向证券上管机关报告。并督促基金管理人予以改正;④对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和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复核。
兼并与收购类

16、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
  猎手方不顾及猎物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利益和苦衷,既不作事先的沟通,也鲜有些警示,就直接在市场上展开标购,诱引猎物公司股东出让股份。
17、要约收购(Tender Offer)
  是指收购方通过向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该公司股份的书面意思表示,并按照其依法公告的收购要约中所规定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收购方式。
18、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其本质是举债收购,即以债务资本为主要融资工具,这些债务资本多以猎物公司资产为担保而得以筹集。
19、金降落(golden parachute)
  金降落协议规定,一旦因为公司被并购而导致董事、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被解职,公司将提供相当丰厚的解职费、股票期权收入和额外津贴作为补偿费。以此构成敌意收购的壁垒,使收购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或是给收购者带来现金支付上的沉重负担。               
20、锡降落(tin parachute)   
  锡降落一般是当公司被并购时,根据工龄长短,让普通员工领取数周至数月的工资。锡降落的单位金额不多,但聚沙成塔,有时能很有效地阻止敌意收购。

21、白护卫(white squire)
  猎物公司将大宗具有表决权的证券卖给友好公司,与充担白护卫的友好公司签定不变动的协议,该协议允许白护卫在猎物公司遭收购时以优惠价格认购股票或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以此防止敌意收购。

22、白骑士(white knight)
  猎物公司为了免受敌意收购者的控制而别无他策时,可以自行寻找一家友好公司,由后者出面和敌意收购者展开标购战。此策可使猎物公司避免面对面地与敌意收购者展开大范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但是,自寻接管人最终会导致猎物公司丧失独立性。
金融衍生工具类

23、金融衍生工具
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r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
交易)”。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24、掉期合约
  掉期合约是一种内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更为准确他说,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讨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
25、期权合约
  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的权利。

26、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27、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几大类。
28、金融期货
  指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作为期货交易中的一种,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点,但与商品期货相比较,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传统的金融商品。

29、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指以利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利率期货主要包括以长期国债为标的物的长期利率期货和以二个月短期存款利率为标的物的短期利率期货。
30、货币期货
  货币期货,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货币期货是适应各国从事对外贸易和金融业务的需要而产生的,目的是借此规避汇率风险。
31、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指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股票指数期货不涉及股票本身的交割,其价格根据股票指数计算,合约以现金清算形式进行交割。
32、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
33、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
34、欧式期权
  欧式期权,是指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
35、美式期权
  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交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大被执行的期权。

36、外汇按金交易
  外汇按金交易,是指在金融机构之间及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一种远期外汇买卖方式。在交易时,交易者只付出1%~10%的按金(保证金),就可进行100%额度的交易。
37、期货保证金
  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货合约价格的一定比率交纳少量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便可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种资金就是期货保证金。

38、期货交易的逐日盯市制度
  期货交易的逐日盯市制度,是指结算部门在每日闭市后计算、检查保证金账户余额,通过适时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使保证金余额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防止负债现象发生的结算制度。其具体执行过程如下:在每一交易日结束之后,交易所结算部门根据全日成交情况计算出当日结算价,据此计算每个会员恃仓的浮动盈亏,调整会员保证金账户的可动用余额。若调整后的保证金余额小于维持保证金,交易所便发出通知,要求在下一交易日开市之前追加保证金,若会员单位不能按时追加保证金,交易所将有权强行平仓。
39、期货建仓、持仓和平仓
  期货交易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建仓、持仓、平仓或实物交割。建仓也叫开仓,是指交易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建仓之后尚没有平仓的合约,叫未平仓合约或者未平仓头寸,也叫持仓。在最后交易日结束之前择机将买入的期货合约卖出,或将卖出的期货合约买回,即通过一笔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货交易来冲销原有的期货合约,以此了结期货交易,解除到期进行实物交割的义务,这种买回已卖出合约,或卖出己买入合约的行为就叫平仓。
40、限仓制度
  限仓制度,是期货交易所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交易者和防范操纵市场行为,对会员和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

41、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与限仓制度紧密相关的另外一个控制交易风险、防止大户操纵中场行为的制度。期货交易所建立限仓制度后。当会员或客户投机头寸达到了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必须向交易所申报。申报的内容包括客户的开户情况、交易情况、资金来源。交易动机等等,便于交易所审查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以及大户的交易风险情况。

42、期货实物交割
  实物交割,是指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于合约到期时,根据交易所制订的规则和程序,通过期货合约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将到期未平仓合约进行了结的行为。商品期货交易一般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

43、期货现金交割
  现金交割,是指到期末平仓期货合约进行交割时,用结算价格来计算未平仓合约的盈亏,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最终了结期货合约的交割方式。这种交割方式主要用于金融期货等期货标的物无法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如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等。近年,国外一些交易所也探索将现金交割的方式用于商品期货。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不允许进行现金交割。
44、利率顶(interest rate caps)
  如果贷款利率超过了规定的上限(cap
rate),利率顶合约的提供者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上限的差额,从而保证合约持有人实际支付的净利率不会超过合约规定的上限。

45、利率底(interest rate floors)
  如果贷款利率下降至下限(floor
rate),利率底合约的提供者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下限的差额,从而保证合约持有人实际支付的净利率不会超过合约规定的下限。
扬基债券(Yankee bonds)
  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美国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美国国内市场发行的、以美圆为计值货币的债券。扬基债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期限长,数额大。2、美国政府对其控制较严,申请手续远比一般债券繁琐。3、发行者以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主。4、投资者以人寿保险公司、储蓄银行等机构为主。
证券发行类
46、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
  在日本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日本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日本国内市场发行的、以日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武士债券均为无担保发行,典型期限为3~10年,一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
47、龙债券(Dragon bonds)
  以非日元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货币发行的外国债券。龙债券是东亚经济迅速增长的产物。从1992年起,龙债券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典型偿还期限为3~8年。龙债券对发行人的资信要求较高,一般为政府及相关机构。
48、蓝筹股
  在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被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

49、红筹股
  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后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北京控股”等。

50、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DR)
  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以股票为例,存托凭证是这样产生的:某国的上市公司为使其股票在外国流通,就将一定数额的股票,委托某一中间机构(通常为一银行,称为保管银行)保管,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在当地发行代表该股份的存托凭证,之后存托凭证便开始在外国证券交易所或柜台市场交易。
51、转配股
  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产物。国家股、法人股的持有者放弃配股权,将配股权有偿转让给其他法人或社会公众,这些法人或社会公众行使相应的配股权时所认购的新股,就是转配股。
52、认股权证
  由上市公司发行,给予持有权证的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以事先确认的价格购买一定量该公司股票的权利。其实质是一种买入期权。
53、备兑权证
  也给予持有者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某种股票的权利,但和一般的认股权证不同,备兑权证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者发行,发行人通常都是资信卓著的金融机构。
54、绩优股
  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但对于绩优股的定义国内外却有所不同。在我国,投资者衡量绩优股的主要指标是每股税后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一般而言,每股税后利润在全体上市公司中处于中上地位,公司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显著超过10%的股票当属绩优股之列。

55、垃圾股
  垃圾股指的是业绩较差的公司的股票。这类上中公司或者由于行业前景不好,或者由于经营不善等,有的甚至进入亏损行列。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萎靡不振,股价走低,交投不活跃,年终分红也差。

56、A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57、B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
58、H股、N股、s股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做H股。依此类推,纽约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S纽约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别叫做N股和s股。
59、国有股
  国有股指有权代表同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制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冈此,国有股在公司股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60、法人股
  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卜中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61、社会公众股
  社会公众股是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62、公司职工股
  公司职工股,是本公司职工在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时按发行价格所认购的股份。按照《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司职工股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总额的10%。公司职工股在本公司股票上市6个月后、即可安排上市流通。
63、内部职工股
  在我国进行股份制试点初期,出现了一批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只对法人和公司内部职工募集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血称为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作为投资者所持有的公司发行的股份被称为内部职工股,1993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规定停止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和发行。

64、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65、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66、金边债券
  早在17世纪,英国政府经议会批准、开始发行了以税收保证支付本息的政府公债,该公债信誉度很高。当时发行的英国政府公债带有金黄边,因此被称为“金边债券”。、“金边债券”一词泛指所有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即国债。

67、地方政府债券
  不少国家中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债券,它们发行的债券你为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一般也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
68、垃圾债券
  投资利息高(一般较国债高4个百分点)、风险大,对投资人伞金保障较弱。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应本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少,70年代初其流通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者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
69、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国际债券的重要特征,是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筹集的资金来源于国外金融市场。依发行债券所用货币与发行地点的不同,闰际债券又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70、外国债券
  外国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另一同发行的以当地国货币计值的债券。
71、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72、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73、无记名(实物〕国债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
74、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
75、贴现国债
  贴现国债,指国债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国债。贴现同债的发行价格与其面值的差额即为债券的利息。
76、附息国债
  附息国债,指债券券而上附有息票的债券,是按照债券票面载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债券。
77、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78、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79、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
80、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在公募发行情况下。所有合法的社会投资者都可以参加认购。
81、私募
  私募又称不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私募发行的对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例如公司老股东或发行机构自己的员工;另一类是机构投资者、如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往来关系的企业等。私募发行有确定的投资人,发行手续简单,可以节省发行时间和费用。私募发行的不足之处是投资者数量有限,流通性较差,而已也不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

82、平价发行
  平价发行也称为等额发行或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83、溢价发行
  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或债券。溢价发行又可分为时价发行和中间价发行两种方式。时价发行也称市价发行,是指以同种或同关股票的流通价格为基准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中间价发行是指以介于面额和时价之间的价格来发行股票。我国股份公司对老股东配股时。基本上都采用中间价发行。

84、折价发行
  折价发行是指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85、承销
  当一家发行人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时,就要聘请证券经营机构来帮助它销售证券。证券经营机构惜助自己在证券市场上的信誉和营业网点,在规定的发行有效期限内将证券销售出去,这一过程称为承销。根据证券经营机构在承销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的不同,承销又可分为代销和包销两种形式。
86、包销
  包销是指发行人与承销机构签订合同,由承销机构买下全部或销侍剩余部分的证券,承担全部销售风险。
87、代销
  代销是指证券发行人委托承担承销业务的证券经营机构(又称为承销机构或承销商)代为向投资者销售证券。承销商按照规定的发行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尽力推销,到销售截止日期,证券如果没有全部售出、那么未侍出部分退还给发行人,承销商不承担任何发行风险。
88、承销团
  对于一次发行量特别大的证券,例如国债或者大宗股票发行,一家承销机构往往不愿意单独承担发行风险,这时就会组织一个承销团,由多家机构共同担任承销人,这样每一家承销机构单独承担的风险就减少了。国务院1993年4月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拟公开发行股票的面额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或者预期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
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主承销商由发行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竟标或者协商的方式确定。”

89、主承销商
  主承销商,是指在股票发行中独家承销或牵头组织承销团经销的证券经营机构。国际上,主承销商一般由信誉卓著、实力雄厚的商人银行(英国),投资银行(美国)及大的证券公司来担任。

90、上市推荐人
  发行公司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必须由一至二名经证券交易所认可的机构(即上市推荐人)推荐并出具上市推荐书。上市推荐人(保荐人)一般为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或交易所认可的其他机构或人士。

91、国债定向发售
  国债定向发售方式是指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特定机构发行国债的方式,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等品种。

92、国债承购包销
  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它是由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销团,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的义务。囚而是带有一定市场因素的国债发行方式。
93、国债招标发行
  招标发行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国债的承销简和发行条件。招标发行将市场竞争机制引人国债发行过程,从而能反映出承销商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和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推动了国债发行利率及整个利率体系的市场化进程。此外,招标发行还有利于缩短发行时间,促进国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衔接,基于这些优点,招标发行已成为我国国债发行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94、路演(Road show)
  路演(Road
show)也有人译做“路游”,是股票承销商帮助发行人安排的发行前的调研活动。一般来讲,承销商先选择一些呵能销出股票的地点,并选择一些可能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然后,带领发行人逐个地点去召开会议,介绍发行人的情况。了解投资人的投资意向。承销商和发行人通过路演,可以比较客观地决定发行量、发行价及发行时机。
95、绿鞋(Green shoe)
  是一种包销商在获得发行人许可下可以超额配售股份的发行方式,其意图在于防止股票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下,达到支持和稳定二级中场交易的目的。发行股票时,包销商与发行人达成协议,允许包销商在既定的股票发行规模基础上,可以视市场具体情况使用发行人所授予的股份超额配售权。包销商一旦使用这种超额配售权,就处于卖空位置、这样一旦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时,包销商就可以按发行价格购买抛售之股票,从而达到支撑股价的目的。如果这种超额配售未得到发行人许可,一旦股票上市后股价上涨,包销商就必须以高于发行价的价格购回其所超额配售的股份,从而遭受经济损大;发行人的许可使得包销商超额配售的股份有了来源保证,不必花高价去市场购买,只需发行人多发行相应数量的股份给包销商即可。如果超额配售未获发行人许可,则被称为“光脚鞋”(Bare
Shoe),它常被包销商将其与绿鞋一起合用,以增大卖空空间和市场支撑能力。绿鞋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

96、股票上市
  股票上市是指己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为,股票上市,是连接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的“桥梁”。在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后即获得上市资格。
97、两地上市
  两地上市就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时在两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对一家已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准备在另一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那么它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境外发行不同类型的股票,并将此种股票在境外市场上市。我同有些公司既在境内发行A股。又在香港发行上市H股,就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种形式是在两地都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并通过国际托管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的跨市场流通。此种方式一般又被称为第二上市,以存托凭证(ADR或GDR)在境外市场上市交易就属于这一类型。

98、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中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99、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是指上中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100、上市公告书
  上市公告书是公司股票上市前的重要信息披露资料。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股票挂牌交易日之前的3天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定报刊上刊登上市公告书,井将公告书备置于公司所在地,挂牌交易的证券交易所、有关证券经营机构及其网点,就公司本身及股票上市的有关事项,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和说明,以利于投资者在公司股票上市后,做出正确的买卖选择。如果公司股票自发行结束日到挂牌交易的首日不超过90天,或者招股说明书尚未失效的,发行人可以只编制简要上市公告书。若公司股票自发行结束日到挂牌交易的首日超过90天,或者招股说明书已经失效的、发行人必须编制内容完整的上市公告书。

101、股票市价总值
  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它的股票市场价格乘以发行的总股数。即为该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市价总值。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加总,就可得出整个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
102、流通市值
  我国股票市场上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还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只是发行股本的一部分、称为流通股本,把这一部分股本的数量乘上股价,就得到公司在股市上的流通市值。
103、送红股
  送红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及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

104、转增股本
  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下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105、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必须认真承担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同时,上市公司必须将公司发生的重要事项,及时向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报告,以保证市场监管的有效进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投资者评估公司经营状况所需要的信息;另一类则是对股价运行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根据《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第四条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有四大部分,即:招股说明书(或其他募集资金说明书)、上布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


证券交易类

证券交易类
106、交易席位 
  交易席位原指交易所大厅中的座位,座位上有电话等通讯设备,经纪人可以通过它传递交易与成交信息。证券商参与证券交易必须首先购买席位,席位购买后只能转让,不能撤消。拥有交易席位,就拥有了在交易大厅内进行证券交易的资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易方式由手工竞价模式发展为电脑自动撮合,交易席位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渐演变为与交易所撮合主机联网的电脑报盘终端。
107、特别席位   
  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内开设的B股特别席位,是指证券交易所批准的境外特许经纪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内使用的只能从事B股交易的专用席位。说其特别,一是因为特别席位的使用者不是证券交易所的会员,二是因为特别席位只能用于从事B股交易。
108、专家经纪人(specialist)
  是证券交易所指定的特种会员,其主要职责是维持一个公平而有有次序的市场,即为其专营的股票交易提供市场流通性并维持价格的连续和稳定。专家经纪人主要有以下两项职能:一是组织市场交易,专家经纪人接受证券商买卖申报,按交易所规则确定并连续报出专营股票的买价和卖价,作为市场的有效竞价范围;二是维持市场均衡,当市场买卖申报不均衡时,专家经纪人有责任加入较弱的一方,用自己的帐户买入或卖出股票,以改善市场的流通性。
109、做市商(market maker)
  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地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110、除权
  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
  送股除权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每股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111、除息
  由于公司向股东分配红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
  除息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112、填权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这种行情称为填权。
113、贴权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不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这种行情称为贴权。
114、一线股
  指股票市场上价格较高的一类股票,这些股票业绩优良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股价领先于其他股票
115、二线股
  在股票市场上价格中等,业绩在上市公司中居中游的股票。
116、三线股
  指价格低廉的股票。这些公司大多业绩不好,前景不妙,有的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境地。
117、场内交易市场
  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18、场外交易市场
  又称柜台交易或店头交易市场,指在交易所外由证券买卖双方当面议价成交的市场。它没有固定的场所,其交易主要利用电话进行,交易的证券以不在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为主。近年来,一些场外交易市场大量采用先进的电子化交易技术,使市场覆盖面更加广阔,市场效率有很大提高,这以美国的那斯达克市场为典型代表。

119、无形市场
  不设交易大厅作为交易运行的组织中心,投资者利用证券商与交易所的电脑联网系统,可直接将买卖指令输入交易所的撮合系统进行交易。目前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基本达到无形市场的标准
120、限价委托(limit order)
  客户向证券经纪商发出买卖某种股票的指令时,对买卖的价格作出限定,即在买入股票时,限定一个最高价,只允许证券经纪人按其规定的最高价或低于最高价的价格成交,在卖出股票时,则限定一个最低价。限价委托的最大特点是,股票的买卖可按照投资人希望的价格或者更好的价格成交,有利于投资人实现预期投资计划。
121、市价委托(market order)
  只指定交易数量而不给出具体的交易价格,但要求按该委托进入交易大厅或交易撮合系统时以市场上最好的价格进行交易。市价委托的好处在于它能保证即时成交
122、止损委托(stop order)
  要求经纪人在市场价格达到一定水平时,立即以市价或以限价按客户指定的数量买进或卖出,目的在于保护客户已获得的利润。
123、开市和收市委托(market at open and close)
  要求经纪人在开市或闭市时按市价或限价委托方式买卖股票。其特点在于限定成交时间,而对具体报价方式没有严格要求。
124、盘档
  是指投资者不积极买卖,多采取观望态度,使当天股价的变动幅度很小,这种情况称为盘档。

125、整理
  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急剧上涨或下跌后,开始小幅度波动,进入稳定变动阶段,这种现象称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变动的准备阶段。
126、跳空
  指受强烈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股价开始大幅度跳动。跳空通常在股价大变动的开始或结束前出现
127、回档
  是指股价上升过程中,因上涨过速而暂时回跌的现象
128、反弹
  是指在下跌的行情中,股价有时由于下跌速度太快,受到买方支撑面暂时回升的现象。反弹幅度较下跌幅度小,反弹后恢复下跌趋势。
129、多头
  对股票后市看好,先行买进股票,等股价涨至某个价位,卖出股票赚取差价的人。
130、空头
  是指变为股价已上涨到了最高点,很快便会下跌,或当股票已开始下跌时,变为还会继续下跌,趁高价时卖出的投资者。

131、买空
  预计股价将上涨,因而买入股票,在实际交割前,再将买入的股票卖掉,实际交割时收取差价或补足差价的一种投机行为。
132、卖空
  预计股价将下跌,因而卖出股票,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股票如数补进,交割时,只结清差价的投机行为。
133、利空
  促使股价下跌,以空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134、利多
  是刺激股价上涨,对多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135、多杀多
  是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上涨,于是市场上抢多头帽子的特别多,然而股价却没有大幅度上涨,等交易快结束时,竞相卖出,造成收盘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
136、轧空
  是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下跌,于是都抢空头帽子,然而股价并末大幅度下跌,无法低价买进,收盘前只好竞相补进,反而使收盘价大幅度升高的情况。
137、长多
  是对股价远期看好,认为股价会长期不断上涨,因而买进股票长期持有,等股价上涨相当长时间后再卖出,赚取差价收益的行为。
138、短多
  是对股价短期内看好,买进股票,如果股价略有不涨即卖出的行为。
139、死多
  是看好股市前景,买进股票后,如果股价下跌,宁愿放上几年,不嫌钱绝不脱手。
140、套牢
  是指预期股价上涨,不料买进后,股价路下跌;或是预期股价下跌,卖出股票后,股价却一路上涨,前者称多头套牢,后者是空头套牢。

141、股价指数
  股价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中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根据股价指数反映的价格走势所涵盖的范围,可以将股价指数划分为反映整个市场走势的综合性指数和反映某一行业或某一类股票价格上势的分类指数。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算术平均法,是将组成指数的每只股票价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加权平均法,就是在计算股价个均值时,不仅考虑到每只股票的价格,还要根据每只股票对市场影响的大小,对平均值进行调整。实践中,一般是以股票的发行数量或成交量作为市场影响参考因素,纳入指数计算,称为权数。由于以股票实际平均价格作为指数不便于人们计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价来表水指数水平。而是以某一基准日的平均价格为基准,将以后各个时期的平均价格与基准日平均价格相比较。计算得出各期的比价.再转换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为股价指数的值。

142、道?琼斯指数
  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捐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

143、日经指数
  日经指数,原称为“日本经济新闻社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是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井公布的反映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措数。
144、伦敦金融时报指数
  由英国最著名的报纸——《金融时报》编制和公布,用以反映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行情变动。该指数分三种;一是由30种股票组成的价格指数;二是由100种股票组成的价格指数;三是由500种股票组成的价格指数。通常所讲的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指的是第一种,即由30种有代表性的工商业股票组成并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来的价格指数。
145、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0。
146、国企指数
  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全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147、红筹股指数
  红筹股指数,指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恒生红筹股指数。该指数于1997年6月16已正式推出,样本股包括32只符合其选取条件的红筹股,而非所有红筹股。指数以1993年1月4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资产证券化类
148、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参见:热点追踪》再次关注证券化
149、特定交易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
  具有单一目的即购买应收款和发行这些应收款抵押债务,从而为购买融资的交易机构。处于发起人和投资者之间,SPV允许应收款与发起人破产风险相分离。

150、抵押担保债务证券(collateralised mortgage obligation,COM)
  多种类支付证券,通过一些种类证券或债券向投资者提供一些不同的现金流安排。因此这一附属担保品的现金流被分解或按优先次序排列以便满足具有对利率到期日结构和不同风险偏好的各种投资者要求。

151、信用提高(credit enhancement)
  在一个交易结构里的一些要素被设计用于保护投资者免受发生在潜在附属担保品上的损失。
152、不破产(bankruptcy-remote)
在已证券化资产获得不破产资格的结构中,投资者的现金流不应受到发起人破产情况的危害。

其他类
153、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
  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简称IOSCO)是国际间各证券暨期货管理机构所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正式成立于1983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证监会美洲协会。中国证监会于1995年加入该组织,成为其正式会员。

154、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IBV)
  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成立于1961年,永久会址设在巴黎。其前身是1957年欧共体8个成员国成立的“欧洲证券交易所协会”。FIBV对会员的市场规模、法制化建设等诸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取得FIBV会员资格被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作为其证券市场达到国际认可标准的一种认同。
155、路透系统(Reuters)
  路透系统由路透通讯社创立,总部设在伦敦,路透社拥有的信息收集网络,联系着全球500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200多家交易所,24小时不停地由总部发出各种经济信息和金融信息,客户可以随时获得从外汇、债券到期货、股票、能源在内的各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路透系统的产品覆盖了从信息到分析、交易、风险管理的整个金融运作过程。

156、德励信息系统(Telerate Dow Jones Global Information)
  由美国的Telerate公司开发和创立,1990年与Dow
Jones公司合并。德励系统提供全球24小时金融市场信息服务,以实时系统功能见长,按内容分为报价系统、新闻系统、评论系统、分析系统和交易系统。
157、那斯达克(NASDAQ)
  那斯达克(NASDAQ)是指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其英文全称为“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缩写为NASDAQ。那斯达克证券市场创立于1971年。那斯达克证券市场的独特之处有两个:一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动报价系统,自动报价系统是一套电子信息系统,专门收集和发布证券自营商买卖非上市证券的报价;二是其做市商系统。

158、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在美闰证券发行之初,尚元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定”,这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到了1817年,华尔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跃,于是市场参加者成立了“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一个集中的证券交易中场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处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美国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密、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证券交易所。

159、伦敦证券交易所
  作为世界第三大证券交易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它的前身为17世纪末伦敦交易街的露大市场,是当时买卖政府债券的“皇家交易所”1773年由露大市场迁人司威丁街的室内,并正式改名为“伦敦证券交易听”。与世界上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伦敦证券交易所具有三大特点①上市证券种类最多,除股票外,有政府债券,国有化工业债券,英联邦及其他外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其中外国证券占50%左右;②拥有数量庞大的投资于国际证券的基金,对于公司而言,在伦敦上市就意味着自身开始同国际金融界建立起重要联系:③它运作着四个独立的交易市场。

160、东京证券交易所
  东京证券交易所是目前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1878年5月,日本政府制订了《股票交易条例》,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了东京、大贩两个股票交易所,其中的东京股票交易所也就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161、香港联合交易所
  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丁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后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满足不了股票市场繁荣和发展的需要,1969年以后相继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所谓“四会时代”。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证券市场四会并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种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4月2日,联交所开业,并开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

162、证券经纪业务
  证券经纪业务,是指通过收取佣金作为报酬,促成买卖双方交易行为而进行的证券中介业务。证券经纪业务是随着集中交易制度的实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在证券交易所内交易的证券种类繁多,数额巨大,而交易厅内席位有限,一般投资者不能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固此只能通过特许的证券经纪商作中介来促成文易的完成。

163、证券自营业务
  证券自营业务,简单他说,就是证券经营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和资金买卖证券从而获取利润的证券业务。
164、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一般是指证券经营机构开办的资产委托管理,即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
165、按揭证券公司
  按揭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购买商业银行房地产按揭贷款,并通过发行按揭证券募集资金的中介机构。
166、国债一级自营商
  国债一级自营商,是指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经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共同审核确认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参与财政部国债招标发行,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市场顺畅运转。我国从1993年底开始实行的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

167、证券结算公司
  证券结算公司,是指专门为证券与证券交易办理存管、资金结算交收和证券过户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我国目前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各自具有自成体系的结算系统,证券存管、结算与交收分别由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结算公司来承担,井通过净额结算方式,在成交后的次一工作日完成资金的划拨和证券的交收。
168、证券信息公司
  证券信息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对证券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存储、分析,传递以及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的开发,为客户提供各类证券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中介机构。
169、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汪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形成不同的审计意见,出具四种基本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170、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
  建立和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是保护投资盲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三公”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1)公开原则,又称信息公开原则。公开原则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证券信息的初期披露和持续披露。(2)公平原则。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要求证券发行、交易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公平的保护。(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针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而言的,它要求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开、公平原则基础上,对一切被监管对象给以公正待遇。

171、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主要包括下列行为:①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行为;②内幕人员向他人泄漏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获利的行为;③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根据该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行为。这里的内幕人员,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证券市场的主管机关和证券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为该上市公司服务的律师、会计师等能够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

172、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就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根据财政部1997年5月22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视其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将具视为关联方。凡以上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均破视为关联交易。

173、过度包装
  股份公司借上中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包装,有利于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公司为了多募集资金,在改制和发行过程中,不认真挖掘企业的特点与优势,而是在财务数据上弄虚作假,在文字介绍上哗众取宠,冠之以“这个第一”、“那个之最”等,误导投资者。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过度包装。

174、操纵市场行为
  证券市场中的操纵中场行为,是指个人或机构背离市场自由竞争和供求关系原则,人为地操纵证券价格,以引诱他人参与证券交易,为自己牟取私利的行为。中国证监会于1996年11日颁布的《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对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这类行为包括:①通过合谋或者集中资金操纵证券市场价格;②以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等手段影响证券发行、交易:③为制造证券的虚假价格,与他人串通,进行不转移证券所有权的虚买虚卖;④以自己的不同账户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价格和数迢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⑤出售或者要约出售其并不持有的证券,扰乱证券市场秩序;(6)以抬高或压低证券交易价格为目的,连续交易某种证券;(7)利用职务便利,人为地压低或者抬高证券价格;(8)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股评人十利用媒介及其他传播手段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市场正常运行;(9)上市公司买卖或与他人串通买卖本公司的股票。

175、新兴市场(Emerged Markets)
  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

176、成熟市场(Developed Markets)  是与新兴市场相对而言的高收人国家或地区(即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股市。

除权、除息价怎样计算
上市公司进行分红、配股后,除去可享有分红、配股权利,在除权、除息日这一天会产生一个除权价或除息价,除权或除息价是在股权登记这一天收盘价基础上产生的,计算办法具体如下:
  上市公司进行分红、配股后,除去可享有分红、配股权利,在除权、除息日这一天会产生一个除权价或除息价,除权或除息价是在股权登记这一天收盘价基础上产生的,计算办法具体如  除息价的计算办法为: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除权价计算分为送股除权和配股除权。
  送股除权计算办法为:送股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价计算方法为:配股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有分红、派息、配股的除权价计算方法为:除权价=(收盘价+配股比例×配股价-每股所派现金)÷(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注:除权、除息价均由交易所在除权日当天公布。权证基本常识 一、权证基本常识

    1、什么是权证?
    答:权证是一种有价证券,投资者付出权利金购买后,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一特定期间(或特定时点)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者出售标的证券。其中:
    发行人是指上市公司或证券公司等机构;
    权利金是指购买权证时支付的价款;
    标的证券可以是个股、基金、债券、一篮子股票或其它证券,是发行人承诺按约定条件向权证持有人购买或出售的证券。

    2、权证有哪些种类?
    答:权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1)按买卖方向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认购权证持有人有权按约定价格在特定期限内或到期日向发行人买入标的证券,认沽权证持有人则有权卖出标的证券。
    (2)按权利行使期限分为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美式权证的持有人在权证到期日前的任何交易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欧式权证持有人只可以在权证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
    (3)按发行人不同可分为股本权证和备兑权证。股本权证一般是由上市公司发行,备兑权证一般是由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
    比较项目        股本权证        备兑(衍生权证)
    发行人        标的证券发行人        标的证券发行人以外的第三方
    标的证券        需要发行新股        已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
    发行目的        为筹资或高管人员激励用        为投资者提供避险、套利工具
    行权结果        公司股份增加、每股净值稀释        不造成股本增加或权益稀释
    (4)按权证行使价格是否高于标的证券价格,分为价内权证、价平权证和价外权证。
    价格关系        认购权证        认沽权证
    行使价格>标的证券收盘价格        价外        价内
    行使价格=标的证券收盘价格        价平        价平
    行使价格<标的证券收盘价格        价内        价外
    (5)按结算方式可分为证券给付结算型权证和现金结算型权证。权证如果采用证券给付方式进行结算,其标的证券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如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则仅按照结算差价进行现金兑付,标的证券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3、权证的发行公告书列明的条款一般是什么含义呢?
    答:权证的各要素都会在发行公告书中得到反映,举例来说:A公司发行以该公司股票为标的证券的权证,假定发行时股票市场价格为15元,发行公告书列举的发行条件如下:
    (1)发行日期:2005 年8月8日
    (2)存续期间:6个月
    (3)权证种类:欧式认购权证
    (4)发行数量:50,000,000份
    (5)发行价格:0.66元
    (6)行权价格:18.00元
    (7)行权期限:到期日
    (8)行权结算方式:证券给付结算
    (9)行权比例:1:1
    上述条款告诉投资者由A公司发行的权证是一种股本认购权证,该权证每份权利金是0.66元,发行总额为5千万份,权证可以在六个月内买卖,但行权则必须在六个月后的到期日进行。如果到期时A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20元,高于权证的行权价18元,投资者可以18元/股的价格向发行人认购市价20元的A公司股票,每股净赚2元;如果到期时A公司股价为15元,低于行权价18元,投资者可以不行权,从而仅损失权利金0.66元/股。

    4、投资者如何利用权证获取超额利润和规避风险?
    答:(1)利用权证获取超额利润。权证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投资工具,购买时只需花费少量的权利金,但有可能收益会很大。例如:投资者李先生投资1000股A公司股票,王先生投资10000份A公司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18元。假定两人同时入市,入市时A公司股票价格为15元,权证到期时,A公司股价上升到20元,则李先生和王先生的盈利如下:
                  李先生           王先生
    买入品种      1000股股票     10000股认购权证
    买入价        15元           0.66元
    卖出价        20元           2.00元
    盈利        5000元           13400元
    投资成本        15,000元    6600元
    回报率        33.33%        203.03%
    从上表对比可以看出,权证投资具有很高的杠杆性。王先生判断正确的情况下,其买入A公司权证的收益远远超出李先生购买股票的收益。当然,如果王先生判断错误,其投资亏损则同样远大于李先生。
    (2)利用权证进行避险。投资者如果已经持有A公司股票,可以购买权证进行避险,如果投资者估计A公司股票会上涨,但又担心可能会出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可以花费少量的权利金买进A公司的认沽权证,一旦当股票未来下跌时,权证获得的收益部分可以用来弥补A公司股票的损失。而如果预测正确,股票价格上涨,买入的股票已经获利,所损失的只是少量的权利金。

    5、投资者在投资权证时应该注意哪些风险?
    答:投资者投资权证时,务必需要注意控制以下主要的风险因素:
    (1)价格剧烈波动风险:权证是一种高杠杆投资工具,标的证券市价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权证价格的剧烈波动。
    (2)价格误判风险:权证价格受到标的证券的价格走势、行权价格、到期时间、利率、权益分派和权证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权证持有人对此等因素的判断失误也可能导致投资损失。
    (3)时效性风险:权证与股票不同,有一定的存续期间,且其时间价值会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迅速递减。
    (4)履约风险:如果发行人发生财务风险,投资者有可能面临发行人不能履约的风险。

    6、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答:认购或认沽权证的价格走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影响备兑权证价格的因素        认购权证价值        认沽权证价值
    标的证券价格愈高                    越高        越低
    行权价格愈高                        越低        越高
    标的证券价格波动性愈高              越高        越高
    距离到期日时间愈长                  越高        越高
    利率水平愈高                        越高        越低
    现金红利派发愈多                    越低        越高

    二、权证入市须知

    1、投资者入市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答:投资者参与权证交易前,应当先向具备代理权证交易资格的证券公司了解有关权证交易的必备常识,了解该产品的风险。投资者必须与证券公司签订风险揭示书后方可参与权证交易。

    2、权证买卖使用什么帐户?
    答:投资者应当使用A股证券账户进行权证的认购、交易和行权申报。投资者如果已经开立A股证券帐户就不需要重新开户,可使用现有的A股帐户进行权证交易。

    3、深交所如何编制权证的简称和代码?
    答:深交所权证简称是六位,XYBbKs,其中:XY为标的股票的两汉字简称;Bb为发行人编码;K为权证类别:C—认购权证;P—认沽权证;s: 同一发行人对同一标的证券发行权证的发行批次,取值为[0,9],[A,Z],[a,z]。例:国信证券基于万科A发行的认购权证的简称可能为“万科GXC1”。
    权证代码是‘03’开头的六位数字,认购权证代码区间:【030000,032999】,认沽权证代码区间:【038000,039999】,其中认购权证的代码有3000个,认沽权证的代码有2000个。

    4、权证的交易规则和A股股票有什么不同?
    答:权证的交易规则和A股股票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差别项目        A股股票        权证
    交易期           T+1        T+0
    开盘、收盘价确定方式        分主板与中小板两种        按中小企业板方式执行
    最小申报单位        0.01元        0.001元
    涨跌幅度限制        10%        标的证券涨跌金额的1.25倍(注1)
    是否设大宗交易        是        否
    结算交收           现金        现金/ 证券给付
    注1:此处解释详见问题5‘权证的价格涨跌幅限制与股票有什么不同?’

    5、权证的价格涨跌幅限制与股票有什么不同?
    答:权证涨跌幅是以涨跌幅的绝对价格来限制的,计算公式如下: 
    权证涨(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
    例如:A公司权证的某日收盘价是4元,A公司股票收盘价是16元。次日A公司股票最多可以上涨或下跌10%,即1.6元;而权证次日可以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为(17.6-16)×125%=2元,换算为涨跌幅比例可高达50%。

    6、投资者如何对权证行权?
    答:投资者行权可以通过交易所申报行权指令进行,行权指令当日有效,当日可以撤消;当日买进的权证,当日可以行权;但当日行权取得的标的证券,当日不得卖出,可于次一交易日卖出。
    现金结算方式下,权证行权的结算价格为行权日前十个交易日标的证券收盘价的平均数。
    权证到期当日,现金给付权证属于价内证的,可自动行权,持有人无须申报指令。属证券给付方式的权证,投资者可选择自行申报行权或于权证到期前委托证券公司代为办理行权。

    7、在标的证券除权、除息等股权登记日(R日)当天申报行权所得的证券是否含权?
    答:深圳市场对权证的结算采取货银对付的T+1交收模式,投资者在R日申报行权所得的标的证券于R+1日实际到账,因此深市权证持有者R日行权所得标的证券不含权。中国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将于R+1日根据调整后的行权价格及行权比例办理行权交收。

    8、权证交易中主要会披露哪些信息?
    答:权证交易中披露的信息主要有:(1)权证即时交易信息;(2)每日开盘前公布的每只权证可流通数量、持有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5%的持有人名单;(3)权证发行人根据信息披露有关规定所发布的信息公告。

    9、权证的到期日和最后交易日是同一天吗?
    答:不是同一天,到期日是指权证持有人可行使认购(或出售)权利的最后日期。该期限过后,权证持有人便不能行使相关权利,权证的价值也变为零。最后交易日是权证续存期满前5个交易日,如到期日为T日,则从T-4日开始中止交易。该日期过后投资者不能再买卖权证,但仍可行权。

    10、权证如何向投资者收费?
    答:权证的收费标准参照基金的标准,本所暂定权证的交易佣金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3%,登记结算公司免收取权证交易过户费,行权费用为过户证券面值的0.05%,非交易过户手续费为每笔10元,最终收费标准以本所和登记结算公司颁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11. 百慕大权证是行权方式介于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之间的权证。标准的百慕大权证通常在权证上市日和到期日之间多设定一个行权日,取名"百慕大"是因为百慕大位于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之间。后来,百慕大权证的含义扩展为权证可以在事先指定的存续期内的若干个交易日行权,例如我们假设百慕大权证,行权日可以设为2005年12月10日、2006年2月10日、2006年4月10日、2006年6月10日等。百慕大权证由于给予权证持有人更多的行权日选择,因此价格比同等条款的欧式权证高,但应低于同等条款的美式权证。

    补充权证杠杆比例是如何计算的  
    权证的杠杠比例=标的股票价÷(权证价格÷行使比例)
    或 
    权证的杠杠比例=标的证券价格×行使比例÷权证价格 

    假设某认购权证,其价格为5元,对应的标的股票的价格为10元,行权比例为10(即1份权证可以认购10股股票),那么该权证的杠杆比例=标的股票的价格÷(权证价格÷行权比例)=10元÷(5元÷10)=20倍。
    权证杠杆比例的含义就是,你花5元购买1份权证,可以看作你对应购买了10股股票(100元),即5元起到了100元的效果。 

    权证品种溢价率计算公式 
    内在价值:认股权证内在价值=标的证券价格-最新执行价格,若标的证券价格<=最新执行价,则内在价值为 0;认沽权证内在价值=最新执行价-标的证券价格,若标的证券价格>=最新执行价,则内在价值为 0。
   
    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权证实际市场价格-内在价值,任何权证的价格都是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和,投资者可以时时计算内在价值,但时间价值随着权证上市不断减少,所以投资者去判断权证价格时,应该注意随着行权时间的临近,权证价格必然要不断接近内在价值。
   
    溢价率: 溢价率就是在权证到期前,正股价格需要变动多少百分比才可让权证投资者 在到期日实现打和。溢价率是量度权证风险高低的其中一个数据,溢价率愈高, 打和愈不容易。
   
    认购权证溢价率=[ ( 行权价+认购权证价格/行权比例 ) / 标的证券价格 — 1 ]×100%
   
    认沽权证溢价率=[ 1 — ( 行权价-认沽权证价格/行权比例 ) / 标的证券价格 ]×100%
   
    隐含波动率:香港市场称为“引伸波幅”,引伸波幅是市场对相关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性的预期,当引伸波幅上升时,认股权证的价格会调高,而当引伸波幅下跌时,认股权证的价格将调低。投资者应该在引伸波幅较低的时候买入,引伸波幅较高的时候卖出。

权证词典

 

标的证券:

发行人承诺按约定条件向权证持有人购买或出售的证券。

认购权证:

发行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证券的有价证券。

认沽权证:

发行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出售标的证券的有价证券。

行权:

权证持有人要求发行人按照约定时间、价格和方式履行权证约定的义务。

行权价格:

发行人发行权证时所约定的,权证持有人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的价格。

行权比:

一份权证可以购买或出售的标的证券数量。

证券给付结算方式:

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发行人有义务按照行权价格向权证持有人出售或购买标的证券。

现金结算方式:

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发行人按照约定向权证持有人支付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之间的差额。

价内权证:

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权证行权价格与行权费用之和低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的认购权证;或者行权费用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之和低于权证行权价格的认沽权证。

溢价(率)与
盈亏平衡点(打和点):

溢价就是根据正股现价、权证现价及行权价,推算出来的正股价格需要变动多少百分比才可让权证投资者在到期日实现盈亏平衡。

杠杆比率
(亦称名义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标的证券价格/(权证价格x行权比例);代表用1份标的证券的价格可以买入多少份“对应1份标的证券的权证”

有效杠杆比率
(亦称实际杠杆比率):

有效杠杆比率=杠杆比率x对冲值 (delta), 代表标的证券价格变动1%时,权证价格理论上会发生的变动百分比。

对冲值(delta):

代表权证价格对标的证券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亦即表示当正股价格变动一个单位时,权证价格将会变动多少。
认购权证的对冲值在0与+1之间(认沽权证的对冲值是-1与0之间),价平权证的对冲值为0.5。认股证越是价外,对冲值越接近0;认股证越是股内,对冲值越接近±1。
对冲值也可理解为表示该权证有多大概率在到期时被行权。

σ:标的股票波动率
(historical/implied volatility):

历史波动率(历史波幅):通过标的股票的历史交易价格数据计算得出;
隐含波动率(引伸波幅): 根据其它参数和权证的实际市场价格推算出来的标的股票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是理论上衡量权证便宜还是贵的主要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名
    指标释义

    权证理论价值
    通过权证定价理论模型计算出来的权证价值。

    溢价率
    权证溢价率,揭示权证交易价格与正股交易价格偏离的幅度。具体计算公式为:认购权证溢价率=(行权价格+(认购权证市价/行权比例)-正股市价)/标的证券市价×100%;认沽权证溢价率=(正股市价-(行权价格-(认沽权证市价/行权比例)))/正股市价×100%

    打平点
    保持权证价格不变,使溢价率等于0的 正股价格。

    价内外程度
    价内外程度反映当前权证价格偏离行权价的程度。计算公式为:认购权证的价内外程度 =(正股收盘价-最新行权价)÷最新行权价×100%;认沽权证 的价内外程度 =(最新行权价-正股收盘价)÷最新行权价×100%。

    隐含波动率
    权证的实际市场价格和根据其它参数推算出来的正股回报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是理论上衡量权证便宜还是贵的主要指标。

    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正股价格/(权证价格×行权比例),代表用1份 正股的价格可以买入多少份“对应1份 正股的权证”。

    实际杠杆比率
    实际杠杆比率=杠杆比率×对冲值 (Delta),反映正股价格变动1%时,权证市场价格会发生的变动百分比。

    Delta值
    反映权证价格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即当正股价格变化1分钱时,权证理论价格变化多少分钱。

    Gamma值
    反映Delta值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即当正股价格变化1分钱时,权证的Delta指标的变化的百分比。

    Vega值
    反映权证价格对正股回报波动率变化的敏感性,即当正股回报波动率变动1%时,权证理论价格的变化多少分钱。

    Rho值
    反映权证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即当短期无风险利率变化1%时,权证理论价格变化多少分钱。

    Theta值
    反映权证价格对权证存续期长度变化的敏感性 ,即当存续期长度变化0.01年时,权证理论价格变化多少分钱。

    Lambda值
    反映权证理论价格变化百分比对正股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敏感性,即正股价格变化1%时,权证理论价格发生变动的百分比。
    权证问答集萃 
    概念篇
  1. 什么是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
  答: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特点见下表:    认购权证 
    认沽权证 
    持有人的权利 
    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段期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 购买 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段期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 出售 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到期可得的回报   (权证结算价格-行权价)× 行权比例 *     * 未考虑行权有关费用   (行权价-权证结算价格)× 行权比例 * 
    * 未考虑行权有关费用

  2. 权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作为一种衍生产品,权证的价值主要受其标的证券的影响。  以下五项是影响权证价值的主要因素:  标的证券的价格
  标的证券的波幅
  距离权证到期日的时间
  利率
  标的证券预计派发的股息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项因素对认购和认沽权证的影响概括如下表: 
    因素 
    认购权证价值 
    认沽权证价值    标的证券的价格上升     标的证券的波幅扩大 
    距离权证到期日的时间减少
    利率上升 
    标的证券预计派发股息增加 
    3. 投资权证有哪些优点?   答:投资权证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确定投资的最大风险,在标的股票下跌时,权证持有人的最大损失限定为投资权证的全部成本;第二大好处是可以利用权证的高杠杆性,在股票上涨时,充分享受股票上涨的收益。

  举例1:利用权证锁定风险

  比较1000元的3种投资组合:
  (1)1000元国债:获取固定收益,但无法享受股票上涨收益;
  (2)1000元股票:有机会享受股票上涨收益,但最大损失可能是在股票上的全部投资;
  (3)900元国债+100元认股权证:既可获取固定收益,又保留享受股票上涨收益的机会;最大损失限于投资权证的全部成本(100元)。

  举例2:权证的高杠杆性
  假设股票A的权证行权价为8元。比较表1中标的股票和权证的收益。

  表1
 
    2005 年 7 月 1 日 
    2005 年 8 月 1 日 
    收益率 

    股票 A 
    10 
    11 
    10 % 

    股票 A 的权证 
    2.2 
    3.1 
    41%

  4. 与股票相比,权证有哪些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的风险?
  答:权证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1)权证到期价值为零的时效性风险:权证是有一定期限的,持有者应及时在到期日或此之前对价内证行权,因为期满后权证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2)权证交易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由于权证是一种高杠杆性的产品,其价格只占标的证券价格的较小比例,可能出现权证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
  举例:某日权证的收盘价是2元,标的股票的收盘价是10元。第二天,标的股票大跌至跌停价9元,如果权证也跌停,按规定,T日权证的跌停价格为 2-(10-9)×125%=0.75元。可以看到一天内标的股票下跌10%,而权证下跌62.5%,跌幅比股票大的多。
  当然,另一方面,权证上涨时的幅度也可能比股票大。

  3)权证持有人到期无法行权的履约风险:权证实质是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虽然交易所对权证发行规定了一定的条件,但发行人在到期日还是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向权证持有人给付约定的证券或现金。这种情况属于发行人的违约,权证持有人可以根据权证发行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的约定,追究权证发行人的违约责任。
  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充分理解权证产品,认识其风险,之后再参与权证的交易。

  交易篇

  5. 在哪里可以进行权证的交易?
  答:投资者可以在经本所认可的具有本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买卖权证。如果营业部不能代理买卖权证,可能是该营业部交易权证的资格受到限制,请与该券商联系确认。

  6. 权证交易前需在券商做什么准备?
  答:投资者买卖权证前应在其券商处了解相关业务规则和可能产生的风险,并签署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统一制定的风险揭示书。只有在签署风险揭示书后,投资者才能进行权证交易。

  7. 如何交易权证?
  答:权证的买卖与股票相似,投资者可以通过券商提供的诸如电脑终端、网上交易平台、电话委托等申报渠道输入帐户、权证代码、价格、数量和买卖方向等信息就可以买卖权证。所需帐户就是股票帐户,已有股票帐户的投资者不用开设新的帐户。

  8. 权证申报有何限制?
  答:权证买卖单笔申报数量不超过100万份,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1元人民币。
  权证买入申报数量为100份的整数倍,也就是说投资者每次申报买入的最少数量应为100份,或100的整数倍。如可以买入100份、1200份等,但不得申报买入99份、160份等。
  权证卖出申报数量没有限制。对于投资者持有的不到100份的权证如99份权证也可以申报卖出。

  9. 何时可以交易权证?
  答:权证交易时间同股票,即每个交易日集合竞价时间(9:15~9:25)和连续竞价时间(9:30~11:30,13:00~15:00)。

  10. 权证有存续期么?这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权证具有一定的期限,到期终止交易。因此投资者应该通过权证发行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权证发行人发布的提示性公告等各种途径及时关注和了解权证的存续期限,以避免到期没有卖出权证或没有行权从而遭受损失的情况。

  11. 权证实行T+0交易么?
  答:是,与股票交易当日买进当日不得卖出不同,权证实行T+0交易,即当日买进的权证,当日可以卖出。

  12. 权证实行涨跌幅限制么?涨跌幅限制如何规定的?
  答:权证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但与股票涨跌幅采取的百分之十的比例限制不同,权证涨跌幅是以涨跌幅的价格而不是百分比来限制的,具体按下列公式计算:
  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
  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
  当计算结果小于等于零时,权证跌幅价格为零。
  举例:某日权证的收盘价是2元,标的股票的收盘价是10元。 第二天,标的股票涨停至11元,如果权证也涨停,按上面的公式计算,权证的涨停价格为 2+(11-10)×125%=3.25元,此时权证的涨幅百分比为(3.25-2)/2×100%=62.5%。

  13. 什么情况下权证停牌?
  答:权证作为证券衍生产品,其价值主要取决于标的证券的价值,由此证价格和其标的证券的价格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根据本所规定:标的证券停牌的,权证相应停牌;标的证券复牌的,权证复牌。此外,本所还规定,本所根据市场需要有权单独暂停权证的交易。

  14. 权证交易中主要会披露哪些信息?
  答:投资者可以获取的权证信息主要包括:(1)随行情发布权证即时交易信息;(2)本所在每日开盘前公布的每只权证可流通数量、持有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5%的持有人名单;(3)权证发行人根据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所发布的各种公告。

  行权篇

  15. 权证如何行权?
  答:权证持有人行权的,应委托本所会员通过本所交易系统申报。权证行权的申报数量为100份的整数倍。行权申报指令当日有效,当日可以撤消。

  16. 权证行权的结算价格怎么计算?
  答: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为行权日前十个交易日标的证券收盘价的平均数。

  17. 本所对于权证行权及行权后取得的标的证券的交易有何特别规定?
  答:本所规定,当日买进的权证,当日可以行权。当日行权取得的标的证券,次一交易日可以卖出。

  18. 如果权证是价内权证,但我忘记行权了怎么办?
  答:采用现金结算方式行权的权证,且权证在行权期满时为价内权证的,权证发行人将提供自动行权安排,即委托交易及结算系统在权证期满后的3个工作日内主动向未行权的权证持有人支付现金差价。忘记行权的权证持有人自动获得现金差价。

  采用证券给付结算方式行权的权证,且权证在行权期满时为价内权证的,由于需要权证持有人按约定支付行权价款或交付证券,因此交易及结算系统无法自动行权。但代为办理权证行权的本所会员应在权证期满前的5个交易日提醒未行权的权证持有人及时行权,或按事先约定代为行权。

  19. 投资者交易权证和行权有哪些费用?
  答:权证的交易佣金、费用等,参照在本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标准执行。具体为权证交易的佣金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3%,行权时向登记公司按股票过户面值缴纳0.05%的股票过户费,不收取行权佣金。(暂定)

  权证词典:

  ü权证:是一种权利凭证,约定持有人在某段期间内,有权利(而非义务)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等方式收取结算差价。
  ü标的证券:指权证发行人承诺按约定条件向权证持有人购买或出售的证券。
  ü行权:指权证持有人要求发行人按照约定时间、价格和方式履行权证约定的义务。
  ü行权价格:指发行人发行权证时所约定的,权证持有人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的价格。
  ü行权比例:指一份权证可以购买或出售的标的证券数量。比如某认购权证的行权比例为0.1,那么10份权证可以买入1份股票。
  ü价内权证: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权证行权价格低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的认购权证;或者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低于权证行权价格的认沽权证。当出现价内权证的时候,行权可以获利。 权证学校
  小张老师:
  认购权证、认沽权证如何买卖?如何操作才能获利?操作是否和股票一样?
  我对认沽权不了解,还有行权价、存续期等也不懂,能否简要说明一下,谢谢。老王
  王先生:
  针对您的提问,简要回答如下:
  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买卖和股票基本一样,最低一手即100份为一个单位起买,只收不高于千分之三的佣金但不收印花税。如何操作才能获利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高抛低吸理论上虽然简单,但实际操作比较困难,根据中国香港和内地目前的权证交易者的情况来看,70%的权证参与者处于亏损状态,到行权日可能出现权证交易价格为零的风险。
  行权价指投资者所持有的权证可以按照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设定的收购价格在行权期内卖给公司。而存续期相对比较简单,即权证在市场上可供投资者交易的日期,一旦存续期结束就停止交易。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权证的存续期为1年左右,万科权证最短为9个月,而华菱权证最长为24个月。 小张老师
(小张老师)

    【2006-04-17】
  权证的创设是指权证上市交易后,由有资格的机构提出申请的、与原有权证条款完全一致的增加权证供应量的行为。
  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11月21日颁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允许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通知要求“创设权证与武钢认购权证或武钢认沽权证相同,并使用同一交易代码和行权代码”。
  权证的创设流程是怎样的?
  假如有一家创新试点券商准备创设武钢认购权证一亿份,则须同时开设权证创设账户和履约担保账户,并将一亿股武钢股票存放在履约担保账户里,然后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创设申请。获准后,其权证创设账户就得到一亿份武钢认购权证,此时市场中武钢权证的流通总量就增加了一亿份;如果他准备创设一亿份武钢认沽权证,那么应当将3.13亿元存放在履约担保账户,创设申请获准后他将得到一亿份武钢认沽权证。
  权证的注销又是怎么回事?
  权证的注销是指创设人(即创设权证的证券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注销其所指定的权证创设账户中的全部权证或部分权证。申请获准后,履约担保账户中与注销权证数量相等的股票或现金也相应解除锁定。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同一创设人申请注销权证的数量不得超过他之前所创设的数量。
  假如有一家创新试点券商在创设出一亿份武钢认购权证后,卖出后又从市场上买回八千万份武钢认购权证。申请注销获准后,其履约担保账户中将有八千万股武钢股票解除锁定,武钢认购权证的流通总量也就将减少八千万份。(晓然)(晓然)

    【2006-04-11】
  “我对权证的理解就是对冲风险,放大收益。”有着10多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李先生对记者说。
  权证的魅力来源于极强的杠杆效应。比如说A上市公司,市价为10元,发行的权证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为0.5元,发行契约规定投资者可以在12个月后以8元的价格买入A股票,那么,A股票只有在12个月后的价格是8.5元时,投资者才能获利。但如果一年后,A股票因为市场低迷或公司业绩因素出现下跌,价格只有8元或8元以下,那么,投资者购买权证的0.5元就打了水漂。而如果12个月后,因市场因素或公司业绩因素,A股票的价格达到了12元,那么,投资权证的收益就是12元减去8.5元,即3.5元,也就意味着你现在以0.5元买入的权证,12个月后的收益是3.5元,收益率高达600%。
  这,就是权证的魅力。
  别拿权证当股票
  “目前我国股市中的权证产品是作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配套产品推出的。由于大股东无法用现金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同时持股不多,送股的能力不够,所以权证应运而生。”国泰君安金融工程分析师李关峥说。
  权证,指的是由上市公司或第三方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一份完整的权证包括标的、有效期、行权价、认购比例、行权条件、货币单位、交割方式等要素。根据权利的行使方向,权证可以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
  认购权证属于期权当中的“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属于“看跌期权”。认购权证是赋予持有人一个权利但非责任,以行权价在特定期限内购买相关资产。相应的,认沽权证则意味着赋予持有人一个权利但非责任,以行权价在特定期限内出售相关资产。
  权证的推出不仅仅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工具,也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根据上交所的暂行办法,申请在上证所上市的权证,其标的证券为股票,标的股票应该满足三个硬性指标:一是20个交易日流通市值不低于10个亿;二是60个交易日股票换手率在25%以上;三是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个亿。
  业内人士据此分析,两类个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机会,一是在未来一至两年的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二是目前市价低于净资产值的个股,尤其是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股。
  李关峥介绍,由于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发展普遍看好,所以认购权证受追捧的程度远远大于认沽权证。从香港股市的经验看,99%的权证都是认购权证,尤其是在过去一年中股市持续走好的情况下,认购权证更是市场主力。
  专家提醒投资者,权证是一个与股票有着很大区别的金融品种,在投资权证之前,投资者应当先尽可能多地学习权证知识,在有了一定的准备之后,再涉足权证投资。权证投资时应当注意六大要点。不要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资权证。不少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习惯在套牢之后不再操作或不断补仓。这种操作策略在权证投资中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股票只要不退市,总有其价值,而权证具有时效性,到期以后就自动退市,不具备行权价值的权证在到期之后将变成废纸一张。
  计算权证的价值并不是简单等于“股价减去行权价”。决定权证价值的因素很多,包括正股股价、正股的波动率、权证的剩余期限、无风险利率、行权价格、红利收益率等。
  权证可以做“T+0”交易,权证允许在当日进行多次买卖。
  权证的涨跌停板幅度是变化的。其计算公式为: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当计算结果小于等于零时,权证跌幅价格为零。因此,当正股位于不同价位时,权证的涨跌停板幅度就会不一样,而不像股票那样固定在10%。
  权证价格的变化幅度与正股变化幅度不一定完全一致。虽然正股股价变化会影响权证价格,但权证价格同样受到其它因素制约,因此两者之间的走势可能出现差异。
  认沽权证的魅力
  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格时,认购权证投资者则从股价上涨中获得盈利,当股价低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将损失认购权证的费用,认购权证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上涨从中获利。相反,认沽权证则是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时,从股价下降中获得收益,当股价高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投资者将损失认沽权证的费用,认沽权证投资者希望做空股票从中获利。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已上市的九只权证,五只在沪市,四只在深市。六只认沽权证,三只认购权证。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掌握认沽权证的投资技巧很有必要。认沽权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正股未来的股价运行方向、时间值以及引伸波幅等因素,还来自于标的股票在未来出现大幅上涨而导致的权证价格下跌。
  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灵活地调节认沽权证与股票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投资策略,比如当投资者看空新钢钒或者武钢股份时,可选择仅持有认沽权证到期行权或中途变现;当投资者看多新钢钒或者武钢股份时,可仅持有新钢钒或者武钢股份的股票头寸,而在预期市场转淡时增持认沽权证以规避短期市场风险。
  投资者还可考虑同时持有新钢钒或者武钢股份与其认沽权证的组合来改变原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甚至进行无风险套利。对于中短线投资者来说,由于权证的T+0交易规则使得投资的时间风险大大降低,而权证的杠杆投资特性又增强了其投机价值,认沽权证同样是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从已上市的宝钢权证来看,市场对于权证的投机心理较强烈;而新钢钒权证的存续期仅1.5年,到期该权证将被执行或作废。如果不慎在远高于实际价值的部位介入,则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损失。此外,新钢钒权证的流通量仅为1.17亿份,低于宝钢权证的流通量,新钢钒权证可能无法在同一价格水平上进行较大数量的买入或卖出,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上述这些风险因素都是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充分考虑的。
  根据香港证监会《到期时处于价内及价外的衍生权证的比例》的研究报告,55.4%的权证在到期日变成了废纸一张。由此判断内地股市的权证在到期日时估计也会有一半行权,一半市场价格趋于零,即成废纸。一半权证的历史使命是提供一个投机的品种而已。

    【2006-04-04】
    决定权证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标的资产价格、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权证期限及其执行价格、市场利率以及现金股利等。
    (1)标的资产价格:由于权证是以标的资产为基础而产生的衍生产品,标的资产价格也就成了确定权证发行价格及其交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标的资产价格越高,意味着认购(沽)权证持有人执行权证所获收益越大(小)。因此标的资产价格越高的认购(沽)权证,其发行或交易价格往往越高(低)。
    (2)权证执行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相反,权证所约定的执行价格越高的认购(沽)权证,其发行或交易价格往往越低(高)。
    (3)权证有效期:权证有效期越长,权证的时间价值越高,因此权证发行价格或交易价格一般也就越高。
    (4)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越大,标的资产价格出现异常高(低)的可能性越大,那么权证处于价内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权证发行价格或交易价格一般也就越高。
    (5)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的高低,决定着标的资产投资成本的大小。无风险利率越高,投资于标的资产的成本越大,因而认购权证变得较具吸引力,而认沽权证的吸引力则相应变小,故认购(沽)权证的发行或交易价格就会越高(低)。
    (6)预期股息:我国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标的派息将调整行权价,调整公式为:新行权价格=原行权价格×(标的股票除息价/除息前一日标的股票收盘价)。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2006-03-13】
    台湾地区只有备兑权证,要求权证发行人必须同时经营承销、经纪、自营三种业务,且对发行人有股东权益、信誉评级、履约保证金等要求;对标的证券则有发行股本、持有人数等要求。
    我国台湾地区的权证市场是在充分参考香港市场的发展经验后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股本权证,只发行备兑权证。从1997年8月发行第一只备兑权证始,台湾地区权证市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
    在台湾权证市场开放初期,适逢股市高点,投资者对券商发行的权证趋之若鹜。然而随着台湾股市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堕入熊市,十余只权证几乎皆因发行在历史高点而全军覆没,投资者对权证这种新的金融工具也失去了信心。
    随着1999年股市景气复苏,权证市场又随着牛市再次热络起来。2003年19家发行券商共发行了321只权证,比起2002年的100只增长两倍多;权证发行金额亦由2002年的121.49亿元新台币大幅增长至309.84亿元。目前,权证已成为台湾券商发展新金融产品的主要途径。
    台湾要求备兑权证的发行人必须同时经营承销、经纪、自营三种业务,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股东权益达新台币30亿元,且无累积亏损;?2 资本额达10亿新台币以上且其保证机构的股东权益达新台币30亿元;?3 外国机构总公司股东权益达新台币30亿元以上,在台分支机构净值在新台币3亿元以上。
    与香港市场类似,台湾对备兑权证的发行人也有信誉评级要求,只有达到长期债信评级twBBB以上的金融机构才有资格发行备兑权证。
    发行人每次发行备兑权证的数量应在2000万单位以上,或发行单位在1000万单位以上,但发行总价值在2亿新台币以上。备兑权证的发行人还应在权证上市前,向证交所缴纳履约保证金,且发行人必须设置避险或履约专门帐户,进行避险操作。
    为了防止权证市场上的操纵行为以及加强权证的流动性,台湾证交所规定,权证的持有人不得少于80人,且其所持有的单位合计必须超过上市总数的20%。单一持有人持有单位不超过上市单位的10%,若其为发行人则不超过15%。发行人及其关系人、受雇人持有单位数不超过上市总数的20%。发行人在发行权证时,应限制标的证券公司的董事、监察人、经理人及持有10%以上股份的大股东因权证的行使而认购的股数不超过该等人员本身所持有该标的证券的数量。
    对于标的证券,台湾证交所要求其市值为新台币150亿元以上,且股权分散,股东总数在10000人以上,1000-50000股股东的人数不少于5000人,且所持股份数达到总股本的20%或1亿股以上。近三个月成交股数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20%以上。标的公司近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无亏损。(魏 河 提供)

    【2006-03-09】
  最近笔者的朋友小李极其忧闷,原来他在某公司股改方案公布前后分批买入,持股成本在4.95元左右,获得的对价是每10股送7.192股认沽权证。在该股停牌期间,上证指数从1114点涨到1300点,原以为复牌后怎么也能赚一点,没想到G公司非但没有补涨,反而大幅走低,离沪指1000点时该股的历史最低价3.50元仅一步之遥。尽管次日上市的权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股票的亏损,但持有人还是付出了股票停牌期间上证指数上涨16.7%的机会成本。许多人都在问:权证也除权,对价在哪里?这引起了笔者对单纯以权证作为对价的合理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的反思。
  反思之一:单纯送权证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大股东既不送股,也不缩股,既不送现金,也不转赠股本,虽然不能说单纯送权证是一毛不拔,但至少大股东得到了眼前无须拿出现钞,股本也不会摊薄的好处。然而流通股股东接受单纯送权证的方案是建立在市场恶炒权证的基础上的,一旦市场回归理性,权证的含金量将大打折扣。市场自然除权的缺口毕竟不是无限的,如果在送权证的基础上再送股,投资者的利益就能有所保障。
  反思之二:应该用马鞍式或蝶式组合权证来锁定风险。因为正股被套,认沽权证的持有人现在最担心的是未来正股涨时权证跌,或者权证涨时正股跌,甚至两者同时跌,以至于权证存续期内解不了套。从风险对冲的需要出发,投资者有理由要求大股东派送数量相等的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这样不论正股是涨还是跌,持有人手里至少有一种权证是有内在价值的,同时也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或市场投机力量操纵正股价格。此外,单向权证对送出方的行权风险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认沽权证,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或正股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量行权将给大股东带来极大的支付风险。
  反思之三:不要把“投机溢价”当作对价。有些权证设计时就没有内在价值,所谓的时间价值,往往也是徒有其名。以另一G公司为例,每10股送8份认沽权证虽然数量不算少,但除非权证到期(今年9月4日)前G公司大跌45%,否则3.72元的行权价对当前5.40元左右的正股而言就是废纸一张。没有内在价值的认沽权证得以出笼,是把“投机溢价”当价值的结果,这就“迫使”持有人炒高权证以兑现对价。
  反思之四:认沽权证的行权价应该高于停牌时的正股价。内在价值是权证价值的灵魂,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所有认沽权证的行权价都是低于停牌时的正股价(扣除送股除权因素)?如果上市公司的前景真的如股改说明书上说的那么好,认沽权证的行权价就应该定在正股价格之上,使其至少在送出日时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这样就可以提高大股东维持股价的动力。

    什么是权证,怎么参与权证投资?
  
  问:现在权证那么火爆,到底什么是权证,普通投资者怎么参与权证投资呢?
  答:权证,英文名warrant,香港俗称“涡轮”。包括认股权证、配股权证、备兑权证和可转换债权证等。认股权证又分为认购、认沽两种。通俗地讲,认购权证类似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票、电视机票,持票可以用现金购买相应的商品。如果商品紧俏,价格不断上涨,票也暴涨。相反,如果商品供应充裕,价格不断下跌,票就如同废纸。至于认沽权证是出售的票证,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较难接触到,但道理类似。因此,权证投资价值的体现,完全基于所对应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期上。股票看涨,认购权证就上涨,认沽权证就下跌。股票看跌,认购权证就下跌,认沽权证就上涨。只不过,权证的波动性较强,具有以小博大的特点,投机性介于股票和期货之间。
  我国证券市场第一次发行权证是在1992年6月,出现暴涨暴跌,最终于1996年6月权证交易被叫停。目前权证成为股改对价的一种方式重新回到证券市场,作为稀缺品种,依照“炒新”的惯例,去年下半年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根据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发行上市权证的标的股票应符合如下条件: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30亿元;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3亿股。上市公司发行权证的门槛较高,
  使得权证仍将维持小品种的特征,往往受到游资的关照。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已上市的九只权证,都是认股权证。五只在沪市,四只在深市。六只认沽权证,三只认购权证。根据香港证监会《到期时处于价内及价外的衍生权证的比例》的研究报告,55.4%的权证在到期日变成了废纸一张。由此判断内地股市的权证在到期日时估计也会有一半行权,一半市场价格趋于零,即成废纸。一半权证的历史使命是提供一个投机的品种而已。
  以附表中近期的权证市场数据看,目前九只权证全部偏离理论价值,其中四只为负价值,即废纸状态。若从投资角度看,干脆就不要做,但大盘若持续走弱,仍会有资金转至此领域进行炒作,因此现阶段投资者对权证还是要坚持投机为主、投资为辅的操作理念。不过,我们仍建议投资者关注权证的到期日和份数。权证到期日是指行权结束的时间,过期即作废,此时往往价格与理论价值接近或相同。从权证到期日看,宝钢权证最近,是在2006年8月30日,而招行权证最远,是在2007年9月1日,后者更适合投机性炒作。份数类似股票的流通股本。从权证份数看,鞍钢权证最少仅有1亿多,最适合投机炒作;招行权证份额达到22亿份,活跃性最差。市场价格偏离估算的理论价格最多的是万科权证,风险最大,而最少的是华菱权证,风险最小。

    【2006-02-09】
  金融机构的备兑权证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衍生产品。投资者购买权证,实际上是购买一种可在到期日以一定价格买入或卖出其挂钩股票的权利。投资者可在持有期间通过在市场上买卖权证来获取收益。"备兑"即用于权证行权的股票是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而非上市公司新发。
  在成熟的权证市场中,权证价格通常和标的股票价格的走势保持很好的一致性。从香港股市中一只权证的价格走势图可看出,每一小段时间内,权证的价格走势与标的股价走势基本一致。
  我们预计券商发行备兑权证的相关制度安排不久将明确。

    【2006-02-09】
  备兑权证的推出,将改变投资者传统的操作思路。方向性判断准确的投资者涨跌都能赚钱,且比直接投资基础产品赚得更快;投资者甚至可不判断股票涨跌,而根据股票的波动幅度来获利。
  机构投资者可根据权证间的不同定价进行无风险套利,普通投资者可利用权证来设计更加有效的保本组合。

    【2006-01-16】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是指公司债券附有认股权,持有人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间内按约定价格(执行价格)认购公司股票的权利,也就是债券加上认股权的产品组合。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与可转债都属于混合型证券,都是企业用于募集长期资金、改善财务结构的有利工具,但两者可能给发行公司带来不同的现金流。可转换债券一般可以通过修订转股价来促使投资人转股,附认股权证公司债的债券部分则必须到期偿还。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美国企业界青睐。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公司发行的附认股权证公司债风靡欧洲,为日本公司在海外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亚洲各国企业纷纷效仿采用这一融资工具。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的暴跌使认股权证失去价值,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的发展趋于缓慢。(陈伟 朱昆锋/中国经营报)  

    【2006-01-13】
    问:如何进行权证的简单合理估价?
    答:关于权证的定价,我们不打算采用B-S模型(一种期权定价模型),因为B-S模型对多数专业知识欠缺的投资者而言,可能是晦涩难懂的。所以,为了使多数投资者都能明白,我们打算采用简单明了、容易被广大投资者掌握的方法,来初步判定权证定价的合理性。
    一张权证定价是否合理,当然还是看该权证到期时所能取得的收益。为了表述方便,用符号ST表示权证到期日标的股票的价格,X表示权证的行权价格。我们知道,认购权证的未来收益为Max(ST-X,0),认沽权证的未来收益为Max(X-ST,0),其中,Max( )为最大值函数。可见,权证的未来收益主要取决于标的股票的未来价格。
    显然,如果权证的价格接近于该权证未来收益的现值,该权证就是合理定价的;如果权证的价格小于该权证未来收益的现值,则该权证是被低估的。判断权证是否是合理定价,主要取决于对股票未来价格判断的准确程度。

    【2006-01-13】
    问:能否从权证目前的价格去倒推权证到期时标的股票的价格呢?
    答: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权证的价格去倒推权证到期时标的股票的价格。为说明该方法,我们以宝钢认股权证2005年11月30日的交易价格为例加以说明。宝钢认股权证2005年11月30日的收盘价为1.659元,也就是说,2006年8月30日宝钢股票的价格必须至少达到6.159 (4.5+1.659)元才是可行的,这其中还不考虑利息成本,这在理论上也许是可能上,但实际上原有宝钢股票在行权日很难达到这一价格。我们知道,对于欧式认购权证,权证到期日标的股票的价格越高,则权证的内在价值越大,其上限为当日的股票价格,宝钢认购权证2005年11月30的价格上限为3.92元(2005年11月30日宝钢股票的收盘价);对于欧式认沽权证而言,权证到期日标的股票的价格越低,则权证的内在价值越大,其上限为行权价的连续复利现值。理论上说,行权日标的股票的涨幅越大,则认购权证价值越大;标的股票的跌幅越大,则认沽权证价值越大。

    【2006-01-13】
    问:那投资者如何理性投资宝钢等公司权证呢?
    答:我们可以试通过宝钢股票的市场表现来大致测算宝钢股票2006年8月30日的价格区间,根据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模型,可得出:在95%的可能性下,2006年8月30日宝钢股票的最可能取值为3.91元,价格区间为[1.81,6.01]。也就是说,在95%的概率下,到期时宝钢股票极有可能达到其期望值3.91元,此时宝钢认购权证就一文不值!即使宝钢股票达到其最高价6.01元,2005年11月30日宝钢认股权证的价格最多也只值1.51(6.01-4.5)元。
    由上述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宝钢认购权证的价格被严重高估。对于武钢认股权证和武钢认沽权证的定价,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上述股票价格预测的简单方法来对其进行估值,相信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也难怪对于权证的交易被人们戏称为"博傻",然而,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真正从权证买卖中赚取收益的人一定属于那些适时"止傻"的人!
    总之,由于权证交易在我国属新生事物,我国股市历来有"追新"的习惯,加之其 T+0的交易机制,更加剧了投机之风。然而权证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有人赚必有人亏,这种投机之风最终伤害的一定是投资者自身和本已脆弱的资本市场。所以,为了免遭不必要的损失,投资者有必要树立起正确的权证投资理念,使权证交易回到一个理性的、健康发展的轨道。(海通证券权证小组)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2006-01-06】
    [股民学校] 大盘上涨,权证后市如何
    小张老师:
    近两日,股市出现了上涨,不知大盘上涨后权证后市将如何演变?
    浙江 孙五
    孙先生:
    近日沪深股指持续造好,使得关心权证的投资者不由得会问,是否会出现大盘暖权证冷的情形。我们认为,这其中并无必然的联系,七家权证仍然具有一定的获利机会,部分认购权证则有望出现新的上涨行情。
    权证大幅降温的可能不大
    众所周知,权证是基于正股的一种衍生品种,其涨跌从根本上由正股的涨跌决定。以认购权证为例,最简单的逻辑是:当正股出现持续上涨,其对应的认购权证的内在价值(正股市场价格减去权证行权价)越高。在此逻辑下,当大盘出现上涨时,认购权证也应该上涨。
    认购权证更具吸引力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权证相对于正股具有杠杆效应,因此当正股出现上涨时,权证的涨幅应当远较正股表现要佳。而且相对认沽权证上涨空间有限的特点,认购权证的特性之一便是上涨无限,即主要正股能够持续上涨,其权证价格也能继续往上无“天花板”的限制,因此在大势上扬之时,投资者可密切关注相关的认购权证。
    由于现时的市场热点主要出现在一些资源类个股及银行股上,钢铁股这头“大笨象”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也将大大制约相关权证的上涨空间。而G万科A、G穗机场两只非钢铁类上市公司发行的更是认沽权证,也将在大盘上涨之时难有作为。
    重点关注银行类权证
    从七只权证的特征来看,由于武钢认购权证的价格相对较低,且G武钢本身走势不错,值得重点关注。但投资者可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已有意向但未上市交易的一些权证品种上,如招商银行权证。
    招商银行周三复牌后全天封于涨停板,主要原因也应归因于其大比例赠送权证的股改方案。在银行股整体成为市场热点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妨考虑先行从买入其正股开始,然后免费获得其权证,这样一来既可以获得正股上的正常收益,也可从权证上获得一份“意外之喜”。
    从银行股来看,两市五家银行股全部具备赠送权证的要求,除了G民生、招商银行已经股改完毕之外,其他三家均还没披露股改方案,但市场对于其赠送权证的预期颇高,在此情形下,不妨考虑先行一步买入这些银行的正股。(金信证券权证中心 吴育平)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2006-01-06】
    我们先来看权证品种的用途。尽管权证在境外成熟市场已不陌生,但在中国内地市场还属新鲜事物。中国内地的广大投资者首先有必要对权证的用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权证主要有以下三个用途:
    ⑴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根据高风险、高预期收益原则,套期保值的目标是使风险降幅大于预期收益率应有的降幅。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风险水平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权证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和投资者手里的标的资产构成避险组合。比如,股票投资者担心手里的股票价格下跌,就可以买入该股票的认沽权证来对冲风险。
    ⑵套利。在考虑了交易成本和税收之后,只要权证现实的价格不符合资产定价公式,就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基于同一标的资产、到期日和执行价格均相同的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之间存在一个平价关系,如果权证的市场价格不服从这个平价关系,就可以通过"卖高买低"进行无风险套利。
    ⑶投机。权证具有较高的杠杆率,权证投资的成本仅为标的证券投资的几分之一,且由于权证 T+0交易,都放大了投机者的投机能力和投机收益。当然,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权证投机的损失也被放大,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损失全部投资成本。
    在以上三个用途中,通常来说,权证首先是用于第一个用途,即用来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其次是用于套利,最后的用途才是投机。由于我国内地没有卖空机制,利用权证进行套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我国内地权证的交易情况看,投机占据了主导地位,表现为成交量巨大,且价格大大高于其内在价值。可见,我国内地投资者主要是利用了权证的投机功能,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功能倒是被忽略了,发生了严重的本末倒置,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分析:正股+权证:一种全新的套利模式

    权证市场出现新特征

  长期以来,权证走势往往和A股市场呈现出一种"跷跷板"现象。从昨日A股与权证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再次验证了这种现象。然而,我们认为,这次的权证走强具有和以往不同的明显特征,以往权证活跃仅是其投机性的体现,而昨日权证的活跃让人看到了理性定价下权证产品发展的希望。

  权证定价模式趋理性

  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权证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权证的定价开始走向理性,而理性定价下权证则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沪场JTP1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投资者按1:1的比例同时购入沪场JTP1与G沪机场,其总成本在13.9元左右,由于投资者可以在一年后以13.6元价格出售G沪机场,因此这样的投资组合的最低价值就是13.6元,也就是说,该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就是13.9-13.6=0.3元,该投资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遭遇2%以上的亏损;然而在收益方面,随着G沪机场本股价格的上升,该投资组合收益率也随之上升,股价在13.9元以上就可以获得绝对收益,而且上不封顶。

  无独有偶,与沪场JTP1拥有同样吸引力的权证品种还有华菱JTP1、机场JTP1等。考虑近期大盘的疲态,部分当前价格并不高的认沽权证品种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股价下跌时的保护,从而独具投资价值,单独买入这些权证也是可以考虑的短期投资模式。而在不久的将来,投资者还有可能购入被低估的权证并配以适当比例的本股,通过动态对冲的方式来获得稳定的收益。然而,所有这些投资的模式都必须建立在对权证产品的理性态度前提之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而从最近市场上我们看到了权证的定价正在趋于理性,这正是投资者所需要的,也是权证产品自身发展所需要的。 

    5分钟权证学习法

    尽快了解和掌握权证品种的不同特性,是所有希望在权证交易中获益的投资者都应重视的话题。

  首先要了解认股权证的基本概念。认股权证都包含一些基本要素,包括发行人、发行时间、标的物、认股权证种类、执行价格、期限以及换股比例等等,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权证种类(认购还是认沽)、行权价(留意与目前市价之差距)及期限等。

  从大的方面看,认股权证一般分为股本认股权证及衍生认股权证。长电权证及武钢认购权证就是典型的股本认购权证。股本认股权证是上市公司的集资活动。在行使时,上市公司将发行新股,并以行使价售予股本认股权证的持有人。这类权证到期时,上市公司的股本一般会随着权证持有者的行权而有所增加,从而摊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衍生认股权证一般由投资银行尤其是券商发行。发行人发行衍生认股权证并非为了集资,而是提供予投资者一种管理投资组合的有效工具。备兑认股权证是衍生认股权证的一种,其发行人将认股权证的指定证券或资产存放在独立的受托人、托管人或存放处,作为其履行责任的抵押,而受托人、托管人或存放处则代表认股权证持有人的利益。备兑认股权证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主流。

  一般来讲,股本认股权证和衍生认股权证在到期前同样可在市场买卖。但股本认股权证的流通量一般较低,且定价无从比较,认股权证价格的升跌幅有可能大幅偏离正股表现。相反衍生认股权证通常实行庄家制,流通量不成问题,认股权证定价的透明度较高,有实际杠杆等数据作参考,认股权证理论价格的升跌幅也有依据支持。事实上,投资者也可看到,宝钢JTB1作为首家认购权证,由于没有庄家制的指导,上市以来就走出了大起大落价格偏离标的正股的行情。

  如果以持有人的权利而言,认股权证还可分为认购证和认沽证。宝钢JTB1和长电权证以及武钢认购权证就是典型的认购权证。新钢钒及武钢股份认沽权证则是认沽证。这也就意味着买入认购权证的投资者,是相关标的股票未来上涨才能获利,而买入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则只有标的股票未来股价下跌时才能赚钱。

  就行使状况而言,认股权证亦分为欧式和美式认股权证。美式认股权证允许持有人在股证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而欧式认股权证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欧式认股权证为香港最常见的认股权证类别。在目前四家权证中,宝钢JTB1和长电权证、新钢钒认沽权证就是欧式权证,而武钢股份的认沽权证及认购权证均是美式权证。这也就是说,宝钢JTB1和长电权证、新钢钒认沽权证在发行之后,只有至到期日才能结算,之间总流通量将不发生改变,而武钢股份的权证则有可能在到期日之前便慢慢被权证持有者行权而出现减少。

  事实上,只有小部份认股权证持有人会选择行使其认股权证,大部份投资者均会在到期前卖出认股权证。

  无论是认购权证或者认沽权证,它们都包含有有以下主要特性:一是杠杆效应。二是具有时效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认股权证具有时间价值,并且时间价值会随着认股权证到期日的趋近而降低。三是认股权证的持有者与标的物的持有者享有不同权利。对以股票为标的物的认股权证而言,由于认股权证的持有者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所以认股权证持有者不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例如投票权,参与分红等权利。四是投资收益的特殊性。对认购认股权证而言,如果投资者对标的物价格移动方向判断正确,将获得较大收益。

  此外,由于投资者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认股权证,所以认股权证的价格最终还决定于买卖双方的供需量(若实行庄家制,买卖需求只是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之一,正股的价格波动才是主导因素)。投资者在估算认股权证价格时,必须综合考虑认股权证的内在价值、时间价值、理论价格、交易量等因素,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金信证券权证中心:吴育平) 

 

    投资权证需要把握好四个原则

    中国证监会日前批准基金可主动投资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的权证产品,而宝钢股份权证则于昨日在上证所上市流通。投资者如何对待这一新鲜的金融品种?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战龙近日表示,投资权证需把握好四个原则。

  他说,权证是一种带有杠杆效应的高风险金融证券产品,投资者要谨慎对待。

  第一,要严格控制投资于权证的仓位。权证属于较高风险品种,不能把权证仓位等同于股票仓位来看待,尤其应避免把全部资金都投资于权证。否则,运气好时获利固然可观,但若方向判断错误,损失也会相对较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曾发布《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规定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可以投资认股权证及期权。香港已发行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认股权证的投资额度一般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至5%。同时,该法规也对基金投资认股权证及期权做出一定限制。如要求计划可投资于认股权证及期权作对冲之用。此外该法规还对卖空等行为做出了限制。

  第二,投资权证应严格遵循止损原则,一旦跌破止损位应及时退出,不应等待解套,或试图通过低位补仓摊低成本。严守止损原则的原因在于:首先,当权证处于深度价外时,其价格敏感度会大大降低,除非标的证券大幅反弹,否则几无解套可能;其次,权证价值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因此被动持仓等待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权证较适合作为短线投资品种,持仓时间一般不应过长。由于权证价格容易出现急剧波动,因此买入权证后需要密切关注标的证券以及权证本身的价格动向,如果不能经常盯盘,则应尽量避免投资权证。

  第四,进行权证投资时不能“贪便宜”。换言之,不要仅因为一个权证的价格极低而去买入。对于一些价格仅为几分钱的权证(一般是价外权证),通常蕴含着极大的风险。随着时间流逝,除非其标的证券价格短期内大幅反转。 
   

    选择权证投资应注意什么

    2005年08月23日 08:53 上海证券报
   
  权证交易在内地股市重新启动,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全新和陌生的。由于权证是一种带有杠杆效应的高风险金融证券产品,而各个公司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权证条款又各不相同,所以投资者在选择权证投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定要仔细分析各对价方案中权证所包涵的深层次含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铺开,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股改方案中包含权证这个衍生产品,由于各上市公司的千差万别,所以股改方案也不尽相同,这其中引申的权证含义也有差别,这就意味着行使权证所导致结果的性质各不一致。投资者应准确把握各对价方案中的含义,对投资者控制风险和增加收益会有帮助。

  (2)应避免把全部资金都投资于权证,权证属于较高风险品种,不能把权证仓位等同于股票仓位来看待,尤其应避免把全部资金都投资于权证。否则,运气好时获利固然可观,但若方向判断错误,损失也会相对较大。

  (3)注意权证的时效性风险。权证的投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时间价值会随着权证到期日逐渐接近而递减,长期持有的结果很可能是最终损失全部权利金。所以权证具有时效性,具有存续期间,一般为三个月到两年不等,权证在到期时如不具有行使价值,投资人将损失其全部权利金。

  (4)投资权证应严格遵循止损原则,一旦跌破止损位应及时退出,不应等待解套,或试图通过低位补仓摊低成本。严守止损原则的原因在于:首先,当权证处于深度价外时,其价格敏感度会大大降低,除非标的证券大幅反弹,否则几无解套可能;其次,权证价值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因此被动持仓等待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5)投资权证时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不要仅因为一个权证的价格极低而去买入。对于一些价格仅为几分钱的权证,通常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为权证过了期限之后,权证的价值将为零,投资者会损失全部本金。

  (6)不能时常关注大盘变化则不要投资权证。权证较适合作为短线投资品种,持仓时间一般不应过长。由于它和股票投资有本质的不同,它不适合于买到手之后的"捂",由于权证价格容易出现急剧波动,因此买入权证后需要密切关注标的证券以及权证本身的价格动向,如果投资者不能经常盯盘,则应尽量避免投资权证。(黄艳斌)

 

    权证同样适合中小投资者

    2005年07月21日 09:27 上海证券报
   
  主持人:小张老师特约嘉宾:权证中心首席研究员李俊峰

  主持人小张老师的话:

  本周一,沪深两交易所同时发布了权证管理暂行办法。而长江电力及宝钢股份两家大盘蓝筹公司分别将于本周五及下周一停牌,在此之前公布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似乎暗示A股权证重新问世的步伐正在加快。借此机会,我们来了解权证管理暂行办法的要义。

  小张老师:与6月14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的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申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权证标的股票的条件,"申请上市的权证标的股票必须符合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市值不低于20亿元,最近60个交易日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以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3亿股的要求"等。为何要做这样的约束?

  李俊峰:与6月14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的暂行办法明显加强了对权证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如征求意见稿中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可有条件发行权证在暂行办法中未能得到明确。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只要求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以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亿股;此外,深交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有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发行权证的有关规定也被取消,由于市场普遍认为中小企业板波动较大,限制规模过小的中小企业板公司发行权证,也表明管理层对于重开权证的风险控制之重视。事实上,经测算能够符合暂行办法中条件规定,可以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30多家。

  事实上,优先选择大型篮筹股份进行试点权证也是国际市场通行做法。大型蓝筹公司的股票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不容易被操纵。如中国香港市场上发行认股权证的相关资产主要为恒生指数、H股指数和大蓝筹股。为了防止操纵股价,并对发行认股权证的相关资产市值作出规定,其流通市值不得低于40亿元。中国台湾市场则规定其相关资产证券的市值为新台币150亿元以上。

  小张老师:还有一个重要调整是,征求意见稿中3个月以上18个月以下的存续时间在暂行办法中调整为6个月以上24个月以下。延长权证的存续期的目的何在?

  李俊峰:延长存续期,可增加权证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反映的是等待相关资产在到期日前作出有利投资者的价格变动的价值。按照权证的定价公式,大幅提高权证的存续时间将提高相关权证的时间价值,并使得权证上市后处于价外的机会增加,也将增加权证的吸引力。

  小张老师:对于权证的涨跌幅本次也作了调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权证涨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前日收盘价×标的证券价格涨跌幅比例)×150%×行权比例,而周一公布的暂行办法中,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请你结合宝钢的例子说明涨跌幅调整的作用。

  李俊峰:由150%调整为125%,进一步缩小了权证未来的交易波动幅度,也将在规则上对过度投机加以限制。

  应该指出,由于权证价格与正股的波动幅度密切相关,对于涨跌幅的过度限制也将导致权证与相关正股走势的一致性特征遭到破坏,从而出现权证涨跌幅跟不足正股的现象。事实上,权证的价格与正股的走势关联度高低将取决其权证的实际杠杆比例,这一比例与权证设计时的条款密切相关。以宝钢股份为例,如果其未来某个交易日的正股价格为5元整,由于宝钢股份的行权价格为4.5元,假设其当天的权证价格为0.5元。如果其权证当日能够提供的实际杠杆比例为15倍,那么如果第二个交易日宝钢股份涨停,股价达到5.5元,那么其权证的价格将相应上涨150%。不过按照暂行办法中的公式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计算,其权证涨停价格为0.5+(5.5-5)*125%=1.125元,一天之内权证只能上涨125%。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权证的投资者将难以完全实现应有的回报,其权证将必然在接下来的交易日中延续未尽升幅,并可能增加权证持有者的持有风险。 


    小张老师:权证复出,肯定会引起市场的关注。从暂行办法看,对于推进这方面业务交易所有什么措施?

  李俊峰:一是增加信用担保作为履约担保方式,放宽对权证发行人的限制。暂行办法中明确,提供经交易所认可的机构作为履约的不可撤消的连带责任担保人也可作为履约担保形式。与征求意见稿中只允许提供相关标的股票或现金作为履约担保相比,暂行办法的信用担保方式使得权证发行人的门槛大为下降,并有效刺激潜在权证发行人的发行冲动,此举有望加速权证的上市速度。

  二是持续发售有望出现。从周一交易所有关负责人的答记者问可以看出,境外通行的"持续发售"有望在合适的时候推出。此措施如果能够得以实施,既可以在需要时增加二级市场权证供给量,防止权证价格脱离合理价格区域,也可以为权证发行人及经纪商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从而反过来刺激权证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是信息披露较A股更加严格。与征求意见稿中交易所在每日开盘前公布每一只权证可流通数量相比,暂行办法中规定交易所还将每日披露持有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5%的持有人名单。这样也使得潜在的投机客对于操纵权证价格的可能性大为降低,权证与其正股的关联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值得提出的是,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如果标的股票除权除息,其权证也将同时调整价格。在香港等境外市场,同行的做法是正股除权除息一般不相应调整权证的价格,而是由权证发行人在发行权证之初时便将此因素考虑进入,以保持权证成交的延续性。暂行办法实施权证价格调整办法,也减少了权证发行人的潜在风险。

  小张老师:权证因其杠杠效应可以吸引投资者参与,作为普通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小投资者是否适合参与权证交易,如何参与?参与效果如何?

  李俊峰: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显示,权证的交易门槛较低,便于中小投资者参与。在暂行办法中规定,上交所的权证行权价格的申报数量为100份的整数倍,深交所更是允许零碎数量(少于100份)的权证可以行权。在权证的交易中,投资者只要已有股票帐户,便能够直接买卖权证。包括电脑终端、网上交易平台、电话委托等丰富的交易手段,也为普通投资者投资权证提供了便利。从国际上尤其是我国香港市场的权证交易者来看,由于起点金额较小,提供的实际杠杆较为合适,中小投资者已基本成为参与权证市场的主流人群。更重要的是,在A股市场疲软多年之后,A股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产品已有着强烈的需求,机构投资者也对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需求十分强烈,市场各方接受衍生产品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认股权证的杠杆性能使其兼具投机性和投资性,且交易成本低,能够作为套期保值、风险对冲、乃至适度投机的工具,能够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品种,因此市场需求广泛。香港权证市场的多年实际运作经验显示,权证市场的推出对相关正股的正面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并能够有效地增强正股的流动性,对此沪深市场也不应将权证的推出视为对A股的强冲击。 
   

    权证投资面面观  
    2005年07月19日 16:46 大时代投资
   
  □主持人孙华

  嘉宾 大时代投资 胡红梅

  主持人:昨日,沪深交易所推出《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宣告权证交易在中断近10年之后,重新在内地股市登场。你认为权证重新推出有什么意义?

  胡红梅:权证在10年前出现过,当时的湘中意权证、悦达权证、海发权证等配股认股权证就是最好的实例,只不过由于权证种类的单一以及当时价值发现功能的缺乏,权证沦为炒作工具,大起大落,最终淡出了A股市场,但这并不是说明权证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而只能说当时的A股市场不适合推出权证。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权证是一个极其风靡的交易工具,在德意志交易所最为典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挂牌的衍生权证数量则高达32276只,由此可见权证的魅力。

  主持人:你给中小投资者解释一下权证的概念,好吗?

  胡红梅:权证是一种股票期权,在港交所叫“涡轮”(warrant)。权证是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行权价)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股票,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权证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持有认购权证者,可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股票,与目前流行的可转债有权转换成股票相类似;而持有认沽权证者的权利是能以约定价格卖出标的股票。

  主持人:我国将会推出几种权证方案?

  胡红梅:据了解,有关方面提出的三个权证方案包括:一、分批送配认股权证方案;二、一次送配认股权证方案;三、认沽权证方案。

  主持人:你认为权证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品种?投资权证需要注意哪方面的风险?

  胡红梅:权证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其风险和收益均远远大于股票。因为权证有存续期,一般为3个月至18个月,一旦存续期满将因行权或其他原因而消失,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可以一直存续,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几角或几分钱,而权证到期不行权或不结算就分文不值了。当然权证的收益也很高,在极强的杠杆效应作用下,权证盈利时有可能达到成百上千倍。

  例如:某上市公司,目前的市价为10元,发行的权证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为0.5元,发行契约规定投资者可以在6个月后以9元的价格买入该公司股票,那么,该股票在6个月后的价格必须达到9.5元以上,投资者才可以获利,但如果半年后,该股票因为市场低迷而出现下跌,价格只有8.5元。那么,投资者购买权证的0.5元就全部亏损了,损失的程度是100%。但如果6个月后,因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等因素,该股票的价格达到了13元,那么,股民投资权证的帐面收益就是13元减去9.5元,等于是3.5元,也就等于是投资者在半年前以0.5元买入的权证,6个月后的收益是3.5元,收益率达到700%。而同期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是不可能亏损100%或盈利700%的。

  投资者还可以选择直接卖出权证,而不必买卖股票。例如一个投资者有10万元资金,按照10元市价只能买进一万股。可是其用同样的资金却可以买进20万份权证,当股票价格上涨以后,权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而且权证的交易中不需要交印花税,交易费用远低于股票。

  一般投资者切不可用全部的资金投入到未来权证的炒作中,防止血本无归。其实,权证可以作为一种保值工具。例如,你持有1万股某股票,你再用少量的钱买这只股票的看空期权,这样当这只股票上涨,你可以在股票上获利,付出一点点儿购买权证的费用,当这只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在权证上找回在股票投资上出现的损失。这和期货投资中的道理一样。它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许多好处,使用不当,它也会让投资者倾家荡产。

  主持人:权证目前采取什么样的交易方式?

  胡红梅:在权证的交易方面,规定权证采用竞价方式进行交易。权证上市后存续期满前?流通数量低于1000万份的?只参加每日集合竞价;权证买卖单笔申报数量不超过100万份?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1元人民币。权证买入申报数量为100份的整数倍;已上市交易的权证?合格机构可创设同种权证。权证交易将采取T+0方式,当日买进的权证?当日可以卖出,涨跌幅限制也较标的股票相应放大。当日行权取得的标的证券?次一交易日可以卖出。 


    什么是权证的杠杆效应

    2005年06月29日 15:01 每日经济新闻
   
  权证杠杆效应是由权证产品特性所决定的。为了便于投资者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标的股票目前价格为10元,标的股票认股权证执行价格为12元,认股权证市价(假设权证兑换比例为1:1)为0.5元。投资者如果购买一张认股权证,相当于用1元的代价来投资12元的标的股票,如果今后标的股票上涨到15元,则其报酬率(不考虑交易成本)为:

  投资认股权证报酬率=(15-12-0.5)/0.5=500%

  若投资者直接投资标的股票,则其报酬率=(15-10)/10=50%

  由于权证具有杠杆效应,如果投资人对标的资产后市走势判断正确,则权证投资回报率往往会远高于标的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反之,则权证投资将血本无归。当然,投资者如果将原本买入标的资产的数量,改为以买入标的资产认购权证的方式买入同样的数量,其余部分则以现金方式持有,则风险是较小的,因为投资者最大损失是并不太高的权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