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定地的意蜂品种:德国印象---上海闵行中学 崔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6:37
 ]

    我是第一批通过YFU从中国到德国的交流学生中的一个。

 

    在这一年中我学到了比我以前想象的多得多的东西。这一年中所学的,比我的中国同学学的东西更实际,对以后的帮助更大。我不但学到很多东西,而且玩得也很开心。我见识了以前根本没看到的东西,包括自己崇拜的球星,访问了一些以前耳熟能详却从未到过的城市。

 

德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风格大不一样的房屋,新鲜的空气,迷人的自然风景;还有比国内多得多的自由时间,可以伸个无阻挡的懒腰,体会这一年自己所有的空间是那么广阔!总之,这年真的像是童话!真想把一肚子的话告诉那些下一届的学生,但卖个关子,他们自己肯定会有很多体验的。

    关于德国交流年顺心的地方我就打个刹车,我这个人么,一向是以批判为主的 ^-^ 。接下来我要讲一下我们在交流中碰到的麻烦,也算是给下届的学生提个醒。

 

    第一个难题是语言!经过在德四周的密集语言培训虽了解些德语,但离听懂还差很远。在最初的二个月内,只能用英语别人交谈。前半年是学习语言的困难时期,我每天放学回家就翻译作业,把新的单词写在本子上,每个生词看一遍,这样坚持了半年,这半年真是太黑暗了。但在第三个月就已经开始德语有点感觉了。德语入门难(语法难),但提高快(词特别好记,你听到一个单词就知道它怎么写)。前半年给德语打了个很好的地基。但我没有多看电视、多说,这不太好。在圣诞节左右,我的德语一下子退步了很多。因为我读了一本中文版的《苏珊的世界》,于是成天用中文想问题,根本不会说德语了。大家可千万不要接触母语!相反的,可以试一试去读一本德文书,有机会在主人父母心情好时(不要在刚下班回来)读给他们听,这对提高我的口语水平帮助很大。过了半年之后,基本上是听得懂日常对话了,但在说和写上仍然存着问题。下半5月份我虽说不了很正确无误的德语,但我能表达我所要表达的内容。我想大家一开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德国同学都会用英文和交流学生交谈。这对学德文不会有帮助的,这时应该尝试用德文与他们交谈。不要怕自己听不懂或会说错。也许其他人会笑你,大家不用当真,其实他们也知道你说错是很正常的(他们的性格是很直的,笑你真的没恶意),继续去说(有时脸皮也应要厚一点)。总之,那句话,每个人都会学会的,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说说文化的差异在这方面我有很多自己的感受,相信以后大家也会有,这真的是很、很、很不一样。给我的第一个“打击”是在德国的早餐,居然是冷的。当时真的不习惯早上喝冰冷的牛奶,但过了三个星期就没问题了。

 

德国人的性格非常直率,这一点相信其他交流学生也有同感。我的同学曾经问我有没有吃过狗肉,当时弄得我很尴尬。因为在德国,人们都把狗当成朋友,根本无法想象去吃它,我只能尽量婉言表达。其实你可以直说,他们也不会对此对你有偏见的。直率的性格我真从主人家庭那儿领教了不少。主人家庭的妈妈有时会训我训得很凶,但一个小时之后却又哼起了小调。那时真的很不理解,过得很不舒服,通常整天会闷闷不乐,觉得他们对我很不好。我和主人家庭的关系真的是文化差异捣的鬼。“换个主人家庭吧”,这个念头浮现了不知多少次。我前半年几乎是忍着过来的,不爽的心情差不多堆到喉咙口了。给我最有效帮助的人是我的区域代表(Betreuer)。我给他挂了个电话,约了个地点,说了问题。他给我两点建议:1,把不好的心情爆发出来,2,多和同学出去玩。我按她说的做了,帮助真的很大。在以后的几个月,和主人家庭有数不清的矛盾,但通过矛盾,使我和主人家庭对对方的文化真正有了了解,使我找到了我应有的位置。千万不要为了避免冲突而不表达你的情绪,这将阻碍你对德国人的了解。

 

德国式的幽默,这点也是从主人家庭领教到的。大家要特别注意,比如他们当着我的面说“矮小的中国人”,让我很不爽。经过与区域代表的谈话和几次与接待家庭沟通,我才终于理解这决不是恶意。他们对英国人、波兰人也开类似的玩笑。如果你们当真生了气,这才使他们开心呢,这便是德国式的幽默。我当初还联想到了种族歧视。比如去年德国人打乒乓赢了王励勤,他们就“兴灾乐祸”地说:看看,中国的乒乓不行了!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主人家庭,肯定会尽量回避这种话题,德国人不一样,他们更坦率,有时我还真觉得这种坦率很舒服。

 

    换个话题,再来说说学校与学生。德国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内容不能与中国作比较。交流年中重要的是要更多和同学出去玩,参与各种活动,融入一个圈子。我在前半年几乎都在对付着作业,翻译单词。在双休日没一次和同学出去玩,这可不好。如果真想了解德国青年人,就要主动去和他们接触,参与各种活动。不用担心会被回绝,我见过的德国人都是很友好的。最有效的一句话是:你在周末干了些什么?或,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曾收到过一封从YFU2002-2003交流学生顾问组的信,上面告诉你们到底在空闲时间能干些什么。德国学生(指住城市的)会在他们的休闲时间,比如星期五晚上一起去城里逛街,喝喝啤酒,吹吹牛。你不妨一起去,也不一定要喝太多酒。德国学生间的距离比中国学生之间更近。他们问候的方式定会让你们吃一惊:握手拥抱,亲脸颊。文化上的差异真的很大,要做好思想准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性是很开放的。不过,这个交流学年正给了我一个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我在没来之前和大家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甚至更保守,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经历。如果有问题,第一个要去找主人家父母和自己的区域代表。

 

    主人家庭是你这一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平等地对待交流学生和他们自己的子女。大家一开始就要问接待家庭父母该怎么称呼他们,是叫名字还是“爸爸妈妈”,这个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要适应这个家,就要改变自己的很多习惯,但也希望能在理解的前提下去遵守家庭的规章制度。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就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为了与主人家庭保持良好关系而只是忍,那将永远在这个家庭圈子之外。比如说,有时接待家庭会问你愿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去什么地方,说出你想不想去(不过有时兴趣也是培养出来的)。如果去了,不要忘了说你对这个地方印象不错之类的话(如果你真的有兴趣)。你和主人家庭肯定会有矛盾,不要觉得它不好,我之所以能在我主人家庭中有我所有的角色,也正是在许多冲突之后。尽量试着去表达你的想法,这没坏处,不要去隐瞒什么。在中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相处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好了,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人不要被我所描写的困难吓着。当你在一年后重新看着自己克服的困难,会笑的。大家会和我一样,变很多,真的会变很多,比你们想象的要多很多。在这一年中,你们也会认识很多其他的交流学生,并渡过很开心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