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弥勒: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切诊_中医四诊法,中医学家秦伯末,中医切诊_中医讲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44:08

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切诊

来源:中国中医 网站编辑:喜梅 出稿时间:2010-10-09 点击:

切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包括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它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诊断。切脉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1.切脉:切脉采取两手寸口即掌后挠骨动脉的部位,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按、重按、或单按、总按,以寻求脉象。每手分三部,以掌后高骨作标志,定名为“关”,关之前名“寸”,关之后名“尺”,两手寸关尺共六部,称为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这六部分都是候测内脏之气的。左寸候心和心包络,左关候肝和胆,左尺候肾和膀恍、小肠;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和胃,右尺候肾和命门、大肠。

一般的说,脉象分二十八种,它的名称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这些脉象,大多是相对的.如以浮和沉分表里,迟和数分寒热,涩和滑分虚实,其它均从这六脉化出。例如:浮而极有力,如按鼓皮为革;浮而极无力,如绵在水为濡。沉而按之着骨始得为伏;沉而坚实为牢;沉而无力,细按乃得为弱。浮中沉均有力,应指愊愊然为实;浮中沉均无力,应指豁豁然为虚;浮取大、按之中空,如慈葱为芤。迟而细短,往来涩滞为涩;一息四至,往来和匀为缓;缓而时止为结;数而在关、无头无尾为动;数而时一止为促;每一息七至八至为疾;迟数不定、止有常数为代;至数不齐、按之浮乱为散。滑而如按琴弦为弦;来往有力如转索为紧;不小不大,如循长竿为长;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为洪;涩而极细软、按之欲绝为微;如微而细为细;如豆形应指即回为短。因此,浮沉、迟数、涩滑是二十八脉的纲领,学习切脉应当先从这六个纲领人手,比较容易体会和理解。

二十八脉极少单独出现,常见的兼脉有如下几种: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大。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迟缓、迟涩。滑数、弦数、洪数、细数。濡数、濡细、濡滑、濡涩、濡缓。虚细、虚数、虚弦。微细、微弱。弦紧、弦细。细紧、细迟。以及三种脉同时出现的如浮紧数、浮滑数、沉细而微,等等。

诸脉各有形象,各有主症,因多错综出现,必须进一步探求,才能应用于临症。如;浮紧为伤寒,浮缓为中风,浮虚为伤暑,浮芤为失血,浮数为风热。沉细为虚寒,沉数为内热,沉紧为冷痛,沉弦为伏饮,沉迟为痼冷。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少,迟缓为寒湿。滑数为实热,弦滑为肝火,细滑为阴虚内热,浮滑为风痰,沉滑为宿食,滑大为胃热。细缓为湿痹,缓弱为气虚。这都是显示邪正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和发病的部位,故必须与症候密切结合,观察其是否脉症符合为要。

辨别二十八脉不是简单的事,必须通过临症慢慢体会。兹录前人二十八脉总括以便记诵:“浮行皮肤。沉行肉骨。浮沉既谙,迟数当觉,三至为迟,六至为数。浮沉迟数,各有虚实,无力为虚,有力为实。迟数既明,部位须识,濡浮无力,弱沉无力(即浮而无力为濡,沉而无力为弱),沉极为牢,浮极为革,三部皆小,微脉可考,三部皆大,散脉可会,其名曰伏,不见于浮,惟中无力,其名曰芤。部位既明,至数宜晰,四至为缓,七至为疾,数止曰促,缓止曰结。至数既识,形状当别,紧粗而弹,弦细而直,长则迢迢,短则缩缩,谓之洪者,来盛去衰,谓之动者,动摇不移,谓之滑者,流利往来,谓之涩者,进退艰哉,谓之细者,状如丝然,谓之代者,如数止焉,代非细类,至数无时,大附于洪,小与细同。 

二十八脉之外,倘有七怪脉:一曰雀啄,连连凑指,顿有顿无,如雀啄食之状;二曰屋漏,如残溜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三曰弹石,来坚而促,来迟去速,如指弹石;四曰解索,脉来动数,随即散乱无序;五曰鱼翔,脉来头定而尾摇,浮浮泛泛;六曰虾游,脉在皮肤,如虾游水面,杳然不见,须臾复来;七曰釜沸,有出无入,如汤涌沸,息数俱无。这些脉象均为心脏极度衰竭,表示生机已绝,多属死候,在《内经》称做“真脏脉”,言其毫无冲和之象,表示胃气已绝。

2. 触诊:一般是触按胸腹和手足,如心下满症,按之坚实疼痛的为结胸,按之濡软不痛的为痞气。又如腹满拒按,按之作痛的为实为热;喜按,按之不痛的为虚为寒;腹胀叩之如鼓者为气胀,皮肤薄,按之如糟囊者为水胀。

手背热为外感,手心热为阴虚;手足温者病轻,手足冷者病重;足肿按之窅然不起者为水;趺阳脉按之微细者为后天生气衰弱。

切脉之道,比较精微.非深入体会,不易辨别。开始临症切脉,有两点应当注意。首先,心神安定,切忌浮躁,先举、后按、再寻,举是轻手取脉,按是重手取脉,决定其浮沉,然后不轻不重寻求其形象。其次,从症候来结合脉象,是否相符,比如阳症应见阳脉,阴症应见阴脉,是为脉症符合;如果外感症而脉见细弱,或虚弱症面脉见滑大,脉症不符,预后一般不良,临症时切宜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