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阿根廷vs伊朗:新华网评:以就业率指引招生计划,祸兮福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2:42
2011年12月02日 08:55:4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字号:大中小】【打印】
李代祥
近日,一则有关“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的教育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做法可能引发的“指挥棒效应”,尤其是对一些基础学科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
诚如支持声音所说,以就业率调整招生计划,让就业不好的专业少招生,有助于减轻相关方向学生的产出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危机。但另一方面,以就业率调整招生计划又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点。具体而言,以是否超过60%的就业这一市场效果来作为招生标准,与市场经济中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生产,显得何其相似。
应该看到,教育是育人的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商品生产具有根本性不同。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以市场就业作为招生的计划和导向,只会陷入市场经济的庸俗化境地。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需要长期积累,不可能像普通的商品一样临时产出。
从教育与市场的对接特点来看,无论国内国外,应用学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紧俏,而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的特点在很多时候都很大程度地存在着。而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的基础,基础学科的发展对应用学科的提升影响巨大。如果基础学科人才后继乏人,应用学科的人才同样也会枯竭,至少只是时间问题。
针对这一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学科在就业上占劣势而引发招生困境和人才危机,有意向基础学科倾斜。一方面加大基础学科的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对就读于基础学科的学生给予补贴和就业扶持,尽力避免基础学科因后继无人而影响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种种措施,体现的正是对基础学科的重视和站高望远的谋略。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经过持续多年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幅提高,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增长很快,与社会在一定时期接纳能力形成的矛盾更加突出,出现社会普遍感觉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伴生了学生被逼与单位签就业协议、不选择对口专业就业等隐性失业问题,一些高校漂亮的就业率数字屡屡引发舆论的口水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就业率为标准调整招生计划,是否会加剧高校的就业率数据注水?
近些年来,部分高校过分注重就业而盲目跟风设专业的乱象,早就引起社会批评。当学计算机的学生就业好,于是很多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当财经专业的学生就业好,于是又有很多高校开设财经专业。这种不根据学校自身师资力量和积累、却以市场就业导向为指挥棒来开设专业,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水平自然受到影响。这到底是社会之福还是社会之祸?如今,以就业率60%的硬杠杠为标准来调整招生的要求,对高校自己根据市场就业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的行为,无异于是加了一把火。
在文化更加多元的今天,以就业定招生的办法令我们不无忧虑地猜想:当所有的高校都只开设社会就业热络的方向,一些对某些领域如考古、稀有的文字语言等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在不远的某一天,是否再也找不到自己喜好的专业?而这些学科知识以及文明,是否也会因无人接续而从这块土地上加速消失?但愿这样的忧虑只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