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韩国2017多少倍: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1:06

         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王献之《适奉帖》

释文:
    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 

                                                                                               

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历史上往往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王羲之至会稽后,书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但誓墓不仕后因笔札多为代笔人所书,乃有非议。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约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王献之书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学其书者盛极一时。其间名家师法小王者,如《书断》所载,即有桓玄、宋文帝刘义隆、羊欣等。特别是羊欣,被称为“人于室者,唯独此公”,所以时人谓“买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还有薄绍之、谢灵运、孔琳、邱道护、齐高帝萧道成、萧思活、范晔等,也各具小王意趣。这是王献之声誉日隆的一个原因。羊欣书艺独步于王献之之后,传授门徒,使献之的影响更为扩大。
    那么,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有的学者认为,在初唐李世民要学书,必是从王献之人手,因为那时王献之的手迹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后来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迹。李世民也许不甘心居于王献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来。由于李世民推崇大王、贬低小王,当时人士慑于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献之署名的遗迹抹去其名字,或改为羊欣、薄绍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学小王者仍很多,特别是“唐人草书,无不学大令者”(吴德旋浯)。欧阳询的真、行便既学大王,又学小王,而别成—体。近人沈曾植也说:“率更(指欧阳询)行草,实师大令而重变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书家也学王献之,张怀瓘说:“虞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王绍宗,清鉴远识,才高书古,祖述子敬。孙过庭,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二王。”唐人对王献之的草书很重视,尤其是狂草。张旭的草书就从王献之化出。唐蔡希综《法书论》云:张草“雄逸气象,是为天纵”,“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怀素也皈依小王,其《圣母帖》“轻逸圆转,儿贯王氏之垒,而拔其赤帜矣”(见赵岫《石墨精华》)。由此可见,尽管李世民贬低小王,但终唐一代,还是有很多人向王献之学习的。
    五代后周杨凝式兼学“二王”,学习献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说:“草势之变,性在展蹙,展布纵放,大令改体,逸气自豪,蹙缩皴节,以收济放。(张)旭、(怀)素奇矫皆从而出,而杨景度为其嫡系。”(《海口楼札丛》)宋代四大书家之一米芾称: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献之,并且心仪手追这种“天真超逸”的意趣。米书与小王书血脉贯通。另一书家蔡襄也说:“唐初,二王笔迹犹多,当时学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无儿。然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号为名书,其结约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学大令者多放纵,而羲之投笔处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晋韵,其媚趣研润则与小王近似。黄庭坚也称赞“大令草入神品”,黄书“运笔圆劲苍老,结体紧密纵横处,从颜柳诸公上接羲献”(笪重光语)。即如苏轼,其书而目虽与“二王”不类,但也有相通之处。姜夔对小王也多推崇,曾说:“世传大令书,除《洛神赋》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砖志》乃正行,备尽楷则,笔法劲正,与《兰亭》、《乐毅论》合,求二王法,莫信于此。”元明清以来学小王书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铎等,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总之,王献之的书艺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以“二王”并称也成厂书史上的专名。“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独绝”,难怪人们称王羲之为“书圣”,称王献之为“小圣”了。                                                                        (佚名)

 

 

    王献之《先夜帖》
释文:

    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王献之《鸭头丸》帖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摹本)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集会帖》

 


    王献之《阿姑帖》

 


    王献之《益部帖》

 

    
    王献之《企迟帖》


    王献之《思恋帖》

 


    王献之《前告帖》

                                                                                                  

 

延伸阅读

王徽之、王献之“兄弟竟风流”

原文: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译文:
    王徽之和王献之曾经同坐在一间房里,突然屋子着了火;王徽之匆忙逃走,连木屐都没时间拿;王献之则神情自若,慢慢地叫来随从,搀扶着他才了
走出去,举止如往常一般。当时人,以这件事判定了二人雅量气度的高下。

解读: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虽然是书圣诸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王献之无论在书法还是仕途,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最为杰出的。
    在这则《世说》所引用的故事里,王徽之在火灾中,显然有些惊惶失措,以至于连木屐都忘了穿,就逃出门去;相反,王献之在熊熊大火中,则不紧不慢,他镇定地叫来随从,在随从的搀扶下,优雅地走着当时的“猫步”,风度翩翩的从烈火中走了出来。(东晋南朝的士族子弟,走路时,都需要随从搀扶;他们认为这样走路,是一种风度,一样优雅。)
    还有一则故事同样很能反应王献之的临危不乱。一天晚上,王献之在卧室里休息,有一伙小偷,溜进他家,把房间里值钱的东西都偷走了。等他们要离开时,王献之才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缓缓地对他们说:“小偷啊,谢谢你们处理了我家的那些旧货,这样我又可以买新的了。”小偷一听,都一溜烟地跑了。
    在魏晋南北朝,“临危不乱”是一个名士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风度雅量;士族子弟要想成为名士,即便是装也要把“临危不乱”装出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王献之的这两则明显带有“作秀”色彩的“临危不乱”自然被人传为美谈。
    当然了,在危险关头“作秀”,自然要冒很大的风险,也有许多士族子弟为此陪上了性命。王献之的二哥王凝之就在战场上,片面模仿他的岳父谢安,只知道与人喝酒下棋,谈笑风生,而不去做任何的战事准备。结果,毫不设防的他,被叛贼冲入将军府,一阵乱刀狂砍。据说,王凝之被砍时,也是面色无异,举止如常。
    虽然在当时评论家对王徽之、王献之兄弟俩的衡量比较下,哥哥王徽之在书法、仕途、雅量等多方面都完全处于下风,但王徽之并不在意这些,他没有让外人的评价影响到他对弟弟的感情。
    公元386年,王徽之、王献之俩兄弟,相继病危。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在人快死的时候,只要有人愿意自折阳寿,那快死的人便能转危为安,逐渐康复。”于是,王徽之便让人找来了位术士;他自己在病床上挣扎着直起身,艰难地对术士说:“我的才能、官职都不及我弟弟王献之,今天就请大师用我的阳寿为王献之续命吧。”“唉”术士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能够替他人续命的人,自己得先有未尽的阳寿啊;今年,你与你弟弟,大限都到了;你又拿什么替你弟弟续命呢?”“啊,苍天哪!”王徽之听后,大叫一声,昏死了过去。
    数日之后,王徽之从昏迷中醒来。只听,他睁开眼,第一句话,便是用那气息微弱的声音问妻子,弟弟王献之的病情怎么了?妻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眼眶中闪过了一朵泪花。自小机警的王徽之顿时猜到了结果,他的两只手紧紧地抓住了身上的被子,两行热泪也缓缓地涌出了眼眶。
    过了几天,王徽之病情稍有好转,他便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反对,拖着软弱无力的病体,赶去为王献之奔丧。在灵堂上,王徽之没有落泪,他坐在停放王献之尸体的灵床上,拿起了王献之生前最喜欢的琴;对着“睡着了”的王献之,弹了很久很久。王徽之弹的那首《懊侬歌》,是两人小时候,一同玩耍时,最喜欢的曲子;可面对这番物是人非,一片惘然的王徽之,怎么也找不准当年孩时的音调。最后,王徽之不得不深深的叹道:“子敬啊,子敬啊,你的琴也与你一同仙去了。”说完,王徽之便站起来,冲出了灵堂。没过几天,王徽之也病故,随献之而去了。
    此外,当日在王献之病故前,按照天师道的教规,一位道长询问他,生前有什么过失,需要忏悔的。王献之说:“不觉得有其他什么事,只是与前妻郗道茂离婚,负了她的一片深情。”王献之一生风流倜傥,也欠下了不少女人债,关于她与前妻郗道茂,妻子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情人桃叶、桃根俩姐妹,五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放郎将会在“放郎解读《贤媛》篇”郗道茂一则中,做十分详细的介绍,在此先按下不表。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献之的兄弟,善草书、隶书。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 

 

    王铎《临王凝之书》

释文:
    临王凝之书八月廿九日告庾氏女明便授衣感逝悲叹念增远思得郗中书书说汝勉难安隐深慰惭心微冷产后何似宜佳消息吾并更不佳忧之遣不次凝之等书崇祯十七年三月舟次清江浦仿晋法世不学古而蹈今吾是以崇嵩淙道人王铎

                                                                                                 

 

 

   王献之《承姑帖》
释文:
    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比*相闻,故云恶。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王献之《静息帖》
释文:

    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NFDCA石深是可疑事。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愿复更思。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宜思之也。献之白。 

 

    王献之《相迎帖》
释文:
    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尽此感深,殆无*处。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泪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献之白。 

 

    王献之《岁尽帖》
释文:

    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并复何如? 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献之亦恶,愦勿。谨白。疏不具。操之等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