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角形的叠法:论月子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58:41
                论月子病

中华民族在繁衍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出许多民族习惯,其中妇女“坐月子”应是最重要的风俗习惯,在民间人们要求妇女分娩后卧床休息一月,要坐月子。在此期间,妇女既不能下地走路,又不能干家务活;既不能外出受风吹日晒,又不能同丈夫同床共枕;甚至不能哭,不能吃生冷食物或咬硬东西,否则就会落下“月子病”,同时要求妇女100天以内也要加以注意(俗称过百天),如不能洗澡、吹风扇、洗脚、用冷水等,如果触犯了此规定,可能会落下终生疾病,而且是犯了哪,哪儿以后就会落下病。如月子中曾经哭过,可能一辈子会经常流眼泪或眼睛干涩。如果过早行房,则会落下下身发烧、性冷淡等,尤其是受风寒湿邪侵犯会落下风湿病。同时,人们还习惯把人工流产叫坐“小月子”,也应如上述那样进行注意,如果违反了上述规定,同样也会落下疾病。
 
     现代医学则无此病名,在某些方面则反其道而行之。如妇女在产房,一旦婴儿落地,多紧急处理婴儿,产妇则搁置一边不管,致其赤身裸体几小时,尤其在寒冷交替季节或春天使产妇冻得发抖而不顾;或者因分娩时动了侧切手术,要求尽快下地行走,以利于伤口愈合;或者要求讲究卫生,过早清洗下身;或者大开门窗通风使产妇受了外界风寒。更有未婚先孕的姑娘,人工流产后扬长而去,时间不长又怀孕,一年刮宫好几次,这样以来均增加了产后风湿病的发病机会。而且,患了产后风湿病,尽管妇女全身肌肉、关节明显不适,如疼痛、酸困、局部或全身怕风,但关节一般只疼不肿,亦不变形,且化验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免疫因子均正常。用消炎止痛药,甚至用激素类药也不止痛,因而西医认为此病是子乌虚有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到底有没有这种病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即中国老百姓这种几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是从多代人的经验教训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现代医学中,有症状体征但化验检查均正常的病症是非常多的。如亚健康状态、神经官能症、无原因的头痛、头晕,无器质改变的心脏病等应均属于此类情况。
产后风湿病(俗称“月子病”),是指妇女分娩或人工流产术后保养不当或感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将其归为痹症的范畴,但也有“产后中风”、“产后腰腿痛”、“产后肢节疼痛”、“产后痹”等的提法。如宋朝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认为:“产后中风,由产后伤血动气,劳损脏腑未平复,起早劳动,气虚而风邪、气虚伤之,故中风”。“风邪冷气客于皮肤经络,但疼痛,赢乏不住,少气。若筋脉挟寒则挛急涡僻,挟湿则缓弱。可见本病是现实存在的,而且历代医家也十分重视本病的诊治。
在平时的治疗中逐渐发现如果是单纯性的类风湿病就容易治疗,若有产后感受风寒历史的类风湿就难以治疗。还发现此病部分症状类似于风湿病,有些症状如脾气急躁,心烦易怒、多疑、多汗、失眠多梦、眼眶痛、眼睛流泪或干涩等则类似神经官能症,将两者合一就成了一种既像风湿病又像神经官能症的综合征,而这种综合征又多以风湿病为突出特征,并且是产后或人流术后所引起的特有症状,因此就根据这种病的起因和临床特征将其命名为“产后风湿病”。其最典型的特征是1、有产后或人流术后保养不慎的历史;2、有风湿病的关节肌肉疼痛、酸困、怕风、怕凉等症状,但关节不肿胀,亦不变形,且无晨僵等症;3、化验检查及X光拍片皆正常;4、用消炎止痛等抗风湿药物多无效。本人用中医点穴疗法即可根除。食疗可用黄芪橘皮红糖粥改善体质

  原料:黄芪30克,粳米100克,橘皮末3克,红糖适量。

  做法:

  1。将黄芪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

  2。锅置火上,放入粳米、黄芪汁和适量清水煮粥。

  3。粥煮好后再加橘皮末稍煮,最后加入红糖调匀。

  营养盘点:黄芪味甘、性温,可以敛疮生肌,利尿排毒,是补气的良药。橘皮能理气健胃,燥湿化痰,加上红糖,此粥可以缓解妈妈产后的气虚体乏。

  注

  熬粳米粥时最好不要放碱,否则会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