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歌阳粉丝团的微博:不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58:07

不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  

 

    人都希望“公平”,但生活到常常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受许多社会因素或给予的制约,所以,每个人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那些整天抱怨不公平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好的条件,优势,他们的抱怨不乏羡慕甚至嫉妒的成分在里面。他们不去勇敢地改变自身,而只是抱怨。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只会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相反,那些从来不用公平衡量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因为他们有面对不公平事情的魄力以及心态,有积极改变的能力,所以,他们最终也会取得成功。

  某君年已40岁,但直到现在仍未评上中级职称。不是其人水平不够,能力不强,近年来,他已出版4本专著,而是说不清的“缘由”,境遇不佳。先是当团委书记搞政工,教师职称无法评,转入教职从教后,教龄不到不能评,刚到年限时又恰逢工作调动,调动后因是不同专业系列,又等了几年,结果因不到这个系列所需的年限,又拖了下来。他想想很气恼,人到“不惑之年”,居然连中级职称还评不上,可他的学生头上有“衔”了。

  不过,他又想过来了,“不公平”是绝对的。他说:我不能为此自寻烦恼,要给自己留一点心理的“宽容量”。这话说得极是,留一点“心理宽容量”,是给自己下“台阶”,找出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步步逼近,岂不把自己逼“急”了吗?如果心里上有对待“不公”的承受能力,那么对暂时的不顺会表现出理智。而且通过努力不断校正“落差”,使自己时来运转。

  放弃一味地对公平的追求,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比较厚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于自己的人也没评上,也许这样一想你就心安理得了。

  放下对绝对公平的执著追求,结合自身及时情况努力奋斗,你也会成为让他人羡慕的对象。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不公平肝对健康产生的消极作用会十分明显。因此,热门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这种不平衡的心理,使心境稳定。

  一般来说,当我们遇到认为不公平的事情时,可以采取下述做法:

     1,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每件事都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必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2,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应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的党成立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尊重与肯定,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

    3,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