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针灸学校招聘:练习太极拳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6:57
下面的几篇文章拳有们应该看看,十分有益啊。 

 1.起式口诀:

   顶悬涌泉虚,天地人一体,意气沉丹田,起式无太极。

    2.放松要点:

   眼随腰转意为先 ,气沉丹田头顶悬,松肩开胯知虚实 ,三项要领宜明鉴 。

   3.上下盘练习:

  上练摸鱼知轻重 ,下盘虚实猫步行。

  4.走式、定式要领:

  走势球体求平衡 ,实腿必承重,虚腿随腰伸到位,定式移承重,移够是要领。

  5.虚实诀:

  四肢如轮腰为轴,轻重虚实起与休,手抚鱼尾至鱼头,太极图中品春。

  6.腰:

  凡动腰为先,欲正稍先反,左右各一半,九十分界线,腰近临线位,手脚到落点。

  7.开合口诀:

  走势为合定为开,开合之间气势来,行云流水拳无滞,顶悬气沉拌合开。

  8.势与节奏:

  吸纳稍疾吐宜缓,缩如婴儿放似山,开合二字探究竟,太极无势难成拳。

  9.对称守中:

  虚实刚柔,快慢先后。上下内外,前后左右,对称守中,阴阳统筹。

  10.身法:太极身法最紧要,三分手来七分腰,九节贯穿凭腰起,微风杨柳可称道。

  11.眼法: 目随腰转神意现,平视左右曰顾盼,莫道三前虚似有,阴阳进退皆自然。

  12.松:文武之道张与松,松透才知霸王弓,意气执中骨肉去,一团玲珑通体空。

  13.经脉运行:十二经脉循环走,三阴三阳各半周,意领气摧抽丝劲,缓缓过足胸手头。

  14.意形要点:形把握手脚落点,意领悟三个循环。落点为循环导向,循环借落点转换。

  15.中 :太极有五行,前后左右定。八劲旋腰起,圆转才轻灵。任你千百动,我中分外明。十三势精髓,妙在一个中。注:太极拳十三势指八个太极基本劲:堋、履、挤、按、采、列、肘、靠;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16.一字移步诀:一走一定一移步,一合一开一吸呼,一虚一实一循环,一小一大一旋图.注:旋图---旋转的太极图。

  17.左棚式:逢转必实两仪动,腰脊三旋是要领,黑白双鱼绕身游,一手宜轻一手重。

  18.右棚式:双腿虚实交替行,虚足到位记分明,移身如踏跷跷板,权重缓缓变权轻。

  19.捋式:太极攻防在重心,双手敷敌问敌根,腰脊旋出离心力,轻轻一捋破千金。

  20.挤式:腰脊外旋胀力大,小臂命门含对拉,前弓后蹬破敌捋,挤式开后敌势杀。

  21.单鞭:右腿承重身左转,双手平捋去又还,转腰进步长蛇起,右钩挡敌左甩鞭。

  22.提手上式:谁欲袭我长蛇中,转身应敌合剪拢,左擎敌腕右击肘,伸足踏敌手送终。

  23.白鹤亮翅:顶悬气沉势挺拔,左采右棚藏对拉,腰脊三旋鹤亮翅,虚足探敌妆哼哈。

  24.贯穿:行拳节节贵贯穿,臂腿犹如三节鞭,轻重虚实太极走,开合三对阴阳圈。  

 

 

杨澄甫注释《太极拳行动心解 》

发表于:2010-4-16 10:56:31 阅读 55 次

 

  以心行气,务令沉气,乃能收敛入骨­

 

    心以精神意气之总称。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中,开时必须意气达于手指,合时必须意气通于脊背,而后之足跟。在如斯线路中,将全身之筋伸直行之,则自然沉着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手内发生棱角之病。是之为顺遂,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

 

­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使目平视,两头略拔,则谓虚领顶劲也。精神自然而连带提起矣,亦即头顶上有棚劲之谓也。头顶上有棚劲,则可减去身之重量,其转动自然轻灵,而无迟重之虞矣。 ­

 

­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

 

    每一动作其身手均有主宾之分,如能随机换意互为主宾,意之所至气即随之,是之谓灵,意左则左为实,意右则右为实,能如意而倒换之,意气不滞住某一点,是之为活,内中顺遂,是之谓圆,能保顺遂以倒换,亦即虚实之变化也。 ­

 

­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

 

    此言凡发劲时其身平均须在棚劲中沉着行之,尤须不准发生丝毫努责作用,如无努责为之"松",体会空洞谓"净",如斯松净沉着之劲,而具弹性,方有发之可能也。发时双手本系相对而相异,以求保持身体之平衡,然双手虽由相对相异之方向而发,然发时之双手仍应有虚实之分,须一手为主,一手为宾,即一手轻一手重之谓也。 ­

 

­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    头顶悬起为调整身之中正法,中正者,必须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如有偏倾,只能支撑他之一方有棚劲,失去其余之七方矣,故气向下沉,则意不浮躁,而身体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能得中正何方来何方即可支撑之,故无论如何变化之动作,而身体均须中正内行之也。 ­

 

­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人身之九曲,如拳节。腕节。腰节。胯节。胫节是也,行气如九曲节者,乃所有之关节均须顺遂圆滑如珠,行气九节之中。即所谓节节贯串之功也,决无微米棱角致不便之处,是为至要也。 ­

 

­    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百炼之钢,成绕指之柔钢,"柔"非棉花之柔。可比之柔中带钢,外柔而内刚也,内刚柔由棚劲而产生,棚劲生于筋直之气功。凡人运动能炼到百炼之钢如绕指柔时,则身内之坚块不化之处,莫不摧去无遗矣。 ­

 

­    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运动时其形状如高空捕兔的鹄,盘旋无定,此指精神之活泼,且活泼之中而有集注,并蓄势待发,有似伏地捕鼠之猫,运机即发之精神也。 ­

 

­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静如山岳,言其形沉着不浮,一静无有不静,如山岳屹立,所谓神宜内敛是也。动如江河,言其动作之波动不停起伏相间,如江河之滔滔不绝,所谓意气宜鼓荡也。 ­

 

­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者,乃求直其性,非伸直手足之谓也,蓄而后发者,乃发由蓄生,有蓄而后有发,蓄得足而发得脆也。 ­

 

­    力由脊发,步随身转­

 

    含胸拔背,以成蓄劲之势,脱扣发劲,先沉其肩,劲则方可由脊背发出,此劲乃中正之劲,且为全身之劲也。步随身转则为功,身随步转则为病,凡运动之身有移动,步亦随之,而移动为左顾在盼之步,不然成为外摆裆之步。 ­

 

­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连而复断­

 

    收,为放收。放,为收放。两者互为表里,如环之无端,此运动滔滔不绝之功也。蓄发劲,其发出之劲反断,则劲方可越出身外,所谓后连者乃糸按劲,即褶迭之功用,先求能己之断劲,而后可以连接他人之劲也。 ­

 

­    往复须有褶迭,进退须有转换­

 

    运动至终点时,若再按之,非往即复,其往复中间必褶之,而往迭之,而复所谓意上寓下之谓也。进退之有转换,乃足之褶迭也,故褶迭在步转换。在步转换者,顾盼之步也,即所谓步之进退须先顾盼二步为褶迭而后再进退也。 ­

 

­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外愈柔而内愈刚者,因内有棚劲之故也,有棚劲外而极柔软,则里面极坚刚矣。有如弹簧乃最柔之物,然其质刚为最坚刚也。呼吸急促则意志不清,心之气滞矣,若呼吸深长,谓之能呼吸,则心神安宁,而转换褶迭自然灵活矣。 ­

 

­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养气须直养<筋直>则灵活松净而易贯串,若曲压则滞住而动,致成努责,易生病害矣。劲须曲蓄,则弹性足,蓄之无余,太过为偏,是有缺陷之曲蓄,所以谓之病矣。 ­

 

­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蠹,脊为旃­

 

    心为主帅以发令,气为传旗如听命,而后行腰为大蠢,巍然挺立不偏,无昧可倒<腰以下至尾闾>,脊如旗屈,收以拔骨,使脊骨有偏长之能也。 ­

 

­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慎密矣­

 

    初步练习时,须大开大展,须全身松开气达梢,功夫愈进,则求紧凑,其大圈渐进于小圈,由外显之圈,成为内隐之圈,是可成为慎密无向之运动,方会放之则进,卷之则退,藏于慎密之义也。 ­

 

­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凡走架子以心意为本,身体为末,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之谓也。身体松开,而腹腰存想为空洞无物,则一切方可由腰脊而动,<即不乱动>是之谓静也,此运动时不二选择,应时时刻刻铭于心也。 ­

 

­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脊背而动之­

 

    即以背为中心,乃运用离心力本也,如觉每一动作,背上之反应会绷紧,则失去此义也,统能以此行之,亦为养气敛入骨髓之法也。 ­

 

­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内固精神,则神注易得内刚之功,外示安逸,则神怡易得外在之效。迈步如猫行,乃指所有迈步须如捕鼠时的猫下伏铲地而迈步也。运劲如抽丝之旋转,如来福线之螺转也。棚出为顺抽丝,采入为逆抽丝,有如公母二螺丝也。 ­

 

­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神则活­

 

    虽然以心行气在意不在气,若注意在气,则意为气所击而生滞也,盖神速而气慢,欲练气合神,必须意而神不在气之本身。然后神能导引其气变为神,则气随之功可得矣。­

 

­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能柔,有力者无气,无气者纯刚,故专柔专刚均属非太极拳。必须刚柔相济。若力气隐于内,则柔现于外,则刚欲求柔于外而刚于内,是之为劲。故须去力以求劲得后乃活气,方可得气之用,使生弹性,欲得气活,须气贯串遍于身躯如轮之旋转之不休,欲得轮之旋转,须有轮之中心有轴,故所有左右上下旋转均以腰脊为主宰也

   

太极拳纲要说----薛蔚昌

发表于:2008-8-19 17:09:51 阅读 126 次

 

 

 

 

 

    (一)太极拳概论

  

  太极拳的前辈宗师和经典著作讲,打太极拳用的是“虚无劲”,即“意”。准此道者,谓之正路。可惜,时下少之又少。

  打太极拳用的是“习惯力”。以此行拳,谓之歧路。这成太极拳的主流。

  太极拳传至当代,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1、对太极拳的理法不理解

  譬如,“意”,是怎么回事?“腰”,该怎么理解?“对称”指什么?诸如这些关键性问题,很难参透。

  

  2、对生活中的“习惯力”去不掉

  “习惯力”,属于人类后天积习,已经习非成是了。太极理法,就在于校正“习惯力”给人体造成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理法恰与“习惯力”相悖。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就是克服“习惯力”的过程,“习惯力”去不掉,就达不到太极劲道(力道)里去,就成不了太极。

  

  (二)太极拳的“意”

  

  “意”,在太极拳中是一种劲道。它已经不再是头脑中空洞的单纯的意识、思想了。

  “气”中有“意”,“神”中有“意”,“腰脊”运作中有“意”。所以,统称“意”。打太极拳用的就是这种“意”劲。

  “腰脊”,在太极拳中具体指什么部分?经典著作中称腰际、腰间、腰、腰脊,但没见具体诠释。在当代太极拳坛,曾有权威、名家在其书中讲解过,但那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太极理法不搭界。笔者经多年习练体悟,认定“腰脊”运作,系“胸背开势”和“顶沉对敌”,并须借助“意、气、神”的劲道——这才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打法;只有这种打法,才能够体现出“周身俱能轻灵”“遍体意气布满”的太极拳境界。

  “腰脊”运作,为什么必须借助“意、气、神”的劲道呢?这里,有至理存焉。在太极拳中,“腰脊”运作的对象,是四肢。四肢,要像丝连线挂在躯干上一样,完全处于被带动的状态,不自动,不真动,不妄动。可是,单单靠“腰脊”本身的机理是有限的,不能够完全把这个任务担当起来,这正是四肢自动、直动的根据。因此,必须借助“意、气、神”的劲道。“腰脊”,得到“意、气、神”的借力,就实现了作为太极的劲道理法——“用意不用力”。

  中正松竖、内外相合、对称对应、自然顺遂。

  

  1、中正松竖

  指的是躯干松直,项竖头正。身躯不偏离“身中垂直线”,不失重心,解决的是“稳”的问题,“动分静合,随曲就伸,无过不及”。

  只要“开胸开背”“顶劲沉气”这两个要领做到位了,就能够达到“中正松竖”的要求了。

  “开胸开背”的概念,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胸背平整,不凹不凸,即要校正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

  第二个层次——胸周形成气圈,背部形成气贴背,即“含胸拔背”。

  第三个层次——胸背不仅要“开”,而且要“开”得充分,因为“开”,是胸背带动四肢运作的一种劲道。

  可见,胸背“开”了,躯干就直了。

  “顶劲沉气”,是指上与下呈反方向对拔对拉,使“开”直了的躯干更加拔直了,对拔对拉,用的是“意、气、神”劲道,系虚无劲,呈现松空的感觉,这样,就体现了“中正松竖”的理法。

  

  2、内外相结

  是指人体内里和外面要合为一气,浑然无间。

  例举“沉肩坠肘”来讲。“沉肩坠肘”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内里相应有肩沉肘坠的感觉。如果内里没有出现相应的肩沉肘坠的感觉,说明“沉肩坠肘”做得不合规范。内里和外面是一致的,相合的。并且,“沉肩坠肘”做得到位了、充分了,与“沉肩坠肘”直接相关的部分,如胸、背的“开势(劲)”增进了;丹田的“沉势(劲)”增进了;整个儿内外及周身都显得协调。体现了“肘”为内里与外面、两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这在左右云手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对太极拳来说,内里的感觉很重要。习练效果,首先是作为一种内里的感觉出现的。以内为主,不在外面。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

  太极习练进入“守窍”阶段,亦即能够“拿住丹田练内功”,“内外相合”,就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此时此际,劲势整,有底气,舒展中极显松柔,松柔中又极舒展,周身俱已轻灵,遍体意气布满,可以说,一应俱应,一得百得,太极大致境界,已然尽在其中。

  

  3、对称对应

  这条理法,在《太极拳论》中,是这样讲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欲上。即寓下意”;反之亦然。“对称对应”,本属静态关系,在建筑学和景观布局中很有讲究,移植于太极拳中,就变成动态关系了,即“对称对应”的部分,呈反方向对拔对位,使对称对应部位间的肌肉、筋络、骨骼出现一种延伸和拔长,内脏也被相应激活,周身引发出极为舒服的松空感觉。

  “对称对应”的部分,有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及四隅等。其中,上与下(顶与沉),是太极整个“对称对应”关系的“纲”,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对称对应”部分,呈反方向运作,是太极拳特有的,是传统太极与流行太极实质上的区分点,是人们实际生活中不存在的,是学习太极拳的难点之一。

  笔者把“对称对应”关系,简称为“对称”理法,它体现在太极整个盘架的运作和转换中。不懂得“对称”理法,就打不出太极拳的味道——《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运劲如抽丝”,即打不出“抽丝劲”,也打不出式与式在转换中的“折叠劲”。打太极拳用的是“虚无劲”,即“意”,一句话,“意”的劲道出不来。

  

  4、自然顺遂

  这一条,是由太极拳的劲道(力道)决定的。太极拳是内家关拳,打太极拳用的是“意”。“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缓慢沉着,自然顺遂,这从太极前辈先师们的教导中就可得知,如:“呼吸任自然”,“以气运身,务令顺遂”等。

  “自然顺遂”对于打太极拳来说,是一种理法,也是一种要求,但是,习练达到中级阶段时,就会体现为一种感觉——“自然顺遂”的实际感觉。待到体现为感觉的情况下,就会理解到,太极十分神奇,奥妙无比,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是人体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许禹生太极拳经注解

发表于:2010-6-4 17:33:03 阅读 54 次

 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大也至也。极者,枢纽根抵之谓。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而太极拳则为各拳之极至也。无极而生者,本于无极也。此拳重在锻炼精神,运劲作势纯任自然,不甚拘于形式,以虚无为本,而包罗万象,故曰无极。然初学者究当就有形之姿势入手学习,久之着熟懂劲融会惯通,始能入于神化之境。

    案周濂溪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注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质之根抵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前复有无极也。此云无极而生,究有语病。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动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机者,朕兆也。如阴符经天发杀机之机,夫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太极者,其枢纽机关而已。太极拳当行功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常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常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极拳术之所以妙也。

万物之生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有太极斯有两仪,故太极为阴阳之母,太极拳着着势势均合一。图形其动而阳静而阴及刚柔进退等均与易理无异,故得假借易理以说明之,非强为附会也。

    中国旧日学说诸凡事物均以阴阳喻之,故阴阳无定位。太极拳之喻阴阳亦然,如拳势之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进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发劲为阳,收劲为阴;粘劲为阳,走劲为阴;手足关节之伸为阳,曲为阴;分为阳,合为阴;开展为阳,收敛为阴;身躯之仰为阳,俯为阴;升为阳,降为阴。凡此所喻,无论过如何变化,内皆含一。图形故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动,变动也。动之则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静之则冲汉无朕,而阴阳之理已悉其其中矣。太极拳术当行功时其各姿势一动一静相间,其拳术之动者,前后左右上下均有阴阳虚实可循,故曰:动之则分。其静的姿势虽无痕迹可指,然阴阳虚实已具其中,故曰:静之则合。若作运动解则太极之阳变阴合即物理力学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极拳术遇敌欲制我时,则当分截其劲为二,使敌力不能直达我身(背劲),所谓动之则分是也。若将敌粘起,用提劲阳之变也及起,须静以定之,使不得动或敌劲落空,稍静即发,利用合劲阴之合也。倘敌欲发,我则应中心坦然审候应机,静以候之,微动即应,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是也。

    夫道一而已矣。当混沌未判,洪潆未关,本无动静何有阴阳,故以虚无为本者,无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极如是。太极拳习至极精处亦也如是也,然此指先天而言,指习拳术功深进道者而言,初学之士骤难语此也。及乾坤既定,两仪攸分,有阴阳斯,有动静则言太极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讲求之。太极拳之分合动静合乎阴阳。如动势须求开展,运劲务明虚实,刚则化之,故曰:分,柔则守之,故曰:合。坤在静中求动,无为始而有为终,必须伏无。乾则动中求静,有为先而无为了,只要还虚,盖万物之理,以虚而受,以静而成,天地从虚中立,极静中运机,故混沌开而阖关之局。斯立百骸,固而无极之藏,自主无不从虚静中来也。重阳子曰:此言大道之原,而功先于虚静。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由是观之习太极拳者,倘以虚静为本,则分合变化自无不如意也。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过,逾也。不及,未至也。随,无逆也。就,即之也。过与不及皆为失中,失中则阳亢阴睽,未能有合也。太极拳于曲伸分合等处运劲,过则生顶抗等病,不及则有丢扁等病。欲求不即不离,则应随之而曲就之。而伸,随机应变,毋固毋我,因力于敌,以中为主,而粘黏连随以就之自无不合,所谓君子而时中也。案初学此拳者,每失之过,迨稍懂劲则每失之不及,学者宜审慎之。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人者,敌也。刚,指刚强有力而言,柔者,无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以承之变化敌力之方向,不为所制,故也,走顺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自由不便利也,粘者取制敌人之力也。遇敌施刚力时,我惟顺应其势取而制之,使腑就我之范围,如以胶着物,故曰粘。太极拳常以小力胜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制刚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胜强,柔固难期以制刚,然云敌之胜之制之者,必有其所以制胜之理,在盖敌力须加吾身方生效力,苟御制得道,趁其用刚发动之始,审机应变,采取擒获,使还制其身,则我虽弱则常居制人地位,敌虽强常居被制地位,难于自由发展。力虽区奚,益此老聃,齿敞舌存之说也。颇合太极拳刚柔之义,然非好学深思之士,未足以语此。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此言以动作之迟速当随敌动作迟速之程度而异,但欲识敌之迟速程度,须先体察敌力之动机方能因应咸宜。何谓动机,周濂溪通书有云,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曰机,又曰,机微故幽难识,如此设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机,敌虽变化万端,由一本而万殊,而我则执两用中,扼万殊使归一本,审机应候,无过不及。敌运动甚远而我应付迟缓则失之缓,敌劲尚未运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则敌反有机可乘,是谓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临,纯任自然无丝毫之凝滞矣,故曰,得其一而万事毕是也。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此言习太极拳者进功自有一定之程度,而不可躇等躁进也。太极拳之妙全在用劲(注:此劲字系灵明活泼,由功深练出之劲,不可误作力量解)。然劲为无形,必附丽于有形之着,始能显著。言太极拳者,每专恃善于运劲而轻视用着,以致习者无从捉摸,有望洋兴叹之概,虚度光阴,难期进益,较循序渐进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昔孔子讲学,常因材授教,故诸门弟子各得其益。拳术虽属小技,然执举涂人而语,以升堂入室之奥,未有能豁然者也。故习此拳者,应先摸仿师之姿势。正确矣,须求各姿势互相联贯之精神;拳路熟习矣,须求各势着数之用法;着熟矣,其用是否能适当用均;得其当矣,其劲是否不落空劲,不落空是真为着熟。再由推手以求懂劲,研求对手动作之轻重迟速及劲行之走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进至于无微不觉,无处不懂,方得称为懂劲。懂劲后,不求用着而着自合。进至无劲非着,无着非劲,渐至不须用着,只须用劲,再至不求用劲而劲自合。洵至以意运劲,以气代意,精神所触莫之能御,则阶及神明矣。是非数十年纯功,曷克臻此。

 

    虚领顶劲。

    虚,一作须。似宜从虚。虚者,对实之称实,即窒滞难巧也。顶者,头顶,亦曰额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常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宫,盖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顶,受记道家上田练神,易曰:行其庭,不见其人(注:庭,指天庭头顶也。行,神气流行也,不见其人,虚也)。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注:山名,喻头顶)。均示人修养之要诀也。夫人之大脑主思想,小脑主运动,而头顶实首,出庶物支配,神经为主宰之枢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为修养家所注重。练太极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与肉体二者同时锻炼,故运劲时,必运智于脑,贯神于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不昧,所以炼神也。盖头为全身纲领,纲举则目张,头顶悬,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逐,偶有动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后,无掣肘之虞矣。

 

    气沉丹田。

    丹田,穴名。道家谓丹田有三,一居头顶以藏神,一居脘以蓄无,一居脐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注:脐下三寸)。常用深呼吸使气归纳于此,自能气足神旺。黄庭云:呼吸卢外入丹田,番能行之,可常存。盖当人呼吸短促,每至中脘而回(注:中脘横膈膜也),不能下达此处,因之循环迟缓,肺力薄弱,不足以排泄腹中炭养,血脉不能红活,于人之寿命,关系至钜。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又曰:虚其心,实其腹,盖吐故纳新(注:吐,吐腹中浊气;纳,吸新鲜空气也),归根腹命(注:根,根蒂,指下丹田命门,精气也;归,复者,以意逆志于此也)。以心意导精气于下丹田,而施烹炼也。久之自能延年却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术者,沉气于此,则屹然不动,不易撼倒,但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臌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肠疝诸症迩来。日本之静坐家刚田虎二郎,罹糖尿病逝世,议者疑系努力下丹田所致,非无因也。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偏,偏颇失中也。倚,倚赖失正也。隐,隐藏。现,表现。忽隐忽现者,神明不测也。上指身体姿势,下指神气运劲而言。太极,虚明中正者也。于姿势则必中必正,于运劲若有意无意,使神气意力全身贯澈,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练习纯熟,便易领悟几何学定理,两点之间只可作一直线。太极拳上领劲,下守重心,周身中正,便无不是处矣。但领守均须含活泼之意,富自然之趣。过于矜持,则神气凝滞,姿态呆板,运劲不能虚灵,动生障碍矣。故曰:忽隐忽现也。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仍承上文而言。吾隐现无常,敌以吾力在左思,更加重吾左方之力平衡,吾则虚以待之,令敌力落空。敌揣吾右方有力,可以擒制吾,即隐而藏之,虚实易位,随机善应,敌更何所施其技耶。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仰升俯降也。敌欲提吾使上,吾即因而高之;敌欲押吾使下,吾即因而降之。敌遂失其重心,反受吾制矣。因仍变迁,潜移默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进,前进也。长,伸舒也。退,后退也。促,逼迫也。吾前进时,倘敌顺领吾劲时,吾则长身以随之,便无可退避。或敌来势前进,吾急引而伸之,使力到尽头,自不得再逞,吾若退后,敌力逼来,每致迫促无路可逃,然退而急进,虽促不促矣。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示人遇事当积极进行,不可退缩也。太极拳虽以柔静为主,但非务退避其佯。退者,乃以退为进,非真退也。若竟退时,倘遇敌随之深入,则逼迫不自安矣。又敌退后时,吾进而迫之,使愈促。吾退后时,敌力跟来,吾则或俯身摺叠以促其指腕,或旁按臂弯,使敌促迫不安而不能再进,全在因势利导,不拘泥也。

 

    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

    羽,领羽也。加,增之也。落,降也,着也。言善太极功者,感觉敏锐,稍触即知,稍纵即逝。虽轻如一羽,微如蝇虫,稍近吾体,亦即知觉趣避而不令加着也。夫虚灵不昧之,谓神有知觉,然后能运动致虚极守静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有不期然而然者。非锻炼有素,支体软灵,富有触力未足语此也。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虚静则阴阳相合,觉敏则刚柔互济。敌偶动作,吾无不知。吾之动作,敌尽难知。拳术家所向无敌,盖均由此。孔子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又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人不知我,我能知人,则所向无敌矣。

 

    斯技旁门甚多。

    泛指他项拳术而言,虽势有区别,流派不同姿势各异。

 

    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他种拳术重力量,尚着法而不求懂劲。故于机势妙合,运用灵敏,以静制动,诸诀概不过问。

 

    有力让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

    谓力大与敏捷,二者均为天赋的能力。

 

    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

    非由学而能者。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注:见搭手歌。牵动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

    如秤衡秤物,滑车起重,全赖杠杆斜面等理。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以无力制有力,与科学暗合。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力。

    古称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年老之人举动迟缓。古之名将如廉颇等,虽老尚能胜众,是必不经时,手足速快已也。

 

    立如平准。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关自然得路也。

 

    活似车轮。

    圆妙庄严,灵活无滞,则周法轮常转不已矣。

 

    偏沉则随。

    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机,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虚,故能引水。如歇器之不堪盈满,满则自覆矣。

 

    双重则滞。

    有彼我之双重,有一已之双重。太极拳以虚灵为本,单重尚且不可,况双重乎。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古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盖言虚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无滞耳。善应敌者,常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况自为人所制乎。用功虽纯,苟不悟,双重之弊犹未学耳。

 

    欲避此病。

    双重之病。

 

    须知阴阳。

    阴阳之解甚多,前已述之,兹不复敖。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制敌劲时,谓之粘。化敌劲时,谓之走。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即化,化即制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知彼已之刚柔,虚实则阴阳互为消长。以虚济盈,而不失其机,斯真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

    反观不懂劲,则愈练愈不精也。

 

    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后,能自揣摩,默而识之,有余师矣。

 

    本是舍己从人。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随机应便,不拘成见。

 

    多误舍近求远。

    不知机而妄动者,动则得咎。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区别甚微,人易谬误。

 

    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古人云:获得真诀,好用工。苟不详,为辨别。则真妄费工夫矣。此论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语简而赅,要之于太极拳之真理。已阐发无遗。原经甚多,先取此篇加以注释,臆断之处在所难免,阅者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