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销售前景:[方舟子]进化论虚妄吗:第一章 进化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1:36
第一章 进化是什么


方舟子


           一、进化没有方向没有终点

  进化论被许多学者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发现,当你与别人就进化论争得脸红耳赤时,有没有首先想一想,我们所说的进化,究竟是什么?

  那就先去查查辞书吧,1989年版的《辞海》给“进化”下了这么一条定义:“生物逐渐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很不幸,这样的定义并不准确。如果这样的进化才算进化,进化论可真地要成为“虚妄”的了。

  不错,生物是演变的,小到物种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大到物种的改变,这是生物进化的最根本含义。除此之外,给进化的定义加上种种的修饰,不仅多余,而且可能是错误的。比如,生物的演变是逐渐的吗?在有些时期,对有些物种是这样的;而在另一些时期,对另一些物种,这种演变则可能是突发、跳跃的。现代进化论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生物的进化在总体上是由一系列不断被打断的平衡状态组成的:生物物种经过很长时间的缓慢变化或基本不变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物的进化过程不是一个缓慢上升的斜坡,而是一连串或高或低的台阶。生物的进化归根结蒂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而一个基因的微小突变就有可能引起表型的重大改变,要在鱼鳍中生出骨头(进而变成脚,进化成两栖类),只要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突变就可以一步到位,并不需要十分之一骨头,十分之二骨头等等一系列的过渡型。必须指出,现代的突变论与传统的渐变论之争,是进化新理论与旧理论之争,而不是非进化论与进化论之争。当你欢呼“进化论已被最新科学发现所推翻”之前,最好要知道这么点常识。

  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吗?也未必。所谓高级、低级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概念,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最好避免使用它们。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一个种类对环境的适应越成功,它就越高级。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一个新物种能生存下来而取代灭绝的旧物种,不正说明新物种比旧物种更能适应环境,因而更高级?但是不要忘了环境已改变这一个前提。在不同的环境下比较物种的适应性可以说没什么意义。新物种在旧环境下未必就比旧物种强。在六千五百万年前,一个直径十公理的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带来了长达数年的没有阳光的寒冷的“核冬天”,许多生物学家相信,所有大型的植物因此枯萎、死亡(可能靠种子、根等留下了后代),恐龙以及大型的动物断了食物,灭绝了,而哺乳动物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当时的哺乳动物都只有老鼠那么大小甚至更小,靠吃种子、啃树根熬过了这场全球性大饥荒。但是在此之前,体形小显然不是什么高级的特征,哺乳动物实际上已被体形庞大的恐龙压抑了一亿年才等到了这个幸运的一击,从此代替恐龙成为地球的主宰,而且也进化出了象、鲸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同时存在的生物种类之间作低级、高级的比较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进化大树有无数的分枝,很难说哪个枝头更高一些。生物学上有所谓低等生物与高等生物的划分,不过是说低等生物比高等生物出现的时间更早,保留共同祖先的特征更多,因而在进化上更“原始”。这也许是一种省事的分类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在进化上越“原始”对环境的适应就越不成功。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原核生物(细菌)要比真核生物更原始,但它们的种类之多、数目之巨、对环境适应之强却是真核生物所望尘莫及的。在哺乳类大家庭中,人类所属的灵长类是相当原始的一个分支,但是人类无疑是哺乳类中最成功的物种。

  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吗?总体上似乎如此,晚出的真核生物要比早出的原核生物复杂,多细胞生物要比单细胞生物复杂,脊椎动物要比无脊椎动物复杂。但是在我们作出这个判断时,不要忘了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并没有被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脊椎动物所取代,它们同时也在不同的途径上进化。这些途径,当然可能是由简单到复杂,但也可能就是由简单到简单在复杂性上保持不变,甚至可能是由复杂到简单!比如对于寄生生物,它们的细胞、组织、器官逐步退化,形态结构就是越来越简单,病毒甚至于退化到只剩下最少量的遗传物质和一个外壳。也就是说,在进化上,复杂的必然由简单的演变而来,但简单的并不一定会变成复杂,复杂的反而可能变得简单。

  进化是种类由少到多的过程吗?如果拿今天的几百万个物种与生命起源之初只有一个或几个物种相比,似乎可以下这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忽视了这么一个事实:从生命起源到今天的三十亿年内,不断地有新物种产生,同时也不断地有旧物种灭绝;在各个时期,种类时多时少,并非累积递增。比如在五亿三千万年前著名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中,在短短的五百万年内产生的动物类群就要比今天的多。寒武纪之后的各动物类群不过是这次大爆发后的幸存者的进一步进化而已。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特定的某一类群内,其种类也不是不断扩增的,比如哺乳类,在两亿年的进化史中,其种类时增时减,始终保持在大约90个属①。可见生物进化既是种类由少到多的过程,也是种类由多到少的过程。在发生物种大灭绝时,后一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而物种大灭绝平均两千六百万年发生一次。同时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今天我们人类正以平均每天两个物种的速度消灭野生动植物,而新的物种并没有产生。

  所有生存过的物种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已灭绝了。这个悲惨的事实说明了一点:进化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它不是由低级到高级,也不是由简单到复杂,更不是种类由少到多。进化没有方向,也没有终点。人们往往把进化树画成存在着一个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人类的主干,把人类作为进化的最终产物置于进化树的最顶端,这实际上不过是人类的主观上的自慰而已。客观地说,人类的产生是无数偶然事件的结果。如果在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中,最初的弱小的脊椎动物没能幸存下来,则今天或许根本不会有脊椎动物;如果一种不起眼的鱼类不是偶然在鱼鳍中长出了骨头,则脊椎动物或许根本不可能登上陆地;如果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恐龙的灭绝,则小小的哺乳动物可能根本没有机会主宰地球;而如果在大约四百万年前非洲大草原的气候不变干燥,迫使南方古猿的祖先放弃丛林生活下地直立行走,则所谓的人类也许不过是另一类猩猩。当我们回顾这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有什么理由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产生是必然的呢?

  弗洛依德曾经说过,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带来对人类尊严的重大打击。哥白尼的日心说让我们的家园从宇宙的中心“迁”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达尔文的进化论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并不高贵,不过是一种猿,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毫不谦逊地说——使我们人类再也无法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动物。而现在我们可以说:地球上产生生命也许是必然的,但进化出人类却是十分偶然的。我们人类不过是进化偶然的产物。

            二、进化首先是一个科学事实

  反进化论者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进化不过是一种假说,客气点的说,不过是一种理论,总之不是科学事实。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理论的可信度不如事实,而假说又不如理论。对于一些科学家来说,反而会认为理论高于事实,只有事实而没有理论算不上科学。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把生物学由只是收集标本、观察行为的博物学变成了有理论基础的科学。但是,不管理论和事实哪一个更高级,我们想要指出的是:生物进化首先是一个被无数科学证据证明了的科学事实,其次才是科学理论。

  有关生物进化的科学证据来自生物学各个学科,举不胜举。最直观的证据来自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和比较胚胎学,在后面两章我们将会对它们做些简明的介绍。在此我只想指出,有关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来自现代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尽管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在分子水平上它们却极为一致:都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核酸,都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转译蛋白质,都用相同的20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而且尽管氨基酸有左手和右手两种构型,所有的生物都只用左手构型的氨基酸;一种蛋白质对生命过程越重要,越基本,就越可能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存在,并且其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的物种中根据亲缘关系的亲疏而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对此我们只能得出结论: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它们才能如此一致;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不同的途径进化来的,因此在相似中又有差异。神创论者辩解说,生物是上帝按同一蓝图设计出来的,所以它们有一致性;上帝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它们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所以又让它们表现出多样性。总之,在他们看来,一致性证明不了亲缘关系,多样性证明不了进化。进化论并不否认在同一环境下,有时候一致性证明不了亲缘关系,比如海豚与鲨鱼有着相似的外形,这被称为进化的趋同现象,但是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海豚与生存环境和外形都大不一样的人的相似性,要比生存环境和外形都很相似的鲨鱼强得多,请问上帝为什么要做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设计?

  而且,尽管神创论者不愿承认,万能的上帝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往往有着无用的甚至有害的特征。比如我们人,在胚胎的早期会出现鳃裂,但是鳃却对胎儿毫无用处,请问上帝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设计?又比如我们的脊柱,实际上只是由四足动物的脊柱略作加工而来,并非很适宜于直立行走,如果我们是四足着地的猩猩,就可以免去了象椎间盘突出之类的由直立行走造成的苦痛。如果人真是由上帝设计制造的,他何至于如此低能,又何苦如此折磨我们?而我们认为,正是这种不完美,提供了进化的信息,因为这些无用或有害的特征正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的负担。

  在今天,现代生物学已能够下这个结论:

  一、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二、每一种生物都是由先前另一物种演变而来的。

  因此生物是进化的。达尔文把这个结论称之为“有修改的传代”。这是一个科学事实,怀疑或否认这个事实就跟怀疑或否认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物质由原子组成一样。同时我们还必须指出,也正如不能因为至今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无法在显微镜下看到原子就怀疑它们是科学事实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无法直接观察到生物的进化而否定它是一个科学事实,因为科学事实并不只是依赖直接的观察,它更多地依靠间接的观察和合理的推论。对于生物进化这种基本上是属于历史范畴的课题,由间接的证据获得直接的结论是最主要的方法,那种“你说生物是进化的,能让我们看看猿是怎样变成人的吗?”的责难不过是对科学研究法的无知。

  总之,对于现代生物学来说,进化首先是一个科学事实:生物是进化的,这是现代生物科学的大前提;其次才是理论和假说: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它的过程和机理是什么,这是一切进化理论--用进废退说、自然选择说、综合学说、中性学说等等--试图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进化论还很不完善,有关进化的各种理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是,某种进化理论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并不能作为生物进化不成立的理由,因为“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和“生物是否进化”并不是一回事。

  达尔文清楚地知道这种差别。在《人类的进化与性选择》一书中,他写道:

  “我有两个不同的目的:第一,表明物种不是被分别创造的,第二,自然选择是变化的主宰。……因此如果我出了差错……夸大了它(自然选择)的威力……我希望我至少对推翻分别创造的教条作了好的服务。”

  可见,在达尔文看来,即使自然选择学说不成立,也无法改变生物是进化的而非神创的这一事实。

  很遗憾,神创论者一直在做这种徒劳的努力:利用各种进化理论在进化机理上的不同意见来否认生物进化这个事实。值得一提的是,神创论者对进化论责难,只要是有点道理的,无一不是从进化论者之间从前或现在的争辩中剽窃来的。对于进化论的发展,神创论者的攻击没有任何的作用,连反作用都没有。

            三、进化论是科学

  判断一个事实或理论是否科学,有一些标准,其中最著名而且已被普遍接受的一条,就是是否能被否证。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的事实或理论,必须有能够被否证(当然也能被证实)的预测,如果它的预测在一切条件下都不可能被推翻,那是玄学或同义反复的文字游戏,不是科学。非常遗憾地是,这条标准的提出人波普尔曾经认为进化论不符他的标准,不是科学而对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的玄学,在他看来,进化这个事实不具有能被否证的预测,“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过是同义反复,因而也不可能被否证。即使是波普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也曾经误解了进化论。

  进化论是否能够有可被验证的预测呢?完全有可能。在许多条件下,进化论能被否证,这里只举一例。根据进化论,每一种生物都是由先前的生物进化来的,而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那么,整个生物界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象人类的大家庭一样,我们也可以描绘出一株亲缘关系树,确定各个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如果这种血缘关系是真正存在,用不同的标准绘出的亲缘关系树应该大致相符(由于材料不同、实验误差等因素,不能强求完全一致),否则的话,如果不同的标准绘出不同亲缘关系树,这种亲缘关系就很值得怀疑,也就是说,若出现这种结果,进化论即被否证。事实却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标准,根据化石纪录、器官比较、抗体反应比较、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或基因序列比较,所绘出的亲缘关系树都相符得非常好,也就是说,进化论虽然可能被否证,结果却是被证实了。特别是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基因序列的比较使我们对亲缘树的绘制达到了定量的程度,更加准确了。而且,同源蛋白质和基因有很多很多种,它们的序列比较——只要愿意——可以没完没了地作下去,进化论也就一直在接受检验。幸运地是,至今为止用至少几千种不同的同源蛋白质和基因绘出的亲缘树在误差范围内都互相吻合,也就是说进化论不断地在被证实。这种现象,如第二节所述,神创论是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的。

  “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个说法早在达尔文时代就被提出了,它完全可能被分子生物学所否证:如果生物存在着许多种遗传物种,许多套遗传密码,则“共同祖先”的命题被否证。但是我们已知道事实上恰好相反。

  波普尔的攻击对象主要是达尔文主义。达尔文虽然没听说过什么“否证论”,但以一个大科学家的直觉,知道一个科学理论不应该无条件成立。实际上,他自己清楚地告诉我们他的理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推翻:

  “如果能够证明在任一物种的结构的任一部份,它的形成纯粹只是为另一物种提供好处,那么我的理论即失效,因为这种结构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产生。”

  “如果能够证明存在任一不可能经由为数众多的、逐渐的、微小的修改而形成的复杂的器官,那么我的理论即告破产。”(《物种起源》)

  今天的进化论者,不管他们对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的看法是多么的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动力(虽然是重要的,也许是最重要的动力)。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在局部已被否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波普尔对进化论的责难实际上出于对进化论的浅解。令人欣慰的是,他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当神创论者利用他的责难攻击进化论时,他勇敢地站出来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依然相信自然选择是一个研究程序。然而,我已经改变了我对自然选择理论的可检验性和逻辑特点的看法;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宣布放弃我的主张。”②

  与进化论相反,神创论则不是科学理论,无法被否证,因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万物的存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是逻辑上永远正确的同义重复。进化的种种证据,神创论者即使不得不承认它们的真实性,也完全可以认为那只是一连串的巧合,正如你可以不承认万有引力,而把所有的苹果都往下掉当成一种巧合。到最后他们还可以说这一切是上帝的有意按排:所有的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只不过他故意把它们造成这个样子,好让科学家们误以为生物是进化来的。这种狡辩,也永远无法被推翻。不过,按波普尔的看法,在面对科学与玄学(包括狡辩等等)的选择时,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选择前者。

  而且,把上帝设想成了一个爱恶作剧的老顽童,对上帝未免太不恭敬了吧?

            四、驳斥神创论者的无稽之谈

  神创论者出于信仰的需要,散布了许多攻击进化论的谣言、谎言。在这一节,我们收集了散见于微言的《科学与信仰》一书和在海外中国人的教堂中传播的一些神创论小册子中的谣言、谎言,一一加予驳斥,其中有一些在以后各章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自然作用的结果,如无外来的理智干涉,乃由组织至分解,由复杂变简单,由秩序至混乱。进化论断言生物能自动由简单进化为复杂,因此进化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属于中学物理内容,因此许多人并不真正知道它的涵义,难怪神创论者会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三种表达方式:一、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以消耗功为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二、任何热力循环发动机不可能将所接受的热量全部转变为机械功;三、在孤立系统内实际发生的过程中,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的数值增大(《辞海》1989年版)。神创论者有意利用的是第三种表达方式。熵可以被通俗地定义为混乱度,所以第三种说法可以通俗地表达为:在孤立系统,混乱程度总是变大,也就是“由组织至分解,由复杂变简单,由秩序至混乱。”

  神创论者在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通俗说法时,完全无视了其前提:孤立系统。所谓孤立系统,是指与外界不发生相互作用,即与外界无热量、功和物质交换的热力学系统(《辞海》1989年版)。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与外界有能量交换:吸收太阳能和散发热量;又有物质交换:陨石坠落;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开放系统中,熵可增可减,可以由简单变复杂,无序变有序。即使是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比如宇宙),也有可能在全体熵值变大的同时,局部的熵值减小。

  在自然界中,没有外来的理智干涉,而自发由简单变复杂,无序变有序的现象屡见不鲜。所有的生命现象(比如鸡蛋变成小鸡、小鸡变成大鸡)都是这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现象。即使是非生命现象,这种现象也不少,雪花、沙丘、晶体、旋风、石钟乳的形成,都是大家熟悉的例子。

◇“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都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概率事件。复杂的生物体可以由简单的生物体碰运气进化而来,这种概率小到根本不可能发生。”

  当我们说生物进化不存在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种类由少到多”、“从单细胞到人”的总的进化方向时,并不否认生物在每一次进化时,存在着一个方向。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个方向就是对环境的适应。突变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环境等因素对突变的结果作了选择,虽然选择的结果如何也许并非必然,但并非全碰运气。简单的生物体进化成复杂的生物体,就是一次次选择,一次次试错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完全随机的概率事件。

◇“进化论认为由于遗传基因的突变,因此产生许多不同的个体以供自然环境的选择,但是突变都是有害的,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因突变而产生的畸形个体,都将导致退化和衰败,易受环境淘汰,不可能产生生物的进化。”

  首先,变异有好有坏,虽然坏的多好的少,但是并非都“将导致退化和衰败”。如果突变必然导致退化和衰败,那么搞遗传工程的所有高技术公司都该关门了,因为它们正是在找优秀的变异并且卓有成效。

  其次,变异的好坏都是相对于目前的环境而言的,如果环境改变了,本来是不好的变异可能反而有了优势而取代野生态。病菌对抗菌素的抗药性、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性,都是由于有更强的抵抗力的变异被选择,逐渐取代了野生态的结果。

◇“生物进化不可观察、不可验证。”

  生物进化有两个层次:微进化,即生物群体由于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产生了变异,但还没有产生新的物种;大进化,即产生了新的物种。在微进化这个层次,不仅可以观察,而且可以对各种进化理论进行验证,上面提到的病菌、害虫的抗药性就是一个例子。在大进化这个层次,进行观察、验证就要困难得多,因为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往往要花上几万年的时间。但是在某些自然条件下这个过程可以加速,我们也可以创造条件加速这个过程。在实验室和野外,新物种的产生都已被生物学家观测到。

  即使没有这些直接的观察,也不能说“生物进化不可观察”,因为在科学上,更多的要靠间接的观察。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古猿变成人的整个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化石纪录、解剖比较、基因序列等等结果,而得出“人由古猿演变而来”这个结论,并推测这个过程的细节。

◇“在达尔文逝世一百多年后,仍然没有任何科学家找到种与种之间,或类与类之间的过渡型化石,所谓的‘缺环’仍然缺失。”

  在《物种起源》发表之后的一百多年,古生物学有了十足的进步,但是化石纪录仍然很不完全,而且永远不可能完全,因为生物体能够形成化石是很偶然的。根据“间断平衡”理论,生物体的过渡型往往发生在很小的群体,很小的区域和很短的时间,它们能够形成化石并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要小得多。因此毫不奇怪,时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缺环没能找到,而且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任何过渡型化石;恰恰相反,我们已找到了几千种过渡型化石。在类与类的过渡型中,最著名的有鱼类到两栖类的过渡型(总鳍鱼,鱼石螈)、两栖类到爬行类的过渡型(蜥螈)、十几种从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过渡型、陆地哺乳类到原始鲸类的过渡型(巴基斯坦古鲸)以及神创论者最感头疼的始祖鸟化石。在种与种的过渡型中,最著名的有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一系列非常完美的过渡型,和从古猿到人的过渡型。

  神创论者往往声称“间断平衡”理论是进化论者为了解释找不到过渡型化石而提出的借口。实际上,“间断平衡”理论只是解释为什么过渡型难以被找到,并不否认过渡型的存在,正如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古尔德(Gould)所言:

  “但是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了一些过渡形态和过渡系列的极好的例子,完全足够说服任何不抱偏见的怀疑者接受生命的自然谱系的事实。”③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曾经发现两行脚印化石,一行为恐龙,一行为人。恐龙和人曾经同时存在!”

  所谓德州“巨人”脚印,是指Paluxy河河床上发现的恐龙脚印,一直被一些外行误以为是人的脚印。1970年左右,一些神创论者为它拍了一部电影,宣传恐龙和巨人的脚印混杂在一起,是恐龙和人曾经相处的证明。科学界对神创论者的无稽之谈向来很少理会的,但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广泛放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神创论者又借此大作文章,称之为否证进化论的最有力的证据。为了澄清此事,在八十年代初科学家组团到该地考察,很快得出结论:那些所谓“巨人脚印”跟周围的恐龙脚印一样,都是由同一种两足三趾的食肉类恐龙留下的,只不过由于踩在烂泥中,泥土向脚印凹陷,使得脚印变小,只有中心部分留下,看起来就有点象人的脚印了。但是神创论者拒绝这个结论。到了1984年夏天,由于长期无雨,Paluxy河干枯,原来沉在水下的脚印暴露出水面,由于显色效应,模糊不清的脚印边缘也看得清楚了,清清楚楚地显示跟周围的恐龙脚印没有两样,也是三个脚趾。在科学家们的一再督促下,神创论的几位头面人物到现场观看这些暴露出来的脚印,被迫在神创论的刊物上登文承认那是恐龙脚印,并答应不再以此为攻击进化论的理由。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ature在当时曾报道此事④。

◇“巴斯德实验证明生物不可能由非生物自然发生。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违背了巴斯德实验。”

  巴斯德实验仅仅证明:在普通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完善的生物体不可能由非生物体自然发生。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则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简单的小分子可以合成生命小分子,生命小分子合成生命大分子,再组成原始细胞。这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演变的过程,其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已在实验室得到不同程度的模拟,与巴斯德实验无关。

◇“由氨基酸自动合成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几率只有一之后加三百二十个零之一。这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没有一个生物学家会认为现代蛋白质是在生命起源之初由氨基酸一步自动合成的。现代蛋白质是由简单、原始的蛋白质逐步进化而来的。

  而且,根据化学进化理论,原始蛋白质可以以RNA为模板,由RNA催化合成,而无需由氨基酸自动合成。

◇“达尔文临死前后悔创建了进化论。”

  这是一个早已被揭穿,但神创论者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谣言。

  这个谣言的始作俑者是一位叫赫普(Hope)的美国修女。达尔文死后不久,她在麻省的一次布道中声称,在达尔文临终前,她访问了他,达尔文向她做了忏悔,后悔自己创建了进化论。教会组织对赫普的谣言如获至宝,迅速传播开来。在一九二二年,达尔文的女儿亨里雅塔(Henrietta)为此发表了声明:

  “在我的父亲临终前,我守在他的身旁。在他重病不治时,或在他得其他病时,赫普修女都不在。我相信我的父亲从未见过她,她对我的父亲的思想、信仰没有任何的影响。他对他的任何科学观点,不论是当时的还是早些时候的,从未反悔过。我们认为有关他忏悔的故事是在美国编造出来的。整个故事纯属无稽之谈。”⑤

  即使达尔文果真反悔,对进化论的成立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一个科学理论成立与否,只取决于是否有支持或反对它的科学证据,与其创立者后来的态度无关。

◇“爪哇人的发现者杜布瓦在去世之前承认所谓的爪哇人只是一只长臂猿,因此,‘爪哇人’一词已从教科书中除名了。”

  这也是一个无耻的谣言。杜布瓦至死相信他发现的爪哇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型,即所谓“猿人”,虽然在当时已有新的发现证明爪哇人属直立人⑥。

  今天的有关人类进化的教科书仍然详细地介绍爪哇人,杜布瓦仍然被公认为伟大的人类学家。不必找教科书,一般的百科全书都会介绍爪哇人和杜布瓦,爪哇人一词并未被除名。

◇“进化论与基督教信仰不可相容。”

  进化的观点实际上最初由中世纪的神学大师奥古斯丁提出。当然,他提出生物是进化的,并非来自对生物界的研究,而是出自为《圣经》圆谎的需要:诺亚方舟显然无法装下所有生物的一对或七对,所以奥古斯丁认为当初上帝只造出少数的生物,再变成现在的这许多物种。

  以刻板著称的罗马教廷三十多年前就已宣布进化论与基督教教义相容,进化是上帝创造的自然准则。这种观点被称为“进化论神学”。

  如果一个基督徒认为《圣经》是准确无误的历史记载,《圣经》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按字面意思理解,那么进化论确实与《圣经》的“创世记”一章不相容。但是在今天,绝大部分基督徒都不再如此刻板地看待《圣经》。在他们看来,《圣经》乃是阐明基督教教义的寓言、故事,而不是历史记载,更不是科学教科书。

  在今天,大多数的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和新教)都接受进化论,坚持神创论的只是少数原教旨主义者(虽然这些人在中国教徒中可能是多数)。许多进化论者也是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他们并不觉得进化论与他们的信仰有冲突。

              五、进化的历程⑦

  120亿到20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

  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

  40亿年前:地球原始大气层形成,化学进化开始。

  38亿年前:大陆和海洋形成。

  35亿年前:原核细胞出现,无氧光合作用和无性繁殖至此起源。

  23亿年前:蓝藻出现,有氧光合作用作用和有性繁殖至此起源。随着有氧光合作用的出现,大气层和水圈中氧气逐渐增加。

  15亿年前:真核细胞出现。

  7亿年前:动物出现,这是一种象蠕虫的小型软体动物。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了古生代。

  寒武纪(590-505百万年前):所有的动物门形成,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和古杯动物。在510百万年前,脊椎动物出现,为无颌类的甲胄鱼类。红藻、绿藻开始繁盛。

  奥陶纪(505-438百万年前):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等非常繁盛。出现海生节肢动物板足鲎类。藻类繁荣。在后期发生首次物种大灭绝。

  志留纪(438-408百万年前):无颌类发育,晚期出现原始鱼类。在末期出现陆地植物(裸蕨类)和陆地动物(千足虫、蝎子)。

  泥盆纪(408-360百万年前):脊椎动物中鱼类大量出现,包括圆口类、软骨类和总鳍鱼,被称为“鱼的世纪”。在晚期出现原始两栖动物迷齿类。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开始出现。蕨类、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至晚期发生物种大灭绝,许多海生无脊椎动物类群消失,无颌类趋于绝灭。

  石炭纪(360-286百万年前):两栖类发展。爬行类出现。真蕨、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科达树等繁盛。

  二叠纪(286-248百万年前):昆虫发展。爬行类发展。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等开始发展。在晚期发生最大的一次物种大灭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种灭绝,包括大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以及三叶虫等。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中生代,被称为“爬行类的世纪”。

  三叠纪(248-213百万年前):硬骨鱼类、爬行类发展,恐龙出现。原始哺乳类开始出现。裸子植物进一步发展。发生物种大灭绝,迷齿类绝迹,腕足类减少。

  侏罗纪(213-144百万年前):哺乳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出现,恐龙繁盛。硬骨鱼类繁盛。裸子植物繁盛。

  白垩纪(144-65百万年前):古哺乳类出现,现代鸟类出现,现代鱼类出现。在晚期被子植物出现并繁盛。在晚期发生第二大的物种大灭绝,恐龙以及所有体重超过25千克的陆地动物绝灭。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新生代,为“哺乳类的世纪”。

  第三纪古新世(65-58百万年前):真兽类发展。

  第三纪始新世(58-37百万年前):现代哺乳类繁盛。现代被子植物繁盛。

  第三纪渐新世(37-24百万年前):类人猿出现,鸟类繁盛。古哺乳类灭绝。

  第三纪中新世(24-5百万年前):灵长类发展。

  第三纪上新世(5-1·8百万年前):人科起源。

  第四纪更新世(180-4·5万年前):人属起源,直立人出现,工具普遍使用。

  第四纪全新世(4·5万年前至今):语言出现,现代人类分布世界各地。

------------

①Science, 266:1161

②Popper, K.R.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mind, Dialectica, 32:339-355 (1978)

③Stephen Jay Gould, Natural History, May 1994

④Nature, 320:308

⑤Ronald W. Clark, The Survival of Charles Darwin: a Biography of a Man and an Idea, published by Weidenfeld & Nicholson, 1985, p. 199

⑥John Reader, Missing Links: the Hunt of Earliest Man, published by the Penguin Group, 1990, p. 47

⑦该时间表主要据Process and Pattern in Evolution, by Charlotte J. Avers, 1989, p.41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