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舰: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江苏省委书记)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8:27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建设工程

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接第一版)

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根本任务。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其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凸显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切实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面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以此引领“两个率先”的新实践。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翼。没有繁荣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缺乏坚实基础;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繁荣就会受到很大制约。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既包括基本文化需求,也包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始终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人才队伍强,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人才强文化才能强。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无论是繁荣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做支撑,也离不开有影响的名家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才来领衔。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重视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德艺双馨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懂文化、会经营的文化企业家,造就一批热爱文化、精通文化的文化管理工作者,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江苏实施文化建设工程,重点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创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走出去”、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八大行动”,提升文化凝聚引领、文化惠民服务、文化创作生产、文化产业竞争、文化改革创新、文化队伍建设“六个能力”,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动力。突出“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加强科学理论引领。核心任务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以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二是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从精神层面来讲,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实践层面来讲,主旋律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到江苏,集中体现为推进“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释疑解惑统一起来,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思潮、疏导公众情绪、增进社会共识。特别是要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潮流,重视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三是注重江苏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有了“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才有了江苏大地上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我们要在传承好江苏人民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提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四是注重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放大“双百”“双五十”人物以及“江苏好人榜”示范效应,开展“爱祖国、爱江苏、爱家乡”活动,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单位里做一个好工作者、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江苏人。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1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鼓励文化单位开展面向农村的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设施广覆盖的同时,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提高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载体,也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实行规模扩张与提升水平并重,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做到“三个突出”,就是突出培育特色,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增强竞争实力、传统产业打造品牌优势、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突出龙头带动,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培育一批上市文化企业,打造资本市场“江苏文化板块”;突出集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行业、百亿级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科技创新同步推进,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江苏的文化建设因改革而出名、因改革而得益,但深化改革、巩固成果、促进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将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对照“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一是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培育发展活力强、综合实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二是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三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强化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增强文化体制活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江苏的文化和科技双重优势结合起来,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力争五年内新兴文化业态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达60%。鼓励文化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的原创作品和自主品牌。支持省主要媒体拓展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传播载体,建设云媒体电视内容集成平台,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加快建设江苏文化高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大厦,以文化精品引领文化繁荣,创造更多更好的江苏文化品牌。一是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以培育“文化名家”和“五个一批”人才为重点,深入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尤其要采取特殊政策,培养引进一批国内一流、业内公认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更多的名家大师。加强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和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生根开花。二是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继续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催生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作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加大文化作品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使之转化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三是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有利制度环境。评选颁发“紫金文化奖章”、文学艺术奖,开展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重奖,尤其要真情呵护、特殊关爱从事原创的作家艺术家,使他们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出得了精品。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重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相结合。大力弘扬江苏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新时期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加强昆曲、评弹、扬剧、锡剧、淮剧等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加大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扬州玉器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是特色优势和开放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江苏对外开放优势,推动江苏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传统文化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的叠加效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更多文化企业在海外兴办实体,实施苏版图书、优秀影视作品海外推广计划,推动江苏文化产业融入国际文化产业链。三是整体提升与打造品牌相结合。在提升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同时,建设一批标志性的重要文化建筑,打造一批文化建设品牌,扩大江苏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