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肖像摄影:尖端装备,狂野长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45:39

尖端装备,狂野长征

历时59天、徒步728公里的“新长征六”的特色是:

全程是马帮徒步;

不用赶时间进度,因而比较轻松惬意;

始终都在藏区高原,这一路是“大香格里拉地区”风景最为浓缩的地段。

由于我们这次徒步探险的路程和时间都比“长二”短,并且驮运辎重的牲畜多了一头,所以我们携带了更多的野外装备。

即便部分长征路段要走柏油公路,但沿路的高原风光也令我们心旷神怡。如果长征路离开公路进入了纯野外地区,那感觉就更加美妙。

“新长征六”的功臣是两个吃苦耐劳的骡子,特别是花米,跟我们亲密无间。

“不给看身份证吗?那就不配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骡子!”

请注意花米脑袋上的笼头,是本装备佬的纯手工制作。用一条完整的麻绳,以四个“法地结”、两个“万字结”,外加四个“扯淡结”组合编织而成。熟练了以后,一点儿也不麻烦。

贵州西北部山区的彝族朋友做的马笼头是用六个“法地结”组合制作的,而我琢磨出来的笼头是它的改进版,更美观也更牢固。

日本 Snow Peak  野外厨用刀,我们经常用它来切坚韧的牛干巴(牦牛肉干)和老腊肉,用了近两个月还是锋利无比。“新长征六”也是是美食之旅,光是吃鲜松茸就过足了瘾,还有那么多朋友来客串,做饭的时候,没有一把趁手好用的快刀怎么行?

除了 MSR 便携式的切菜板,我们还选用了一种更大面积的薄型塑料切菜板,是在宜家商场买的。晚上点气灯时,半透明的切菜板放在灯后面,可以作为柔和的反光板使用。

吃糌粑时除了多放酥油,最好也拌上一些“松香蜜”。这种硬化了的野蜂蜜得用袖珍折叠锯子来锯。

这面 Osprey  旗子的实用功能远大于它的广告意图,我们经常用它架在帐篷侧面,遮挡雨水。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关闭帐篷门,因而获得了更加宽大舒适的帐篷空间。

如果没有斜风急雨,我还用一只手杖把 Trekker Tent 的门蓬挑高,大个子李爱德对此非常满意。

Osprey  旗子搭在马鞍子下面,比康巴原来用的老牛皮子既轻便又挡雨。

就象长二的高原路段那样,我们自己既是 Trekker ,也是马夫。

勒马肚带时,骡子们偶尔犯倔,肚子故意胀气。那就得上膝盖顶着,用劲勒。

野外服装领域,拥有世界最良好品牌形象的美国 Patagonia 公司,继续为我们的“新长征六”提供夏、秋两季的野外服装。

在挑战野外极限方面,说实话“新长征”项目并无独到之处(比如,我们并不想去驴子扎堆的什么雪山去“征服”,去 Show off ),但也还算是一次象模象样的远征级徒步探险,而且我们始终忠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环保信念,终于赢得了 Patagonia 公司的认可。

我们也继续使用新款的 Smith 野外运动眼镜。

适用于春秋季的 Patagonia 防寒手套,特别方便野外摄影和做野餐。

新长征探险的又一项五星级装备 —— “聪明羊毛 Smart Wool ”袜子。这个牌子的野外运动袜远比其它很多牌子的更能有效抑制脚臭。

虽然,它的价格相当于一双仿冒的徒步鞋(两百左右),但在远程高强度的野外活动中,你更能感受到,一双高品质的袜子与一双优质的鞋子同样重要。

所以,不要买了好马却要省钱买破鞍子。

当然,长期连续的徒步,鞋袜还是免不了有些许臭味儿,如果你的除臭剂用完了怎么办?

除了利用空闲多晾晒鞋袜以外,本装备佬有个窍门 —— 垫一些随处可寻的蒿子草在鞋里,一天换两三次蒿草,特别简便有效。

骡子们是赤脚大仙,不钉马脚铁。而我们脚下的“掌”是网评良好的 Montrail  徒步靴,款型是 Torre GTX Wide ,它的好处无需我在此多讲。

大部分辎重靠骡子们驮运,但我们自己也需要一款舒适而牢靠的 Osprey 小型背包,用来背电脑、摄象机、照相机,以及防风雨的外衣等。

Osprey  的 Switch 系列背包既适合于雪地运动,也特别适用于夏季高原的马帮徒步。

Switch26 升和 Switch 36升的两款背包,主体都有两个内仓。通过顶袋入口放入那些较重的物品,或是通过平板式全长背部拉链入口存放笔记本电脑或照相机。此外,顶袋还包含了一只弹性织物制成的头盔袋,我们则用来装轻质的夏季风雨衣。还有附在腰带上带拉链的两个储物袋,可以用来装对讲机、GPS、袖珍望远镜和其它细软物品。

我背26升的,爱德背36升。我们都选用了具有西部风格的咖啡色,与我们骡子的毛色也协调(太 Fussy 了!),很少有背包做成这种另类而典雅的颜色。

去年“长二”和今年“长六”所用的驮包都是美国专业防水包品牌 Seal Line 的,只是款式不同。

“长二”时,康巴驮子上的驮包是带防水拉链的 Zip Duffle ,而今年装备配备的要求是更加 Heavy Duty ,所以我们选用了更加结实可靠的 Boundary Pack  70升驮包。

 

Boundary Pack  驮包设计有可拆卸的背带和腰带,因此,除了驮包的功用以外,也可以作为背包——在骡马不能通过的陡峭山路上,最方便背夫们使用了。顶部卷合式的开口,好处在于可以始终紧凑地压缩驮包,而且非常方便取出物品。

如果要拿出置于驮包顶部的物品,甚至不需要卸驮子,只要松开驮包卷合口的尼龙插扣即可。这款驮包不仅在陆路、水运、空运都能很好地保护你的装备,而且是特别适合马帮徒步探险的现代化专业装备。

这个粗帆布的折叠水桶是过去骑兵部队专用的,主要用来打水和饮马。看起来是个粗笨不起眼的家什,但有特殊用途 —— 我们拿它来盛放怕挤压、怕捂的蔬菜,挂在驮子上。如果蔬菜放在密闭的驮包里闷着,很快就烂了。

当然,这也是骡子们的食具,拿它来喂糌粑或青稞,骡子们很是喜欢。

我们使用了更多的不同尺寸的 Seal Line 防水袋,用以保护电器、证件和胶卷。

今年夏季气候反常,雨水特别多,但对于 Seal Line 的 Kodiak Window  防水袋的测试提供了好环境。

用于长 6 的 Princeton Tec 头灯 —— EOS  。

10 公升容量的 MSR 单峰驼水袋是非常地道的 Heavy Duty 装备,比去年用的红色的单峰驼水袋还要结实“抗造”。

MSR 水袋的最新产品 ——  Cloud Liner 。

探路、导航、地图作业、找水、打酥油茶、用 Sweet Watert  净水器过滤污水、脱了鞋子熏帐篷、骂骡子...都是李博士的专项工作。

这片草甸与前面的巨木森林有一条明显的交界线,人马一旦遁入林中就再也难觅踪影,很象电影《指环王》里的奇景。开国上将里排名第一的肖克将军,当年率领红六军团从香县北上进入乡城,走的正是此路。

世界最著名露营地垫品牌 Therm A Rest ,基本上是所有专业登山队和探险组织的野外装备的标准配置。其它门类的装备,或许有多种选择;至于露营地垫,似乎大家都只认 Therm A Rest

我的第一条 Therm A Rest 垫子是 95年从国外买的 3/4 长、2点5厘米厚的自动充气垫子,这款是专为 Trekking 设计的超轻防潮垫。所以,我在和赞助商谈赞助时,告诉他这个牌子的产品我既熟悉也喜欢。

今年我们选用了这个品牌中的另一类产品,折叠式的 Z Lite 。

刚拿到新垫子的时候,我唯一担心的是那些折叠部位不耐用,近两个月的野外活动下来,发现垫子的结实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而且,Z Lite 垫子不同于平常的卷轴式的垫子,它一旦摊开,就是平平整整的一片,不必再费劲用重物压平,迅捷又便利。

以后我们开展马帮徒步探险的特种旅游,打算给客人们都配备这种防潮垫。

我们是“红虫”!我们是“红虫”!

我个人拥有十几条优质的羽绒睡袋,从夏季、三季到寒区的,几乎囊括了睡袋产品的大牌:Marmot 、MHW 、 Mountain Equipment  、Mont-Bell 、Vaude 等。

但是,当我一下子买进了四条国产品牌(ASI  DESIGN) 的“大红虫”睡袋之后,我对一些朋友说 —— 以往的那些睡袋真是可以“收藏”不用了。

同样地,爱德也在新长征六之前,配置了一条三季的“大红虫” 。在路上,他不止一次对我讲“这真的是我使用过的最舒服的睡袋!”

国货终于有了精品!

在羽绒产品(睡袋和羽绒服)外表面料的结霜、结露的问题方面,一些户外论坛对此争论不休,有人学究气地认为好的面料不该结霜,殊不知结霜、结露在野外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特别是在空气湿度大、气温低的状况下,草地、树枝、帐篷外层(有时甚至是内层)、水杯、锅盖,包括服装,几乎所有物体表面都会结霜或者结露,哪怕是 Gore - Dry Loft 也在所难免。

本人特别喜欢直接在野外露宿,经常是有帐篷也不住或者帐门全打开,睡袋结霜结露更是家常便饭。上面这个营地,旁边就有一小片沼泽,气温低湿度大,所以睡袋外表结了一层霜。我不在乎睡袋“表面湿”但在意面料的“隔潮” 。

关键就在于——结霜、结露之后,羽绒产品的外表面料是否能有效阻隔湿气的浸入,进而避免或减轻羽绒的“吸潮”现象。

有些面料通过附着“防水透气”的薄膜及在外表做 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cy ,即耐久拨水的氟聚合物涂层。其功效类似荷叶,能抖落水珠而不沾) 拨水处理,能有效地应对吸潮问题,但却加重加厚了面料,从而使睡袋变得沉重,同时也影响羽绒的蓬松。

(关于 DWR ,准确的汉语描述,应该是“拨水”,而非“防拨水”或“防泼水”)

国外某著名睡袋品牌的广告词说:Carry light ,Sleep heavy   很有道理。大红虫睡袋就是这样 —— 捧在手里,感觉很轻飘,但保暖性能出众,因为采用了高蓬松度的匈牙利纯白鹅绒。大红虫独有的 Orien Tex 面料在轻薄和防潮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而某些超精细尼龙也许比大红虫的面料更轻更薄一些,但在隔潮和防钻绒方面就逊色多了。

明月尚未西坠的清晨,一夜安眠的我从“大红虫”里爬出来,看见结满霜华的睡袋竟然还是那样蓬松!其实这条也就是仅充了600克羽绒而已,但羽绒的回弹性能和蓬松度,均好过我的充绒 800克加拿大白鹅绒的一条德国睡袋。

在恶劣天气里享受了一次舒心畅怀的野营之后,怎能不对好装备的良心品质心存感激?!

倘若不是考虑到个人卫生,也真想给我们的 Trekker 贵宾们配备大红虫睡袋。

与“大红虫”同出一门的这条充绒 400 克的“大黑虫” ,是一条将“轻量化”做到了极至的三季睡袋,同样采用了瑞士顶级拉链 riri 。在不影响保暖性能的前提下,这条睡袋在设计上真是删繁就简,全无冗余部件。

这条“大黑虫”是我特别定制的加长加宽的版本,天气异常寒冷时,可以套在充绒 600 克的大红虫外面,与之配合使用。

如果走到低海拔的干热谷地,晚上露营时只用三季的大黑虫即可,还能将侧面全长拉链打开,睡袋象被子那样盖在身上,就不会热得难受。

有时,中午休息时将睡袋从压缩袋里释放开来晾晒,不大的一阵风,竟然能将大红虫和大黑虫睡袋吹得滚来滚去!

Bivi 大致上分为 Bivi Sack (露宿袋)和 Bivi Tent 两种。象 Tarp (也叫“天幕”或“凉棚”)一样,此类装备也是我早就喜欢使用的了。

在我还没有 DryLoft 面料的睡袋时,我用的是两层 Gore Tex 和三层 Gore Tex 面料的两个牌子的露宿袋 , 与那些面料隔潮性能不佳的睡袋配合使用。但这些露宿袋的通病是分量有点儿重了。

这次“长六”,我开始使用 ASI  DESIGN 的超轻露宿袋,每条仅重200多克。

基本上,我们去野外露营总是要带帐篷或 Tarp ,所以,用超轻的 Bivi 袋子比那种为了“能够直接睡在雨里的”而设计、稍显笨重的 Bivi Sack 或 Bivi Tent 更为实用。

本来,大红虫睡袋面料的隔潮性能就已经很不错,但如果再配合使用ASI  DESIGN 的露宿袋,效果更加不俗。两者搭配,总重量也轻于一条具有相同保温功效的  Dry Loft 面料的睡袋。

在睡袋内外部温差大且空气湿度大的情形下,睡袋和 Bivi 之间也会有些许结霜,但 Bivi 的面料已经将更多的霜挡在了外面。别看就是这么薄薄的一层布,却能大幅提升睡袋的保暖性能。

如果地面不是很扎,我喜欢将 Z-Lite 垫子放进 ASI  DESIGN 的 Bivi 里面,尺寸正合适;四脚再用帐篷地钉钉在地面上,头部的斗篷用绳子拉起来挂在三脚架上 —— 很“板扎”的一套 Sleeping System !

丁烷气罐的“充气大法”

长六出发之前,就一个难题请教了吴可(爱水电)。这个难题是:在偏僻地区的长途野外活动,气罐供应非常困难,不容易解决。

吴可教了我一个他自己原创的妙招,我们在长六路上屡试不爽。下面是他的“充气大法”原文:

重新灌装的办法既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又能节约资源,应该大力提倡!但是不能用普通的罐装液化气,因为杂质太多,汽化性能不好。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市场上的打火机气体,也就是丁烷气体。好处是全国各地都有卖!280ML的批发价格3元左右,非常廉价,热值比异丁烷和丙烷略高,6-7克足够把500ML水烧开(当然炉子要好一些)。这种丁烷气罐有金属和塑料两种充气嘴,如果是金属的要先用钳子压扁一点,缠上一点生料带(否则有时候会漏气),然后直接对接即可,空罐要在下,空罐温度越低,灌装速度越快!塑料嘴的要先用刀子削一个斜坡,目的是造成侧面漏气,否则直接对接充不进去!

我们在7月3日开路时,共带了四只 Snow Peak 丁烷气罐,气罐逐渐用空了以后,我们就如法炮制,在沿途购买打火机充气瓶,给那些空的扁气罐加气。所以,我们一路都不愁点气灯,还有用 MSR 的“风神”气炉闷米饭。掌握“充气大法”之后,轻巧的“风神”完全可以充任远征级的炉具。

感谢吴可!

“长二”路上,由于气罐是“计划经济装备” ,我们偶尔需要奢侈了才点亮 Snow Peak 气灯。而这次“长六” ,我们的燃气供应丝毫不成问题,所以敞开了用气灯,甚至用它来烘烤鞋垫、袜子。

由于长六更加轻松好玩,而且有更多的“新长征Fans ”前来加入体验,于是我们更加注重野外炊具和厨具的准备。

除了我们已经用顺了手的 MSR 的 Duralite “美食家”套锅,我们还特别订了大一号的 MSR 的 Blacklite “向导”套锅。两者正好可以套装在一起,也是一个 System 。

Blacklite “向导”套锅是可以侍服4至6人的炊事装备,再加上Duralite “美食家”套锅,7、8人的野餐可以轻松搞定。因为整个系统从小到大有四个锅、一只煎盘,两个锅夹(握把),还有两个锅盖也可以翻过来当菜碟使用。

其中最大一号的锅子,我们经常用作小水盆,淘洗蔬菜;或者是和面的盆子,拌糌粑喂骡子。而且,用这个超大的不粘锅炒菜或做“乱炖” ,那叫一个“爽”!

“新长征六”既是 Mountain Heavy Duty ,也是尽情享受野外生活。

“长六”的美食之路上,三款 MSR 野外炉具轮番上阵,分工明确。

火力超猛、疏通方便的远征级多种燃料油炉 XGK Ex 用来快速地烧开水和猛火炒菜;节省燃料的汽油炉 Simmer Lite 适合文火炖煮;可以精微调控火焰的 Win Pro (风神)气炉微火焖米饭,则彻底避免了去年“长二”老吃糊锅巴的尴尬。

—— 这就叫做 Horses for Courses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术业有专攻)。

“长六”的红军路,一共经过了六处温泉,其中三处是幸运地没有被开发、承包的,完全处于荒野状态的温泉,这里面又分为热矿泉和清水温泉。

在这些没有屋顶的纯自然温泉里泡着,可以仰观天上的流云、夜空的星辰!

仿佛有预感似的,我们出发前从赞助商那里定了不少最新款的 MSR 超轻浴巾、面巾。由于这些产品还没有在国内上市,甚至连样品都没有一件,他们的员工特地从美国给我们背回来。

果然,这些五星级的小装备都大派用场。

太阳的紫外辐射会引起织物的褪色和变脆,这样会加速帐篷面料的磨损和老化。护理帐篷时,使用Granger‘s 的装备抗紫外防水剂,能够提供防水和抗紫外线的保护,从而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早在我们长六出发之前,就已经在北京给所有需要护理的装备预先做了清洁、保养和恢复表面拨水性能的技术性护理。

Stay Warm 、Stay Dry,是所有伟大的探险活动及专业野外人士都极为重视的。

Granger‘s 公司成立于1937年,是世界上最早一家专业从事面料、皮革防水处理的公司。他们的产品早在五十年前由埃德蒙.希拉里勋爵 (Edmund Hillary) 带队,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探险队中就被使用。
1947年世界上第一款水溶性防水剂由 Granger‘s  发明,这项技术运用水替代传统的油性溶剂释放出有效成分。不含油性物质,不做动物性测试,无毒、高效、环保可靠。

与其他防水剂相比,Granger‘s 防水剂采用了与 DWR 相同的氟聚合物配方,向消费者提供了出厂级的防水保护,使其服装、鞋靴获得原始的防水性能。


在诸如鞋靴表面的清洁及防水保护、服装和面料的防水保护、修复含Gore-Tex 一类防水透气薄膜的服装的DWR 拔水涂层、保养含Gore-Tex 内衬的鞋靴等方面,Granger‘s 为我们新长征六探险提供了全线产品的支持。

特别是这个品牌的异味清除剂,比我们去年在超市里买的普通除臭喷剂更有效、好用,喷过了臭袜子以后,也没有刺鼻的香气。

我们总共有七款不同的 MSR 帐篷,它们的前身品牌是牛气冲天的美国 Moss 帐篷。被 MSR 收购后,开发了更多种类、设计更新的帐篷,特别是Wing (即 Tarp)一类的产品以及超轻的帐篷。

听听以前的 Moss 怎么说的:“无须道歉—— Moss 就是昂贵!”

MSR 的 Trekker Tent 原本是一个夏季帐篷,除了无帐底的外帐以外,还有一个防虫的纱网内帐。由于“长六”全程在藏区高原,蚊虫很少,我们索性只带它的外帐使用。

当我们用两张美国的 Space Mat (也叫铝膜露营地垫或“太空毯”)配合在 Trekker Tent 帐篷的两翼使用时,我们往往将帐篷的门篷支撑起来,这时的帐篷就更象是一个空间宽大的 Tarp 。

将 Trekker Tent  应用为无帐底的 Tarp ,好处真是说不尽 —— 进出帐篷时不用频繁地穿鞋脱鞋;在帐篷里就可以观赏各种昆虫、蜗牛甚至小蛤蟆;恶劣天气时在帐篷内做饭相对也方便安全;空间宽大、空气流通较好,同伴的臭袜子对你的干扰也较小...

在理塘县海拔4520 米的容甲垭口惨遇暴风雪袭击后,我们狼狈地蜷缩在帐篷里面,出去上厕所都犯愁。

第二天早上,我对爱德说:“哥们儿,真对不起!昨晚我在睡袋里,拉开拉链就方便了” 

不料他说:“别抱歉了,我也一样!”

(当然,除非极端情况,两个人住一个帐篷时,大家还是要注意小节,不能养成坏习惯。)

今年新推出的 MSR 最轻的自由站立双人帐篷 —— Fling (俗称“大蜗牛”),最小重量仅为1.5 kg 。如果不用那根保证帐篷自立的纵向顶杆的话,帐篷就成为一个两杆隧道式帐篷,重量可以进一步减轻。

“大蜗牛”独特的侧边通风系统通风效果良好,虽是单层帐篷,却并不觉得憋闷。

 


互相打趣开玩笑,是我俩野外生活的一种调剂。每当我嘲讽爱德是“大笨怂”时,他就反唇相讥,说我是 Smarty Pants 。

我每天搭帐篷、拆帐篷、上鞍子、捆驮子、放牲口吃草,辛苦劳顿他似乎并不“念好儿” ;而我一旦睡了懒觉,习惯早起的爱德就会把酥油茶端到我旁边,狡黠地说“早上好!Lazy Bones !”

再加上 Old Fogey ,这哥们儿总共给我扣了三顶帽子。

当我摔伤了腰,躺在帐篷里不能动弹时,爱德会给我垫上热水袋,嘴上却说“哎呀,你确实老了!” 而当他莫名其妙地笨得撞破了脑袋,流了一脸血时,最好得安慰是啥也别说,洗好他的一大堆脏衣服臭袜子、让他安心休息。

其实,彼此间的关怀和照料尽在不言中,默契到不用多废话。但调侃和幽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们会告诉对方:“哥们儿,你不好玩”。

粗犷强悍的 Fury 沿袭了Moss 的经典设计,是 MSR 帐篷里最坚固与最轻便完美平衡的一款双人帐篷。仅凭3根主体撑杆交叉于4个点,就形成了8个板块,这是原来的 Moss 独家原创的设计。

这样高强度耐挤压的结构更能承受风暴的考验,宽阔拱顶提供了更大的内部空间。帐篷的门框、气窗、固定绳等部件都采用了反光材料,方便夜间的寻找。

如此牢固的帐篷最小重量才3公斤,轻于同级别中很多别的厂牌的高山探险帐篷。

MSR 的团队 Tarp ,流线型帐顶、七点定位的  Outfitter Wing 。

这款凉棚我们曾用于金沙江的漂流,可为4至8人提供良好的风雨庇护。它自带两根八英尺长的支撑杆,但我们用漂流艇上的两个大桨支撑,架设起来也很方便,可抗强风。

天气温和时,在 Outfitter Wing 下面乘凉、吃野餐,真是别样的享受。

SONY a - 100 数码相机和两款大光圈的蔡司镜头,为我们的“新长征六”拍摄了不少高质量的照片。

还有哈苏的 XPAN  II  ,专门拍摄大场景的宽幅图片,却没有一般广角镜头的畸变,爽到没话讲!

很快就要再次返回北京,当一阵子“城市环境难民”了。

回想起狂野的新长征六 , 真的是从容不迫的长距离高原徒步,而且是纯正的马帮探险。

什么时候才能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