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什么养肾:书写自己的教育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12:40

书写自己的教育传奇

教育时报 2011年07月27日 第3146期 第1版 “名师有约”栏目

http://jysb.shuren100.com/2011-07/27/1.html

 

□ 常作印  

    说句实话,我是一位资质非常平平的人,与其他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非要让我为年轻教师总结一点“成功经验”的话,我愿归纳为两点:一是热爱这份职业,并认识到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浮躁,不抱怨,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是一个教师干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二是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教育梦想,不跟风,不作秀,学会自己培养自己,把“读书、实践、反思、交流和写作”作为每日的必修课,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共同成长,这是一个教师走向优秀和卓越的基础。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曾认为:凭自己师范院校几年的苦读,对付几个小毛孩子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不久我就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初当班主任时,我就发现班级里有几个“刺头”。他们吸烟、喝酒、打架,但在我的高压、专制之下,他们不敢抬头,一切都还算太平。但不久,班级里狼烟四起,任课老师告状不断,公开与我作对的学生越来越多,常常是摁下葫芦又浮起瓢,搞得我焦头烂额、手忙脚乱,班级卫生、纪律等成绩也直线下降。我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那时的我,感觉做教师是如此痛苦,丝毫没有快乐与幸福可言。
    一位校领导了解我的情况后,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师工作漫谈》,一本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并对我讲:“真正打败你的是你自己!工作的乐趣恰恰在于挑战!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工作,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想一想,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校领导的这句话让我思索了良久。对照魏书生和李镇西老师,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竟然是如此简单粗暴和缺乏耐心,不出问题才怪呢!我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吗?我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吗?我有高超的专业智慧吗?我有真诚的专业爱心吗?我似乎什么都没有,学生怎么会服我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浪漫的事情。
    这次失败的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书本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巨大距离;让我真正明白了教师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的智慧性工作。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地跨越自己。
    为了让学生“服我”, 我开始急切地、有目的地阅读。那时的我,就像《庄子·秋水》中的河伯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我开始拼命学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鲸吞的方式,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进行恶补。那一段日子里,晚上我常常一两点钟才休息,有几次居然看了个通宵。一些教育专业经典书籍被我批注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甚至有不少的地方已经被我画得面目全非。
    为了让学生“服我”,我又开始认真“偷取”他人的“教育秘籍”。我虚心学习身边每一位优秀教师的“绝技”;认真收集图书报刊上的教育教学案例,细细品味别人独具匠心的方法和智慧;到处借阅专家名师的报告、示范课录像,反复揣摩每一个精彩的片段;不放弃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哪怕是自费也要亲耳聆听专家名师的讲座。我不断模仿专家和优秀教师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不断把他们的“思想玫瑰”移植到我的“试验田”,结果常常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渐渐地,我的教育教学不但有了生气而且有了出色的成绩。
    模仿,最终是要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这正如学习书法者,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一样。后来,我不再满足于邯郸学步,而是把别人的经验、名家的理论融化成自己的东西。
用思考和写作抵达心灵之乡
    我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教师的工作重在思考,要学会常反思,反常思,思反常,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我个人认为,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时间,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如果你每天特别忙和累,那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忙者,心亡也,太忙则心死。脑力劳动没有完成的教师,一定会付出成倍的体力劳动。
    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我也有自己的“每日三问”,即: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吗?”二问“今天我读书了吗?”三问“今天我反思写作了吗?”虽然它让我经历了蝉蜕蝶化前的焦灼痛楚,但却让我听到我与学生生命拔节的声响。
    如果说反思是教育科研的的本质,那么专业写作则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有效途径。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收获是专业发展、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幸福。每一个教师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坚持写作能促使自己多读多学多思考,与发表不发表并无多大的关系,也与功利目的相去甚远。写作,表面看来,只是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但某种意义上,是教师在书写自己的职业和生命传奇。
网络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好地方
    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最便宜、最实在的教师培训基地。著名教育专家许锡良教授说:“现在从不上网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我建议大家要学会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成长力!思想上领先一步,你就领先一个时代;行动上领先一步,你就捷足先登。
    说真的,我曾经以为网络是孩子们玩玩游戏的天堂,是大人们寻找无聊的栖息地。还记得2004年6月的一天,我在网上写了一篇关于教师职称方面的文章,犹如银瓶乍破,引起网友激烈的讨论。6月23日,一位网友的跟帖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在回帖中洋洋洒洒地写了1000多字关于美国教师“职称”的介绍,让我眼界大开。这些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甚至连听说也没有的东西。我十分纳闷他对美国“职称”怎么如此了解?带着疑问,我便给他发了悄悄话。不久他就热情地回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博士、汉学专家!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地球村”。
    与网友的交流让我的教育教学思路大开,我在改造课堂中不断追寻和实现自我超越,大胆创生诗意的教育。我小心翼翼地用智慧和爱心给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涂上了快乐的底色,让学生在自由、幸福中领略到别样的课堂风景。渐渐地,上网不仅成为我成长的动力,更成了我感悟教育的行动。在网上,与专家名师的文字对话,也逐渐打开了我认识教育的“天眼”,继而写的一些教育文章也显得有了一定的深度,受到一些网友的“热烈的追捧”。2010年年底,我的网易博客“诗意的河流”访问量突破200万次。在教育探索的路上,我也欣喜地觉察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诗意教育的境界。这应该主要归功于网络,是它让我睁大审视教育的双眼,是它把我送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是它使我采摘到一些香美的教育鲜花。
    在此,我建议每一位老师:学会用网络培养自己!无论你生活的地方多么贫困落后,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买来电脑,哪怕是二手的,一定要引来一根网线,有了这根网线,你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就始终是畅通的。我们可以通过QQ、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在网上直接与大师专家对话、与优秀教师交流,甚至能够寻找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最智慧的头脑进行交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吗?论坛、博客没什么门槛和限制,敲入文字,你就能向所有地球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实,精彩和奇迹都是拼出来的!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我坚信:只要努力,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绩来。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我有一个天真的梦想,那就是:让我的班级成为点化和润泽生命的诗意栖居之地,让学生在健康幸福中自由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