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门:高一时文练习(附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3:53

高一时文练习

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材料1:今年8月,为避免去年“新生家长露宿操场”的一幕再现,清华大学通宵开放一处千人食堂,各地媒体纷纷组织“结伴上大学”活动倡导学子“不让家长送”,一些媒体则发出“送子大军请止步”的呼吁。
材料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3143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在“家长是否该送孩子上大学”这个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送不送都有道理”,剩下的一半各执一词:三成认为“该送”,两成认为“不该送”

(1)媒体通过哪些行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3分)

 

(2)今年你也将步入大学,你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吗?为什么?(7分)

2.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150字7分)

3.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材料1:“人肉搜索”是指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
广义的“人肉搜索”,是网友有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将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其他网友纷纷向其提供答案。狭义的“人肉搜索”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
材料2:去年底今年初对北京某小学生发起的 “人肉搜索”事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同年,对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发起的 “人肉搜索”事件,让人肉搜索成为新型舆论监督形式。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要点。
(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7分)

 3.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文汇报》4月8日:最近,起点中文网以“80后”和“90后”为主,进行了一次家族状况网络调查,在面对“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这个问题时,有42.1%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不知道”!
材料2:新浪博客4月10日:有网友说,(爷爷奶奶名字)知道有什么用?不能张口说出来的!到时候告诉自己的小孩,他也记不住了,人都没见过呢?!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7分)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09福建高考)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
(1)
媒体通过调查,向家长和学生呼吁,倡导学生自己上大学。
(2)示例A: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家长陪伴路上放心。2、父母送孩子,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亲情的一种表现;更何况许多鲜有旅游机会的父母也可借这机会外出看看世界;3、送不送孩子上大学与独立性没有多大关系,就连一向鼓励孩子独立的欧美国家,家长也一样开着车大包小包地送孩子上学。
   示例B:不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如今孩子太娇惯,连上大学都要家长陪送,将来如何走上社会?快二十岁的孩子了,还是这么抱着哄着,不给他们锻炼机会,又如何长大成人?2、送孩子上大学会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3、结伴上大学能保证安全,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

2.答案示例
(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
答案示例A: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要考虑到照顾学生的自尊心。1、如果在给贫困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扶助会给贫困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甚至抵触抗拒。2、科大的做法不仅是—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值得捐助扶助者效仿。  
  
答案示例B:贫困学生应有平常心。1、作为受助学生,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就坦然接受恩格斯的资助,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2、面对他人善意的关怀与捐助,应有一颗平常心,坦然地接受。今天感恩接受,明天回报社会,受助者大可不必自卑自怜。
3.参考答案
(1)“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或“人肉搜索”引发不同做(看)法)
 (2)示例1:“人肉搜索”是有效的监督手段。A.当人肉搜索被用于公共事务而不是指向个人隐私之时,它便展示出了天使一般的面孔,针对不合理与不公正的公共事件,它是一种有力网络监督的力量。B.它也进一步拓展着网络民主与言论自由的领域,使国民在自由讨论和辩论中提高了民主和法治素养。
         示例2:人肉搜索突破底线,负面作用太大。一是突破道德底线,对当事人使用谩骂、污蔑等语言暴力;二是突破法律底线,大肆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不当搜索。三是人肉搜索在集体名义下进行,似乎便具有了正义性和正当性,而掩盖了其危害性的另一面。
4
.参考答案
(1)(2分)对“不知道爷爷奶奶姓名”问题看法各异。
(2)(4分)示例一:年轻人不知道爷爷奶奶名字情有可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家庭几代人之间有城乡的距离,年轻人往往很少见到爷爷奶奶;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注意的重心多在学业上;再说爷爷奶奶名字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示例二:年轻人不知道爷爷奶奶姓名太不应该。
“不知道”者超过四成,反映出当前 “轻老爱幼”的社会问题已相当严重,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悖太远,而且知道不知道爷爷奶奶姓名不光是一个家庭家族问题,对照当前海外侨胞、港奥台胞在祖国的“寻根”热,也可以看出不少人“爱国意识”薄弱。

5.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作答时,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答案示例:
    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