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辉足球运动员: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和重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7:00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和重建
[ 作者:    点击数:277    更新时间:2005-4-19 ]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
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传统的传授法、灌输式的枯燥课堂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但随着开展与探讨的深入,怀疑和批评之音也逐渐增多。有专家指出:“目前许多教材都号称以任务驱动,但缺乏带实际意义的综合性任务,只有一些小任务,实际上与传统的练习题无异。”同时,一线教师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针对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任务的大小、任务难易程度更难把握与设计。更为头痛的是“为什么学生不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其原因就在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中存在如下一些缺陷和不足
   1、“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常常存在庸俗化与片面化的倾向,将任务等同于传统讲授课中的练习或作业;片面强调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甚至成了“微软产品说明书培训班”。
   2、实际中能力、意识、兴趣、反应速度各有差异的同一班学生对同一任务反应各不相同,任务设计的把握成了现实操作中的“瓶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关注全体学生”成了一句空话。
3、教师分配的任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常常不符合学生实际,要么太易,要么太难。
4、教师设计提出的“任务”(问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先决条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纯粹成了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作业式教学。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各种缺陷和不足根源可归结为“教师主动提出任务,学生被动接受任务”。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建——“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
   1、“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教学模式
所谓“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改以往由教师提出任务的做法,让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作品演示、调查访问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自发的主动任务,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需”、“需”才“索”、“索”才教,由传统的“教学”变为“求学”、“索学”。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与协助下,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脉络,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又提升了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发下“我想做什么”——“我立即能做什么”——“我如何把它做得更好”,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激发——答疑——再激发——再答疑。因学生的“索”才教,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但这个良性的循环需要教师的把握与维持。
    2、“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师生关系
学生维持任务的活动并非纯粹的“学习”,而是科学探索过程,是创造与发明并展现自己个性的过程。当探索活动遇到难题时才转向“索学”,可以接受教师的“教”(传统的教学),也可以接受教师的“引”(引导和指导),同时还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在与周围师生的讨论中吸收灵感,更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向外界求教,一切最终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因此,教师的“教”在探索过程中并非全部,也非主流,只是吸收可资利用的一个选择,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也只是点火者(激发学习任务)、执法者(学习纪律的维持)与先知者(学习方向引导)。不必担心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部分知识已在学生的活动中内化了,对那些学生内化不了的、没引起学生注意的知识,教师才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正所谓“闻者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只扮演一个“先闻道”(先知)者的角色,但在学生的活动中,“术业”不一定比学生有“专攻”。如在PhotoShop的教学中,教师的作品未必比学生的精美和有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中之重在于“激发”,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出现具体“任务”后,教师需针对具体“任务”进行指导分析,并维持活动的良性发展与秩序。
    教师们常常会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交给学生“一杯水”,此说法的价值体现在可以用它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素养,但不能成为对具体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否则,若学生又成为教师的话,岂不是交给下一代学生“一滴水”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站在“闻道”者的角度,不给学生条条框框的规定和限制,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提升“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后继性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的评价方式和内容,这种外界的主观行为不一定为学生所接受,甚至起不到激励作用,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持续性。“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完成后的评价依然可以由学生主动实施。学生既是任务的提出者又是任务的执行者,随着任务的完成,他们对任务结果的不足与缺陷以及与任务预期的差异其实早已心中有数,而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则为辅助与参考。对自己的评价又可以激发他们对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进一步完善任务,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四、“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越性
    “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优越性在于,任务由学生主动提出,这一关键性的转变使以往旧的任务驱动法的困惑迎刃而解。
    1、更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
    任务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是在已有知识水平上量身打造,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是不同层次的任务,不会提出大大超过自己想象力与知识水平的任务,保证了全体学生任务的可行性。
    2、解决了任务的“庸俗化”和“片面化”问题
    任务是由学生受“激发”才产生的,学生关注的更是为了整体目的而创造的、创新性的任务,而不会是为了“知识”而先入为主的问题或某个菜单操作的简单任务。
3、任务持续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更易实现“跳一跳摘桃子”
    在本人已有知识水平上提出的任务,保持了以往知识的连贯性,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可望可及的,而让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却是花大量时间与精力也做不到的。
4、更易保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既然学生不会提出非本人兴趣与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学生不积极参与完成任务”就不是普遍问题了。
    5、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表现与个性化
    没有教师以自己思维制定的条条框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个性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露。自孔子至今,“胜于蓝”就是为师者的梦想与目标,忽略了精神先入为主的限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有了可能。
6、更利于解决学生非“零起点”问题
自己设计的任务当然是以自己现有的起点为基础,如同样的一个画图任务,刚学会鼠标操作的学生设计的是一幅简单的线条画,而有一定美术基础与操作能力的学生可能就会选择一幅油画效果图。
    五、“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后,我们对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1、教师思想认识不足,没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过程,在执行过程中也只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激发,较早转入了提出任务阶段,导致部分学生“激”而不“发”,或没有产生任务的强烈的愿望。
    2、激发力量不足,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如,在一次以现成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课堂中,教师只是展示了简单的作品,没有引起兴趣各异、爱好不同的学生兴趣。如,在一次以现成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课堂中,教师只是展示了简单的作品,没有引起兴趣各异、爱好不同的学生的兴趣。在事后与教师的谈话中发现,教师担心太复杂的作品没法向现有知识水平的学生分析清楚创造方法。打消了教师的顾虑后,在第二次的课例中教师展示了大量风格各异,既有简单又有复杂的精美作品,关注点各不相同的全体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好美!”,事后,从学生的积极参与创作、任务各异、精彩不断来看,激发的目的已基本达到。
    3、对学生形成的任务要求没有给予必要的分析与点拨。如某一学生给自己提出了创作一幅“森林公园”宣传画的任务,但创作结果却成了“动物公园”宣传画的任务,,就是教师在学生形成任务后没有给予必要的创意设计分析,没有把自己放在“先知”者的角色。其实三言二语就可启发学生不少的创意与想象,并不需要角色有非常专业的创意设计知识。
    4、角色没有引导学生内化知识。由于教师站在“先知”的角度,在出现任务、分析任务后,用自己“闻道”之先的知识指导学生可以利用哪些操作技能、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内化掉传统教学中应传授的知识。甚至可以分析任务阶段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必要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5、每个学生可能激发出的任务五花八门,给教师的辅导工作带来更多的难度与工作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或采取请学生做“小老师”,成立“技术顾问团队”等方式加以解决。
    经过一阶段时期实践尝试后,实验课堂上的学生们涌现了以往少见的积极参与热情,作品的创意与技术的创新也是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主动认为驱动”教学法是“任务驱动法”的继承与发展,每种教学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说“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适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时云龙摘自《中小学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