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娇兰佳人客服:哲学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4:18:50

哲学对话

 

以下是笔者与当时一位大学生(本科英语专业,后读哲学硕士,现为哲学专业博士生)往返电子邮件汇编,内容涉及哲学及相当广泛的理论问题,现稍加整理以“哲学对话”为题分五部分刊出。

刘立群

 

哲学对话(之一)

日期: 星期三, 八月 9日, 2006 上午10:10

主题: 问题

 老师:

 您好,我在中国学术论坛网上看过您的文章,受益匪浅,我还有几个不明白的问题想请教您一下。说到文化创新,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是马列主义,至少这是官方所提倡的。但是马列主义作为一套理论,其本身肯定会有它的局限性、时代性。也就是说,他不可能作为一个永恒的价值衡量标准。这一点与西方国家的以基督教立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宗教是不可预知的,它不同于一般的理论,理论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宗教的神圣性却决定了它在理论上几乎是完美的,即使有也可以很好的得到诠释,毕竟宗教跟现实社会的廉链接性不及理论那样紧密。所以,我的问题是,假如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现行制度所依赖的折回理论已经很明显的不能再适合我们的社会现状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得另外找出一套理论来填补这个空白?就像西方国家的宪法一样,开宗明义的点出以基督教立国,那么是不是在每个民族国家的下面必须有一个严密的信仰体系呢?结合我们国家的现状,官方所提倡的显然已经不能像几十年前一样深入民心,有人说,当代中国人的信仰是空虚的,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除了主流文化,真正切合大众的是什么呢?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三, 八月 9日, 2006 上午11:00

收件人

主题  回复:问题

附件  国政研究方法论(讲稿).doc 140K

张同学:你好!

很高兴收到来电!也很愿意和你交流。

你现在是哪个学校就读?学的什么专业?是几年级?主要爱好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现简单回答你的问题,同时传去我的“科研方法论”讲稿,仅供参考。

你提的问题很有深度,说明你比较爱也比较会动脑筋,问题抓得比较准。

首先,我认为马列学说有其合理的内容,而不是一无可取,这些合理内容具有永恒的价值,但其许多内容从学术角度看有很大缺陷。这就是说,必须区分开正确的和不大正确甚至很不正确的内容,而不应一概而论。

其次,现在西方已不能简单说是“基督教立国”了,虽然从文化传统来说基督教仍很重要、仍起着重要作用,但主要是在伦理道德方面,但是真正虔诚的信徒越来越少,坚持去教堂做礼拜的也越来越少。因此西方国家同样存在信仰危机问题,包括正统基督教。这就是说,所谓“信仰危机”是世界性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虽然严重,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大多数人是知道道德底线的,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基本都如此,真正的乱世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更不必说现在从世界范围看还不算是乱世。

的确可以区分开精英阶层与普通大众,我对前者的理解绝不是指应该高高在上,而是要成为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因此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思想,并且善于影响社会和教育人民——以人格平等为前提循循善诱,而不是以教师爷自居训斥人、教训人。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新的学术理论,主要是哲学理论,从而使人类得到全新的思想和认识。我自己经过27年的努力,至今已经创造出比较完善的哲学思想。如果你有兴趣,希望你把我现已写好的东西都读一下,相信会得到一些完全不同的认识。

我还有许多写作设想,可惜由于现在事情太多,暂时不能更多地花时间研究和写作。如果你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的观点想法,我们以后可以进行某些合作(我和我的若干学生也在进行这类合作),共同推动理论创新事业。

推荐几个网站:

“学说连线”网:http://www.xslx.com。有我的文章。请读“新哲学与人类史”。

新闻网站有:

星岛寰球网:http://www.singtaonet.com/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

暂此。祝顺利!

刘立群

2006-8-9

 

已发送  星期四, 八月 10日, 2006 上午10:27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信件

老师:

      您好,很高兴能这么快收到您的回信,也十分高兴能结识一位像您这样有学问的老师。我现在是XX大学大二的学生,学的是英语专业。现在虽然大学才上了一半,可我觉得时间还是挺紧的,我想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我想学的是欧洲史,历史学是基础学科,研究好社会科学是离不开很好的史学修养的。因此,我今后很想从事学术研究事业,特别是中西比较及中国的现代化这一课题。正如您所说,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那我想现代化也应该包括这三者。我觉得当代中国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及思想体系,可我们自己并不十分认可,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混乱的,这一点,有很多活生生的事实。作为年轻人,我们都想去认识社会、进而去改进它,但我并不认可愤青式的学生及学者。有人说,我们应该信仰自由、民主,应该把现在不合理的抛开。这样想固然可敬,但是把现在的理论抛开了,我们有一种新的理论来重新代替吗?新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又以什么为基础呢?把复杂的社会简单的归于自由、民主的口号之下无疑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很赞赏您的的所想及所为,我们确实需要自己的智慧去结合历史,结合现实,努力创造出新的学术理论。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学生很需要向您学习,不管在知识上还是其它方面。

     另外,我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这也是我的理想)其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社会的进步,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经世致用。哲学理论固然不同于实际本领,“学”不同于“术”。然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理论与实际是由契合点的,这需要我们去推广,去促进他们的结合。

     这是我的一点想法,也是我今后的打算,当然其中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地方,请您指正。谢谢!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简单谈几点看法。

制度都是由人来设计和建设的,而人是受一定思想来指挥的,有什么样的思想理论就会建设什么样的制度。不过,制度文化是十分复杂的,人们迄今对制度问题的认识也很复杂、混乱,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混乱及不大合理之处。我认为目前世界上的基本情况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全世界已经基本上相同,这就是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体制)方面,各国之间差异还很大,主要是中、朝、越、老、古巴这几个国家完全特殊,这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要想建立比较合理的制度体系,必须首先有比较全面正确的思想理论。

现在中国的整体思想状况显然是比较混乱的,也可以说有很大的自相矛盾性:既要维护马列,又觉得马列在很多地方不管用。在实际当中则努力宣传马列,使很多人思想很僵化(和“文革”期间没有多大区别),又使很多人思想混乱、迷茫。思想解放并走上正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大任务。其实,正像我上次所说,在肯定马列正确一面的同时,应当正视马列中不大正确的一面。我对此已有较多看法,由于时间所限,目前还没写出来。创立尽可能全面及完全正确的理论是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当然,因为我现在是专职研究人员,所以有这个条件。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有水平的人才一定应当是研究型的。我在给学生讲课时也都鼓励他们要一专多能,不能知识面太窄、实际工作能力不强。我也希望你向这个方向努力。只要知识多、本事大并坚持不懈,总能做出比较大的成绩。

从世界范围看,整个人类的思想状况以及制度建设情况也有很大的问题及混乱,这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其实不仅适用于中国,基本上也适用于整个世界,这就是“世界向何处去,或人类的未来、人类的理想社会应当是什么样子?”这个大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一辈子。理论研究大有可为。我会有文章不断发表在“中国学术论坛”及“学说连线”上,你可继续参阅,许多是进一步发挥的题目,可写成学术论文。

你还很年轻,来日方长,但又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并扩大见识及实际能力,包括多学几门外语(粗识)。如果你能报考社科院的研究生,则可进一步深造,有可能走学者的道路。

由于你是学外语专业,所以我把在北二外给文化语言学方向研究生的讲稿也传给你参考。

希继续交流、联系,有问题随时来电。

祝一切顺利。!

刘立群

2006-8-11

 

已发送  星期日, 八月 13日, 2006 下午6:27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老师: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么一个论断“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并没有削弱资本主义,反而使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强大了。”当时刚刚听到这句话时感到这个论断很新颖,而且也有其一定的道理。不过现在想想觉得这个结论下得很片面。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固然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得到许多教训,这些是有利于其发展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非但没有衰退的迹象,反而正在日益强大,就连以“社会主义”著称的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别人的老路。从这一点上说,有这个结论正确的一面。但是,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充其量不过是众多思潮中的一种,它在西方的重要性是很小的,很少有人能够接受它。在它产生之初就是作为欧洲主流思想的对立面存在的,所以我觉得从中汲取教训是肯定的,像提高工人待遇、增加社会福利等相比受其影响,但是当代欧洲的一系列先进措施更多的应该是从其现代化进程的得与失中得到的教训,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提高,这些措施都是不可避免的,况且,马克思主义大多数西方领导人的眼中,更多程度的应该是批判的对象,因此,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所起的作用是如此之重,那显然是主观性太重了。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您认为呢?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你的问题很尖锐,但恰恰是我思考的重点。最简单的回答是: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之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是一种极大的误区。我要写“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非阶段性——‘资本主义论’的误区”(暂定),准备比较详细地论述这个问题。当然还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你仔细读我的所有文章著述,可以发现我从来不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些词,而且我的各种观点实际上都是力图打破人们与此有关的各种偏见和误区。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关的理论(主要是马列学说)完全错了,也不是说中国以及前苏联等的实践完全错了。同样,也不能说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完全错了(西方国家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大多有一定可取处,同时也都有很多缺陷),当然也不是完全正确。这些都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

按我的理解,你那位老师的基本意思是:当代西方国家实际上采纳了马克思学说的一些合理内容,尤其是限制贫富悬殊、提高工人待遇等方面的思想,所以使得“资本主义”反而长久存在下去。但这种论述是以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当作铁板一块的东西。实际上这种东西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受视野和偏见制约的产物。所以这种争论最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是不科学的,而不科学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希望你对此不必认真对待,而是把时间精力放在学习和思考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上。不客气地说,按照我的思路走、努力理解和思考我所提出的各种学术观点,就不会走弯路,包括我传给你的两篇讲稿、我的那本书以及我在网上发的文章等。

真正优秀的、合理的、有益及有用的文化,不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聪明的人、聪明的国家都是这样做的,而区分姓“社”姓“资”是自我束缚。所以我反复说我们要大力解放思想。我现在没有时间去写文章批驳许多错误或不大正确的思想观点,而主要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正面阐述我的各种观点,所以不大细心的人不容易看出我的用意。讲了这些,希望你能完全明白。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6-8-14

 

已发送  星期三, 八月 16日, 2006 下午6:5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感想

老师:您好!

   跟您谈一下我的一点感想:历朝历代的社会总有阴暗面,暴政之下时候这样,开明时代也是如此。我认为,不论这些阴暗面是大是小,是上层还是下层,我们都不能以简单的以好与坏、治和乱来描述。西方哲学的一种观点认为,人性的缺陷可以用伦理、制度来弥补。直到今天,这个论断也在以至被实践着,或者有时是无意识的实践。然而,反复的实践也证明了另一种观点,即:伦理制度尽管可以弥补、改善,却不能使人类社会达到一个完美的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社会是进步的,同时,缺陷、罪恶也是层出不穷的。就像一条双曲线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一样,罪恶也绝不会消失,但人类可以尽力使之最小化。缺陷暴露出无知,无知又驱使人类去探索。人类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暴露与弥补的历程。

   基于上述考虑,我觉得我们平时所说的“治世”与“乱世”之分是很大程度上基于一种感情上的判断,即上层的暴戾与否跟下层的劳苦与否。然而,尽管这样说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没有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因素考虑进去。我想,如果考虑到上述因素,是不是能在传统的划分上再增加一点理性呢?

   您的讲稿已经看过一遍,对我很有启发,不管在学习上还是阅读上,我都有很多缺点,由于目前的视野及思想深度的局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及观点免不了会很片面,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及交流过程中,还请您多加指正。谢谢!

   祝一切顺利!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六, 八月 26日, 2006 下午8:35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老师,我想问您一个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平时记笔记时,往往看到精彩的段落、句子就忍不住摘抄下来。而在笔记里,很有针对性的自己的思想的记录却不是很多,总是感觉自己的语言不论在文采上、逻辑上都无法与原作媲美,怕自己的观点太不成熟,结果,几下的都是别人的论点。针对这种缺陷,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张XX

 

张XX同学:你好!

8月16日及26日来电均已收到。因最近特别忙,未及时回复。我现主要忙于《列国志·冰岛》收尾,大概年底前就可出书。我就没有用一个“资本主义”字眼,而且要求我所写作其他国家的同事也这样。因这样没有意义。

关于上次所论“乱世”、“治世”,这没有特别大的意义,一般说说可以,但不值得认真对待,因这只是相对而言。

关于做学术笔记,我有很好的方法,我可给你展示我做学术笔记的方法(我上课时都给学生讲)。现只能简单介绍:我把我的学术笔记本都编号(写了27年,现已用到第64本),里面都自写页码,最后都留几页做“书目索引”和“主题索引”,每页下面都留几行准备做补充修改。到图书馆看书、甚至到书店等都随身带着,有想法、感想就随时记下,按照日期顺序(像记日记),但不一定每天都写。读书做摘抄一定慎重,只摘少数最重要、而且自己想发表看法的。这是学术笔记,而不是文学笔记,因此主要考虑学术观点和材料,而不是考虑文笔。

由于是只给自己看、积累,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写笔记,既不怕观点幼稚,更不怕有错误。哲学社会科学的积累和研究是个漫长过程,开始时观点必然不大成熟,但是随着思考和积累增多就会比较成熟。

另外,由于现在电脑和网络发达,可以上网下载大量学术材料,分类存储。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写作。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6-8-27

 

已发送  星期四, 九月 7日, 2006 下午7:52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老师,您好,很长时间没给您写信了,主要是因为刚开学,各方面都有点忙,所以也就没来得及上网,您现在工作也一定听忙把。

前几天看书时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有人说:“主体性为现代主义文化提供了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征,向乔伊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都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不会使人在茫茫的文化海洋中难以辨认”。这就是说现代主义所表现的是一种个体,一种创新。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则是反对标准,反对中心,反对“元主体”,也就是说后现代反映在文化上是没有标准的,大众的文化。然而无标准、无权威的文化却是更能体现出鲜明的个人印记的,至少现在看来就是如此。那么这种现实与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主体的死亡是否矛盾呢?如果不是,那么这种现代主义所极力追求的“主体”的存在与这种“主体”的死亡反映到现实中应该各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另外,关于现代与后现代我还有一种看法:现代化在政治与经济方面形成了统一、权威、形成了千篇一律。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思想、观念上追求创新,进而在各个领域要求标新立异。因此现实中的现代化与观念中的现代主义形成了一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即:后现代主义体现的是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所谓"后现代"是现代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的继续.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现代主义思想的胜利.从此,人类物质上富裕了,制度上进步了,而这些在后现代的社会中由于思想上的更进步从而更加新颖,更加标新立异.所以,我认为"后现代"并不是现代之后,而是存在于现代之中,它仅是一种调节剂,调节两种矛盾的调节剂.除去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些实用性的论断(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等),我觉得后现代思想使得现代主义思想和现代化这组矛盾得以统一.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钻研不深,里面肯定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见解,请您给予指正.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我觉得所谓“现代主义”等问题的意义不大,不值得认真对待,其本身就有很大混乱。现在外国学术界有大量问题也是十分混乱,出发点就有问题,怎么讨论都不可能讨论清楚。绝不是所有已经及正在讨论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问题,包括所谓热门问题、热门话题。所以区分是否值得研究、值得进一步研读思考就十分重要,因为各种书籍文献是永远也读不完的,问题也是永远提不完的。

不知你是否读了我在“中国学术论坛”网站上发的所有文章以及一些跟帖,以及我的书和其他论文。我基本上不用任何“主义”,也基本不讨论各种“主义”,因为它们都不够科学,不可能得出什么真正有意义的结论,也过于笼统、模糊、空泛。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6-9-7

 

从:

日期: 星期六, 九月 9日, 2006 上午8:35

主题: 回复

> 老师:

> 我很赞成您的看法,其实在接触这些问题时,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些论断好像都在概念上兜圈子,在现时中很难找到他们的模型和意义,对我来说,之所以会去想这些意义不大的问题,是觉得这些概念下面往往都隐含着一些充满悬念的当代政治、社会问题。所以,我很想看看一种非常规的解决方法,一种别的思路。您说的对,其实过多的关注这些问题本身没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本身就很混乱,满足一种猎奇心理可以,但要是真正接受显然是不科学的。以后我会注意。您的书我已看过一些,在思路及具体观点上我觉得都比较新颖,由于还没有读完,对于其核心思想我觉得还没有更深得把握,所以,我会更努力,也请您多加指点。

>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祝您教师节快乐,多注意身体,别太累。

> 学生:张XX

 

谢谢!

我刚到山西旅游归来,上了五台山。

祝好!

刘立群

2006-9-12

哲学对话(之二)

从:

日期: 星期四, 九月 21日, 2006 下午4:36

主题: 信件

> 老师,您好!

> 这些天来,您在网上发表的文章都反复读过几遍,总体来说,您所致力的是一种哲学最基层理论的创新,是对当代哲学思想的一种梳理,而这种梳理得目的则是追求哲学思想的真正科学化,明朗化。这种创新是基于理论层面而言,因而显得较为枯燥,但是正如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思想总是最深层的东西,思想的混乱,反映到社会上就制度的无序,因此,这样的研究是极有意义的。思想创新、制度创新也是我的理想,在这一点上,我会不断努力。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想问题时尽管很投入,但是,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意义所在,从而在这方面浪费的时间不少。在读书上我一向推崇“博览”二字,并读过不少书,笔记也作过不少。但是读书中对书籍的一以贯之,加上对有些新思潮的不了解,很多提出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大体的,甚至是很模糊的概念,并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很多思潮本身就是混乱的。您上次给我的邮件提醒了我很多,看问题不能只看是否流行,学术上太追求新鲜事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 因此,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思想上能够具备一种创新的、严密的思维,同时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以前的、现在的,思维上的还有学习的。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我很希望将其解决。谢谢!

> 祝:工作顺利!

> > 学生:张XX

 

张XX同学:希望你多读几遍我的《超越西方思想》一书,有问题可当面讨论。我自己已读过四五十遍。

祝好!

刘立群

2006-9-22

 

----- 原邮件 -----

从:

日期: 星期五, 十月 6日, 2006 下午8:38

主题: 节日快乐

 老师,您好!

 跟您谈完话后我想了很多,感觉受到的启发很多,原来的一些很模糊的想法、概念现在已明白了很多,您给我的建议我也认真地思考过,以前由于我对这类事情不是很了解,所以想法上也很单纯。总之我会认真对待的。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总离不开环境的影响,那在这个意义上您可以说是我的真正的启老师,我很幸运,当然,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 今天是中秋节,那就先到这儿,祝您节日快乐。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感谢来电!也祝你节日快乐!

我感到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肯努力并且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年轻人,只要踏踏实实、不懈努力,就会为国家、社会乃至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有问题和想法仍随时来电。

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6-10-7

 

已发送  星期五, 十月 13日, 2006 下午7:3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老师:您好!

   您的书我已读过一遍,现在的第二遍正在进行中。有几个问题我还是不太明白,所以想请您解答一下。

   1.思想世界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世界,而思想世界即定义内容世界是不能被感知的,即不能被感知,那么对思想世界的了解过程就应该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了。但是,在“感知主客体与认识主客体”一节中您认为人类的认识客体就是、也仅仅是各种规律。而规律的定义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所谓定义世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这种理解是不是与思想世界的定义(词语的定义内容世界以及这些定义内容即内涵之间的推理)有所矛盾呢?

  2.说到符号世界的存在,我很赞成这种分类,符号与一般的客观实体确实大不相同。关于它的存在理由,您主要列举了两方面的内容,我想,是不是还可以再加上一条理由,即,如果给符号命名,那么,给符号命名后的名称与符号本身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觉得仅从命名这个角度就可以把它与客观世界区分。不知这条意见成熟与否,请您指教。

 3.在人类产生之前谈不上规律的存在,因为只有在人类产生之后对规律的探讨才使得规律有意义,那么,自然界是由人类(动物)去感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人类(动物)产生之前,自然界的存在也谈不上呢?尽管规律只有经过人的逻辑推理才能正确认识,可正是因为如此,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规律,不管人类目前认识与否,作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是在事物中存在的,否则,没有这种认识客体,人类即使有再大的本领又如何能去认识到它呢。

   以上三个问题是我在读完第一遍时产生的,如果说总体感觉,首先,这本书像一把梳子,它的目的之一就是理清哲学史上各种混乱的观点。其次,在一系列新观点的基础上,您正在致力与建立一种核心体系,涉及面广却不混乱,不包容一切却深刻有力。当然,还有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但理解的深刻一些在跟您交流吧。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你的问题很好,说明你认真读了,并且动了不少脑筋。这本书是我6年前写的,当时有不少问题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得更透彻,此外也由于篇幅关系,有些问题没充分展开,所以你提出的一些疑问和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有关。当然,我至今没有发现书里的观点有什么错误,只是在阐述上还有一些不足。

1,应当区分开科学知识的创造(经过科学研究过程)与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创造只能是科学家的事情,广大少年儿童则只能学习各种现成的科学知识(当然是从浅入深、从范围比较窄到比较广,从存在论角度说就是一定要通过语词符号和数学符号,即一边学习符号,同时也就学习了符号的内容,即定义内容及其推理)。我所说的定义内容世界是指已经成型的科学知识,最简单的例子是数学中“1+1=2”等等,这些都是成型的科学知识,其定义内容都是固定的、完善的,那么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本身不应说是“认识的过程”,因为认识只是指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过程当然不是直线的,必然会遇到种种曲折,在这个过程中定义内容及内涵逻辑推理都不定型,只有经过很多努力才能创造出一部分成熟的科学知识。

2,你说“给符号命名后的名称与符号本身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实际上这个表述没有什么意义。比如“符号”、“语词”、“单纯词”、“实词”等等这些词都是给符号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在命名(首先经过分类)。口头语词是由人类发明的有明确意思的语音-听觉符号,这就不同于整个对象世界(首先是自然界)。

3,关于“不存在”和“谈不上”的区分请见书中第184页。在人类发明语词(也即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谈不上有普遍事物的存在,因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具体存在的,例如我们(以及动物)只能看到一部分树木,还没有生长出来的树木就不可能看到,但是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却可以继续用“树木”这个词去称呼以后才长出来的树木。普遍事物的存在就是因为人类所发明的语词(准确地说应除去专名)具有这样神奇的“魔力”而“诞生”了。没有普遍事物当然就谈不上有普遍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即所谓“规律”的存在。这和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有自然界存在完全是两回事。这个道理有些绕、比较复杂,请你慢慢琢磨。如有问题可继续来电。此外,最后两章的难度也最大。

最后,建议你可以把读书后的感想写出来,首先可发在网上(字数1-3千即可),以后可完善成为论文,投到刊物上。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6-10-14

 

已发送  星期三, 十月 18日, 2006 下午4:58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老师:您好:

   上次的问题回复已仔细阅读过,关于上次的问题,确实理解的还不深入,现已明白。

    首先,问您一个政治上的问题。这是我以前读过一篇文章产生的问题,原文如下“美国国会议员由所在州或选区选举产生,由于两大政党组织松散,党内纪律并不严明,议员的当选主要不是靠他们所在政党的支持,而是靠他们个人的筹款能力,靠其所搭建的竞选班子是否得力等等。也就是说,是以候选人为中心,而非一政党为中心。投票时,议员并不一定投票支持本党总统领导的行政当局之具体政策,或支持所提之建议,而是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考量,着眼于是否有助于下次选举中再次获胜。因此,何种体制下的智囊很容易通过影响议员的投票方向来影响决策。”在我的印象中,西方政党,尤其是美国,对“席位”这个词重视程度很深。而如上文所述,既然议员投票有如此大的自由,那“席位”这个词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

   2.对象世界的特征是可以感知及命名,而规律由于不能被感知而不属于对象世界,同时,也由于规律不是任何词语的内涵而不属于思想世界,那么,“规律”到底应属于哪个世界呢?

   3.在认识论一章中,关于认识结果与感知结果的关系,即:一个认识结果如果与感知结果相符合,那么就证明它是正确的,反之则错误。关于这个论断,我有些不同的理解,具体如下:(1),该段的目的是验证认识结果正确与否的标准,感知结果则是参照物。那么,在逻辑顺序上应是感知结果在前,认识结果在后。而该段所引用的论据则把要论证的轮机顺序给颠倒了。因此,只能证明出“正确的认识结果能够准确的揭示对象世界的现象。”(2),认识结果一定要与感知结果相一致才正确吗?“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一定比轻的物体要快”曾经是普遍的感知结果,而正确的认识结果“速度相同”显然不同于其感知结果。(3),美学上有一个著名论断,“凡是被人认识的自然都已变成人化自然或情化自然”,这句话我认为并不完全正确,但它确有一定道理,它揭示了在对事物进行感知时,情绪占了很大比重。既然感知是人化或情化的,那么这种感知肯定不是准确的。但是,即使有这么一种感知上的朦胧状态,人来照样可以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这不也正说明:片面的,错误的感知前提下,同样可以产生正确的认识结果吗?(4),我觉得这儿好象有点循环论的误区:认识结果的真假需要感知结果来验证(否则何以说明认识结果的正误?),而感知结果有需要认识结果去发现(否则何以判断感知结果的真假?),假如,把感知结果与认识结果分别当成两个独立的环节来看待,就会发现,在这个前提下,感知结果以认识结果的真假与正误是无论如何也确定不了的,因此,我觉得是不是这个论断还可以再完善一下?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其中若有错误的地方还请您指教。

   另外,总体上看,我很认可您的哲学思想,关于理论创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与其他的思想不同,这本书里没有用到一些所谓流行的“新”词汇,我觉得这样一种朴素的精神反而是学术的最好阐释,毕竟,学术靠的是求实,不是求大。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在下面传去一份材料,可参考。西方各国政治体制远不完全相同,欧洲和美国很不同,欧洲各国也不大相同,虽然其基本原则和做法大体上相同。当然,这已不属于哲学理论问题,而是政治体制比较研究,目前我未做更多研究。

关于第二个问题:基本层次的区分是在存在论领域,而规律作为人类认识客体的问题则是在认识论领域,两者虽有关联,但是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划等号。所以,不应说“规律属于或不属于对象世界”,或“属于哪个世界”,因为这个问题提得不对。

人类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并能得出正确的认识结果(当然仍有许多不正确或不大正确的认识结果),这已经是事实,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规律到底是什么,至今的答案都不够理想。我认为,规律只应是普遍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人只能感知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但是语词(确切地说是类名和理论术语)却能够把握普遍事物,即语词可以被人们无数次地使用、应用到无限多的事物个体上,包括现在还不存在、未来才出现的事物个体。这就使人类认识普遍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成为可能。

以上的想法在《超越》一书中没有,因为当时还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现在虽已有较大进步,但也仍需进一步完善、扩展。

关于第三组问题:首先,感知结果不应混同于人们对一些情况的表述,即你所举的例子“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一定比轻的物体要快”只是一种表述,并不是感知结果本身。比如,人们都感知不到地球在转动,所以自古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不动并且是宇宙的中心,但是这个感知结果显然有问题,由此得出的观点也必然不正确。人们还感知到其他大量天文现象,从大量现象即感知结果中逐步发现即认识到我们虽然感知不到地球在转,但是地球的确是在转动——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关于感知结果的问题十分复杂。

绝大多数认识结果都不是只依据少数感知结果来验证其正确性的,而是需要许多各方面的感知结果,所以科学研究是十分复杂、艰难的事情。此外,认识结果即科学知识一定是成系统的,而感知结果本身谈不上系统性,所以感知结果只有真假问题,而没有对错问题,因为对于科学来说,对错一定要涉及到一系列有关的科学知识内容。

最后,认识论领域的感知问题与审美领域的感知问题是两回事,不应混为一谈。所以美学也不属于哲学核心领域。但目前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究。

你这些问题都提的很好,说明你很认真,并可促使我进一步思考。不过我现在也正在研究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部完成,这也是《哲学外围领域新探》一书仍未写出的原因。这当然还需要时间。我也希望我们共同思考研究。

又:我想把我们之间的通信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删去涉及隐私等内容)以诸如“新哲学对话录(之一、二等)”为题在网上发表,想必你会同意吧。

暂此。祝好!

刘立群

欧美政治模式的差异

(1)政党组织。欧洲政党是自下而上的政治组织,政党的领导人受到党组织的制约,有明确的党纲和比较严密的纪律,有稳定的党员队伍和社会基础,尤以左翼的社会民主党最为突出。与欧洲的政党相比较,美国的政党没有完整的党内组织,组织结构松散,党员无须交纳党费,也不领取党员证明,今天可以登记加入民主党,明天就可以宣布加入共和党,党内没有具体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只有少数的专职工作人员,是名副其实的“干部党”和“选举党”,其主要政治组织活动都集中在选举时期。

(2)选举制度。欧洲实行的是议会制。欧洲的选民根据各个党派的施政纲领和他们对政党领袖的印象投票给各个不同的党派,各党根据得票的比例获得在议会的席位。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任命政府总理,并负责实施该党的纲领。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美国选民直接选举总统个人,当选总统直接掌握行政权。所以,欧洲的选举制度,无论是通过“比例代表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瑞典等国)直接反映选民的意志,还是通过“混合制”(法国、德国等国)表达不同层面的意见,都比美国的“简单多数”和“赢者通吃”的制度(英国制度界乎于美国和大陆欧洲之间)更具有代表性,后者虽然效率较高,但是经常会出现候选人没有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就当选的情况(如2000年小布什以绝对少数票当选总统,1974年英国工党以较少的得票率获得议会较多的席位)。

此外,欧洲政党组织和参选方式也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异。欧洲政党的竞选活动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护,竞选经费由政府拨付,活动的经费来源必须公诸于众,国家保障相对公平的竞争,各个政党可以公开地代表各自地区、阶级、宗教、种族和意识形态的利益,因此欧洲的选民通常有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参与政治活动,政党往往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的选民团体。这些社团(或法团),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讨价还价、协调利益、达成妥协,形成有欧洲特色的“社会伙伴关系”。在整个过程中,个人的作用不大。相反,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很多是毛遂自荐,经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政党的支持。政党在竞选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竞选公司进行策划、安排筹资、组织竞选,实力雄厚的财团和智囊机构起很大的作用,政党本身只提供很少的经费。总统候选人难免不代表支持他在竞选中获胜的利益集团和财团的利益。这种制度模式不利于小党参选,结果,在美国(还有英国),政治和选举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有足够利益集团支持的大党。

(3)政权结构。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欧洲政党同时获得了执政权、立法权和影响司法的权力,可以根据本党的纲领和本党社会基础的意愿执政,同时受到在野党的监督。执政党领导人受到党组织的纪律制约,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不仅要对党组织负责,还要与本党的国会议员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都通过政党保持和政党基本群众的直接联系。

美国实行责任内阁,总统个人的权力大大超过欧洲的总统,也超过欧洲的总理,其权力基础不在国会。同时,美国也没有明确的执政党和在野党之分,总统掌握着行政权,总统所属的政党握有一半立法权,落选的政党失去行政权,但仍然参与立法,在掌握议会多数席位的时候可能对立法起主导作用。由于美国的政党缺乏日常政治行动能力,各种利益集团便活跃起来。它们直接参与政治,通过游说活动影响立法和行政。

 

已发送  星期六, 十月 21日, 2006 下午8:29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回复 

老师,您好:

   很高兴我的一些想法能得到您的认可,我想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同时还可以博采众长,为理论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很认可您的主张。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四, 十月 26日, 2006 下午4:44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抄送   

密件抄送   

主题  问题

老师:您好!

   有几个问题还是没能想出答案来,只好向您请教了。

   1.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后果。换言之,如果我们知道每一件当代所发生的事的后果,那么现实就应该是历史了。那么,是否可以把《超越》一书中所描述的哲学的研究终结前的思想上的混乱概括为这句话?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应该意味着哲学研究终结后,人类可以在历史观上找到一个归宿,在宏观方面,人类到底应往何处去等问题上有所预见。可是,这样一来,人类的前景好象又太理想了。如果是从学理上,从几类科学的划分上来推断,我认可这个结论,但是,如果放到人类的大历史的背景中,这幅图景又应当怎样去描述呢?

   2.关于上次在电话里谈的哲学的“表面化”一词,我是这么理解的,它不是指哲学的通俗化,的确,哲学在学理上有很深的难度,不可能每个人都去透彻的理解他,但是,哲学作为理论科学,归根结底是要用到实际中的。否则,不是成了纸上谈兵了吗?以前在教会里就有这种感受,如果仔细听,认真揣摩,就会明显的感觉到上面的牧师所讲的有很多其实并不是基督教哲学,有很多甚至是与基督教哲学背道而驰的,即使这样,照样有很多人为之痴迷,他们痴迷的已不再是基督教本身的哲学内涵,而是这种哲学演绎出来到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把哲学比作放射源,其外在领域则是射线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范围有多广,完全取决于放射源的放射力度,即哲学核心体系学理的深度、逻辑的严谨度。当然,随便拿宗教影印哲学,把主观性的信仰当作论证是不科学的。但我的意思是,哲学核心之所以为核心,使因为它具备核心的一切特征。这种新哲学如果成功,那么在外围领域、道德领域甚至制度领域都应该以这种哲学的认识方式为蓝本,至少是会、带它的明显特征。在学理上,我觉得您已经建立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对我来说,一方面在学理上应进一步深究,外延上要去理解它与现实层面的契合点,书本上的理论必须生动起来。

   又:很希望早日看到《外围领域新探》一书。认识您真是太幸运了,很可能是我一生的转折。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你提的这两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有关联的,或者说是一个问题,即应当区分开科学(最广义的科学)的创造、科学知识的普及、应用以及科学知识本身的局限性等这些不同的方面。

首先,正确的理论科学仍在创造过程中,在基本创造完成之后,普及也还需要一定时间,而广泛应用就需要更多时间,最后,科学问题的解决依然不等于实际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问题并进而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最大源头是人口过多以及人口结构不大合理、人口素质偏低这个问题,即便最广义科学完全创造出来、完全普及,但对这个最大的实际问题却基本上无能为力,因为早已错过最佳时机:20世纪50-60年代。

所以,真正的理论科学问题在得到完全解决之后无疑为人类发展展现了美好的未来,但是对于中近期中国的以及世界上存在的重大实际问题的解决却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也是我在《超越》一书中区分开科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意义所在。此外,任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必须逐步向广大人民普及宣传真正的科学知识。首先在国内,以后还要向国外。

我寄希望于你及其他有志于此的有识之士的地方在于:首先需要进一步共同创造和完善正确的理论科学,而后是不断宣传普及并应用它。这当然可以作为毕生事业,的确是十分有意义的,并且是前途无量。我事实上就是如此,但是当然不能只靠我一个人。

在研究过程中有阻力,在传播、普及的过程中阻力更大,包括在发表方面的困难,不仅年龄较大者思想大多比较僵化、保守(尤其是掌权者),而且不少年龄不大者思想也相当僵化、保守(下面的网谈可为例)。

你现在还年轻,一定首先以学习为主,包括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粗通几门,同时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有比较深的理论和学术造诣,扎扎实实,同时有多种实际工作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多种实际工作(比如翻译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够在社会上站住脚、取得资历、经验和威信,等等。

对于今后的生活、工作,也要做好各种吃苦的准备,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只做自己认为最理想或最愿意做的事情。此外一定要逐步团结尽可能多的志同道合者,谦虚谨慎,乐于帮助人,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对于心术不正的人当然也必须懂得防范,对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等等。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6-10-26

 

 什么是承认?其实科学和宗教处于同样层次,先生认为?

有神论不符合基本事实?那无神论与基本事实符合吗?几千年来有任何文件证明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进化论不也是一种设想?所以维根斯坦说的正确,科学和宗教处于同样地位,先生说承认科学就不能承认有神论。这是机械思维的必然结局。我们认为承认两者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矛盾。如果有矛盾的感觉,那只能说明还没进入辩证思维的层次,这就是我强调的相互承认和辩证思维是比科学,理性,宗教等等认知活动高一层次的原因。先生对辩证东西的掌握还逊色了点,所以您的许多提法和语言就只能如此。

好久不见,恕我直言了!

叶X

 2006-10-25 12:14 AM

 

答复叶X等:

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辩证法就是变戏法”这个说法,我认为十分贴切。在我看来,迄今所谓“辩证法”其实存在一系列根本误区,不是我不懂得“辨证的东西”,而是我认为它从根本上就成问题。我所说的哲学创新也包括从根本上纠正“辩证法”的失误。毛曾说他最高明之处是“懂得辩证法”(大意),认为懂得“辩证法”就一通百通。其实却陷入极大误区。

老实说,并没有一通百通的东西。依照我的观点和表述:即便懂得和掌握完全正确的理论科学(即哲学),也远不等于懂得和掌握无穷无尽的各门实证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更不等于知道同样无穷无尽的实际知识(包括实际生活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有用的、不能相互替代的。不过,懂得真正正确的哲学知识的确可以高屋建瓴,并避免许多本不该有的错误。

“辩证法”混淆了一系列本不应混淆的东西。迄今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认为前者是指客观世界是“辨证运动”的,后者是前者的“反映”。这些都似是而非、十分含混。详见笔者《超越西方思想》“认识论”一章。

“一分为二”或二分法并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各种分类中,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全面的事实,应当分为几部分就分为几部分。例如,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分类中完全采用二分法,而科学发展史早已证明这是站不住脚的。

常说“物极必反”。但到什么程度算是达到极端?在许多时候,事情还没有达到极端就开始反,有时已经太过分、过了极端却仍没有反。这些都说明这种说法弹性很大,很模糊,也可以说很不严谨。

在一定意义上,“辩证法”或“辩证的表述”其实是在玩语言游戏,或者说是反义词游戏。

对所谓“形而上学”,一来它是多义词、词义含混,二来迄今普遍以为在与“辩证法”相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完全错。但由于“辩证法”成问题,这便也成问题,需要以严格的科学精神重新加以研究。

你说我是“体制内人”,其实你的学术思想远不如我的解放。当然,解放思想不是胡来,而是一定要严肃认真、摆事实、讲道理。

刘立群

2006-10-26

哲学对话(之三)

已发送  星期一, 2006年十月 30日, 2006 下午3:42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我有这么一个想法,不知正确与否,请您指点一下。我认为实践本身包含理论,特别是现在,理论通常是走在实践的前面。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于它本身含有理论。不是实践本身,而是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发挥真理的作用。也就是说,实证科学的学理部分正确与否是可以由实践来检验的,尽管现实的实践不可能提供全面的论证,可是,在这个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证科学也有自相关性呢?

    还有,学术论坛网站的跟帖大体浏览过一遍,总体感觉是:对现状不满这居多,而从学理的角度去探讨的反而只占少部分。在这些回复中,一些比较新的词汇、术语的用量很大,有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但并不能说这就是学术。此外,在思维方式上我觉得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当发现一个问题总是急切的想把答案找出来,作为有志于理论创新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品质,但是,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是不可能靠冥思苦想就能解决的,这些问题需要调查,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很好的时机。只是空泛的面对答案只会使打出的答案很浅显,这个弯路以前我也走过。

   再跟您谈一下最近的读书及学习情况,您的书我已读过四遍,在其中提出过一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化,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现在还不想过早的问及。这一个月中我认为最大收获就是对很对学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像经济、法学、政治等我觉得现在的兴趣是一种深入之后的兴趣,能够在理论层面予以贯通。有一个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在思维上有些二元对立化,尽管现在在尽力克服。在思维的发散方面还做得不够,仅限于一种“想”的状态,这可能是经历的太少的缘故吧。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最近事情多,未及时回复。

不知你对考研怎样考虑。我建议你可考虑报考现代西方哲学方向的研究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方向的导师大多思想比较解放、开明一些。为此当然要提早做很多准备。如果考北京高校当然好,但是也可考虑天津或上海、武汉等地高校,这样选择余地大一些,因为学习研究条件都不错。需要先上网查,然后读参考书。以此为目标,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

关于你提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迄今这方面的讨论过于粗略、简单,往往大而化之、泛泛而谈,也就谈不清楚。关于“真理”、“理性”等用词及讨论也有这种缺陷,所以我基本上不讨论它们。

实践可以指个人的行为,也可以指提供群体的行为,还可以指人类的行为,这些都很不相同。此外,人的行为有许多种,科学研究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实际上只有很少的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事哲学即理论科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知识对人们行为会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十分复杂。这些都需要具体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说法主要具有政治意义,从学术角度看意义不大,不必过于认真。你说的“是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发挥真理的作用”我认为也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我所说的把实际问题与科学学术问题严格区分开,似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希你仔细读有关论述,因为这是很重要、很基本的区别。一个人在实际事务中的作为必然十分有限,但在科学研究领域却可以有很大作为,通过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去影响人们的头脑,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的“自相关性”问题是从根本意义上说,实证科学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但是不完全和充分。

学术论坛网站大多数发帖者水平不高,而且缺少基本的学术训练和功底,也分不清正确与错误,论述相当混乱。我最近没有什么兴趣去读帖和发帖,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6-11-2

 

已发送  星期六, 十一月 4日, 2006 下午7:15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信件

刘老师,您好!

   看完您的回信感到很惭愧,这也是我思想上的一个误区。上次的信件主要来自跟同学(和您提起过,政法系的)的一次谈话,我们谈得主要是道德与伦理问题,经过几天的谈话,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已有一些比较新的看法,但主要的分歧在于,在谈到道德时,他的看法是尽量把这个问题局限在个人范围内,而我觉得这样意义不大,总是把思维往整个社会上引。其实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对自己的局限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正打算把这个问题以文本的形式整理出来,然后请您看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在读哈耶克的著作时,在他的某些观点上觉得有一些评论可以写,在真正动笔时却又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是如此之广,在对别的学科没有太大了解的前提下根本没法下手。再一点,像写历史论文时,论据可以来自史料,但其他的人文学科,像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人文学科,这种论证应该怎么找呢?对这个问题您是如何解决?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你这个问题还是太大,因为人文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宗教学等。问题在于不要过于拘泥于学科划分,真正融会贯通之后就不觉得有问题了。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充分的积累。所以你现在可以写一些论文,但在一定意义上只应看作是初稿,不一定成熟,更不必急于投稿正式发表。我自己过去的手稿有许多,现在看来相当一部分已经过时,仅一部分仍有意义。因为哲学及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涉及范围太广了,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反复思考。自己觉得是新的观点,后来读得多了,发现已经有人讨论了,甚至论述得很好。这可以叫作“不谋而和”或“英雄所见略同”,会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研究热情。不论怎样,你现在都应主要以读书、学习为主,写论文也主要是为了积累和整理思路。

当然,看来你目前进步还是比较快的,经常有新的感想、收获。这是好事,但进步、收获有时快,有时则慢一些,不可能总是很快。最可贵的是要在处于低谷、困难状态下还能不言放弃,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当然,不应只会读书、做研究,还要多学会一些实用的本领,否则不仅今后的生存可能成问题,而且接触的范围不够广、阅历也不够丰富。

仍希望你能比较认真、系统地学习西方哲学史,从古至今,以此为中心,然后逐步扩展。同时结合我的书及论文中的观点,这样能够得出许多新的收获乃至突破。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做、这样扩展的。

“道德原则与自由精神”一文已阅。

有关道德的理论问题的确十分复杂,几千年以来虽有大量讨论,迄今却仍然没有达成共识。问题是:看来你只过读很少的文献,因此对这方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仍存在的不足十分缺少了解。所以我建议你:思和学一定要兼顾,只思而不学或少学(即读书不够)只能是乱想。比如你提到梁祝的例子,他们所违反的并不是道德,而是伦理,即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习俗,而这与道德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而有关“自由”的问题同样十分复杂,远非这样简单。

如果遇到这些问题,请你先读一下《辞海》以及数种《大百科全书》的有关辞条,然后当然还要去读许多有关的论著。

思想活跃是好事情,但是千万不要急于以为自己已经做出重大发现或创新,而是先耐住性子,多读、多想,也可以写,但只是作为自己参考的初稿。我的大量学术笔记本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6-11-9

 

已发送  星期二, 十一月 21日, 2006 下午3:0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信件

刘老师,您好!

   因这几天特别忙,所以一直没来得及给您去信。一来该读的书太多,再有就是一直在考虑考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以前本来想考欧洲史,很长一段时间读的书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这些书中,关于西方历史理论的书居多,通史类的相对较少。当时读这些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还是集中于现代化这一课题上,也就是说,我主要是想通过吸收西方历史资源中的理论成分,来达到一种深层的文化上的比较。以前我觉得这个想法颇为合理,实施起来也肯定会很有意义。但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大局限的。昨天朱孝远教授来我们学校做了一次讲座,题目就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朱教授学问的精深、为人的谦逊很是令人肃而起敬。报告结束后又于当日下午组织了一次小型的座谈会,主要是向他提问题。我旷了下午的课去听了他的座谈会,去的人不多,所以我就有了机会提了很多问题。他也做了很细致的解答。结束后,我想了想,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历史是人类的日记,要想以全人类的眼光来做好一门学问,进而发展出有意义的学说必然要了解人类史,但是这还不够,必须要做到多学科、多领域。毕竟不能把历史的碎片拿来铺就成未来。

   以前在您给我传的一篇讲稿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学哲学思想就不会深刻,不研究国际问题时也就不会宽广”。前半句好理解,可当时后半句却不大明白。学什么还不行,非得搞国际问题吗?学术可以跟政治靠的很近吗?当然,现在对它有了一定认识。最近我一直在读西方近代政治思潮的书籍,如《社会契约论》《政府论》《政府片论》等。尽管很多知识已经过时,至少在当代的作用已经不大。但是从中得到的却远不仅仅是使用知识。最能令我感动的是这些近代思想家们所具备的对全人类的关怀。这些知识、思想不去亲身接触是很难去全面理解的。

   所以,我很想把兴趣转向国际政治方面,一是兴趣使然,二是契合当今时代。虽然这不是系统的哲学训练,可我觉得在视野上确实对哲学训练的一种弥补。对哲学问题,我一直有很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我更喜欢独立思考,因为这样更容易接受新思想,理解新观点。

   所以,想了很多天,我最后还是很想考您的研究生,不光在专业方面,也因为您的哲学思想。这样可以在哲学方面更多的向您学习。从您的书中及和您的平时交流中已获益很多,但这怎么可能全面、深刻地了解您的最精华的东西?我现在了解的还太少了,不客气地说在很多问题上根本是个外行。所以要走的路还很长。

   另外,由于我学的是英文,从没接触过德语,不知道在制度上与您的要求是否冲突?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最近事情特别多,连续有三部《列国志》交稿,我必须初审、提修改意见。

此外,我在等今天上午开的研究生导师会,会上了解到我所(即社科院研究生院欧洲系)每年只有2名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明年由两位副研究员招生,2008年虽还没有确定,但是初步看不是由我招生,而是另一名副研究员招2名欧盟法方向的研究生。所以看来你无法报考我的研究生。至于英语则不是问题,因为我现在的研究生就是英语的。这固然很遗憾,但是暂时没有办法。当然,只要你能考到北京,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交流。

历史(世界史)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有一定相似和相通处:历史研究是向后看,国际问题研究则是向当前以及未来的世界看。从现实意义角度说,当然是国际问题研究更有意义。

目前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思想远比国际问题研究领域要保守僵化,前者基本上是恪守马列学说,后者则开明得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又陷入崇洋迷外、尤其是盲目迷信美国的国际关系学说。当然,拥有历史研究功底对于国际问题研究很有好处。不过,从研究的深度来说,谁也超不过哲学。这些你都需要考虑。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6-11-23

 

已发送  星期一, 十二月 18日, 2006 下午12:22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很长时间没联系了,最近一定很忙吧。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认为道德观可以选择吗?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伊斯兰教义允许一夫多妻,而基督教义则不许。那么,当一个人信着基督教的同时也去遵守伊斯兰的、有利于自己的教义,那么,尽管他是遵守了两教的教义,可是从道德观上来看,这是道德的吗?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去适应一种道德准则,还是可以从几种不同的道德标准中选出利于自己的然后再去遵守?现在强调人的个性,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让“上帝”来适应自己?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哈耶克的作品刚被介绍进中国是被作为“内部参考资料”来看待的,一般的学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于是当这些数量很少的书开禁后,很多读者不惜用借出后已丢失的名义进行赔款的方式来获得,对于制度上来说,这显然不道德,但是,现在的哈耶克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播如此之广,当时的所谓“不道德”的读者确实功不可没。因为图书馆里很多书尽管时间很早,但是新的“连边页都没有裁开”,以这种制度上不道德的手段获得后反而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那么,您认为当我们研究伦理道德时,应该形而上还是形而下?是应该在形而上的高度追根溯源还是在结果上进行行为分析?这一对矛盾应怎么解决?

   这几天读一些论文时特别关注过伦理学的问题,但感觉有价值的很少。大多是从连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行业层面,二是个人层面。所以,我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有关道德科学的问题正是我最近想集中解决的问题,虽已有一定进展,但仍需一定时间,仍需大量阅读和思考。

首先,道德科学问题决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很大难度、涉及很多方面、必须分为不同层次逐一加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迄今的道德科学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根本性的理论混乱,包括:1,把道德(规范)和伦理(规范)混为一谈;2,把制度(文化)问题和道德问题混为一谈。制度主要是合理与否的问题,而不是道德与否的问题。这样,伦理学应正确地称为“道德科学”。

例如,诸如一夫多妻或女子是否应裹小脚等等这类问题并不是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问题,而是关于伦理(规范)的问题。伦理问题既涉及观念问题,也涉及制度问题,应当与道德问题严格区分开。而道德与否的问题(即是否符合道德原则)也并不是制度方面的问题。

关于你所举窃书的例子,从严格的意义上当然是不道德的,是有意损害公共财产,实在想读而又不想违反道德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反过来说“己所欲,施于人”,原则是根本性的,是超越于时间和空间都有效的,而规范则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那就只有比如自己下功夫抄书(许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当然,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有些后果十分严重,有些则很轻微。

关于“道德”的严格范围和定义,请参见我的《超越》一书第243和246-249页。当然,那里的论述仍是很初步的,仍需大大展开,不过也是很基本、很严格的。

我把道德科学分为理论道德科学(即道德科学基础)和实证道德科学(通常称为“应用伦理学”)。即一部分是非实证性的,一部分是实证性的(占大部分)。

我之所以能够得出一些新观点并且必将完全正确解决道德科学理论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已经创造出完全正确的哲学理论(包括核心和外围领域)。换句话说,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有可能完全正确地解决道德科学理论问题,打破目前的混乱状态。

暂时只能写这么多。我初步写成文章后会贴到网上,当然还需一定时间。

祝好!

刘立群

2006-12-18

 

已发送  星期六, 十二月 30日, 2006 下午4:15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感想

刘老师,您好:

   最近读书,突然有一点感想,那就是,一个思想家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思考?

   最近读的书除了哲学类,即是中国的社会思潮一类。大抵从建国以来到80年代末。我主要集中于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个是文革,另一个既是89年的学潮。我一直在试图进入历史,一直希望在阅读中仔细揣摩、体会,进而从情感上走进以前的时代,体会作者所思、作者所想,以及作者忧虑什么、痛苦什么。遗憾的是,之前一直没有成功。这里面有知识量的欠缺,然而更在于对专注领域的选择,···更可怕的是,所有这些竟是跟我同龄的青年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经历过的,但是,时至今日,这些记忆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已经烟消云散了。

  关于文革,给我启发最深刻的莫过于徐友渔老师,他的文章在文采洋溢的同时带着一种深深的反思和关怀,这一点令我很佩服!在对文革的思考中,我的认识是:不管政治上的口号喊得多么高尚,揭开华丽的外衣后不外乎些权势与狡诈。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当不为人知的一面逐渐暴露后,曾经有过的伟大领袖的伟岸形象逐渐褪色了。这不是带着少年豪气的情况轻狂否定,而是在事实面前欲罢不能的无奈。那么,在政治面前,人,到底应该做什么?又应当如何来评价?

   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思想家,然而,作为一名思想家,什么才应当是他的追求?我问过王思祥,我的朋友无奈的说“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避免时常的空洞,寻求生命的意义。就像口渴要喝水一样,没有为什么!”这话不错,但仅仅如此吗?责任哪里去了?谈起现实,往往距理想太远,甚至相悖(当然,我说的理想是社会责任意义上的理想,并不是仅仅个人的抱负)。在这个实用至上的社会,不要说道德伦理,甚至连责任本身都成了“集权主义的特征”而为人不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时常有一种撕裂般的痛苦。难道对一位学者而言,痛苦是必备的吗?

   如果说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我认为是永恒,但是,如果问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追求的是什么,可能以前会一口做答,但现在我不敢,学术、思想太大,只为修身不是真正的思想者,放眼人类,这是一种胸怀,但是,这意味着永恒吗?人毕竟不是救世主!

  以上是我最近所想的一点感受,并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毕竟也是一个如何去安身立命的问题,这需要经历,需要磨炼。因此,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祝 新年快乐!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读了你的邮件,我的感受是:和我在那个年龄段经历过的体会有相似之处,可以说青春躁动期,也可以说是“少年时代的烦恼”。有很多想法、设想乃至遐想,甚至是幻想,想理出头绪,但总也理不出。所读的书愈多,想法必然愈多,但是在听到一些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对自己的设想或理想就是一次冲击,也是对读书干什么用的冲击。这个时期很容易眼高手低,类似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心情。

这无疑有好的一面,就是有远大抱负,想干大事业,但是也可能陷于胡思乱想而浪费时间。而且如果遇到比较大的挫折而没能坚持住,也容易“看破红尘”、变得消沉。因此,难就难在几十年乃至一辈子如一日,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包括自己的心理障碍),当然也不论遇到什么顺风车,都“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完全专心于自己的事业——思想理论创新。每天都扎扎实实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思而不学则殆”。我排除胡思乱想的主要方法一是读书,二是读自己的笔记本,脑子里总去思考有意义的问题,总想去读有意义的书。建议你多读一些思想家的传记,会有一些启发。

像在你这个年龄段,除了广泛涉猎并思考之外,一定要把外语学好、学扎实,而且一定至少学会两门!因为以后年龄愈大则学习外语的效率愈低。这主要是为以后长远发展做准备、打下尽可能好的基础,能够最终真正超越西方的学术。这就要求尽可能排除各种不利的干扰,懂得有所得必然有所失。

我在“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一文最后一段所论,实际上指出了社会改革的主要方面和根本方向,也是我们有志于为社会进步做出尽可能多贡献的人的努力方向。

我正在写“阶级和阶级斗争论的局限与误区”一文,希图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初步做出较大突破。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愈多读书、多了解国内外各位学者的观点,就愈觉得我的整个思路比他们都更全面、深刻和完善,因此需要把我的思路尽快扩展和细化,并写出文章(直至著作)。而这需要去读更多的书、动更多的脑子,想办法去尽可能说服所有人。

中国政治方面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不透明,相比之下美国几乎是另一个极端,特别透明。这首先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其次也和不大正确的指导理论有关,产生一系列连带问题。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作为一名学者,唯一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思想理论创新,打破一系列半对半错或全错的观点学说。这不仅是中国最为需要的,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学术界都最为需要的。

暂此。

祝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进步!

刘立群

2006-12-31

 

已发送  星期六, 一月 6日, 2007 下午7:41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  

主题  信件

刘老师,您好!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李泽厚落选社科院院士,理由是政治不合格!这里的所谓政治不合格是否就是他曾参与过1989年的政治风波?真不知道这位院长在宣读那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决定》时心中会作何感想。这大概就是您说的极左思潮吧?

   我在图书馆读过89年的旧报纸,有一则报道印象很深,事件结束后,当时的北京市长陈某某作了总结,并把这次事件作了政治定性,其中一再申明党的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然而不到十年他本人却成了因贪污而获罪的阶下囚,历史可真会开玩笑!

   想起几年前曾在电影频道看过当时的官方所大力宣传的主旋律电影《生死抉择》,看完后就觉得很别扭。反腐败固然没错,可是在以法治国的背景下该影片的反腐方式(不是法治,而是强权治腐)就值得琢磨了,人治是可以惩恶,可谁能保证绝对的人治不产生新的恶?而这种恶的后果甚至比前一种恶的后果更严重,这是人人皆知的。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这么一个理论上的深层矛盾难道在大力宣传那部影片的当时竟没人能看出来?这不可能。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的答案:该影片本身在客观上是体制僵化,旧体制欲罢不能的暗示?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三, 二月 7日, 2007 下午11:10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信件

刘老师,您好!

   关于学理与实践,最近想过很多,也与好友讨论过。谁也不是救世主,个人的力量有限,甚至是很小。所以,我的理想未变,我会去著书立说,努力做一个学者。同时,我也会把我的所学用于实际,我一直非常注重伦理学问题,但在现实中,我发现法更有效。因此,不论为生计还是为追求,将来我可能会从事法律工作。现实生活中,我总是不知不觉的关注社会的黑暗面,这也养成了持激进的观点的习惯(倾向),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所认识的好些人,包括我所尊重的一些老师总是以保守为成熟,磨难多了或许如此,但在骨子里,我认可创新。思想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既然活着,就必须有意义。

   祝好!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伦理学理论问题至今众说纷纭,在我看来,关键是必须从完全正确的哲学核心领域出发,才能完全正确地解决伦理学以及法学等等的基本理论问题。孤立地想在某一两个领域有比较大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努力成为学识广博和思想深刻的学者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大的突破和成就,也才能对社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和贡献,当然最好同时有比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做只知书本的学者。

如果想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及毕生事业,那么在大学当教师是很不错的。像我们社科院的研究条件当然更好,但是一来从全国角度看需求人数很少,二来待遇不如大学好。而如果从事诸如律师等实际职业,虽然在实际中会有所作为,但是很难在学术、尤其是学术理论领域有太大发展。当然,这要求至少应当首先读研究生。

暂此。祝顺利!

刘立群

2007-2-10

 

已发送  星期一, 二月 19日, 2007 下午10:30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感想

刘老师,您好!

   过年了,也没有给您拜年,真是不好意思,在这里就算是晚拜吧。

   年是过了,不过传统味却越来越淡了,记得儿时的新年,踩高跷、秧歌、相声、小品样样都有。老人孩子们也争相出来观看,年味十足。现在呢,公路修好了、加宽了,可马路上车马稀少,更别说各式表演了。除夕之夜,看着“春晚”,忽然想起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对民族风俗“国王们的骑马”也是做了如此描述。风俗习惯可以自然形成,但不是哪一个组织所能强制,即使这种强制是基于崇高的信仰。人们的生活少不了聚会,这些聚会也必然会有各种名义和仪式。但何必要把这些聚会统统聚集在五一劳动节的堂而皇之的口号下呢?这不合理。

   前几天浏览过一个介绍日本的短片,画面上是穿着传统日本服装的人们、古老的宫殿,配上悠扬的古典旋律,令人如痴如醉。我不是很喜欢日本,可是看了这些我很感动,为这种和谐感动。我们很多人都在呼吁别丢了传统,可是进一步想,我们要保留传统的什么?西装穿惯了,拿起唐装谁接受的了?摇滚乐听多了,古筝谁能听得进去?在外国的电视屏幕上,中国究竟以什么形象出现最为合理?

     祝:合家欢乐,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谢谢来电!也祝你春节和假期快乐!

你所谈的话题涉及到不同的问题。首先是精神寄托问题。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甚至是不止一种精神寄托,也可以说是“情结”。比如对家乡、对父老、对传统文化、或是对某个异域文化等等情有独钟,形成某种心理依赖。这种心理依赖主要是在少儿及青年时期形成的,因为那时印象最深,对自己一生的影响也最大。传统文化也有时间长短之不同,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虽然只有不长的20多年,但是现在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取消它,被称为“新民俗”,也就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内容或精神寄托。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的问题。世界人口过多已造成一系列大问题,包括社会问题、资源紧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问题等,而这些问题不应简单算在“现代化”及城市化的头上。关键是人类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有些太晚,这当然首先是世界学术界的责任,其次也是各国政界的责任。

再次则涉及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问题。你提到唐装,可是当年唐装也是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西域文化,可以说是当年的“西方文化”)。这就是说,并没有纯而又纯的民族文化。这主要涉及眼界、心胸和知识面的问题,知识面愈宽、看问题愈深,才能愈避免片面和偏激。可惜多数人缺少这点,这就需要知识分子走在其他人的前面,帮助其他人群开阔眼界和心胸、扩大知识面。又可惜各国知识界迄今都仍未能普遍正确认识到这些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及其相互关联,所以需要深入发掘问题、大胆地理论创新并努力传播正确的新思想。

你能努力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看法,这当然很好,但“思而不学则殆”,你读的东西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还很不够,因此所提的一些问题和发表的一些看法不在点子上,易流于就事论事,深不下去。我向你推荐的一个重要学习读书方法就是对照中外文研读学术著作,尤其是哲学著作,而决不能只读中文,或只读外文。既思考翻译问题、提高外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又思考学理问题。我至今仍使用这种方法,即应当终身使用。总的来说就是大量阅读、大量思考。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7-2-20

哲学对话(之四)

日期: 星期六, 三月 31日, 2007 上午10:35

主题: 词典

> 刘老师,您好:

> 我想买一本哲学词典,因为图书馆的哲学词典已经太旧。但不知现在看来哪本汉语词典比较不错,我查到一本《牛津哲学词典》,网上对它的评价不错,这本是否可以?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牛津哲学词典》是英文版,比较简明,可以作为基本工具书之一。

问题是还需要中文的哲学工具书,有《哲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此外还有《英汉哲学术语词典》(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可参阅我的《超越》一书后面所附“参考文献”。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7-3-31

再补充

还有一办法:遇到想查的术语,用“百度”搜索,百度本身也有一“百科”词典。然后下载保存。其实,现在已出版的中文哲学词典都不够好,外文哲学工具书则主要涉及哲学史。

刘立群

2007-3-31

 

已发送  星期六, 四月 7日, 2007 上午11:2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问一个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精神实体与个人的“精神”是什么关系?是一面完整的镜子与镜子的各个碎片之间的联系吗?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人类精神的发展与个人精神、认识的发展有什么内在联系?

                                                                  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所谓“精神(实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人类整体角度,即指人类的精神,从而与个人的“精神”相对而言;二是从基本层次角度,即“物质-精神二元论”便是认为物质和精神各为一个基本层次。这两方面当然有联系。

这种二分法的直接来源是笛卡尔精心论证的“心-身二元论”,而从非学术领域来看其实自古就有。一般讲“主观精神”就是指个人精神,而“客观精神”是指作为个人精神总体的人类精神。

这方面问题迄今没有人能真正彻底讲清楚,黑格尔是彻底的“客观精神一元论”,更没有讲清楚,而是更乱。而从我的整个观点出发就可以讲清楚:暂且假定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全人类创造出并只使用这唯一一种语言,那么显然全人类的思想、精神就是相通的,每个人从小开始学习这种语言,通过语言进而掌握各方面知识和信息,并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文章,加入到人类的知识及语言的创造过程中。假设一种极端情况:一个人不学习现有的语言,而是自己独创出一种语言(这当然不可能——请注意语言是指由语词组成、以口语为基础的符号体系,而不是指文字系统,因为一个人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文字系统),那么别人无法理解他,他个人的思想精神就不能纳入到人类的思想精神之中。只有在共同使用统一语言的情况下,才有人类的精神可言。由于现在是几千种民族语言并存,所以在沟通方面有许多问题,尤其是深层次即哲学领域的沟通。所以你说的“一面完整的镜子与镜子的各个碎片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太准确。我所说的这种情况似乎很难有十分恰当的比喻。

请你仔细读我的有关语言起源及人类智慧发展的文章及讲稿,可以准确理解这个问题以及西方哲学史的缺陷。我也正考虑写文章放在网上。我目前在“光明网”www.gmw.cn学术论坛上也发了我那些文章,引起许多争论,但我没有时间全部做答。此外我必须花时间写更多文章阐发我的新观点,才能逐步说服人。

祝好!

刘立群

2007-4-7

 

已发送  星期六, 四月 28日, 2007 下午7:58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政治

刘老师,您好:

   我想在杂志上涉及一些关于国际政治学的新观点,但这个方面未作深入学习,您觉得现在国际政治领域内有哪些比较不错的观点呢?还有,联系到当今的一些国际政治局势,如美伊关系等,多年前的文明冲突论及围绕该学说进行的相关争论现在看来还是否有价值?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国际政治方面论文在国内是热门,但涉及面广,同时也比较敏感并且复杂,比诸如哲学等纯学术方面论文要敏感,禁区也比较多。“文明冲突论”研究不是纯国际政治方面的问题,所以不敏感,但目前有分量、有价值的论文不多。美伊关系问题是国际关系问题,既十分复杂,变化也快。可参见我的“无谓的冲突”一文,也可多读《世界知识》和《环球时报》。我觉得不大好选,所以建议尽可能少选。

祝好!

刘立群

2007-4-28

 

已发送  星期四, 五月 24日, 2007 下午1:25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问您几个问题:

   1.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纯粹理性被用于道德领域,那么,在经验领域中,所谓的“知性”与“理性”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理性”在经验范围内没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吗?

   2.在“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定义中,“法则”指的是先验范畴,还是由先验范畴将表象联结为知识后,进而形成的关于现象界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是“客观规律(法则)”已经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还是人的意识产生之前谈不上客观规律的存在,需要“先验范畴”来完成这一任务?

   3.康德的伦理学是动机论的,也是形式主义的,因为实践理性的先天形式对于意志的动机具有立法作用。而在实践中,由于意志自律的作用,理性可以将形式和质料统一起来,一方是意志的主观准则,一方是实践理性的客观法则,当意志借助自身之中的自律原则将自己的主观准则上升为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时,形式与质料是统一的,我们不再像认识活动那样永远要受经验质料的限制,而是在自身中获得了自由。在这段话中,“意志借助自身之中的自律原则将自己的主观准则上升为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后,自己的主观准则已与普遍的客观准则融为一体,那么,这种摆脱了自身好恶的“主观准则”不也成了纯形式,哪有质料可言呢?上面说的“形式与质料的统一”的含义是什么?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在我看来,不能把康德(以及黑格尔等)的著作当作正确的观点学说去努力理解,而必须从一开始就想到其实他们的整个观点学说连同其话语都是错的,经不住认真、仔细、彻底地推敲、检验。他们只有哲学史的意义,即研究哲学史必须要研究他们。即我反复说的:读书要能进得去,更要能跳出来,不能被错误的观点牵着鼻子走,否则只能越读越糊涂。例如,康德特别迷信二分法,把许多事情都只分为二、相互“对立统一”。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没有道理的,是永远讲不清楚的,事情应该分为几就是几,而决不应都是二。关于所谓“人为自然立法”问题,我在《超越》一书中已专门讨论,见讨论“law”的那节。

而你提出这些问题的基本点恰恰是把康德的整个学说当作完全正确的去研读、去设问,所以我无法一一作答。这也就是我认为必须对整个哲学来一场彻底革命的原因,同时也是哲学是难度最大的学问的原因。这些在我的《超越》一书中已有体现。

而我对道德理论问题的确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观点,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我坚信我的这个路子是完全正确的,是真正有前途的。我的现有观点已在有关文章及以前给你的邮件中初步阐述。

我将于6月1日赴柏林自由大学做客座研究1个月,7月上旬回来。现正忙于做有关准备。

待我回国后再多交流。

祝好!

刘立群

2007-5-24

 

已发送  星期六, 八月 4日, 2007 下午4:21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感想

   政治高压下的时代,人们不能企图以将来的“另寻时机”来摆脱责任,尽管这种说法很能蒙人,也曾经而且一直在蒙人。就像不能为了一个纯粹的理想而放弃所有可得利益只因那理想是飘渺的一样,处在逆境中甚至高压下又何以能够保证“另寻时机后的东山再起”不是空中楼阁?不可能人人都像遇罗克一样敢说敢做,但可以做到不配合,最起码不能群起而攻之。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几人去揭文革的伤疤?除了政治禁区,躲避过那场灾祸的人中有很多是政治过关,而人格欠佳,这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张XX同学:你好!

收到你这没头没尾的“感想”,想必是受到了什么挫折。其实,我过去和现在始终在承受着各种挫折。但必须在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及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要想干成事业就必须能经受住逆境和挫折的考验,要把眼光尽量放长远些。

最近我在“学说连线”上又发了多篇理论文章。

又,下面给你传去一批网站。

祝好!

刘立群

2007-8-4

 

已发送  星期五, 八月 24日, 2007 上午11:38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信件

刘老师,您好:

   谢谢您给我传的网址,浏览过一些。因最近一直忙于考研功课的复习,故上网次数不多,未回复,请见谅!

   考试的专业科目包括中西哲学史和马哲原理,其中西方哲学史的教材(《简史》)感觉编著不错,尽管写得简略,但还是读过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中国哲学史就不同,观念保守,且教条居多,出版年代很早(1971年),所以读这本书时有时不免会有些浮躁,深不下去。但不知为什么现在还是作为大学哲学系的普遍教材,可能从考试的角度本不需要做太深探究吧。

   读到康德,有一个问题,在谈到感性--知性--理性时,知性与理性分别和纯自然科学、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对应,并为之证明。查阅大百科全书上的知性逻辑词条,知性逻辑与理性逻辑的解释分别对应思维对事物的抽象同一与具体同一,而康德这里解释的理性好像并不同于这种解释,这里康德说得自然科学与科学形而上学中的“科学”之义除去精确性和可证明性之外又有什么重要的含义和区别?

   另外,关于“知性”,我们一般习惯于感性和理性的划分,在康德之前,西方哲学史上似乎并未对其有过系统阐述,那么,"知性"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意义和地位如何呢?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依我的理解,康德区分“感性-知性-理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力,准确地说是心理活动的智力因素(不包括非智力因素),“知性”和“理性”的区别实际上是指进行实证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进行哲学研究的能力之分。在我看来,这样区分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对每个人来说,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接受到应有的教育,使人们既能有理解和研究实证科学的能力,也能有理解和研究哲学的能力。康德的最大失误就在于其心理主义,即把哲学与作为实证科学之一的心理学混为一谈,没有严格区分开二者,因此才十分抽象、晦涩。但是他力图严格区分开哲学与实证科学则是正确的。任何科学(包括实证科学和理论科学即哲学)都是人所创造的知识体系,但是从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出发去论证二者的区别永远也讲不清楚,因为谁也无法严格区分开这两种心理活动能力,所以这样区分也没有意义。康德意义上的所谓“知性”因此已经被人们所抛弃,成为纯粹哲学史术语。

在我的《超越》一书中对这些已有比较清楚的论述。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7-8-25

 

已发送  星期三, 十月 24日, 2007 下午10:07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问一个问题:当我们说左与右的错误时,为什么在左字上要加引号,而右字却不加,即(“左”与右)?

   祝好!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这既是个问题,又不是问题:

1,在其他外语中,类似的表达都并不加任何引号(用“左和右”表示政治派别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2,在过去中文的一些文献中,类似的表达也并不加任何引号。

因此,这是中国(大陆)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产物,恰恰主要与极左的背景有关,主要是想说明:右派是真正的右,所以就不加引号,而“左派”并不是真正的左、是假左,所以加引号。或者说:“左”本来并不是贬义,而“四人帮”等败坏了左派、左翼这类词,为了区别开,就加上引号。

你多思考问题当然好,但一定要以大量阅读为前提,中文、外文文献,古今中外,但又要善于辨别和选择,找到最有意义的文献及问题,思考要尽可能想到点子上,也可以说需要悟性,甚至是比较高的悟性。

祝好!

刘立群

2007-10-25

 

张XX同学:你好!

不知你现在各方面情况进展怎么样?有什么新收获?遇到哪些新问题?望回电告知。

我现主要继续关注中德、中欧关系方面问题并要参加一些会议并发言,同时必须抓紧时间翻译黑格尔《历史哲学》。此外就是正在写“辩证法的局限与误区”,写完后就放在网上。

祝好!

刘立群

2007-11-27

 

已发送  星期三, 十一月 28日, 2007 下午3:55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回复

刘老师,您好:

  因刚刚读到信件,故未能及时答复,见谅!

  最近考研报名结束,正准备复习相关科目,跟导师联系过,他的意思是目前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还是记忆性的内容较多,所以最近准备的是中西哲学史、马哲原理及相关政治科目,哲学原著看的就相对较少了,不过哲学史写的尽管简略,倒也有它独到的益处,特别是国外几部较著名的哲学史著作,如:罗素等,从独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再加上我国编写的哲学史教材,尽管原著涉及不多,但还是感觉对整个哲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的理解。哲学史是思想家的盛宴,它之所以区别于宗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个哲学家都在试图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哲学家们尽力使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言之有据,所以,尽管并非每个思想家的论证都有客观正确性,但他们却在弥补与构建:每人都在试图画一个思维上、逻辑上无可置疑的、言之有据的圆圈,但他们在临近构建的尾声时却发现自己的圆圈难以拼合,于是,这里出现了类似波普所说的“当找到一只黑色天鹅时便把它排除在天鹅的概念之外”的情况,而作为后来者,他们意识到前一个构建模式的误区所在,并且不满意前人对待误区的手段,于是提出另外一种弥补逻辑误区的解释,或者干脆放弃前一个圆圈的构建,而致力于构建另一个圆圈(模式),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哲学家都致力于求真,而毋宁说,圆满的思维、精密无误的逻辑、无可非议的思想模式是他们构建哲学体系的更大动力!这是学哲学史的一点想法,不知正确与否,请您指点!

   再有:最近读了费希特的著作(粗读)如《告德意志民族书》,越发感到对这个民族的兴趣,其中,对德国人思维的抽象、彻底更是欣赏有加,打算忙完考研后学习德语,很希望能去德国走一趟,当然,这是后话,您研究德国,那您如何评价这个民族目前的精神状况?又:德中关系好像在一直下滑,假如将来去德国的话,前景是否乐观?

     祝:工作顺利!   注意休息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很高兴你在研习哲学和考研方面有进展。

学术方面问题暂时不想多谈,因我最近又有一些新收获和新观点,正在抓紧时间写出来。其实我的《超越》一书既肯定了尤其是德国哲学的特殊贡献,也指出了其根本不足。当然这点我还准备继续发挥。

学哲学可以说必须要懂德语。至于这个民族目前的精神状况,这是一个太大的题目,也必须区分开一般民众层面与知识界、尤其是哲学界层面的情况,都不能一概而论。

德中目前主要是政治关系很糟糕,但是和学术交流、留学没有关系。

附件中传去我下载的一篇关于黑格尔的论文,值得认真研读。

暂此。祝顺利!

刘立群

2007-12-1

 

已发送  星期六, 十二月 8日, 2007 上午11:11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感谢及问题

刘老师,您好!

   谢谢您传给我的文章,已读过,算是对黑格尔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不过没有系统的读过黑格尔的原著,所以对文中的内容把握不深,读时有些费劲。

   先不谈学术,我想问一个其他的问题,即关于西部开发,上星期跟学校一个位政治老师谈话时他认为现在的西部开发(特别是成都、重庆)一带是继深圳、上海浦东两次开发热潮之后的第三次,可西部的的发展目前基本处于以点带面的模式,像西安、成都等地区没有大量能源,而且其经济腹地也不比东部沿海,那么这里所说的“以点带面”具体指什么?又:就目前的政策趋势及现实情况来看,将来几十年西部城市的发展前景是否乐观?西南地区与西北(陕西一带)相比,哪里将是侧重点?

   再有,上次在您家时曾谈起过关于辩证法的一些误区,您的“辩证法的误区”文章何时能够发表?是否到时还是贴在“学说连线”网站?很想再系统的体会一下。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关于西部开发一事,十分抱歉,我不大熟悉,所以无法准确回答“以点带面”等问题。但是网上有许多有关信息,我想很容易找到(通过搜索)。至于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差异,我想最大的差异就是西北严重缺水,而西南基本上不缺水,反而会比较潮湿、多雨。

看来你是否有意想到西部?我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尤其在年轻时多见识一番会终身受益。不过事情往往难以两全:如果要从事学术研究,则最好是在大城市。研究是为了创新,是向深处钻研;而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发挥作用则难以进行比较深入的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为了普及、应用。当然,这只是十分大略的情况,具体情况则很复杂,要综合考虑。

关于辩证法的文章,我目前尚未写好。大概还需要1-2个月吧,因现在事情太多。写好后我会放在“学说连线”网站上。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7-12-8

 

已发送  星期三, 十二月 12日, 2007 上午11:01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回复

刘老师,您好:

   您上次传的《他者的镜像》一文读毕,感触颇深,读过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一书,在对中国传统哲学不甚了解的前提下自感陷入一种被动的思维定势,对中国哲学及中西哲学比较缺少足够的反思。故而,可否再给我发一些中西哲学比较及中西哲学史概览性质的文章,以纵向把握?先以致谢!

   上次谈起西部一事,您说的没错,我的确喜欢靠西的某些城市,并有前去的意向,我很喜欢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在一个文化底蕴浓厚,历史特质明显的地方更能做出点事情,像北京、西安、成都等大城市,不过都需要一定的积累。我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自己的信条,走得多了我相信会更有意义。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三, 十二月 26日, 2007 下午4:23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问题

刘老师,您好:

   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刚刚考完,再有三个星期就开始考研了.

   想问一个问题:1.您在海德堡大学访学时见过伽达默尔吗?这个去世不久的哲学家的解释学在一些论文里常常被看作一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哲学,那么,它是否可以被看作一门应用方法呢?

   2.我们平时常常提起英美政治哲学,那么,政治哲学在欧陆,尤其在德国,其状况如何?如汉娜.阿伦特等人.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1990年我在海德堡大学时的确见过伽达默尔,有几次在哲学系门口,有一次是听他的暑期演讲。他的观点学说主要和语言哲学问题有关,我没有听说把其学说看作一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此外,你所说的“应用方法”很不明确。哲学都是讨论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不能说或很难说能成为“应用方法”。

第二个问题比较大,也不大明确,政治哲学一般不大强调区分英美和欧陆,尽管多少有些区别。阿伦特在德国当然也很受重视。我大致浏览过一些她的著作,相当独特,但感到不大成系统,比较混乱。

祝你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进步并祝考研成功!

刘立群

2007-12-31

哲学对话(之五)

已发送  星期一, 一月 21日, 2008 上午11:0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考研情况

刘老师,您好:

    昨天考试结束,总体感觉还可以,哲学部分考的是马哲与中西哲学史,略微涉及一点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试题的难度不太大,有一些主观发挥的内容,总体来说答的还行.

    您现在是否还很忙?最近要有股寒流,北京应该会很冷,多注意身体!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谢谢来电!也预祝你能考研成功!

我最近正抓紧时间修改补充《超越西方思想》一书,准备出版修订本(今年内),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我又有不少新观点,有些能够写入书中。

暂此。祝顺利!

刘立群

2008-1-22

 

已发送  星期四, 二月 7日, 2008 下午9:21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刘老师,您好:

   新春之际,祝新年快乐!

   有一件事让我很头疼,快毕业了,马上面临升学和工作的问题,研究生考试已考完,结果虽没出来,但感觉应该问题不大,可是,就目前的情况看,除了语言类,要进高校一个硕士学历根本不够,至少是博士,甚至一般的博士进高校的难度都很大。要按照这个程序完成学业当然可能,但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经济能力、父母、自己将来的生活都得考虑在内。如果先工作的话(现有一份,港务局),一些基本能力可以锻炼,上述问题可以解决,且可以接着学习,不过那时候只能考在职研究生或辞职再学习,还有,最犹豫不决的是:日照毕竟是个新兴城市,虽风景、环境不错,可缺文化,缺内涵,不论今后是专职搞研究还是业余的研究,都离不开浓厚的文化环境,可一旦在这里的生活安定了,有了家庭,还有可能走出去吗?再有,常听一些有经验的人说,年轻时应该在外面多闯闯,等在外面的经验多了在回家去,我不想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舒适的生活上,那么在家里先积累一些经验与经济能力,再到外面展开,这条路能否行得通?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谢谢来电!也祝你春节快乐!

你所说的“矛盾”我早已想到,因我是过来人,知道所有这方面的苦衷。当然我的“客观”条件很好,始终在北京,北京、上海都是中国甚至世界级的学术中心,再下面则是像南京、武汉、天津等这些城市。但越是在大城市,竞争越激烈、生存难度越大。中小城市在这方面要好得多,但不是学术中心。这个决断只有你自己能做出。

不过,一来现在交通、信息都很发达,在中小城市也可以利用大城市的学术资源,二来也可考虑采取两步走甚至几步走的方式,随着学术上的进步再逐步想办法到大城市的大学或学术机构。

考上硕士后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当然厦门也是很好的城市。

此外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及实力了,有实力的人可基本上做到多方面兼顾。

暂此。祝不断进步!

刘立群

2008-2-9

 

已发送  星期六, 二月 9日, 2008 下午9:16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Re:回复

   刘老师,谢谢,

在学校里生活几乎是无忧无虑,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简直就是“贵族”,长期的求学生活也很是习惯,习惯于无拘无束的思维,也习惯了追求形而上的生活,再回头看看社会上时才真正体会到生存的不易。您说得对,搞学问,也一定得深刻的了解社会的复杂。其实,生活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连生活都驾驭不了,那肯定也搞不出什么学问。今后一段时间好似“摸着石头过河”,但还是要多读书,向自己的理想慢慢靠近。现如今,真是慢慢体会到“曲线救国”者的辛苦了。

   祝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日, 三月 9日, 2008 下午8:44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成绩

刘老师,您好:

   考研成绩已出,初试成绩406分,报的是西安的一大学,排名情况还没有公布,估计下周就会有结果。

   这几天刚刚返校,因为在家忙区里的事业边考试所以没有回复,请您见谅!这些天基本看工作的问题,现在的就业情况很严峻,找到一份好工作真是太难了,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却也明白了社会上的艰险.

   祝工作顺利!

                                            学生  张XX

 

张XX同学:你好!

向你表示祝贺,也预祝你最终能够成功!

人生道路不仅很长,而且有很多曲折和不尽如人意处。比如你在读研后就可知,目前在哲学研究领域思想还多么保守、僵化。现在全社会上下呼吁解放思想确有必要,哲学研究领域解放思想是最重要的解放思想。因此往往需要“曲线救国”、“退一步、进两步”。但最终目标决不放弃,即把哲学完全科学化,这样才能让哲学造福于全人类。

祝顺利!

刘立群

2008-3-9

 

已发送  星期六, 四月 26日, 2008 下午5:42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Re:考研事

 刘老师,您好:

    复试刚刚结束,我刚从西安返程,没有及时告知,见谅!我初试成绩是第一,复试没有查,还不清楚,不过录取是没有问题的.

    复试时主要是金老师提问,问的问题比较灵活,也有一定难度,总体感觉虽读过不少书,但知道的还是太少,很需要进一步学习.

    大学图书馆藏书不少,而且开放时间很长,图书资源很丰富.另外,开学后导师会给我联系去另外一大学听德语课.

                                                            学生:张XX

 

已发送  星期六, 六月 7日, 2008 下午4:53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总结

刘老师,您好:

  已经很久没写信了,最近您是否很忙,请多注意身体!

  这半年来事情不多,但显得特别忙,追根究底是多了几次必要的选择,等这些事情都有了最后的结果时,才对成事之难有了进一步体会。能力、素质、才干,这都是成事者必备的素质,毋庸讳言,除了这些,更大的困难恐怕便是选择,有时甚至是机会。“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有志之人内心充实,再大的寂寞也会乐此不彼,只是日复一日的辛苦有时会让人感到很累,这时眼前有一点点别的机会就足以让人偏离正轨,从而使心血付之一炬,这样的事例不少见,闻之也总让人扼腕.因此,除了上述素质,还需要恒心,但我觉得恒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洞察力,这种独特的洞察力足以让人在一片浮躁下认识并并保持自己最纯粹的品质,去追求自己坚持的最有价值之事物,而所谓诱惑,安逸之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应是内心的浮躁.

  这几天的无事客观上也提供了一个总结目前经验与对未来三年的学习与研究制定初步计划的机会.接下来的的几年当然哲学基础,语言是根本,.另外,我们曾经谈起政治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问题,现在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似乎正在升温,我感觉目前的环境对政治哲学,制度创新这一课题来说,是挑战,但机会的成分应更大些,考研时我考虑过去北京,也一直很想去,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西安,除了这里的城市和学术环境,学校状况外,我还考虑了一点,即我想了解民族问题,或者说,研究民族政策及制度在当今也是很棘手,我不知道这可否作为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西安是西北几个主要大民族的聚居区之一,从而有着地域优势.总之,我希望能做到形而上的理论与形而下的实践均能顾及,理论不至于空洞,而实践也不至于轻率.

  这是我的一些初步的想法,当然实际去做的话肯定会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请您指点!

祝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西安是古都,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容易发思古之幽情吧。

你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肯定是有必要的。在我看来,关键是要记住古训“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即读书和思考(含创新在内)要基本平衡,读书多而思考少肯定不好,但思考多而读书不够同样不好,容易陷于瞎想、盲目地想。依我的感觉,你虽然也读了一些书,但是和思考相比仍显得少一些,即你的思考力比较强,但多少有些盲目地想,甚至是某种空想。比如关于研究民族问题的想法,这和地域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政策层面和学术理论层面的东西相差很远,政策执行层面又和政策制定有相当差距。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我建议你想办法找新华社内参等资料读一下,可以从中了解许多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那些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实际。

当然,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因此不能都读完了再去创新,那样就永远不可能有创新了。这就需要有方法、有窍门。我的重要窍门是必须善于利用工具书,尤其是《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以及外文版百科全书等,因为其中的知识是高度浓缩的,是很好的入门向导。但最大的问题又在于迄今各种哲学观点都有一定问题,所以需要通过思考取认真甄别正误、大胆创新。我就始终是这样做的。

不知你是否读了我的“资本主义论的局限与误区”等文?

个人的力量肯定是十分渺小的,但关键是有新思想,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去推动社会前进。

我即将离开社科院欧洲所去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任教,那里可更充分发挥我的作用。

以后就用这个邮箱。

暂此。祝顺利!

刘立群

2008-6-9

 

已发送  星期二, 六月 10日, 2008 下午8:34

收件人  "liulq@cass.org.cn"

主题  回复及问题

刘老师,您好:

   首先祝贺您入北外执教,相信在此您会取得更大成就!

   关于您说的新华社内参一事,以前也接触过一些内参性质的资料,如<参考文选><金融观察>及<中国宏观经济>等,只是这类文献不容易看到,除北京外其他高校是否可以有订阅? 另外,我知道有一份<国内动态清样>的内参,这份文献外界是否可以看到?

   又,政策层面和学术理论层面的东西相差很远,这一点好理解,那么能否告诉我政策制定层面与理论研究方面之间的差异何在?当然,差异肯定存在,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在我国,这两者之间肯定有独特的结合方式,那么,他们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才能结合, 结合的韧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什么?

   您的“资本主义论的局限与误区”等文基本都读过,若放到上述关系中,你的文章,思想给我一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所有的文章都体现出一种四两拔千斤的哲学观,即牵涉到具体问题时论述广泛而又不失深刻,处于最深处的哲学与处于表面的问题结合的十分默契.问题是:尽管这些都是制度,理论创新的无法忽视的前提,但层面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显然决定了它的首要价值在于历史,理论意义而非现实操作.就像书法中实用性与艺术性往往成反比一样,理论价值深刻到一定程度往往在现实政治及社会层面加大了实施难度.这是我的一些看法,请您指点!

   祝工作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今天刚刚修改完《超越西方思想》增订版、交给出版社,将于今年10月出书,我增加了两节,有新的突破,涉及“个别事物与普遍事物”和规律等根本性问题。上周还完成了一部论文集(我主编),是德国研究会年会论文集。此外还应约为《环球》杂志写一篇评法国总统言论的文章。

你看得比较准,我主要就是进行理论突破和创新,这恰恰是作为单独一名学者所能做到的事情,是使个人作用最大化的途径。因为在政策和制度层面的复杂事情决非一个人或少数人所能解决,但迄今对大多数人(包括决策者和所有学者)而言的最大障碍恰恰在于思想不够解放和不知用什么新理论作为指导。比如你大概可以发现,此次抗震救灾期间很少提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等这类意识形态色彩比较强的表达,因为这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说明不了,连给大家鼓劲的意义都几乎没有,但依然可以动员大家。这就是破除意识形态障碍、完全务实、真正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所起的作用。人们(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解放了,就可以做出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做出有价值的决策和制度建设。

据我感觉,我的这些理论文章已经起到一定作用甚或较大作用,也因此受到极左保守派的担忧甚至恐惧。

暂此。祝好!

刘立群

2008-7-8

 

Re: 回复?

发件人: aktianshu@163.com

发送时间: 2008年7月12日 1:29:57

收件人: liqunliu

 刘老师,您好:

    我想问一个问题:您认为国家政治中枢的文科化意味着什么?对理论创新来说是否是个机会?

   祝顺利!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我的那些相当尖锐的理论文章能在网站正常发表、未受到任何阻碍,这本身就说明有关部门及领导的思想已比较解放。这和理科、文科出身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迄今学文科的不少人思想照样保守僵化,哪怕是十分熟悉西方思想的人也远不等于其思想就都正确,因为迄今西方学术界观点同样混乱,并对其行动和决策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为典型)。

我现在的创新既超越马列,也超越西方其他各种观点,而且是在充分吸取其各自可取之处的基础之上。

建议:读书最好中、外文书结合,比较方便的是多上外文学术网站,首先是“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有无穷多的内容。

祝好!

刘立群

2008-7-12

 

回复?

发件人:

发送时间: 2008年7月29日 3:06:16

收件人: liqunliu

 刘老师,您好:

   现在正边工作(家教)边学习德语,从最简单的开始,刚刚接触的确有些吃力,因德语比英语难得多.

   在看外文文章时有一个问题,即文章能读懂,一些与汉语意义有别的词汇也能把其中的道理体会出来,但总感觉没有读汉语文章时印象深刻,特别是表达时总是忍不住想以汉语来表达出来,而外文原文的印象则相对很淡.复试时老师提问我<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英文版的内容时就是如此.感觉特别是读外文的理论著作更是如此.那您觉得这主要是不是思维习惯的问题?

   又:您现在德语很精通,可您毕竟不在国外,那您现在能达到平时使用德语来思维吗?

                                                      学生:张XX

 

张XX同学:你好!

我的方法是:1,大量阅读外文有关文献(特别是“维基百科”,我已下载大量文献,分别给出不同的标题),每天平均要精读5页以上,泛读浏览则至少要几十页,多多益善;2,尽可能找到中文有关文献并对照读;3,重要的外文文献或段落要反复读、反复思考;4,用外文和中文写读书笔记或文章,有想法就随时写,然后还要经常读并发现不足,进行补充修改;5,对比中外文语词含义的相异和相同处,努力思考这意味着什么;6,要善于用顺藤摸瓜、刨根问底的方法去查找资料、扩展知识和进行思考。

祝好!

刘立群

2008-7-29

 

开学?

时间: 2008年9月14日 11:11:22

收件人: liqunliu

 刘老师,您好:

   刚刚入校,感觉各种环境还不错.在语言能不能学的了.方面,下周开始就学拉丁语和希腊语,这是我没想到的,不知道一下开那么多语言图书馆里外文的书籍不少,资源算是比较丰富.昨天跟导师谈了很长时间,感觉获益不少,我觉得在这里的几年会有所长进.另外,以后有问题还要接着向您请教!

   祝:工作顺利,节日愉快!

                                                          学生:张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