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吉林警察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9:02

吉林警察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

李洪才

 

办学定位是现代大学办学理论的具体体现。办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以说,办学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把学校真正建成一所名符其实的公安本科院校,就必须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一、办学定位的内涵

定位原指对工件进行加工或测量时,使之取得正确位置的过程。办学定位,简单地说,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对办学定位是这样界定的:“办学定位是指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类型和学校服务的主要面向。”

办学定位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规模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科建设定位七个方面内容。

    (一)发展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生存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  考。这是学校目标体系的定位,既要实事求是,量力而为,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一项基本的定位。我国对高校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划分为五种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和高职高专型。这五种类型都具备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基本功能,但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和侧重。

(三)办学规模定位。办学规模定位是指在校学生的数量定位。只有确定了合理的学生数量,才能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稳定提高。

(四)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层次定位是指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各个层次的办学规模要受到社会用人结构的制约,又要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不能盲目地扩张,不顾实际求大、求高、求全。

(五)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是指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目标,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对相应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六)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是指要找准社会服务的空间范畴,反映了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以市场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为调节依据。

(七)学科建设定位。学科建设定位是指学校以哪个学科或哪几个学科为重要发展与建设的方向,这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主要基础和特征。学校学科建设定位决定了发展方向、校园建设、资源配置等,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

以上七个方面的定位,有机联系,构成了高校办学定位的整个体系。这一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办学定位。因此,学校要依据内外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不断创新,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确定办学定位的理论依据

我校是新建的本科院校,科学确定办学定位要深入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要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依据

一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前者既要适应后者的需要,又要受它的制约。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下发。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在高等教育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校生从现在的2800多万人增加到3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高等教育必须在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制度结构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主动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必须以宏观思维、国际视野,把学校置于宏观教育的大环境中去分析、思考和定位。

二是准确把握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些要求科学地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在确定办学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有关法规及今后教育的发展重点。

三是准确把握吉林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吉林省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当前,正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重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为总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进入了新一轮上升阶段。我省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公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给公安工作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公安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公安人才的我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一定要深入分析我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符合我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要以公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为依据

一是深刻认识公安教育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安教育随着“科教强国”基本国策的确定和“科教强警”战略的实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级公安机关始终把公安教育置于公安工作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学历教育和民警教育训练工作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公安高校34所,其中公安本科院校18所,公安专科学校16所;在编教职工1.45万人(其中教授600余人,副教授2600余人),1个博士点,30余个硕士点,在校学生近13万人。今年3月,全国公安院校有6所专科学校升本,在公安教育发展中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安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较高期望。同时“二十公”对公安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稳定本科学历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公安专科教育改革,加强实战教学训练,加速培养后备力量。这就为公安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公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科学研判,准确定位。

二是主动适应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为切实承担起“巩固共产党执法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水平,公安部提出了“三项建设”,我省提出了“五项建设”的目标。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公安高校,在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三是充分借鉴其他公安院校的成功经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任何高校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今年4月,我校组成考察小组,赴浙江、云南、山东三所公安本科院校学习调研,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结合实际,初步提出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向厅党委作了专题汇报,并在“如何办好吉林警察学院”大讨论第一阶段活动中组织教职工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三)要以学校自身发展条件和今后发展需要为依据

一要秉承学校的发展历史。确定学校办学定位,必须以校情为基石,离开校情或对校情分析不透,不可能确定科学的办学定位。我校已有25年专科办学历史,2001年迁至净月办学以来,学校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警是立校之本,内涵发展是强校之本,规范管理是治校之本”的办学理念,以“做精公安专业、做大相关专业、做细管理工作、做好服务保障”为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探索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创新办学理念,着力于丰富办学内涵,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在确定办学定位时,要继续传承学校的发展历史,科学定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了,这是几代公安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和期盼。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冷静地思考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此次深入开展“如何办好吉林警察学院”大讨论活动,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义,确保办学定位准确、科学,实事求是,符合实际。

三要依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长期办学积淀下来的以学校价值观、世界观、发展观为核心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办学思想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大力开展公安科学研究,努力培养适应吉林公安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为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和知识贡献,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办学指导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包括学院的奋斗目标和教育思想等。因此,学校的办学定位要与办学指导思想相一致。

三、我院的办学定位

在我校升本申报期间,在全国高评委、省内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提出了升本后的办学定位。在“如何办好吉林警察学院”大讨论活动开始,学校将《关于吉林警察学院建设发展几个主要问题的初步考虑》下发到各部门和教职工中去讨论,以期基本确定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并通过实践不断去完善。

(一)发展目标定位:立足吉林,面向东北,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警察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走在全国警察院校前列的本科院校。

目标定位是学院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学校升本后,我们的教育战略将从规模的扩张逐步转向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发展,这不仅是我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需要,也是建设“平安吉林”,加强公安机关“四个能力”建设,提升公安队伍“两个水平”,推动“五项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的目标要远,标准要高,措施要实,要坚持以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建设为宗旨,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办学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中心工作的理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固本强基为保障,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创特色,树品牌,育人才,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国警察院校的前列。

(二)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有4个特征: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建院初期我们还是专本并存,要逐步过渡到以本科为主,以后可以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科学研究应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第四,应用型本科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主要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按照应用型的定位去谋划和落实。

(三)办学规模定位:全日制在校生基本稳定在6700人左右,年培训在职民警4000人次。

(四)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其他形式的教育。

(五)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能力和实战技能的应用型公安人才和经济建设适用人才。

(六)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面向东北,服务社会。

(七)学科建设定位:以社会学科(法学)为主,人文学、工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突出公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思路

确定了学院的办学定位,也就梳理出了学院的建设发展思路。建设发展思路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建设什么样的学院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怎样建设学院的问题。如果说办学定位主要解决了第一问题,那么建设发展思路解决的就是第二个问题。下一步学院工作的思路是积极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一)质量立校战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和工作中心的思想,并切实落实到办学的各个过程之中。我校经过25年的专科办学,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初步确定,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条主线,重点加强“五化”建设:

一是市场化的学科专业方向。学科专业设置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增强学院发展的生命力。

二是应用化的课程设置。要全面推进课程体系的重组,突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以提高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发挥学生特长,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优势。

三是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实战化的教学实践。要根据实战需要,动态地组合遍布于不同课程中的知识点,以仿真的模拟教学和实战化的综合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是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展开工作;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多渠道的贯通。

(二)人才强校战略

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是完善人才引进、聘任、培养、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优化师资队伍配置,改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二是坚持教授治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建设教学团队,组建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力争到2014年,专任教师达到440名以上,其中具有高级职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3%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人数达到63%以上,真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三)特色兴校战略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有的优质风貌。办学特色不仅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纵观公安教育的发展历程,由于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公安院校强调政治建警,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毕业生在政治素质、警察意识、业务能力和警务技能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设和发展,公安院校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特别是公安院校没有国家重点大学那样雄厚的财力支持,缺少品牌效应,更不易筑巢引凤。在此背景下,我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找准自己在全国警察院校发展格局和全省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找准自己在公安学科领域、公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上所处的位置,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经费保障等机制,并根据吉林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寻求特色,凝练特色,培育特色,要在特色上打造“卓越点”,在特色上创建“高水平”。目前,我们正在与各警种协调,探索与相关警种开展联合办学的新的培养模式。

(四)开放办学战略

现代大学的功能,国内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而服务功能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势。一要深入开展警学研合作,结合办学优势,找准院局合作的切入点、关注点和兴奋点,以主动服务来激活双方的反应机制;二是加大科研力度,形成“拳头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公安工作服务,为社会服务;三是组建教学、实践、研究基地,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四是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吸收其他高校办学经验,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深远的思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五)国际合作战略

加强国际合作就是要将学校置于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中,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我校已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法学院、美国西洛杉矶警察学院和韩国水原科学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韩国水原科学大学互派留学生,我校已有两批52名学生赴韩进行语言研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是深入合作的基础。下一步,要不断巩固合作关系,探索访问学者和教学领域的进一步交流合作。

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也必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安工作形势任务的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不断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我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是我在“如何办好吉林警察学院”大讨论中的调研和思考,在这里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希望大家在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