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茸鹿胎丸: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重点知识梳理(人教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09:01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感受自尊的快乐】

1、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玉衣霓裳,知耻是最美的服装。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重的气质。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2、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感受自尊是多么的快乐。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和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自尊表现。

3、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知耻与自尊】

4、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5、如果在寻找自尊的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感到很失望,甚至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善于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虚荣与自尊】

6、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陷入了虚荣的误区。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7、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也是我们不能缺少的。要自尊就要知耻,要自尊就要避免陷入虚荣的误区。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8、我们每次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得到他人的赞赏。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既然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9、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意识到他人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每个人都要通过其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尊重是你给予他人最好的礼物。

10、尊重他人使你被对方接纳,得到善待,与他人同享自尊的快乐。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为了自尊,我们也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然后把我们感受到的他人给予的美好,再转达到他人。这样,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11、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区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维护人格最重要】

12、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有时,自尊的人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丧失自己的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自尊者豁达】

13、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避免。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有的人和善,有的人尖刻,有的人性急,有的人拖拉,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急躁鲁莽……不同的个性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就不会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当然,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14、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本人。对待议论与批评,我们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15、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善于尊重他人】

16、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17、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就是与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不可能事事都超越别人;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不藐视。

18、学会尊重,还要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19、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要承认别人。事实说明: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我能行!”

【自信一族】

1、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自如;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2、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的“我能行”。

3、但无论如何,我们总能感到,“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当它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4、自信的含义: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种事,实现多追求的目标。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5、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生活中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6、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7、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区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8、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如果说失败是功过之母,那么,自信就是成功之基。这是因为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9、自负和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自负和自卑的人永远也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自负者只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10、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都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自信有助于成功】

11、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首先是乐观。一般来说,对于结果不甚明朗的事情,自信的人能沉住气,相信自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目标逐渐清晰,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面对困难与失败,不轻言放弃,而是轻松地告诉自己,我又找到了一个远离失败接近成功的通道。

其次是好奇。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大小。他们的快乐不是来自于表扬与嘉奖,而是来自于绞尽脑汁攻克难关后的豁达开朗。这是一种精神的兴奋与喜悦,是激励自信者不断思考,不断奋斗的动力。

再次是专注。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会感情用事,不会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因此,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心无旁骛,没有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他们用平静的心态、真诚的合作做事情。他们最自信,也最有希望成功。

12、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达到胜利的终点。唐代大诗人李白说的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三、畅想自信之歌

【看到进步与长处】

13、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成绩并不仅仅指奖杯与鲜花,今天做得比昨天好一点儿,也是成绩,因为我们进步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感到,我们每天都在进步。别看事情小,只要进步了,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己的业绩。

14、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成功的未来。

15、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但在不同的环境里,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因此,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这样我们可能会以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优点与长处。

【增强信心与实力】

16、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为此,我们哟啊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同时,更要多做,力争把事情做成,从中受到更多的鼓励。在尝试中,会有些失败和错误,面对失败与错误我们要从容应对,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不断增强实力。而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17、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做自信的中国人】

18、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19、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三课:走向自立的人生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自立人生少年始】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从学会走路开始,到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的生活体验。自立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人生需自立】

3.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4.自立的过程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自立的过程使我们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自立的过程使我们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5.人生需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不能再有依赖】

6.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7.小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我们重要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的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

8.“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种思想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自立与自主】

9.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10.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能力。

11.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却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多实践,多锻炼】

1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同样,要培养自立能力,也要大胆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摆脱依赖,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自强,进取的动力】

1、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2、一个自强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3、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趁此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4、自强的表现: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5、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溶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6、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7、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

【理想,自强的航标】

8、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既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既可能是技术方面的,也可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既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

9、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能面前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10、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真正的强者确定了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1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都能有所作为。许多碌碌无为的人,意志薄弱,不能克制自己,不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不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享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13、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只有战胜它(战胜自我),才会进步,才能自强。

14、战胜自己的弱点,成为自立自强的人,要做到“七个控制”:控制时间、控制思绪、控制接触对象、控制沟通方式、控制承诺、控制目标、控制忧虑。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1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天赋和兴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应做什么,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16、自强的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自强要从少年始,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挫折与人生相伴】

1、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难免会碰钉子,就会产生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氛等心理反映。所谓碰钉子,也就是让你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造成挫折的原因很多,如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等。由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也可能使我们遭受挫折。

3、虽然人人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但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毕竟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时人生的一部分。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4、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第三种是意志坚定、有坚定信念的人。

5、三种不同的人的具体表现是:

胆怯懦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意志坚定、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向困难和挫折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为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6、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7、挫折的作用(挫折犹如双刃剑,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挫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8、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9、中国有句老话叫“蚌病成珠”。如果说珍珠是蚌在痛苦中艰苦磨练的结晶,那么智慧就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获得的最宝贵的礼物。让我们愉快地接受挫折带给我们的馈赠吧。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0、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到有效地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主动、积极地迎接各种挫折。

11、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是:

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遇到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③要拥有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④要学会自我疏导。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过多地自责。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一、让我们选择坚强

【坚强意志的表现】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气馁、不焦躁。

④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2、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3、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在哪些方面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与成功无缘,并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我们随时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坚持以放弃等方面的选择。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重新站起来的人,才能买过失败这道槛,走向成功。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好习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养成的,只有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持之以恒,逐步养成。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加强意志。坚强意志能促使人们不断地战胜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成就大业。

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高低和客观环境的好坏,而常常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意志品质】

4、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坚持正确的目标,能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坚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然后做其他事情。在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不气馁、努力改正错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能积极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在遇到难题时,能从多方面想办法。正视自身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等。

5、懦弱者的表现: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失去信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正确的行动方向,容易受不良习气的诱惑。考试成绩不好时,唉声叹气,一筹莫展。面对困难时,消极地等待情况的改变。对自身的弱点,没有勇气去克服等。

6、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在“意志银行”里储存了一些意志品质,有些事是坚强,有些是懦弱。如果我们在“意志银行”里有关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存款”很少,别泄气。从现在开始,采取一些方法,往里面存“款”。最后我们会很富有,我们的坚强意志会得到发展。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7、成功的大门向来是朝着每个人敞开的,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有坚强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磨砺出来的。

8、怎样才能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9、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适当干一些体力劳动,主动承担一些“苦差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爬山和探险等活动,都有利于我们体验艰苦,增强意志力。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进法律

【我们身边的规则】

1、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道,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地彼此冲突之中。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3、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是法律有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生活离不开法律】

4、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力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5、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6、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法不可违

【谁都不能违法】

7、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8、什么叫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多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法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9、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是: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行政法、民法、刑法之上,还有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违反宪法的行为当然也是违法行为,简称违宪行为,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10、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则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是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1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时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12、什么是犯罪?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急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13、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刑事处分统称为刑罚,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共五种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共三种刑罚: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三、防患于未然

【认清犯罪危害】

14、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相反,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深渊。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15、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如果有道德、法律的约束,他会理智地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如果没有这些约束,就会胡作非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图当前不顾长远,这些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图了痛快,其实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加强自我防范】

17、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当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指“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0、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一、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1、凡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2、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这种特殊的保护,体现的是一种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3、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4、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5、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6、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查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分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合法权益。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求助有路】

7、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法律。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正处等机构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检查机关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非诉讼手段,也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敢打官司】

9、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也就是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诉讼时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10、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刑事诉讼案件有两大类:一类是公诉案件,一类是自诉案件。

公诉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自诉案件是不经公安、检查机关立案、侦查,有刑事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1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民事诉讼案件有:民事权利义务争执,包括财产权益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经济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

民事权利保护指当事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请求司法保护。

12、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时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善于斗争】

1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1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5、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16、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