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肝如何切片: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疆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07:19

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疆界

《 农民日报 》( 2011年11月23日   01 版)

    本报编辑部

    人们常说,一个民族的崛起,不能只有经济的单边突进;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没有文化的兴旺发达。文化是发展的成果,更是发展的精神之源。当今世界,国家间比拼的是综合国力,而所有博弈最终都要归结为软实力的竞争。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至柔至刚力量。

    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盛,人民要幸福,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今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人民共同心愿,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在牢牢把握21世纪头20年重大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和攻坚阶段,中央全会作出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运筹帷幄,而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机遇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清醒。这一决定,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不仅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也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而且还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高度和新疆界的基础工程。全会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行专门部署,对文化服务“三农”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台了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这必将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也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农村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优质优势资源

    文化是民族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生动记忆,是民族绵延的精神血脉。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从活字印刷到《四库全书》,从“独尊儒术”到西学东渐,中华文化曾经创造了民族历史的巨大辉煌,也曾经与民族一起经受了巨大的苦难。在近代中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中国的命运才摆脱了历史的恶性循环;在当代中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下,中国的发展才开创了新局。完全可以说,文化决定着民族发展的本质和方向。

    毋庸置疑,中国农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厚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化的遗传因子,中国农村蕴藏了丰富多彩民间文化的原创活力,中国农民传承了传统道德伦理的精髓和密码。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在华夏大地开荒垦壤,繁衍生息,他们在农业耕作中创造了农谚、民谣、工艺和药学,在庆祝丰收和表达情感中形成了民歌、民乐和民舞,在口耳相传中传承了故事、谜语和史诗,在乡村生活中构建了乡规、族谱和礼俗。纷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不仅增加了生活的异彩纷呈和幸福指数,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涌现了千千万万的民间歌者、艺人和工匠,衍生了许许多多“摇木铎下乡”采集民歌的文化官员,出现了一大批亲近泥土的文人艺术家。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最基础的建设者和最重要的贡献者。

    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引领农耕文化不断发展。从先民的击壤之歌到《诗经》的《国风》,从荆楚俚曲到屈原的《离骚》,从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从“四大徽班”到梅兰芳,从《茉莉花》民歌到《云南映象》,这些都表明,农村文化不仅是皇皇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更是中华文化源头最清澈的一泓甘泉;从都江堰、郑国渠到万里长城和紫禁城,从兵马俑、莫高窟到徽派民居和福建土楼,从大运河、赵州桥到三峡大坝和鸟巢,无不都凝聚了民间的智慧,浸透了农民的汗水,折射的总是那“浓得化不开”的农业情结,显示的也总是清楚明晰的农村元素;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从井冈山农村根据地到小岗村的“大包干”,从历朝历代或感动一时或流传千古的民间圣贤,到新时期或默默奉献或勇于担当的农民英雄,历史天空中闪烁的众多星辰,都在叙说着农民和农村对文化中国的最伟大奉献。事实表明,中国农业是中华文化最温暖的母腹和当之无愧的源头,中国农村是传统道德情操最集中的“地理原产地”,中国农民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最坚定的传承和守望者。中华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根脉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

    农村文化历来发挥着民族文化的蓄水池和基因库的作用,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质原材料和重要支撑点,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日益显现。各地丰富的民间文化正在转化成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资源。当然,也应该看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让古老的农村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有形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升华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农村深层次改革发展营造创新氛围和思想环境。文化所具有的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手段,丰富农民群众的闲余生活,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使农村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只有补齐文化建设的短板,“生产发展”才更有持续性;只有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生活宽裕”才更有品位;只有抓住文化建设的内核,“乡风文明”才更有内涵;只有解决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村容整洁”才能更好实现;只有优化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管理民主”才更有保障。如果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那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体现的是对村民文化素质、文明涵养、道德素养、主人翁意识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重德守信、和睦友爱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文化建设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得到保障和丰富、农民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农村才有永续发展的长久动力。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和挖掘乡土文化的价值。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保护,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增强。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深刻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时俱进,融入先进文化,才能不断得到补充、丰富和升华,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时代品格始终成为社会道德的主流。

    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主体

    农民是最广大的文化创造和消费群体。农村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主体是农民。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握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依托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来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深入基层和实际,了解农民群众的文化喜好、文化需求和文化呼声,探索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外部输入先进文化交互融合,促进农村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体性。近年来,各地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如,创“十星级文明户”、村民道德评议会、“富、学、美、乐”四进农家活动、乐和家园建设、唱读讲传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国家已经出台了民间文艺、民办文化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各地也不断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歌会、农村文艺汇演等农民演、农民看的文化活动。这些农民群众引以为豪、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不仅让农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才能得到展示和交流,把亿万农民群众吸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也增加了农村生活的“亮色”、诗意和浪漫,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重视和培育内生机制。我国农村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烈的乡土气息,蕴藏了巨大的活力、魅力和创造力。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扶持和发展,鼓励和引导全社会探索建立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特别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内生机制的培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我国有7亿人住在农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建共享的主体,只有当亿万农民群众都能享受文化的滋养,都能感受文化的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厦才能基础牢固;也只有亿万农民群众精神状态与文化生活持续改善,文化中国的风采才能得到生动的展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

    村级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终端和重要环节,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是把公共文化建设落实到村一级。

    众所周知,由于长期二元结构的巨大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短板问题突出,特别是村级文化建设仍然缺乏制度性保障,还存在组织不健全、设施不完善、内容不丰富、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参与不畅等问题,尚未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与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待还不相适应,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

    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在不少地方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还在滑坡。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只重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一些地方领导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跑项目、跑资金上,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进财政的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事业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有的地方还严重瘫痪。当前,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农村工作的一项当务之急。各级财政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予以大力扶持,坚决制止部分地区挤占、变卖文化设施的行为。

    加强村级文化建设,要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乡村倾斜,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公共文化鉴赏等基本文化权益。要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和保护文化遗产、美化人居环境相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继续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活动,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要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完善村级文化阵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村级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依靠群众管理好村级文化阵地。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作为文化资源大国,我国文化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仅占1.5%,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6%,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依然较低。靠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转型,靠文化软实力的壮大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仅严重不平衡,而且彼此脱节。一些人甚至简单地认为经济建设是挣钱,文化建设是花钱。造成大量丰富的文化资源处于“休眠”状态,缺少将其“变现”的意识和手段。如何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这些优质乡村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既能得到充分保护,又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能创造更多经济实惠的优势资源,是今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农村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特色优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保存的文化基因丰富,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原创性、独特性强,增长点多。古村落古民居、传统手工艺、民风民俗、节庆歌舞、乡土美食、田园风光等,对城市和世界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致富愿望紧密结合,必将实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共同繁荣,赋予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手工艺文化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农村手工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艺人们通过灵巧的双手,赋予泥土、竹片、蚕丝、秸秆、粮食等以理想愿望和精神寄托,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这些作品充盈着农民群众健康爽朗的生活情趣,体现了农民群众把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深受大众欢迎。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属于密集型的手工劳动,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各地的人文、地理、物产不同,又使得特定地区、村落的文化产品各具特色,具有其它地方不可替代的惟一性和优越性。特色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农民致富兴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化的产业机制建构下,农村手工艺可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农民中的能工巧匠、民间艺术大师,个个都是增收高手、致富能人。应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精湛技艺、特色项目拓展市场,发家致富,进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共同增收致富。

    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着力点。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以农民办旅游,民众就近旅游,回归乡土、体验农耕文化、亲近大自然为特点的乡村游、农业观光采摘游,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乡村休闲旅游业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丰富和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加速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农村集聚,促进以旅助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农民扩大就业、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加收入。这对于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意义重大。

    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加快市场发育,培育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链。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便捷的通道。目前,农村手工艺产业多以“贴牌”、“代工”为主,农户处于产业链末端,产品大多面向批发市场,利润空间小,品牌和设计亟待提升。要通过开辟帮扶渠道,成立设计师志愿者队伍,成立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改变农民独立面对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弱势地位。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坚持民办、国办多种所有制并举,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之家、个体电影放映队、个人图书室等文化产业实体。要建立健全公开、公平、透明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通过积极引导、民办公助、税收优惠、培训骨干、表彰奖励、加强管理等方式,促进农村民营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应充分重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等问题,一方面通过经济补贴和政策优惠吸引年轻人学习非遗技艺,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非遗项目既能通过市场化开发实现活态传承,又要警惕过度开发。

    尽快形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合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应协调配合,主动谋划、推动出台重大政策,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形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地各部门应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和自身职能,把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和农村清洁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农村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着力发展农村特色休闲旅游文化,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从事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人员培训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办好农村科技书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适应“三农”需要的文化出版物出版发行。

    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自觉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要鼓励用工企业或农民工集中居住的社区,积极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活动,推动现有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正确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城乡联动改革,拓展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的路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畅通农民工成才、上升通道。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行动,大力深化对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鼓励激发基层文化工作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和内容,努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全面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我们相信,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必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和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