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体能治吗:《阿房宫赋》商补两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7:07
阿房宫赋》商补两则

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          何 伟

杜牧《阿房宫赋》,被清代批评家金圣叹评为:“穷其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的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读此文,我们要句句落实,甚至每一字词都不能等闲视之。然教材对字句的注解,有些不尽如人意处,笔者不才,试浅析两则。

一.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苏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注①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楼阁盘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

人教版高中《语文》对此句注解也大同小异:“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楼房依山而建,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

按:1.首先字字落实,了解“囷囷”“盘盘”等词语之意。检阅注解字义最为详尽的《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囷①古代圆形谷仓。②样子像谷仓的事物。《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里,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郝懿行笺疏:“盖言草木屯聚如仓囷之聚也。”唐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③积聚;聚拢。(详见P302) [盘]义项④“盘曲;盘绕。”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对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注解为“盘盘,屈曲的样子。”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对此句注解:“蜂房,蜂巢内六角形的小室,这里比喻建筑物的多而密。”因此不妨这样理解,盘盘,囷囷,属于叠音连用。盘盘,形容楼阁多而曲折如旋绕的水涡;囷囷,形容楼阁远远望去,楼阁如蜂房多而密。

2.《中华活叶文选》对“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万千落”注解为“(那些宫殿楼阁)远望过去,宽广如盘,隆起如囷,旋绕迂回,像蜂房,又像水涡。高耸矗立,真不知有几千几万座。”

3.古代有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所谓并提,也叫合叙,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前后合并叙述,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目的是使句子紧凑,文词简洁。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 “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表述。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全句应为“夫种无一罪,身死;夫蠡无一罪,身亡(逃亡)。”“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也如此,应作“耳聪目明”。其实,此用法,中学语文课本也频频出现,常见的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③水落石出,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远《水经注·三峡》)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韩愈《师说》)

应为①若有作奸犯科,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②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此皆良实。(史载诸葛亮上《出师表》时,董允时任侍郎)③水落石出,风高霜洁(即是水落石出,天高气爽,霜色洁白。)④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⑤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

并提,一般可写成简单公式:ABAB。但有的前后结构出现了错位,呈现ABBA的模式。如:《孟子·公孙丑下》(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与“利”发生关系,“革”与“坚”发生关系,实际是:“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要分开理解。次序的错综变化,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五人墓碑记》中“赠谥美显”也是如此,其实是“赠显谥美”。“赠”是对死者追封的爵位,自然显赫;“谥号”是对死者追封的称号,自然美好。崇祯“赠”周顺昌太常卿、谥号“忠介”。

 综上所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属于“ABBA”式并提修辞,是说“楼阁盘盘焉,像水涡多而旋绕;囷囷焉,像蜂房般多而密。”

二.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苏教版高中《语文》,注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指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暖。[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指人们在殿中跳舞,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人教版高中《语文》注解几近,[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宫人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的样子。[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意思是说,宫人在殿中跳舞,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按:笔者以为,此处虽然简短,仅四句,寥寥十六字,但至少有四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1.              此处文句应是一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完整的句式应是:“歌(于)台暖响,春光融融;舞(于)殿冷袖,风雨凄凄”。

2.              此处的“暖”与“冷”,属于古汉语的一个词类活用现象,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现象,分别作为“使……充满暖意”“使……充满寒意”讲。

3.              此处文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就是人们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正如钱钟书先生说过的,“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 简言之,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此处,笔者以为作者是将听觉、视觉分别与感觉相互转化。

4.              “暖响”与“冷袖”对举,既然,后面的“袖”是个名词,则前句中的“响”,我们推测,它也是个名词。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比比皆是,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 “虎鼓瑟兮鸾回车” 一句,“虎”“鸾”对举,都是动物,属于名词;“鼓瑟”“回车”对举,根据诗文的对称性原则,因为后面的“回”是一个动词,即“掉转”的意思,那么,前面的“鼓”,肯定不能认为是我们所常见的名词,“一种乐器”,而只能看作一个动词解,作为“弹奏,敲击”讲。

《辞海》,“响”义项有四,①回声②声音③发出声音④声音宏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响”的基本义项有二,①回声②声音;引申义也有二,①声音大,宏亮②发出声音。

实际上,“响”的繁体字为“響”,为形声字。《说文解字》:“響,声也。从音鄉声。许两切。” 《说文解字》:“声,音也。从耳殸声。殸,鎦文磬。”由此可知,“响”的本义应为“声音”。

因此,此处“响”应为名词,作“声音”讲;而不能如人教版或苏教版所认为的动词,作“响起来”解释。其实,“响”作名词使用,在古汉语中频频出现,我们常见的除了有成语“不同凡响”、“广陵绝响”外,还有一些名句如下:

①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③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石钟山记》     ④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⑤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王勃《滕王阁序》 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促织》

因此,[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似乎这样注解:宫人在台上唱着歌曲,使声音(歌声)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明媚时那样融和;宫人在殿中跳着舞蹈,使舞袖飘拂(充满)着冷意,如同风雨交加时那样凄冷。实际上,这是在形容宫人(概也即后来欧阳修所言“优伶”)技艺之高超。它描写了宫里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们在听到宫人歌声的绝妙,看到舞技的高超时(主要指各种造诣),使他们的器官发生错位而产生通感,使之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导致的效果,就是文章紧接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而“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也为虚指,它是指人们的感觉。

 

附注参考资料:

①《语文·必修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P72

②《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P112

③《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1995年,P1074

④《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⑤《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⑥《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修辞方式·并提》郭锡良等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P883

⑦《辞海》(缩印本·音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P1857

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P309

 

 

发表于《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