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hsi:《仰望蔡元培》下集 节目文稿(播出时间2011年5月28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03:19
《仰望蔡元培》下集 节目文稿(播出时间2011年5月28日)

2011-06-03 11:24:43

归档在 节目文稿 | 浏览 88 次 | 评论 0 条

一个出身翰林的满清文人
如何走上武装反清,教育救国之路
他,究竟拥有怎样的气魄和能量
才能以一校之长的身份
包容引领一个民族跨越时代的大转折
仰望蔡元培
《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1916年10月2日,蔡元培携眷离法归国。

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

11月8日,蔡元培抵达上海。一个半月后,即北上进京。

嘉宾:实际上他接任北大校长职位的时候他很多好朋友劝他,不要做这个校长,因为北大名声很糟,在蔡元培之前北大从最早的京师大学堂开始名声一直很糟,因为很多都是官僚子弟在这儿,以后也心不在学,也是为了做官,所以他们就称老的北大称为是官僚养成所,根本不是做学问的地方,而且从道德水准来看,当时的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不好。
    记者:基本上一些纨绔子弟在那里。
    嘉宾:对,所以他们都担心蔡元培这么一个人物,到了北大名声会不会从此被坏掉,所以他的朋友都不同意,但是蔡元培他确实有一个蓝图,蔡元培一直很早就有一个教育救国的思想,那么他通过后来到德国留学,因为德国当时的大学是世界绝对一流的领先的大学,所以他在那儿亲自感受观察了德国的大学,而且也看到德国大学对德国民族的近代兴起做的贡献,这点对他印象非常深。
    记者:所以一定要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大学。
    嘉宾:对。
    记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学,中国的进步,中国的现代化是完全不可以谈起的是吧?

  嘉宾:对,就是这样。所以他把接任北大校长看得很重,尽管风险很大,而且他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916年12月26日,50岁的蔡元培接到了大总统黎元洪颁发的委任状。几天后,1917年1月4日,他带着胸中的蓝图走进了国立北京大学。他要在那里,开始他新的教育革命。

他进北大的第一天,就那一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进北大的时候他把帽子脱掉,向旁边的人鞠躬,所以当时的学校马上就穿开了,说这个校长不一般,因为以前学校都是大老爷,来了就是不可一世,那都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是吧?
    记者:那起码好像是二品吧。
    嘉宾:对,肯定是部长以上的,但是他到学校以后以一个非常低调、和蔼的形象出现,所以这一点马上就服了大家了,

既然知道它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

    记者:蔡元培担任这个北大校长,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就彻底改变了北大,在他当校长之前,北大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很老派的一个学校,在他当校长以后整个北大一下突然变得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然后思想非常的活跃和自由,那么我想蔡元培接受这个任命到北大当校长,他一定是抱着一个关于新的一所中国最高学府的一个理想的蓝图过来的,是吧。
  嘉宾:对,他到北大以后其实没上任他已经开始构建他的蓝图,那么这里主要的问题,主要核心的改革思路就是把北大从一个官僚的养成所,办成一个从事高深学问的知识的场所,这是他最所看重的,那么在这个场所里面必须是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是一心一意做学问的,而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且从人品上、从道德上都是很纯粹的君子、纯粹的学人,这是他的一个理想。
  
串场1: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他说:“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在回忆录说中,早在译学馆的时候,他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里对学问没什么兴趣,只要年限过满,可以拿到一纸文凭,将来可以在政府里谋个一官半职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是科举制度留下的劣根性,是求学路上的大钉子,他得下狠心将这颗大钉子在学生心目中拔了去,只有这样,他的改革才能在腐朽的北京大学产生化学变化。

北京,五四大街,从1918年起,这里即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务与教学核心。

    记者:这个就是北京大学过去一院、二院的所在地是吧?
    嘉宾:对,红楼。
    记者:这个红楼当时在北大里头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呢?它主要里头是一些什么样的功能呢?
    嘉宾:红楼因为过去老北大院子地方不够用,后来在1918年盖了这个楼,启用以后就成了北大的中心,主要的建筑。
    记者:类似于行政楼、图书馆。
    嘉宾:校长办公室、图书馆、教室等等。
    记者:都在这里?
    嘉宾:对,也有一些宿舍,像顶层上面也住过一些人。
    记者:当时候这大概是北大大学最宏伟的建筑了?
    嘉宾:对。
    记者:其他的建筑好像都没它宏伟是吧?
    嘉宾:不光是北大大学最宏伟,在这一带都是比较重要的建筑。
    记者:地标性的建筑。
    嘉宾:对。
    记者:这个是用中国的青砖,再加上一些红砖。
  嘉宾:对,这算是一种西式建筑,但是吸收了中国的一些东西,但是主要是西式建筑,所以当时北大的学生很为这个楼骄傲。
  
自新楼建好后,蔡元培的校长室就搬到了这里。

    当时办公比较简单,蔡元培办公也是很简单,而且他也特别关心学生、老师,学生可以随时进来找他。
    记者:外头没有秘书室。
  嘉宾:所以冯友兰有一次在回忆里面就说道,他说他有一次为他弟弟可能是上北大要一个什么证明,他自己就找蔡元培,找到蔡元培以后就说明情况,说好,给你写,他很吃惊,哎呦北大的校长怎么这么,就很平易近人,随便就可以找见了,他自己也有文章回忆了这一段。

一年来,校长蔡元培一步步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学模式对腐蚀已深的北大进行着别开生面的大改造。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观念。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的,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的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所以要打破这些习惯,只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为了让学生们有好的一个环境,他首先对教师队伍动了很大的手术,一方面他引进具有新思想的这些教员,像李大钊、陈独秀,后来的胡适,像年轻一点的,像梁簌铭,这些有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有才华的引进来,对现有教师队伍,首先进行稀释,然后又对学校里不适合当教员的那些人,所谓有泰彦团支撑的一些英国的一些籍的一些教员,他就坚决地把他们开除出去。

画面过度

记者:那么体现它的兼容并茂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行为,就是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出山,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
嘉宾:文科学长实际上是,当时大学有两块,理科、文科,实际上文科学长就是主管文科这一块儿的学术负责人。那么文科学长尤其地位重要,因为相对理科来说,理科实际上没有很多斗争,理科就是引进一些东西,物理、化学,没有什么问题,你就聘人就行了,但是文科不一样,文科要老派、新派。
    记者:有所谓文化内场问题了,意识形态问题了。
    嘉宾:对对,所以蔡元培很看重文科这一块,他认为改革应该从文科开始,因为文科是最核心的问题,那么他一上任他实际上已经瞄准陈独秀了,就通过三顾茅庐的方式把陈独秀请过来,其实陈独秀开始并不愿意,因为他在办他的《新青年》,他觉得北大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做教学的。
    记者:他性格好像不合适。
    嘉宾: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蔡元培把陈独秀聘为文科学长,整个的过程除了三顾茅庐,就整个走程序这个过程用了可能一个礼拜,非常快,从批教育部批下来任命。
    记者:好像蔡元培先生还专门为陈独秀编学历。
    嘉宾:对。
    记者:现在我们经常调查这个问题,什么什么学历,所以当时候北大校长亲自为他聘的这一个文科学长去做假学历。
    嘉宾:对,而且做一份完全是假造的,因为从形式上来讲没有相应的教育管理经验的话,你要聘文科学长是不太合适的,所以蔡元培也明白这一点,他就完全造了一个,学历也是造了一个,说是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大学堂毕业,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情。
    记者:又在什么上海什么什么。
    嘉宾:安徽,高等学堂的校长,全部没有。那么他报上去以后呢,上边教育部是他的学生,他的老部下范元莲,当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批,回来就上任了。
  
    记者:这个在北大引起一些反弹,有一些守旧势力或者有一些人肯定对学校的做法持不同意见,是不是也在北大引起过一些波澜?
  嘉宾:有的,因为无论从各方面来讲呢,陈独秀做文科学长这都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一场举动,大家不会接受,但是蔡元培很明确,我现在需要一个人来开开风气,你要弄一个传统的学者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马上这一举措应该说非常成功,马上就建校,然后陈独秀又介绍了其他的人,包括胡适,等这些人进来以后呢,文科的局面马上就打开了。
  
  Part2
  
串场2:自1917年起,蔡元培在国立北京大学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动作。继陈独秀之后,他先后聘请了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杨昌济、周作人、鲁迅、胡适、梁漱溟等一批优秀学人执教北大,并对北大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他以为一所纯粹研究学问的大学需“学术”分离,“学”只需文理两科,那就是对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而法科、医科、工科在他看来都是“术”,是将来谋求生活的手段,应设专门学科机构进行学习和实践。几番论证之后,北京大学除文理两科外,只保留了法科。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校之长,蔡元培从来没有把北大看成是中国的大学。

1917年深秋,为了推行民主治校的方针,蔡元培在北大了设立教授评议会制度。
  
记者:当时候在北大最高的权利者并不是校长,校长是个行政管理者,最高权利是一个教授组成的评议会。
    嘉宾:这是蔡元培建立的,蔡元培他认为他不可能什么事都校长说了算,那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由教授来组织,所以当时组成了一个大概有17、18个人组成一个评议会,就是最高的决策机构,任何的事情都是决策机构来决策,校长只是他的临时委员会的一个召集人,并没有绝对的事情,什么事情大家通过,通过就通过。
    记者:实际就是教授治校。
  嘉宾:教授治校,这又是我们常说的蔡元培在北大建立的教授治校的制度。 
  记者:现在我们都梦寐以求会不会恢复这个,你要不现在大学大家都知道,大学现在的行政化,大学里头的官本位攀很厉害,行政级别。
  嘉宾:所以蔡元培当年的理想实际上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他建立起来了,你想他后来经常出国或者在外都不影响,学校照样。很好。
  
在这些至今珍藏在北京大学档案馆的评议会记录里,当年为北大诸多事宜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的场面可以想见。

这是评议会当时一些开会的记录,比如这里边有评议会的规则修正案。这个评议会的规则他也修过好几次。所以你可以每次开会这里边有很多的他们评议会的会员出席会议,你看下午出席会议,很多我们都知道,陈百年、胡适,这是蔡惠,那么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在评议会上决定的,这也他们开会的一些到会人员。这也有他的签名,蔡元培

    嘉宾:按照他的想法呢就是说作为一个从事高深学问的这么一个机构,大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参与或者积极地进行学术研究,所以呢一方面从老师来讲引进新的教师,形成一种自由学术探讨的风气,同时他强调学生一定要自己学习,所以他在上任的第一,就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研究,实际上就是面向学生发表了三点,就是要求。实际上都是针对学生的,他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摆脱读书做官的思想、读书发财的思想,一定要认为学术就是学术,这是一个纯知识的活动,那么所以他除了这种要求,有制订原则之外,他自己亲自找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这种社团,让他们自发的来进行研究、探讨,很多是和老师一起的,所以这方面是北大的特色,形成了很多学生的社团,各种都有。
  
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在北大滋生。各系分门别类组织的如:史学会、教育会、新文学研究会、俄罗斯文学研究会,考古学会,风俗调查会、数理学会、化学研究会、新闻研究会、哲学研究会、雄辩会、歌谣研究会等都十分活跃。

   记者:过去的老传统叫学而优则仕是吧?
    嘉宾:对,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读书是要去做官的。但是蔡元培在北大的时候好像专门成立了一个叫(进德会)。
    嘉宾:进德会,对。
    记者:进德会的那几条里头有不嫖娼、不赌博,不吸烟、不喝酒,好像是不做官。
    嘉宾:对,它是分甲乙丙三种会员,甲种会员它只是不纳妾不嫖娼,这就可以了。一种是不做官,不做议员。
    记者:还不入政界。
    嘉宾:对,然后甲乙丙,丙种就更要求更多了,包括要吃素,不吃肉这些东西。
    记者:做素食主义者。
  嘉宾:对,他本身就是素食主义。
  
那段时间,他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充分解放思想,张扬自由主义精神,同时又在各种各种激进的思潮中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传统君子型人格。
  
所以蔡元培呢,在当时虽然新派人当中把蔡元培当做旗手,作为他们的保护伞,但是蔡元培本人呢并不完全认同于新派的人物,他跟他们还是有距离的,跟陈独秀、跟胡适他们都是有距离的,因为蔡元培毕竟阅历比较深一些,年龄比较大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我想是跟深入一层,而且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也并不比他们差,所以在这个更高的层面上他认识到了,实际上中西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所以他一生在很多场合强调中西的这种融合,建设性的融合。他不是把它作为对立性的东西来否定一个、支持一个,他不是这样。所以在北大为什么兼容并茂呢?他这种绝对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说我为了开拓局面,引进那些人打击旧派,或者说支持谁、反对谁,不是这样的,他真真切切地希望就是不管是旧的、新的,只要你是谈论学术,只要你是言之有理,那么都应该在北大有它合法存在的基地。
    记者:所以你看在学术中他也是一方面支持像新潮人物,鼓励他们成立新潮社,办新潮杂志,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中间一些爱好传统文学文化的人,曾经国共社、国共杂志,说成是国共,两方面他都支持。
    嘉宾:对,包括这些老师们也是一样,他支持这边的钱先童,但是黄坎他也照样支持。
    记者:黄江先生他也照样支持,也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先生。
    嘉宾:对,所以包括梁孙明,虽说算是旧派吧,但这是蔡元培亲自请来的,把一个20出头的青年小伙子。
    记者:也是没有大学文凭的。
  嘉宾:中学毕业的请过来。
  
  
  
  记者:所以他很多破格之举在当时是非常有魄力的人才能做得出来。
    嘉宾:对。
    记者:换一个别的当时候的另外一个人,没有他这种背景,没有他这种资力,没有这种声望的根本做不来。
    嘉宾:所以他这种大手笔,有时候看起来非常的很奇怪,一方面他为人特别的和善,没有任何架子,另外一方面他在改革方面一点不手软,像假造学历、引进人才、不拘一格,这个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出来了。
    记者:这有点像什么,菩萨心肠,但是霹雳手段。
  嘉宾:对,所以这么一个温文尔雅,这么一个谦谦君子能做出这么,咱们打引号的不择手段,他对人才的引进,他说只要能实现我这个目标,那我就大胆去做,我也不跟你们商量,没人可商量,
  
  由于在德国期间受到大量艺术熏习,蔡元培开始试着将艺术感与美誉纳入北大教育系统,他在文科开设了美学和美术史,并亲自教授美学课程。
 
因为北大在中国的文人传统里边,这种绘画、这种艺术属于雕虫小技,不能作为一个正式的东西来对待了,那么他不一样。
嘉宾:他在北大成立了,在众多的其他学术,专业的社团里边之外,他成立的华凡研究会,还有音乐讲习所,还有等等书法什么的,那么这些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这一方面非常的重视,而且在北大成立这几个组织,对后来我国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影响很大,包括请当时一些著名的人士里,包括请陈颖却他哥哥来做导师,这些我觉得都是非常有眼界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改革北大,并不是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改变过来的,他是上任的第一年就明显的风气大大改变了,当时所有的你看新闻报道,对北大完全是刮目相看,就说北大,一七年的报纸我们看到就是对北大的评价完全就变了,零八年。那零九年之后五四运动以后更不用说了,所以他实际上就是用很短时间内,使北大的风貌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串场3:彼时的北大,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各种思想得以自由活跃的碰撞滋长,各种学术观念得以自由广泛地交流传播,正是在他精心营造的空气下,新的文化力量才有了存活的可能性,才有了势如破竹的力量。用不了多久,那个叫陈独秀的文科学长就会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北大,北大的讲堂上,鲁迅将带着他的《狂人日记》引发一场空前的白话文运动。过不了多久,新近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将在这里生根发芽。


Part3:

20世纪初 国立北京大学

上个世纪初的北大再不是腐朽官僚的养成所,在那里,学术与信仰达到了空前的自由。

  后来陈独秀在检讨五四运动的时候,特别提高了有三个人是不能免除责任的,一个就是蔡元培,一个就是他,还有一个就是胡适三个人是吧,
    嘉宾:应该说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包括新文化运动的产生,那么没有蔡元培是不可想象的,或者说没有蔡元培在中国开出这么一片自由的、宽松的、学术的和思想的天地,那么五四运动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话陈独秀的话是有道理的,蔡元培确实负有责任,但是蔡元培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学生运动,他实际上是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他自己也说过他说我不当官,他当北大校长,他认为北大校长不是官,只是一个学术机构的领导人,所以他才担任的,要官的话他不当的。所以他也反对教师、学生去做官或者去参与政治,那么五四运动当然是一场政治运动,学生参与完全是直接参与政治运动,所以对蔡元培来说他确实很为难,一方面从思想上、从态度上他是支持学生的,学生爱国也好,他完全理解也完全支持。
  
    嘉宾:但是作为北大的学生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他认为这个不妥,他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核心是读书,所以学生每次上街游行参与政治活动,蔡元培都会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要去,当然了他这个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因为当时那种情况,特别是年轻人的群情激愤,校长这种劝说是不会起作用的。
记者:是没有用的,这个我们从北大出来的都知道,平常我们非常尊重自己的校长,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用了。
  
画面过度。

  但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不是这么回事情,因为5月3号是蔡元培得知我们的和会代表要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了,他把消息透露给学生领袖的,于是学生领袖就连夜召开会议。
   
本来他们要在5月7号,当初叫国耻日上街游行的,因为这个所以他们提前到5月4号游行,那么这个时候就蔡元培先生他是5月4号早早地来到校门口,他是目送着学生离开,他没有阻拦,

1919年5月4日,群情激愤的北大学生从这里出发,与首都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几个小时后,游行队伍即冲进曹汝霖住宅,火烧曹宅。

学生被警察厅逮捕了数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的学生居多数。我与各专门学校的校长向警厅力保,始释放,但被拘的虽已保释,而学生尚抱再接再厉的决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态度。

  正因为这样,所以蔡元培先生就成为了当时北洋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么最后他就是以把学生救出来以后,他就辞去职务,作为就是转移他们的视线来保全这个北大。那么另外我的研究当中认识到还有一点,是很多研究中没有看到的一点,就是在深层次上面蔡元培先生他是有秩序感的人,尽管他不承认北大校长是官,但毕竟你是北洋政府任命的,对不对?那么作为秩序来讲以下犯上的一种,似乎从为官的伦理上来讲也不是很适宜的,所以我对蔡元培辞职我的理解,就是一方面他当然是为了保全北大,跟北洋政府说所有事情都冲着我来,跟学生、跟老师都没有关系的,这当然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还有个什么呢?就是毕竟在秩序上我是下级,你是上级,我违背了你上面的,因为很多通过教育部很多指令,他都没有遵守嘛,所以他也得承担责任,所以这就是蔡元培他独特的地方
  
  
  在我,居校长的地位,即使十二分赞助学生,而在校言笑,不能不引咎辞职,所以于五日即递辞呈。

蔡元培的辞去校长职务这件事情,首先是在北大投进了一块好像,在一个池水里面投去很大的一块石头,马上就波澜兴起来了,那么北大学生、包括北大老师纷纷派出代表,去一路去追蔡元培先生,让他回来,后来这个活动扩大了,到北京高校的所有学校挽留,是吧?到后来是整个社会来挽留蔡元培,所以后来北洋政府没办法,他本来已经找好替代了,他要把这个所谓的眼中钉、肉中刺给他拔掉了,但后来这样的民意下面他没办法,所以只能去电挽留,也派了代表去,那么最后因为这样大的民意下面,蔡元培也不能违逆这个民意是吧,所以最后还是就是等到他当时大概胃不太好,等他胃好一点,还是返回了北大,

回校以前,我先发表《告北京大学学生及全国学生联合书》,告以学生救国,重在研究学术,不可常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至此,北大因五四运动而起的纠纷才算平息了。

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说在他北大的这样一个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同时应该说部分地实现了他教育救国的一种梦想,因为这些都成为国家的栋梁,很多人都成为国家的栋梁,那么应该说,那么由于蔡元培先生他实际上就对就是当官,他实在是没有兴趣,所以国民革命胜利以后,那么蔡元培先生本来他是可以担任很高的职位的,那么当时也有几顶帽子给他的,包括司法总长、监察院长等等一些,但是蔡元培先生觉得他是一个书生,他一再辞,他尽管一开始辞不掉,代理了一段时间的司法总长,但最后他还是要离开,那么他还是想做全国范围的教育救国的,实现这个理想,所以他当时借鉴了法国的大学区的这么一种教学的一种制度的一种模式,那么在中国推行大学区。所以他担任大学院院长,这个大学院就相当于后来的教育部,

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后,蔡元培即赴上海,由于1921年夫人黄仲玉在北京病逝,遂于1923年7月与周峻女士在苏州结婚,随后举家迁往欧洲。那些年,他曾辗转于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兴办教育事业,并潜心研究学问。后因国民政府北伐被催回京。在北伐取得重要进展后,1927年5月,他开始授命组建中央研究院。(南京中央研究院画面咱拍过,在上面公司电脑的D盘里有关于空镜集汇总的文档,可查目录。)
  
中央研究院原来隶属于大学院的,后来独立出来,国立中央研究院,那么在国立中央研究院,他就是科教兴国嘛,教育、科技,那么他在科技方面刚才讲到,他又为我们这个民族做了特殊的贡献,因为他架构起了我国现代科技的体制,研究室、研究所、研究院这个体制他架构起来的,那么里面有很多的一些设置,那么通过这样的一种机构,他还收罗了一大批人才。李四光、竺可桢等等一些,这个就是后来成为我们现在的社科院、科学院、工程院的一个前身。

在组织中央研究院的工作期间,蔡元培除了多次举办院务活动,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活动外,1932年12月,蔡元培还与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同盟,并出任副主席。他对蒋介石的专断独裁,开始流露出极大的不满。为了与蒋介石保持距离,蔡元培把中央研究院的办事处设在了上海。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迁都重庆,蔡元培并未同往。不久后,他与家人一起,去了香港。

他的晚年就主要我所讲的两件事情,一方面继续院务,一方面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做他力所能及的呼吁、声援做些工作,那么到1940年3月2号蔡元培先生起来一不小心摔了一脚,摔了一脚以后呢就送到医院,那么两天以后到3月5号去世,那么这里边有两个应该说是比较感动人的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是什么呢?就是蔡元培先生这样一个元老的人,元老级的人物,对我们这个民族做出那么大贡献的人物,真正的两袖清风,所以他在香港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钱给他下葬,没有钱下葬,那么最后什么呢?最后是国民党总裁蒋中正跟国民政府主席林生分别派了吴铁城跟王云五作为代表,带了钱到了香港,而且也是暂厝在一个当时很普通的叫华人永远坟场,这个很普通的这里边,就是暂厝的,但是这样一位民主的伟人,香港人民对他很崇敬。所以在他出殡的那天,香港市民自发组织万人公祭,当然前头是北大校友会的,他的蔡元培在北大的弟子们给他抬棺,但是最大的场面就是香港万人公祭大会,所以这个场面是相当感人的,尽管蔡元培先生他在香港深居简出,可是香港人民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就是为我们做出的贡献,所以一直公祭,那么蔡元培先生他的这个棺木上盖的,是他的弟子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的送的一面旗帜,是什么呢?就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也有他的那个学生会,包括就是北大校友会的送的旗帜,说“民族脊梁”,那么在延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专门召开了纪念大会,那毛泽东专门发了唁电,唁电里边两句话现在是耳熟能详了,学界泰斗、人士楷模,那么在重庆,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专门召开隆重的纪念大会,而且是表彰他,本来是要给他国葬,是因为条件不允许,他在香港举行的明令,以国父的明令进行的表彰,那么尽管是抗战时期,那么包括他的家乡绍兴,包括他生活过的只要不在那个敌占区的话,就自发地在全国性的组织吊唁活动,那么蔡元培先生他后来就是他这个墓,由于战争原因,他就一直就留在了香港,一直留在了香港。

串场:怎么认识蔡元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一个积极参与了推翻满清帝国革命的激进革命者,为何在辛亥革命后,会把毕生的精力放在中国教育的改良上?他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造,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建构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思想上的自由碰撞,学术上的兼容并包,对于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复兴,产生了多大的历史推力?他对中国学术精英的人生目标的成功转向,对建设新社会的国家栋梁人才知识和信仰结构的精彩设计。对于中国最终搭上现代化这部时代快车,起到了其他历史人物所不可能取代的长远而深刻的历史作用,时间上的距离越遥远,蔡元培在中国历史天幕中的身影会越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