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取消分屏:捏脊疗法(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8:17:30
《中华医药》脊疗法
2011年11月,央视《中华医药》制作了一期健康故事,捏脊,顾名思义,就是对肌肉进行拿捏的一种过程,属于按摩的一种。肉平时处于舒展和收缩状态,但是肌肉的形态,功能不同,肌纤维的粗细也不同,对于人的精神和疲劳状态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使用各种方法对肌肉进行锻炼,捏拿,就会促进微循环,使得肌肉按照理想的方式健康发展。 敬请收看
',1)">
《中华医药》祝总骧和他的312 20111102
',2)">
这个视频有二个内容,312科学健身法、儿童捏脊健身法(妈妈必看)
捏脊疗法(全)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第一节 概述
捏脊疗法是推拿疗法的一种,主要用于儿科,常治疗小儿疳积症,故日“捏脊”。在明永乐乙酉年(公元1405年)间的《袖珍小儿方》中,就提到了“秘传着惊掐筋口授心法”,其后有人依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根据脊柱中行为督脉,督脉为阳脉之纲,背部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脏六腑的腧穴都在背部的理论,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形成了“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发展悠久,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都有很好疗效。
第二节 经络腧穴和常用手法
一、经络腧穴
脊柱在背部的正中,乃是经络中的督脉(十四经脉之一)所在,背部属阳,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十四经脉之一)循行的路线,这条经脉中的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等七个穴位,称为背俞,是脏腑的俞穴。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佗脊、腰阳关、八髑(图4—1)。
图4—1 常用腧穴
二、常用手法
捏脊疗法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放、按、揉八种,临床上,这八种手法综合一起应用,完成整个捏脊操作过程。
1.捏法:是捏脊的主要手法之一。用双手拇、食二指将皮肤提捏起来,所提皮肤的多少要适当,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易于滑脱(图4-2)。
图4-2 手势
2.拿法:是“捏”法的进一步动作,拇指用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形成一个较重合捏微提的手法。“拿”同“捏”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图4-3)。
图4-3 捏、拿
3.推法:以食指为主,将提捏起来的皮肤向前推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二三节紧贴皮肤,均匀地向前推进,与拇指协调,边捏拿边推进。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则容易滑脱,过慢则不易推进(图4-4)。
图4-4 推、捻
4.捻法:拇、食指相对用力,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使皮肤从内前向外后捻动,犹如捻线一般,使捏脊动作向前进(图4—4)。
5.提法:用拇、食指紧捏皮肤向外拉提的动作。具体操作时,每捏三至五下拉提一次,提拉时往往就在“腧穴”部位(图4-5)。
图4-5 提
6.放法:在捏、拿、提、捻动作中,都有松“放”的动作,没有放,就没有捏;没有放,就没有进。一放一捏,一放一进,使捏脊手法呈波浪形推进。
7.按法:用拇指罗纹面对准穴位,适当地按压。
8.揉法:拇指顶峰按压腧穴之后,转用拇指腹在腧穴皮肤上轻揉。“揉”“按”结合持续8~10秒钟,然后起手(图4-6)。
图4-6 揉、按
第三节 作用机理
捏脊治病,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情辨证采用不同手法,刺激人体某些经脉和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素问·缪刺论>中又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人,极于五脏之次也。”同时,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灵枢·邪客篇》说:“肺必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景岳全书)指出:“病之于内,形之于外。”这就说明内脏病变,可以在经脉所通过的穴位和部位发生症状。
根据经络理论,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它具有局部性和整体性两种作用。皮部对外界的变异具有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保卫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由于皮部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故疾病可以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出表。根据这一原理,采用捏脊疗法,刺激一定部位、穴位、便可以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治疗疾病作用。
现代医学证实,人体的植物神经节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且有兴奋与抑制的双重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均有很强的调节作用,通过捏脊可达到恢复各系统、器官功能的作用,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捏脊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第四节 操作方法
一、体位
患者俯卧,背部、腰部、骶尾部充分暴露。婴儿俯卧母体大腿前侧,头部稍高于骶尾部,母亲以左手托住婴儿右腋部,右手托住臀部,使婴儿下肢自然下垂。天气寒冷时,要注意室内保暖。
二、操作方法
医者站立或坐位于患者左侧或右侧,用双手掌上下推、擦,以皮肤温热、肌肉放松为度。然后,两手呈半握拳状,两手食指中节背紧抵脊旁。用双手拇、食指从患者尾骶部(长强穴)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两手交替进行,随推随捏,随捏随进,一直捏到大椎为止。从腰骶部开始,向上每一椎体,就要利用双手的腕力,提捏一次。
在临床治疗中,捏脊手法有“补”“泻”“平补平泻”之分。“补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3~5次,手法要求轻柔、缓慢。
“泻法”:三趟均从“大椎”开始,与“补法”的方向恰好相反。捏第一趟时,一直走通,无须做提的动作;第二三趟仍隔三至五手,以及在“至阳”穴处外提一次,然后重按“肾俞”8~10秒钟,两手收住。“平补平泻”:第一趟从“长强”起至“大椎”止,第二趟从“大椎”起至“长强”止,第三趟又从“长强”起至“大椎,止,然后按揉“肾俞”8—10秒钟,外分收手。
附注:七节骨(长强至命门穴),上推为补,下推为泻。
捏脊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难辨,平补平泻。
第五节 常见病症治疗
一、积滞
【治则】消滞导积,调和脾胃。
【操作方法】术者站立在病人卧位左侧或右后。第一趟从“长强”开始,拇指将皮肤向下提起,食指向前推动,拇指向下形成捏拿、推捻动作,一捏一放,两手交替,沿着脊柱中线徐徐向前推进,一直捏到“大椎”为止。
第二三趟从“大椎”开始,仍沿脊柱中线向下推进,每捏三至五手,两手同时齐捏向外提拉一次,用力适度,然后,重提脾俞、胃俞、大肠俞一次,捏至“长强”,放手为止。
二、疳积
【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操作方法】常规捏脊,重提脾俞、胃俞、大椎。症见肝疳者,捏至风府穴,重提脾俞、肝俞、风府。肺疳者,重提肺俞、脾俞、大椎。
注:补脾土,揉板门,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
三、呕吐
1.伤食吐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操作方法】常规捏三遍,从“长强”捏至“大椎”止,重提脾俞、胃俞。
2.寒吐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操作方法】常规捏,从“长强”捏至“大椎”止,反复三遍,重提脾俞、胃俞、大椎。然后,在上述三个穴位处按揉2—3分钟。
3.热吐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操作方法】从“大椎”捏至“长强”止,指力稍重,往返三次,重提按揉心俞、脾俞、大椎。
四、腹泻
1.湿热泻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操作方法】从“大椎”开始捏至“长强”止,来回三遍,重提大肠俞、胃俞、大椎、脾俞、肾俞。然后,按揉以上五个穴位,约2~3分钟。
2.伤食泻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操作方法】常规捏,从“长强”开始捏至“大椎”止,重复三次,重提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
3.脾虚泻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操作方法】从“长强”开始向上推至命门,捏到“大椎”止,往返三遍,重提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指揉龟尾、命门、肾俞约1~2分钟。
五、便秘
1.实热
【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操作方法】从“命门”向下推到“长强”止,再从“大椎”捏到“长强”,指力宜重,重提胃俞、大肠俞、大椎,反复三遍。
2.气虚
【治则】健脾胃和气血,壮阳散寒。
【操作方法】从“长强”捏到“大椎”止,指力轻柔,按揉脾俞、大肠俞、胃俞、长强、命门穴,反复三次。
六、慢性肠炎
【治则]健脾和胃,温肾壮阳,疏肝理气。
【操作方法】常规捏。按揉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穴,约8-lO秒钟。再对左侧腰背部予以擦法,以透热为度,时间约10分钟。
七、慢性胃痛
【治则】肝气郁结则疏肝利气;脾胃虚寒则温中散寒;瘀血内停则活血化瘀。
【操作方法】结者,从“大椎”开始,捏到“长强”止,指力须重,并按揉肝俞、脾俞、胃俞,约2~3分钟。虚寒者,从“长强”开始,捏到“大椎”止,指力须轻,按揉肾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足三里,以用擦法于命门透热为度,约8分钟。瘀者,常规捏脊。重提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时间约8-10秒钟。
八、月经不调
【治则】实证则理气活血,虚证则补益脾肾。
【操作方法】实者从“大椎”开始,捏到“长强”止,指力须重,重按揉肝俞、脾俞、肾俞。虚者从“长强”捏到“大椎”止,按揉肝俞、脾俞、肾俞,横擦八醪约2~3分钟,以透热为度。同时,配合按揉气海、关元、中极,摩小腹、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九、痛经
【治则】实证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虚证则补脾肾,温元阳。
【操作方法】实者从“大椎”开始,捏到“长强”为止,反复三趟,指力须重,按揉肾俞、肝俞、气海俞。逆时针擦八醪穴。虚者从“长强”捏到“大椎”为止,来回三趟,指力须轻柔,按揉肾俞、肝俞、气海俞,顺时针擦八醪,横擦命门,以透热为度,时间约5~6分钟。
十、失眠
【治则】心脾血虚则健脾安神,胃中不和则消食和胃。
【操作方法】从“长强”开始捏到“大椎”为止,反复三次,指力须轻,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肾俞,推督脉及膀胱经,按揉膀胱经俞穴。胃中不和者,从“大椎”捏到“长强”止,第二趟从“长强”捏到“大椎”,第三趟仍按第二趟操作,指力须重,捏三遍,重提按揉脾俞、胃俞、肝俞,同时,配合按揉气海、揉点中脘。
第六节 附方
方一、消疳理脾汤,多用于疳积实证。
芜荑6克、三棱6克、莪术9克、青皮(炒)9克、陈皮6克、芦荟5克、槟榔6克、使君子肉5克、川黄连5克、麦芽(炒)10克、神曲(炒)10克、甘草(生)3克。
引用灯心,水煎服。每日两次。
方二、清热和中汤,用于疳积泻之证。
白术(炒)9克、陈皮6克、厚朴(姜炒)6克、赤苓9克、黄连5克、神曲(炒)9克、谷芽(炒)12克、泽泻6克、使君子9克、生甘草6克。
引用灯心,水煎服。每日两次。
方三、消积膏,适用各种疳积。
香油1200克、黄柏25克、莪术25克、秦艽25克、生穿山甲14个,大黄25克、川贝20克、木鳖子3个、山楂核100个、荆芥25克、三棱25克、全当归25克、阿魏150克、官桂25克、生龟板25克、皮硝15克、黄丹1100克、麝香5克、乳香面25克、没药面25克。
上药除黄丹、麝香、没药、乳香均用香油炸后去渣,下黄丹时放乳香、没药、麝香收膏。
用法:当捏脊到第六次时,将膏药烤溶贴于脐部,约贴100天。重症患儿,贴50天后再换一次。
简单实惠的养生法----捏脊
捏积的应用在过去只限于治疗小儿疳积,就是小孩消化不良,吃了很多但不长肉,看起来面黄肌瘦。捏积能很好地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强身健体。
捏走那些积在我们体内的疾病
什么是捏积疗法?“积”是积滞的积,是积存的积;什么是积,积是怎么来的呢?古人讲“息者为积”,就是指东西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了。捏积疗法最早是指用手捏小儿的背部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北京的冯全福先生家传捏积疗法,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的一家中医院开设捏积的诊室,每天要治疗很多病人,临床效果非常好。捏积过去的治疗对象只限于小儿疳积,就是指孩子消化不良,吃很多但不长肉,看起来面黄肌瘦。冯先生见到疳积的孩子,两只手轻轻地在孩子的尾骨上捏提。一般是捏三下提一下,捏三到五次病症就会缓解。当然病人临走的时候,他还要给孩子开一些化积散,里面主要有牵牛、大黄这些泻下的药,患者有积滞的时候一定要用泻下疗法的。
捏积不光是对小孩的食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成人食积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所以成人也会存在食积的情况,通过临床观察,我觉得脂肪肝、高血脂都可以划归到积聚的范畴。人们吃得多了,多余的能量会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脂肪不光是堆积在我们的腹部,也会堆积在我们的肝上。脂肪肝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按照中医的道理讲,脂肪肝也是一种“积”。捏积的方法在临床上能够治疗很多种这类病。
捏积顺序有讲究
捏积能很好地调节我们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积可以调理我们的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强身健体。捏积疗法具体怎样来做呢?
捏积,也叫捏脊,捏的是我们的背部。因为中医学上讲后背为阳,我们的背部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脉:第一条是督脉,第二条是膀胱经。督脉就在人体背部脊柱的位置,中医讲督脉是诸阳之会,统领人一身的阳气。小孩消化不良,面黄肌瘦,我们从尾骨上沿着督脉一直向上去捏去提,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消积化食,生发阳气。第二膀胱经的巡行线从我们的眼睛开始,起于睛明穴,一直到小指的外侧终结。这条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条经脉,此经上总共有六十七个穴位,大约占人体总穴位的六分之一。膀胱经主治什么呢?古人说:“六十七穴膀胱经,起与睛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凭。”膀胱经不单可以治疗腑症,连脏症都可以治疗。所以我们在临床治病时就沿着膀胱经进行捏积。
五脏六腑出现积聚的时候,我们的后背上会形成一个相应的反射区。
人七岁以后,气息的运行从先天完全转化成后天,气的运行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正常是从上向下运行,我们捏积时也是按从上向下的顺序。如果功力深厚的人给人捏积时可以从风池穴向下捏,但我建议大家从大椎穴向下一直捏到长强穴,长强穴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尾巴骨那个部位,它不单纯是一个点,应该是一个区域。
找对穴位,事半功倍
我们后背的背俞穴有一个点叫膈俞,它在脊柱旁开1.5寸这条线与肩胛骨下缘平行线相交的位置,左右各一个。膈俞穴是膀胱经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在针灸学上讲“血会膈俞”,说明膈俞是全身血会之地。如果一个病人是肝郁气滞,摸摸自己的耳朵觉得某个点有压痛或者是变厚变硬,这时我们除了要按压耳穴,还可以配合着点按后背的膈俞穴,这样肝郁气滞的症状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因为“血会膈俞”,所以在临床上碰到气滞血瘀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刺激这个穴位,捏也可以,点也可以,按也可以,揉一揉也可以。
有的患者肝郁气滞的表现在背部反应出来不是一个点的压痛,而是一个大包。如果患者在后背有个很大的包,按揉它也不消散,那我们就先给患者做个梳理调整,捏一捏,找一找问题在哪儿。最后我们会发现通过委中穴可以治好背部的肿块。为什么呢?因为中医里有个关于穴位治疗的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就是说不管我们背上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可以从委中穴着手治疗。委中穴就在我们膝关节的后边,俗话叫腿凹子、腿窝,解剖学上叫做腘窝。我们有时会发现委中穴这个部位有一个很高的隆起,我们可以在这儿用扎针、点穴治疗,治疗后当天,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背部的大包消了三分之二。
文章来源:节选于《养生就是养阳气》一书 作者:武国忠北京著名中医师
脊背是面向太阳生长的大药
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最害怕淤积。
只有脊背这个枢纽通了,气血运行通畅了,才能带走淤积,滋养全身,祛除疾病。所以,捏脊能治百病。
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看医书时,忽然掩卷沉重地说道:“人体的五脏六腑都连在背上,而我们国家的刑罚中有一条是要打犯人背部的,这不是会把人打死吗?”于是他颁布命令,不能再打犯人的背部,改为打大腿和屁股。
确实,背部是人体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位,尤其是脊柱,是人体的中线。脊柱是大脑的延伸,大脑通过脊髓指挥全身的活动。脊背是督脉循行的部位,为什么叫“督脉”呢?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管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脏腑。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都分布在膀胱经上,生长于督脉两侧。所谓“俞”,就是“输”,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脊背是向阳生长的治病养生的大药田。
如何使用这块大药田呢?我在这里为大家首推捏脊。具体做法:俯卧在床上,全身放松,让您的家人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在您脊柱两侧连皮带肉地捏起,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一天捏一次,一次捏5遍即可,一定要长期坚持。可以让家人帮您观察,每次捏完脊都可以看到脊柱两旁明显发红,这说明捏脊捏到位了。
其实,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最害怕淤积,而我们平时负重、伏案,时间久了就会使这个主干道出现淤积,于是要么出现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头痛,要么使身体其他部位的气血供应失调,造成泛滥或干涸。只有脊背这个枢纽通了,气血运行通畅了,才能带走淤积,滋养全身,祛除疾病。所以,捏脊能治百病。
安徽合肥有一位老人,在报纸上看到了周尔晋先生传授的捏脊法,连续捏脊两个月,不仅颈椎病、腰椎病症状消失了,连肥大性痔疮也好了。
宣城有一位摘除了胆囊的女患者,失眠、头痛、不思饮食,痛不欲生,按此法连续捏脊3个月,配压足三里、三阴交,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我有个朋友,心脏有点儿问题,每天临睡前就会出现心绞痛的现象,我仅给他捏脊一次,并辅以按压耳穴,当晚他的心绞痛就消失了。
捏脊对于肝胆病疗效尤为显著,我的一些患者还通过坚持捏脊来作为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效果非常好,被人们视为奇迹。
此外,利用脊背这味大药还有另一种方法:推脊。这主要适用于小儿,是退热的绝招。具体做法:让孩子俯卧,家长将食指、中指并拢,在孩子的脊背从上向下推,如下图所示:
推背一般以200~300次为宜,家长在给孩子推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迅速,还要注意力道,不能搓伤孩子的脊背。凡是出现发热的孩子,家长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治。当然,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还要配合捏脊、压耳穴和四肢穴等手段来治疗,具体分法我将在后面详细讲解。
文章来源:节选于《人体自有大药》 作者:武国忠 北京著名中医师
给孩子按按这些穴位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4月25日
□ 李尤佳 河南省中医院
想让孩子长高,除了多给孩子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很多家长不知道,还应该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的穴位,通过穴位的按摩、经络的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全身气血的营养,按摩不但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事半功倍,而且按摩简便易行,孩子更易接受。河南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焦乃军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几种简单的穴位按压和推拿方法。
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指、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循行路线,内侧为三阴经循行路线,“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小孩十病九烧,这些错误的物理降温可能要命
2015-12-09 10:40生命时报
小孩子十病九烧。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低烧时,先给他物理降温,但可能不知道的是,错误的物理降温可能要命。前些天就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名家长用白酒给9个月大男婴擦身退烧,导致其心跳、呼吸骤停,命悬一线。
我们要知道,发热既是一种疾病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或体内某些物质释放增加,产生发热效应时,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血液循环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身体产热。同时,外周末梢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又令身体散热减少,进而引起体温上升。一般认为,肛温38℃以上为发热,口腔和腋下温度比肛温分别低0.5℃和0.8℃。发热是机体在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以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但持续高热可能增加心肺负担,损伤细胞、器官功能,诱发过度免疫反应及惊厥等。
发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最常见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否进行退热需视情况而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常,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小儿,即肛门温度达39℃或以上。对于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的中低度发热,可以适当物理降温,但物理降温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酒精擦浴。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可以适当使用低浓度酒精温水溶液(20%~30%)擦体表,重点可擦拭颈侧、四肢大血管走行的部位来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3个月以内的婴儿不适合擦酒精降温。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用酒精擦浴易使婴儿经皮肤吸收大量乙醇,从而发生酒精中毒,诱发惊厥等不良反应。酒精蒸发迅速,宝宝体温下降过快,还可能出现体温过低、打寒战等问题。小婴儿,尤其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更不完善,体温极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发热时可适当给他解开包被,减少衣物,方便散热。同时,适当降低室温。一般过一会儿即可使婴儿体温降至38℃以下。如果不奏效,可以适当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体温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皮肤破溃或酒精过敏的孩子,更要严禁用酒精擦浴。
2.冰枕降温。将冰袋、冰枕、退热贴或凉毛巾置于额头上或脑后,如果没有现成的,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应用,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冰枕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冻伤皮肤。冰枕降温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现象,应立即停用。但6个月内的婴儿不适用此法,以免过度降温。孩子体温处于快速上升伴有寒战阶段也不宜用此法,因为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皮肤表面的温度是降低的。如果用冰枕降温,可使外周血管进一步收缩,可能发生周围循环不良,不利于机体散热,甚至使体温进一步升高。此时要注意婴儿肢体的保暖,可多喂些开水。
需要注意的是,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发烧时,一定要更加积极、及时地给他退烧,甚至要在体温还不到38℃时就开始退烧。可以口服药物,同时也可使用物理降温法,比如在温水中加点酒精擦拭全身,特别是有大血管的地方,如腋窝、颈侧部位、腹股沟等处。有些老人喜欢给孩子捂汗,以为用这种方式可以退烧,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因为越捂,身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体温就会越高,对身体的危害越大。过度捂汗还可能发生中暑、捂热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除了物理降温,对于发热伴畏寒无汗的孩子,可喝点姜汤,以促进皮肤和血管散热。▲(解放军306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郑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