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白 顾少情深不晚:第七课 《论语》文化思想精华(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3:50

第七课  《论语》文化思想精华(二)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论语》文化思想精华(1)

一、《论语》论学

二、《论语》论仁

三、《论语》论孝

四、《论语》论交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论语》文化思想精华。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

四、教学内容

 

第二节    《论语》文化思想精华

   

一、《论语》论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贤,是中国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关于学习的精彩论述,体现出高超的智慧,并影响了几千年来的莘莘学子。他的有关学习的名言,内容也很丰富。

如有的谈学习目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学习是为了追求“道”和“仁”。

有的谈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要虚心好学、广泛求师、凡事发问。

有的谈学习方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善于思考。

这里,我们以高伟、吴春明的论文为重点,谈谈孔子论“学”的三重境界。《孔子论“学”的三重境界》说:《论语》开篇即论“学”,可见“学”的重要性。但“学”的重要性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不言自明的,而孔子之论“学”,并非纠缠于“学”的重要性本身,而是别有深义地阐释“学”的心灵体验。

“学”的第一重境界是根本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领会大道而能时时践履并感到“行道”之怡然自得,这是“学”的最高境界,是“学”之本体,是“学”之目的,亦是“学”之根本法门。《论语》非教科书,亦非教师指导用书,而是一种生活道德哲学的叙事。孔子之“学”不是“学习”知识,而是领会人生大道理。“习”在这里并非温习,而是践履。“习”之繁体为“習”,是会意字,“上羽下白”,取雏鸟自己扇动双翼练习飞翔之意,实意为领会大道之后的践履和实行。“为仁由己”,体验行道之乐,“学而时习之”,是君子求“学”的止境。孔子开篇就强调践履的重要性,故“学而时习之”实为孔子实践哲学及人生哲学之总纲。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一句充满人情味、中国味的话,浅显而蕴含深刻,平淡中孕育真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孔子的教育哲学里面,师朋相与为一并不须臾相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自远方来的“朋友”,不是那种有一面之缘、可以随便打打招呼的“熟人”,而是可以“师”之的同道。儒家思想注重入世为人,多交善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说有远方的朋友来相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我对仁的努力追求,感染了他人,二是有善友从远方来,正是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此一境界彰显出良师善友对增进一个人道德学问的重要性。
  “人不知而不愠”是夫子之“学”的第三重境界,是“学”的结果。“我”之所以不恼怒,是因为“我”知道“我”所作的乃是对“仁”的坚持,既然人生的意向已定,当然就不会以别人的态度为意。如果对外界关注太多,反倒可能有损怡然平和的心境和道德上的反观自省。“不愠”即是反观自省求其自在圆融,此正显夫子一贯倡导的“忠恕”之道。夫子哲学中的“恕”的观念一直贯穿中国文化传统的终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健思想,“浩然之气”的丈夫观念,“堂堂正正做人”的人格哲学,“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头颅掷处血斑斑”的悲壮,“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实质上都是以人格的独立自主为价值内核的。今之学者多论中国文化传统的人格依附,殊不知真正的“君子”“士”,哪个不是以人格的卓然自立而彪炳千古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愠”即是能“恕”,能“恕”方能平和,平和方能心定神宁,心定神宁才能居敬持志。立志而“仁”,关键不在“人”是否“知”己,而在于自己是否对“仁”执着如一。
  总之,孔子论“学”的三重境界,并非有高下之别,而是体相用三者的无碍圆融。另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夫子论“学”,首倡其“乐”。这是中国文化重“乐感”、重心灵体验与证悟的具体体现。“乐”绝不是轻巧浮华。“乐”乃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夫子在此所言的三种“悦”,均是内在的怡然之乐、充实之乐。在此处,“悦”是本体性的,而非心理性的,是存在性的,而非知识性的。夫子论“学”之深意,不可不察。

道德养成及道德教育对教育者来说多是件苦事、难事。然则恰恰唯其“苦”与“难”,方彰显学习与教育的价值。在《论语》首句中,孔子所启示的“苦难”救赎之道有四:

一是要“学”,即学习、领悟人生的道理(好学近乎智);

二是要“习”,即对所领悟的道理要亲历践行,习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力行近乎仁);

三是要“有朋”,即求其善友共学同行,切磋琢磨,共同进步;四是“不愠”,即不以别人的态度为转移,卓然自立,反身而求,居敬持志。这里,“学”是前提,不“学”不足以知“道”。“习”是途径与目的的统一。“有朋”是对道德的增进不可或缺。“不愠”则是求其内在的自在圆融和怡然自得。而“乐”之体验贯穿始终,作为学道、习道是否有“得”之证据。品德养成和道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放下私心,于苦难中砥励,于反复中增进,于凡庸中立志,才能有所成就。

 

二、《论语》论仁

孔子的学说就是“仁学”,其核心就是“仁”。孔子论仁,都是因人因事因时随处指点,以使学者对之达成一种切身的了悟。《论语》中言及“仁”有105次之多,贯穿于忠、信、恕、勇、礼、孝、恭、敏、宽、惠人生诸德。人事纷纭,“仁”有多层面:自低而言,是人心别于兽心的大本;从高处说,则可扩充为尽善的全德、至高的圣境。故孔子所求之道,总谓之“仁道”,所修之德即“仁德”,所行之政为“仁政”。以仁与不仁论人之贤否与事之善恶,是儒家与其它诸子百学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孔、孟原儒与后世君主专制御用之儒的本质差别。

相偶不相残、相亲不相害的觉悟,是周公“敬天保民”的深化,将氏族血缘的“亲亲”之情升华为“爱人”仁民,才成为淑世之道,为中华人文奠定了深厚牢固的人本基础,具有永久价值。朱熹概括得极好,仁即“心之德,爱之理。”丧了仁,人必因残忍而沉沦,人世将比动物界更卑劣丑恶。总之,无论一身与一国,不管文明成果与血腥罪恶,都证明把他人当人待,始终是个体生命的根本需要,也是群体和谐的基础,永远可作人世的基本准则。孔子教仁,没有给人生施加任何非人性的约束,仁学不过发现了人之为人(非野兽与家畜)的真理,肯定人性的高贵价值,指示为“仁”的有效途径。

纵观世界各宗教与国教,也多以“爱人拯世”相号召,虽各有其道且有其效,然而教主圣君莫不以唯一救世主独居其尊。人如欲得救,无不以绝对信仰其主义教言、无条件服从其组织戒律为先决前提,倘或心有所疑,行未尽从,必以教规戒律严惩不贷。其意虽在“爱人救苦”,其狂迷却为“神圣”不为人生,终不免于“爱我主,忠我君”之专制奴役公式。近两千年世界宗教圣战祸害叠起,而中华独无,一直行君权专制而思想文化仍昌明者,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仁道,而绝不借助身外神威,不党同伐异,无清规戒律之制人,只是教人自识生命固有的高贵本真,纯粹为人类亲和共处的自身需求。孔子从不承认自己是救世圣主,只是彻悟人类生命的普遍价值,彻底脱离动物的低俗趣味的最早最高的觉悟者。不同于神学又高于一切物欲的仁学,是中华智慧对人类思想宝库最有生命力的贡献。

今日看孔子仁学的卓绝智慧,不在他能提出“仁者爱人”的原则,而在他能站在“天地之性人为贵”的高度,指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行仁先修身、爱憎以公等一套普遍可行的切实方法。从荀子到汉儒清儒至今,对仁学的最大曲解,要在以尊卑之礼阉割、吞没推己及人之爱。因此学习《论语》论仁,应着重领悟孔子的行仁之方与仁为礼本两方面。

 

三、《论语》论孝

孝,在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中,是一原发性的核心观念,“善事父母”是孝的基本含义。在古代,孝不仅被看作是一种家庭道德,而且被泛化为个体、政治、社会道德,有立身、事君、处世等宽泛的衍伸意义。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炼,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嚣的世事与人情。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延续传统理念的基地,我们的生命意涵从中得到滋养、成长、成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从中得到启发与实现。因此,体会爱自亲始,甚至推己及人,这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与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显人性与真正的自我实现。
  长期以来,孝道能充实自己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唯有从关怀自己生命的立足点——家庭做起,人生的价值理念才能建立,并给自己的生命赋予志向、意义、内涵。历史告诉我们:长远来看,我们在家庭中最容易流露真性情,真纯的品德是在家里培养出来的,品德修养的基础当以孝为首要。唯有从家庭开始,先和谐根本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融合于更广泛的群体社会。孔子和孟子对孝道体验特别深,所以也都清楚强调:人生须以孝德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2002年8月20日《光明日报》肖群忠的《孝的当代价值》认为: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在古代,孝被看作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能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会真心实意地报效国家?因此,孔子坚决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亲亲”启蒙,是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把“亲亲”教育视为爱民爱国教育的基础,提出作为少儿道德启蒙教育和成人道德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
  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素质,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寻找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或出发点是重要的。虽然家庭道德,孝道已不能占据像古代那样的地位,但每个社会成员仍要在家庭中生活,仍具有为人子女的身份和角色,因此,孝为德之本,教之本,从而也是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在当代社会,我们更应注重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道德,而不是家庭私德,这当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古代视孝为一切道德的基本,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想。以此为鉴,在对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孝道,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显然是更为基础的工作。

  四、《论语》论交友

《论语》中谈交友之道的不是很多,但是也能清晰的映射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首先是对朋友的选择,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许多人读到此处都不理解,甚至觉得孔子交友范围太狭窄,有些自视清高。但仔细分析后并非没有道理。孔子曾说过:有仁德的人,一定有人与之为伴。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不如己者”,并不是学识上不如自己,真正的“不如己者”,是那些道德品质恶劣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许多人都在许多方面超过了自己,那么交友的范围就很广了。孔子的“无友不如己者”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他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强于自己的地方,并和他交朋友,从而使自己受到好的影响而进德修业。

《论语》中,孔子还谈到了交友的三个原则: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就是说,是要与诚实的人、正直的人、有见识的人交朋友,不与虚伪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对交友对象的选择十分明白: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就是说作为朋友应当为人正直,因为诚实耿直的人才有诚信,才懂得重情义。作为朋友,还应当有宽容之心,能接纳他人,包容和谅解其不足。作为朋友,更应当博学多闻,见多识广,具有丰富的阅历和不凡的见识,这样高素质的朋友才会对自己有帮助,有教益,这就是所谓近朱者赤。孔子所论的交友三原则,言简意赅,意蕴深邃,确实发人深省,能启迪人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练就一双慧眼,结交生活中的益友,为人生旅途上有知己相伴相随而作出明智的抉择。

 交友是人生的必修课,怎样交友是每个人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个人都应该有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有失败的教训,《论语》当中这些关于交友的良言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只要我们认真地实践孔子的观点,就一定能找到真诚的友谊,在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前进。

作业题:

1、搜集20则出自《论语》一书的成语,考察一下今义同原文意义有何差异。

2、阅读《论语》,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能够激励自己求学成材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原句各5条,写一篇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