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tai avtai在线福利: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35:14
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少有的伟人。他着处于艰难的由君主专权到君主分权的衰微世道,也有着上古传统文化断裂而带来的心灵撕裂的深切感受,但更是一个将其思想和生命重新熔铸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坚韧的行动者。思想和行动的完美统一构成了孔子特殊的风范和魅力,一生积极入世孜孜不倦地寻求并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治平之道。因此,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们集体智慧结晶的传世文献《论语》就成为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实践人生的真实写照。 春秋时期,随着氏族贵族体制的衰落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问题,即人类个体的价值、尊严和思想行为方式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从《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语中,理想人格“君子”的描述就达百余次之多。在孔子的时代,君子有着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一是指兼具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这两种基本含义在《论语》一书中虽都出现,但更多的却还是后者之义。孔子之所以多次强调君子,张扬君子风范,是因为君子学说是其仁道思想的具体体观,目的就是实现一个“尊尊、亲亲”的和谐的“人”的理想社会。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是有鲜明界定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兼具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的人中楷模,具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的德性。这种君子型理想人格是尧舜禹汤等圣王已经做到的,也是人们经过自身修养和追求所能达到的。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这样的君子虽然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但为禄而学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高的人生追求,比求禄更重要的是“谋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道”是君子的人生原则和理想,“谋道”是其生命意义之所在,“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可见,孔子对道的追求达到了竭力尽心的地步,唯如此才能力倡君子风范,使人们都成为严格修养的君子,从而努力地改变“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 孔子的君子之“道”的具体内容是丰富的,凡是与君子修养有关,能为缔造一个“人”的世界服务的,均可纳入其中。这主要归功于孔子对《周易》中“人道”内容的发展。《周易》中,“人道”的具体内容是“仁、义”,而孔子又将“礼”纳入其中,从而丰富完善了“道”的内容。因此,“道”的主要内容由“仁、义、礼”等构成。这三者关系是,“仁”是一种内在精神修养,是动力因素;“礼”是外在言行规范,是静态因素;“义”则是一种偏于内在修养的中介因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仁”主要包括“德”,对人态度、对已态度等内容,“礼”主要包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及要求等,与“义”有着相似中介作用的是“学”。 “仁”是孔子君子成就风范的基础,君子风范的一切特征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说明了“仁”是君子的动力因素,它能把君子的所作所为变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欲求,从而使人能在相对自由的精神状态中修养自己而少有苦行僧之惑。“仁”的具体内容是德,待人态度和待已态度等。 德在“仁”中是一个基本前提,与君子其他修养有密切关系,“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孔子忧虑“德之不修(《述而》),为此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君子的首要条件,如他评价南宫适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对人态度问题,《论语》中的论述是很多的,“爱人”,“忠恕”,“温、良、恭、俭、让”(《学而》),“恭、宽、信、敏、惠”(《阳货》)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可见君子是超越了个人私利的利他,这种利他是对待他人要予以关心和帮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也是宽容和体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些都表明孔子在处理自我和他人关系上,具有一种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的精神和态度。 对已态度主要体现在生活欲求、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之中。孔子认为生理生活要“欲而不贪”(《尧日》),要有“君子无所争”(《八佾》)的“坦荡荡”的谦和敦厚,还要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的言行要求。 孔子的君子风范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规范“仁”与“礼”的“文质彬彬”的有机统一,“克已复礼为仁”(《颜渊》)正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君子风范内在精神的“仁”虽以修养而成,但它必须通过“礼”的外在规范才能显现出来,从而完成对“道”的追求。作为君子风范外在规范的礼,是指规范君子一切言行的准则。“礼”在孔子生活的那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尤为重要。孔子向往“郁郁乎文哉”的周礼,在继承的同时又加以损益,使其较之前几代更丰富完美,更适合于君子的外在规范要求。在实际的行动中,孔子强烈反对士大夫僭越礼制行为,认为士大夫越礼是私利追逐和道德堕落的体现,发展下去会破坏整个社会秩序,因此要求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从而成就君子风范,实现儒家大同理想。 “义”与“学”是作为内在精神“仁”与作为外在规范“礼”的中介作用。“义”即合宜合理,它是君子风范的一个重要内容。“义”依“仁”而存,凭“礼”而显,是将内质的“仁”转化为外在的“礼”的一个必要介质,故孔子十分重视它。孔子说:“君子以义为质”(《卫灵公》),将“义”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并且把“义”看作是提高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主忠信、从义、崇德也”(《颜渊》)。君子“义”的获取方式是“学”。孔子虽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季氏》)的天才论思想,但他并不十分看重它,而是极其重视靠后天的学习来成就君子风范。他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并办学授艺,都说明了这一点。孔子君子风范中,“学”的总要求是“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只有博学,才能完成君子风范的内质修养,才能实现理想政治。 孔子赋予“君子之道”丰富内涵的同时,也提出了成就君子之道的要求和途径。他认为君子要做到安贫乐道,即“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与也。”(《里仁》),还要正确处理仁与不仁的关系,及救世与修身的关系。孔子反对楚人接舆、荷莜丈人等人的“隐”身世外,而主张君子应积极走上仕途,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为了实现君子自觉重建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目标,孔子倡导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促进,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卫灵公》)。 春秋末年是中国历史发生急剧变动的时期,旧的社会秩序正在走向崩溃,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君子思想的提出在孔子那个动荡时代尤为重要,它反映了孔子等君子的政治觉悟的觉醒,表达了社会转型期里个体的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坚守人生原则和理想,并为重建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而奋斗的思索和期盼。孔子围绕这一问题的所思所言,虽然已成历史,但其中包含的某些精神和思想观点,对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社会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君子”这个概念在孔子的心目中有很重的分量和极重要的位置。在古代,君子与士的含义相近,甚至就是一个意思,有时合称“士君子”。仅就《论语》20篇522章15386字(不包括重文186字)而言,孔子直接提到或与他的门人学生谈到或他的弟子们转述的关于君子的有87章,谈及士的有9章,这两种加起来近100章。据杨伯峻先生考,“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过107次,“士” 这个字出现过15次,两者相加共出现122次。《论语》虽不是章章皆讲君子,但是每篇必讲君子,而且有的篇会很集中地讲到君子。从第一篇学而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最后一篇也就是第二十篇尧曰最后一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谓《论语》以“君子”开篇,以“君子”收篇。或许是孔子的门人弟子当时编述《论语》时的有意安排,或许仅仅是一个有意味的巧合,可以说“君子”这个概念在《论语》中是首尾相顾且贯穿始终的。就我所看到的讲《论语》和孔子的书中,还没有人这么讲过。在某种意义上,《论语》就是一部君子之书。

一、什么是君子

君子这个概念不是孔子的发明,在他之前,人们就使用这个词。先秦的典籍里使用很普遍。古人一直讲,到清代也讲,后世的讲法,主要是着眼于道德高下。这是后起的概念,是孔子以来的概念。孔子以前不一样,至少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据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讲到,君子本来的含义,是贵族社会的成员,甚至包括女成员。贵族社会,上有天子、公侯,下有卿大夫和士,君子是这类人的统称。特别是士,更是这个词所指代的基本人群。与君子相对的一个词是小人,它的本来含义,是指贵族社会以外的人群,特别是所谓庶人,在《论语》中和它大致相当的词还有民、众等,含义比较中性,不太有贬义。小人在《论语》中则有贬义,是一个负面的概念,诸如生活贫穷,地位低贱,愚昧无知等,它讲的是出身的不同,以血统的高贵和低贱来划分,是一种阶级概念。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坏乐崩,贵族传统开始衰败进而全面崩溃,君子的概念发生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孔子为君子重新定义,把君子分为身份君子和道德君子两种。身份君子指的就是衰落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后代,比起他们的祖先,无论富贵、道德和学问都不如,甚至还有些堕落,不像贵族,但有这样一个身份。还有一种人,他们是没落的贵族子弟或与他们沾亲带故的下层游民,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越来越没出息,默默无闻,被社会忽视和遗忘,但也有一大批人,从社会底层走出来,成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虽然出身贫贱,但道德学问反而比那些贵族还要好,这也是孔子想以古代标准重新塑造的真君子和新君子,他们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君子,而是道德君子。《论语》中提到的君子,绝大多数是指这种君子,孔子和他的学生,主要是以这种君子为目标。

二、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

《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谈到君子的话,好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经常为人引用的,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孔子关于君子的话有两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话已经传递给我们一个君子的初步形象,那么,作为君子,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就《论语》中提到君子的篇章梳理了一下,以我的理解,用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话来作证据,看看孔子心中的君子,现实和理想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君子是勤学好问之人。

学习在孔子心中是头等大事。《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这件事,在《论语》中也是贯穿始终的,而且也贯穿了孔子本人的一生。我们常说一个成语“夫子自道”,这就是从孔子和论语中来。孔子常常以自己为例来谈学习这件事,比如,最有名的一段是“吾十有五志于学”,其它如,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有“每事问”的学习劲头,即使快到晚年(古人到50岁就算晚年了),他仍然惦记着学习,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君子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种老老实实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是一种如饥似渴的劲头。他以不幸短命死去的颜回为例,好学应该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他的弟子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提到的“吾友”可能就是颜回,这是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还以自己为例:“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以“我知道什么”作为他的著作的名字,智者愈学,愈觉无知,愈能虚其心,这也是那些虚怀若谷的大家常常以仰望的姿态看待常人的缘故。

在孔子的时代,君子应该学什么?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他对儿子孔鲤(字伯鱼)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那个时代,学文、学诗、学礼、学乐,是一个士君子重要的功课。诗文礼乐,这是向书册学习,固然重要,孔子的学习观不仅如此,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的学生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能在做事情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这都是重要的学习,这也是后人讲的读有字书和无字书,这就可以称为好学。按子夏的话来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一再讲好学,那么好学有什么好处和用处?他未直接讲,倒是很严肃地对子路讲了不好学的坏处,“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他看来,人不好学,对仁、知、信、直、勇、刚等品质会有损害。

君子是独立思考之人。

君子不仅要好学,而且要深思,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如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言:“未经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么,君子应思考些什么?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应该有很强的自我反思能力。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对司马牛说君子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他对子路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君子是闻过则改的。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因为是经常反思、扪心自问的,因而他对自己的人生是设置有戒律的,比如,三戒、三畏、绝四。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是担当道义之人。

君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君子对道义有自觉的担当,也就是鲍鹏山教授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讲的“价值承担者”。君子闻道之心甚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志于道,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在乎天下有道还是无道,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君子安贫乐道,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君子追求的道是落到了孝悌、仁义、忠信等上面,其核心是仁。清代著名学者阮元考证《论语》中有105个仁字,李零教授认为应该是109字。比如和孔子长得像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为了坚守这种价值,极而言之,可以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理想谁都有,能够坚持下来并不容易。用《论语》中的话来说,比较典型的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君子是可以托付幼主,可以托付国土,事关大节能经受考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要想达到仁,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应该选择什么路径?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对子张说了一个“五字诀”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按孔子的说法,在天下能做到这五条,就可以称得上是仁。

有爱就有恨,有喜欢的就有厌恶的。孔子认为君子“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君子憎恶四种人:说人坏话、诽谤上级、勇而无礼、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本人有自觉的道义担当,他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仪封人,卫国边境小城的一个管封土植树的小官见过很多君子,直到见到孔子以后,他极为佩服地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不用担心,“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孔子就是道德的标高,是价值的化身,是上天派来行教布道的。因而,几千年过去了,孔子仍然可以说是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与象征。

君子是躬行实践之人。

孔子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光说不练,主张君子学而思,思而用,担当道义也好,承担价值也好,追求真理也好,是要落到具体的人生实践中,是要行动的。因而,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如言过其行,君子的内心应该感到羞愧。为什么羞愧呢?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苏东坡有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子路,孔子讲“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对子贡,孔子说君子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讲到自己,孔子很谦虚地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并不好下非此即彼的判断,我以为,在孔子心中,知不易,行亦不易,或如后世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才是。

、在孔子心目中如何才能成为君子

春秋之世,礼坏乐崩,孔子有极深的担忧。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如何修德、讲学、闻义、改过?他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志于道,熟习于德,亲近于仁,游心于艺)具体而言,他对郑国的子产说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我理解这是对当时的贵族和身份君子而言的。他还讲过一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不过在子贡的眼里这是“夫子自道也。”我理解这是对道德君子而言。作为一个君子,要仁智勇兼有,忧惑惧皆无,这是极高的标准,连孔子都谦虚地说他自己达不到,一般的人要达到这种境界更谈何容易?不过在《中庸》里有这么三句话,也是孔子说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按这三句话去做,或许能够慢慢接近君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下《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引用《诗经》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并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而,我谈论孔子和他心中的君子,也是这样一种心情。许多大人物、大学问家说过孔子和《论语》的好话,毛主席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记得最深的是梁启超先生所言:“《论语》如饭,最易滋养。《论语》一书,字字精金美玉,实人类千古不磨之宝典。”最后引在这里,再次表达对孔子和《论语》的敬意。

 

孔子眼里的君子标准          读过《论语》的人都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君子”,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将它作为做人的标准,说谁谁是小人,某某人是真君子。但是“君子”到底有什么标准呢?“君子”这个词在《论语》里出现了上百次,“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做人人格标准,我把孔老夫子对“君子”所描述的言语和界定说个大概,有以下几个层次的要求:
   (一):做一个善良的人,君子的力量始于一个人的人格和其的内在思想。
   (二):君子要有“仁义”的博大胸怀,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仁厚宽和了,才可以做到不认真计较个人小的得失。
   (三):一个真君子要做到内心“仁”,“智”,“勇”,只有做到了这些从而也就没有了“忧患”,“疑惑”和“恐惧”了。
   (四):君子的做人标准是要做到不苛责外在的世界,把有限的人生精力用在反省自我,苛责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对自己要求多一些,对身边的人就会厚道一些。
   (五):君子要有悲天悯人之心,包容和怜悯别人的过错,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思想上看问题,所以,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六):君子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素质提高,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不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他也曾经对他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也就是说做人要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不要惦记着眼前的一点私利。
   (七):君子不仅要是一个好人,还要有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孔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于为士矣!”(<<论语.宪问>>);还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八):君子谋求利益不可以不走正路,走正路和走捷径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孔子曰:“君子喻义,小人喻利”(<<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小人和君子每天心里惦记的东西也有所不同。
   (九):君子是合群的,内心是庄重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孔子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十):君子胸怀坦荡,坦然无私,能够平和,以善意和所有人走在一起;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十一):君子的言行是不会自己要做的事和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的,而是把事情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说。这就叫“先行其言而后行之”(<<论语.里仁>>)。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这个词虽在<<论语>>中出现了上百次,而它的道理却是朴素,温馨,和谐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当下要学,要做的。目标和理想既是高远,也是遥不可及的,只有把目标和理想存在我们心里,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人生道德修养,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