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kthis欧美:畜牧产业化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2:55

我县畜牧产业化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畜牧产业化开始起步,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2种发展模式,峨边特色的山区畜牧产业发展道路开始显现生命力。


    一、运作方式
    (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向阳食品公司和三山养殖合作社、晟祥肉食品加工厂和铖祥养殖合作社、明顺养殖场和绿峰养殖合作社等为代表。公司为区域养殖带头人,组织周边农户组成专业养殖合作社,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订购种苗、统一购买饲料、统一检疫防疫、统一销售产品、统一品牌包装和统一环境处理,以此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在这种产业利益格局中,公司是主导、合作社是纽带、基地是场所、农户是主体;公司通过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种畜、生产物资、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农户的产品通过合作社由公司负责收购、加工和营销,利益分配由公司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
    (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以先锋种养殖合作社等为代表。与第一种模式的区别在于,这种模式凸显了基层组织即支部带动群众致富的特殊作用。在这种产业利益格局中,支部是组织者、合作社是主导和纽带、基地是场所、农户是主体,支部提供组织保障,是服务者,不是生产经营者,不分享产业利益。

 

    二、基本优势
    (一)有利于公司和合作社发展。一是壮大规模。公司通过合作社带动社员养殖,很大一部分养殖成本由社员承担,极大减少了公司的养殖投入,社员无形中成为公司的一部分,社员不断扩大,公司就不断壮大。二是保障原材料。公司畜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除自身拥有的养殖场提供外,其余大部分由合作社社员提供,确保了原材料供应。2010年,绿峰养殖合作社向公司提供了4000头优质仔猪和2吨优质猪肉,三山养殖合作社向公司提供了160头优质肉牛,晟祥食品加工厂从合作社社员中收购了8吨优质猪肉产品。三是保障品质。公司通过合作社,对社员养殖的品种、饲料、环境、方式、卫生、防疫等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加工、包装由公司独立完成,确保了加工产品的品质。四是盈利做强。2010年,明顺养殖厂收购合作社社员生猪生产腌腊猪肉香肠3吨,仅此项销售收入达到30万元;向阳食品加工厂收购合作社社员的优质肉牛,通过牛肉火锅店和生产的开袋可食牛肉干达到50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
    (二)有利于农户。一是降低风险。“公司围着市场转、农户围着公司转”,由公司和合作社直接面对市场,养殖户一般不直接面对市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销售什么、怎么销售均由公司负责,社员承担的市场风险较小。二是减少成本。社员养殖的种畜、饲料由公司通过合作社统一提供、送货上门,在价格和运输上节省了费用。三是保障技术。社员养殖的技术服务由公司通过合作社给予保障,免除了养殖疫病防治和技术指导的后顾之忧。四是增加收入。入社社员与邻近未入社社员相比,养殖收入明显增多。初步测算,2010年绿峰养殖合作社社员养一头猪多收入110元,三山养殖合作社社员养一头牛多收入250元。


 

    三、初步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峨边特色的山区畜牧产业。2010年全县畜禽出栏生猪13.79万头、牛1.32万头、羊2.8万只、家禽35.91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51亿元,初步形成了峨边特色的山区畜牧产业。一是两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二是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公司进行标准化示范养殖并带动农户养殖,然后收购农户养殖的优质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推向市场,初步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畜牧产业链条,畜牧产业在三个环节上增产增效,呈现现代畜牧业特点。三是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明顺养殖场探索推广“规模养殖场-沼气配套-有机肥料(能源)-特色种植园”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探索发展生态蔬菜养殖加工,形成“猪—沼—菜”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先锋养殖协会利用荒山种植竹林,再利用竹林的良好生态自然放养跑跑鸡、跑跑猪,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四是山区生态品牌。体现山区生态优势,以天然、绿色、健康为特征,培育峨边畜牧产品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向阳食品加工厂利用“峨边花牛”地理标志品牌,推出特色牛肉干、牛肉香肠,产品远销成都、北京,广受市场欢迎。先锋种养殖合作社生产的跑跑鸡,每只市场销售价格同比高2至4元。目前全县建成优质肉猪养殖小区4个、标准化养殖场6个、规模养殖大户634个,获得部(省)级无公害畜产品5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5个。
    (二)培育了一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向阳、晟祥、明顺等,专业合作社包括三山、绿峰、先锋、铖祥、宏源等,拥有会员1500余人。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规模逐步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明顺养殖场可年出栏4000头,产值400万元,通过4个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612户;晟祥猪肉食品加工厂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20万元,产品进入乐山华联、乐山三八商场和五通桥红星商场等超市;向阳食品加工厂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带动社员106户。
    (三)带动了群众发展畜牧产业增收。2010年,全县农民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5.7元,畜牧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重点渠道,入社会员畜牧增收尤其明显。2010年,绿峰养殖专业合作社出栏生猪、仔猪共6300头,带动108户合作社员户均纯收入1.53万元;先锋种养殖协会带动农户发展跑跑鸡3400只,300余名农户户均增收900元;铖祥养殖合作社出售优质LY母猪500余头、LY商品仔猪600余头、商品肥猪2000余头,带动114户养殖户户均增收5000元。社员增收的渠道有:一是减少成本增利。由合作社提供的种畜、饲料、药品等低于市场价格,社员的生产成本降低,收入相对增加。二是订单让利。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购销定单,以高出市场的价格回收畜牧产品,确保社员销售产品增收。三是劳务得利。公司在青饲料种植、畜产品加工过程中,可吸纳部分社员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四是按股分利。会员以土地、技术、物资等入股,按入股份额实行分利。先锋种养殖协会运作中,村民以土地、生产管护入股,占25%的股份,协会以种苗、技术、资金、销售、市场信息入股,占75%的股份,超过基本保护价值以上的收益按股分配,社员可分得入股红利。五是二次返利。公司或合作社会将盈利部分返还给协会或会员,使社员分享二次利润。三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养牛农户进行二次返利,企业加工利润除去成本和所得税,再提取5%作为生产发展费用,其余按交售额直接返还农户。
    (四)彰显了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创业的互动效应。一是政府投入激发民间资本创业。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上争取并投入畜牧资金800万元,带动民间资金创业投资,仅2010年全县畜牧产业投资突破3000万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县畜牧产业的发展。向阳、晟祥、明顺、先锋等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均是这种互动效应的成功范例。二是科学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结合“十二五”发展和综合扶贫开发,县上制定了畜牧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畜牧经济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生态猪—生态牛羊—优质仔猪—峨边花牛的畜牧产业布局。三是优化服务促进“科技兴牧”。狠抓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县已建成猪自然交配点150个,生猪优质良种普及率达到90%,三元杂交优质瘦肉型猪达到40%。狠抓动物疫病控制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县财政每年落实20万元专项经费,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90%以上。狠抓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推进科学养殖,提高了畜牧养殖加工的科技含量。

 

    四、主要问题
    我县畜牧产业发展迟缓,畜产品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速度慢、水平低,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
    (一)产业规模偏小,扩大再生产投入困难。我县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加工规模小,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偏低,尚未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少,农民畜牧收入增加缓慢。民间资金投入有限,政府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畜牧产业扩大再生产投入困难,影响了畜牧产业的加快发展。
    (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力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资产、年销售收入仅数百万元,入社会员有的五六百人、有的仅百余人,实力偏弱、规模偏小、技术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
    (三)畜产品开发不足,产业链条效应不明显。目前全县畜牧加工产品主要是猪肉和牛肉,其余畜禽加工尚是空白。畜牧加工的层次比较低,属于初级阶段的粗加工,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彝族文化类型的加工产品尚未开发,种、养、加、销的产业链条比较松散,利益格局尚不健全。
    (四)山区生态特色不明显,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不足。目前畜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山区独特的口味和品质,但对峨边畜牧产品定位的把握和特色的彰显尚不准确、不完善,峨边畜牧品牌不突出,产品包装比较粗糙,文化内涵不突出,市场营销尚处于探索阶段,营销网络和市场认可度尚待加强。

   

    五、下步工作思考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县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5户、专业合作社达到10户以上,全县畜牧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00元,畜牧产业成为“5+2”绿色农业的重要代表,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撑产业。
    (一)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扶持措施。一是实施畜牧产业项目。抓住彝区综合扶贫开发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畜牧政策、项目和资金,实施一批重大的畜牧产业项目,继续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畜牧基地和规模养殖大户,培育一批下蛋的“母鸡”,突出典型样板的示范效应。二是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完善并落实畜牧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扶持和奖励,提高各界参与支持畜牧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强化指导和服务。继续完善畜牧产业规划,健全服务体系,建强服务队伍,指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重点抓好科学种养殖、品种改良、动物防疫、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切实提高全县畜牧业科技含量,加快推动“科技兴牧”。
    (二)壮大产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是扩大再生产做强龙头。鼓励畜牧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支持企业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以向阳、先锋、晟祥、明顺、宏源等为重点,培育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向阳食品公司五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建立10个黄牛养殖基地;支持明顺养殖场三年内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加工1.5万吨、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肉制品公司。二是种养结合壮大规模。支持企业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大力开发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走种养结合的畜牧产业发展之路。积极引导推广“规模养殖场-沼气配套-有机肥料(能源)-特色种植园”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鼓励发展生态蔬菜养殖加工,形成“猪—沼—菜”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林竹,扩大“林下养殖”,自然放养跑跑鸡、跑跑猪,推进种养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三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扶持和鼓励农户加入畜牧专业合作社,提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广大农户发展畜牧产业增收。力争五年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5000户,间接带动10000户以上。
    (三)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提高畜牧产品加工率。目前全县畜牧加工产量不足100吨,要力争五年内使畜牧加工产量达到1000吨,不断提高畜牧产品就地加工率,使群众在畜牧产品加工中获得更多收益。二是加强畜产品开发。除猪肉和牛肉加工外,要力争推广到其余具有一定特色的所有畜禽。要加强产品的开发,提高畜牧加工的层次,从粗加工向精加工发展。要提高畜牧加工产品的文化内涵,赋予特殊含义,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三是延伸畜牧产业链条。要强化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和农户的利益关系,使种、养、加、销的产业链条更加紧密,确保畜牧产业的各个环节产生经济效益,拓展群众畜牧产业增收的环节和渠道。
    (四)打造生态品牌,加强市场营销。一是突出山区优势。要做好“山区经济文章”,充分发挥山区的环境优势,走生态发展、特色发展、健康发展的畜牧产业道路。二是强化标准化生产加工。要因地制宜搞好畜牧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要按照生态、绿色、有机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的种养殖基地、小区、大户和场站,进行标准化的产品加工,确保畜牧产品的品质,确保“生产出好产品”。三是打造生态品牌。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打造具有峨边山区地域特色的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效应,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四是加强包装策划。要加强畜产品的包装和策划,在形式、数量、色彩、图案方面狠下功夫,提高包装水平,增加文化内涵,确保好看、好卖。五是加强市场营销。要顺应市场需求,完善营销网点,推进农超对接和连锁专卖等,通过一流的品质、一流的包装、一流的营销,使畜产品卖出一流的价钱。                      (县委办、县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