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明的机器人作文400:探访“济源现象” -张耀民 -搜房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2:02
探访“济源现象”
——市党政代表团考察河南济源
一个人口68万,幅员面积1931平方公里,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大台阶,几乎在4年内翻两番。
这座城市,叫济源市,位于河南西北部,传说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近几年来,作为中西部地区电力煤炭基地、钢铁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之一的济源,已成为中原经济的一匹“黑马”,工业产值每年增加100多亿元,其一路飙升的经济发展速度,被称为“济源精神”、“济源现象”、“济源速度”。
11月24日下午至25日,市委书记唐利民率队的内江市党政代表团在济源考察学习。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战国时期的《列子》向世人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今天,愚公的子孙们也正在向世人讲述着一则寓言与一个城市的故事: 济源是河南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是,济源从来没有以“小”来定位自己。秉承坚忍不拔的愚公精神,济源立志要建设“河南最富最美的城市”。
说起近几年的发展,济源人脸上都流露出自豪:我们的规模以上企业由2003年的110家发展到210家,超过亿元的企业由16家发展到51家,工业总产值由56亿发展到165亿,生产总值由78亿发展到266亿,财政收入由3亿增长到15亿。在河南,我们的人均水平比较靠前,人均GDP位居河南省第二位,城市人均收入占河南省第三位,仅次于郑州和洛阳,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排第二位,今年前9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已达6000元。
济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那么高的水平,并且还连续取得那么多的骄人荣誉?“济源现象”的发展之谜何在?带着一系列疑问,市党政代表团成员在济源城乡、企业间探寻答案。
11月24日晚,结束白天的现场考察学习,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济源市委书记段喜中与市委书记唐利民,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发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晓春,副市长郑光伟及内江市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进行了朋友式的交谈,坦陈发展体会。
济源虽然是一个新兴城市,但它的飞速发展始终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基础。坚持以“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来振兴济源经济,树立机遇意识、总量意识、超前意识,以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前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济源确立了一个目标: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在与济源干部交谈中,他们乐于称自己是“愚公的后代”。他们认为,济源儿女身上的最可贵品质就是愚公移山精神。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济源的发展源于思路,源于信心,更源于团结。有一大批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好市民,民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定能无往而不胜。
大投入、大改造,全民参与,济源拥有了众多“国字号”荣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市容市貌先进市……
参观第二行政区、文化城、济源一中、滨河公园、篮球城、世纪广场,市党政代表团为济源城市建设的“大气、灵气、秀气”所震撼。大气,建筑有大特点、留足大空间;灵气,利用水资源,彰显水文化,做好水文章;秀气,多种树少种草间隔栽花。走在济源街上,一种直接的感觉是,没有现代感的摩天大厦,满城大多五六层高、设计精美的建筑和围绕着建筑的树木花草。“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在济源,所有的行政办公区和商业项目建筑区都没有围墙,甚至没有铁栅栏。整洁、空旷、清新是这个城市留给人的最深印象。
把城市以景区的标准来建设,济源高品位的城市环境、极具个性的城市布局已经初显魅力。市委书记唐利民在考察中多次提出,济源的经验值得内江学习。
考察学习中,令内江干部感叹的还有济源人“无中生有”的才能。利用山西的煤炭资源,济源建成了华能沁北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600MW超临界机组于2004年投产发电,二期扩建2×600MW超临界机组于2007年投产发电,三期2×1000MW已于今年开工建设。济源金马焦化有限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河南平煤集团等大型炼焦基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现有国内最大的捣固式焦炉,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
“济源现象”,并非仅仅体现在城市和工业上,走进济源农村,居民单元楼、便民超市、垃圾中转站、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这些原本城里才有的建筑在济源的农村已不稀罕。
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济源先后出台了28个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以突破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户籍制度、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障碍。
在济源,市党政代表团还参观了济源的部分新农村和核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