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的caster真名:拳劲的运用总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4:18:46

拳劲的运用总论

 

一、拳术锻炼者朝夕以求的拳劲的运用之一就是发力。就拳术锻炼者本身来说,发力是其基本功训练的综合体现,是运动谐调与力量谐调统一的高级表达形式。因而发力可以说是关系到拳劲基本训练的各个方面的总成,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方法。
从广义拳术角度来看,发力包括两大类型:即“放” 与“击” 。所谓“放”,是指将对方整体打出去,要求破坏对方整体的稳定与平衡。所谓“击”,是指在对方的某一局部形成穿透力或是震动,而不是波及对方的稳定状态能否得以继续维持。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上述分析仅是从研究拳劲的角度来加以区别的,不是讨论战斗效果。在实际战斗中,有必要使练拳者具有明确的概念,以便能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较大的提高,事实证明,没有区别就无从深入,这个问题也是我国拳术从感性到理性飞跃的关键性“台阶”之一。
二、不管是放” 或“击”,他们所需要的共同性的力量基础有下列几点:
1、连通: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能否将“后足蹬”的力传达到梢节,引号的意思是说:要把力量的来源贯穿到应用的部位,不是非限定后足不可。
2、惯性力:实际上是体重的动荡。在初级阶段,这一点往往表现在“上步”。由于步的移动,自然形成体重的动荡。
上述两点,即便不经过拳术的训练,只要在具体条件下稍加说明,也是可以作到的。因此可以打破“发力”的神秘观点。
3、弹性呼应:作为专业训练来说,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蹬力”,而要广泛应用各个关节韧带的力量。这种要求,通常必须经过较为严格的训练才可做到。
4、鼓荡:这是练拳者特有的松紧所形成的力量的冲击,是拳术训练的高级境界所在。能够拥有这种的“拳劲”门派已经为数不多了。
三、由于“放” 与“击”在力量效果上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必须存在着下列的不同点。
1、放:侧重于体重的动荡及弹性呼应。
  击:侧重于接触点有一定的相对速度。
我们试以儿童游戏的弹子来说明这一点。如果两球重量相近,一球为静止状态,另一球击之,则静止者被打出去,击者经常取其位而代之。反过来说,如果用一个小球去击一个大球,则小球必被弹,虽然,大球也会有缓慢的移动。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所谓动量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m v在动量相等的条件下,如果被击者的质量有悬殊的差别,则其打击效果不同。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小球的速度很大,被击的大球虽然有移动很小,但被击部位的局部受到伤害很大,甚至于形成局部破裂,其原因即在于此。
回到拳术问题上来说,即使被放的人非常瘦小,也总有一定的体重存焉。所以体重的动荡是必须的,在击拳时,通常接触点有一定的相对速度,则穿透力较强,有时接触点速度不大,应用了体重的动荡,这时就会出现“震拳”的效果。
至于弹性呼应,不仅是关节韧带发挥威力的问题,同时隐蔽着体重的动荡。所以经过相当的训练的练拳者,即使步子没有明显的移动,实际上已经添加了体重的动荡。只不过形式上较高一层罢了。
然而这不是说击拳不要求弹性呼应,只是从力量的基点出发,不象放的依赖程度而已。当然,如果在击的力量中,加入了弹性呼应,其威力必然显著增加,这是自不待言的。
2、放:应用力量作用过程允许的。
  击:应用力量作用过程不允许的。
所谓力量过程是指力量接触后的延续程度。从理论上讲,任何力量的作用,必然有其延续时间,不管这个时间过程是多么短促。放与击的不同在于:如果在某种条件下,不得不延长力量的作用过程,则放仍会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击”则不然,必须力争作用过程短促。如果在主观上保留力量作用过程,则击的效果必将受到严重削弱。
拳术界长时期的说法是:“一沾就完”。这个说法从理解上说,无可非议。有时,两方接触点都是硬化的状态下,的确是这样的。但有时,被击者的接触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则“一沾就完”会造成练拳者困惑。所以不如把“沾”字改为“透”字会更为妥善,必须说明,力量是否穿透,在双方都有明显的感觉。

 

3、放:接触面积通常较大或是作用点具有弹性。
  击:接触面积通常较小或是作用点必须硬化。
面积较大,会使对方整体承受力量,作用点弹性可以使对方感受力量过程。一句话,其意在于对方整体,而不在局部,则放与击在接触部位上的差别是显然的。
4、放:弹性呼应及鼓荡可以在力量作用过程中发挥作用。
  击:弹性呼应,特别是鼓荡必须在力量作用前中发挥作用,而鼓荡的冲击点与打击的时间重合。
四、发力的核心——三叠加原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发力只不过是基本功的综合应用而已。但是究竟应该怎样综合呢?这是多少年来广大拳术训练者极其棘手的问题。有人认为发力就是力量猝发。这种解释等于没有解释。要知道,千百万从事有关体育训练的人,何尝不想猝发呢!事实证明,有人力量脆快但薄弱,有人力量洪大但粘滞,有人在发力动作时甚至于背离基本功训练,使二者完全割裂。这一切都是因为发力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
发力的核心乃是体重的动荡、弹性呼应及鼓荡三者的叠加。所谓叠加是指冲击点要重合。这就是说动作的终止点要与弹性呼应的转折点及鼓荡的冲击点重合在一起。
姚宗勋先生曾经精辟地指明,“放”的动作,好比汽车的刹车。在一刹那间,本身的弹性冲撞形成了极为脆快的冲击力。由这一形象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体重的动荡在“放”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王芗斋先生也曾说过:发力主要指“放”要在身上一臌涌。请注意“身上”及“臌涌”两词的含义,是决不轻卒地理解的。
姚宗勋先生有说:“作拳如槌楔钉”从这比喻中,又会使我们深刻领会出放与击的区别所在。
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对运动及力量的要求各有侧重,但三叠加原则是共同核心。有了这一核心,对练拳者来说,不论是放或击,都开辟了广阔的应用范围,因为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某一要领是主要的,其余皆成辅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和练拳的拳术实践是分不开的,和练拳者本人的基本功也是分不开的。
五、大家知道运动谐调是力量谐调的先决手段。作为谐调这一统一概念来说,运力谐调是必要条件。在发力这种“劲”的运用形态中,“刹车”的运作是极为重要的要领。没有“刹车”,实质上就不存在三叠加的力量。因此,三叠加的三个方面——体重的动荡——可以称之为发力三要素。它们必须借助于刹车才会统一成有机的整体。可以说,刹车是三要素融合的粘接剂。本人在二十余年的业余爱好活动中,承蒙姚宗勋先生指导,在这一点上有微未的体会。
六、拳术的冲击与常人所理解的体力冲撞有着内在的本质区别,其分水岭就是鼓荡。若干年来拳术界对鼓荡的认识极为模糊。“鼓荡”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人所特有的松紧,这种松紧在锻炼者自身形成一种内在的冲击。有了这种冲击,才会使拳术训练的发力有了各种优异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取得了发力的条件,则锋利及厚度能否统一地表现出来,其关系即在于此。鼓荡虽是借助于身外矛盾而建立起来的,但这种感觉,必须在体内明确。姚宗勋先生所指的半充水塑料袋是指锻炼者自身,只不过通过身外假借相呼应而已。
七、多少年来,在发力这一“劲”的运用形态中,或多或少笼罩着若干神秘气氛。本人本篇文章的用意,在于试道以自己绵薄的认识,从根本上扫除一切唯心主义观点,使发力概念明确,成为一般群众可以认识,可以与基本功连系在一起的锻炼环节。
限于业余条件,对国外浩瀚的材料无从探索,这是非常遗憾的,待将来具有可能性的时候再作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