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夫妻档:[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51:45
读韦庄词随笔
    
  日暮饮归何处客: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绿树藏莺莺玉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菩萨蛮》之四
    
  韦庄词中经常能看到喝酒的场景或与酒有关的意象。
  这并不奇怪,唐朝是一个诗的朝代,也是一个酒的朝代。而诗和酒常常有种微妙的联系
  据笔者分析,这首《浣溪纱》当作于中和二年以后,词人从长安、洛阳流落江南时期。
  黄莺深藏在绿树浓密的枝叶间啼叫,纤长的杨柳丝随风斜飞,轻拂着白铜堤岸。江边涛声依旧,芳草萋萋。
  刚刚痛饮一番的词客醉醺醺出得门来,眼见天边那轮红日渐渐向西沉落,薄纱也似的暮色正轻轻笼上眼中的这片旧山河。词客转身朝着那几位同归的酒友们道别后,便手足颤颤揽辔翻身上了马。不料,这安着绣鞍的青骢马被词客的浑身酒气所刺激,竟打了个响响的喷鼻,一声长嘶,蹄儿得得地在官道上轻快地走将起来。词客在马背上晃晃悠悠地,醉眼惺忪地望着斜阳下的景致,嘴里朦朦胧胧地吟咏着什么,一时竟不由沉沉睡去。
  这是对自己往日江南游冶生活的一个小小速写,记下的是一次游宴后酩酊大醉的情形。从写景写醉的笔调来看,透着一种轻松、自得和豪情。那么,这是一次怎样的饮宴游乐呢?
  白铜堤在今天的湖北襄樊境内。 李白有诗云:“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唐朝诗人崔国辅撰写的《襄阳曲》中也有:“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可见,这个白铜堤应是当时襄阳城内一个著名的歌舞饮宴与游乐之地。象唐时的李白等名人多到此游玩过。
  据说白铜堤既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古乐府的曲牌名《白铜鞮》。李白在襄阳漫游时所作的《襄阳歌》中就有诗句云:“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醅……”在这里《白铜鞮》是歌曲名称。据《襄阳府志》载:“铜鞮坊,在府城隍庙西,在郡城山南东道楼(即昭明台)左。楚人好唱白铜鞮,因以名坊。”南宋著名诗人刘过在他的《西吴曲》一词中也有:“说襄阳,旧事重省,记铜鞮巷陌,醉还醒。笑莺花别后,刘郎憔悴萍梗……” 明朝李梦阳也写有《白铜谣》曰:“谁家池?高阳池。日暮归,倒接蓠。醉似泥,汝为谁?拍手歌,襄阳儿。”
  这些诗句都足以体现当时的歌宴游乐之盛况。而韦庄词中的“满身兰麝醉如泥”也与李白等人《襄阳歌》诗意完全相合。
  所以,笔者认为是词人对往昔江南游冶生活的一则小速写当是不虚。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6 18:12:31 
回复 
  
  此外,读这首《浣溪纱》除了感受到一种寄情饮宴醇酒的游乐之兴,从那景致中也还有种游子的离情别绪:黄莺在绿树里清脆地啼叫,让人想起那红楼别夜的“弦上黄莺语”,让人想起离别时的那些叮咛话语,春风里柳丝斜拂堤岸,更让人顿生故乡离别之思,江畔草萋萋的景象也是离人眼中的愁怅景色。
  至于下片中的斜阳日暮,饮归酒客不知身是何处,暮色里雕鞍青骢马长嘶一声,更是催动人的归思。“满身兰麝醉如泥”,则是活脱脱一个愁思游子在异乡大醉而归的形象。这让人不禁想起韦庄另一首《天仙子》:“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尤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道人生能几何?”可见,韦庄是位名符其实的酒客。
  韦庄在《菩萨蛮》三首中也写到了酒:“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而这些词句无不与思乡的主题有关。故国已亡,家乡难回,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些都是晚唐五代的文人沉醉歌楼酒馆,痛享现世人生的真实写照。
  
  关于“满身兰麝醉如泥”,这里还有一个小掌故。一般称喝醉的状态为“烂醉如泥”。您是不是以为它的意思是指醉的像烂泥一般呢?其实不是,这里的“泥”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身上无骨,在海中能自在悠游,一但到了陆地上就只能翻滚移动,好像很痛苦的样子;由于它的样子跟酒醉很像,所以才将喝醉的状态称为“泥醉”。南宋人吴曾在其笔记《能改斋漫录•事实》“醉如泥”条下曾作过如下考辨:“按,稗官小说:‘‘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而明人张岱在其《夜航船》卷十七《四灵部•虫豸》“泥”条下亦曰:“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故诗人讥周泽曰‘一日不斋醉如泥’。”除此之外,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绿》和洪迈的《对雨编》、宋代佚名的《五色线》、明代陈继儒的《群碎录》、清代的《康熙字典》和吴景旭的《历代诗话》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醉如泥”一语中所说的“泥”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身上无骨,在海中能自在悠游,一旦到了陆地上就“失水而醉”。
  在我国古代诗文中,“醉如泥”一词十分常见,甚至可以说俯拾即是。如: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元稹•《酬乐天喜邻郡》);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唐•李白《赠内》);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李白《杂歌谣辞•襄阳歌》);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三》);
  “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白居易《北楼送客归上都》);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唐•李商隐《留赠畏之》);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宋•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之二);
  “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尊前莫惜醉如泥”(宋•欧阳修《浣溪沙》)等等。
  

作者:梁园酒客 回复日期:2010-06-26 18:31:56 
回复 
  沙发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6 20:56:03 
回复 
  晚来顶贴,看望斜阳——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6 20:58:07 
回复 
  好文,真是不醉不休啊!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6-26 22:29:22 
回复 
  周末问声好!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26 23:50:27 
回复 
  读贴~~~~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26 23:55:34 
回复 
  读贴~~~~

作者:一行昼 回复日期:2010-06-27 00:09:19 
回复 
  十二金楼子一个群(91607206)。是一个绝对能令你永难忘怀的群。
    在他充满传奇性的一群中,也不知遇见过多少怪人和怪事。也许比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所听说过的都奇怪。
   现在我想先介绍几个人给你,然后再开始说他们的故事。
  这里有:
  英俊猥琐的宋代妖婆——狼外婆,偶尔妖性大发之时也会带你回那硝烟四起的民国时代,感受一番军阀混战,风雨飘摇。
   逃遁之王爆头君——太史公公,此公深谙逃跑之术,每每与人周旋不下便借尿遁逃之夭夭。且酷爱潜水,常美其名曰:练气。
   猥琐帝放翁——被称为放荡的翁,神秘文化集团思密达创始人兼董事长兼唯一的两位成员之一。此君言语幽默,有毒舌之誉,信奉气死人不偿命,太史公公神通广大的尿遁之术便由此训练而来。此君潜水已久,能炸出此君者,群主有赏
  
  疯子——人如其名,仅一疯子也。爱晚唐,爱诗文,奈何知音难求,惟以疯癫之态掩其真心,以待高山流水也。
   西门大官人——据传为历史那个著名的西门的后人,以调戏众生为祖业,闲时晃荡本群,娱人娱己。
   金陵第十三钗窝窝——温婉仅是她的外表,内心时而邪恶,时而善良,功力一流,奈何手机党总让效力打折。行走江湖多时,重友重情,江南好女儿是也。
   还有一位苹果酱门主。。猥琐的千年掌印
  十二金楼子一个群。是一个绝对能令你永难忘怀的群。
    在他充满传奇性的一群中,也不知遇见过多少怪人和怪事。也许比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所听说过的都奇怪。
   现在我想先介绍几个人给你,然后再开始说他们的故事。
  这里有:
  英俊猥琐的宋代妖婆——狼外婆,偶尔妖性大发之时也会带你回那硝烟四起的民国时代,感受一番军阀混战,风雨飘摇。
   逃遁之王爆头君——太史公公,此公深谙逃跑之术,每每与人周旋不下便借尿遁逃之夭夭。且酷爱潜水,常美其名曰:练气。
   猥琐帝放翁——被称为放荡的翁,神秘文化集团思密达创始人兼董事长兼唯一的两位成员之一。此君言语幽默,有毒舌之誉,信奉气死人不偿命,太史公公神通广大的尿遁之术便由此训练而来。此君潜水已久,能炸出此君者,群主有赏
  
  疯子——人如其名,仅一疯子也。爱晚唐,爱诗文,奈何知音难求,惟以疯癫之态掩其真心,以待高山流水也。
   西门大官人——据传为历史那个著名的西门的后人,以调戏众生为祖业,闲时晃荡本群,娱人娱己。
   金陵第十三钗窝窝——温婉仅是她的外表,内心时而邪恶,时而善良,功力一流,奈何手机党总让效力打折。行走江湖多时,重友重情,江南好女儿是也。
   还有一位苹果酱门主。。猥琐的千年掌印
  想知道他们更多的故事么 欢迎来到十二金楼子 我们将敲锣打鼓,上蹿下跳地迎接众位。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27 09:11:06 
回复 
  关于“满身兰麝醉如泥”,这里还有一个小掌故。一般称喝醉的状态为“烂醉如泥”。您是不是以为它的意思是指醉的像烂泥一般呢?其实不是,这里的“泥”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身上无骨,在海中能自在悠游,一但到了陆地上就只能翻滚移动,好像很痛苦的样子;由于它的样子跟酒醉很像,所以才将喝醉的状态称为“泥醉”。南宋人吴曾在其笔记《能改斋漫录•事实》“醉如泥”条下曾作过如下考辨:“按,稗官小说:‘‘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而明人张岱在其《夜航船》卷十七《四灵部•虫豸》“泥”条下亦曰:“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故诗人讥周泽曰‘一日不斋醉如泥’。”除此之外,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绿》和洪迈的《对雨编》、宋代佚名的《五色线》、明代陈继儒的《群碎录》、清代的《康熙字典》和吴景旭的《历代诗话》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醉如泥”一语中所说的“泥”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身上无骨,在海中能自在悠游,一旦到了陆地上就“失水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太有意思了
  看来我以前的理解也是错的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27 09:13:19 
回复 
  受教。醉如泥原来如此。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11:17:06 
回复 
  谢谢朋友们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12:46:30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罗幕画堂空: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
  
  --------------------------《荷叶杯》之一
  
  《古今词话》云:“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辞,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小重山》词,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姬后传闻之,遂不食而卒。”
  据说,这两首《荷叶杯》据说都是怀念亡姬所作。其实,很多词评家也认为这一记录并不一定是实情。所以,我们今天读词的人未必都去这样理解。我们只须知道一点:韦端己这些直抒胸臆的恋情词作与温庭筠词中的虚拟恋情大有不同,它们都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第一首是写与绝代佳人分别后的怀念追忆。那样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是难以再得到了。自从花下相遇后,再次相见便遥遥无期。她那双美丽而带着愁意的远山眉,就令人不忍再想下去。掩上金凤翠屏风,便恍然有那佳人入梦,醒来时却只觉帷帐后的画堂空寂无人。只恨苍天无路,音讯不通,只得在她旧时的窗前徘徊,心中无限惆怅。此词先写佳人曾在花下相见,而别后再见无期。再写人去堂空,音问难通,只有在梦中才得相会。在人物摹画上是用“一双愁黛远山眉”来代替整体,又从愁黛联想到别离给予她的痛苦。
  “罗幕画堂空”和“惆怅旧房栊”是特别能打动我们的两句词。想那词人掩上金凤翠屏后入睡,却有佳人如约款款而来,那一双带着愁意的远山眉,勾起词人心头的万千思绪。一觉醒来,却只觉罗幕依旧,画堂空空。佳人来去无踪,自是一场春梦了无痕。一个“空”字把恍然梦中之“有”、醒后身边之“无”写得入骨三分。
  词人梦醒,心头挂念,只盼能与佳人能通消息,却是无计可施。只得在那佳人曾经住过的房前徘徊,望着那雕花的窗棂,想起旧欢如梦的那些日子,心生无限惆怅。这就象今天的一对曾经相爱的恋人,分手之后偶而会经过对方的家门口,那种一闪而过的些许惆怅,那种往昔欢好岁月的诸多情怀,纷纷涌到心头。个中滋味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读这首词常常让我想起罗大佑曾经唱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首《恋曲1990》,词和曲中有一种非常缠绵的古典爱情味道: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飘泊
  寻寻觅觅长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6-27 13:41:56 
回复 
  ^_^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15:28:49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如今俱是异乡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荷叶杯》之二
  
  
  第二首《荷叶杯》是回想当初与恋人初次见面时的情形。这一首词里,曾经沧海的韦庄终于可以平静地回想来时的路,心平气和地和自己对话:一段久远的恋情,一段揪心的时光,掩埋在文字的深处。
  犹记当时初相见时,是一个星空深邃、充满花香的夜晚。春衫年少,妙龄佳人,在藤萝花下相逢,执手相看,眼波流转。那时,水堂西面低垂的画帘,卷起了月色朦胧的情事。两颗心暗许下执子之手、生死契阔的誓言。怎奈晓莺催人起,残月伴远行,惆怅不已。一夕相别,竟永无归期。从此音尘相隔,青涩的情怀停滞在那夜月华照耀的瞬间。而今客居异乡,相遇更无期。思念无从投递,却如此刻骨铭心。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多么别致而深情的一首小词,一座沉静、闪烁的水堂,一幅低垂的画帘,就将年少的爱情与离别的往事说尽。水堂,给人的感觉是何等清凉;画帘,给人的感觉是何等温馨;画帘垂给人的感觉又是何等静谧。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少年檀郎和佳人谢娘两位有情人心有灵犀,在如此朦胧的意境中相约,默默携手相期永好,一切尽在不言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晓莺催人起,残月伴我行,令人惆怅万分。这样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彼此的音讯。少年、佳人相邀人世并肩而行,但终究逃不过晓风残月般的世事变幻迁延。执手相携的誓言却不能改变聚散离合的现实。只是。在某些晓莺啾鸣的清晨,在某些残月伴行的时分,在深夜梦醒来时,会产一种深刻的幻觉,恍惚间这一切从没有发生过,抑或只是一场春梦了痕。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如今我也流落他乡,你也流落他乡,想来再也没法相见了。相知相期之人竟不得不相别,是什么造成的呢?不难得知,正是晚唐五代时的兵荒马乱使两位有情人不得不分离。如果说当年端己写“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时还心存希望的话,那现在写“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时便是相见之日遥遥无期了。
  读这首词,常常让人感到与小山词代表作《临江仙》颇有相似之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都是一样的初次见面,都一样的帘幕低垂。只是晏小山写来有种轻逸飘扬之感,与美人初遇时的回忆充满着一种明月彩云般的童话色彩。哪怕是后来酒醒回忆时,也只是人在零落飞花间独自站立,看那蒙蒙雨雾里的双燕飞过。整个调子是轻逸的,笼着一层薄薄的惆怅。但是韦庄的这首《荷叶杯》则不同,是在多年后追怀人世间最美好最动人的初恋情感,充满了一种人世间的沧桑和忧患,低徊而又激切,深沉而真实,通过写初恋爱情的美好,遇合的短暂,生离的无奈,追忆的缠绵,从而写尽人世间的离合悲欢与无常,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深沉力量。
  
  耳畔,想起了光头李进的《你在他乡还好吗》:
  
  “当泪水模糊视线
  我发现你已不见
  让冷雨淋湿我的思念
  你在他乡还好吗
  可有泪水打湿双眼
  你在他乡还好吗
  ……”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16:52:14 
回复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27 17:24:39 
回复 
  
   美图畔,赏美文。真美!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27 18:31:12 
回复 
  学习,支持。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7 19:28:15 
回复 
  读贴,顶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21:20:24 
回复 
  
  谢谢寂寞,采撷,瀚海,老肃

作者:月夜兮雅 回复日期:2010-06-27 21:33:48 
回复 
  mark支持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22:46:31 
回复 
  谢谢新朋友月夜兮雅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7 23:37:20 
回复 
  今日最后一顶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6-28 08:29:16 
回复 
  顶贴,问候!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28 09:14:47 
回复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真情值得珍藏。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0:20:36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深院无人春昼午:春困与幽情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应天长》之一
  
  幽寂的庭院里,只有绿槐荫里传来声声清脆的莺啼;静谧的春日正午,庭院静寂无人。画帘随风飘荡,上面的绣金凤凰也似随之起舞。动静相衬,更显清寂。在幽静深闺的绣花屏风前一线炉香烟雾袅袅,在午后的空气里散发着幽香。
  碧蓝的天空几团浮云在飘荡,就象那在外的游子居无定所,只在虚幻的梦境中来来去去。那一夜夜凄冷的风雨敲窗,惊醒了梦中人,梦醒之际,也是断肠时刻。每每此时就会忍不住望着绿窗,思念那远方的游子,远方的你是否也感同身受?
  上片着重写景,以幽寂的春日午后景象,渲染出一种闺中女子孤寂无聊之心境。绿槐树与黄莺语,都是一种惹人怀思的意象。而春日午后的声声黄莺语有种以声写静的效果,如同以“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柱”来以动写静、以香写幽一样。这样,绿槐、黄莺、画帘、绣屏、线香,构成一个幽谧、慵闲的春日午后氛围。
  这种氛围让我们似曾相识:“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这是怡红院的春日幽情。“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这是潇湘馆的午后清凉。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中有段文字深得春日午后幽情之妙:“ 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似有朦胧之态.袭人便走上来, 坐在床沿上推他,说道:‘怎么又要睡觉?闷的很,你出去逛逛不是?‘宝玉见说,便拉他的手笑道:‘我要去,只是舍不得你.’袭人笑道:‘快起来罢!’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 宝玉道:‘可往那去呢?怪腻腻烦烦的.’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 宝玉无精打采的, 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 ……说着, 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春日的午后,宝玉“意思懒懒”地恹恹欲睡,黛玉却是细细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而潇湘馆里幽篁森森,湘帘垂地,绿窗幽香的景象和本词中深院绿槐、画帘绣屏、线香袅袅的景象多么相似!
  
  下片则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让人不禁想起温庭筠《梦江南》里的“摇曳碧云斜”一句。而“绿窗”一词则在韦庄《菩萨蛮》词中有“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而温庭筠《菩萨蛮》中也有“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句子,均有送别和相思寓意。“碧天云”、“梦魂来去”、“绿窗风雨”营造出来一种幽凉凄冷的意境,渲染女子内心世界的凄冷心境,层层激起波澜,最后以一句“断肠君信否?”喊出心声。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这一段文字,我们又在《红楼梦》里看到了相似情境: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道:“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其词曰:‘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又听见窗外竹梢焦叶之上,雨声淅沥 ,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这首诗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抒发了林黛玉孤独、忧愁的心境。
  关于“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清代词评家陈廷焯评曰:“端己《菩萨蛮》‘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未尝不妙,然不及“断肠君信否’。”今人唐圭璋先生评道:“上片写春昼绣屏飘香,下片写夜来风雨无眠。景则幽极,情则凄婉。”
  韦庄这首表现女子相思的词,写景以动写静,以声写幽,情景交融,笔致空灵深婉,尤其意境优美,意象清雅。不知道《红楼梦》的写作是否参考了《花间集》里的这些篇什,但小说中诸多美妙意境都在花间词中有似曾相识之感。这种诗词的美学神韵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传承,未尝不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1:06:35 
回复 
  
  李少红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蒋梦婕饰)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1:57:29 
回复 
  
  天涯里正在群起八卦新红楼,也凑个热闹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3:15:24 
回复 
  
  新版与87版的林黛玉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3:54:19 
回复 
  
  新版与87版的林黛玉
  
  陈晓旭VS蒋梦婕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6:51:47 
回复 
  
  曾经温暖过我们心灵的红楼故事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7:29:52 
回复 
  
  那些遥远而温馨的红楼记忆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28 17:44:03 
回复 
  别比了,差太多了。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8:10:20 
回复 
  呵呵,是呵,八七版已成经典了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19:00:33 
回复 
  
  锦心绣口的红楼女子,诗情画意的青春岁月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8 19:57:50 
回复 
  红楼还是旧版经典!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8 20:02:32 
回复 
  老肃忽发一想法:斜阳有空搞个品读红楼梦诗词如何?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28 20:06:31 
回复 
   看了两集新版红楼,心情看坏了o(︶︿︶)o,来排解排解。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20:16:33 
回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8 20:02:32 
    老肃忽发一想法:斜阳有空搞个品读红楼梦诗词如何?
  ------------------------------------------------------
  好哇,呵呵.等哪天有空了一定试着品一品.其实老肃也可以搞个红楼宴嘛,让大家尝尝公子小姐们的家宴.呵呵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28 20:06:31 
     看了两集新版红楼,心情看坏了o(︶︿︶)o,来排解排解  
   ------------------------------------------------------
  我没缘看电视,但看了天涯的一些八卦贴也败了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8 22:42:43 
回复 
  
  魂消香断有谁怜?
  


作者:cyanswing 回复日期:2010-06-28 22:59:28 
回复 
  容我先马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6-29 08:01:41 
回复 
  顶,读贴犹如夏日的清凉!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29 08:13:12 
回复 
  新红楼的片子头实在令人受不了啊受不了

作者:驿站风铃 回复日期:2010-06-29 09:12:10 
回复 
  谢谢楼主的大作。文章华丽,收获极大。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请教诸位。好像“浣溪纱”词牌中下片头两句用对偶句为多。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所选韦庄的浣溪纱词中反而多不用对偶句呢?谢谢指教。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0:38:49 
回复 
  作者:驿站风铃 回复日期:2010-06-29 09:12:10 
  -------------------------------------------------
  呵呵,这位朋友问得很细,看来不仅是读词人,还是位填词人.
  浣溪纱的下片头两句确是多用对仗.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后唐中主李景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都成了名联.但确也有很多例外,如唐后主李煜的"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纳兰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而韦庄所填的浣溪纱几乎多不对仗.这只说明浣溪纱或者说词这种形式对于对仗的要求不象格律诗那样严格,而只对平仄和声韵要求较严.其实,有时由于内容的需要,只要意境高华,意象精美,声韵格律有时都允许出一点格.
  这只是本人一家之言,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1:38:25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又是玉楼花似雪: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应天长》之二
  
  这首词也是一首闺中相思之作。情郎此去已是半岁有余,心中思念甚殷,奈何音书又绝,令人愁肠寸断。真是相见难,相别易,又到了楼外树树梨花如雪时,离别苦,向谁诉?暗暗思念那远行人,却又羞诉与人知。入夜后月色朦胧,玉楼清寂无人,泪从心头滴落,只见得那红袖上点点泪斑,历历在目。
  其中,“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一句,令人不禁想起李商隐的那句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在这首词里,那相思女子感觉到的却是:离别是如此容易,见面却是如此之难。显然这是词中女子从自己切身经历中得到的独特感受了。更何况,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聊天和电子邮件,一旦人去半年没有音讯,书信也不回一封,怎会不令人心中懊恼着急。而这种着急还无法向人诉说:“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相思是在内心进行的,羞于向人诉说,故而只能寄托天上明月,偏偏月亮也被云彩遮住了,如梦如幻,如烟如雾,让人心头好不惆怅!这里的“惆怅”和“烟月”都是离人心绪,别有怀抱,可以说是一位无处说相思的深闺女子在月下的叹息。
  那被云雾所轻笼的月亮,仿佛是那颗被离愁笼罩着的心,朦胧一片。映照着夜的天空,迷离无比。
  “难相见,易相别。”在时光流淌的岁月中,在悲欢离合的无常人间,只有那天上的月亮是最忠实的朋友。她总是在你最孤寂最无助的时候,在你“暗相思,无处说”的时候,轻轻地问:你好吗?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2:53:07 
回复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29 13:18:41 
回复 
  陈晓旭,脸上总是浮现淡淡的忧伤,非常喜欢她演的林黛玉。可惜,她也跟着林妹妹去了。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9 13:27:00 
回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28 20:02:32 
      老肃忽发一想法:斜阳有空搞个品读红楼梦诗词如何?
    ------------------------------------------------------
    好哇,呵呵.等哪天有空了一定试着品一品.其实老肃也可以搞个红楼宴嘛,让大家尝尝公子小姐们的家宴.呵呵
    
  =================
  这个别人已经搞出来了,某大酒家专营红楼梦酒宴的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4:50:22 
回复 
  
  “又是玉楼花似雪”和“泪沾红袖黦(yuè)”是这首词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两个意象。
  晚唐五代的花间词人如同今天注重视觉效果的电影导演。这“又是玉楼花似雪”,就是词人为主人公构想的外景地,象一幅唯美的画面:时光总是足不点地的飞快奔走,眼前这玉楼又被一树树雪白梨花深深包围。梨花白得清纯,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站在花如雪的深深庭院里,人心也如冰似雪。这种人心中的离情别绪遭遇到大自然的热切回应,无边的花海、无边的思念扑面而来,漫天的飞花飘絮淹没了那颗孤独的心。
  对此美景,不同的人眼中却自有不同的情怀。长春道人丘处机笔下的梨花是一派仙风道骨:“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花间词人笔下则不然。温庭筠有词云:“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_”。韦庄自己一首《清平乐》中也有句云:“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这里的梨花就是“离花”,表达离别之情。刘方平《春怨》诗则巧借梨花飘落、暗喻美女迟暮:“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唐崔道融《寒食夜》则满是思念之情:“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这里写梨花均为“以哀景衬悲情”的笔法。
  也有的说这里的“花如雪”是杨花柳絮。无论是梨花还是杨花柳絮,其实都是暮春时节寓意离愁的一种花的意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时值暮春之际,大观园中的女孩子闲居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于是众人以柳絮为题,以各色小调作成柳絮词。林黛玉的一首是《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而薛宝钗的是一首《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两首咏柳絮词却分明是两种情怀,两种人生观。
  
  缤纷的花瓣如雪飞扬,只有那一方鲜丽的红袖在风中飞舞,而红袖女子的眼中却落下清泪如许。
  “泪沾红袖黦(yuè)”则是一句颇受词评家们赞叹的佳句:想到心痛处,她的泪水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涌出,拭落在红袖之上,那斑斑褐迹宛然就是她长久思念的深深印记。
  黦(yuè):黃黑色痕渍,这里指泪渍。明代杨慎云:“黦(yuè),黑而有文也。”以衣袖拭泪在诗词中多有写到,如欧阳修《生查子 元宵》:“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说作者是朱淑真)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秦观也有《鹧鸪天》:“枕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与秦观这句“新啼痕间旧啼痕”相比,韦庄这句“泪沾红袖黦”则形象更为直观鲜明,故历来颇受赞誉。宋人黄机有词《更漏子》尾句云:“红袖黦,翠钿蔫。泪痕犹未乾。”这“红袖黦”当是从韦庄这里化用而来。
  长安人把衣襟、衣袖擦拭泪水干后形成的泪痕留下的搬痕,都叫“黦”,或“黦黦子”。韦庄作为长安人,诗里那位因为“难相见”的女子泪水滴落,使得红袖上留下许多的“黦黦子”,再继续用它沾擦泪水,会产生新的“黦”,“黦”上加“黦”,喻啼痕之重、相思之深。
  脂砚斋批本《红楼梦》有诗云:“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即是此意。
  “泪沾红袖黦”,生动、具体、深刻地道出主人公长期经受离情之苦,是这女子痴情守望爱情的见证。对此,徐士俊在《古今词统》中评点道:“以末一句而生一首之色。”
  

作者:seperana 回复日期:2010-06-29 14:56:38 
回复 
  沙发读楼主好文:)
  

作者:bankey124 回复日期:2010-06-29 15:54:31 
回复 
  择日细品。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29 16:12:43 
回复 
  问好孟斜阳兄。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29 17:31:47 
回复 
  学习支持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8:54:24 
回复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19:59:31 
回复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20:51:49 
回复 
  
  柳絮飞花: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29 22:40:59 
回复 
  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驿站风铃 回复日期:2010-06-30 02:40:35 
回复 
  谢谢楼主回复。楼主好文配好图,请加油写下去。谢谢。

作者:不求名 回复日期:2010-06-30 03:25:06 
回复 
  好东西记号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6-30 08:24:01 
回复 
  炎炎夏日
  
  读贴清凉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30 09:00:27 
回复 
  
   沐着晨光,看着美文美图,好享受噢! O(∩_∩)O~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10:47:57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远山眉黛绿:美眉总是如此令人牵挂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之一
  
  春夜难眠,更漏声声催人老。烛灯渐暗又挑明,直到烛残火烬。一夜窗前风吹竹响,人的神思恍惚也随风竹声断断续续。有位美丽娇媚的佳人,夜夜都是孤身独宿。时常无聊地抱起琵琶弹奏那些过去的旧曲。在曲声中寻找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这时,她那姣好黛绿的远山眉微微高蹙,愁思洋溢。
  这首《谒金门》写得颇是委婉动人。《谒金门》是原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敦煌曲《谒金门》中有:“长服气,住在蓬莱山里。……得谒金门朝帝陛,不辞千万里。”这里是咏其词牌的本意。
  另一花间词人牛峤曾在《更漏子》中云:“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可见,本词首句“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是相袭之句,概指春夜里的滴漏声一声接一声,一声催一声,给人以时光迫促之感。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这种心绪是无聊而纷乱的。同时,大凡孤独人并不愿在暗夜里让心灵更加寂寞,总愿让一盏孤灯亮着,好歹也是个伴。
  窗外风吹竹林的声响也让人心绪不宁,让睡梦时断时续,睡不踏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片中就说了:有位娇娆如玉的佳人,常常也是孤枕难眠。抱着琵琶弹奏旧曲,凝眸蹙眉,陷入对旧日欢情的回忆之中。
  那么,这上片和下片所写的究竟是否是同一人呢?显然,从词意来看,如果上片下片中为同一人则略显重复,特别是“有个娇娆如玉”一句就显得突兀多余。所以上片中写的应是一位男子或就是词人自己。那么,这首词当是词人想念那位琵琶女子的怀旧之作,上片写自己的春夜寂寞,下片写琵琶女子孤独难眠。
  据说,韦庄的两首《谒金门》也是怀念那位被蜀帝王建以教内人诗文为名强要进宫的姬妾。从词中“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一句来,还是很有可能的。韦庄的这位宠姬据说才貌双全,弹奏琵琶更不在话下。在词人想来,她弹奏琵琶总是寻旧曲子,意在怀念与词人旧日的欢情。而这位宠姬给词人印象最深的、令他梦魂相牵的是她的一双美丽的远山眉。这在多首词中可以读到。如《荷叶杯》中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女冠子》中的:“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西京杂记》中有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卓文君也是才貌双全,尤其是眉毛非常漂亮的女子.与韦端己心中所爱非常相似.所以无论在梦里还是醒着,韦端己念兹在兹的,总是那一弯美丽姣好的、黛绿的远山眉。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30 10:52:22 
回复 
  远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顶。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6-30 10:53:08 
回复 
  沙发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13:59:34 
回复 
  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14:03:36 
回复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
  


作者:花儿DUODUO2005 回复日期:2010-06-30 15:40:09 
回复 
  闲品花间词和酒暖回忆瘦是我特崇拜的好文,一定得MARK,顶!!!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30 15:52:35 
回复 
  问好并拜读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17:08:17 
回复 
  
  读韦庄词随笔
  
  满院落花春寂寂: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谒金门》之二
  
  “只缘感君一回眸,使我思君暮与朝”----——古乐府
  
  这首《谒金门》开篇便直吐衷肠,以表深切怀念与无可奈何的心境:伊人一去无消息,只有空相回忆。“天上嫦娥人不识”表可望而不可及,如月中嫦娥。人们都不认识天上月宫里的嫦娥,又如何传寄书信?而她也无从寻找书信。
  词人大梦初醒感到浑身无力。伊人过去的那些翰墨诗词此时在手中重若千钧,不忍卒读。起身看门外那满院子的落花飘零,空寂无人。只有青草一片幽绿,惆怅得令人断肠!
  
  韦庄写过一首《悔恨》诗,诗中云:“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乐也同愁。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这是写他在乾宁元年中得进士,为校书郎。然后与爱姬成婚,与爱姬婚后共同生活了六、七年。六十二岁时,韦庄入蜀,六十六岁为西蜀掌书记。此时爱姬应跟随他入蜀。入蜀后爱姬亡故。
  《古今词话》中谓:“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迭羁留之。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作小重山及空相忆云:‘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 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姬后传闻之,遂不食而卒。”
  《古今词话》作者杨湜是宋朝人,去五代不远,其所记想必有据。其中“庄之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与前面词中描述的“娇娆如玉”、“闲抱琵琶”、“伊人书迹”等相符,还在《荷叶杯》中称其“绝代佳人难得,倾国。”可见,这位女子确是位多才多艺的美貌佳人。难怪已不年轻的花间词人韦端己深爱之,就象那位暮年的唐明皇痴迷杨玉环一样。
  从《古今词话》引文中,也足见这首《谒金门*空相忆》是专为怀念那位美丽多才的爱姬而作。此外,他还写过一首《悼亡姬》:“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诗中将爱姬比作嫦娥和娥皇女英。在前面的《荷叶杯》中有句云:“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这首《谒金门》也有“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一句。可见这些诗词怀念的对象应是同一人。
  韦庄还写过一首《赠姬人》:“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可见,在韦庄最困苦的时候和这位爱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只是在进士及第后才完婚。也算得患难夫妻了。不管这位爱姬是离开是亡故,总之对韦庄情感的打击是沉痛的。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30 17:27:58 
回复 
  沙发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18:07:09 
回复 
  
  而那位美艳多才的红颜女子也是何其不幸: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荷叶杯》之一)这是红颜女子“谢娘”最初的爱情在花下水边诞生;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女冠子》之一)这是她最后一次与端己见面时刻的倩影。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女冠子》之二)这是端己在一年后梦中见到她的情形。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荷叶杯》之二)这又是端己的一次梦中会“谢娘”。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小重山》)这是端己笔下的宫庭女子生活剪影,未尝不是“谢娘”深闭蜀宫中的写照。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韦庄和这位“谢娘”几乎都经历过了。最终,深宫中的“谢娘”在看到端己的那些怀念诗词后,抑郁终日,竟然绝食而死。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词人在一场大梦初醒后,不忍再看爱姬离去前留下的婉约诗文。他起身来到庭院里,大自然的春光将尽,落花满院,芳草幽绿,庭院里静寂无人,徒惹词人心中伤感和无言的愁绪:她如今怎么样了呢?她还好吗?
  而笔者读到这句“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耳畔却不由得响起一首歌: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
  只盼望有一双温柔手
  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
  若是你闻过了花香浓
  别问我花儿是为谁红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
  花开花谢终是空
  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梦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20:39:09 
回复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6-30 21:39:19 
回复 
  看贴,问候,学习!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30 23:17:10 
回复 
  谢太守,关耳,寂寞,嵩阳,采撷和新朋友驿站风铃,不求名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7-01 09:26:14 
回复 
  
   孟老师对歌曲还很有研究,信手拈来,相得益彰! o(≧v≦)o~~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7-01 09:49:07 
回复 
  美文美图让人流连忘返啊!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7-01 09:52:12 
回复 
  这位爱姬是韦庄的原配还是小三?
  :)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7-01 10:10:30 
回复 
  顶。还是喜欢诗词。
  
  对了,现代诗,读来感觉如何,我中学曾读现代诗,觉得挺美,但现在觉得,这些特定时代产生的文学产物,真是汉语文学的垃圾,没有几首不是无病呻吟的。戴望舒,徐志摩,无不如此。为什么唐诗宋词都上千年了,我们还喜欢背诵,而现代诗却慢慢被人遗忘?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11:35:56 
回复 
  
  呵呵,谢谢各位.
  现代诗的淘汰快了,哦,准确地说是"现代新诗".(在文学史上"现代诗"特指现代派诗歌.)淘汰快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现代新诗基本上是跟随西方亦步亦趋.同时,时间太短,沉淀不够也是原因.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都已经是不能卒读的历史文献了.但戴望舒和徐志摩还不能说是垃圾吧.他们在诗歌形式探索上还是有贡献的,而且还试图把中国古典诗词神韵纳入现代新诗中.但五四一代人中真正有价值的诗人是穆旦.他是真正把西方现代诗歌的本质学到了手.
  总体上讲,真正有价值有意义也在现代历史上产生影响力的汉语现代诗歌是北岛,舒婷,顾城,杨炼那一代诗人,他们的诗从内容到形式都超越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一辈诗人.即所谓"崛起的诗群".后来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但影响力是江河日下,现在基本上是处于边缘状态的沙龙文学.
  
  古典诗词之所以耐读,是因为历史审美积淀的原因.事实上以格律诗反映现代生活也是力不从心的.
  
  呵呵,近日有些忙,没时间写了,暂时不更新.不过会上来,顶顶朋友的贴子,发一发图片什么的,与诸君共享.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11:59:53 
回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7-01 09:52:12 
    这位爱姬是韦庄的原配还是小三?
    :)
  --------------------------------------------
  既然称"姬"就应当不是原配,呵呵.原配可能在长安或洛阳.算红颜知己吧.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7-01 12:21:01 
回复 
  小沙发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7-01 12:36:41 
回复 
  顶诗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15:21:18 
回复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


作者:我似游鱼 回复日期:2010-07-01 16:38:38 
回复 
  美文美图,清新雅丽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7-01 18:22:23 
回复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11:35:56 
  
    
    呵呵,谢谢各位.
    现代诗的淘汰快了,哦,准确地说是"现代新诗".(在文学史上"现代诗"特指现代派诗歌.)淘汰快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现代新诗基本上是跟随西方亦步亦趋.同时,时间太短,沉淀不够也是原因.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都已经是不能卒读的历史文献了.但戴望舒和徐志摩还不能说是垃圾吧.他们在诗歌形式探索上还是有贡献的,而且还试图把中国古典诗词神韵纳入现代新诗中.但五四一代人中真正有价值的诗人是穆旦. 他是真正把西方现代诗歌的本质学到了手.
    总体上讲,真正有价值有意义也在现代历史上产生影响力的汉语现代诗歌是北岛,舒婷,顾城,杨炼那一代诗人,他们的诗从内容到形式都超越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一辈诗人.即所谓"崛起的诗群".后来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但影响力是江河日下,现在基本上是处于边缘状态的沙龙文学.
    
    古典诗词之所以耐读,是因为历史审美积淀的原因.事实上以格律诗反映现代生活也是力不从心的.
    
    呵呵,近日有些忙,没时间写了,暂时不更新.不过会上来,顶顶朋友的贴子,发一发图片什么的,与诸君共享.
  
  ==========================================================
  
  说垃圾有点过分,但说他们是优秀文学作品,那就更过分了。
  
  像:“轻轻的我走了...”,还凑合,至少朗朗上口
  而像:“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连基本节律都没有,还不如汉文的海涅诗选里“早晨我起身问道: 今天爱人可来? 晚上我偃卧自叹: 今天她又没来。”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白话诗,为白话文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现代白话文的发展,翻译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那些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大师,比如戴望舒,估计是外语学太多了,因此,他的诗歌里面,有很多生硬拗口的语句。比如,像这样的句式:“她的美丽的双眸”,就是翻译家的语句。若我们自然而然去读中文,一般会把第一个“的”改为“那”,变成“她那美丽的双眸”。这样更自然顺口。
  
  他们翻译外国著作,水平是没得说。但若把翻译的语言习惯用来作诗,本身就不符合本国人民的语言习惯,因此配不上称为诗歌。
  
  我承认,穆旦的作品还不错,我读过他一些诗句,至少,他的语言里面,每句中的每个短语,都与人自然呼吸节奏合拍,与内心感情的起伏也较一致。
  
  现代诗,我最欣赏网络上一个高手,网名“克里木特”,像如下句子:
   找一个人同去远方的小镇
      在秋风坦荡的季节
      养一条狗
      隐姓埋名
      喝酒打工
      我相信不止你有理想
      我也动过这尴尬念头
      这样的小镇
   其实到处都有
      好多朋友就是这样没了音信
  还有如下:
  小李是个薄铁匠
  天才诗人
  我们一起看电影
  看老外在火车上怎么干
  
  喝掉两瓶啤酒
  他狂得不行
  他说他真想变成一个女的
  再给他那破单人床
  安上四个轱辘
  
  写得都是底层民众的锁事,语言组织却铿锵有力,读来一气呵成。
  
  不过,比起古典诗词,现代新诗在汉语诗歌领域,还不能达到巅峰,因此,我觉得,还不如玩古诗好玩。呵呵。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7-01 18:30:29 
回复 
  先顶后看

作者:de73is 回复日期:2010-07-01 19:34:54 
回复 
  [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
  脱水整理版,手机 WEB自适应网址:
  
  http://bit.ly/b5qK6d
  
  只看搂主、TXT下载、完整带图、手机在线看。。。。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21:13:45 
回复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1 22:51:46 
回复 
  晚顶一下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7-02 06:26:06 
回复 
  哈哈
  这么多美图啊
  美女陪美文
  相得益彰

作者:南门太守 回复日期:2010-07-02 08:24:24 
回复 
  清晨读贴,无比惬意!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7-02 09:18:42 
回复 
  关于梨花,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首淫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好像是苏轼写来调侃一个姓张朋友的淫诗,很打油,很淫荡。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7-02 09:43:19 
回复 
  呵呵,这老苏够逗的了!
  支持斜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2 11:20:07 
回复 
  谢谢朋友们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2 12:38:09 
回复 
  
  谒金门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2 13:58:39 
回复 
  
  女冠子(之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7-02 14:46:07 
回复 
  
   好美哟! \(≧▽≦)/ \(≧▽≦)/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2 16:57:17 
回复 
  
  “只缘感君一回眸,使我思君暮与朝”----——古乐府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7-02 17:51:28 
回复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7-02 14:46:07 
    好美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