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诊通知 英文翻译:再回首:老兵下跪 伤心流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0:12
作者:[唐建设] 来源:[铁道兵网] 浏览:[ 2] 

www.cntdb.com铁道兵网-铁军情结】

再回首:老兵下跪  伤心流泪

凡有过当铁道兵经历的人,大都把这段难忘的岁月当作磨练、励志、乃至是事业辉煌的起步。你可曾想到,对一部分有特殊经历的人来讲,那可是一段挥之不去又不堪回首的伤心旧梦。
   回首, 我70年刚当兵(陕西毛坝,铁6师)就听了一场英雄报告会,感人事迹让我热泪盈眶。隧道突然塌方,一块巨石压住了施工战士的双腿,在巨痛昏迷的瞬间,他却对前来抢险的人员高喊“里面还有战友,不要管我,先救他们”,战友双腿因被压时间过长截肢了,但他成了铁道兵英雄。荣誉、勋章、鲜花和场场演讲的掌声淹没了他。感动过后就是慢慢的淡忘。两年后的一天,在部队食堂里见到了一个乞丐,正用两个小板凳挪动身子“走”着去打饭,一战友小声对我说,他就是那个英雄。对,正是他,当年在英雄光辉的照耀下衣锦还乡,回到了老家农村。没料想,组织上给他安排的老婆居然不听党话(好好地照顾英雄),反而还跟人私奔了。最要命的是,带走了他的全部抚恤金。万般无奈,英雄靠一路乞讨回到了原部队,回到了他认为可依靠可信赖的“老家”。

可能是英雄共有的尊严吧,他从不和人说一句话,行路的困难让他来回摆动上身,胸前多枚勋功章和毛主席像章相碰叮当作响。半月后,部队机关认为他有碍观瞻,影响铁道兵形象,听说是强制性地把他送回了原籍农村。以后再也没见过他了。一想起这事就心里就堵得慌,我总觉得欠他什么………。
   回首,2002年冬天,在重庆石桥铺,一独眼断臂乞丐身着薄衣在寒风乞讨,他旧破烂的军装吸引了我,一张大纸写满了字招来路人围观。我没去看他写的什么,只翻开了摆放在地上的军人残疾证,铁道兵7师的。他说是他主动请战去隧道里排哑炮时被炸残的。家里的老小都指望他求生活,他低声对我说:“若不是农村过不下去,我是绝对不会出来乞讨的,我知道这样做是丢了铁道兵的脸啊!”

老天爷在上,饥饿面前,人哪还有什么鸟尊严?哪里还有什么可顾忌的?他这样做没有错。心酸的我流下了眼泪,我把身上所有的钱(80多块)递给了他,他突然碰的一声跪下来给我连连磕头,我实在是不敢看,我怕回头看。他们是为国流血捐躯的军人,铁道兵的英雄啊,当年受伤不皱眉,豪气壮。铁骨铮铮的汉子而今却为米折腰,为饥饿下跪。如果事情是真的,应该是我给他磕头,人民应该给他磕头。国家欠他们的太多太多了。

再回首,我也是个沾边的残疾军人,75年冬天大巴山的一场演出前,我安装灯光时从10米高的舞台顶端摔下来,左腿跟骨粉碎性骨折,那痛是刻骨铭心,三个月脚不敢沾地。幸好人年青恢复快,没有留下后遗症。伤好复员时,部队按伤情给我评了最末等的残疾军人,一次性补贴600元(等同于当时8年工龄的三级工人一年的工资),但条件是必须要记录在档案里。试想一想,好人都难找工作,残疾人谁要啊?我被迫放弃了这笔“巨额”赔偿(实际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在当时的铁道兵退伍军人中,象我这样为了找工作、为了讨媳妇、为了将来的日子过好一点、为了不永背负残疾人这个偏见称号,自愿(被迫)放弃残疾军人赔偿补贴的人,可说是数不胜数。回家后我还算运气过得平平安安,可他们呢?有战友说铁道兵残疾军人上万,他们现在还过得好吗?他们的饭能吃得饱吗?

我不了解当时国家对铁道兵伤残人员的政策是什么,现实中只看到部队对很多伤残军人实行的是一次性赔偿,伤残军人在领款单上签字画押后就拜拜了(铁道兵伤残军人与战争时伤残军人在补偿福利上有很大的差距),从此后,部队和地方都不再对伤残军人承担任何责任。在这近似“残酷无情”的了断下,没任何残疾军人有怨言,有伤有泪全往肚里吞,他们除了奉献还是奉献,这就是铁道兵默默无闻却又惊天动地的军人气魄。

铁道兵已消失20多年了,也许一些人还记得铁道兵的丰功伟绩,但铁道兵付出的巨大牺牲又有人知之多少?有多少人重伤残废?有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当年踌躇满志从军的热血青年如今都是两鬓斑白的中老年人,他们向谁索取过什么?没有。特别是一些伤残军人,他们并没有什么奢侈的要求,仅想要一点点温饱而已,可有谁来关注这个弱势群体?上万残疾军人呐,这并非是哪家好心企业或慈善机构能够支撑得了的事情,这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家的帮助。作为当年的铁道兵军人,他们为国家建设不惜流汗流血,贡献了青春,尽了职责和义务,现在该是国家和人民来回报他们的时候了。而眼下这些悲情惨景(但愿仅是个别现象),我们能做能帮的,就是呼吁呼吁再呼吁,希望能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有律师朋友给我说:“铁道兵主体已不复存20多年了,散落在全国的铁道兵伤残军人究竟有多少?有谁站出来为他们提起国家赔偿诉讼?怎么取证(受伤时目击旁证、医院证明、部队档案)?若要想通过诉讼这条渠道获取赔偿,一个字,难。”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应该由国家来负责领养他的苦难孩子。但愿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政府能想起30年前的那十万大军——完全靠人力修路、伤亡巨大的铁道兵。但愿政府能洞察这一切情况,让铁道兵伤残军人与战争时伤残军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伤残军人自己也要通过种种渠道向上反映情况),让伤残老铁的心里有个安慰: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新年到了,我心底里也有个愿望,愿伤残老铁不再为饥饿沿街磕头乞讨,愿普天下老铁的母亲、妻子、儿女不再为生活窘迫而流泪,愿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铁道兵这个光荣的名字。

(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曾经在悠悠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原铁6师宣传队    唐建设

二〇〇八年一月二十日

www.cntdb.com铁道兵网-铁军情结.报道】

 【2009年10月18日寒冰石给 www.cntdb.com  中国铁道兵网来稿如下: 

         我们铁道兵伤残战友里也有类似情况,再转篇老文章给各位战友看看。
                    光荣过后……他们是为国流血捐躯的军人,铁道兵的英雄 。

        ­读了六师战友这篇文章,心里非常难过。那上万的伤残战友,特别是那些回到农村生活难以自理的残障战友,生活的艰难,让人揪心。更还有那些奉献了儿子,风烛残年白发苍苍老迈而窘迫的父母们…… ­

        国家现在富裕了,一年好几万亿的财政收入。现在的富强,是几代人奋斗得来的。几十年来被称誉为“社会主义建设突击队”的铁道兵,贡献不菲。谁都知道战场上参加突击队意味着的是牺牲、奉献,是以命相博 !……当金光闪闪的奖章挂在伤残立功的战友胸前时;当追悼会上宣读完嘉奖令后,首长们总有这么一句话:……祖国和人民(或者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面对这些流血牺牲而今生活举步维艰的英雄们,但愿“祖国和人民(党和人民)”不仅仅是把他们留在“记忆”中。“政府”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当官一席酒,农家半年粮。”节制一下官们的口福,关心一下百姓疾苦,社会和谐还是不难的。关键是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要让英雄们流血、奉献后,(包括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面对的是艰难的生存。不要让英雄们流血以后再流泪,不要让英雄们心寒 ,不要让同路人寒心!这样才不会让后来的人,面对奉献时犹疑踌躇

                                             铁五师  寒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