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鲨之灾完整版:弧圈球的文章和讨论大全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15:40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在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

  5.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

  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象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国乒坛的技术创新信息介绍给初学者,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尝试,使之得以普及。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二)问: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纠正?

    答: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 ,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三)问: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答: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11.对拉练习;12.发球抢拉练习;13.接发球抢拉练习;14、拉、扣结合练。


练习弧圈要点  作者 苏丕仁
 
一﹑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一)特點和作用

加轉弧圈球穩健性好﹐強烈的上旋有助于製造更好的弧線﹐在來球下旋力很強﹑很低﹐或位置不合適時﹐用加轉弧圈可比較容易地將球拉過去﹐比較保險。加轉弧圈球還具有一定的威脅性。在對方不適應強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況下﹐常會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誤。另外﹐由於上旋弧圈速度較慢﹐球出手弧線的彎曲度較大﹐球落對方檯面後迅速下滑﹐所以﹐它還可起到變化擊球節奏的作用。

(二)要求

1﹑上旋強烈。如果上旋弧圈球上旋不強﹐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積極意義﹐就會一點兒威脅也沒有了。

2﹑弧線應降低。以前的加轉弧圈球弧線高﹑速度慢﹐現在的加轉弧圈球要求上旋強﹑弧線低﹐這樣才能增加威脅。

3﹑必須和其它技術(如前沖弧圈球﹑扣殺等)相結合。單一的加轉弧圈球﹐易被對方適應﹐因為它畢竟速度慢。

 

(三)動作要領

1﹑引拍階段﹕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膝微屈﹐身體略向右扭轉﹐腹微收﹐髖稍>向右後下方壓轉﹐手腕略向後拉﹐球拍低于來球。

2﹑擊球階段﹕右腳掌內側蹬地﹐稍伸膝﹐以腰﹑髖的扭轉帶動手臂由後向前揮動。擊球瞬間﹐快速收縮前臂﹐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擊後迅速轉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擊球時間為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拍形與檯面垂直或稍稍前傾(與檯面成80度左右)。

為提高拉球的旋轉和速度﹐直拍選手的中指(橫拍選手的食指)應加速手腕在觸球瞬間的甩勁。

3﹑結束動作﹕球出手﹐因慣性作用球拍至頭前才漸停止。身體重心隨之移至左腳。此時﹐應迅速還原﹐準備下次擊球。

 

(四)錯誤動作及改正方法

1﹑只用手臂發力﹐無有腰﹑髖﹑腿的配合﹐拉球很費力﹐但旋轉不強﹐而且難于連續拉。

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確拉弧圈球時腰﹑髖﹑腿的用力極為重要﹐然後專門觀察優秀選手在拉球時這些部位的動作﹐再仿之進行徒手動作的練習﹐記住有關部位的肌肉感覺﹐上臺練習時﹑有意體會上述感覺。

2﹑引拍時﹐手臂伸得過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過份前傾﹐整個動作向上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擊球時間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難發力等弊端。

改正方法﹕應明確上述動作已經過時﹐現特別重視由後向前的迎球動作。讓?a href=mailto:動員握拳為球﹐教練員做先打後摩的示範﹐運動員體會教練員打手時的感覺﹐並力求將這種感覺在自己拉弧圈時打出來﹐與此同時﹐再讓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臂保持自然彎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適當增加向後引拍的動作﹐減小拍形的前傾角度。>動員握拳為球﹐教練員做先打後摩的示範﹐運動員體會教練員打手時的感覺﹐並力求將這種感覺在自己拉弧圈時打出來﹐與此同時﹐再讓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臂保持自然彎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適當增加向後引拍的動作﹐減小拍形的前傾角度。

3﹑拉球時不用手腕﹐導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都受到限制。告訴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腕要有一個向後伸的動作﹐在觸球瞬間才會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發力。

4﹑只能摩擦球動作﹐蹭球大薄﹐但發不出力﹐拉球不轉﹐易下網﹔或撞球過多﹐摩擦球大少﹐也不會產生強烈旋轉。

改正方法﹕明確只有「打摩結合」「以摩為主」﹐才能拉出強烈的上旋球。練習徒手動作時﹐可由教練員用兩個手指夾住一球﹐讓運動員練習加轉弧圈的動作﹐教練員可根據自己的感覺及時糾正運動員的動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多球練習。

二﹑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一)特點和作用

前沖弧圈球﹐飛行弧線低﹑速度快﹑前沖力強﹐落臺後彈起不高﹑急向前沖並向下滑落。在一定意義上﹐可起到扣殺的作用。

(二)要求

1﹑前沖力強﹑速度快。如果不具備此特點﹐前沖弧圈球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2﹑凶而穩﹐切忌只凶不穩﹐無故失誤大多。

3﹑解決好與其它技術的配合。位置不合適時﹐應拉一板加轉弧圈球過渡﹔遇到半高機會球應大板扣殺。不要只是一味地沖﹐節奏單一﹐自己又容易失誤。

(三)動作要點

1﹑引拍向右後方﹐身體重心比拉加轉弧圈球時稍高﹐球拍與來球同高或稍低于來球。

2﹑揮拍擊球時﹐身體重心﹑前臂﹑手腕應向左前方發力﹐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瞬間﹐應先向前撞球﹐再向前摩擦球﹐直拍選手的中指應有一頂拍動作﹐橫拍選手的食指應有一向前甩的動作。擊球時間為上昇後期或高點期。

3﹑反沖時﹐少或不向後拉手﹐球拍與來球同高﹐應善於運用腰﹑髖和腿的動作﹐以身體重心來控制擊球弧線﹐拍形稍前傾﹐擊球時間為。上昇期後段或高點期﹐前臂稍用力﹐觸球時自己發力和摩擦都比快帶多一些。

(四)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

1﹑引拍低﹑身體重心低﹐易拉球出界。

改正方法﹕觀看拉前沖弧圈的正確動作﹐特別留心其引拍的位置﹐自己上臺練習時有意提高引拍位置。

2﹑不能根據來球旋轉變換動作﹐一種動作打百樣球﹐失誤多。

改正方法﹕明確拉前沖弧圈應視來球變化﹐適當調整動作。如來球下旋﹐應觸球中部﹐拍形與檯面垂直﹔來球不轉或略帶上旋﹐應拍形前傾﹐觸球中上部。還應提高對來球的判斷能力。用多球練習﹐供球者多變化球的旋轉和高度。

3﹑單純用上肢發力﹐無有腰﹑髖﹑腿的配合﹐拉沖無有前沖力。反沖時﹐只重視前臂和手腕的動作﹐忽略了用身體重心來調節擊球的弧線﹐大大影響了擊球的準確性。

改正方法可參照拉加轉弧圈球的相應部份。

4﹑撞球過多。有人認為﹐撞球多就能使球前沖力大。其實不然﹑撞球過多弧線不好﹐旋轉不強﹑球的前沖力也小。

改正方法﹕先端正認識﹐再做徒手動作和多球練習﹐注重體會打與摩的結合﹐增加摩擦球動作。

三﹑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一)特點和作用﹕側旋弧圈球的飛行弧線一般比前沖弧圈球略高﹐比加轉弧圈球低﹐落臺後向右側下方滑落。它可以加大拉球的角度﹐增加對方的跑動範圍和回球難度﹔亦可拉側旋弧圈至對方中左﹐借球的偏拐正好至對方追身﹐很難回接(尤其是對削球選手)。另外﹐側旋弧圈還有變化節奏的作用。

(二)要求

1﹑拉側旋弧圈一定要使球側旋力強﹐具有向側前方拐的沖力。

2﹑應具備連續拉的能力﹐包括連續拉側弧﹐或變化拉不同種類的弧圈球…

3﹑比賽中﹐應靈活運用﹐避免一味地盲目拉側旋弧圈球。

(三)動作要點

1﹑揮拍路線應由後下方先向右側前方﹐再向左前上方用力摩擦球。

2﹑引拍位置略低于拉前沖弧圈﹐手腕要放松﹐注意蹬腿和轉動腰﹑髖的動作﹐以加大拉側旋的力量。

(四)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

1﹑揮拍路線不對﹐無兜球動作﹐單純向側拉﹐摩擦球時間短﹐使不上勁。

2﹑手腕放松不夠﹐擊球時﹐難于發揮手腕的加速作用。

改正方法﹕先明確拉側旋弧圈球的揮拍路線和手腕動作的意義﹐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徒手動作和多球練習。

四﹑正手中遠臺對拉弧圈球

(一)特點和作用

中遠臺對拉弧圈球﹐雖速度較慢﹐但旋轉較強﹑力量較大﹐落臺後有一定的前沖力﹐是弧圈球選手的一項必備技術。運用得好﹐可使其在退臺後從相持或被動中轉為主動。攻削型打法的運動員﹐亦應掌握此技術﹐可作為反攻或變化擊球節奏的一種手段。

(二)要求

1﹑對拉的球應力爭旋轉強﹑沖力大﹐這樣才能爭取到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