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触控板怎么开启:《“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3:01:14
武宁宁达中学课题组    执笔:陈家发
一、问题的提出
1、我校创建于2001年,正值全国上下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可应试教育依然愈演愈烈之际,办学者们即意识到:新办的宁达中学要毫不动摇地走让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之路。先进的办学理念及实践很快让我们尝到了甜头。首先反映在教学成绩上,2003年至2006年四届中考,我校总平均分均居全县第一,而且所有单科平均分都是前两名。其次反映在教师参赛成绩上,短短几年间,我校有7名教师参加全市讲课、说课比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然而,宁达人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教学改革还是在原框架上做的一些修修补补,没有摆脱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枷锁。大家一致认为,要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总结本校教改的成功做法,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课改经验,尝试课堂教学的全新改革。
2、2003年,我省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执行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强调熟能生巧,甚至搞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造成了教学的高负低效。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从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从教育学生学会转变到教育学生会学。
为了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学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我们提出了《“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研究》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摸索出一套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
二、基本理论
1、“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知识的重组、改造、丰富,是通过大量的探索和试验,自主建构而实现的。教师有责任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形式,完成新知的建构。这正是“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研究的核心内容。
(2)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让学生以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我们研究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自己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去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他们在课内外收集信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创造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变得富有个性,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氛围,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形成强烈的学习“内在诱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
(3)教学理论
从教学论来说,教学的本质是认识,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一方面,学生的认识必须是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包办是替代不了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必须由教师领导着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
2、“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研究的主要意义
在以上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构建了“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结构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巩固拓展。本模式课堂信息的传递,是一种多向反馈结构。由于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由于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主导贯穿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模式,它的指向目标绝非单纯传授知识和一般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养成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就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课堂教学的总体功能,并非是组成它的各个环节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特定的功能。我们进行“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课堂教学整体优化,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1)“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的界定;(2)“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操作模式;(3)“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导学案的编写;(4)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导学案评价标准。
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2)文献法;(3)行动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7、9-2007、12)
本阶段主要做两件工作:①成立课题组,培训教师。课题组成立后,学校请来上海建平总校校长冯恩洪、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李炳亭等给教师讲全国中学教改的最新动态。课题负责人参加省课题办主办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回来后对全体成员进行二次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派出课题组成员组成首批考察团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②拟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方案拟定:第一步,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进行为期一年的试验;第二步,2008年9月始,全校全面推行“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
2、实施阶段(2007、9-2009、7)
第一步: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进行试验。
初一、初二班级教室四面配置了黑板,撤去讲台,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六至八人一组围圈坐,从形式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新课型的蓝图是:①切实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②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③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真正进入状态,课堂气氛活跃;④课堂效率高,注重培养能力。出台《新课型阶段性评价标准》,作为课堂改进努力的方向。
第二步:2008年9月—2009年7月,全校推行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型蓝图和评价标准确定了下来,初一年级实验初步成功后,新课型推广到全校全面试验。课题组成员由原来11位教师扩大全校全体任课教师,初步形成新课堂可操作的具体模式。“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形式上一般包含这样三个模块: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展示交流-----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展示效果;测评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时间分配大约为15、25、5分钟。
定2008年10-12月为课改攻坚月,要求每位老师对照《新课型阶段性评价标准》努力实践达标,上好符合新课型要求的课。教研处每日上、下午各巡教研处每日上、下午各巡查一次,教研组长每日随堂听课一节,教师每周相互听课三节。12月,学校成立验评组,开始组织教师上新课型过关课,由验评组成员打分,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不合格教师听完一轮验评课后再补课。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我们又敏锐地发现了隐含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学生自主预习如何有效落到实处?学生漫无边际的生成拓展,双基知识的掌握如何保证?当年期末考试部分科目成绩下降,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课改的方向决不能改变,那么有没有一种载体,既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又不削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束缚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呢?经过全体老师的探索与实践,2008年底,《课堂指南》应运而生了。至此,我校“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基本定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校长在动员大会上承诺:若改革试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责任由学校承担,取得了成绩归功于教师。并设立课改基金,以表彰研究有功人员。学校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试验课和优质课评比,凡不是“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票否决。正是靠领导的支持和决心,课题研究才能够坚持,新课型得以推行。
3、结题阶段(2009、8—2009、9)
本阶段,全体教师继续探索完善新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核心成员收集整理课题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总报告。
五、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的界定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展能力的新课堂。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形式上一般包含这样四个模块: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巩固拓展。
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课堂指南》预习导学部分的指导,自学教材,解决《课堂指南》的预习问题,同时积累自己的认识理解。遇到障碍时,提交组内讨论解决,由学科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号留待全班交流时解决。
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展示、交流自学的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这是一个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的过程。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提出问题并讨论。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他人的成果,同时受到一定的启发,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反馈测评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该环节是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巩固拓展阶段: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针对测评反馈出的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及时补救,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同时优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达到巩固拓展,并形成能力。
3、导学案——《课堂指南》的编写
《课堂指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它是集教案、学案、资料、练习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在老师手上,是教案;在学生手上,它是学案,是学习资料,是练习。
《课堂指南》在内容上包含学习目标、预习导学、精彩展示、测评反馈等基本版块。其内容设计要遵循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创新性等原则。主体性即要求《课堂指南》的内容要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性是要求教师正确把握教材,明确学习目标,帮助梳理知识结构,提供适当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性即要求尽可能给学生预留思维发散的空间,避免死搬硬套、机械重复的内容。创新性是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方面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的《课堂指南》来源于新的备课流程,这是一个不断打磨,改进的过程。其编写基本程序是:
(1)主备教师备课。开学初各备课组即分配好备课任务,主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两周研读教材、广泛参阅资料,自行设计、制成《课堂指南》草稿。
(2)备课组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老师、学生代表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
(3)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组会意见予以修改,制成正式文本。电子文档交学校主机存档。备课组长审核签名,交付印刷。
(4)上课教师补充。上课前上课教师熟悉《课堂指南》,结合上课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在旁白处适当修改补充。
(5)课后反思。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总结得失,书写于《课堂指南》末端的教学反馈栏。
4、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导学案评价标准。
宁达中学新课型课堂教学评分表
宁达中学新课型课堂教学评分表
评价项目
要  求  描  述
分值
得分
教学时间10分
教师活动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30分钟。
10
教师活动
15分
1、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激励、评比。
5
2、科学充分运用《课堂指南》,合理组织导学过程和环节。
5
3、作用定位:启发、纠偏、督促、释疑、总结。
5
学生活动
40分
1、自主预习:安静专心,独立积极,完成任务速度快、效率高。
10
2、合作学习:组长组织,分工明确,人人踊跃,气氛热烈,有效度高。
10
3、个体展示:面向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流畅,有适当辅助动作和表情;鼓励出现适当活泼形式;弱生上阵,参与面广。
15
4、笔记板书:书写规范,作图标准,重点突出,横平竖直,清楚美观。
2.5
5、点评补充:反应及时,突出要点,实质到位,同学易于掌握吸收。
2.5
学习实效
35分
1、课堂秩序好,动静结合,活而有序。
5
2、学生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5
下一条:“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课题结题报告
上一条:《运用人文情感提高物理教学效益的探索》课题总结报告

评价项目
要  求  描  述
分值
得分
教学时间10分
教师活动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30分钟。
10
教师活动
15分
1、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激励、评比。
5
2、科学充分运用《课堂指南》,合理组织导学过程和环节。
5
3、作用定位:启发、纠偏、督促、释疑、总结。
5
学生活动
40分
1、自主预习:安静专心,独立积极,完成任务速度快、效率高。
10
2、合作学习:组长组织,分工明确,人人踊跃,气氛热烈,有效度高。
10
3、个体展示:面向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流畅,有适当辅助动作和表情;鼓励出现适当活泼形式;弱生上阵,参与面广。
15
4、笔记板书:书写规范,作图标准,重点突出,横平竖直,清楚美观。
2.5
5、点评补充:反应及时,突出要点,实质到位,同学易于掌握吸收。
2.5
学习实效
35分
1、课堂秩序好,动静结合,活而有序。
5
2、学生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5
下一条:“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课题结题报告
上一条:《运用人文情感提高物理教学效益的探索》课题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