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db压缩点:黄庭坚 书法欣赏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59:42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世称黄山谷,祖籍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治平四年(1067)进士,宦途不顺,郁郁而终。私谥文节先生,人亦称黄文节。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共游干东坡门下,号称“苏门四学土”。黄庭坚“上千文章,尤长于诗”,又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是北宋:书法的又一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黄”。   由于元祜党人案的牵连,黄庭坚的书迹亦遭厄运,现黄庭坚存世墨迹30余件,以行书最多,次草书,再次楷书和行楷书。《戎州帖》又称《懒残和尚歌后记语》,是黄庭坚书法作品中惟一稍具平正面目的墨迹作品,可看作他楷书的代表作。每行一字,手:大如斗,壮伟惊人。《松风阁诗》、《送四十九侄诗》、《寒山子庞居士诗》等作品,是较《戎州帖》略为行书化的大字行楷书。《松风阁诗》书法结构紧劲内恹,用笔则精劲秀挺,论者以为他曾参取欧、颜、柳诸体的书法。   黄庭坚以擅长大字草书著称,著名的作品有《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杜甫寄贺兰镭诗》等。他的草书虽然貌似奇肆,实际上运笔很舒缓,并且笔法变化多端。苏轼曾说他的书法是“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确实道出了黄氏书法,尤其是草书的特点。黄氏的行书作品特多,《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稿》、《天民知命帖》、《惟清道人帖》、《制婴香方帖》等都是有名的行书作品。他的小字行书更为舒展自然,如《墓志铭稿》、《制婴香方帖》,并非有意地进行书法创作,随笔写来,却能楚楚动人。这些作品虽为小字行书,却能做到体势舒展,运笔不局刁;促,处处安排得匀称妥帖,而且用笔沉稳,笔法圆厚处微含峭劲。苏轼所说的“平等观”,在他的行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而在“平等观”中则有一种卓尔不群的风轨。

  自创瘦金书的宋徽宗     宋徽宗(1082—1135),名佶,是宋朝第六代皇帝神宗的第11子,其兄哲宗无子,他在生母向太后的有力后盾支持下,侥幸登了帝位。宋徽宗是历代君王中艺术造诣最高的,关于他学书,一般见解都认为:“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书史会要》)。但《铁围山丛谈》的作者,即南宋的蔡憬说,宋徽宗开始受王晋卿和赵大年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赵大年喜爱黄山谷,宋徽宗自然也学习黄山谷,后来自成一家。蔡憬是蔡京最小的儿子,他对于宋徽宗和宫中诸事必当广有见闻,所以其说可信。可见宋徽宗对于瘦硬之书的爱好多因受其早年周围诸人的影e向所致。其瘦金书的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大观圣作碑》等。

  黄庭坚《千字文》疑案     对于草书,黄庭坚曾下过数十年的工夫,他初师北宋初的周越,继而从苏舜元、苏舜钦兄弟的草书中得古人笔法,最后归依唐张旭、怀素的草法。与张旭和怀素的草书相比,他的草书形态更富于变化,许多字完全用点画组成,初看不知作何字,乃至识其字,才知道书者构字的精妙处。许多论书者往往因之而评黄氏草书为狂纵肆逸,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千字文b传为是黄庭坚的楷书作品,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中。此书被鉴为伪迹,直接的破绽是在避讳字上出现了硬伤。一是“纨扇圆洁”一句,作“团扇圆洁”,改“纨”作“团”是避宋钦宗赵桓的名讳。按“建中靖国元年”,是宋徽宗的年号,宋钦宗那时还没有做皇帝,而黄庭坚卒子徽宗在位期间,当然不可能知道钦宗的继位,又怎会避他的名讳?二是“慎终宜令”一句,作“谨终宜令”,改“慎”为“谨”,是避南宋孝宗名讳。三是“孟轲敦素”一句,“敦”末避南宋光宗赵悖的名讳。由此可知,此卷《千字文》的书写时间,大概在南宋孝宗时期,不晚于光宗朝,当然绝非黄庭坚所书。

   松风阁诗(局部) 北宋

  此帖是黄庭坚晚年抄录的自作诗,被公认为是他行书的代表作。黄庭坚对《瘗鹤铭》大字楷书非常推崇。他从此帖的结构中受到启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创造出了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风格特点的行书。这种行书酌每个字,在结枸布局上,都是中宫紧密,而笔画从中间向四外放射,无论笔画长短都接于字中间的圆心。这种辐射式的结构,字心紧密稳实,向外拓展的笔画又显得潇洒不拘。汉字结构本身具有多样性,用这种处理方法,将其排列在一起,造成一种顾盼生姿。浑融潇洒的效果。运笔从容徐迂,略带生涩,结构略成“欹侧”之势,满篇文字都奸像在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愉悦之感。

   行楷字卷(局部) 清

  水墨纸本。

   徐纯中墓志铭(局部) 北宋

  此铭书法雄伟峻逸,秀雅端庄,风格古朴自然,虽有唐楷之韵,却又多了几分生动灵活。不强作态度,而一任天机,轻松随意写来,这种“轻松”如果没有数十年的工夫作前提,是不可能做到酌。这幅作品的行气与章法的处理,也是颇为独特的,一般蛇行书和草书,在行气上都要求中轴对正,使行气上下贯通,而黄庭坚草书的行气处理,是让上一个字的下部与下一个字的上部相衔接,在犬牙交错中贯通行气,而行与行之间也完全靠借让来保持其整体的和谐,文字结构的错落欹侧与章法上的错落欹侧相协调,构成一种不凡的气势。

   杜甫寄贺兰锸诗 北宋

  此诗虽篇幅不大,但起伏有致,神完气足。首句“朝野欢娱后”,落笔精魄充沛,一气呵成,虚实相生,随势赋形。“朝”与“欢”字,左重而右轻,“野”与“娱’’字,又右重而左轻,参差揖让,自成一格。最后一“后”’字,收笔较轻,有余韵袅袅不绝之感,作者高超的书法修养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发挥。第二行“乾坤震荡中”开首二字,虽运笔比较迟缓,但“坤”字末笔力度很强,与下一“震荡中”形成鲜明酌节奏对比。“震荡中”三字,线条盘曲,势如奔马。以下数行皆有无穷韵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