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昌德宫:中职教师要“育人”更要“育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09:36
中职教师要“育人”更要“育己”---陆素菊博士讲座
中职教师要“育人”更要“育己”
陆素菊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随着暑期的到来,各级各类面向中职教师的培训班纷至沓来,这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反映。从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到各地的中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及名目繁多的教师培训班,各级政府都把教师队伍作为保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以期通过重视教师素质培育来提高中职育人质量。
那么,中职教师实际的职业状态以及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看到,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自身持否定取向的居多,比如,一些积极推进教改的校长常常抱怨,因为教师被动参与或不参与,教改才难以推行,改变教师过于消极、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现状,需要运用制度和机制的手段推着走、逼着走。而同时有不少中职教师认为,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很无奈,从那些“学不会和不愿学”的中职生那里,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感受不到应有的职业成就感。心力交瘁、无能为力,甚至职业倦怠正成为当前中职教师职业自我评价的主流。那么,如何提高中职教师对职业的自我认同,调动他们职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在“育人”的同时重视“育己”,这是需要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加以认真思考的。
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职业定位,强调的是教师对于社会的工具作用。“红烛”、“园丁”、“春蚕”等教师形象,更是社会对教师外在社会价值的定位,看重的是教师为他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而同时教师职业劳动对于教师自身的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以及对于教师的内在价值问题则常常被忽略。客观地说,由于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从小缺乏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在“教书育人”上,付出了比一般教师更为艰辛的努力。日复一日、工作繁重,常常无暇学习和反思,甚至出现因学生厌学、学习缺乏动力,教师疲于“求着学生”学习,到教师因此心力交瘁、不求进取,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恶性循环。关于职业本身对于个人的意义,杜威早就指出,职业使个人的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具有育人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叶澜)。为了让中职生拥有一个自尊、自信、积极发展的人生,显然中职教师的“育己”已经比“育人”更为重要。
那么,中职教师如何“育己”?首先需要中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行为进行反思和重建。有研究认为,教师的职业定位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以教师职业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履行职责往往出于良心或无奈,教学工作有时会成为一种痛苦;二是体验教师人生和幸福的享受型,把学生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三是在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中取得平衡的发展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可以肯定大多数教师追求的是后两种,在教师职业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并得到职业成长。基于中职教师的现实生存境遇,如何在调整自身的职业定位时确立积极的学生观则变得十分很重要。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被长期贴上“差生”的标签,一些学生或因缺少关爱,或因学习受挫,普遍缺少自尊和自信。如果中职教师把职校生的培育,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上,那么是难以从工作中获得“外在”的社会要求与“内在”的职业认同相统一的尊严与欢乐。对于我们的学生,不能只看到他们过去和现在的“状态”,要看到他们潜在的内在的发展可能性,把他们看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人类已有文化和知识的被传递者。他们确实有诸多的不足,但他们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简单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灌输的过程,把学生看作一个被灌输的对象,通过反复操作形成技能、技巧的人。而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着力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他们的健康个性,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当然,中职教师“育己”的实现,更多的还需要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性实践,其间虽然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完善,但仅仅停留在管理上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是不够的,只有让教师在“育己”中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乐趣,其“育人”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