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903图集在线查看:杂文家笔下的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39:22
  冯磊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海峡两岸,各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发生于1911年的那场变革,借此缅怀前人的功绩,同时反思百年来整个民族的得失。   

 

两年来,在出版界,关于辛亥革命的书已经出版了不下百种。据我个人的观察,尚处方兴未艾之势。这个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出版界的跟风与造势。前贤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辛亥革命而言,也是如此。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打破了盘踞中国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这次变革厥功至伟。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辛亥革命仅仅是形式上结束了帝制在中国的统治。消除专制流毒在中国的影响,还是一件长久的工作。   

 

评论家廖保平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这本书较之于其他同类书籍,颇有自己的特色。从体例上来讲,时下诸多事关辛亥的书籍,多以叙事为主。大家不是从历史的边角料里寻找灵感,就是从前人的论述里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这样的写法,容易堕入主观的窠臼。即,先有主观意识,后有材料填充。又或者,容易惹出因循旧说的嫌疑。   

 

廖的这本书,颇有不同。该书以评论家的眼光来透视深邃的历史,以新闻人的情怀关切大国的现实,以作家的文笔构建悦读的文本,用思想的手术刀剖析历史,针砭时事,呈现出以“史评现论”别具风范的历史书写方式,借以唤起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兴趣。   

 

倘让我说,这本《辛亥百年》所要论述的两个关键词,其实就是“宪政”和“自由”。无宪政,则无法保障充分的自由。无自由,则无法谈宪政。故而,无宪政则无自由,无自由也无宪政。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中国人制定宪法,距今也已百年。但,一百年来,始终用宪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政府,并不多见。一百年前,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先驱采用美国式的民主模式,期望能够将蹒跚的老大帝国拯救过来,获得新生。但,事实证明,“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血,流过了,共和却是假的。这一冷冰冰的事实,不断地唤醒一代又一代人,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试图将肆无忌惮的权力,限制在宪政的牢笼里。   

 

没有宪政,权力就得不到限制。整个社会,就无法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没有宪政,就无法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可以说,建设法治社会,保障公民权利,是一个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特征。毋庸讳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国家还沉浸在中世纪的噩梦里。   

 

著名历史学家袁伟时老人在其著作《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关键在于社会自由度的高低。在经济上是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廖保平的这本书,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触。如假以时日细细阅读,应该会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当然,这本《辛亥百年》,部分内容仍然需要打磨。尽管,这并不影响一本书所固有的价值。在这本书的序言里,$2先生非常中肯地告诉我们,专制有很多种,其中,固然有封建的专制,也有共和的专制。共和的专制,与封建的专制相比,其毒害并不逊色。他的观点,来自于清末民初的$2先生。当年康梁等人与革命派的论战中,梁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君主立宪的方式,避免从封建专制堕入共和专制的怪圈里。梁启超的根据,来自于英国革命。1640年英国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克伦威尔掌权之后,立即解散议会,实行共和的专制。最终,迫使英$2君主立宪的道路。这件事,意义颇丰。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很多年前,当我们嘲笑梁启超和康有为们的保皇论调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宪政的根本价值。革命需要流血,君主立宪成本较低。今天看来,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清末关于革命还是君主立宪的论争,确实是值得反复揣摩和思考的一笔财富。   

 

(《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廖保平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