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劫好看吗:禅修:成就你无限美好的五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9:04:54

——空杯装水——贵在坚持——敢为天下先——皆是过程——难得明白
——修五心
观念、思维、心灵,是禅修的对象,心灵的建设也是佛教思想的重点,因为心灵是身体和心理的最终归宿。菩萨五心,这五心指的是不舍心、平等心、无畏心、同事心和学习心。禅修的目的在于让身体和心灵良好地吸收有营养的东西,让这些补品滋养我们的身心,以使自己产生巨大的能量。
修五心
1、不舍心
这里不是让你有吝啬之心,而是让你具有锲而不舍的心。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你就会用不舍心去帮助他、支持他、照顾他。
处于管理者之位的人,如果把员工都当成父母、子女和亲人看待,有这样不舍之心,那么公司就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这个家庭的凝聚力一定会非常强大。菩萨要度化一切众生,就要有一颗不舍心。学佛之人,都要有一颗不舍不弃不放之心。如果我们的内心中有了这样悲天悯人的心,那么企业的管理就容易多了。因为人是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倘若你把他视作己来面对,那么世上就真的无难事了。
做企业的人都应该好好向我们的唐太宗学习。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在人才的使用上,他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且对曾经心有芥蒂的人不计前嫌。其心量和肚量我们可想而知。现在很多做企业的人,总有些小家子气,以致做事情的时候常常手脚放不开,心量打不开,所以很难把事情做好。即便自己凭着一些聪明才智得到了短暂的繁荣,但终究都不会长久。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达到那种宽度,所以企业家要修炼自己的心,修不到一种境界和高度之后,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囚就是一个人被关在了一个房子里,不得动弹。如果人可以在里面自由的生活,也就不是囚了。所以,人的心若是被自己禁锢了,就失去了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将自己囚禁了。但是,要是你修心,让心不再狭小,那么你就是自由的。
所以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设想一下,如果哪天我们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关了起来,我们还是要好好生活,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自我提升。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如果有一天,医生告诉你,你活不过三个月了,你就要让自己过好这剩下的三个月。因为这是业来到了你身上,你不用去抱怨它,只需接受它。然后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自己剩下的日子更有意义。可是,如果你只会恐惧、害怕,然后抱怨,那你可能不用等到最后限期就会见到阎王了,很多人就是被自己吓死的。
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观念,思考问题的心态,会决定他的未来。
把爱心浇灌到每个人身上,把世间一切东西与自己结合在一起,把自己从格局和框架中解脱出来,这是就是修炼不舍心的境界。
格局与结局。如果你是老板,就要学会把格局打开。对人,要把人的格局打开;对物,要把物的格局打开;对精神,就要把精神的框架打开。你能将格局打开到多大,那么它带来的幅射面就有多大。所以,不要被你的老板角色框住,我们需要打破思维的宽度和格局。而打破格局的方法就是修行,即觉察。
佛教说空的境界是最圆满的。空是什么?黑白、大小、对错、真假、漏足等等都是两面的,你总会选择一面。而空是没有面的,在空的境界里没有角色,它超越了有无和真假。当你达到空的境地,你就解脱了。
当你从人的角色或物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了,你的身上就不会有烦恼焦虑了。相反,一旦我们陷进角色里了,那么一切就会成为障碍。
2、平等心。
平等心教我们对待有情生命要一视同仁。
从人性角度看,人人平等。当你时刻辗转在员工、妻儿、父母、同事、朋友和客户的角度,为他人着想的时候,你就可以接纳更多的事物,那么没有问题是你不能面对的。因为人性中是有弱点和不足,所以我们常常对别人很苛刻,而对自己很宽容。那么,我们就要通过禅修来克服人性的弱点。
佛说过,人来到世间是因为欲望和业力。世间就是五欲之地,这五欲为名、色、财、食、睡。这又和心理学家马斯洛讲的人的需求不谋而合。而人的基本需求都是一样的,从这方面来说,就是人人平等。
我们不能因为某人贪钱、名、色而看不起他,因为人人都有贪念,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他人。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事物,那么人人皆平等,没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西方也说人性自由,它也是站在人性角度和高度上来看待自由的。
佛教最早提出了人性平等论。所以说,扫地的和当总统的人都是一样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在社会上,我扮演的这个角色并不比任何人优越,也不比谁低贱。一切众生皆具如来佛性,皆具成佛的前提。西方推出人性自由的思想与此雷同。
所以我们要修的就是人性的圆满,弥补人性的不足与缺陷。如果在公司里面,管理层的人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用平等的心来面对大家。相信,这个公司的前景一定欣欣向荣。
3、无畏心。
地藏王菩萨最大的特色是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无畏精神。
要度化人,需要费劲许多唇舌,做足许多工作,而最后能不能使那人成佛还不得而知,所以说,度人是件艰难的事情。
地藏王菩萨这种无畏精神值得我们佛弟子向他致敬,向他学习。如果我们对待事物,都能有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那么天下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好的。
无畏心也是人格魅力,是宽大的心量所展现的从容自在的一种表现方式。有一次我到天童寺的大学生禅修夏令营去上课,我跟大家说我不是一个学术研究者,只是管理寺院的师父,分享的也只是我自己学佛的心得与体会。大家提出的问题我能答则答,不能答的就请大家问济群法师。记得以前我总会顾及面子,回答不出来也想方设法的回答,现在觉得真的没必要,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老师也不是什么都懂。所以,没有必要给自己套上一个要面子的枷锁。
禅修是要帮助我们快乐的活好每一天,与事物存在的方式有机的结合。在这方面,西方的人性思想可能做得更好一些,他们可以和前任妻子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憎恨心放不下。转念想想,既然你们曾经可以成为夫妻,那么这个人对你的理解和认可度应该是很高的,为什么要闹得反目成仇,不能再见仍是朋友呢?
要学会换个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弱点。所以,请你珍惜攻击你和讨厌你的人,因为这样的朋友可以使你对自己又更加清晰地认识。虽然在生活上他们可能总会给你添麻烦,但是他们另一方面也在帮助你成功。
有句话不是说:要想小成功,是靠朋友;要想大成功,要靠敌人。有这种包容敌人的心量你一定会有无可限量的成就。
以前的禅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施行打骂、扔包袱的政策,所以其弟子内心也会有相当多的意见。但若是他的弟子从法的角度去理解师父时,他们就不会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了,他们会认识到学法才是第一。像二祖断臂求法的道心,正是这种无畏的心。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听到一位魔王说了一句话:诸法因缘生。他当即向魔王求下一句,魔王说他若要请法,就需要被吃掉。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魔王,听完诸法因缘灭后就布施了自己的身体。
古人得法,会永远的珍惜它。而我们现在得到佛法容易多了,却很少有人珍惜。现在去网上搜一下,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应俱全。藏经在古代全国才几百部,一个寺院要想得到一部是很不容易的,可是现在几万元就可以买到了。现在香海都有七部藏经,它有很多能量,学佛的人可以请一部供到公司。
正是因为现在学佛很容易,所以大家才不懂得去珍惜。学习也是一样的,一份尊敬得到一份收获,两份尊敬得到两份收获。一点尊敬心没有,就永远不会有收获。
我们常买很多好书,它们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常常都是在几百本书里跳出一本。然后我们不求回报地寄给大家,虽然我不知有多少人会看,但我想这七千多本书有一百多本被人好好看多,而且因为这些书受益了,那么我们所做的都值得。而这些就是香海定位要做的,因为这就是香海对大家的意义。
我们还要知道,这种无畏心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本事再大的人始终是一个人的力量,怎么也不及所有人携手合作的力量强,所以我说寺院就是大家的家。学佛的人可以随时回家,一起住、一起学习、一起禅修,而这就是我们说的没有篱笆的寺院。曾经有人提议卖门票让人进来,这样可以增加收入。不过我说既然是十方建的道场,就应该开放给十方的人。这就是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师,万人用,同结万人缘
企业有了这种心量,就一定可以基业长青。一个寺院存在了两千多年,模式差不多,因为这种文化已经使它基业长青了。所以说,你的企业心量达到了这个程度,你的企业就可以立于不败。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将自己的心打开一点,那么或多或少都会一点成就,就会有一些影响。这种成就的大小就完全在乎看企业家的格局,高度和心量了。
4、同事心。
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人与人一起听课、吃饭、睡觉、修行,这就是同事。《当和尚遇到钻石》第二部《当和尚遇到真爱》这本书说到:你们的生活伴侣也要当成同事共修,互叫师兄。这种关系很好,有问题可以互相指出来,互相提醒。如果生活没规矩,要提醒,这才是修行。
生活的点点滴滴,思想的问题、生活的问题、处理问题的问题,都是一种同修关系。一个管理者禅修后,让所有的员工都互称师兄,这样一来,师兄与师兄间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大家要把这一面嫁接到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变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使得你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何乐而不为呢?
为何有这么多人喜欢观音菩萨,因为他有同事心。普门品是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化之。菩萨现身官员、渔民、农民去度化人,这就是同事精神。
人总认为别人不好、自己好,别人不对、自己对,所以很多问题得到不到很好的解决。同事心修好了,我们就会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当角度换了,事情也就能圆满的解决了。两个人若能互换角度,就能得到对接点,这就是同事的思想。我们的生活伙伴、工作同事、亲戚朋友,都以同事心待之,那么基本上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所以大家回去好好修同事心吧。
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父女关系、朋友关系都是同事。讲归讲,听归听,但要真正落实到生活,还是有好长一段路要走的。
要经常观照、觉察自己。佛法不是带耳朵听,记笔记看可以学到的,而要带着心去学。要真心的希望可以改变自己的身、心、灵,就要修能量。而实践与落实才具足能量,当你拥有百分百的能量时,也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反之,当能量不断消散时,造成的困惑就会越大。
能量在哪里?就在你的心。负面越多,能量越低;正面越多,能量越高。而成就就是通过高能量获得的,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就得在身体和言行中去修正能量。
我们日常的穿衣、静坐都是有能量的。展现在别人面前就是一丝不苟形象的人是有实足的能量的。
生活中,当我们一件事做不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时,要审视自己的问题。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东西,都会影响到你的能量,能量与成就是成正比关系的。所以你要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来审视自己。这里包括你的家庭和公司,为人与交友等等各个方面。你与负面能量的人交往,那么正面能量的人就会离开你;当你与正面能量具足的人交往时,那么你的积极正面能量就会增加。
5、学习心。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要保持着一颗孜孜不倦的学习之心。好好听课、好好看书就是学习心的一种体现。
要善于跟万事万物学习,从中受益,就是我们要修的学习心。
只有学习心量大的人,才能不断地受益、不断地进步。固步自封的人不可能取得成功,而勤奋好学的人一定能够使自己丰足。(佛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