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弹性系数单位:略谈怎样才能作出有用的专利分析报告(2011-09-15 21:13:01)转载标签: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专利分析专利检索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23:48

略谈怎样才能作出有用的专利分析报告

(2011-09-15 21:13:01) 转载标签:

产业链

供应链

价值链

专利分析

专利检索

杂谈

 

按:笔者在思博论坛、优智博论坛以及微博中发表了关于专利分析报告的浅见,不曾想到引起了很多坛友和搏友的共鸣,我再次整理一下讨论的情况,以飨诸位,大家可以继续进行讨论。


略谈怎样才能作出有用的专利分析报告

——从一篇国知局某部门的锂电池专利分析报告说起


国知局某单位/部门曾做了一个“锂电池专利分析报告”,报告中称他们“在专利分析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对于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专利申请情况长期关注”,云云。

 

那么这么显赫的背景、这么深厚的功力,所做的报告一定是很专业、很有用吧?

 

很不幸,笔者在这个领域通过了几年的关注(可能够不上“长期”),得出一个判断,如果把这个报告拿给公司老板或技术总裁,他们可能再也不会相信哪些个什么专利报告了。

 

为什么呢?不想展开,仅仅提出几点:

 

一是,报告中检索了1963年以来的所有专利,得出结论说最早的专利出现在1974年,还说2000年之前很少,2004年增速。而实际情况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最早是1996年申请、1997年公开的,这个基本问题在笔者所在的公司,随便一个技术人员或老板,都知道。

 

二是,报告中经过检索得出排名前20名的专利主要申请人,包括什么索尼、BYD、中南大学、住友、丰田、三洋等等。而实际情况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排名前三的磷酸铁锂电池巨头是北美的Phostech,A123和Valence,而且Phostech是原始专利(基础专利)的拥有者,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专利数量上,他们也应排在前面,但是这三家竟然都没有排入前20名,简直是莫名其妙。

 

三是,报告中经过检索得出排名前20名的专利主要发明人,同样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的原始发明人Goodenough、Armand,在专利数量方面也不少,竟然没有排进前20名,报告中“这些发明人是该技术领域中的主力军,也是有关生产企业应该关注的发明人”,我只能说,难以置信。

 

其他的什么就不说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这些问题?我分析了一下,说起来话就多了,简介的总结几条:

仅就专利而专利,很多时候会严重偏离现实情况,我一直倡导,“跳出IP看IP”,看来在这里又得到了一次验证;

 

审查员们是IPC的崇拜者和迷信者,就是这玩意儿害了他们,IPC号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因为他们习惯物理、化学、电学的这样来分,但对于企业呢?与企业的实际严重背离(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周延鹏律师的观点);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概念对于审查员们是隔膜的,但对于行业、企业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个术语,其实是“以磷酸铁锂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将上游的材料与下游的电池混作一团,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产生上述的将不是最重要的申请人、发明人排在List上,而最重要的却只字未提的情况,就会出现搞不清真正重要的竞争对手是谁,真正重要的专利是哪些,真正的预警风险来自哪里的问题;
 
最后总结上面的,不要把专利看的太神圣,不要陷在专利的圈子中不能自拔,如果你不想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被老板们扔进垃圾桶、还加一句“什么狗屁报告”的话,那么,我要说,一定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跳出专利看专利,深刻的理解所在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将其与专利检索的知识技能(包括IPC号什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专利检索工作不至于偏离的太厉害,才能作出有针对性、有实用性的分析报告。

 

归结到一点,跳出专利看专利,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角度,将专利放在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恰当位置来看待,才能让专利这个工具发挥它应该有的价值,同时才能让你我的价值得到肯定。

 

http://www.yesipo.com/read.php?tid=1550&page=1 中有更多的讨论,包括良辰、大木、zhongkui、elent等都参与了争鸣。

 

分享

0

阅读(119) 评论 (2) 收藏(1) 转载(2)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转载]Google收购Moto Mobility的几点感受后一篇:关于专利检索与产业专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