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avi 手机无法:段祺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1:04:09
 清廉之生

   段祺瑞在清末民初中国扑朔迷离的政治舞台上曾经显赫一时。
他出身行伍世家,饱尝世间冷暖;身怀救国之志,却无法施展强国才华;受新式军事教育和有留学欧洲的经历,但思想和行为方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他曾是继袁世凯之后控制中央政权的军阀首领,却在生活方式上保持着相对的清廉."三.一八''惨案时他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他反对袁世凯的帝制,但他与袁世凯一样为权力而生亦为权力而失.他没能拯救中华陷入内乱,但他在日本人面前却保持了英雄的尊严.
   在民国初年这种乱得不能再乱的乱世,只要你胆量大脸皮厚,发财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比段祺瑞官小的山东督军张宗昌小老婆无数,搜刮的钱财更是无数。比段祺瑞能耐小的曹锟,是“青史留名”的贿选总统,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为了当总统,个人掏腰包给573名议员每人发放了5000块银元,再加上所谓的会议出席费、招待费,共花掉1350万元!这么大的一笔巨款从哪儿来的?除了明抢暗贪没有别的道!总统督军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政客自然也都不在话下了。

   段祺瑞的官有多大?在蒋介石一统天下之前的民国初年,除了袁世凯,民国还有四大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再加上一个大元帅张作霖,谁也比不上段祺瑞这个国务总理的权势更大。况且他还当过“总执政”。总执政是什么官?那就是换了名的总统!

   这么大的官,他的家教却严得近乎苛刻。他家的门房从来不收红包。来客人了,门房必须径直向他报告,见还是不见,由他当场决定,谁也当不了他的家。如果哪个人敢像前清王府的门房一样勒索来客,马上拉出去枪毙。

   如果有人给他送礼,他要把礼物细细地看上一阵,然后只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一概璧还。有一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他一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围屏,他的家人喜欢得睡不着觉,好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半夜爬起来摩挲。可他只轻轻一挥手,就叫人把东西抬出去了。只有冯玉祥送过他一个大南瓜他全都收下了,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把南瓜再切一半还给冯玉祥。

   段祺瑞个人的生活,在当时的军阀当中算是相当简朴的了。他不吸鸦片,更不逛北京的八大胡同,而他的同僚中有多少人从八大胡同里接出姑娘来当小妾的?数都数不清。当时的有钱人,都喜欢在北戴河修建些别墅避暑,段祺瑞却连一间小屋都没盖,就连他在老家合肥也是一无房产二无土地,这在民国初年的所有军阀政客中是绝无仅有的。

   段祺瑞从年轻到年老,穿衣服就没逃过邋里邋遢的样子。他在家里总是一件长衫,头上一顶瓜皮帽,任谁见了他,也想不到他会是个国务总理。他出门的时候,当然也会穿军装、礼服,不过不管多么考究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也都显得随随便便,有时候西服领带都会歪到一边去,他也浑然不觉。

   段祺瑞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他家里日常用品都是从铺子里一针一线买来的,和他家来往最多的是前门外大栅栏瑞蚨祥。当时的银行人士谁不想巴结这位实权派的国务总理大人?可他却没有在任何一家银行投过一文钱的资本。堂堂的总理之家,居然常常会像平民小户一样,有经济周转不灵的时候。

   实在挺不下去了,段祺瑞也会写张白条,到金城或是大陆银行去借上个千八百元的。这一笔笔的账段祺瑞记得十分清楚,等到他有了钱去还款时,哪家银行想“赖账”都没门。

    段祺瑞在台上当政时还有地方借钱,等到他下野隐居天津后,他家的经济状况就彻底窘迫下来。他已经住不起“公馆”,而只能住“私宅”了。段祺瑞开始亲自过问日常开支,亲自审查日常详细账目,想办法尽量节约开支。他的一日三餐多以米粥、馒头、素菜为主,四季衣着均为布制。他家的仆人也已减到了最低数,多亏魏宗瀚邀约一些当年的老兵,自愿轮流前来站岗放哨并帮助料理些宅内杂务,宅中才不至于到黄叶满阶无人扫的地步。

    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这就是段祺瑞,人称“六不总理”。他除了躲在书房里下棋、打牌,没有别的任何嗜好。面对灯红酒绿,金黄银白,世间俗人哪个敢说自己不动心?段祺瑞可能是天性寡欲,再加上后天修炼成的自制力,才能在那样的乱世里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段在最后的日子里保持了做为中国人的尊严.1933年1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沪,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岁月。段祺瑞在生活安定下来后,便表明了自己抗日的态度。他在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爱国朝野一致,救国唯有自救耳。”   

  但日寇仍不死心,仍想引诱他出山搞华北五省自治。不久,日寇在天津成立所谓“中日密教会”,谎称段祺瑞为会长,更有人假借他的名义四处活动,组织便衣队,扰乱社会治安,助纣为虐。段祺瑞虽在上海,可消息渠道既多又快,深感倘若谣言四处传播,危害必大。于是他致电王揖唐、曾毓隽等,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余养疴海上,不问世事。目下华北局势严重,恐有假借名义,为轨外行动者,殊非爱国之道。盼诸弟严密访察,告知地方当局,严加制止。”   

  再说王揖唐附逆心切,段祺瑞南下后,他仍不遗余力为日寇效命,并试探段祺瑞对重返天津的意向。由此,还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电报风波。据载,1935年的一天,王揖唐给段祺瑞发了一封非常古怪的电报,全文为:“玉裁诗集,已预约五部,余诗接洽,再待奉告。王赓。”这封在局外人看了如坠五里雾中的电报,段祺瑞一看却是心知肚明。原来,王揖唐初名志洋,后改名王赓。“玉裁”原指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但此处则隐喻段祺瑞。“五部”是指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段断然拒绝了王揖唐的邀约,并复一封电报如下:“专电转陈。玉公谓:股东决不同,不约其他方面,切勿接洽。即已预约者,请作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揖唐和段祺瑞的电报往来,尽管都用了暗语,但不知何故竟被一些嗅觉灵敏的记者获悉了。就在段祺瑞复电的第二天,上海一家报纸用醒目的大字标题登出了一段让局外人颇为不解的文字:“预约诗集有五部,段祺瑞不出售;津王某来电,措词闪烁;段复告务须一切作罢,态度坚决可佩。”一时猜测纷起,不少记者索性跑到段公馆探问究竟。段祺瑞感到这是向国人表明自己心迹的大好时机,就干脆请《立报》记者把往来的电文公布于众。他的这一爱国举动,深得人们的赞许。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沪寓,享年71岁。段在弥留之际,留下亲笔遗嘱,内讲“八勿”,忧国忧民,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其中说:“余年已七十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毛泽东主席曾在解放初期对章士钊说:"段祺瑞其人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并要求好好对待段的遗产.主席应该对段祺瑞的人品和保持民族气节的表现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