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寿命曲线图片:外媒:中国轰炸机无战略打击能力 新型导弹可弥补短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39:00

韩国军事媒体《新罗空军论坛》近日发表文章,通过中乌两国之间日益火热的军事合作,解读了中国空军未来的战略轰炸机发展方向。文章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其战略轰炸机与战略轰炸能力始终被认为是最薄弱的一环。但得益于中乌军事合作而带来的大量技术输入,不仅有助于中国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能使中国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战略空中打击力量。

资料图:东海舰队的轰-6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

    美称中国空军轰六规模扩大并配备远程巡航导弹

    海航轰6挂载YJ-83K演练海上突击[图]

    汉和称中国轰炸机规模缩小 轰-6k将搭配新巡航导弹

    外媒称中国轰-6k已服役可载6枚长剑-10a导弹

    战略轰炸就是要干掉“战略目标”

战略轰炸理论最早由意大利著名军事家杜黑在其军事著作《制空权》一书中系统提出,二战初期,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得尔·哈特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即“真正决定战争、战役甚至最小规模战斗胜负的因素,是使对手失去希望而非生命,而战略轰炸正是起到了这一作用”。二战中,以英美为代表的盟军针对德日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实际上就是以杜黑与利得尔·哈特的理论为基础。在二战末期,美军还进行了最早的核轰炸。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美英军队对德国进行的昼/夜间轰炸,还是美军对日本进行的全天候轰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属于面状轰炸,即只有在轰炸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对敌方目标造成关键性损失,意味着这种地面轰炸所能起到的“威慑”作用极为有限。

二战后,战略轰炸理论开始出现改变。冷战早期,美苏两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都面临着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即一方面随着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进行类似二战时期的大规模战略轰炸成为一种常备任务;而另一方面,美俄两国为应对可能遭到的战略轰炸,构筑了极为强大的防空与拦截系统。在这种环境下,在二战中赖以维系战略轰炸能力的轰炸机数量,在此时恰恰成为制约进行战略轰炸的关键因素。当时美苏要求轰炸机编队必须能够在尚未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此时若增加执行任务的轰炸机数量,必然更容易暴露自身;而如果减小轰炸机编队规模,又无法对轰炸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因此,此时的美苏两国迫切需要从二战中形成的“面轰炸”系统中解脱出来,创造新的作战形式与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开始走上前台。

实际上,早在二战末期,德国就已经研制出了实战型制导武器,其中仅仅一枚“弗里茨-X”制导炸弹就曾击沉排水量高达35000吨的、准备向盟军投降的意大利战列舰“罗马”号。而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德国战败国的地位,德国的相应产品并未获得继续发展,但美苏两国却依仗战争结束初期从德国获得的大量技术资料,研制出了自己最早的一批实战型制导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铺路爪”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并在越战中取得了辉煌战绩。

新型制导武器的引入,不仅赋予了传统战略轰炸机编队对敌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平精确轰炸的能力,同时也赋予了一些战术飞机执行战略轰炸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制导武器的产生与大规模应用使得战略轰炸的基本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定义一次轰炸行动是否属于战略轰炸的标准,已经逐渐由装备与作战形式是否属于战略范畴,向攻击目标是否属于战略范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