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路最强单体技能: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03:12
研究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立项部门:农业部
项目主持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作物学会
项目执行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吉林、辽宁、北京、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农(牧)业科学院和农业大学
二○○二年九月
目      录
1 项目综述
2  目的和意义
3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  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主要技术内容
5.1 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5.2 保育性高效草场经营技术体系
5.3防风固沙综合集成技术
5.4 可持续性农村能源技术体系
5.5 高效节水与施肥技术
5.6 高层次的农牧业结合技术
5.7 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改革
6  关键技术
6.1 基本技术
6.2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6.3 节约资源技术
6.4 农民增收技术
7  技术路线
8  项目实施地点、承担单位及任务分工
8.1 实施地点及承担单位
8.2 实施规模及任务分工
9  项目实施年限及年度计划安排
9.1 实施年限
9.2 年度计划
10  项目的组织管理
11  相关保障措施
12  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技术
研究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防治沙漠化,控制和减少沙尘暴为害,不仅关系到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地区和首都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针对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和沙尘暴频繁发生的现实,以及多年来“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被动局面,为促使我国生态环境良性转化,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建议尽快地开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的新途径来治理沙漠化土地的研究与示范。在我国北方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25个试验示范区,每个示范区10平方公里。3年项目完成后,每个示范区带动3个县,25个示范区带动共69个县的沙漠化治理,每个县平均0.33万 km2,总计可带动21.6 万km2的沙漠化治理工作,占沙漠化土地54.4%。从中长期看,完成该项目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从近期看,还可以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农牧民收入比全县平均农牧民收入示范区提高20%~30%,辐射点提高10%~20%,示范县提高10%,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丧失的生态恶化过程。其主要特点和标志是土地的风蚀沙化,最终导致地表出现类似沙漠的景观。1995年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秘书处指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人为问题,是由人类对土地的压力过大而引发并非逐渐扩大的沙漠所造成。” 中国科学院分别在1982年和2000年对沙漠化土地的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樵采滥伐占 31.8%,滥垦荒占25.4%,过牧占28.3%,水系改变占6%,工矿交通建设占3%,沙丘前移占5.5%。
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的地区在我国北方已经连成了一个东北-西南向的脆弱带,其面积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44 %左右,由草原带、旱作(雨养)农田带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农牧交错带等三个部分构成。这个广袤的脆弱带包括嫩江平原西部(白城地区等)、科尔沁草原(哲盟及兴安盟东南)、西辽河上游及兴安岭东南(昭乌达盟)、辽西北、锡盟南部、乌盟山后以及河北坝上、鄂尔多斯草原(伊盟)、陕北、晋西北、宁夏东南等。此外,西北干旱地带的绿洲沙漠化土地则主要出现在沙漠和绿洲边缘以及内陆河下游,呈条带状或片状分布,约占沙漠化土地的18.9 %。半湿润地带、湿润地带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在河床的淤积扇上,呈斑点状分布。高寒地区的河流两岸也有沙漠化土地分布。
我国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呈逐年加快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中国科学院分析每年扩展3595平方公里。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防治沙漠化已有多年,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和沙区贫穷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不仅困扰着沙区人民,也成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心腹之痛。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耕作和放牧、防治途径和技术所造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西北、华北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经济、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过去,许多人认为治沙主要就是治理沙漠,而且把这项工作交给其他个别部门去做。这的确是个误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防治沙漠化土地的观念和技术正在改变。科技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基础上,已经制定出保护性耕作推广计划,草原建设任务在增加,农村能源项目也成为亮点。如何进行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是摆在农牧业科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沙漠化的成因中,滥樵滥伐、垦荒、过牧和水系改变以及滥灌等项,基本上是科技部门的业务或与农业科技部门关系更大,共占沙漠化土地91.5%。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治理沙漠化土地的责任。依靠农牧业科教单位,在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土地示范区,是科学治理沙漠化土地的重要途径。由于沙漠化土地多处于农牧交错带,所以必须采取农牧结合、综合治理。既要对症下药,治理风蚀农田和退化草原,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制止对沙生植被的破坏,又要将项目集成,把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其他如机械、节水工程等致富产业连接在一起,形成生态链和产业链,在沙漠化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一方面,建立良好的植被和残茬覆盖,提高农田、草原防风固沙能力,控制沙漠化土地的扩展,促使沙漠化土地良性逆转,减少或减轻沙尘暴发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耕作制度的变革,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节本增效,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治理沙漠化土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根据生态学原理,实施科学有效而易于实施操作的综合治理措施。项目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是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来治理沙漠化土地。具体指导原则是:(1)建设“小片高效生态圈”,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保护大片生态脆弱土地的原则;(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原则;(3)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实行沙区植被封育原则;(4)加大冬春季节地表留茬覆盖面积和推广冬季覆盖作物技术原则;(5)改革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和激励农牧民积极参与原则。
通过系统而广泛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达到既保护环境,促使沙漠化土地逆转,又发展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并实现小康。同时,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建立防治沙漠化新理论的理论,实现我国防沙治沙的历史性突破。这就是该项目的总体目标。
19世纪初美国大量用铧式犁开荒,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带开垦出数千万公顷农田。 耕翻后多次耙压碎土、裸露休闲, 获得了几十年的好收成,粮食大量出口,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到了20 世纪30 年 代,连续数年在美国的西部刮起举世震惊的“黑风暴”。大风在没有遮拦的裸露农田上横扫,成千上万吨表土被风刮走。如1934年5月的一场典型的沙尘暴从美国西部刮起,连续三天,横扫2/3国土,把3亿多吨土壤卷进大西洋。仅这一年美国毁坏300多万公顷耕地,不仅造成冬小麦减产510万吨,而且使16万农牧民倾家荡产。大批生态难民逃离西部,涌向东部。留下的人生活亦极其困难,其中不少人死于因沙尘暴引起的肺炎。
“黑风暴”惊醒了人们,推动了各种保水保土耕种方法的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试验研究和实践,开发出免耕法、退耕种草、留高茬、植林带、立风障等项技术措施,并将其综合应用,有效地扼制了沙尘暴的再度猖獗。美国60%耕地实行免耕法种植。免耕法的核心技术:一是淘汰铧式犁,土壤不翻耕,残茬和秸秆覆盖田面; 二是使用茬地播种机“铁茬”播种,随种子播种深施化肥;三是采用除草剂与浅锄相结合清除杂草。美国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1979年报告,与传统耕作对比,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增加,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自1988年开始,美国依据地面秸秆残茬覆盖的多少,把土壤耕作分为三类:(1)播后地面覆盖率<15%,深松或翻耕加表土耕作,称为传统耕作模式。(2)播后地面覆盖率在15%-30%,多次表土作业,称为少耕。(3)播 后 地 面 覆 盖 率>30%,免耕或播前一次表土作业,称为免耕或保护性耕作。
澳大利亚干旱面积625 万km2, 占国土面积81%。从20世纪初以来的几十年翻耕作业造成土壤风蚀、水蚀严重,耕作层变浅。科学家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100年后澳大利亚耕地面积将减少50%。20世纪70年代以后澳政府在全国建立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站。大量实验证明秸秆覆盖是一项防止风蚀保持水土的有效耕作方法。残茬覆盖可减少水土流失90%,减少风蚀70%-80%。
加拿大位于北美的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且土壤休闲期长,土壤翻耕后,裸露休闲18-21个月。由于缺乏覆盖物的保护,土壤水分蒸发,盐碱度增加和抗侵蚀性能降低。自20世纪50年代起加拿大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集中解决了免耕播种机、除草剂等关键技术,铧式犁现已全部被淘汰,实行残茬覆盖,免耕播种。加拿大研究结果表明,免耕法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保蓄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作物产量。
前苏联旱区分布在北纬 50-53 度,包括草原带与半荒漠带,约有耕地9700万hm2,平均年降雨量350-450mm。风蚀面积达7000 万hm2。风蚀、水蚀和干旱严重威胁着农业。沙尘暴是该地区的主要灾难。前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试验无壁犁耕作法,又叫马尔采夫耕作法。包括留高茬(20cm), 无壁犁深松(35-40cm),茬地播种机播种。该法能保留雨雪,减轻风蚀、水蚀,提高作物产量,在前苏联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单项技术和农艺试验研究。60年代初,黑龙江国营农场开展了免耕种植小麦试验,江苏开展稻茬免耕播种小麦试验;70年代末,西南农业大学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法;8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陕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等,开展了以覆盖或少、免耕的试验研究,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90年代中期,科技部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冬小麦北移研究。近年,农业部组织农机部门在北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个县开展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环保功能以及农机农艺结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在发展生态农业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方面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通过农机农艺结合,保护性耕作与可再生能源建设、草原建设、畜群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在治理沙漠化土地的同时,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农牧民实现小康。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是当前我国和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传统耕作对土壤耕作层多次耕翻耙耱,造成一个疏松的耕层,并与干旱大风的天气相配合,这是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根源。我们的试验研究证明,由滥垦造成的沙漠化土地,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性耕作加以防治。农业工作者的责任是找到一条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办法。要从改革耕作制度上入手,彻底改革不合理的传统耕作方法。大力推广免耕法,实行保护性耕作,担当起治理沙尘暴的历史重任。
5.1.1 免耕法
免耕法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和将作物残茬留于地表的一种耕作体系,是一种改良的、集约的、防治水蚀和风蚀的作物生产方法。该耕作体系取消了耕翻、耙耱、整地等传统作业。仅仅把条播作为主要作业保留下来,但比传统条播难度更大。相对坚硬的土壤和地表残留物增加了条播的难度。因此,免耕播种机要求切割土壤的能力更强,同时能清理开沟器附近的残茬,消除种子发芽出土的障碍。 施肥通常和播种同时进行,采用侧位、深位或侧深位施肥技术,既不影响种子发芽,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幼苗生长。以化学除草为主,辅助以机械浅锄或人工除草。
5.1.2 作物残留物覆盖
作物残留物覆盖能有效地减少大风引起的沙尘颗粒运动。一方面它可以吸纳一部分风力,减少风对土壤的作用力;另一方面,由于把作物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把根茬留在土壤耕作层,它们都能保护土壤颗粒,不被风力移动,从而控制沙漠化土地发展并减少减轻沙尘暴的发生。
5.1.3 覆盖性冬季作物种植技术
冬小麦是防治春季沙尘暴的生态作物,北方地区应给予高度重视。不应过多减少冬小麦种植面积,要积极推行冬麦北移计划。在春季风沙严重的地区,利用冬小麦的保护土壤作用,即增加粮食产量,又保护自然生态。同时,也可种植黑麦和小黑麦等作物增加冬春土地覆盖面积。
长城沿线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农田冬春季节缺乏绿色植被覆盖。过去普遍认为由于冬季严寒,种植冬季作物难度极大。我们近几年在宁夏、甘肃、山西、辽宁等地种植黑麦等越冬覆盖作物成功,充分证明覆盖性冬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农田风蚀沙化,促进农牧结合,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
5.1.4 垂直于主要风向的带状种植和带状耕作技术
试验研究表明:垂直风向的任何障碍物均可以改变风向和减小风速,减少土壤颗粒相互分离和输送,增加沉积作用。地表风障也包括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垂直于风向的田间带状作物及其残留物、杂草和土块等。垂直于主要风向,种植两三行高秆作物(玉米或高粱),收获时把秸秆和叶子全部留在原地作为风障,就能起到类似林带的作用而不再消耗水分。
5.1.5 彻底改变秋收后把畜群放入农田吃“大锅饭”的旧习
秋收季节把承包土地变为公共牧场的做法危害极大,畜群在收获后的农田里进行“扫荡”,就会使多年固沙保土的建设毁于一旦。农田承包到户已有多年,效果很好,其实际作用不亚于许多技术措施的总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短暂的公共放牧及其带来的危害,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农牧民生怕自己从中掠取得少,其结果必然是毁坏农业根基,自缢其害。
土壤置于天然植被下是控制风蚀的最好方法。在裸露的沙地和退化的天然草原,种植牧草特别是多年生牧草,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为了减少对草原的破坏,解决草原退化问题,首先必须减轻人为的干扰和压力,杜绝滥垦、乱樵和过牧,实施保育性草场经营技术,逐步建立起集约化的高效草原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体系。
该技术包括科学的草场经营管理、草场改良和畜群结构优化。
前二者旨在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即植物生产能力,满足牲畜对饲草饲料的需求。主要是严格控制放牧率(决不超载)、低扰动天然草场、改良草原以及建设优质人工饲草饲料基地。要实行科学的划区轮牧,区分刈割草场和越冬草场;要采取飞播种草、围栏封育、草原补种牧草、水肥调控高产栽培、改善水利条件、人工草地稳定性和持久性管理等技术。
后者旨在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即动物转化部分的生产力。要开展草食家畜品种改良和繁殖、草食家畜快速育肥技术示范,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畜种,适当加大舍饲比例,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转化效率与商品率。
防风固沙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固沙技术、工程机械技术和化学技术三大类。
生物固沙技术包括林带林网、团块状片林、灌木丛和灌木篱障、草本植被、作物覆盖以及沙面的生物结皮等。
工程机械技术包括以秸秆、枝条、竹片、木板条、粘土、水泥、砾石以及塑料网等为材料制作和布置的各种直立式或平铺式防风阻沙固沙设施。
化学技术则主要指利用各种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材料胶结沙地或沙丘表面,既隔断风力对地表颗粒的冲击,又防止水分蒸发损失。
生物固沙具有成本低、可持续、有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可净化与绿化环境等优点,是最主要的防沙治沙技术。然而,它是以一定的水分供应(包括天然降雨供水)为先决条件的;工程机械固沙技术成本虽然略高于生物固沙技术,而且可持续性差,但是具有见效快和不受缺水条件制约的优点;化学固沙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持久性好和施工之后不再依赖水资源,但是成本目前仍然偏高,完全去除残毒仍有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将各类技术在防沙治沙中巧妙结合。
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是将生物防沙技术和工程机械防沙技术巧妙的有机结合,主要适用于旱作农业地带和农牧交错带。草原地带的沙化防治则应当以生物固沙技术为主,而且要特别重视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以及沙层中巨大的天然植物种源,通过封育和减少人为干扰以恢复天然植被。甚至在低矮的沙丘区只要人工栽植沙生灌木即可作为活沙障。仅仅在严重沙化的高大沙丘区才配合以秸秆沙障为主的工程机械技术。对于绿洲边缘的沙丘治理,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必须较多地采用工程机械固沙技术,降低固沙植被的密度,从而降低耗水,否则固沙植被无法持久。干旱缺水地区交通沿线和矿区的沙害治理则应当更多地采用工程机械和化学固沙技术。
该项目在综合防沙治沙技术方面将克服以往的不足,纠正某些误区。首先,扭转以往轻视以农田保护性耕作为主的农业防沙治沙技术观念和做法。第二,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营造乔木林带而轻视草本固沙植被的固沙作用以及轻视草场植被本身的固沙作用的偏颇。第三,改变以往轻视沙地天然植物种源的巨大潜力和自然恢复植被的巨大力量,在恢复和保育沙地天然植被上多下工夫。第四,利用农牧科教部门在土壤农化等项专业优势,改变化学固沙长期停止不前的状况,应在研制固沙新材料新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第五,研制轻便的沙地挖坑植树机械,改变目前费工费时的状况。
长城风沙区、农牧交错区、草原退化区,生物质能下降,草场退化,农村燃料、肥料、饲料缺乏。樵采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替代能源、减少生物质能消耗、恢复和保护植被为重点,开展可持续性农村能源建设。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等,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重点发展“五配套”和“四位一体”模式,提高户用沼气利用率。“四位一体”模式是以太阳能为动力,实现种植、养殖与沼气并举的较为完善的能源生态经济系统。“五配套”是适合西北干旱半干旱特点,以沼气为纽带,农牧结合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要加强沼气建设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当地气候生态环境特点,加强风沙区高效节水和施肥农业技术示范。大力示范推广适合风沙区应用的节水灌溉制度,如膜下滴灌技术,低能耗人工草场膜灌技术,改进大田地面灌溉技术和灌排渠(沟)系的综合管护技术。大力示范推广作物和牧草种子抗旱处理、抗旱节水播种、水肥耦合高效调控技术。
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其脆弱性的核心在于该系统所承受的压力与其目前具备的承载力之间的不平衡,并非自然条件最严酷。造成这种脆弱性的直接原因是滥垦、过牧、滥樵等对植被的破坏。农牧交错带经过历代多次北移错位早已超越了作为农牧分界标志线的长城,朝干旱的西北方向错位达上百公里,占踞着适合经营草场畜牧业的地带。经营制度的农牧交错、地貌景观的坨甸交错、干旱与风沙的叠加作用以及植被破坏与贫困的恶性循环,都加大了整治的难度。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再简单地回复到轻度游牧的原初状态是不可能的,必须实施更高层次农牧结合。
在水土资源相对优越的坨间甸地上建设小面积的集约高效灌溉农田,并以其为核心建设“小片高效生态圈”,逐步替代大面积的粗放低产旱田并将其恢复为草场。提高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实现高层次农牧结合的科学途径。“小片高效生态圈”由核心区、防护带和缓冲带三个部分以同心圆形式布局,用较小的耕地面积解决口粮、精饲料、薪柴以及瓜果菜等供需问题。在大牧区包围小农区的格局中,“小片高效生态圈”的圈内必须全年禁止牲畜入内。母畜和幼畜可以舍饲。即使在秋收之后,也必须禁止放牧牲畜。
对于面积广大的沙化草场,利用上述步骤创造的条件,建立两个亚体系:一是把载畜率减下来,减到略低于当前的实际载畜率极限,为退化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在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退耕和封禁的草场植被盖度的自然恢复速度相当快,两三年就会有明显改善,就地吹扬的沙尘会显著消减。然而,自然恢复的植物种以沙生先锋植物为主,其盖度、生物量、多样性都不算低,但因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差而难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收益。此类植被天然演替到针茅占优势的禾草草原植被的过程却相当缓慢。土壤养分库的恢复更加漫长。二是对草原实施人工补播、施肥等技术措施,加速恢复并进而建设高效的草场。完成这两个亚体系,将为建立高层次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打好基础。
此外,推广甘草、枸杞、麻黄、苁蓉、食用菌等适合沙区的高效益种植技术,饲草青贮技术,以及沼气、太阳能、风力等农村新能源技术等。
公共牧场是过度放牧的根源,公共牧场必然遭受退化的‘悲剧’。实施本项目的目的,是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长期以来草原承包不彻底,影响了农牧民对草原(包括耕地、草地、坡地)投入和建设的积极性,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在贯彻和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明晰草原使用权,提高农牧民承包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和建设的积极性。要研究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个人和企业投入进行规模化沙化土地治理。
6.1.1 保护性耕作技术
6.1.2 高层次的农牧业结合技术
6.2.1 饲料青贮技术
6.2.2 农村新能源开发技术
6.3.1 滴灌技术
6.3.2 高效水肥耦合技术
6.4 农牧民增收技术
6.4.1 大棚种植技术
6.4.2 食用菌生产技术
根据生态学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区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具有区域广适性、技术效应稳定性和超前性的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的综合高效技术体系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采用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室分析与田间测定,大区示范验证,大面积推广应用分步进行,滚动发展。技术路线框图如下:
不同类型区主要问题分析
确定不同类型区主要研究目标
优  化  组  装  集  成  技  术
示  范  推  广
项目试验示范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风沙地区,设计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区分布在新疆(4)、甘肃(3)、青海(1)、陕西(2)、宁夏(1)、山西(2)、河北(4)、内蒙古(5)、辽宁(1)、吉林(1)、北京(1)。主要依托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及上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科学院和农业大学。总计试验示范区25个。项目实施地点如表1。
表1  试验示范区一览表
省、区、市
县、旗
类型
承担单位
编号
新疆
和田洛甫
干旱绿洲
新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01
新疆
石河子农八师
干旱绿洲
石河子农业大学
02
新疆
阿克苏农一师
干旱绿洲
塔里木农业大学
03
新疆
奇台县
干旱绿洲
新疆自治区农业大学
04
甘肃
安西
干旱绿洲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
05
甘肃
金昌八一农场
干旱绿洲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06
甘肃
环县
旱作农区
草原生态所
07
内蒙古
乌拉特中旗
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牧业科学院
08
内蒙古
喀喇沁旗
半农半牧区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09
内蒙古
正蓝旗
半农半牧区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
10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半农半牧区
中国农科院草业中心
11
内蒙古
鄂尔多斯
半农半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12
青海
共和
半农半牧区
青海省农业科学院
13
宁夏
盐池
长城风沙区
宁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14
陕西
榆阳区
长城风沙区
榆林治沙所
15
陕西
靖边
长城风沙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6
山西
渾源
长城风沙区
中国农科院草业中心
17
山西
右玉
长城风沙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18
河北
丰宁
旱农区
中国农业大学
19
河北
沽源
旱农区
中国农业大学
20
河北
怀来
河谷区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
21
河北
张北
旱农区
河北农业大学
22
北京
延庆
灌溉农区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
23
吉林
松原前郭县
旱农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4
辽宁
彰武
旱农区
沈阳农业大学
25
每个承担单位在一个乡镇建立1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在试验示范区内设定位试验小区,配备科技人员3-5人(1-2位农学家、生态学家,1-2位畜牧专家,1位农业工程专家)。具体分工是:农学家和生态学家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农村经营指导;畜牧专家负责草原建设,畜群结构调整和饲养方式的优化;农业工程专家负责农机具的选型、开发,设施农业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每一个示范区可利用县或乡镇农技站(或农机站、畜牧站)的现有条件,建立一个简单实用的实验室,能在当地或现场进行必要的测定。并由所在县(旗)或乡配备2-3名科技人员,以利开展工作。
示范区采取“一带二”的工作方式。办好一个样板,带动两个副点,抓好一个县,带动两个县。
2003年--2005年
2003年  立项启动,各承担单位落实科技人员,制定试验研究计划,全面启动各项研究、示范计划。每个承担单位在项目示范区设立5~10亩小区定位试验,建立3000亩示范区。完成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2004年  每个承担单位在项目示范区继续完善小区定位试验,示范区扩大到7000亩。完成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2005年  每个承担单位在项目示范区继续完善小区定位试验,示范区扩大到10000亩。全面完成任务,进行全面技术工作总结,完成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及专利申报工作。
本项目由农业部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持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农业科学院和农业大学为项目执行单位。主持单位每年对项目检查三次,春抓计划、试验设计,夏查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秋天进行验收。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负责项目总体设计、检查评估、技术咨询、学术交流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路明、翟虎渠、牛盾
秘书长:时建忠
副秘书长:陈坚、侯向阳、杜娟
专家组:高焕文(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专家)
赵广才(中国农业科学院, 栽培专家)
赵  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生理、栽培专家)
李少昆(中国农业科学院, 节水专家)
徐  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草原生态及治沙专家)
张夫道(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专家)
刘新民(中国科学院, 沙漠化防治专家)
发挥学科交错优势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深入研究保护性耕作的基础理论,揭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结构、水分、温度、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的栽培措施。由于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且关系到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保护性耕作有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作用,所以关系到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这项工作必须有政府领导和推行。政府作用:
(一)制定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设立保护性耕作发展基金。
(二)拟订保护性耕作科研、推广计划。
(三)制定保护土壤法规、法律,把保护性耕作纳入法制轨道。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由国家拨款,表2),主要用于试验研究。如果生态治理效果明显,且社会认可,农业部验收达到预期目标,再申报二期治理项目。
表2  经费预算表
科      目
金额(万元)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      科研业务费
1200.0
400.0
400.0
400.0
2.      试验材料费
600.0
200.0
200.0
200.0
3.      仪器设备费
600.
200.0
200.0
200.0
4.      用地、用工费
150.0
50.0
50.0
50.0
5.      协作费
150.0
50.0
50.0
50.0
6.      差旅费
150.0
50.0
50.0
50.0
7.      项目组织实施费
150.0
50.0
50.0
50.0
合      计
3000.0
1000.0
1000.0
1000.0
3年项目完成后,使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民收入(节本增效)高出全县农民收入20%-30%,辐射点高出10%-20%,示范县高出相邻县1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每个示范区可带动三个县的沙漠化治理,24个示范区带动69个县,每个县平均3000平方公里,可带动21.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化治理工作,占沙漠化土地的54.4%,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