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ca hase欧美全集:读书养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4:11

读书养气

苗华秀

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读书可以养气。

苏东坡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无尽的精神食粮,来填饱我们饥饿的大脑。同时,也要像吃饭那样,各种营养都要摄取。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的确,就是要“但当涉猎”,阅读各类书籍,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惟有如此,方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才能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强调的文者之气。

但是,读书不是瞎读,死读,更不是不分好恶随便读,对于读书不仅要“博学之”,还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豪气、灵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也可能养。所以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同读《红楼梦》,有人可以读出宝黛爱情一波三折,有人可以读出封建社会专制制度大厦将倾,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则另辟蹊径,向清史里觅踪迹,从生活本真揭秘《红楼》。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正是此话!

读什么样的书养什么样的气,外在表现就是养什么样的气写什么样的文章。文章就是一个人气的流露,气不同,文章的味道便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正是说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文气渗透于文章形成的浩瀚、隽永、曲折、博大的风格。再如,朱自清的清新、郭沫若的厚重、鲁迅的辛辣、钱钟书的幽默,不同的学习经历、生活氛围,不同的读书品味、视角侧重,造就了不同的写作风格,也形成了文学长廊里的丰富多彩,各色非凡。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说“气盛宜言”,这都是强调气的作用。读书少的人,气小力薄,正如“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很容易就“做了书的奴隶”,渐渐地书便把人带进了死胡同;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也就足以“九万里风鹏正举,吹取蓬莱三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