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丰集团卜通壹佰:蔣介石和毛澤東的一場心理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4:55

                                                                                                  蔣介石和毛澤東的一場心理戰       

                                                                                                                  文:王丰
                                                                                                                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

 

    蔣介石是近代中國政治舞台上,相當特殊的一個人物典型。他影響民國政治四分之一世紀,又主導台灣政局四分之一世紀。個人政治之路屢仆屢起,三次下野之間,更歷盡無數次黨內黨外大小鬥爭。國共內戰,毛蔣之爭,終以兵敗飲恨,揮別大陸,敗退台島。當其時,蔣氏內心情緒之複雜萬端,絕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提綱挈領,歸納而言,於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敗退台灣之際,有幾項心理反應,與舉止言行之具體例證,值得吾人注意。

 

    其一,羞愧欲死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

敗退台灣之後,蔣經國曾經寫過一篇回憶文章,題曰〈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這篇文章充分彰顯一九四九年撤離大陸敗走台灣的生死存亡關頭,蔣介石惶惑複雜的心境。蔣經國回憶:「三十八年底,我奉命到西昌去,臨走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你去轉告西昌的將領,人生必須要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候,選擇最有意義的死』。父親又說:『你告訴他們,如果台灣不保,我是決不會走的』父親當時所以說出這些沉痛的話,是自己早已準備與這一塊最後的國土共存亡了;故而勉勵西昌的守軍將領,也應該抱『殺身成仁』的決心,與西昌共存亡。…」

 

初到台灣,蔣介石幾次在向黨政軍幹部訓話時,不諱言核心幹部與親友擔心他尋短。他也一直把類似「雪恥」的字眼,掛在嘴邊,寫在日記裡。一九五0年三月,在一次國民黨「擴大總理紀念週」會議的公開談話中,蔣介石說:「老實說我實在沒有面目見人。因為個人的成敗事小,而本黨的組織崩潰,國家紀綱的廢弛,革命所以一敗塗地,最大責任雖說不能完全由我擔負,他人或能為我恕,而我自捫心能不愧怍?我認為這真是我作領袖的奇恥大辱!」

 

其二,不捨故國

離開大陸,撤退台灣,蔣介石最大的不捨,除了權力,就是對故土山河的依依眷戀。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是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天。這天午間,蔣介石在成都陸軍官校召見胡宗南(時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楊森(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王陵基(時任四川省主席)等開會。當天參加會議的文武官員一致要求蔣趕緊離開成都,返回台北,不要再前往西昌。下午二點,蔣介石在召見胡宗南後,蔣介石作例行的禱告午課,再與蔣經國合唱「國歌」。父子合唱「國歌」,這算是蔣介石父子與大陸河山道別的一種「儀式」。臨出門,侍從人員勸告蔣介石走後門,勿走正門,因為劉文輝已經派了便衣人員,在成都軍校大門附近佈哨監視,蔣介石嚴詞拒絕說:「我從那個門進來,也要從那個門出去。」蔣介石父子走出成都軍校大門,隨行的「中美號」座機駕駛衣復恩回憶錄說:「十二月十日,成都整個局面已難控制,當天下午,蔣總統及蔣經國即由少數侍從人員,循著小路護送到鳳凰山。…我們從此離開大陸,飛向台北。千山萬水,不勝依依,這一飛,竟成蔣總統與這塊土地的最後一別!」

 

其三,聲東擊西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

台灣光復之後,蔣介石蒞臨台灣之次數屈指可數。國民黨在大陸敗跡初露,國府當局到底決定將中央機關安置於何處,蔣介石始終拿不定主意,其原因不一而足。但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大疑問是,國共內戰敗象愈趨明顯之際,蔣介石始終不願意張揚個人到台灣的行止。個中原因耐人尋味。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台灣省主席陳誠,致電蔣介石說:「總裁蔣鈞鑒:職意鈞座應即飛台。又鈞座行動,似不必秘密,以示自由。且因我國一切組織鬆懈,與限於法令,亦無法秘密也。職陳誠。」四天後,陳誠又發一電給蔣,電文說:「…乞鈞座逕飛台北,一切不必顧慮。…」

 

以陳誠和蔣介石關係之密切,都看出了蔣先生將赴台行動當成「秘密」的不尋常舉措。然而,從蔣介石初到台灣那種踟躕不前的情況觀之,益發令人懷疑內情不單純。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七日,蔣介石從舟山搭機飛臨澎湖馬公。令人困惑的是,蔣介石何不直接到台北,而選擇駐留馬公?第二天,五月十八日,俞鴻鈞(已卸任之中央銀行總裁)從台北到馬公會見蔣介石。五月二十一日,陳誠、蔣鼎文等人由廣州到馬公見蔣介石。五月二十五日,上海解放,同日,蔣介石離開馬公,搭座機飛抵台灣高雄。五月二十六日,于右任、閻錫山、陳立夫、吳鐵城、朱家驊等人,攜李宗仁信函,抵達台北。五月二十七日,蔣介石在台南召見于右任等一行。六月一日,蔣介石巡視高雄要塞。

 

值得注意的是,從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日止,蔣介石先在澎湖馬公,繼而在高雄,始終未曾進駐台北。六月二十一日,蔣介石從高雄北上,到桃園大溪。六月二十四日,蔣介石終於到達台北,主持東南區軍事會議,並且從這一天起,移居陽明山第一賓館。

 

從蔣介石移駐台灣的進程,起初是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陳誠勸他「不必顧慮」、「不必秘密」,要他「逕飛台北」直接到台北來,可是,蔣介石依舊堅持保持低調,堅決保持隱密,而且硬是不直接到台北,硬是在澎湖、高雄盤桓勾留了一個多月,才迂迴從高雄,再到桃園,最後總算到了台北。蔣介石如此故作姿態、戒慎恐懼、踟躕游疑的緣由何在?估計最主要的因素,是為了擾亂毛澤東的判斷力,讓中共猜不透日後國民黨當局,究竟是要把重心擺在廣州、四川、或者台灣。證諸蔣經國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日記有云:「對於中央政府駐地問題,曾經數度研究。其初,擬遷西昌,固守西南,俟機反攻,收復失土。到此乃知大勢已去,無法挽回矣。因於晚間作重要決定,中央政府遷台灣台北, 大本營設置西昌,成都設防衛總司令部。」

 

可以這麼說,從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七日,初履台灣澎湖,到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國民黨當局決定「中央政府遷台北辦公」,這半年間,蔣介石一方面猶抱一線希望,幻想兵敗如山倒的頹勢有逆轉之日;另方面似乎在和毛澤東玩一場高來高去的「遊戲」,蔣介石故意讓毛澤東猜不透未來行止,猜不透國民黨要把「中央政府」落腳何方。

 

當大陸幾乎已全部解放,蔣介石已沒有必要再和毛澤東打啞謎,蔣介石不但可以「不必顧慮」、「不必秘密」,而且還要台灣省主席陳誠舉行盛大歡迎他的儀式。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蔣介石給陳誠的密電中說:「中定明日飛西昌坐鎮。政府決遷台灣,須特別歡迎。望台省民意機關多有精神擁護之表示。…」這下子,陳誠也終於搞懂了蔣介石的心思,十二月八日他趕緊覆電表示:「西昌總裁蔣鈞鑒:手啟電奉悉。頃將政府遷台消息,向三十九年度行政會議大會報告。當即由黃議長朝琴同志,表示台省民眾,一向擁護中央,自當一致歡迎中央政府來台。全體會員四百餘人(各縣市參議會正副議長及農工商各界代表均參加)熱烈鼓掌,表示擁戴歡迎。除各民意機關團體另電公開表示外,謹聞。職陳誠」

 

    其四、惟蔣獨尊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

    蔣介石雄霸中國政治舞台,凡四分之一世紀,其間始於黃埔建軍,北伐統一,到國共內戰,兵敗大陸。這個階段,蔣介石一邊主政,應付內憂外患,一邊與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逐鹿中原。待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國民黨當局被逐出大陸,蔣介石開啟了他所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台灣時代。蔣先生,針對黨、政、軍、特務組織,作了全方位的整頓計劃與行動,以開啟其台灣時期的四分之一世紀政治歷程。

 

    以整頓黨組織的計劃觀之,他首先在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在台北成立了「總裁辦公室」。從蔣經國四九年六月二十五號的日記中,似乎可讀出幽微之處,蔣氏父子想效法鄭成功,「反攻」回大陸去:「鄭成功十九歲時,即下決心,從軍創業,二十四歲已能率領大軍,從閩、浙海岸攻至南京附近。…論其豐功偉業,赤膽忠心,誠中華民族之英雄也。父親準備『總裁辦公室』之備案與成立,以及各組組長與設計委員之派定;並親自研判毛匪之『中國革命的戰略問題』。一面研擬整黨方案…。」蔣氏父子何嘗深思記取,鄭氏小王朝在台灣三世而亡的歷史明鑑。

 

    然而,所謂「黨的改造」,或者蔣經國稱之為「整黨」也者,何嘗不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整肅──把國共內戰期間,被視為反蔣或者被蔣氏父子視為眼中釘的黨內人物,藉此時機,逐出黨的權力核心。同時也方便蔣氏父子,將國民黨當局的黨、政、軍、特務四大體系一元化,衝擊一切的非蔣派系,形成惟蔣獨尊的獨裁體制。

 

    陳誠在一九五0年六月五日,一份名為「簽呈處分違命亂紀及黨政改造兩問題」的報告中,建議蔣介石對包括陳立夫、谷正鼎、邵華等人,作出相關的處分案,即為一例。陳誠在這份報告中說:「對陳立夫,由鈞座手令,停止其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之資格,指定某地,令其閉戶反省。對谷正鼎,由鈞座手令,免去其組織部部長職務,指定地點,責其閉戶思過。…」 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的蔣經國日記說:「上午開會,商討情報機構之統一與重建問題。」 七月二十六日的日記又說:「父親於二十四日由廈門飛返台北。本日決定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又擬定挑選黨、政、軍幹部之標準,人數以二千人為限,訓練以半年為期。課程分黨務、軍事、哲學、軍政、經濟、教育、人事制度及革命理論與目標等等。」各種跡象印證,一個新的獨裁政治強人政權模式正在台灣形成。只是,這個強人政權的後面,還有一隻更「強大」的手──美國對蔣氏父子政權的影響力,尤甚於抗戰時期乃至國共內戰時期。美國成為國府的「太上皇」。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日,陳誠在一份密電(亥支申台電)中告訴蔣介石,外交部長王世杰拿了一份國府駐美軍事代表鄭介民,和美方代表白吉爾的談話紀錄,談話顯示美國希望蔣介石任命吳國楨擔任台灣省主席。陳誠建議,先讓吳國楨做省府秘書長,為未來吳氏的任命案舖路。蔣經國在日記中,則暗風吳國楨凡事必惟美國馬首是瞻。美國因素籠罩著以兩蔣為核心的新強人政體,形成國民黨退台初期,特殊的政治現象。                                                                http://xinkexiaocao.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