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政区域调整: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33:38
   PMI指数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已经建立。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
简介
从国际上看,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先行指标体系,PMI涵盖着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   PMI指数
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见表1.1)。以上各项指标指数基于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合成得出,再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五项类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制造业PMI综合指数。服务业PMI指标体系则包括: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雇员、未来商业活动预期等指数,但因其建立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综合指数。 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调查采用非定量的问卷形式,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断,在(比上月)上升、不变或下降三种答案中选择一种。进行综合汇总就是统计各类答案的百分比,通过各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经济活动所处的周期状态。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商业报告分别于每月第一个和第三个工作日发布,时间上大大超前于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报告,所选的指标又具有先导性,所以PMI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得到政府、商界与广大经济学家、预测专家的普遍认同。
指标权重(%)
生产量25
新订单30
就业20
供应商配送15
库存10
表1.1 制造业PMI指标体系
注:上述指标除综合指数是各国统一的以外,其他扩散指数各国并非全部采用,而是根据本国情况有所差异。
此外,其他扩散指数:采购量、积压订单(现有订单)、出口订单、价格(采购品价格、产成品价格)、库存(产成品库存、采购品库存、用户库存)、进口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有关机构已开始建立全球指数和欧元区指数,PMI指数及其商业报告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衰退。
专家表示,PMI计算出来之后,可以与上月进行比较。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1]
特点
及时性与先导性
PMI指数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PMI指数是经济监测的先   1995年--2009年PMI走势
行指标。由于采取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布,在时间上大大早于其他官方数据。在PMI基础之上发布的商务报告,是所有宏观经济序列数据中滞后期最短的报告之一。 综合性与指导性
PMI是一个综合的指数体系,尽管指标不多,但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如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生产、供应商配送、库存、雇员、价格等,其综合指数反映了经济总体情况和总的变化趋势,而各项指标又反映了企业供应与采购活动的各个侧面,尤其是PMI中一些特有的指标是其他统计指标中所缺少的,如订货提前期与供应商配送时间等,有助于详细分析行业发展走势的成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指导企业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 真实性与可靠性
PMI问卷调查直接针对采购与供应经理,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做任何修改,直接汇总并采用科学方法统计、计算,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同时进行季节性调整,消除季节性波动、法规制度和法定假日等因素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科学性与合理性
首先,样本选择涵盖了不同行业,按照各行业对GDP贡献大小选取一定数量企业,贡献大的行业样本多,反之,则少;其次考虑地理分布,样本企业要具有足够的地域代表性;另外还考虑企业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均有代表。这样,减少了随机波动带来的误差。在首次抽样选择之后,样本基本确定下来,但每年度或每半年要对样本进行抽查,根据企业、采购经理发生的变化,予以及时调整。 简单易行
PMI问卷调查是非定量调查,数据采集和加工的简单易行,保证了它
作为预测工具的连续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问卷对每个指标都有明确解释。问卷还列出了几个开放性问题,包括采购策略、价格升高与降低的原材料与短缺品种等,为研究应用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信息。[2]
计算
PMI指数如何计算:
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即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个指数
单个指数的计算涉及生产量、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主要原材料库存、生产经营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而原材料订货提前天数单独处理,开放性问题不参加计算。
(1)汇总方法:分为加权和不加权两种方法。
①采用加权计算百分比:以国家统计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N131表)的上年营业收入作为权重,计算“增加”、“基本持平”、“减少”选项所占百分比。
②采用不加权计算百分比:直接通过企业个数计数,计算“增加”、“基本持平”、“减少”选项所占百分比。
计算各选项(“增加”、“基本持平”、“减少” )百分比时,要剔除无关项(如“不好估计”、“没有出口”、“没有进口”等),即“增加”、“基本持平”、“减少”三项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2)指数计算:采用扩散指数法,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计算公式如下:
   PMI指数走势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是逆指标。
扩散指数具有先行指数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显示变化的趋势及变化范围。
(3)对于“原材料订货提前天数”,先分别按照加权方法和不加权方法计算选择“随用随买”、“30天”、“60天”、“90天”、“6个月”、“1年”企业所占的百分比,最后计算提前采购天数。提前采购天数的计算公式为:
提前采购天数=5ד随用随买”选项百分比+30ד30天”选项百分比+60ד60天”选项百分比+90ד90天”选项百分比+180ד6个月”选项百分比+360ד1年”选项百分比 综合指数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这5个指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而定,各指数的权重分别是: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计算公式如下:
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如此计算的PMI指数,如果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扩张;反之,如果低于50%,通常反映其在衰退。美国ISM实证结果表明,采购经理指数在一段时间内超过42.8%,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或者说国内生产总值在扩张;如果相反,则说明经济在衰退。与50%或42.8%之间的差距表示扩张或衰退的程度。
中国PMI发布
调查问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从2005年开始共同发布中国PMI数据,共有700多家企业针对11个分类指数接受调查。我国非制造业PMI调查指标体
   PMI指数
系的设置主要参考了美国做法,共有10项指数构成: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但同美国不同的是,我国没有进口指数,因为在前期的调研中,绝大多数企业反映没有进口活动。另外,我国参考国际上相关研究机构的做法,增加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和收费价格指数。指标的选取,既适应了同国际接轨的要求,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做到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简炼,即所提的问题尽可能简炼,尽量减少被调查者的占用时间,以便提高调查的回收率;二是易答,即提的问题均是企业较为熟悉、较为关心、容易回答的问题,一般不采用技术性强的专业术语;三是定性,即几乎所有问题都采用定性选择的方式,不需要定量计算。基于这三项原则,对所有非制造业,设计了10个问题作为基本调查。企业对这10个问题的回答以封闭式为主,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对行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深入分析,对问题的回答也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调查对象对其经营活动和商务环境做出总体评价。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概率抽样法。首先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目录,将非制造业合并为20个大行业;然后根据非制造业这20个行业对GDP的贡献,确定各行业的样本比例;最后运用分层概率抽样法(PPS法)作为抽样调查方法,最终抽取了1191家企业作为样本调查单位,保证了样本企业的代表性。从2007年1月正式开始非制造业PMI调查。 数据发布
2010年6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呈现连续回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调,进入“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   PMI系列指标与上证综指关联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0年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7%,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反弹,其中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新订单指数达到58.2%。 从历史数据看,10月份制造业PMI往往由于季节性因素而回落,今年则继续明显反弹。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国PMI已连续20个月位于50%的景气临界点以上,这表明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的同时,增速有所加快。[3]
意义
PMI指数体系无论对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政府部门调控、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它是一个先行的指标。根据美国专家的分析,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在过去40多年里,美国制造业PMI的峰值可领先商业高潮六个月以上,领先商业低潮也有数月。另外可以用它来分析产业信息。可以根据产业与GDP的关系,分析各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
第二,企业应用PMI可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及整体走势,从而更好的进行决策。企业可利用PMI评估当前或未来经济走势,判断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同时,企业也可根据整体经 济状况对市场的影响,从而确定采购与价格策略。 荣枯分水线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PMI指数越大于50说明经济发展越强势;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越小于50说明经济衰退越快。
PMI略大于50,说明经济在缓慢前进,PMI略小于50说明经济在慢慢走向衰退。
应用
国际上,PMI指数体系无论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对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PMI指数作为预测经济的重要工具,已成为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华尔街、道琼斯通讯社、路透社等经济媒体广为应用、传播的重要信息。
(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方面的应用
1、预测经济走势和转折点当分析商业趋势时,其可靠性是基于对数据转折点(峰值点和谷底点,也即商业周期中的高潮和低潮)的预测和分析。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根据美国专家的分析,在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制造业PMI的峰值可领先商业周期高峰与低谷数个月。 国际上,PMI指数体系无论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对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PMI指数作为预测经济的重要工具,已成为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华尔街、道琼斯通讯社、路透社等经济媒体广为应用、传播的重要信息。
   从PMI看经济发展
2、分析产业发展变化信息通过PMI,首先可以对占支配地位的产业进行分析。根据国外经验来看,总的商业采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产业,并且采购操作也有相似的集中性。这些集中的产业是:食品业、石油及其相关产品、钢铁及其相关产品、汽车产业等。PMI各产业的指数可反映该产业发展趋势及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对占支配地位产业的分析,更有助于对制造业或服务业总体趋势的把握。
其次,每月PMI商业报告后面会列出短缺的产品目录、价格上涨和价格下跌的目录,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各个产业的变化。 3、确定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资金市场瞬息万变,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经济转折的迹象并做出相应投资决策。由于目前PMI数据较少,PMI同GDP之间的相关性不如预期那样显著,但制造业PMI与工业经济相关指标之间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比如,生产量指数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变化,出口订单指数的变化与工业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率的变化,PMI综合指数的变化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化,购进价格指数的变化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变化,相关性分别达到0.771、0.815、0.735、0.788。
4、分析地区发展变化
(二)企业方面的应用企业经营活动主要是根据预测来安排的,对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预测有时比销售预测更为重要。首先,供应预测更有助于预测和控制生产、库存等成本;其次,对供应的预测是避免缺货的前提。通过PMI,企业经营者可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及整体走势,从而更好的进行决策。具体说来,企业采购决策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支持企业整体目标;第二,在企业战略中发挥采购和供应职能;第三,甄别特殊决策。PMI指数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应用。第一,企业可利用PMI评估当前或未来经济走势,判断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例如,一个制造企业的目标是降低人工成本,而PMI雇员指数正快速增长,劳动力资源紧缺,这时候降低新员工的工资就较难实现。
第二,PMI也可用于判断整体经济状况对市场的影响。例如,一个快速发展的制造行业的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能力,既可以用加班或转包等暂时的方法,也可以用扩大固定资产规模这种永久的方法,这时就可以用PMI综合指数、生产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及其他有关整体经济状况的数据来判断该行业的增长是否会持续下去,从而确定采用哪种决策。
第三,在甄别特定采购决策时也需要用PMI预测经济走势。例如,一个制造企业要决定一个主要原材料的定价策略,需要考虑是长期锁定一个价格还是制定一个价格承诺。利用PMI价格指数和其他价格信息(如美国联邦政府生产价格指数)能显示近期和未来的价格趋势,如果价格走升,且整体经济状况走强,可以采取锁定的价格策略;反之,短期定价更合适。
(三)扩展应用---区域与行业调查应用PMI商业调查的方法,除了全国性普遍调查之外,还可将样本规模集中于特定区域或行业,用于分析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目前美国许多州已开展区域商业调查。例如,最早开展PMI调查的底特律,于1935年开始商业调查,亚利桑那州、波士顿、布法罗、卡罗莱纳州、维吉尼亚、芝加哥、乔治亚州、休斯顿、纽约、俄勒冈州、密歇根州等许多地区也都建立了采购经理调查制度,发布了本地区PMI指数。尽管这些调查在内容和质量上各有差异,但它们都提供了有用的区域与行业信息。例如,底特律的汽车和非汽车指数,纽约州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俄勒冈州的批发指数等。有些地区的调查还广泛收集和报道了被调查者的评论,这些对详细了解行业走势和区域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指数变化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0年6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最近两月一改之前波动上升态势,呈现连续回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调。汇丰银行发布的PMI指数(一
   PMI指数
般称为民间PMI)则继续下行2.3个百分点至50.4%,为14个月低点。
中国2010年以来收紧了货币信贷政策,并在6月退出了金融危机时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同时加大对于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这些措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明显。 分项指数一升十降
2010年6月份PMI指数延续上月走势,11个分项指数中“一升十降”。同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最大,达到7.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PMI是一个反映经济情况好坏的先行指标。通常认为,若该数据向上且超过50%,即说明经济复苏呈加速之势,反之则经济呈现衰退。PM I指数一般领先实体经济变化6个月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在大约半年以后,出现多领域多行业的同步减速态势。而且究竟是内需减速更多还是外需更为疲软,现在还很难判断。 企业生产开工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指标中的产成品库存于19个月来首次突破50%,从49.8%上升至6月份的51.3%,而原材料库存指标从5月份的51.0%跌至6月份的49.4%。
孙明春认为,原材料库存指标下降,表明订单和购进价格企稳降低了企业囤积原材料库存的动机。尽管产成品库存上升,但库存水平仍非常健康。如果发生外需冲击,这会为中国经济提供一定的缓冲。如果产成品库存增长再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经济在2010年四季度及更远的未来出现波动。
鲁政委认为,产成品库存上升与积压订单下降同时出现,从业人员指数降亦至12个月内低点,说明企业生产开工不足迹象已经出现。这表明投资减速带动内需增速下滑已对工业生产产生影响。 紧缩政策显成效
2010年6月份PMI指数,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社会需求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但增势减缓。二是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三是出口持续回升势头呈放慢迹象。四是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呈现缓解迹象,企业成本压力有望有所减轻。
基于PMI指数下行的趋势,马岩判断,不排除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但是“二次探底”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或许会在缓冲之后出现上涨情况。
综合起来看,中国政府的紧缩政策显现了成效,但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的形势还需进一步巩固。[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公布中国2010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且为连续第二个月走低,这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正在继续放慢。
未来或将继续回落
此前CFLP公布的5月份PMI数据显示,当月中国PMI为53.9%,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因此在6月PMI以上月相同的速度下降之后,连续两个月PMI的回落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回调。CFLP对此表示,PMI数据的连续走低显示欧债危机和国家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PMI至今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50%以上,这也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保持良好状态。
而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2010年5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最大,达到7.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新出口订单指数则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
山西证券报告对此认为,产成品库存指数单独上升,显示企业积压库存压力继续上升;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下滑则显示国外需求出现了放缓迹象,且未来很有可能会继续走低;生产指数回落2.4个百分点,以及原材料库存指数的连续下降,反映出供给的疲软,供需双双放   中国经济与PMI指数
缓的情况此前曾在2008年年初出现。而唯一有利的因素,就是购进价格指数再次大幅度下跌,这对于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将带来明显效果。
湘财证券分析师余炜彬则认为,此次PMI环比回落在预料之中。“去年一季度,在政府投资的推动下,季调后PMI步入上行周期。今年初,随着前期投资对经济刺激的逐步消化,季调后PMI开始回调。”他表示,从周期因素来看,PMI目前仍处在向下修正阶段。而随着政府信贷和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未来PMI继续回落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PMI已逼近分水岭
虽然国内分析师对于PMI连续走低评价中肯,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符合调控目标,但是有不少海外观点却对该数据表现出担忧情绪,理由是同一天由汇丰中国公布的6月PMI下降至50.4%,已经逼近50的分水岭位置。
汇丰昨日公布的报告指出,6月份中国PMI终止了持续14个月的扩张,从5月的52.7%降至50.4%,虽然仍在50%以上,但是与年初接近历史最高纪录的增长势头反差明显。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了15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受访厂商普遍反映市场需求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当月来自海外的新订单降幅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
此外,2010年6月中国制造业产出价格出现一年来的首次下降,同时平均投入成本也下降了,终止了此前持续11个月走高的局面。
在报告中,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写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放缓表明由于紧缩措施发挥效力,中国制造业的环比增速下降。然而,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是夸大的,现有大规模的在建投资以及富有弹性的私人消费将会支持今年下半年9%左右的经济增长。
2010年11月中国PMI指数
简介
我国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连续四个月环比上升,升幅0.5个百分点。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创出8个月新高,达55.3,显示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走强,经济景气度提高,但未来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经济景气度提高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呈现稳中略升基本态势。同上月相比,只有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在下降的4个指数中,进口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其余3个指数降幅较低,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针对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11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预示经济景气度提高。与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较高增幅是一致的。同时需注意工业增长率、GDP增长率持续回调,这些指标变化与近几个月来的PMI指数走势则不同。未来出口和投资、消费增幅均有回调可能,受其影响,经济增速回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综合来看,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未来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数据说明,工业并没有因为第三季度的拉闸限电而受到太多影响。该指数已连续21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点,而且在5-7月份连续3个月回落后自8月份以来持续走高。“9月份新订单指数明显上升,本月延续了上升趋势,预示明年初中国经济将有较强反弹,GDP增速将回升。” 通胀预期加深
汇丰控股昨日发布的11月份PMI数据也升至55.3,环比上升0.5个点,同样显示当月制造业增长态势。该指数自7月份降至50临界值以下后,目前已回升近6个百分点,且环比升幅则为2004年4月份该项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之一。
分项指数中,11月份新订单指数由上月58.1升至59.3,连续四个月保持增长,且增速为八个月以来最快。月内新出口订单增速为七个月以来最大。但新业务的整体增速大于新出口订单增速,说明新业务的整体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市场。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11月份PMI强劲增长,特别是投入价格大幅上升,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会转化为对通胀的担忧。屈宏斌预计政府将继续回收流动性,并在未来数月加息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5]
广发证券也认为,中国官方发布的11月份PMI连续四个月走高,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通胀压力并无减弱迹象,11月份PMI高企以及CPI难以避免的走高,将促使货币政策紧缩措施再度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1年3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3.4,高于2月份的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