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香辣蟹:唐彪《家塾教学法》评注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1:16
读书作文谱卷之三                       3.1【原文】读书、作文总期于熟3.1.1【原文】唐彪曰:凡经史之书,惟熟则能透彻其底蕴,时文、古文,熟则听我取材,不熟,安能得力也。然熟亦难言矣。但能背,未必即熟也。故书文于能背之后,量吾资加读几多遍,可以极熟不忘,则必如其数加之,而遍数尤宜记也。最忌者,书读至半熟而置。久而始温。既已遗忘,虽两倍其遍数,亦不熟矣!【注释】①透彻:熟悉深入。底蕴:内情,底细。资:资质、禀赋。几多:表示不定的数量。遍数尤宜记:朱熹说:“荀子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诵数者,想是古人读书,亦记遍数。”②久而始温,既已遗忘:心理学实验证明,复习对记忆效果影响极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表明:遗忘呈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的最初遗忘较快,而以后便逐渐缓慢起来,所以复习应及时。【评述】唐彪指出:读书贵在熟。他认为,“能背”不一定就是“熟”,应在能背之后,再加读多遍,达到“透彻其底蕴”才可谓“熟”;并提醒读者,读书千万不能“半熟而置”,否则,则两倍其力亦不熟矣。  3.1.2【原文】唐彪曰: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曾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也;经历一周者,必不如经历四五周者之能详悉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而能圆通不滞也。故凡人一切所为,生不如熟,熟不如极熟,极熟则能变化推广,纵横高下,无乎不宜。读书作文之更贵于熟,何待言哉!【注释】①圆通:融会贯通而不偏执。宜:合适。②待:需。【评述】这一节紧承上文,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极熟则能变化推广,纵横高下,无乎不宜”的道理。 3.1.3【原文】朱子曰: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遍,略晓其意即厌之,欲别求书读,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注释】①朱熹(1130—1200):字无晦,一字仲晦,又号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绍兴间举进士,历仕高、孝、光、宁四朝,累官宝文阁侍制,是宋代理学家中一个集大成的学者。有《朱子全书》等传世。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舍:放下,放弃。味:意义,旨趣。趣:旨趣,意味。【评述】唐彪借朱熹的话告诉我们:读书需读到爱不释手,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道理、奥妙;若略知其意即弃之,则必不得其真正的旨趣。 3.1.4【原文】唐彪曰:文入妙来无过熟。朴学士问欧公为文之法,公曰:于吾侄岂有吝惜,只是要熟耳。变化姿态,皆从熟处出也。又,毛稚黄曰:读书作文总妙在一熟,熟则无不得力。或谓文亦有生而佳者,答曰:此必熟后之生也。熟后而生,生必佳,若未熟之生,则生疏而已矣,焉得佳乎!是熟一字为作文第一法也。注释】①《仕学规范》卷三十四:“孙元忠朴学士尝问欧阳公为文之法,公云:于吾侄岂有惜?只是要熟耳,变化姿态,皆从熟处出也。”孙元忠,名朴,宋代人,元佑间为秘书少监。学士:官名。欧公:指欧阳修。 ②唐彪这段话并见清代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九,文字略有出入。【评述】唐彪认为,“熟”为作文第一法,并引用欧阳修和毛稚黄的话来证明 “熟”对作文的重要性。 3.1.5【原文】毛稚黄曰:“读书有四要:一曰收,将心收在身子里,将身收在书房里是也;二曰简,惟简斯熟,若所治者多,则用力分,而奏功少,精神疲,岁月耗矣;三曰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二三其心,必无成就;四曰恒,虽专心致志于一矣,而苟无恒,时作时辍,有初鲜终,亦无成也,故存恒尤要焉。”【注释】①治:研究。奏功:取得功效。②二三:时二时三,反复无定。③辍:停。初,开始。鲜xiǎn,少。【评述】唐彪引用毛稚黄的话来说明读书有四要:收心,简约,专一,有恒。【综述】本章论述读书作文“贵于熟”,熟有助于理解,“惟熟则能透彻其底蕴”;有助于运用,“极熟则能变化推广”;有助于写出好文章,“文入妙来无过熟”。 3.2【原文】课程量力始能永久3.2.1【原文】朱子曰:读书少作课程,多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且只读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读诵极熟,理会仔细,如此记性拙者,亦日记得,悟性钝者,亦理会得;若徒贪多,大为无益。注释】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子细,读诵教熟。如此,不会记性人自记得,无识性人亦理会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无益耳。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课程: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学习进程。理会:领会。【评述】这一节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好高骛远、只图贪多,而应量力而行。 3.2.2【原文】唐彪曰:学者用心太紧,工夫无节,则疾病生焉(惟立课程,则工夫有节)。余亲见读书过劳而夭者五六人。故父师于子弟,懒于读书者,当督责之,勿令嬉游;其过于读书者,当阻抑之,勿令穷日继夜,此因材立教之法也。【注释】①紧:不松驰。②节:节制。③夭:夭折、短命。④督责:督察责罚。⑤抑:遏止、禁止。⑥穷日继夜:日以继夜。穷日,尽一日。⑦因材立教: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常作“因材施教”。【评述】唐彪主张,学习要有规律、有计划。且提醒父师,教子弟时,要做到“因材立教”,即教孩子读书时不可让他过于贪玩,也不可让他过于劳累,还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3.2.3【原文】朱子曰: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如射箭者,有五上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之令满,己力胜得他过。今学者不度自己力量去读书,恐自家对敌他不过。注释】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已力欺得它过,今学者不忖自已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斗:量词,十升为一斗。【评述】这一段告诉读者,读书不可贪多,要留有余力。若过于用力就有损健康。 3.2.4【原文】朱子曰:精神长者,宜广搜博取;精神短者,决不可务多,但以最紧要书,涵养性灵可也。又曰:为学须分老少。年少精力有余,书须用多读;若年齿向晚,却宜择要用功,不在务多。读一书,当思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沉潜玩索,究到极处,道理既浃洽于心,自然记得不忘矣。注释】①《朱子语类》卷十:“精神长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者。”“大抵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须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晩,却须择要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沈潜玩索,究极至处可也。盖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着落,虽不再读,自然道理浃洽,省记不忘。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向:临近、接近。年齿:年龄。沉潜:集中精神,潜心;浸润。浃jiā洽:融会贯通。【评述】唐彪认为,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和年龄特点去读,精力充沛者,适宜广搜博取 ;精力欠缺者,只读最紧要之书,以涵养性灵。年纪轻者,须多读;年纪大者,宜择要书。但无论哪类人都应该将每本书沉潜玩味,究到极处。 3.2.5原文】朱子曰: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程限如田之有畔也。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四时甚锐,渐渐懒去,终且因循怠惰,抛弃前功,只缘为初不立程限之故。注释】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鋭,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程限:规定的进度。畔:田地的边界。锐:急速。因循:沿袭。怠惰:懈怠、懒惰。【评述】读书要先规定一定的进度,否则,很容易在“渐渐懒去”中荒废时日。3.2.6原文】唐彪曰:有恒是学人彻始彻终工夫,惟有恒,学业始能成就。然人谁不欲有恒?而每不能实践者,以课程不立,学无定规,初时欠缺,久即废弛。惟立简约课程,易于遵守,不使一日有缺以致怠惰因循,方能有恒。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余可听其散步(少年之人,血气流动,乐于嬉戏,亦须少适其性。太劳苦拘束之,则厌弃之心生矣);三十以内,或有事,或无事,读书之外,静坐最要,散步次之;三十以外,事有繁简,应事读书之外,或静坐,或散步,各随其意。作文之日,专意为文,不在斯例。此昔贤课程常式也。至于读书一项,以资有敏钝,不能为一定之式,故又另设日记课程,以为准则。吕东莱曰:读书最当准立课程,某时读某书、温某书,某时写某字,如家常茶饭,不先不后,应时而供,自然日计不足,月计有余矣。【注释】①恒:恒心。《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 彻始彻终:贯穿始终。彻,通,贯穿。②时:时辰。以昼夜人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初、正,合为二十四小时。③少shǎo:稍,略微。《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④常式:一定的格式和制度。⑤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举隆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学术思想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其学说主张治经史以致用,不规于性命之说,遂开浙东学派之先声。著有《东莱左氏博议》等传世。另有奉敕编的《宋文鉴》为朱熹所誉。 【评述】这一节主要论述读书作文要 “有恒”,以及如何做到“有恒”。唐彪指出:人人都欲“有恒”,然往往不能坚持,那么就需立一个“易于遵守”的“简约课程”,根据年龄特点、天资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准则,安排适宜的时间和进度,定时定量,劳逸适度,循序渐进,方能做到有恒。这一做法既符合以人为本的学习原则,又能保证人们做到持之以恒。  3.2.7【原文】唐彪曰:书分月日温读讲解,则先后有定序,多寡有定规,自然精专深入,用力少而得效多。其法见《父师善诱法》上卷第六张,仿而行之,甚至有益也。【注释】①温:温习,复习。【评述】唐彪指出:读书要分月日,要先后有序,多寡有数,这样能事半功倍。 附:记课程式】3.2.8【原文】以年为纲领,另记一行。次行记某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读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温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止。读某文某文,已解未解,已覆未覆。读某判某表,已背未背。此五日一记法也。【注释】①覆:指前面所提到的学生向老师“覆讲”。②判:文体之一,指关于判决书一类的公文。该文体源自断案,初为判词,从唐代开始,为科举选士之一文体。表:见1.3.15注④。【评述】这一节唐彪通过举例子,用“五日一记法”来教读者如何记课程。 3.2.9【原文】此月共读书多少章,温书多少卷,共读文、温文多少篇。解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止,共读几表,共读几判,此一月总记法也。(或脱落一旬半月,不补亦可,仍当断续记去。不可竟置。积丝成寸,积寸成尺,自有进益。)【注释】①竟:全、遍。【评述】本节乃记课程法之一月总记法。【综述】唐彪阐述了建立课程的必要性。建立课程能使人劳逸结合,“工夫有节”,不易生病;使人易于“守恒”,学业有成;使人便于熟读精思,“沉潜玩味”,量力而行。他列举了三种课程方法:“日记”法,“五日记”法,“月记”法,能够比较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他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运用到课程设立中,主张“简约课程”,使人易于遵守,心有余力。最终目的是读书能“有益”于人,而非为读书而读书。 3.3【原文】为学有优游渐积一法3.3.1【原文】唐彪曰:读书有计日程功之法,又有优游渐积之法。盖计日程功之法固为学之准绳,若夫质弱羸病之人,欲计日程功,每日读几行,背几行,此必不得之数,不如将全书每日读一二遍,或二三遍,优游渐积,不求速背反能记矣!彪十七岁以后,羸病凡十五年,濒死者数回,不可多用心,然心欲读《大宗师》、《齐物》二篇,于是将二文分日读之。一日读《齐物》,每日止读一遍,读至二月余,二书皆探喉能背矣。于此知优游渐积之法之妙。【注释】①优游:悠闲自得。优游渐积: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日积月累地慢慢读,不求速成。参考1.2.7注③优游涵泳。②计日程功:程,估量。功,功效。这里指上章所论的“立课程”法,可以按日子来计算功效。准绳:比喻行动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③羸léi:瘦,弱。④濒:接近,临近⑤《大宗师》《齐物》:《庄子》中篇名。⑥探喉能背:喻背得很熟,像伸手从喉中取出一样。【评述】唐彪指出:读书除了有计日程功之法,还有优游渐积之法,该法适合体弱多病之人,并且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该法之妙。 3.3.2【原文】唐彪曰:一人剧病十余年,不能读书;病愈,题到竟不能成文。一名宿教之曰:当由渐以引之,三日作一篇,当无不成者。人如其言,日致功不间,至半月后,能二日成一艺;又逾半月,能一日成一艺;又逾半月,能一日成二艺,而文且日进。是法也,不特荒疏者相宜。即钝资推此致功。才思亦渐能开发矣。【注释】①剧:重,厉害。 ②宿sù:见《仇兆鳌序》注11。教,教导。③间jiàn:间隔,间断。④艺:指八股文,见1.3.2注⑥。⑤荒疏: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评述】本节以常年多病之人为例,来说明“优游渐积”读书法的明显效果。唐彪认为,即使是天资驽钝之人,运用这一读书法也可以开发“才思”。【综述】唐彪指出,读书除了有计日程功之法,还有优游渐积之法,该法适合体弱多病者及“钝资”者,并且以“名宿”的教法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该法之妙。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唐彪重视“因材立教”的又一表现。 3.4【原文】学有专功深造之法3.4.1【原文】唐彪曰:作文有深造之法。如文章一次做不佳,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作复不佳,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盖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每月六课文,止宜四次换题,其二次必令改窜旧作之有弊者,重作其旧题之全未得窍者,文必日进也。此与浅尝粗入之功大异也。【注释】①深造: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也指达到精深的境地。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②胜境:极美好的意境。③攻玉:加工玉石。④改窜:指文字的修改涂抹等。⑤课:见《仇兆鳌序》注12。【评述】唐彪认为“作文”如“攻玉”,需要反复修改,佳境才能出现。其措施有二:一是“重做旧题”,即“一题多做”或“一体多练”,以提高写作水平;二是“改窜旧文”,“每月六课文”,两次修改旧作,四次换题。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3.5【原文】深思3.5.1【原文】伊川曰:某向来将日间所闻于先生说话,夜间如温书一般一一仔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朱子云:读书须将先生讲过的,重复自去体认,方可。注释】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四:“或问先生谓讲论固不可无,须是自去体认,如何是体认?曰:体认是把那听得底,自去心里重复思量过。伊川曰: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矣。某向来从师一日间所闻说话,夜间如温书一般,字字子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这段话指出了及时复习的一种方式。【评述】唐彪引用程颐、朱熹的话来说明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3.5.2【原文】张横渠曰:学者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然记不熟,则思不起,故书须成诵精熟,乃易于思索也。注释】①见2.2注②。【评述】本节说明,读书“须成诵精熟,乃易于思索”。

3.5.3【原文】朱子曰:凡书有不晓处,用册子记出,时时思索,自然能解也。注释】①《朱子读书法》卷二:“读史有不晓处,札出,便且读过去,有时读别底,撞着文义与此相关,便自晓得。”【评述】这一节说明,读书时对有疑处要注意摘记,不断思索或在别处受到启发,就能理解其意。

3.5.4【原文】唐彪曰:微言精义,古人难以明言,而待人自悟者,可将其书熟读成诵,取而思之。今日不彻,明日更思,今岁不彻,明岁复思,数年之后,或得于他书,或出于他物,或通于他事,忽然心窍顿开,从前疑义,透底了彻,有不期解而自解者。故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告之。”余谓鬼神非他,即吾心之灵也。【注释】① “不期解而解”:见2.1“看书总论”。微言:含义深远精微的言辞;也指不明言,用暗喻示意。触:触发,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心窍:指认识和思维能力,古人以为心脏有窍,能运思,所以这样说。②《论语·子罕》:“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说,恐怕没有思念吧(如果真个思念,心到就能得到),那又有什么远不远的呢?③《管子·心术下》:“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评述】本节论述了“自悟”的途径:或熟读成诵,反复思考;或得于他书、他物、他事,“不期解而解”。管子云:“思之不得,鬼神将告之。”唐彪说:“鬼神非他,即吾心之灵也。” 3.5.5【原文】唐彪曰:或静坐之时,或夜气清明之际,偶尔思维,忽然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过一二日,心窍复闭,前所得者,又不复记忆矣。故须就其心窍开时,即便登记,不可迟也。昔横渠张夫子亦有是言。【注释】①登:立刻。②《张子全书》卷十五:“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闻者莫不动心有进。”横渠张夫子:张载,见2.2②。【评述】唐彪提供了一种抓住灵感的方法:当忽然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之时,一定要将其立刻记下;要不然过一会,心窍复闭,将再也无法找回这种瞬间即逝的灵感了。 3.5.6【原文】薛文清曰:凡读书思索之久,觉有倦意,当闭目静坐,养其神气。少时,再从事于思索,则心清而义理自见。注释】①薛瑄(1392--1464):字徳温,卒谥文清,明河津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治学宗程朱,以躬行复性为主,著有《读书录》等,《明史》有传。《读书录》卷五:“读书固不可不思索,然思索太苦而无节,则心反为之动,而神气不清,如井泉然,淆之频数则必浊。凡读书思索之久,觉有倦意,当敛襟正坐,澄定此心,少时,再从事于思索,则心清而义理自见。”神气:精神气息。少时:过不大一会儿;不多时。【评述】当读书读累时,要闭目静坐一会儿,就会头脑清醒,然后再继续读书、思索。 3.5.7【原文】唐彪曰:凡欲了彻难解之书,须将其书读之至熟,一举想间,全书首尾,历历如见。然后取其疑者反复研究,自然有得。若读得不熟,记得此段,忘却彼段,脉络不能贯串,纵令强思,乌能得解?惟读之至熟,时时取来思索,始易得力也。【评述】这一段告诉我们彻底弄懂难解之书的方法:首先要读之至熟,然后反复研究,时时思索,才易彻底了悟。 3.5.8【原文】唐彪曰:一人学曹娥碑数年,而毫发不能相肖,因欲改学他书。余曰:他书亦未必易学也。凡学艺者,舍手用目,舍目用心,方称善学。今子所用,不但非心,且非目也,徒任手耳,安能得字之神乎?子何不通体将诸字之上下左右,而深思其结构之何若也,通体将其点钩直画,而深思其笔法之何若也。其人大悟曰:善。吾昔未闻此言也,徒劳苦吾之手矣。于是反复思维,半月后,而字已肖其七八。噫!学艺且非深思不能得也,而况于读书与处事之大焉者乎。⑤【注释】①曹娥碑: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之碑。碑文记载上虞女子曹娥,因父溺死,亦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度尚使弟子邯郸淳作诔辞,立石。今所传之曹娥碑法帖,乃晋代王羲之所书。②毫发:毫毛和头发,比喻极小。肖xiào:相似。③任:听凭,听任。④通体:整个物体,全体。⑤有关书法内容,参看4.23“摹书临书”。【评述】唐彪以学书法为例,说明读书、处事都需要深思的道理。【综述】无论是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必须精心思考,“反复研究,自然有得”。深思能使头脑中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灵感到来,“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这必须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只有“读之至熟”,“全书首尾,历历如见”,才能“时时取来思索”;反之,“记得此段,忘却彼段,脉络不能贯串,纵令强思,乌能得解”。对书中有疑之处,也应摘记下来,以便时时思索。参看2.5“看书须熟思又须卓识”和3.1“读书、作文总期于熟”等相关内容。 3.6【原文】下问3.6.1【原文】唐彪曰:学问原相平重,而问尤紧要。夫子尝称舜好问,察迩言矣。孟子称舜“舍己从人”,无非取于人矣。人之善,舍问何从而取也?无非取,则知其无所不问矣。“禹闻善言则拜。” 问而得闻善言乃拜,非空闻善言而拜也,则知禹之能下问也,拜则益,非人所能及也。周公以圣人之才,又为圣人之子,圣人之孙,圣人之弟,一堂聚首,皆系圣人,有何不明之理、不知之事?乃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惟恐人有善言,不及与闻,己有所疑,不及问人,其谦虚好问如此也。孔子,圣人之尤也,亦尝问礼于老聃,问官于剡子矣;入太庙,每事问矣:是孔子亦好问也。曾子称颜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颜子复圣也,其好问又如此。余就数圣人所为推之,而得其理,譬如燃灯于一厅之上,灯一二盏,则止能照一二席地,必不能照三四席地;若燃数十余灯于一厅之上,则一厅无不照矣!凡一人之聪明才智,止如一二盏之灯,安能照及天下之事理?好问而并十人之聪明才智于我,譬如燃十盏之灯;更好问而并数十人之聪明才智于我,犹如燃数十盏之灯,自然于天下之事理无不明矣!凡圣人生来,不过十倍人之聪明才智,必无百倍于人者,及至后而百倍于人者,(因其)好问能并多人之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始大也。此理显然也。无如愚鲁之甚者,腹中一无所有,而自谓才与学已能过人,诩诩然自负,而不屑下问,噫!诚可叹可惜也。【注释】①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少,以上问于下,都称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②学问:这里指学习和询问。学与问本为两事,后来学问联称,指有系统的知识。③语见《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察:详审,细究。迩:近。迩言:浅近或左右亲近的话。④《孟子·公孙丑上》:“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拜:拜谢。与人为善:原指帮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⑤《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西周的政治家,姓姬名旦,详见1.3.10注①。沐:洗头。握:捉,持。一沐三握发: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形容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吐哺: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一饭三吐哺:周公吃饭时,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形容寻求贤良有才能人的迫切。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闻:参与并得知内情。⑥《史记·孔子世家》:“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孔子曾从学于郯子,事后对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宋吕祖谦《左氏传说》卷十九:“孔子所以问官名于郯tán子,问礼于老聃。”尤:优异,杰出。老聃:老子,春秋战国时楚国人,曾为周朝藏书室史官,著有《道德经》。⑦《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太庙:天子的祖庙。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⑧《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能:才能。吾友:指颜回,被尊称为“复圣”,见1.1.6注⑩。⑨无如:不像。愚鲁:愚笨迟钝。诩:夸耀。不屑:认为不值得。【评述】唐彪举出多个例子来证明好问之理。舜好问,禹能下问,周公谦虚好问,孔子圣人之尤亦好问,颜子复圣也,其好问又如此;然后又用燃灯于一厅之上才能照遍天下之事理,来比喻一个人集多人聪明才智于一身,才能明天下之事理。由此看来,好问才能集多人之聪明才智,连圣人都谦虚好问,何况我辈乎? 3.6.2【原文】唐彪曰:高贤良友之前,我能请问,彼自然将我所问之理,阐明开示。若非我之求教,彼安知我所欠缺者是何学问,所疑惑者是何道理?即欲教我,将从何处指授也?故天下无不问而知之理,更无不问而人自教我之理。无如浅学之人,虽有未知未能,恐有学者笑己,甘心不知,不肯下问,不知天下事理无穷,舜禹周公孔子颜子尚有不知,尚自疑惑,尚且孜孜下问,何况于我?若以问为屈己尊人,则禹之拜,何其屈辱矣!若谓恐人笑我所问之浅近,则孔子尝问官,问太庙之祭器品物矣,非浅近者乎?若恐人笑我所问之人之庸俗,则舜尝问陶渔耕稼之人矣,非庸俗者乎?凡一切屈己下问之事,皆圣人所不讳。圣人且不讳己之短,我何必畏人之笑而讳己短乎!况高人贤士,必不笑人,其笑人者,必无才无学无识之庸人也。【注释】①何其:多么。②陶渔耕稼:见注④。陶,瓦器,这里是制瓦器。渔,捕鱼。耕稼,指从事农业生产。【评述】     这一节是对上一节的总结。并从反面论证:读书要不怕被人笑话,要善问、多问。 3.6.3【原文】唐彪曰:凡书中有疑,不当因有师可问,便不登记。偶遇师数日不到馆中,欲问之事,多至遗忘,当记者一也;又,精微之理,我所疑者,或亦先生所未晰,苟非请教有学大儒,乌能得解?当记者二也;又,古今典故繁多,常人不及考究者,何可计数?若不请问博雅之友②,必不知其根据,当记者三也。有此三者当记,苟不专置一册子记之,久而遗忘,不及请问高贤,生平学问,因此欠缺者不少矣!【注释】①精微:精细隐微。大儒,旧指知识广博,且能从已知推知未知,自由应对新问题的人。②博雅:渊博典雅。【评述】唐彪指出,读书应专置一册子,摘记以下三项内容:第一,书中有疑,欲问之事;第二,自己不懂的精微之理,或老师也不太清楚的东西,应记下来便于请教“有学大儒”;第三,不明白的古今典故,应记下来,便于请问“博雅之友”。 3.6.4【原文】唐彪曰:学人未必皆耻于下问,惟因每日有疑,疏忽不记。过时既久,纵遇有学当前,心虽欲问,而所疑者已多提记不起,因而不及问者多矣。【评述】唐彪告诫学子:其实,不是所有的学人都耻于下问,而是因为没有记下每天的疑问,时间一长,即使想问也多记不起来了,这样不懂的东西就多了,所以一定要及时记下每天的疑问。 3.6.5【原文】余资钝,且多病,不可过用心,每日限三时读书,诸经史疑义,多不能考订明晰。于是思一捷法,取平日所疑,记于册者,按季录出一单,以邮寄于有道,求其指示。如毛西河、黄黎洲、毛稚黄、吴志伊诸先生,皆余所数数请问而不吝指示者也。故得稍有所知者以此。因附记之。【注释】①有道:旧时称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②毛西河:见《毛奇龄序》注①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洲先生,浙江余姚县人,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毛稚黄:见1.3.7注⑧。吴志伊:生卒年月不详。初名征鸿,字任臣,一字尔器,号托园,清代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鸿博,授检讨。淹灌经史,兼精天官乐律奇壬之术,为顾炎武所推崇。著有《周礼大义》《山海经广注》《字汇补》《托园诗文集》等。
    ③数数:shùo,屡次,常常。【评述】唐彪以自己的读书体会明示读者,读书应将平日所疑记之于册,一段时间就去向名家请教一次。【综述】唐彪举圣人的事例,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来证明“问”在治学中的作用:“天下无不问而知之理,更无不问而人自教我之理”。并用燃灯照明作比喻,说明“好问”能“并多人之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始大”。所以应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虚心求教。同时,要养成读书作笔记的良好习惯,随时记下疑问,否则“久而遗忘,不及请问高贤,生平学问,因此欠缺”。 3.7【原文】请问大儒有法3.7.1【原文】唐彪曰:学人当问之事理无穷,获遇有大学识者当前,细琐之事,不必问及也。最要之大端,莫如问其当读者何书、何文,当阅者何书、何文,当置备以资考核者,何书、何文也。尤切要者,在问当读、阅、备考之书、文,何刻为善本。凡诸经、诸子、《通鉴》,每书刻本,不下数十种,而善本不得一二;若古文佳刻,尤未见也。吾所读阅之书得善本,自然见识高,才情长。若所读阅之书非善本,自然见识卑,才情劣矣。譬之霜糖作饼,则味自佳;黄糖作之,则味自减;更以砂糖作之,则味益劣而不堪食矣。又譬之以红花染色,其色必妍;苏木染之,其色必丑,无有异也。故请教于英贤,惟此数端为最要。其次宜请问最大之经济,盖国之大事,不出二十余条,家之大事,不出十条。平日将一二十条,开列名目,坚记于心,相见之时,取数条质问之,彼必能诉原竟委,历历指点出所以然,吾生平所未闻知者,皆闻知,误解误传授者,皆可改正矣。此皆益之大者也。若仅以己所作之时、古文与诗词,求其笔削,犹属第三四事也。【注释】①与1.3.1“读书总要”相照应。②善本:珍贵难得的古书刻本、写本。③苏木:植物名,可作红色染料,多以染绛色(重红色)。④经济:经世济民。《宋史·王安石传论》:“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⑤竟:穷究。诉原竟委:比喻探究并讲明事情的本末。⑥笔削:古代无纸,书写于竹简木札上,遇有错误,就用刀削去并用笔改正,后世因称修改文字为笔削。【综述】求学中,不仅要“问”,而且要“善问”,“善问”才会得到“善答”,特别是在面对“大学识者”时。唐彪把请教“大儒”的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尤切要者,在问当读、阅、备考之书、文”及“何刻为善本”,因为读物对读者及其阅读起着规范、制约作用,决定着读者的“见识”、“才情”。 3.8【原文】良师友切磋之法3.8.1【原文】唐彪曰:余幼时读制艺四百余篇,所作之文,平庸肤浅,毫无过人者。应嗣寅先生教余阅西山《大学衍义》,王言远先生教余读《皇极经世》《易学启蒙》《子静阳明语录》,文必佳。余皆如其言。当其致功时,似与时艺全无与者,及致功未久,而文较前少进矣。又尝读永叔、子瞻之文,心甚爱之,乃读至三百余篇,学为古文,自以为道在是矣,但执笔为文,艰难殊甚。后以文质之毛稚黄,则曰:秀逸清真,但少精紧老健气,须参读周、秦、史、汉。余乃选《左传》《史记》《国策》《孟子》之文读之,似难攀跻,而无所得。既而以所作之文,再质之稚黄,彼以为大胜于前,而己亦觉出笔少易,不似向日艰难矣。乃知书有理浅易入,读之味骤,似有益而益少者;有理深难入,读之味徐,似无益而益多者。此中至理,殊难理会,非明师良友指点,无从晓也。
    【注释】①应撝huī谦(1619--1687):字嗣寅,号潜斋,学者称潜斋先生,清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儒,亦托病不赴。一生殚心理学,躬行实践,力追程朱,痛辟王阳明。著有《周易集解》《幼学蒙养篇》等。
    《大学衍义》:见真德秀著《读书记》上编。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又字景希,号西山,学者称西山先生。宋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拜参知政事,谥文忠。其学以朱熹为宗,与鹤山学派魏了翁齐名。著作有《文章正宗》等。②王言远:王庭,字言远,一字迈人。清代嘉兴人,顺治进士,工文词,官至山西布政使,以廉洁称。著有《理学辨》《秋涧诗集》等。
    《皇极经世》:即《皇极经世书》,凡十二卷,宋代邵雍撰。述自尧至后周显德末年治乱兴亡的历史。其说借《易》推衍治乱之迹,而实无关于《易》,故朱熹以为《易》外别传。
    《子静阳明语录》:指明代理学家刘宗周集王阳明论学言论编成的《阳明传信录》。③与:帮助。④质:质问,质疑。秀逸:秀丽而洒脱;俊逸。清真:纯洁质朴。⑤攀跻:攀登。跻jī:登,升。⑥向日:往日。向:往昔,从前。⑦骤:迅速,疾行。徐:缓慢。骤、徐,这里指体会到书中趣味的快慢。【评述】唐彪通过讲述自己作文不断进步的过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理浅之书易读,好像有益而其实益少;理深之书难读,好像无益而其实益多。其中的至理,需明师良友指点才会知晓。 3.8.2【原文】毛稚黄曰:禾中一先辈言:昔时联十人为读书会,专在背文。每合数十篇连背,期于极熟,句字少有差讹,例皆有罚。如是致功,后十人登进士者八,明经者二。【注释】①禾中:地名,具体地方不详,毛奇龄多次提到“禾中朱锡鬯”。②例:照例,一般。 ③明经:科举的科目之一。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增至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取进士。【评述】唐彪提倡大家聚集在一起背文,这样互相监督,效果甚佳。 3.8.3【原文】唐彪曰:联会背文最为佳法,从事于此,而成名者极多,如先达凌子文联十人会,而发者大半,张心友亦联十人会,而七人中式。其法读文篇数贵少,遍数贵多。背时生涩讹误字句,必标记之,使知改正,兼以志罚。昔者江南几社诸公,背时艺之外,更背诸经古文,故不惟科甲多,而名士亦多也。(按昔书会,每月一举,各背书文十首,逐月递加,一字误,亦有罚,资贮公所,以行善事。遇乡荐之年,背表一篇,策一篇,各出酒肴,背毕聚饮,过奢亦罚)。【注释】①联:联合。会:聚集,会合。可引申为盟会,宴会。②先达:即前辈。意为先我达于道者。③发:扬名。④中zhòng式:科举考试被取录叫中式。⑤讹:错误。⑥江南几社:明末政治、文学团体。夏允彝、杜鏖徵、周立勋、徐孚远、彰宾、陈子龙等六人创立于江苏松江。⑦科甲:汉唐举士考试,皆有甲乙丙等科,因称科举为科甲,明清特指举人及进士入仕者为科甲出身。⑧乡荐:唐制,由州县地方官荐举赴京应礼部进士试,谓之乡荐。后亦谓乡试中式为“领乡荐”。【评述】唐彪认为,大家聚集在一起背文是最好的读书办法,这种方法读文篇数少,遍数多,既背时艺又背古文,而且可以采取多种惩罚方式来督促背文,效果极佳。 3.8.4【原文】唐彪曰:余闻三吴之士,联会讲书,或十人,或二十人,每月一会,人与书皆以签定,得签者讲,亦有驳难,诚盛举也。而恐无大益也,余更有一法,欲其参入行之。凡平常易解之书,即零星分讲亦能贯彻其理。至于义理极深之书,宜汇集四子同类之书,一齐讲解(其法详见前卷讲书条内,参看始明),庶得通体贯彻。法宜于两月之前,预拟其书,推学问优者一二人,以书属之,令其从容玩索,旁参曲证。两月之后,专讲此书,今日不尽者,明日继之,虽极深微之理,何患不晰?其平常易讲之书,则以签定,分人而讲,庶为良法。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世皆以会文即会友是已,而辅仁安在?惟阐发书义,既增长学问,而又有益身心,乃可云辅仁矣。联会讲书之法,必参此法行之,始称善也。每会轮一人值会,治理诸务,正讲案,挈讲签与记所讲之书,敛资备供给,皆值会之事。务宜崇俭,以图永久。【注释】①三吴:泛指江南苏浙一带。《名义考》:“苏州,东吴也;润州,中吴也;湖州,西吴也。”但《水经》《通典》《指掌图》诸说不一。②驳难nàn:反驳责难。驳:辩驳。难:论说。③贯彻:上下始终,通达至底。④属zhǔ:同“嘱”,委托,交付。 ⑤《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以学术文章去聚会朋友,借朋友辅助增进德行。【评述】唐彪指出:联会讲书要讲究方法,那些“义理极深之书”,要选出“学问优者”仔细研究一两个月后再讲;而那些“平常易讲之书”,则可以抽签决定,分人来讲。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达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目的。每次联会要安排一个人专门服务,并以崇尚节俭为原则。 3.8.5【原文】唐彪曰:凡少年之人,未离学馆者,既有馆课,或不必另联会会文;若已离学馆,文不联会切磋,群相鼓舞,则必因循过日,懒于作文,欲所学不荒,难矣;且文章是非,非友指点,安得知之?其疏远之友多不乐尽言,惟同会者,评论之下,不得不以直告,得其指出是非之故,则改窜自易矣。【注释】①学馆:原指太学的学舍,后来多指私家授徒的地方,即私塾。【评述】唐彪进一步指出,那些少年之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在学校的,另一类是已经离开学校的,前者不必另联会会文;而后者最好联会切磋,以期同会的人能够直言相告,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否则懒于作文,荒废学业。

3.8.6【原文】唐彪曰:学者少壮之年,宜与品学兼善之友讲书、背书、课文,不然,则记诵不熟,书史不明,文艺不进。然止可与同志者,隐隐切磋,必不可群相标榜,夸耀所长。尤忌者,雌黄人物,群聚嬉游,使酒嫚骂,立社名,刻社稿。苟犯一二,初时启相识者之妒忌,渐且来不相识者之攻击矣。观吴郡同声、慎交二社,及浙之魏里、海昌诸社,水火战斗,至死未休,兄弟翁婿不同社,则相视如寇仇,相见不拱揖,同席不交言,其害如此。然则联会切磋,必不可已,而诸招尤之事,乌可不切戒乎。【注释】①同志:志向相同。《周礼·大司徒》注:“同志曰友。”②使酒:酗酒任性。③启:招致,引发。④寇仇:仇敌。⑤招尤:招来指责。尤:抱怨,指责。【评述】唐彪认为,“少壮之年”的“学者”应与品学兼优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但不可“夸耀所长”,更不可“雌黄人物”,这样易招来攻击,甚至双方“相视如寇仇”。因此,“联会切磋”时,应避免“招尤之事”。
卷三综述】唐彪以自己读书作文进步的实践经验告诉学子:理浅之书易读(如制艺),“似有益而益少”;理深之书难读(如经史),“似无益而益多”。再次表明写“八股文”不能只读“八股文”的范文,必须多读经史。而其中的至理,需明师良友指点才会知晓。因此,他主张“联会”背文、讲文、会文。联会切磋,群相鼓舞,互相监督,指点是非,“既增长学问,而又有益身心”。但“不可群相标榜,夸耀所长”而“招尤”。“背时生涩讹误字句,必标记之,使知改正,兼以志罚”。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研究表明,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