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二手房:科学哲学论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59:22
科学哲学论纲 内容提要
奚胜良
《科学哲学论纲》原称之谓《统一哲学论纲》。科学哲学就是科学宇宙观,也可以称之谓《和谐哲学》或《未来哲学》。它的最根本的宗旨就是要把两大派哲学理论圆满地统一起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
本论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里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应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既成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指出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的可能,并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既得成果,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成立的两条基本假设。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既成理论为依据,更换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定义——重新奠定了哲学理论大厦的两大基石,从而融合了有史以来哲学理论的巨大分歧。使两大派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基本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与圆满的统一。在两派哲学的分割中及两种文化(自然科学文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分野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人类观察认识事物展现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广阔的视角。为消灭人类在认识论方面的根本分歧,结束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尖锐斗争,为发展人们的理智、控制人类的本能、实现人类永久的和平进步与稳定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建立新的科学体系以及广泛统一的世界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对来说,经过这种探讨所建立的哲学理论有着比较更为充分的科学依据,并在探讨中达到了本体论、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科学统一。在这里不存在不协调与不一致,一切表观的对立和冲突都化解在和谐的整体之中。
本论试图通过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那些“颠扑不破的真理”、“天经地义的信条”拿出来拷问,通过追溯前提、基础和根据,意在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存在的那些混淆难辨的谬误。从而揭开哲学界思想上的迷雾、打破流行的、人云亦云的陈腐观念和旧的思维框架、突破传统哲学的知识和价值的相对阻滞和相对隔离的状态。把既有知识和价值推向极限而求融会贯通,宣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以期通过对当下人类的文化处境进行某种终极性的透视,重新确立哲学的科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使命和任务,对许多哲学问题进行合理定位。试图通过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使哲学基本概念升华为科学概念,解决哲学所面临的科学化困境。重新建构一个更易于为人类所理解、所把握的、能够统摄各种典型的哲学类型而避免其他哲学观的局限性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给哲学创造一种“综合性文本”,从而扩展哲学的新视野和新功能。让人类知道:宇宙和人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真理和价值还有更深邃的义理。进而根治人类日见深重的文化疾患。在不同文化的表层之下,找到人类文明的普遍标准和价值,找到普遍性解释的依据。使哲学理论就此成为人类对文化进行“科学思考”的基础,为人类设计更美好、更崇高、更文明的生存境界。使哲学变成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科学哲学理论有理由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唯心唯物已被超越,哲学上两军对垒的状态已告结束。一个哲学重新走向辉煌,文化再次走向繁荣,人类开始步入崭新文明的历史新时期正在到来!
顺便指出,当前,我国在胡锦涛主席的英明正确领导下,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崭新的、重要的、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胡锦涛主席历来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研究、复兴和创新都非常重视,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导理论研究工作。他站在复兴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象山一样泰然,象水一样包容,给我们在职与不在职的理论工作者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我们所有的理论工作者都应当面向未来,不辱使命,团结一致,倾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传统、中国气派的、既属于中国又能统领世界的哲学理论体系。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正确领导下,为早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全面、伟大的复兴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最后指出:关于哲学的这些思考看起来是抽象而难于理解的,但这并等于它们是错误的。相反,那么多聪明而又深刻的哲学理论家们至今没有发现的东西,似乎不可能是很明显和容易的。无论这些研究将使我们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和痛苦的代价,只要在这些其重要性如此不可言喻的问题上,我们的知识能因此而有所增长,就可以认为我们是得到了充分的酬劳:不仅仅是利益,而且还有乐趣。
科学理论就是统一哲学理论。它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指出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的可能,并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既得成果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成立的两条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至少有实体物质和电磁能量两种要素所组成的基本观点,从而否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放弃了对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无端争论。又依据《普通逻辑原理》中指出的给事物下正确定义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明确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定义中存在的多种严重的逻辑偏差。根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定律提出了从整体上普遍透视的哲学观点,同时重新定义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使两大派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与圆满的统一。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指出了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与主体认识的现象和本质相对应的客观原型。又根据统一哲学对意识概念的定义,分析了个人的本体状态对意识的影响。随后将牛顿运动定律推广到自然、社会及其意识领域,从而填平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鸿沟,为科学的巨大的发展和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只对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一些粗略的说明,这个问题很大而且复杂,足够作系统而精确的专著研究。
科学哲学论纲  第一章
两派哲学理论走向自然融合与科学统一
是人类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第一节.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起来的可能性
在以往的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一直处于两军对垒的状态。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尖锐斗争的历史。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两派哲学理论的融合点,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我个人认为是可能的。这是因为:
(一)、两派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将揭示物质和意识的本质联系、反映包括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并以此为人们揭示统一的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
(二)、两派哲学具有相同的认识主体。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同一个星球—地球—上的人类。他们具有相同的感觉器官和相同的认知能力。
(三)、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同—都是利用思维对既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及趋势一再表明:两派哲学的统一存在着可能。兹举例如下:
1、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曾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一种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一种是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直到本世纪初,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而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在严峻的事实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光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动性都是光的本性。理论已经证明,通过普朗克常数可以将光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动性定量的联系起来。而把光的本性称之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就把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统一了起来。
2、在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上,也有两派不同观点进行了长期争论。孟德尔学派认为:细胞核内的“基因”是控制着遗传性状的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化根源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这种理论叫做“染色体——基因”学说。米丘林比较强调生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遗传现象的部分规律性,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而现在的遗传学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繁育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生物任何性状的表现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特定的遗传物质(基因型)决定生物性状表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实现,还要看所处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性状表现的现实(表现型)乃是遗传可能性(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亦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此可知,具有相同遗传基础的个体,其表现型是否相同,还要看个体所遇到的环境条件如何。这就把孟德尔和米丘林两学派的观点统一了起来。
3、关于电磁波如何转化为颜色的生理机制,在历史上也有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说明这个转化过程的理论,已被公认的有英国物理学家杨恩和德国生理学家赫尔母霍茨先后提出的“三原色学说”以及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海林的“四色视角学说”。
“三原色学说”根据一切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这一事实,推测人的视网膜中的圆锥细胞有三种感光物质,分别感受引起红、绿、蓝的电磁波,然后以色混合规律产生不同的视角。“四色视角学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与两对原色(红——绿,黄——蓝)相应的两种光化学物质,每种化学物质都能产生所谓分解代谢作用,在相应的电磁波刺激下就形成红、绿、黄、蓝四色,然后同样以色混合规律产生其色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由于缺乏解剖学的证明,都没有被确认。近二、三十年代以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终于证实了三原色学说所依据的三种圆锥细胞的确存在于人们的视网膜中;同时实验也表明,色觉机制在视网膜上按三原色进行感光后,又是按四色视角学说提出的成对形式在视角神经通道上进行信息编码,然后在大脑皮质层的枕叶部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的。这样两种学说就统一了起来。
4.在电磁学发展的历史上,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1820年以前,物理学家们研究电的就是专门研究电,研究磁的就是专门研究磁。也许是由于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也许是磁体与静止的带电体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相互作用……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直到19世纪初,库仑、托马斯·杨和安培等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不相关的两回事。但是,当时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物理教师奥斯特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联系一样,电和磁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
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并非一凡风顺。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沿着物体连线的方向,即都是所谓的“纵向力”。受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方向上,实验均以失败而告终。
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一下。这个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但却是一直在寻求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奥斯特所盼望已久的。他继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通电导线周围确实存在着能与磁体发生相互作用的磁场。同年7月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为此,安培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地把他的名子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法拉第则评论说:“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为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让磁体运动,磁体能否也让通电导体运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棒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池后,软木就漂动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方法和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探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场确实能产生电流!并在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伟大的电磁感应定律。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步入了电气时代。如今,电磁起重机、电话、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在自动控制中普遍应用的电磁继电器等,都离不开电流的磁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不难理解,电与磁的联系与转化现象的发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何种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不同学说的统一,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辩证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不同的论断,真理却只能有一个。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立科学哲学理论的信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直认为,将两派哲学统一起来,建立一种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中立的哲学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虽然毫无科学根据,但它却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制约着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哲学理论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恐怕与这种认识有关。科学哲学认为,哲学理论的发展有它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自身的理论继承关系,而不是凭什么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正如林肯所言:“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两派哲学理论究竟能不能统一起来,科学哲学理论已经对此做出了圆满的解答。它认为在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不能再发展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时候都完全正确的权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史上,将两种完全对立的学说统一起来的例子比比皆是,哲学理论的发展也应当遵循同样的规律,因此,将两派哲学理论及其基本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达到圆满的统一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节.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起来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为增强,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乃至于几十年前人类闻所未闻甚至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二是在世界历史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向急速发展。
回顾20世纪,人类有许多可骄傲之处,也有许多令人振奋的话题:发现物质的基本粒子和迈出敖游太空的脚步,人类正在实现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地征服自然的梦想;从电灯泡的出现到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人类正在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自由和适意。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的社会理想在经受了最严酷的洗礼之后,正在历史的进程中从幼稚趋于成熟;随着世界历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族人民已逐渐走出了封闭和隔绝,日益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交往中成为“地球村”的“世界公民”,人类正在许多方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有望在茫茫宇宙中,将自己塑造成文明、智慧的使者和宇宙的“主人”。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当今全世界一天之中的变化,已经超过中古时期任何一年的变化总和。这种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致使人们无法预料甚至来不及反映。刚刚还光芒万丈的各种生产、能源、通讯、交通科技,此刻只能与夕阳争辉。人们好不容易了解了昨天,一觉醒来,身旁又充斥着各类新生的观念及事物。工业革命和以培育矮杆高产为目标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享受,较好地解决了第三世界的饥饿问题。在电子技术领域,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君临万邦,资讯时代不期而至。电脑及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拜教育普及、传播媒体发达之赐,知识爆炸,人类的生产力成级数倍增。然而,物质财富的创造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科技力量的强大并没有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和灾难。人类在进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全球性困难和问题,预感到许多明显或潜在的危机。20世纪的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一个也没有解决,却积累了众多的全球性问题,给自己设下了难以自拔的陷阱——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并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也给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各种疾病以可乘之机,地球资源高速消耗,已经到了省思的关头。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全球环境与发展事态急剧恶化。由于各种废水、废渣、废气、化肥农药残留物、生活垃圾等有毒和有害物质排放量的成倍增长,由于人类对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海洋、石油和煤炭等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状况在急剧恶化。此外还出现了“温室效应”、南极臭氧空洞、石油危机、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关键性再生资源储量急剧下降等一系列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延续的问题。等等。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改变的意义和走向,事关人类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众多“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不仅有纯自然力的因素,还有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的叠加因素。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全球性问题”来自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冲突,正是这些不协调和冲突,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灾害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类活动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带来的自然灾害。第二,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第三,滥砍滥伐,盲目开垦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自然灾害。
总之,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造成的自然灾害,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不断扩大,目前已经使自然生态系统出现严重失调。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树立全球意识和未来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需要的是建立在整体性基础上的新型理论。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人们普遍认识到,科学只有在为全人类造福时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否则,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观念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目前,人类还缺乏一种整合世界、统摄万物的科学哲学理论,缺乏一种全人类都能够接受的现代意识。对此,人类不能不进行沉静地思考,如今有识之士的思考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综合层次或高度,这就是哲学文化层次。我们是否应该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人类精神所向往的那种和谐和良性互动?这个问题在20世纪日渐成为一大焦点和难点。它的实质,是要重新从整体的高度来看待文化,思考文化,改造文化和建设文化。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一切文化的核心。因此,在当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哲学的研究与建设不仅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而且要为建设广泛统一的世界文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人类的危机与没落在任何时代皆与人类的生存并存。只不过在过去,危机与没落呈现为地域性罢了。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便逐渐地彰显为人类整体性的危机与没落。这对人类既是灾难,又是挑战。危机的克服,取决于新的创造!重建哲学,重建信仰,复兴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创建新的生存环境。而这一切又首先取决于哲学智慧的复兴与创造。所不同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创造再也不可能是毫无联系的地域性行为,而必然是贯通古今中外的综合性创造。而这种综合性创造必然要把传统哲学中各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和立场融合起来,包容进去。所以,为了科学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将两大派哲学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创建一种科学的、统一的、全新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哲学理论,在人类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节. 两派哲学理论统一起来的必然性
在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学说统一起来的事实比比皆是。因此,将两大派哲学理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基本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统一起来,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应当是人类世界文化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哲学理论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都有自己的理论继承关系。只要人类依然存在,只要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在向前发展进步,人类就必然要继续思考事关人类的未来、生存、发展、命运、福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理论思维没有结束,理论思维也不会结束。历史的理性没有沉睡,这个注定要人们探索的时代,人类不会放弃自己的努力。当前,从人类世界的总体范围来说,尚未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哲学理论。虽然哲学理论已经贫弱到趋于无效,但是理论的贫弱并不代表理论的前途本身。人类智慧的内在张力—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现实,向深远广大精微和至极处推进的努力,是哲学理论最终必然要走向融合、必然走向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在人类的天性中具有穷根究底的“怪癖”,人类的生存使命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不断追求真理,永远处在真理和价值追询的旅途。这种为宇宙的奥秘所吸引、所倾倒、所痴迷而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这种为人生的意义所忘我、所困惑、甚至所痛苦而永不退缩的探索精神必定要把哲学理论的现状继续推向前进。
人类天性中这种无所畏惧的探索精神,促使人类不断向更高、更广、更深的领域进军,使得人类追求知识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使得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解决旧问题,又不断面对新问题;不断实现旧理想,又不断产生新理想;不断满足旧欲望,又不断产生新欲望; 不断纠正旧偏差,又不断面对新偏差。
人类天性中这种永不妥协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使得人类具有无限地发展空间、不断地优化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类视野的不断扩展,在理论视界中,人类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哲学理论内部存在的多种严重的逻辑偏差和自然科学理论相悖的地方以及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不能解决的矛盾。人类天性中所具有的趋向完美的内在冲动,总要为自己设计更美好、更崇高、更文明的生存境界;总要淘汰有局限性的、不完美的东西;总要为自己创造更完美、更和谐、更圆满、更统一的人类文化。所以把两派基本观点根本不同的哲学理论完好地统一起来,已经不再是一个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人类内心追求完美的必然的发展趋势 。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具有科学信仰、具有造福人类志向的科学家或哲学家,都会心怀这样一种崇高信念: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终极价值标准;有一个全人类可以努力追求的远大目标。而全人类这个共同的终极价值标准和远大目标的建立,首先必须从理论上解决问题。而这个理论问题又不是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所能解决的,而只有哲学这门最高层次的学问才有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传统哲学中的两大派理论虽然都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在探索自我和宇宙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由于这两大派哲学缺乏全局观念,越来越暴露出自己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它们不可能携手顺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避免传统哲学的局限性,为顺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就必须建立适用性更广,包容性更大的哲学理论。当今世界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突显了事物互补的基本特征。所以科学哲学理论预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终必然走向有机结合与圆满统一。因此,将两大派哲学理论及其基本观点统一起来,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更易于为人类所理解、所把握的、能够统摄各种典型的哲学类型而避免其他哲学观的局限性的哲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人类世界哲学文化走向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第四节.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起来的现实性
迄今为止,人类对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都非常有限,甚至连物质概念与意识概念的科学定义也没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执一端,而没有在哲学基本概念上下一番深功夫,没有注重对哲学基本概念的逻辑标准和科学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视和考察,没有对哲学基本观点成立的前提和根据进行追问和考究,而是一味地阐述人云亦云的陈腐观念和旧的思想框架,其实害的都是哲学上的幼稚病。
在科学哲学的理论看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对人的否定,因为人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总是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这种自身的非独立性使它们几乎无法在现代文化和文明中证明自身,而它们自身的逻辑性却总是走向因果链条的断裂和自身的肢解。尽管它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对此做过了努力,但最终仍只是一种渴求而不是解决。它们之间的争斗之所以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是因为它们既缺乏科学的基础,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这个没有球门的足球赛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知为何而战。这些彼此对立的哲学流派作为近代这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存在着某些共性,其中的共性是我们将两派哲学理论结合起来的基础,但是,那些彼此绝对对立的观点必然使人们在看问题时走上极端化、绝对化、万能化的道路,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片面性,由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造成了不少失误。唯物主义哲学试图打通各种形态的物质,达到统摄和贯通。但这种哲学观同样存在问题:第一,它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第二,它引起的困难和复杂性一点也没有减少。
近代以来,两派哲学及其基本观点之间存在着种种对立和冲突, 使它们既有共同的成就,也有共同的问题。后者使它们越来越陷入各种不可解脱的矛盾和困境之中,从而使它们的存在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其实都同样苦于无法就世界的本源做出可以实证的终极性的交待。在可以想象的将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会日益显得更加无所作为和难堪。看来“唯物”与“唯心”之争,再恶斗一万年也不可能得出足令对方信服和满意的结论。
时代要求我们将知识还原为科学,倘若我们将眼界放大,重新科学地审定哲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和使命,重新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就会走向两派哲学(唯物主义和和唯心主义)统一、两种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两种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互补的良性发展轨道,就会走向两派哲学、两种科学、两种文化,在统一、融合、互补中交相映辉。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对于同一个问题,科学认识只有一种,两种完全相反的命题不能同时成立。要么一方完全错了,要么各有偏差。因为科学本身并不爱走极端。正如法国卢梭所言:“通向谬误的道路有千百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长期以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哲学观点互不相让,盲目斗争,其结果是谁也没有完全说服谁,谁也没有完全战胜谁。这就足以表明两派哲学观点各有偏差。如果两派哲学家丢掉感情的倾向,采取科学的态度,应用各学科基础理论相互对比参照的方法,主动地寻求并设法纠正各自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偏差、自相矛盾之处、以及与自然科学理论相悖的地方。承认实体物质和电磁能量(电磁波)之间不但有本质区别,而且是构成自然界的两种基本要素。放弃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无端争论。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善于取长补短,去劣存优,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努力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使哲学理论由信仰体系走向科学体系。两派哲学家就会很自然地走到一起,实现两派哲学及两种文化的融合。因此将两派哲学理论有机地结起来,建立一种科学的统一的哲学理论体系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哲学究竟能不能统一起来,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概念问题。只要我们用不带感情和娇饰的概括来描述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定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会表现出无可置疑的相互忠诚。今天正在形成的“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一个世界”的大文化意识之下,哲学应在它承载“科学之科学”的学科性质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已为哲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急需开发的新大陆。科学哲学理论致力于填平唯物论和唯心论不共戴天的鸿沟,对今日世界构建人类“终极”观念,“全球伦理”,重整信仰体系大业,造就整个人类大家庭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实现人类“并育而不相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莫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它的产生不应被讥讽为是太狂妄了,而应是迟到了的悔恨。科学哲学理论体现的是一种大文化精神—世界文化精神,它气派宏大、包容涵化、融贯中西、互补统一,如此等等都是它的基本特征。这正是哲学自诞生以来梦寐以求而自己却不知其所在的灵魂,也是科学实证与人文理想的谦诚统一。
顺便指出:两种哲学派别的对立与两种文化的分割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看到:当两派哲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时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长期分割的状况就会改变,两种文化之间向来分明的界限就会逐渐趋向消失,就会走向自然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和圆满统一。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批判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其基本概念存在有多种严重的逻辑偏差,其基本观点之间存在有多种深刻的逻辑矛盾。所以,它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属于科学概念,而是形而上学概念;它的一些基本观点不属于科学观点,而是相互矛盾的观点。本章的内容意在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内部存在的这些混淆难辨的谬误和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而揭开哲学界思想上的迷雾,为解决哲学所面临的科学化困境,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扫清道路。
第一节.      重新认识“客观实在”
人们常说:最崇高的准则,有时是最起码的准则;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常常是最基本的概念。“客观实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我们要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哲学理论,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它进行重新认识。
(一)、“客观实在”概念是应用形而上学的无限抽象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因而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
“客观实在”概念是怎样得来的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形态中,舍去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把它们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那么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客观实在。”很显然这里应用了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什么叫做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呢?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的事物的各种特殊本质在思维中经过层层剥离,直至回到想象中的开端。换句话说,就是剥离到不能再剥离,抽象到不能再抽象。显然这种方法既非科学意义上的抽象方法,也非给事物下定义的科学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与科学无缘。由于“客观实在”概念是用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得到的,所以科学哲学的理论认为:“客观实在”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
(二)、“客观实在”是一个无法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因而是一个子无法理解的概念。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可定义性与可理解性是一致的,理解概念的最好方法是下定义。没有哪一种理解概念的方法不需要最终涉及定义。”我们要对“客观实在”概念有确切的理解,最好的办法是给它下一个确切的科学的定义。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许多涉及这个概念的著作中,都没有给出足够明确的定义。这大概不是作者不愿给出,而是无法给出。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与科学抽象得到的科学概念毫无共同之点,不能相互通约。无限抽象不同于科学抽象,它已经违反了科学思维的原则。科学抽象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无限抽象的结果,只能使认识走向极端化和绝对化。所以凡属于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不可能再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上对它进行科学定义。原因是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抽象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矛盾的,是不能相容的。所以“客观实在”既然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也就不可能再用科学抽象的方法给它下一个确切的科学的定义。据可定义性与可理解性的通约性可知;“客观实在”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概念。
(三)、“客观实在”是一个内涵不清、外延过宽的概念,因而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
《普通逻辑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要明确(这是对正确思维的起码要求)就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处延。只有准确地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和处延这两个方面,才能说这个概念是明确的。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概念,准确地使用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掌握了某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则这个概念就是明确的。掌握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程度是衡量我们对这个概念明确到什么程度的标准。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是定义,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是划分。通过定义也可以明确概念。如果能回答出某一概念的定义,就说明我们对该概念是明确的,否则就不能说对这个概念已经明确。
科学哲学根据以上《普通逻辑原理》关于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方法的理论认为:“客观实在”是一个内涵不清、外延过宽、含糊不清的概念。其主要理由如下:
1、由于“客观实在”是一个用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得到的概念,所以它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而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没有确定的内涵。我们又无法在科学抽象的意义上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能清楚地揭示出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所以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是无法弄清楚的。
2、按照“客观实在就是客观的实际存在”这种顾名思义的理解,“客观实在”这个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属性,即客观的实际存在。统一哲学认为:任何东西,只要不是虚无缥缈,就具有“客观的实际存在”的属性,就属于“客观实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告诉我们: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大。而“客观实在”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它的内涵无限少,所以它的外延就变得无限大(或者无限宽)。
3、什么是“客观实在”?什么是非“客观实在”?我们无法在思维中或现实中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便于实际操作的区分标准。以致使我们无法准确地判断某些具体事物是否属于“客观实在”。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精神和物质两类现象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这里的“精神现象”既然是“客观存在着的”,就应当具有“客观的实际存在”的属性。应当属于“客观实在”。因为一切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客观的基础而非主观自生。但从另一方面看,“精神现象”又非纯客观的东西,说它是“客观实在”未必有些勉强。所以要判断“精神现象”是否属于“客观实在”便出现了两难的推理。所以“客观实在”又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
综上所述,科学哲学理论就此得出结论:“客观实在”又是一个内涵不清、外延过宽、含糊不清的概念。
(四)、“客观实在”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
经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客观实在”既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又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概念,也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当我们把它引入哲学领域后,就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客观实在”概念把我们引入了不可知的阴影。
我们已经知道:“客观实在”是一个无法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因而也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概念。更令我们费解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强调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的断言。我们知道:运动性、可变性、广延性、持续性、以及结构性、层次性,等等。是宇宙间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怎么能把“客观实在”叫做物质的唯一特性呢?在这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的普遍属性是并列的关系呢?还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包含了物质的普遍属性?我们不得而知。由此我们感到“客观实在”概念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的论断把我们引入了不可知的阴影。
2、“客观实在”概念给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注入了形而上学的血液。
由于“客观实在”概念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当我们把它引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时,这无疑等于给它注入了形而上学的血液。当我们用“客观实在”概念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也就成了一个形而上学概念。这对于哲学走向科学化的进程是极为不利的。
3、“客观实在”概念使我们彻底混淆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质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精神和物质两类现象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我们又知道: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是同义语。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等式:
精神现象=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物质现象=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根据以上两式又可推出;精神现象=物质现象
这就是说,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中,可以十分自然地、顺理成章地、合乎逻辑地导出“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属于同一的“客观实在”。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又是用“客观实在”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这就又把“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同一地归结为“物质”。所以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客观实在”使我们彻底混淆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质区别。
4、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运动的规律,同事物本身一样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它还告诉我们:“存在是同思维、意识、精神、感觉、思想不同的相对立的一个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它和物质、自然界、外部世界、客观实在等是同义语。”将以上两段论述联系起来我们就得到如下的等式;
规律==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这样一来规律就成了“客观实在”。我们又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用“客观实在”来定义物质概念的,这样以来,规律又成了物质。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而是一个荒唐的结论。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客观实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概念,任何一门科学中都没有它生存的地盘,一旦将它驱除出哲学领域,打入形而上学的监牢,哲学就会健步走向科学的春天。
本来,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应该为人类进步提供光照。可是“客观实在”概念带给人们的却是历史的糟粕。它作为理论最高层次的导向,只会把我们引入模糊不清的昏暗世界。
最后应当指出:概念模糊虽然是哲学界常见的现象,但是毫无疑问,科学发展的目标是要扩展准确无误的知识。要扩展准确无误的知识就必须做到概念明确。这是因为只有在概念明确的前提下和限度内,人们的思维表述所具有的意义才能做到确定无疑。同时也只有做到概念明确才有助于学术的进步,才有助于加快哲学走向科学化的进程。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哲学必须与科学一致,不然的话,它就失去了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甚或是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武断也视为科学,那我们就要丧失科学的地盘。所以在科学哲学理论中,科学性是恒量一切的准则,凡是不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一切概念、学说当然要一律掀翻。只有这样,哲学才能重新走向自己的辉煌!
第二节.            在统一哲学理论的观点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定义存在的逻辑偏差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做了如下阐释:“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结果,对物质概念作了科学的规定。它指出:人们用感官所感觉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物质具体形态中,舍弃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把它们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那么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客观实在。所以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
科学哲学理论根据《普通逻辑原理》一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与划分的规则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存在有如下的逻辑偏差。
(一)、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阐释物质概念定义的过程中用到的“客观实在”概念,是应用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得到的,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对此笔者在前面已经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二)、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由于“客观实在”本身是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又是用它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
(三)、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在定义项中间接地包括了被定义项,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阐释物质概念定义的过程中,首先用无限抽象的思维方法从物质的共同本质中抽象出一个“客观实在”,然后又用“客观实在”来定义物质概念。这种关系可表示如下:
(说明:尊敬的读者,由于网络原因,上述图片不能正常显示。抱歉!)
这无疑等于说,“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就是“物质”。这样用乙来说明甲,又用甲来说明乙。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白白兜了一个圈子,谁都没有被说明。作为定义,这是不允许的。这样做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四)、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多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犯了定义太宽的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根据它对物质概念的定义,把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实体物质和电磁能量(电磁波)看作是物质的不同形态。由于它们都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科学哲学的物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有所不同。科学哲学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能独立占有三维空间位置的微观粒子组成的宇宙实体,而不包括电磁能量(电磁波和光波)。因为电磁能量与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实体物质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不能用无限抽象的方法把它们等量齐观。下面就它们的不同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简单的说明。一是电磁能量与实体物质所占有的空间位置不同:电磁能量可以在空间任意叠加,是不独立占有三维空间位置的电磁波;实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能独立占有三维空间位置的微观粒子组成的,不能在同一空间位置任意叠加。二是电磁能量与实体物质遵从的规律不同:电磁能量的运动(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遵从牛顿运动定律,而实体物质的运动遵从牛顿运动定律。三是电磁能量与实体物质的运动速度不同:电磁能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的速度上限,即以光速运动;实体物质无论在任何种情况下的运动速度都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四是电磁能量与实体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电磁能量即光或电磁波不能以相对实体物质静止的状态存在;实体物质能以相对静止的状态存在。五是电磁能量与实体物质的本体状态不同:电磁能量可以在空间任意叠加,不具有本体状态,因此对电磁能量而言,不具有所谓的内部和外界问题;实体物质具有本体状态,能独立占有三维空间位置,不能在空间任意叠加,因此,对实体物质而言,具有所谓的内部状态和外界条件问题。据此,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实体物质与电磁能量(电磁波和光)具有本质的不同,不容混淆,也不能用“客观实在”来抹煞它们的本质区别。物质概念本身不需要那么宽广的外延,而“客观实在”具有足够宽的外延。所以在科学哲学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定义物质概念时,犯了定义太宽的错误。大家知道: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解,它们都属于物质。因为它们都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这种理解在科学哲学的观点看来,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五)、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中,定义项中包括了含糊不清的概念,丧失了揭示概念内涵、明确概念的作用。由于“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客观实在”是两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其本身的内涵不清而又外延过宽。什么叫做“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什么叫做“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对其进行定义和划分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假定我们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反映出宇宙间究竟有多少个氢原子和氧原子?那该如何回答呢?不拟定出具体的反映标准我们就无法回答。如果我们所拟定的反映标准是“精确到一个不差”。根据这一反映标准,我们对上面问题的回答只能是:不能反映。因为无论将来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我们永远都不能“精确到一个不差”地知道宇宙间究竟有多少个氢原子和氧原子。由于宇宙空间本身是无边无际的,原子核之间也在发生不断地相互转化,人又不是万能的观察者和反映者,所以人类永远不会穷尽它。如果我们所拟定的反映标准是:根据氢和氧在宇宙各种物质中所占的大致比例,做出大致的估计。那么我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能够反映。因为估计就允许有误差。由此可见,在反映标准不同的情况下,宇宙间的氢原子数的和氧原子数,既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以,一种事物能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与我们拟定的反映标准有关,但这里缺乏客观标准。
什么叫做“客观实在”?什么叫做“非客观实在”?这里同样存在一个缺乏客观标准的问题。空间和时间以及能在宇宙空间独立传播的电磁波、物质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之间的联系等等都具有“客观实在”的属性。所以用“客观实在”来定义物质概念,不但从根本上彻底混淆了物质与空间、时间、电磁能量、“物质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之间的联系”等之间的本质区别,而且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无数种莫须有的物质形态。
对于以上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难以做出科学的解答,归根到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客观实在”本身是两个高度抽象而又含糊不清的概念,用它们来定义物质概念时,违反了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这条定义规则,犯了定义项中包括有含糊不清的概念的错误。
(六)、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四种客观实在”无法做出科学的理论解释。科学哲学理论极其重视各门科学之间的联系和人类知识的统一性。它认为:哲学与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应当谐调一致,不应当存在任何对抗。可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除了与社会科学—如《普通逻辑原理》—之间存在有不一致的地方外,还与自然科学存在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它在用“客观实在”定义物质概念时,在“客观实在”前面加了两个定语:一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另一个是“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意味着在被这两个定语限定的范围之外,还存在有其它形式的“客观实在”。那么,其它形式的“客观实在”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不难推测,其它形式的“客观实在”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定义中的“客观实在”在本质上应当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数学中的排列与组合,这些“客观实在”只能用前面所说的两个定语及其反语的不同组合来表述。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认可的“客观实在”应当有以下四种: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如果第一种“客观实在”所反映的对象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所定义的“物质”的话,那么其他三种“客观实在”所反映的对象又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此既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又没有公开承认它们的存在。所以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四种客观实在”无法做出科学的理论解释。
(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对物质的界定缺乏客观标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中,“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客观实在”都是含糊不清的抽象概念,用它们来界定物质时就缺乏客观标准。这是因为:
1、要判断一种事物是否“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缺乏科学、客观的判定标准。科学哲学认为:要判定一件事物是否“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首先应拟定“反映标准”,在不少情况下,我们难以拟定出科学、客观的判定标准。
2、我们无法在思维中或现实中找到一个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能够区分:什么是“客观实在”?什么是“非客观实在”的客观标准。以致使我们在判定某些现象或事物是否属于“客观实在”时,常常会出现两难的推理。
3、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没有表明“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就其可能性来说的,还是就其现实性来说的。如果是就其可能性来说的,那么,判断这种可能性真实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果是就其现实性来说的,这无疑等于说:被人类认识了的东西才是物质,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东西就不是物质。很显然,这种以人类是否认识作为界定物质的标准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鉴于上述理由,统一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对物质的界定缺乏客观标准。
(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质概念的定义中,只把人当作意识本原来看待,而没有同时把人本身当作物质实体来看待。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质概念的定义中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科学哲学认为:这种观点所揭示的并不是普遍规律。科学哲学把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未被人类改造过的自然客体;第二类是已被人类改造过的社会客体;第三类就是人。
科学哲学认为:第一类物质当然不会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但是第二类物质就不会在人类意识之外产生出来。举例来说,没有人的意识参与,就不会有飞机和大炮,也不会有火车和轮船,更不会有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品,人类意识是它们的生成之母。离开了人类意识,它们就只会以自然客体的形式存在,而不会以社会客体的形式存在。至于第三类物质—人体,更不会脱离自身意识而独立存在。人的血肉之躯一旦丧失感觉和思维这些形式的意识,人将不成为其正常人,人将变成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仅具低级反映形式(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的低级形态的物质实体。由此可见,人是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自己的意识生存或生活的。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说的就是人的正常存在对自我意识的依赖作用。人的本质是他自己设计、创造的结果,是“主观性”自由选择的产物,一个人少年立志求学,青年立志成才,壮年立志有所作为,中年立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晚年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都是在积极的自我意识指导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怎么能说人体对自身意识完全没有依赖作用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是根据人的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及能力的不同,而把人分为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医生和教师等等。以上事实说明。人的生存质量和状况都对自身意识有某种程度的依赖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中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其实质就是把人只当作意识本原来看待,而没有同时把人本身当作物质实体来看待。
(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看来,给物质概念下定义,其实质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凝结到物质概念中去。并非真正在揭示物质概念的本来内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所回答的不是任何别的问题,而仅仅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依赖意识,还是意识依赖物质的问题。在科学哲学的观点看来,这种并非真正揭示概念内涵的给事物下定义的方法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不符合定义规则,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存在有多重严重的逻辑偏差,所以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形而上学概念就是不正确的概念、不合理的概念,因而不属于科学概念。由此可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也不会是一个科学理论。
第三节.在统一哲学理论的观点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概念定义存在的逻辑偏差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对意识概念的定义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科学哲学根据《普通逻辑原理》一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和划分的规则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概念的定义存在有如下逻辑偏差。
(一)、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意识概念也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又是用“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的反映”来定义哲学上的意识概念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两个对意识概念的定义相继都成了形而上学概念。
(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意识概念的多种定义中,犯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不同的错误。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意识概念的多种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同一概念,外延相同;而定义项是多个概念,外延各不相同。例如,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两个定义中,被定义项的外延相同,而定义项的外延并不相同。所以犯了定义项与被定义外延不同的错误。
(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个对意识概念的定义中,犯了定义过狭的错误。
科学哲学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认为: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由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所以物质的反映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既然“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那么意识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而不应当仅仅是人脑的机能。按照这种理解,意识概念本身需要宽广的外延,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则过狭地限制了意识概念的外延。所以科学哲学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个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少于被定义项的外延,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这条定义规则。犯了定义过狭的错误。
(四)、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意识概念的定义中,包括了有歧义的概念、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等含糊不清的概念,丧失了揭示概念内涵、明确概念的作用。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个对意识概念的定义中,并没有表明其中的“发展”是物质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意识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还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意识不经过任何量变过程,突然地、无中生有地发展起来了?这里的“产物”是物质的创造物?还是与物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个对意识概念的定义中的“社会”如果指的是当今社会,当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就比较难于理解了。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从动物界发展到人类社会经历了十分漫长、曲折、复杂的、艰难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社会发展促进了人类意识的发展?还是人类意识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假定是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意识的发展,那么社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难道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人类社会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假定是人类意识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人类社会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呢”?科学哲学的理论认为:人类意识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时伴生、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句话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它含有意识是大脑固有的、是大脑凭空制造的意思。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更不清晰。因为它没有说明:意识究竟是大脑这块高级复杂的物质对自身外界环境条件的反映?还是一切不同形态的物质对各自周围环境条件的反映?这里的物质究竟是实体物质?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对物质概念定义中的“物质”?假若说意识一定是人脑这块高级复杂的物质对自身周围环境条件的反映,那么,难道可以说这种反映与人脑的主观状态无关吗?难道这种反映与主体的知识经验没有必然的联系吗?难道人脑只会对外界条件做出反映而对自身没有任何反映吗?难道一个人的身体有病他自己会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吗?假定意识是一切不同形态的物质对各自周围环境条件的反映,那么各种动物在各种各样的食物面前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植物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做出不同的反映;各种化学药品各自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种物理仪器在实验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物理现象等等。不都是不同形态的物质对各自周围不同的外界条件做出的不同形式的反映吗?他们是否应该叫做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所具有的不同形式的意识呢?
对于以上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就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意识概念的定义中,包括了“发展”、“产物”、“社会”这些有歧义的概念和物质这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等含糊不清的概念。用它们来定义意识概念时,违反了“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这条定义规则。犯了“定义项中包括有含糊不清的概念”的错误。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对意识概念的多种定义中,虽然承认意识的产生决定于多种因素,但是定义的分裂性使各因素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的描绘和科学的表述。仅象摆售货摊一样列出几种要素,给人一种东鳞西爪,东拼西凑的感觉。科学哲学认为这种给事物下定义的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六)、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和意识概念的定义的外延之间缺乏全异关系,犯了概念相容的错误。
科学哲学的理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哲学上两个不同种类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完全不同,外延之间应具有全异关系。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定义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与“社会的产物,物质的反映,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有时似乎是同一个东西。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又是社会的产物,物质的反映,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反映的对象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定义来界定时,它们符合物质概念的定义,应当属于物质范畴;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意识概念的定义来界定时,它们又符合意识概念的定义,应当属于意识范畴。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既属于物质范畴,又属于意识范畴。正因为如此,科学哲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意识概念和物质概念之间没有全异关系,违反了概念划分中“各个种概念应当互不相容”这条规则,犯了概念相容的错误。
必须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定义中存在的多种严重的逻辑偏差表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是形而上学概念而非科学概念。仅凭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定义,无法将物质和意识这二者所反映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界定和明确的划分。既然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不能做出科学的界定和明确的划分,因此它就彻底失去了谈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资格。
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内部存在的多种深刻的逻辑矛盾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内部存在着多种深刻的逻辑矛盾,这些深刻的逻辑矛盾宣告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体系而非科学体系。它的逻辑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相互对立的观点中。
1、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就是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这种观点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因为“唯一本原”就缺少与之相应的对立面。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观点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因为“两面性”就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这两种观点是根本对立的,互不相容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不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所以辩证法的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3、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不存在任何一种原始状态;而辩证唯物主义又认定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这意味着它又认定宇宙存在着一种原始状态,是有始有终的。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4、唯物辩证法承认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这种观点就等于承认宇宙间的所有事物并不都是可知的。因为“无边无际”意味着宇宙本身是无限大的,而在无限大的宇宙中,距我们无限遥远的星球发出的光就有可能永远也达不到我们的地球上,或者在到达地球上之前就已被其它星体全部吸收了。对于这些星球来说,我们便无从获得关于它们的任何信息,因此我们对它们的状况是不可知的。但是唯物辩证法又认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5、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不存在本质联系。因为它坚持认为“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统一起来,建立一种超越唯物唯心之上第三哲学是不可能的”。这后一种观点不但渗透着唯心主义的成份,而且跟前一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6、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口头上高喊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却是以概念为标准。它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而意识只能依赖于物质。这就象一块试金石暴露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谬误。”在这里,它就是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当作试金石,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
7、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后一种观点本质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否定。
8、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承认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但它又拒绝承认哲学是一门抽象科学。
9、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客观实在”本身就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并把自己的理论建筑在这个形而上学概念的基础之上,却打着批判形而上学的旗帜,要铲除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其实,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科学概念?什么是形而上学概念?什么是科学抽象思维?什么是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什么是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什么是事物之间的非本质区别?等等。它都没有对其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10、唯物辩证法一再强调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可是唯物主义观点本身就具有片面性。
11、唯物辩证法一方面认为:真理、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
1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把“为了达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目的而故意地违反逻辑规则,运用主观推理的手法,任意截取事物的某一片面或表面相似之处,把本质上完全对立的东西硬拼凑在一起,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的做法叫做诡辩论,而把自己违反定义规则的概念视为科学概念。
13、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有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又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两种说法中的“必须有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和“无条件”之间存在着矛盾。
14、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人的认识运动永无止境没有顶峰。”另一方面又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的辩证本性最高的科学概括。”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又认为“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根本不可调和的。”
16、辩证唯物主义既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又认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这里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17、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方面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具体真理,没有抽象真理。
18、辩证法一再告诫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但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看作是不可超越的哲学。
19、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总在强调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但它在定义哲学上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时,却没有严格遵循《普通逻辑原理》所讲的有关的定义规则。
20、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又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承认“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就意味着承认宇宙存在着一种原始状态;也意味着承认宇宙在原始状态不存在矛盾;还意味着承认宇宙在原始状态缺乏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所以这两种观点也是相互矛盾的。
21.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显然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人本身的内部矛盾引起的。辩证法的观点与此相反,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按照这种观点来看,人类的进化主要原因应当是人求生的本能和生存的欲望所驱使。所以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2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方面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哲学是根本不能调和的;另一方面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如此等等,以上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共处于同一个哲学理论体系中,最终必然要导致这个理论体系走向解体。
第五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充斥着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高举着唯物主义的大旗,却在做出种种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诸如: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的断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不可动摇的。”
2.“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根本不可调和的。”
3.“到将来,人类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阶级也消灭了,然而思想领域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矛盾还将存在。”
4.“古今中外的一切哲学思潮,哲学理论不属于唯物主义各派,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二者必居其一,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别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5.“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哲学还将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继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唯物论同唯心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还会长期继续下去。不过这种斗争不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罢了。”
6.“人们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首先遇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问题,即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归根到底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中的最根本的方面。是一切哲学学说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7.“逻辑实证主义阉割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它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目的还在于否认哲学的党性原则,妄图建立一种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第三路线,即中立的哲学。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8.“古往今来的各派哲学都要对本原做出回答,无一例外。这是同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这一根本特点相联系的。”
9.“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思维和存在以及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任何哲学体系都必须进行研究并做出回答的基本问题。”
如上所述,科学哲学之所以认为这些言论是唯心主义断言,是因为这些断言毫无科学根据。这些断言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并没有一条绝对分明的界限,它们必然要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每一位唯物主义者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绝对没有唯心主义的成份和猜测。实际上,这种唯心主义的猜测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著作中到处可见。难怪人们说:“对立的两极往往具有某种互通性。”
第六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无法克服的困难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把坚持唯物反对唯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把坚持建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形而上学地描绘世界图景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但是有两个原因阻碍了它目标的实现。第一、深刻的内部矛盾使它无法做到逻辑上的一致性;第二、彻底铲除自身的形而上学根基、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建立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都成了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虽然它把自己的哲学重心放在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上并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是该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还是不能回避的。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无法彻底铲除自身的形而上学根基。这是因为它在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时运用了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引入了“客观实在”这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要彻底铲除自身的形而上学,就必须首先铲除“客观实在”这个形而上学概念。这实际上等于要废除原有的物质概念,这样以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存在就缺乏有力的支撑。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必定要受到形而上学的限制,这似乎是它无法摆脱的命运。换句话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企图运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去铲除形而上学,这种方法只能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无法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用“客观实在”这个无限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时,这就不仅仅是它对唯物主义进行了形而上学的论证和表述,更重要的是,它在把用“客观实在”定义的物质概念当作自己哲学奠基石的同时,就把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这样以来,就给自己的理论体系内部注入了形而上学的血液,降低了它应有的科学价值,当然就不能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它虽然极力把自己宣布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它也仅仅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仍然停留在“纯粹思辨”的层面,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最多只能是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混合物。
3、任何形式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会遇到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这就是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那种狭隘的视野和坚定的立场使它丧失了化敌为友的能力。当它做到化敌为友的时候,也就是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的时候,那就必定要消融自身。因为科学哲学理论认为,那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出发点就是绝对化和极端化。而这种观点与科学是不能相容的。所以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科学地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也是辩证唯物主义遇到的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
罗素指出:传统哲学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企图运用纯粹思辩的方法,采用先天推理的手段去揭示宇宙的秘密。妄图获得超越科学与常识之外的知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这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违反辩证法的。因为“纯粹思辩”的方法和先天推理的手段并没有完全建立在逻辑和科学的基础这之上,缺乏逻辑和科学标准,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掺杂一些主观猜测和唯心主义的成份。“纯粹思辨”是一种古老的研究哲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只不过是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发表了十分荒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但是,当科学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我们不能不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以往的哲学。不能不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哲学。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这种科学方法已经找到:这就是“用科学实证和逻辑实证来重新审视以往的哲学,用科学实证和逻辑实证来建立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
爱因斯坦在谈伽利略的贡献时指出:根据直接观察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把我们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人的思维创造的一直在改变的世界图景,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出的法则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感觉,只是信以为然的,绝不可能确切地加以证明以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的连续统一体。它的一些最彻底的论断不应该看作是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要求用简单的规则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它只要求人们相信这些规则,而不是从逻辑上严格地加以证明。例如:它要求人们相信“物质决定意识。”而没有回答“物质怎样决定意识?物质用什么机制决定意识?物质在什么程度上决定意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就不能不引起探索者对这些规则的怀疑。因为人们普遍感到,当任何理论认为一个特定的规则是如此一目了然,以至不容许对它的根源进行探讨,并且进而抵制这种探讨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真实的根源是它不能理解—而这种不能理解几乎可以肯定地归因于其真实根源的不可接受性。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内部这种矛盾而又费解的局面,不仅在理论上是可以加以解决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能够加以解决的。虽然这种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最后总会成功。我们可以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加以切削和重新整合使之尽可能地接近真理,进而达到人类精神对真理所能达到的最切近的把握。以诚实的方式完成这种转移而又不陷入教条主义是有路可循的,这就是抛弃一切先入之见,不为任何人的意见所支配,而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中去寻求指导。
最后,应当指出,哲学理论的不完善,并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政党、哪个团体、哪个个人的所造成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发展进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无论是在对传统哲学的逻辑错误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还是在探讨和重建未来哲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都应当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原则和科学态度,坚持“逻辑实证”和“科学实证”的科学方法,坚持逻辑和科学标准。并且这种探讨应当是充满理智的,我们应当把眼光放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科学,面向哲学的现代化。正视哲学理论的过去和现状,乐观地看待哲学理论发展的光辉前景和美好未来,彻底摒弃那种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负责任、不懂装懂、装腔作势的那种封建卫道士式的态度和做法,始终以积极稳妥的方法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推动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良性互动、稳定发展和真正进步。
您已欣赏本作品 分秒  感谢光临健君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