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郎天下无双番外txt:古典与唯美│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引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29:45

去书城看到一些图不错,记录下绘者名字,找到这篇文章

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在艺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是学院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648年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和一个世纪之后的英国。教育完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照抄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文艺创作的题材依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并且多集中表现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英国,学院派的创立与雷诺兹的活动密切相关。雷诺兹传授和艺术创作的题材均仿照法国的模式进行,无丝毫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皇家学院变得越来越宽容并接受了艺术作品风格上的多样性。证据就是约瑟夫?马洛?威廉?透纳的画越来越频繁地在画展上出现。与此同时,还为另类画家专门开设了格罗夫纳和达德利两个画廊,并且允许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画家们在这两个画廊中展出作品。在法国,两派不同的画家则界限分明,那些被官方画廊拒绝的画家们只能在另类画廊参展。两种不同画廊都按时举办年度画展,奖金和佣金的规定也十分相似。



 

名称:《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   作者: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法国)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87.6×148厘米

简介:

  作为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在《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中,成功地展示了他的美学理念。

  19世纪上半叶,一门新兴的学问“埃及学”逐渐激发起欧洲人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生平的兴趣,当时的画家们争相表现有关埃及的题材。卡巴内尔的这幅画取材于希腊学者、传记作家普卢塔克的著作《安东尼的一生》。讲的是亚克兴角战役之后,被屋大维打败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感到末日临近,决定自杀。为此,她下令让几个奴隶体尝不同的毒药,以便为自己选择痛苦最小的一种。卡巴内尔的画笔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克娄巴特拉的人格魅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流失,她斜倚在兽皮铺就的长椅上,身边伴有一只豹子和一个摇扇的侍女,姿态闲适地观察着每个奴隶死亡时的表情。画面以外表的华丽与暗含着的死亡恐惧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这一点,也许会让人联想到法国浪漫主义先锋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萨达那巴尔之死》,而与《萨达那巴尔之死》用跃动的笔触展现临死前的不安不同,这幅画则是用细腻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表面的平静。

  这幅作品于1887年在巴黎沙龙画廊展出,并于同年赠于比利时安特卫普艺术博物馆。该画还曾保存在法国的贝济耶美术馆。

 



名称:《瓦实提》     作者:埃德温?朗(英国)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213.4×166.4厘米

简介:

  埃德温?朗作品的主要收藏家是英国人莫顿?拉塞尔?科茨。在以此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里,曾经收藏过这幅名画。

  朗的创作属于典型的东方主义流派。他走上这条创作道路是开始于他的老师约翰?菲力普斯劝他完成的西班牙、埃及和叙利亚的旅行。1874年,他访问了耶路撒冷,并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之作:《市场里的巴比伦婚礼》。1875年,这幅画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时,大获成功。1882年,该画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七千古英镑售出,让画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和我们随后会欣赏到的荷兰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一样,朗在作品中也特别注重画面的布景及装饰物的准确性。在他创作的大量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中,《瓦实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这个故事记述在《旧约?以斯帖记》中,讲的是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在宴会席间,命人召见王后瓦实提,以供宾客欣赏她的美貌。但王后拒绝了国王的无理要求,这使国王觉得有损了自己的尊严,甚至会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会风气,从而种下家庭矛盾的祸根。因此,事后国王废掉了王后,并写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画家精心绘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华美的服饰及珠宝,与她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含义,因为当时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临的一样,是异常困窘的。

 



《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1888年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荷兰,1836―1912年

画布油画,132.70×214.40厘米
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1888          Oil on canvas,132.70×214.40cm
Sir Lawrence Alma-Tadema                Holland,1836―1912

  花卉是这位画家十分钟爱的主题。《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充分印证了上述判断。这幅画是以罗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卢斯为依据创作的。埃拉加巴卢斯长相十分俊美,他原名瓦里乌斯?阿维图斯?巴西亚努斯,因崇拜非尼基性爱之神埃拉加巴卢而改用现名。

  这幅画是画家的三幅杰作之一,是受当时英国著名土木工程师约翰?艾尔顿(1833―1911)的委托而作的。当时正值这位工程师负责将海德公园的水晶宫移至西德纳姆郊区,手中有钱,大量收购名画,为这幅画他就付出了4千古英镑。该画是阿尔玛-塔德玛的颠峰作品之一,1888年曾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被《艺术日报》评为“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杰作”。画面被画家描绘得十分绚丽:花瓣、大理石、绸缎、薄纱、青铜器,花朵等等。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但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现实的丑恶,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

  阿尔玛-塔德玛描述了埃拉加巴卢斯的一个表面娱乐大众而实质十分诡异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画家把皇帝安置在宝座上,观察着受苦的食客,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在这幅画里,画家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把他的绘画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春》,1865年         雅克·约瑟夫·提索特   法国,1836-1902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91.4×127厘米

简介:

  很少有画家能像雅克?约瑟夫?提索特这样,把英国的上流社会描绘得如此之美。因此,许多人都以为他是英国人,而实际上他出生在法国南特,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与德加和马奈有同窗之谊。

   19世纪六十年代,提索特奔赴英国,定居伦敦,一住就是十一年,在这里,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

  提索特的作品属于欧美国际时尚的氛围,充分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模特尽是些时装华美,周旋于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人,他的作品被其仰慕者以那个时代极高的价格收购。

  这幅名为《春》的画表现了三位在田野里休憩的少女,但她们的面部没有一丝笑容,几乎可以说毫无表情,像是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思念里。三个人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髦装束,加上画面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美丽、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图画。

 

 《无言的歌》,1875年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   英国,1849―1937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74.5×99.5厘米

简介:

   1877年,当拉斐尔前派第二批的重要成员之一伯恩?琼斯在格罗夫纳画廊成功参展、并一举成名之后,周围立即聚集了一批青年画家,其中就有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当时,这位年青艺术家的创作就以《圣经》及文学、神话传说题材为主,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

  斯特拉德威克的创作生涯,开始于广泛吸纳无名画家的“达德利”画廊。《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画家生涯。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   

  《无言的歌》画的是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名称:《后宫之美》        作者:亨利?吕西安?杜塞(法国,1856-1895年)
类别:绘画,油画         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45.40×35.70厘米

简介:

  亨利?吕西安?杜塞是19世纪巴黎艺术界的知名人物。他曾师从勒费弗尔(1836-1912)和布朗热(1806-1867)学习绘画。1877年在巴黎沙龙初露头角,1880年荣获“罗马大奖”。一年后,他又在巴黎世界绘画展上获得金奖。亨利?吕西安?杜塞主要画人物肖像,多以戏剧或历史题材进行创作。

  艺术界普遍认为他的作品内容艰涩,甚至低俗。例如,他的油画《后宫》就受到艺术家们的严厉批评。《后宫之美》是《后宫》的姊妹篇,画的是一个带着薄薄面纱而胸部袒露无遗的女子。这幅作品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肖像画功底。

  关于东方画派活动的资料不多。但是,亨利?吕西安?杜塞的创作高峰期正值东方画派走俏之时,所以不能排除他在某个阶段钟情于东方题材的创作。

 


 

名称:《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         作者: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76.2×26.7厘米

简介:

  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弗雷德里克?莱顿从小在欧洲接受了正统的古典主义绘画传统训练,并曾经就读于欧洲几家著名的美术学院或机构。1852年,莱顿先后迁居罗马和巴黎,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和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二人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也有收录。从他们身上,莱顿汲取了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美学观念。与此同时,莱顿一直在向英国皇家学院和伦敦的其它美术馆递交参展作品。油画《流放中的但丁》使他在英国名声大噪,并于186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十年后又被任命为学院院长。

  在莱顿创作生涯的晚期,古希腊和罗马的神话成了莱顿经常使用的题材。身裹轻纱的裸体女性,以拟人化的方式追忆古典传统,给观众以丰富的想像空间,这些构成了莱顿这一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1880年展出的这幅《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就属于这一类型的作品。

  “宁芙”是古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的自然界精灵,莱顿画中的这个宁芙是个泉水仙子,她以一个身着宽大长袍的女子形象出现,背对着瀑布站在一个沙堆上。画家借此向人们传递出水的多样的形态,无论是湍急的河流还是飞溅的水花,以及表面平静而深不可测的暗流,它们都代表了水的天性。这幅画是画家1895年创作的最后一幅杰作、现存波多黎各蓬塞博物馆的《六月煌煌》的姊妹篇,因此十分珍贵。  

 



名称:《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       作者: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84×129.5厘米

简介:

  这同样是一幅莱顿的作品。《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呈现给观众的是以希腊神话人物造型为基础的戏剧性场面,作者采用一种舞台布景的手段,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意在让观众产生最深刻的印象。1871年,这幅画第一次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意味着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画中四个女人的位置平衡、匀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创造出一套个人独有的透视法,让画中人物的不同比例变得一目了然。画中的四位女性都被抹上了反映心理特点的光泽,赋予人物形象某种神圣感,这正好让人看到了画家对于抽象地运用形式与色彩的兴趣。莱顿正是利用这两种手段创造了绘画的和谐构图,并用色彩突出人物的个性。

  拉斐尔前派艺术史专家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在1871年的画展上指出:“莱顿先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选题感到如此得意,因为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它不具备任何象征性的意义。但是,经他的手这么一画,就变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物画,画面美,画中婀娜女性的色彩也美,她们的衣服在风中像是一直在飘动。”

 


 

名称:《古典美》        作者:约翰?威廉?格威德(英国)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40.6×30.5厘米

简介:

  约翰?威廉?格威德是一位擅长描绘身处古代大理石环境中、穿着古典服装的女性形象的画家,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展示古典美的艺术长廊。这些独自依靠在大理石旁的黑发女郎,像是以某种方式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梦想和思绪,源自古希腊的学院派画风及细腻的绘画手法,让人想起让格威德推崇备至的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

  这幅名为《古典美》的作品曾经收录在格威德的主要传记作家史璜生的画册中。少女凝脂般的肌肤透过薄如蝉翼的服饰呈现出来,而画家有意将人物安排为一种仰视的观察角度,给人以纪念碑般的高贵之感。

  格威德是英国艺术史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现在的世界艺术史专家们正在整理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但格威德的家人却因为他后来令人伤心的自杀身亡的结局而希望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正如史璜生在他的《古典主义的缺失》一书中所说:格威德作品中的沉静之美和令人惊诧的技术处理与这位重量级的艺术家在文艺批评界所受到的推崇和在艺术史上的被认可程度是一致的。

 



 

名称:《教堂的墙》 1889年      作者: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国)1849―1937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61×85.1厘米

简介:

  从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英国人的审美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因是画家们运用抽象的手法绘制充满潜意识的作品,用它们操控观众,以期唤起各种不同的心理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流派的画家们搞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相互交流思想的串联活动。

  斯特拉德威克则一直追随伯恩?琼斯(1833―1898),以历史和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神学院的围墙》是画家的“发愤”之作,因为当时有人指责他只会简单地复制历史题材,不会进行所谓“真正的”创作。

  尽管这幅画具有拉斐尔前派作品的主要特点,即风格粗犷、多刺激性和装饰性,而且又没有明确的历史或地域界限,它还是留给观众一个想像的空间,体现了斯特拉德威克对神话世界强大的感知力。

  乔治?肖伯纳(1856―1950)在《艺术月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幅画的意境作了如此描述:“一个人戴着刚刚打碎的脚镣,站在了天堂的门口”。接着,肖伯纳又解释说,画面所呈现的,不是这个人如何到达天堂,而是到达后受到天使欢迎时的激动心情。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       英国,1841―1893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
A Quartet: A painter’s Tribute to the Art of Music,1868
Oil on canvas,61×88.30cm
Albert Joseph Moore
Britain,1841―1893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池塘边的三头牛(埃弗雷的记忆)》,1855―1860年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法国,1796―1875年
画布油画,31×54.50厘米
Three Cows at the Pond(Remembrance of Avray),1855―1860
Oil on canvas,31×54.50cm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France,1796―1875

  这幅画表明柯罗的风景画视角与同时代画家们完全不同。既不同于卢梭的自然主义画派,也不同于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画派,他更喜欢把风景画画得富有田园诗般的幻觉意境。柯罗的画风是经过长时间的锤炼才形成的:他在19世纪二十年代的风景画十分突出主题;到了四十年代,自然主义又占了主导位置;五十年代的风景画则完全是为风景本身而画。1851年和1859年的法国沙龙对柯罗风格的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柯罗风景画的几次不同风格的转变。

  这幅油画与19世纪被称之为“记忆画”的一种绘画体裁有关,其名称直接来自法国户外作画的历史。柯罗是最早摆脱户外作画时的完全用“观察”取代“想像”的画家。他作画时,完美地融入了新古典主义风景画的手法。这种绘画手法的演变,对了解他的绘画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和大多数法国画家一样,柯罗从居住了三年(1825―1828)的意大利回国时,带回了一百多幅在那里画的风景写生,这些画对他后来的画室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一张草图,一、二十年后可以演变成无数张画。柯罗毕生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并在19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以对一生中各个阶段绘制的草图进行“回忆”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把它们重新整合成新的风景画的绘画方法。《池塘边的三头牛(埃弗雷的记忆)》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它并不代表某个确切的地方,而是画家在自己的画室里,面对画布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像的结果。柯罗有新古典主义的功底,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画室里画风景画,就像置身一片森林之中。

 

 

名称:《牛群?午后斜阳》 1901年     作者:霍金?索罗拉?巴斯蒂达(西班牙,1863―1923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96×135.50厘米

简介:

  由于一场瘟疫,刚刚两岁的霍金?索罗拉?巴斯蒂达便成了孤儿,他和姐姐两人被姨妈收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当锁匠的姨父想把自己安身立命的手艺传给他,但养父母很快发现,巴斯蒂达真正的兴趣是在绘画上。

  巴斯蒂达先是在高等师范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夜间班学习绘画,后来又进入圣卡路斯高级美术专科学校。结业后,他便开始向省级的美术作品比赛和西班牙的全国美展寄送参赛作品。1881年5月的马德里画展,他送去了三幅表现巴伦西亚海滨的作品,结果是评论界对这些画不置一词,原因是它们与以历史和戏剧为主题的画展主流不合拍。

  这幅《牛群?午后斜阳》是巴斯蒂达1903年绘制的《午后斜阳》的几幅草图中的一幅。《午后斜阳》是幅名画,后来被纽约美国西班牙学会收藏。巴斯蒂达是在不断地参加画展、并多次获奖之后,于19世纪最后几年才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他最后关注的就是像法国的“天空派”那样、“本色”地在画面上表现自然景色。他痴迷于绘画光线的研究,画了大量的油画草图,运用画笔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创立自己的风格,从1900年的巴黎国际画展到1906年的巴黎乔治?珀蒂画展的六年间,索罗拉从未对外展示过这幅作品。

  1913年索罗拉在实现了自己的风格之后说过一段话:“我花费了多少时间学习这样技法?20年!我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才把一幅作品挂在了卢森堡!但是我所追求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那是一个艰苦、细致且充满理性的过程,一个个的疑虑,不断地涌现出来,却不能一下子完全排除。在画《阿西斯》时,我开始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画《林荫大道》时,我的个人风格基本形成,到了《午后斜阳》我的风格算是完全地、真实可信地实现了。”

 

《第二次收获》,1879年       朱利安·杜普荷   法国,1851─1910年
  画布油画,100×127.50厘米
The Second Crop,1879
Oil on canvas,100×127.50cm
Julien Dupré
France,1851―1910 


  如果说,是米勒最先继承了巴比松画派的遗风,朱利安·杜普荷和朱尔·布雷东、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则在19世纪末全身心地投入了描绘农村传统题材的创作中。
  杜普荷的学画生涯分别是在比尔斯、吕容和亨利·莱曼三个画室完成的。成为画家后,1876至1889年间,他定期在巴黎的画廊参加画展,并于1892年荣获法国“荣誉勋位团勋章”。
  在描绘农民生活和四季农活的过程中,杜普荷获得了创作的灵感,画了一幅幅田园诗般的图画,以怀念一种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
  这幅画是19世纪末描写田园风光绘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也是杜普荷作品中的精品。

 

名称:《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作者:奥古斯汀?雷荷密特(法国,1844-1925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76.8×97.2厘米

      

        莱尔米特出生在法国皮卡第大区的埃纳省,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这正是他眷恋农村生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用来描绘农事劳作的原因。
  1874年在法国沙龙取得成功之前,他一直往返于法国和英国之间,靠卖画为生。1880年后,他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其中就有这幅《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尔米特几次将同样的人物画进作品里,几幅画里的面孔完全可以辨识。这幅画的割麦人就是一个名叫喀什米·德罕的农夫,沉重的劳作后正在休息,对身旁两位粗壮农妇的交谈不理不睬。

 

名称:《拾麦穗的女人》1863年      作者: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法国)  1827-1906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101.6×78.7厘米

简介:

  如果说是米勒最先继承了巴比松画派的遗风,杜普荷、布雷东和莱尔米特这些人则在19世纪末全身心地投入了描绘农村题材的创作中。

  朱尔?布雷东原籍库里埃,由于巴黎生活的压力和多病的身体,布雷东的一生都在这个小镇和巴黎的艺术氛围之间渡过。和米勒一样,布雷东也把周围农民的生活理想化了,这种乌托邦式的视角在他的画后题记中表述得更为清楚:他说农民过的是“艺术家的生活”,而他本人不过是个“画家农民”。在他的作品里,农村里的人永远是快乐的、热情洋溢的。

  在这幅《拾麦穗的女人》中,画家布雷东用画笔制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光鲜的人物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图画。面临着工业化的威胁,这种农村天堂的观念及其各式各样的表述,象征着对法国农业传统的尊重。但实际情况是,在收获麦田的人群中,拾麦穗的人是处在最底层的,因为他们是最穷苦的人,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即女人,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在收割后的麦田,这些农民给小麦做最后的一次清扫,以获取地里残存的那一点粮食。因此,这幅图画背后的社会现实与它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实在无法联系在一起。

 

 名称:《农妇》 (1872年)       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法国)1825-1905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179.1×115.9厘米

简介: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巴黎的几大沙龙中展出,并多次获奖,这不仅提高了他的艺术声望,还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并成为拿破仑三世及其皇后欧仁妮的御用画师。

  布格罗接受了严格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教育,并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个人的创作风格。他在罗马画院学习绘画期间,得以看到意大利的古典精品,并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而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渴望看到的。布格罗艺术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作品中努力将熟记于心的古典绘画规范和透视学与自己的实地观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善于抓住日常生活及戏剧的场景,塑造不失尊严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不安。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给社会带来的战乱以及法国人高涨的爱国热情,让布格罗感同身受,并通过《农妇》这样的作品把它展示出来。

  在这幅画中,布格罗旨在创造一个动乱年代中法国人抵御外来入侵的形象,为此他选择了手持大镰刀收获庄稼的农妇,她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农妇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操,以及这个民族绝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定决心。

  此外,这幅画也展现出布格罗的艺术主张:即艺术作品要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这一主张也符合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宗旨之一,即让学生学到表现主题的恰当方式。因为这个时期的绘画是教育民众的手段,主题的历史背景及神话传说应当为寻求理想和真理服务。

  

名称:《安提戈涅》1882年        作者: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1830―1896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60.30×49.50厘米  

简介:

  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莱顿与家人长期生活在法国和德国。他从小喜欢绘画,并先后就读于欧洲几家著名美术学院或机构:柏林美术学院(1842―1843)、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845―1846)和法兰克福市立美术馆(1846)。

  1852年,莱顿先后迁居罗马和巴黎,1855年至1858年定居巴黎期间,他接触到“新古典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这期间,他继续向英国皇家学院和伦敦的其它美术馆送展品。《流放中的但丁》让他在英国名声大噪,并于186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十年后又被任命为学院院长。

  莱顿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有时伴有地中海风景。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古典文学,以希腊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5―前406年)的作品为基础创作的《安提戈涅》就是一个例证。该画于1882年在英国皇家学院展出,画幅展现出来的历史感和采用的艺术语言让当时的英国观众感到亲切,让他们近距离地看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人物形象。通过画面上安提戈涅(底比斯王俄狄普斯之女)充满忧虑的面部表情,画家向观众传递了作品的中心信息:安提戈涅不仅目睹了父亲和兄弟们的惨死,还深知自己即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名称:《在沃纳划的船上》
作者:安德斯?佐恩(瑞典)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100×64厘米

简介:

  安德烈?佐恩无疑是瑞典最有名的画家。他出生在小城摩拉,12岁进入斯德哥尔摩艺术学校学习雕塑,20岁便有水彩画杰作《着丧服的妇女》问世。他遍游欧洲,并到土耳其和大洋彼岸的美国观光游览异国风光。1888年,佐恩在巴黎开始油画创作,他这一时期追求自然主义风格,注重色彩和光线,但并没有关注当时流行的印象主义。据伊尔瓦?诺斯说,19世纪八十年代是北欧艺术大变革的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画家纷纷涌向巴黎,彻底摆脱了半岛传统美术教育的束缚。但是,佐恩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巴黎,放弃了各国艺术家杂处的世界主义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画家生涯的最后这一阶段的画风也随之回到了自然和故乡的氛围。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他的挚友——西班牙画家索罗拉,尤其是对其巴伦西亚海滩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佐恩自始至终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和景物,最喜欢画烟波浩淼的湖泊、白雪皑皑的丛林和在无垠的原野上生活的居民。就连他那横决一世的女人体也从不离开日常创作的环境,也不采用职业模特,而是从当地女青年中挑选。因此,现在他的人体画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绘画,是某种北欧女性的象征。正如马尔科姆?萨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画他所见而不做任何预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现实事务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雕塑家罗丹对佐恩的评价是:“无论在什么时代,佐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

作品欣赏

  佐恩自始至终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和景物,最喜欢画烟波浩淼的湖泊、白雪皑皑的丛林和在无垠的原野上生活的居民。就连他那横决一世的女人体也从不离开日常创作的环境,也不采用职业模特,而是从当地女青年中挑选。因此,现在他的人体画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绘画,是某种北欧女性的象征。正如马尔科姆?萨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画他所见而不做任何预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现实事务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雕塑家罗丹对佐恩的评价是:“无论在什么时代,佐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
  佐恩画家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瑞典完成的,创作的主题也是以家乡为背景的女性裸体画,画风随之回到了自然和故乡的氛围。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他的挚友索罗拉,尤其是对其巴伦西亚海滩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佐恩画裸体画均不用职业模特,而是从当地女青年中挑选。因此,现在他的裸体画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绘画,是某种北欧女性的象征。正如马尔科姆?萨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画他所见而不做任何预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现实事务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名称:《仲夏夜》1899年       作者:爱德华?蒙克(挪威)1863―1944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101×91厘米

简介:

  爱德华?蒙克作品最常见的主题都是与人类的悲剧情怀相关的,例如孤独、忧伤、痛苦、死亡等等,蒙克的大部分作品充斥着上述情感的原因是源自他的疾病和幼年家庭的悲剧,给人的感觉是灰暗和悲观。这种思维特性构成了他的艺术天分的基础。大家公认这位挪威画家和多产的雕塑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同时还是北欧最杰出的画家,与高更和梵?高齐名。

  在这幅蒙克旅德期间绘制的作品中,集中了画家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夜晚和亲吻。他执拗地多次在作品中以它们为题进行创作。通过基本色调的搭配,他把天空的夜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像其它人物画一样,这幅作品又刻画了人生的周期性。他把四对看不见面孔和相拥着几乎溶为一体的恋人,放在路上供人欣赏。他们看上去,与其说像是沉溺于爱情的恋人,倒不如说更像是夜色下的幽灵。

 

名称:《塞纳河畔,韦特伊附近》1878年      作者:克洛德?莫奈(法国,1840-1926年)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60×80厘米

简介:

  克劳德?莫奈是法国19世纪印象派的领军人物,正是他广为人知的《日出?印象》完成了对这一流派的命名。

  1878至1881年间,克劳德?莫奈住在贝特维尔。这是一座位于巴黎和鲁昂之间的小城,莫奈的房屋正好在塞纳河边,周围是一片美景,为他捕捉一年四季的光线变化提供了绝妙的环境。画家在贝特维尔完成的对塞纳河的观察,说明他对研究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变化不定的效果怀有极大的兴趣,并且为他二十年后完成的《睡莲》系列大作打下了伏笔。此外,逐渐远离巴黎喧嚣的现代化生活,也让莫奈集中精力专心探究同一景色的各种变化。这种归隐的生活方式表明,莫奈对描绘一个地方的特殊自然环境的各种不同景象,怀有极其强烈的兴趣。

 

  


  


 

 

《人生三阶段》


 

《人间天堂》


 

《埃拉托与竖琴》


 

《布格涅林荫大道》

 

《高卢角斗士》

 

 
《战争》   


 


“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将在湖南省博物馆隆重展出。这次展出的100幅绘画精品,涵盖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拉斐尔前派等众多充分代表19世纪艺术风格的作品,堪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其中有许多洛可可风格的古典宫廷人体杰作,有技巧高超的印象派油画,有纤细入微地描写劳动者生活和形象的写实作品……均为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藏品等量级的绘画精品,精美曼妙,不一而足。其创作者有柯罗、米勒、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蒙克、佐恩……这些名字曾在十九世纪的艺术天空中恍若群星丽天,灿烂璀璨,不可方物。这个展览的到来,必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古典与唯美的艺术冲击,一次浪漫与怀旧的心灵激荡。

  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板块:1.学院派与古典人体、2.浪漫风情与怀古、3.光与色的交响 4.劳动的赞歌。金秋九月,一个易感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个美术展的魅惑,以十九世纪光、色、形、影的变幻浮动,安抚现代工业社会的我们日益荒芜的眼睛。

  (一)学院派与古典人体

  在学院派的教学体系中,人体课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学院的展览和竞赛中,历史画被尊为首,而表现古代神话、宗教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又多以裸体人物为主体,古典主义的写实技巧以及它追求的端庄、和谐、典雅的美学观念,被认为最适合表现人体的美和力。19世纪中期以后的古典主义在法国一次次社会运动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其革命的意义,变得温文尔雅;而英国的学院在院长莱顿爵士的带领下,使历来有“野蛮”之称的英国美术具有了“精雅”的风格。

  (二)浪漫风情与怀古

  考古热和对希腊的兴趣导致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浪漫想象,清真寺和神庙、阿拉伯人的喧嚣生活、众多的国王陵墓,则更增加了东方的魅力。在艺术家的画面中,东方和古代是最令人神往的永恒主题。遥远时代的地域、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满足了人们的幻想,有如魔法把现实变成了欢乐的梦境,把乏味的生活变成了梦幻世界。此外,人们的浪漫情怀往往离不开对女性美的赞赏,众多描写女性风姿和神韵的杰作,在这个时期涌现。

  (三)光与色的交响

  工业上的巨大变革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和绘画表现的革新。这一革新在英国画家透纳的风景画中初显端倪。在他的画面上,我们首次看到蒸汽机火车带来的速度、雾气朦胧、跳跃和喧嚣;然后是具有音乐感的画面色彩;更有法国印象派画家笔下被光影模糊的造型、如碎金般跳动的光与色……最终是视觉艺术领域里的现代主义悄然而生。

  (四)劳动的赞歌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艺术家开始把目光从古典神话转向现实生活中农民的场景,并且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原始主义倾向,这种倾向预示着20世纪艺术的更大变化。在这些画家看来,农民身上有着最伟大的传统活力和对于宗教的虔诚,而这些特质正在受到工业文明的威胁。他们在田野中耕种和收获,他们的勤劳和大自然的壮美构成最生动的画面,正如雨果所说:“神圣的劳动化成了和谐的乐曲”。




 



绘画精品展上海站的最后一天,参观者在画前细细观摩
 
 

墨西哥文物专家丹尼尔在仔细查对油画作品


 



所有查对出的瑕疵,都一一记录在相关油画卡片上


 


十九世纪的美学革命:从学院派到美好时代
   作者:罗萨娜·贝拉斯克斯

  十九世纪的激情荡漾源于它的多元化,因此,十九世纪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毫无疑问,各种对立的观念共处一世及历史、社会和艺术各个广阔领域里层出不穷的变化,促成了这个世纪的丰富多彩。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十九世纪始于1789年,终于1914年,即它被限定在了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在知识领域,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引发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一种新的科学认识,对传统的宗教观普遍提出了质疑。此外,马克斯和恩格斯在1849年发表了《资本论》,人们的社会阶级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发生在不同社会领域里的变化促成了各种艺术审美标准的分裂,并因此导致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也经常受到影响。

  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在艺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是学院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648年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和一个世纪之后的英国。教育完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照抄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文艺创作的题材依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并且多集中表现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英国,学院派的创立与雷诺兹的活动密切相关。雷诺兹传授和艺术创作的题材均仿照法国的模式进行,无丝毫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皇家学院变得越来越宽容并接受了艺术作品风格上的多样性。证据就是约瑟夫?马洛?威廉?透纳的画越来越频繁地在画展上出现。与此同时,还为另类画家专门开设了格罗夫纳和达德利两个画廊,并且允许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画家们在这两个画廊中展出作品。在法国,两派不同的画家则界限分明,那些被官方画廊拒绝的画家们只能在另类画廊参展。两种不同画廊都按时举办年度画展,奖金和佣金的规定也十分相似。

  在法国,画廊起源于卢浮宫的卡雷画廊,当时是专门为法兰西画院的学生们展出画作开设的。法国大革命后,该画廊改成博物馆,继续展出学院派画家的作品,但参展的人数受到了限制。一些非学院派的画家须事先把作品交给评委们审查,获准后,方能参加画展。后来,卡雷画廊迁往他处,但继续接受法国政府的资助。1881年,该画廊的管理权被转交给“法国艺术家协会”。1890年,法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官方画廊,取名“新画廊”,由法国全国美术协会管理。同年春天,画展在战神公园举行,同时,还在爱丽舍宫举办了其它画展。所有的画廊都是为展出绘画和雕塑作品而专门开设的,而且展品必须符合法国政府规定的学院派传统美学标准。正是在这一氛围里,逐渐形成了文艺批评这个新的文学体裁,其中最为活跃的作家是波德莱尔、特奥菲勒?戈蒂埃和左拉。

  本次画展包括了十九世纪所有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从作品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展示巴黎和伦敦这两个十九世纪艺术大都会画家的作品,并包括从欧洲其它国家汇集到这两个城市的画家,如西班牙的索罗拉和苏洛阿加,瑞典人佐恩和哈格伯格,意大利人帕西尼和博尔迪尼以及法国人施赖尔。十九世纪的巨大影响力在于,改变了西方世界视觉艺术发展进程的艺术模式正好产生于这一世纪;在西方世界持续至今的分析和理解一切艺术现象的基本观念,也是在这一世纪的舞台上形成的;艺术品的经纪人、艺术品拍卖、艺术品的消费等与市场相联系的事物以及新观众群的产生、真正的艺术民主、各种博物馆的创立等等现象,在十九世纪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对中央和地方艺术学校的财政支持也越来越多。在人物肖像的创作上,日常生活题材越来越引起画家们的关注,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随着公众场合中妇女形象的出现和对她们在家庭生活中作用的再评价,女性形象成了画家们经常性的创作题材。其它的题材还有各式各样的劳作、工业生产、各种机械、火车机车及大型油轮等交通运输工具。此外,休闲生活和娱乐活动也是常见的题材。应当强调的是,十九世纪美术作品的创作内容与传统的创作风格,始终处在对立的共处状态。应当看到,十九世纪创作上内容与风格的矛盾状况,是分别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呈现的,但却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而且,许多艺术家经常同时出现在几个不同的创作领域里。关于十九世纪早期的美术创作,重点介绍了该世纪两个主要艺术流派:学院派和文艺复兴派。法国的画家中,介绍了大卫和安格尔的学生弗朗索瓦?帕斯卡尔?西蒙,又名巴龙?热拉尔,亚历山大?夏尔?吉耶莫和浪漫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欧仁?德拉克洛瓦,还有十九世纪后半叶多次获奖的布格罗和热罗姆。英国画家中有透纳和卡尔特,此后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画家,以及“美好时代”出现的现实主义画派和巴比松画派、东方画派和印象派。

  维多利亚时代的绘画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美学原则掌握在1768年雷诺兹创立的皇家学院的手中。当时英国巨大的社会变革是促成新的艺术语言成长的最根本因素。1837年至1901年执政的维多利亚女王十分重视艺术事业的发展,决心保护艺术家的利益,组织政府收藏以支持民众教育事业,创立博物馆,建立了诸如国家画廊、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及大英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不管它是为哪个社会阶层服务的——执政的工商界也好,成千上万因国家经济发展而过上小康生活的中产阶级也罢——它都是一种充满自信的文化表现,是一种在古代艺术珍品和新的时尚事物之间,更重视后者的一种艺术,因为当时的英国人,面对来自外国的表面上光彩夺目的艺术品,更垂青本国艺术的广博厚重和自然朴实。那些有闲且有钱的男人和女人们,对当时艺术家的作品很感兴趣。画展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报纸杂志上详细报导,并且刊载诸如罗斯金、肖伯纳等人的评论文章。当时画家的作品占据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大量购画以满足自身的爱好和家居装饰,艺术品博物馆和画廊也不断添置新的美术作品。“拉斐尔前派”由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创立于1848年。这三位艺术家质疑皇家学院(派)的教学,认为它的教学内容肤浅,不符合他们的美学理念:以圣经、文学和历史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用以启迪公众的智力和教化公众的道德。为了阐明自己的美学原则,他们创立了《萌芽》刊物。他们的作品用色明亮艳丽、线条单调呆板,其创作灵感均来自拉斐尔?桑齐奥(1483-1520)之前的意大利画家,他们的画派因此得名“拉斐尔前派”。1848至1853年间,“拉斐尔前派”成员及其追随者们一起作画,共同切磋绘画技巧,努力追求风格的统一。但是,没过多久个性化创作逐渐占据上风,“拉斐尔前派”遂宣告解体。即使如此,该画派的成员及其追随者将其创作风格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初。拉斐尔前派,包括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绘画创作,多取材于骑士的传说、痴情的公主、神汉和巫婆,尤其是亚瑟王和他的田园诗般的卡默洛特王宫。传奇般的英雄均被塑造成典型的勇士,他们的铮铮侠骨与他们的心上人的柔情蜜意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是弱女子坚强的守护神。同样,乔治?梅芮迪斯和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诗歌也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们提供了创作灵感。在本次画展里的拉斐尔前派作品中有一幅十分出众的画,即罗塞蒂的色粉画《沃提考迪亚的维纳斯》,这是画家为完成他的一幅巨制而画的先期之作(那幅名画现保存在英国的伯恩茅斯)。米莱斯的《爱情的终极》的创作灵感来自乔治?梅芮迪斯的诗歌。加入拉斐尔前派的画家还有爱德华?克雷、伯恩?琼斯(《皮格马利翁》的作者)、亚瑟?休斯、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亨利?亚瑟?佩恩和后来的约翰?威廉?沃特豪斯。他们虚构了一个既无历史可考,又无地域可寻的世界,观众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梦幻般的仙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伊妮德和杰兰特》、《神学院的围墙》、《中邪的海洋》和《水晶球》等作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被称之为“唯美主义”的运动,艺术家们主张艺术创作应脱离日常生活,绘画不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应从文学或神话传说中寻找具体的人物故事。“唯美主义”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为艺术而艺术”,由惠斯勒和莱顿从法国引进英国。这是一种追求形式上纯粹美的艺术,画面上的形象是按照装饰的方式,以寻求美感为唯一原则进行布置的。这些人突出一种“类比”的理论,即所有的艺术都在与音乐的特性做类比。即使画面上的多数人物身着古装,画面的场景按照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资料布置,但还是无法确定其内容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唯美主义”运动重要的是画面的构图和美学含义,而不是它的故事内容。从1878年起担任皇家学院院长的弗雷德里克?莱顿的作品《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和《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最能诠释唯美主义的真谛。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创作的五幅作品也属于这种类型,其中1891年的《人间天堂》和1888年的经典之作《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最为突出。还有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作于1868年的《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画家使用虚幻透视和改变比例的方法,把人物、服饰、衣服的垂感、乐器以及缺少严格历史依据的、混杂的建筑元素全部加以放大,以取得一种无时空观念的效果,而他唯一关注的就是画面的美感。另一个唯美主义晚期的追随者是约翰?威廉?格威德,这次画展选用了他的《古典美》、《埃拉托与竖琴》和《相思》三幅作品。至于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参观博物馆、野餐、游览泰晤士河等等,都被定居英国的法国画家雅克?约瑟夫?提索特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次选用了他的三幅作品:《春》、《卢浮宫之美》和《阶梯》。

  关注农村:现实主义画派和巴比松画派

  法国的现实主义画派兴起于大革命之后,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持续繁荣到十九世纪末,在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1852―1870)达到了顶峰。正像法国社会为实现民主改革而争斗不息一样,现实主义画派力图真实、客观地描绘当时的法国社会,以生活常态和劳动大众的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让艺术民主化。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画派和学院派的理想化艺术,也拒绝接受浪漫主义的猎奇题材。他们努力追求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直面拔地而起的城市和触手可及的农民涌向城市的移民潮;主张放弃熟悉的城市生活而去描绘各种农村生活的场景,再现人类初始的价值观和对劳动?——尤其是收获季节的劳作——的颂扬。

  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库尔贝1861年说过:“绘画在本质上是一种具体艺术,并且只能表现实实在在的事物”。他的油画《奥尔南的葬礼》(1850年)是第一幅献给普通人的巨幅画作。画面上出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用他们象征艺术的新主人公。这幅画和他的另一幅描绘农民的油画《石工》遭到1835年巴黎国际画展拒绝。为此,库尔贝撤回了他所有已被接受参展的作品,连同上述两幅遭拒的作品,在一处与巴黎画展相邻的画馆展出,并取名“现实主义画廊”。依照法国凡事均撰写政治宣言的传统,他决定写一篇现实主义画派的宣言,公开主张应当根据自己的信仰,传播时代的风俗、思想及社会实际情况。

  另一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则着力描绘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巨幅油画颂扬劳动中的农民形象。在朱利安?杜普荷的推动下,他的《晚钟》和《收割》1848年在巴黎沙龙展出。本次画展就集中展出了这类题材的作品:捡麦穗的农妇、挤牛奶的妇女、洗衣妇、辛苦劳作一天的农夫、收获庄稼和农家的生活实景等等。

  在本次画展选中的现实主义画派的作品中,有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护路工》(1854年);卡米耶?柯罗的《旅途中的骑手》(1860年)、《浴牛图——阿拉沃的记忆》(1855年)和《河边牧牛图》(1865年);朱尔?布雷东的《拾麦穗的女人》;朱利安?杜普荷的《挤奶妇》、《第二次收获》和《收牧草的农妇》。另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是奥古斯丁?莱尔米特,他以无可挑剔的细腻手法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我们选了五幅这位多产画家的作品。应当提及的是,在这次选中的展品中,有几幅曾参加过巴黎沙龙的画展,如埃米尔?雷纳多的《小憩》(1883年)、布格罗的《农妇》(1872年)、瑞典人尼古拉斯?哈格伯格的《收获的十月》(1882年)和杜普荷的《第二次收获》(1879年)。

  东方画派

  十九世纪的欧洲人对发现世界其它地区怀有很大的兴趣,这种兴趣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了中东。拿破仑远征军的成功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的考古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兴趣。欧洲人具有从启蒙时代继承下来的理性传统,把理性看作是人类演变的基石。于是,这种观念又强化了他们对东方的探寻。此时发生在文化领域的几件大事,如《一千零一夜》的翻译出版和广泛流传,蒙塔古夫人发自土耳其的信札《玛丽?沃特利?蒙塔古书信全集》在1837年的公开发表,美国人华盛顿?欧文的发自西班牙的游记《阿尔罕伯拉》的出版,都让画家们的头脑中呈现出一个新的世界,人们的感官受到了刺激,嗅到了别样的气味。一些表面看上去像是非理性的观念,激发了艺术家们的灵感,使得他们想去探究一种新的美学,以表现那个田园诗般的世界——一个与欧洲人的文化毫无共同之处的世界。于是表现阿拉伯骑士、远征、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奇异的花草和建筑物以及东方世界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受到画家们青睐的后宫美女的画纷纷问世。作家、音乐家、雕塑家和画家都在阿拉伯浴女画中找到了灵感,对发生在那个封闭和充满神秘感世界里的事情做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姿态,画家们想用神奇的传说和想像,替代从十八世纪就开始积累的绘画方面的艺术难题。十九世纪初,就有安格尔的《大宫女》(1814年)和《土耳其浴室》(1832年)以及欧仁?德拉克洛瓦的描写摩洛哥风情的油画。画家们前往充满传奇色彩的东方旅行,回国后又用地道的东方器物装备自己的画室。当时,东方画派的作品是如此之多,市场需求又是如此之旺,1893年就在巴黎新建了一座取名“东方沙龙”的画廊,专门展出东方画派的作品。

  于是清真寺和中东的民用建筑、阿拉伯式的窗栏、尖顶和塔楼,尤其是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尔罕伯拉宫,都成了东方画派常用的题材。英国人大卫?罗伯茨的《科尔多瓦的摩尔人教堂》(1862年)就属于这类作品。浓墨重彩的阿拉伯骑手和卫士、富有动感勇猛而彪悍的马匹,在欧仁?弗罗芒坦、何塞?塔皮罗?伊?巴洛、弗雷德里克?舒凯德和阿道夫?施赖尔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表现阿拉伯浴女、舞女及东方世界日常生活的作品,有威廉?沃特勒的《舞女》、夏尔?朗代勒的《埃及女郎》和亨利?吕西安?杜塞的《后宫之美》。

  在东方画派重新勾划的古代人物中,克娄巴特拉的形象最为突出。学院派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和象征派画家古斯塔夫?莫罗都描绘了埃及女王的形象。取材于《圣经》的人物,如《瓦实提》,由英国人埃德温?朗用他灵巧的画笔在东方氛围里烘托了出来。

  印象派

  印象派运动一直被看作是催生现代派的一个开路先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4年法国画家和雕塑家协会举办的一次画展,其发起人有莫奈、德加和毕沙罗。画派的名称来源于莫奈的一幅名为《印象》的油画。就在这一年,批评家路易?李洛埃始称这批画家为“印象派”。其实,该派画家对美术创作的见解并不完全一致,作画的风格和选题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把这批画家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一致主张保持对法国官方沙龙的独立地位,以及相同的解决创作难题的方式。同时,在创作上,他们之间也有着某些共同点:线条短而洒脱,在画布上而不是在画板上调色、喜用亮丽色彩并用色彩制造阴影、不断探究光线的折射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他们的作品构图十分精致但表面上着笔却不求工细,使得它们看上去像是不费吹灰之力随意画就的。1853至1870年间,巴黎正在接受市长欧斯曼男爵的市容改造。街道宽了,林荫大道多了,城市的外观更整齐、更和谐了。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们选择的主题集中在市民生活和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咖啡馆)还有一些画家则把歌剧和舞蹈演员、魔术师、赛马、巴黎郊区的游艺活动当成描绘的对象。1874至1886年间,印象派共组织了八次画展,欧仁?布丹参加了其中的第一次,参展作品就是这幅《夕阳下的海滩》(1864年)。该画表现的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其中他着重描绘了落日的光线效果。这次展览还带来了他的另一幅作品:画于1885年的《牧牛图》。毕沙罗是印象派画家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也是唯一参加过印象派八次画展的画家。这次展出了他1878至1898二十年间的六幅作品。其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有《收牧草的农妇》(1884年),《巴金库尔一瞥》(1884年),和《艾尔米塔什采石场》(1878年)。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是分别画于1889和1890的两幅扇面画和1898年的《雾中鲁昂》。最后这幅是毕沙罗的一个杰作,表现了画家描绘各种大气现象交织在一起的高超技巧。云、雾、船冒出的烟、工厂烟囱的烟、火车的蒸汽,雾蒙蒙一片,毕沙罗只用了白、蓝、灰三种几乎单一的色调,便把这“混沌”的印象表现出来了。

 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的标志性人物,因为正是他的一幅题为《印象》的油画,才引出了“印象派”这个命名。这次展出了他的两幅作品。一幅是《塞纳河畔,韦特伊附近》(1878年),画中他用简洁的几笔就把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画了出来,另一幅是《安提比斯》(1888年),画面的主题是左侧的古堡,他用粉红色和紫红色画出了云和水的动感。他习惯于系列作画以研究光线的变化。这是他在安提比斯海角画的最后一幅,即第39幅。奥古斯特?雷诺阿也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他作画的特点是用弯弯细细的线条代替色彩的构图。他的风景画《拉罗什的风光》(1887年),画的是巴黎和鲁昂之间的小镇拉罗什,当时塞尚也在那里作画。同时,雷诺阿还涉猎肖像画。他的《扎白围裙的女孩》(1884年),是画家受女孩父母的委托而作的,该画显示了雷诺阿内省和把握各种绘画材料的能力。保罗?高更的《阿望桥村教堂》(1886年)和亨利?德?图卢兹?劳特雷克的《葡萄园》(1883年)也在这次展出作品之列。在《葡萄园》中,画家劳特雷克使用了印象派技术,与他以前画酒吧人物和巴黎餐馆场景时的风格大相径庭。关于擅长花卉、并在英国开拓了广阔市场的亨利?方丹?拉图尔,我们选了他的一幅《梨花》(1882年)。画家推崇美德主义的风格,通过透明的玻璃花瓶和白色花瓣的纹路完全表现了出来。

  世纪之变和美好时代

  十九世纪末,世界的现代化标志是巴黎。在那个被称之为“美好时代”(1880―1914年)的年代里,这座城市不仅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还是欧洲一切人文艺术的中心。众多艺术家都在他们的作品里描绘了当时巴黎的生活风貌,其中有这个城市令人愉悦、炫目的一面,也有它鄙俗、龌龊、苦涩、伤感的一面。这次我们特意从十九世纪欧洲的艺术家中,挑选了几位不同国籍、不同门第、不同艺术流派的画家,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其中有意大利人乔瓦尼?博尔迪尼,西班牙人霍金?索罗拉和伊格纳西奥?苏洛阿加,挪威人爱德华?蒙克和瑞典人安德烈?佐恩;画展中这部分展示的是活跃在各个不同流派但具有个人独特艺术语言的画家们的作品。

 1900年的巴黎国际画展是了解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语言的窗口,因为正是这次画展让各个完全对立的艺术流派的作品同时展出,既有极端保守的布格罗、热罗姆,也有象征派画家,甚至在其它画展上普遍受到排斥,并经常引发激烈争论的后印象派画家,也在该画展上占有一席之地。霍金?索罗拉的《可悲的遗产》,在巴黎国际画展上获得好评并荣获大奖,而苏洛阿加则代表了西班牙画家的另一面,尽管他也是巴黎沙龙的常客。当时法国巴黎宽阔的林荫大道和社会生活的摩登气息,在路易斯?玛丽?德?施莱佛和朱尔?埃米尔?圣坦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博尔迪尼的作品是他的一幅表现西班牙舞蹈家的巨幅画作《西班牙舞女》(1900年),画家用灵动的线条把舞者的动感和飘逸描绘得十分生动。瑞典画家安德烈?佐恩在《皮尔斯夫人》(1899年)和《裸女》(1900年)中所使用的技术,与索罗拉的杰作《牛群?午后斜阳》(1902年)和《晨光中的巴伦西亚海滩》(1901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但是,在维亚尔的《卧房里的安妮特》、爱德华?蒙克的《仲夏夜》(1899年)和象征派古斯塔夫?莫罗的《伊阿宋与厄洛斯》(1890年)之间,就找不到多少共同之处了。正如文艺批评家马里奥?米歇利指出的那样:“十九世纪的欧洲有一股革命潮流,当时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都被这股潮流裹挟其中了”。

  本次画展把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艺术的概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丰厚内涵和多样性,直接孕育了二十世纪先锋艺术的诞生。


 



安东尼奥·佩雷斯·西蒙先生(Juan Antonio Pérez Simón)创立的西蒙基金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墨西哥一家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目前已成为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艺术品私人收藏机构之一。在西蒙基金会品种丰富、琳琅满目的收藏中,尤以欧洲19-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收藏最为丰富和精彩。对美的不断追求是西蒙先生在全世界范围搜寻艺术品的原动力,而将美与众人分享则是基金会最高的目标。基于这一宗旨,基金会所藏的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终于从西蒙家族的墙壁上走出,游历欧美各地,并首次来到中国展现其绝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