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滑道安装不求人:读书写字两相宜---《然犀室印学心印》读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00:17
读书写字两相宜——《然犀室印学心印》读后
【保护视力色】 【打印】 【字号大中小】编辑:ww 2011-06-10
 

尝和一些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一起讨论书法,一起临帖,一起欣赏篆刻艺术,他们每每感于书法中的字形结构、点画用笔以及如何刻印等,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因为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不能予以正确的理解而陷入苦恼。我和他们说:“不妨练一练硬笔书法,因为硬笔和软毫之间由于笔的弹性问题,一时不好操控,学习硬笔书法,可以较快地掌握字形结构,待到对汉字结构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后,再施之于软笔计较点画、钻研笔法,大可事半功倍。至于篆刻,那就必须对秦汉印做一番透彻的了解,再多看近现代名家作品,自然可以窥到门径。”
理虽这么说,但必须有针对性的教材,方可避免纸上谈兵,而过去一些坊间卖的硬笔书法练习册子,不是拿硬笔生去模仿软笔,就是因为书写者不谙传统书法,总有那么点儿差强人意。说来也巧,日前中国文物报的璋瓒侯先生从杭州出差回来,捎给我一本书并满口称赞说:“这书可好,您没见过,手写的。”我随手接过书说:“那不新鲜,启功先生的部分著作也是手写的。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诗文声律论稿》就是证明。再早如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也可证明。”
“这我知道。”璋瓒侯先生接我的话茬儿说:“可这本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写的,光在童衍方先生的手中就放了30多年了,这一是说它珍贵,二是区别于一足、元白二老的毛笔字,这本著作是用钢笔写的,您翻翻。”
我这才注意到书的封面。
封面设计得简洁大方,仿照书法的格式,上款写着:“来楚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署款写着:“中国艺术出版社”,书名是:“然犀室印学心印”。看到这儿,我不禁肃然起敬,来楚生先生在篆刻、书法和绘画三方面的成就人们有目共睹,似已不用介绍。于是,我忙翻开里页,大致地看了看,真是让人充满惊奇。
来楚生先生的书法,我不是太熟,记得大略看过一些,只知道他的书法在隶书方面远宗汉碑,近取清人,有些郑谷口的味道。行草书有魏晋人的韵味,但受碑书影响,所作金石味道甚浓。不同的是,来楚生先生的书法没有一般时俗碑书写得那么“唬人”,他的字讲究生辣奇趣,时出“帖味儿”,力矫碑书难以避免的刻板,笔力入木三分纸面却生动有情、才华四溢,让人读去十分享受。要说来楚生先生生活的年代,正是碑书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学习书法是很难脱离当时的习气的。换句话说,难免不被时代风气束缚。反观来楚生先生书法,我们却看到了他不仅能够游行于碑帖之间,还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就不能不佩服先生的见识了。但终究令我惊奇的是来楚生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展示的钢笔书法,那可是真正的碑格帖味儿,笔力沉着自不必言,难能可贵的是规整之中还透着秀气,最能令人玩索不尽的是用钢笔写出的线条美感,它较之于毛笔线条,当然是单调了,但是尤让人感慨的是,就是这“单一”的线条,却让人领略到了深刻的内涵,经得起反复看。那我想,这种内涵就是自信与学养的外化。逐行看去,变化而不失格,俊雅而不媚俗,从容不迫,一派大家风范!
自来钢笔字能写得规整不难,写得秀气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却很难让人们在看钢笔字时得到看毛笔字时的享受,这其实就是拿着钢笔当毛笔写,写出了软毫的味道。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评语,我们试看,有些搞硬笔书法的,为了追求笔画的丰富和美观,将硬笔用笔的起止,强行按照毛笔的法则,增加了重按提顿,虽让人们感受到了毛笔的味道,但却十分夸张,显得做作而不流畅,而来楚生先生的钢笔字却没有这些弊病。看了他的字,大致可以知道他握笔时恪守指实掌虚的法则,行笔之时,不是一戳到底,而是有轻有重,疾徐有致,字与字之间盼顾自然,大小错落,引带之处,虚实相映,生意盎然,流畅而不轻浮,稳重而不呆板。
现在的人们由于不大用笔写字了,手指虽然在键盘上灵活,但却只是单一的敲击,少了伸缩使转,因此必定会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些失缺,这绝非耸人听闻,写书法不仅仅是练字,它还包含很多字外得到的益处,诸如专注仔细,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等等。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在手,不仅能弥补书写方面的不足,还能兼受大家在篆刻艺术上的指导,不是一举两得吗?
来楚生先生的这部书不过一万字左右,就是抄,三天也能抄一遍了。旧时学生在家塾念书时,抄书是学习时的重要一项,不断地抄反复地抄,其实就是加强自己的记忆功能。当然,有人说现在电脑检索多方便啊,用得着死记硬背吗?这其实错会了我的意思,使用电脑和开发人脑是两码事儿,解放自己不能解放到没了依赖就成了“白痴”一个,我们想想看,自打我们有了“脑类”的电子产品,我们记住了多少古人诗词?记住了多少朋友们的家庭地址?记住了多少亲人们的电话?父母亲的生辰日?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属于小众的文化,相当陌生,如果能下定一个决心搞懂篆刻艺术,不妨抄抄来楚生先生的这部书,不管你搞不搞篆刻艺术,作为一种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起码记忆力会得到加强。
来楚生先生的这部《然犀室印学心印》是来楚生先生一生的心血,通篇文字晓畅明白,不迟不滞,来楚生先生将其命名为“心印”,其实叫我看,实在是部“印心”之作。
书的第一篇即开宗明义讲了“篆与刻”。按先生的话说:“所谓篆刻,顾名思义,篆在先,刻在后,就说明篆的重要性,刻犹其次,所以学刻,首先要习篆,篆得好,刻得好,那就相得益彰了,不然,篆不好,刻就不容易刻得好,相反,篆得好,刻得不好,影响了篆,也会使整方印逊色,所以两者要很好结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篆更居首要地位……”这短短的一段话即通俗又辩证,500字不到,言简意赅。
就《然犀室印学心印》一书来说,一册在手足为指南。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一套名叫《大家小书》的书,里面尽是荦荦大家,像陆宗达、夏承焘、黄裳、柴德赓、许嘉璐等,十几块钱一本,不贵,字数多的也就十几万字,封面下面还有一行字“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一方面我们理应理解成是大学者写给一般读者读的,可我们也可以巧释为大家一同坐在这儿聊天,那不就更亲切了吗?来楚生先生的这本书也可称之为“小书”,读得快的半个小时就读完了,读得慢的两个小时也读完了,这是说其小,可这小书里面带给我们的是一生的受用,那就不小了!
读这本来楚生先生的书,感觉到来先生“惜墨如金”。人们都知道搞篆刻艺术的莫不以秦汉为宗,但秦汉印最大的特点是铸成的而不是刻就的,追慕秦、汉之风,就要得到“铸”的韵味。如要加以解说,绝非寥寥数语,可偏偏来楚生先生几句话就说明白了,虽惜墨如金,但我们脑子里却记清楚了。来先生说:“秦、汉印多数是铸的,是用模型翻造铸成的,和刀刻截然不同,铸印线条圆浑,刻印往往有刀刻痕迹,因此学习传统,首先要了解传统,知道古印多数不是用刀来直接刻成的,现在是用刀来直接镌刻,以刻来摹拟铸,方式方法不同,因之所产生的效果,就会两样,铸,换句话,就是制造,是经过一番制作的,所以前人在署款上,也有署某某人制字样,就是这个道理……”读了上面的话,如果我们再来欣赏秦汉印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了依据?凿印除外,当那些“刀痕累累”、“锋芒毕露”的“铸印”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再也不是茫然了吧?这就是小书的厉害!
从这短短的一段话里,我们至少知道追仿秦汉铸印,一要泯灭刀迹二要加上“制作”,就是使用一些手段,如摩擦、敲击等去逼近秦汉的古风,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然犀室印学心印》一书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来楚生先生关于刀法中的中锋、偏锋的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印人语焉不详,更使初涉印坛者不明就里。在书法中人们对于中锋和偏锋的问题,也是上千年来争论不休。那么究竟怎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呢?或者说,是让所有在争论中的人都能够接受的呢?读了来楚生先生的解释,怕很难有不茅塞顿开的。来先生说:“所谓中锋、偏锋,并不在于笔的正侧,主要要看效果,不论书、画、篆刻,它所表达在纸上的迹象,是圆浑,还是平扁,有立体的感觉,还是平面的感觉,圆浑立体感,可说是中锋,平扁平面感是偏锋,如此理解,矛盾就可统一。”
就我所知,人们以往在讨论正侧锋运用的时候,总强调笔尖或者说笔杆倾侧的方向,至于如何“涩进”,怎样“鳞勒”,云山雾罩,讲的人玄天玄地,听的人丈二和尚,不管是秘法也好,无等等咒也罢,终是不能一语中的,而来楚生先生这种只讲效果说,确实在传统讨论之外让人耳目一新,尽管可能会有不赞同的,但于来楚生先生的这样解说,恐怕绝少有否认它的启发意义。
在《然犀室印学心印》中,像这样的启发人思维的地方很多,恕难一一列举。唯愿有志于书法篆刻的朋友们从这本小书中学到知识,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也就可以告慰来楚生先生了。
(2010年3月24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