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反被揍:汉字象形包万象 中国文字显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34:08

古代社会万象,让汉字来告诉你

    羅(罗)、网都是上古社会采集狩猎的网具,分别用于捕鸟、捕鱼。一个小小的网具,今人一个“网”字就可蔽之,为何古人造了不同的字?郭康松教授认为,这恰恰反映了采集、狩猎在原始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火”也是如此,神话赋予发明火的人以“炎帝”之名,而汉字“送”,它本为“手捧火”的造型,这充分说明古人取火之难,送人以火以表敬意。在今日宜昌,还有盖新房把旧家的火种带入新家的习俗。

    还有些字展示了上古社会独特的风俗,“孚”是“上手下子”,一些研究者认为这表示抚摸,但郭教授在研究中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孚”即手抓子,“手”在上,多表示暴力抓取,因此他认为这是古人在高死亡率低出生率的情况下,捕获异族部落的孩子以补充人口的做法。同理,“妻”字其实是“手抓女”演化而来,也就是到另一部落抢亲。有趣的是“婚”字,其实通“昏”,在上古取火之术未发明的时代,人们都是趁着黄昏去抢亲,被发现了也难以追回,于是便“成婚”了。

    不仅如此,汉字构形释义和演化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节”可用于“竹节”,也可构成人的“关节”,这说明在古人的观念中,并没有严格的人和自然的分野。“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这是《诗经•小雅》中的诗句,捕鸟的工具为“毕”,后来却演化为“完结”的意思,郭教授认为,这是古人已认识到过度捕猎鸟会被补光,朴素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一字可见。

    汉字更能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绿”、“红”“绯”“绛”都是绞丝旁,你可曾留意过?而它们不见于甲骨文,却是春秋战国才开始出现的,这便是春秋战国染织业发达的佐证。“塔”为何汉以前的典籍中从未出现?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它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字苑》中。最让人惊异的是,看起来简单至极的汉字“为”,简化前写作“為”,演化初是“手抓象”的形态。上古的中原地区竟然有象?河南简称“豫”中也有“象”?郭教授认为,这是对气候变化的旁证,中国典籍中对气象的记载很少,汉字、诗词反而可以作为推测研究的主要工具。

回归繁体无必要  法宝保持“象形“态

    提问环节,郭教授就同学们询问的“汉字回归繁体化”“汉字拼音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汉字整形说”,即呼唤汉字的一些写法回归繁体,郭康松教授认为并无此必要。同恢复繁体字一样,这样的举措代价太大,从输入法到印刷设备,需要更新的太多,更重要的是,这并没有“必要”。汉字本是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这样的简化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而且简体字基本源于民间业已流传的写法,其中一些来自古体,取繁体字中间一部分作为新字(如鄉,今作乡)、从草书的写法转化(俥作车)、合并不同意义的同音字(姓氏“范”与示“範”统为“范”)、根据会意的造法重造字,郭教授认为这些是符合造字法与历史趋势的,并非凭空创造。

    郭教授认为文字更重要的是一种“符号”,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需要以“活生生”的形态存留在生活中。汉字从古延续至今,从未断代,现今大陆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等专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体,繁体典籍很容易找到。因而郭教授认为,繁体字权作“研究”,简体字供交流传播。

    对于很多人认为的“拼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终极形态的说法,郭康松教授并没有否认,但他认为汉字有自己独特的法宝——既能保持象形文字的形态,又能让新事物“拼音化”——形声字的造字方法。

    五四中有人提出“汉字拉丁化”,可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了,汉字还是没有走上那样的道路呢?“我认为,这和中国语言的特点有关。”郭教授觉得,首先,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同义词,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事物的“拼音化”,以内部更新的形式满足新事物的出现对语言的要求。其次,假如汉字拼音化,甲骨文于我们而言将如天书难以识别,那时我们将真正与文化之根失去联系。再次,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汉字拼音化,该如何沟通?最后,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汉字较之拼音文字,在输入上,反而更方便快捷、出错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