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街小学本部在哪里:水浸曼谷数百人亡 50年一遇洪灾缘何“长赖”泰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45:53

水浸曼谷数百人亡 50年一遇洪灾缘何“长赖”泰国?

2011-11-04 07:12:17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水灾常见且历史悠久,从遥远的大禹治水延续到目前的泰国洪灾,对于水患的恐惧和治水的困惑成为至今困扰着人类的难题。据研究,水灾害是对人类影响最广、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占全世界年自然灾害损失的55%之多。

目前,一场严重的泰国洪灾正在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持续3个多月”“50年一遇”“水浸曼谷”“427人死亡”……这些信息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重视灾害防御的警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泰国出现50年一遇的洪灾?持续时间为什么这么长?影响范围又为什么这么广?灾难过后除了“亡羊补牢”还应该做什么?本期天气视点为您一一解读。

本期嘉宾

李小泉,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

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

龚浩群,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泰国问题专家

经典语录

“降水异常偏多,地形不利排水,海水涨潮,这几种情况的叠加,就导致了这场严重洪水的出现。”

“泰国洪灾固然有降雨大、雨季时间长等原因,但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

泰国洪灾持续已久 水浸曼谷数百人亡

据报道,目前已经持续了3个月之久的泰国洪灾灾情依然严峻,洪水消退尚待时日,影响还在继续。

据统计,截至11月2日,洪灾已经造成泰国427人死亡,2人失踪,波及全国26个府147个县,受灾人数超过210万,被淹土地160万公顷。

随着洪水蔓延,泰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和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洪水已经扰乱了这个国家的物品流通网络,这将导致那些没有遭到洪水淹没地区的经济活动受损。

首都曼谷在这次洪灾中遭受的影响更是引发了诸多关注。11月2日,洪水主要集中在泰国中部地区,洪峰已经抵达曼谷北郊,并逐渐向内城逼近。曼谷北部廊曼区、挽卿区、朗四区、挽拍区仍淹没在洪水中,中部部分地区也因海水涨潮而被淹。

除了对本国的影响,泰国持续洪灾还扰乱了全球企业供应链,多个工厂关闭。作为第二大硬盘制造国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洪灾还导致全球硬盘价格大涨,并将在短期内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可能推高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

这次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让它成为了泰国50年洪灾史上最严重的洪灾。 

降水异常偏多的雨季带来了异常的洪水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每年的5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泰国的雨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大量的进入,再加上孟加拉湾热带气旋活跃,很容易就造成强降雨的出现。”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由于这种明显的雨季降水,泰国成为了一个洪灾多发易发的地区。


曼谷各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既然泰国洪灾常见,那为什么今年会如此异常呢?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表示,这跟今年入秋以来东南亚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有关系,“从我们做的东南亚降水量统计来看,9月1日至10月25日,东南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泰国、柬埔寨和越南降水量达400~6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800毫米,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泰国大部、柬埔寨西部和越南中部和北部偏多100~3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300毫米。”

任福民还强调,泰国降水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也是导致洪灾异常的一个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入秋以来出现了多次强降水,还因为9月下旬至10月16日期间的降水量特别大,而且持续不断,积水量太大超过了河道的排水能力。”

然而雨季降水年年有,为什么今年特别多呢?“在气候方面,主要是受‘拉尼娜’和热带气旋偏多的影响。”任福民解释说,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进入“拉尼娜”状态,通常在“拉尼娜”状态期间,东南亚秋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受“拉尼娜”状态的影响,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热带对流活动偏强也直接加剧了东南亚部分地区的降水;此外9月下旬以来的多个台风“纳沙”、“海棠”以及“尼格”陆续影响东南亚,也导致该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地势低洼水道纵横的特殊地形“留”住了洪水

任福民表示,除了9月下旬至10月16日持续降水导致泰国境内积水量大以外,泰国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又持久的洪涝灾害也是泰国的特殊地形使然。

“泰国地形北高南低,中部有一条自北而南纵贯全境的大河流——湄公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它有很多支流,到了泰国中部形成了冲积平原,河曲纵横、地势低洼,前期积累的洪水到了中部地势低洼区很难排出去。”任福民对泰国地形的特殊性做出了这样的分析。


泰国中部的湄南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境

他强调,首都曼谷正是处于湄南河的入海口处,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仅为1至1.5米,市区有大大小小1000多条水道纵横交错,上游的洪水流经此地出现排水缓慢,从而造成了严重而持久的洪水泛滥。

另外,李小泉还提出了海水涨潮导致洪水入海更加缓慢的观点。据报道,10月底泰国出现了季节性的海水涨潮,最终导致湄南河入海口的海平面上升,几乎与洪水水位持平,洪水入海不畅,甚至出现了倒灌的现象。“降水异常偏多,地形不利排水,海水涨潮,这几种情况的叠加,就导致了这场严重洪水的出现。”李小泉总结说。


泰国洪灾已持续3个多月

多种人为因素导致洪灾灾情加重

“泰国洪灾固然有降雨大、雨季时间长等原因,但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泰国问题专家龚浩群表示。

“首先,雨季来临之前,泰国政府对于降雨趋势和洪灾的严重程度认识不够,没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事实上,2010年的强降雨就导致泰国北部及东北部的29个府遭受水灾,而这并没有提醒当局和民众密切关注今年的天气形势。”泰国国内一些媒体也指出,气象雷达等气象观测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导致无法掌握和预报准确的气象信息。在今年七月雨季到来之前,湄南河上游的重要水库普密蓬水库几乎蓄满,管理者没有及时开闸泻水,这在泰国国内遭致强烈批评。

其次,森林覆盖面积减少和排水设施管理不善也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泰国地处热带,森林茂密,而森林在涵养水源、拦截洪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原因,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龚浩群表示:“从1951年到1995年,泰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从60%下降到22%,这导致土壤蓄水能力大幅下降,强降雨带来的洪水风险急剧上升。”

同时,泰国政府对湄南河水流的疏导体系不够完善。尽管在1983年的严重洪灾之后,曼谷加强了排水设施的建设,但还是难以抵御来自湄南河上游的巨量洪峰。龚浩群认为,泰国政府有必要在整个三角洲地区进一步建设泻洪渠来加速河水向大海排放的过程,并加强人工水渠与河流之间的协调功能。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也造成洪水无处可排的局面。曼谷、大成府和巴吞尼府是本次受灾较严重的3个地区,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泰国人口和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但是,这些城市在规划中都忽视了城市防洪条件。“在过去几十年来,城市不断建造道路、房屋和工业区,破坏了自然水道,占用了能够渗透、储存洪水的低洼地带。例如,大城府和巴吞他尼府的七个工业园区都建造在洪水进入三角洲必经的低地,破坏了自然的蓄洪条件。”龚浩群表示。

泰国各府和各个部门之门各自为营、缺少协调,也是防灾救灾不力的因素之一。龚浩群指出:“目前,各个堤坝由各府控制。泰国专家指出,水管理需要从全国的角度来通盘考虑,而不是从各个府的利益出发。此外,泰国的水坝由灌溉部和发电总局来协调管理,为了储蓄足够的灌溉用水和完成最大发电功效,管理者忽视了蓄洪问题,反应迟滞,错过了防范洪水的最佳时机。”


城市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亡羊补牢”不忘长远防御

自古至今,世界上许多城市都遭受过暴雨洪灾侵害,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因洪水而弃城。“城非河不守,河非堤不安”阐明了城市发展与江河湖海的密切相关,然而水带来繁荣也附赠祸患。既然我们离不开水的恩赐,如何防御水的灾害便成为了关键。

“这次洪灾泰国一直在强调预防,但实际上前期预防、重点防御还是做得不够,比如很多的重点工业集中在中南部基本上都被淹了,在不可能做到全面防御的情况下,做好重点防御是关键的。”任福民表示,这次“水浸曼谷”对全球的城市发展建设也有警示作用,尤其是对于海拔很低的沿海城市,不能不顾一切的求发展,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人类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长久以来引发思考的命题。李小泉表示:“减少因过度开发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加强对各类破坏性天气的预警准确度以及建设各类保护措施,成为灾后重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长远任务。”(文/刘文静 张慧媛)